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十五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02-0015

  請掀開經本,我們看八十二面倒數第四行,從最後一句看起:

  「謂惡之重者,無過五逆,五逆是業,從於上品煩惱而起」,這個上品就是很重的煩惱,非常粗重的煩惱,「招無間苦」,無間是無間地獄,前面講的阿鼻地獄。「此經大力,能滅此等極重三障,即生淨土,若障性非三德,何能無間轉為極樂,從極鈍根,且論十念生最下品,若從利根,非不能生上之八品,以其五逆,體是寂光,故可於此淨四佛土」。這個一段很要緊,我們在《大經》的時候曾經說到,往生品位的高下確實是遇緣不同,此地這一段可以給我們做為證明。如果我們遇的緣殊勝,不但極重的罪可以消除,而且能夠增高品位。

  緣有兩種,一種是善友,經上講的善知識,我們一般講的老師,這個老師是不是真正有修有證;換句話說,他對於淨土是不是真正徹底明瞭,幫助我們斷疑生信,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緣。另外一個緣,就是修學的環境,環境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同參道友。一個人的成就,一個是師,一個是友,有好老師,沒有好的同參道友,不容易成就,因為老師不能陪著你一起共修,陪著我們一起共修的是同學。所以要有真正好的同學,可以常常在一起切磋琢磨,這兩個少一個都不容易。所以,遇到好老師,還要有好同學。再其次的就是修行的環境,這也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前面的兩個條件。所以,有好老師,又有好的同參道友,再加上好的修學環境,道業必然是增長。

  學佛的人,古時候講參學,參學實在講就是找這三個條件。到處多看看、多聽聽,當然還得要適合於自己的根性,與自己志趣相投。有這麼好的條件,特別是條件具足,他會留在那個地方,一生都不會離開,這是我們在《高僧傳》裡面常常看到的,這三個條件統統具足。在我們現前這個社會裡,所謂是功利的社會。說老實話,從前的社會是屬於道義的社會,就是做強盜土匪也有道,盜亦有道。現在是功利社會,功利社會太可怕了,沒有道義;換句話說,這三個條件就很不容易統統都得到。遇到好老師未必有好同學,有好的同參道友,沒有好的老師指引,在修學的環境就更難了。

  在這種情形之下,說老實話,學其他法門就非常不容易,唯獨老實念佛還行,我們這個目標還能夠達得到,真正老實念佛。念佛就是懺悔業障,我們曉得罪業很重,現在總算是明白了,罪業是什麼?就是起心動念、邪知邪見、貪瞋痴慢,這就是業障。業就是造作,就是動作。障,障礙了本性,障礙了清淨心,使我們念佛功夫不能成片,一心不亂得不到,障就是障這個。能老實念佛,念頭一起,都把它用一句佛號取而代之,佛號念得很勤,不中斷、不夾雜、不懷疑,確實是消業障最殊勝的方法。經論上告訴我們,極重的業障,所有一切方法都消不了,念佛這個方法能消。我們在這段又看到了,極重的罪業都能夠往生西方世界。

  極重罪業又是極鈍根,他還能生到下品,這個難得!極重的罪業,假如說是利根,他還可以生到上面八品,上面八品最高的是上品上生。這我們聽了就奇怪了,造極重的罪業還能上品上生?能!阿闍世王在本經裡面講的,是造的五逆重罪,殺父親、害母親、破和合僧,破壞僧團,這是墮阿鼻地獄的罪業。《大藏經》裡有部《阿闍世王經》,佛就是專門講這個人,這個人到臨命終的時候才覺悟、才懺悔。他本來要墮地獄的,因為他的根很利,懺悔的力量很大,他往生西方世界上品中生,真正是不可思議!所以,我們往往看到有很重罪業的人,也不能輕視他,說不定他一念懺悔,往生品位還比我們高,我們念了一生佛,甚至於還沒有他品位高。這樣我們才曉得往生是兩大類人,一類就是平常念佛,積功累德,這是一種正常往生的。另外一種是懺罪往生的,就是懺悔往生,臨終時候他才後悔,他才徹底改過自新,這個力量很大。兩種,兩大類往生的。

  它的理論依據,就是無論是善惡、罪福,從體性上來講都是真如本性,因此禮懺的功德就不可思議。禮懺,諸位要曉得,不是我們照著懺本,在佛菩薩面前念念拜拜就行了。拜個梁皇懺、拜個水懺、拜個大悲懺,罪業是不是都消掉了?有沒有拜掉?有沒有把罪業消掉,不要去問別人,自己太清楚了。就是你拜完之後,你心是不是真的清淨了,是不是真的後悔了,改過自新?在禮懺的時候,自己心裡面真正能夠悔改,改過自新,這個業障可以消除。究竟消多少也不一定,有人消得多,有人消得少,有人,我看過,不但沒有消還增加,愈拜罪業愈多,為什麼?拜懺他還生煩惱,這就是拜懺增加罪業。怎麼生煩惱?大家在一塊拜懺,譬如說敲法器的人,這個人法器敲錯了,他就生氣得不得了。怎麼這個地方又錯了!那個地方聲音大,這個地方聲音太小,你看一面拜懺一面還在打架,那怎麼行!這個沒有用處,這往往在道場裡面都看得到的。

  論用,我們就介紹到此地。下面是教相,就是「判教相」,在八十三頁第二行,第五段「判教相」。「上之四章」,前面釋名、辨體、明宗、論用,上面講的四章,「皆是言教」,這都是教。「謂詮名教,詮體,詮宗,詮用之教也」,這是略說前面四章。「若以其相而分別之,別令覽者,觀之顯了,故約五時二藏頓漸,以示其相。」他這樣的講解我們初學的人不容易明瞭,我們要拿現代的話來說,教就是現在學校裡面用的教科書,大家就好懂了,經典就是教科書。前面給你講的名教,詮名、體、宗、用,這是教科書的內容。

  教相是一回什麼事情?就是我們仔細觀察這部經典,佛是在什麼時候說的?在佛經分類,它分在哪一類?佛經分類得很早,現在圖書分類分得很精細,對於我們讀書人的確帶來很大的方便。最早在中國,可以說圖書分類是我們佛教開始的,把一切經分做三大類,就是三藏,經藏、律藏、論藏,這是分類。因為我們佛教裡面分類對於一般世法裡面影響很大,像《四庫全書》的分類,就模仿佛經的三藏,它分為經、史、子、集。經裡面以十三經為綱,底下再分細目,這都是分的時候愈分愈細。佛經是最早分類的,它在經典裡面分類屬於哪一類,這些是給後人教學一個參考的資料,也就是這部書到底是適合於初學,還是適合於老修行?好像這個教科書,在學校裡排課程,應該是排在中學?還是排在大學?是排在第幾個年級?用什麼方法來教學?判教主要是提供我們這個意思。但是古來判教的人很多,看法不一樣,有人認為這個經典適合於初學,有人認為不適合初學。所以,判教不是佛判的,佛沒有講這些,是後人判的。因此判教我們參考古大德的看法,提供自己做參考,不可以死在古人說法裡,這樣才好。但是他們畢竟是有修有學,是值得我們參考的。

  「教相者,此是大乘方等教攝」,佛教大分分為大乘、小乘,小乘就彷彿是小學,大乘彷彿是大學。勉強加個中乘也可以,中乘通常講的是什麼?是從小乘分出來的。因為小乘裡面有兩類,一類是聲聞,一類是緣覺,緣覺證悟的境界比聲聞高。如果講三乘,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如果講二乘,就是小乘、大乘。小乘,就把聲聞、緣覺歸納在一起,都稱為小乘。本經是屬於大乘,就是二乘裡頭,屬於大乘;如果三乘裡面,它屬於菩薩乘。

  在十二分教裡面,它屬於方等教。十二分教是講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他採取的方式。這個方式就像我們現在寫文章的體裁一樣,它總共有十二種方式。這十二種方式,本經是屬於方等。要是從形式上講,它是散文的題材,就是屬於長行。方等是在五教裡面所講的,這是講時間,佛在什麼時候說的。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第一部講的經是《華嚴經》,二七日中,也有人講三七日中,二七十四天,三七二十一天。講這部經,是佛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說的,不是給我們人間說的。我們人間看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底下打坐,哪裡曉得佛在定中講《華嚴經》?所以有資格去聽經,都要到佛定中,才能夠有資格去聽經。因此小乘人不相信大乘,小乘人說大乘非佛說,是後人編的,不是真正的佛教。他們反對大乘,因為什麼?他們要肉眼看到才算數,定中那不算數,我沒見到不算數。所以小乘認為鹿野苑釋迦牟尼佛講四諦法度五比丘,說佛開始說法從這個時候,他不承認「華嚴時」。

  《華嚴》出現得也晚,經上給我們說,佛說完《華嚴經》之後,大龍菩薩把這個經拿去收藏在龍宮裡面。一直到六百年後,龍樹菩薩出現於世,他到龍宮裡面去參觀遊覽,看到這部經,才把它帶到世間來,我們這個世間才有《華嚴》,才曉得有這麼一樁事情。龍樹菩薩所帶來的是「下本華嚴」,他所看到的有上中下三本。上本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他說這個分量太大了,閻浮提眾生沒有能力接受。看看中本,中本是少了很多,但是也不是我們人間能夠接受得了的。再看看下本,下本有十萬偈,有四十品,這個可以,我們世間人能夠承受得了,就把下本帶到人間。但是我們現在中國翻譯的《華嚴經》不完整,只有全經的一半,我們稱為「略本華嚴」,有八十卷。所以這個經不完全,傳到中國來散失很多。但是經本雖然不完全,意思大致上差不多,能夠看得出來。現在在這個世界,《華嚴經》流傳在世間,只有中文本可以說是最多的,梵文經典已經喪失了。

  第二,就是「阿含」,阿含之後佛講「方等」,方等是第三個時期,此地講方等這是第三個時期。第四個時期講「般若」,最後一個時期講「法華、涅槃」。這是講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說這些經教他的次第。這一部經是在第三時說的,方等時。「赴機攝化,廣略不同,大本二卷」,大本就是《無量壽經》,「晉永嘉年中,竺法護譯」,我們在講《無量壽經》的時候提到這個本子,竺法護的譯本。但是這個譯本兩卷現在沒有了,喪失掉了,此地所看到的文字是智者大師說的,智者大師在世的時候還見到這個本子,這個本子失傳了。《無量壽經》一共有十二種譯本,七種失傳,這是失傳的七種之一。從這個文字我們可以證明,竺法護的譯本是在唐朝以後失掉的,現在《大藏經》裡面沒有。「此本」,此本是指本經,「是宋元嘉時,畺良耶舍於揚州驛」。這是跟我們介紹《佛說觀無量壽經》這個本子是在劉宋的時代,這個宋不是趙宋,是劉宋的時代。元嘉年中畺良耶舍法師,這是個印度的高僧,到中國來弘法的,他在揚州翻譯的。「兩經皆在王舍城說」,這部經與《無量壽經》都是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講的。「復有小本,名阿彌陀,在舍衛國說」,就是鳩摩羅什大師所翻譯的《佛說阿彌陀經》,是在舍衛國講的。這是淨土三經。「阿彌陀,無量壽,彼此方言」,前面已經讀過,阿彌陀跟無量壽是一個意思,我們中文稱無量壽,梵文稱阿彌陀。

  下面再跟我們介紹,在三藏裡面、二藏裡面它是屬於哪一類。我們看八十四面第四行。「二藏名義,菩薩藏收」,二藏就是阿含藏、菩薩藏,也就是大乘法、小乘法。它是屬於大乘,屬於菩薩藏。「漸頓悟入,此即頓教」,再從悟入來看,這個法門是漸教還是頓教?淨土法門,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的看法,可以說是肯定一致都認為是頓教。為什麼?一生成就,不必等第二生。不但一生成就,如果看《彌陀經》、《無量壽經》,七天成就,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七天成就,沒有比這個更頓。頓就頓超,沒有次第的,確實是頓超。

  講快速的成就,沒有任何法門能夠跟淨宗相比。密宗講「即身成佛」還是一生,這個法門七天成就,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很多同修修了多少年還沒成就,對七天成就懷疑。其實經沒有錯,我們自己搞錯了,自己錯在哪裡?自己不想成就,甚至於自己害怕成就。假如我們這邊打個佛七,上面掛個牌子「七天往生」,看看有沒有人來?一個都不來了。這還得了,七天就要死了,還敢來?沒有人敢來。可見得我們講成就,口是心非,不是真心。真正想成就的人,古時候看到,那是一點都不假,真正想往生。你看連前年在美國華盛頓DC周廣大居士,念佛三天三夜,可見得這是頓教。周先生一生沒有聞過佛法,他是得了重病,沒有辦法好了,遇到善知識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他算是很有善根,聽了之後他就相信,叫他太太、兒子、女兒統統念佛,幫助他求生西方,他不要求病好。念了三天三夜,他是西方三聖從雲端裡面下降,接引他往生。可見得若一日到若七日不假。我們今天念,沒見到佛,佛也不來接你,知道你不肯去,佛來的時候嚇死了。佛知道我們的心,我們起心動念他都曉得,你是假的,他就不來;如果你是真的話,他一定來。這個是屬於頓教。

  「正為韋提希及諸侍女,並是凡夫,未證小果,故知是頓,不從漸入」,這就講得很清楚了。佛在本經裡面所說的,是以韋提希夫人為首,後面我們會讀到。宮廷裡面有五百宮女同時聽佛說法,當時聽完就證無生法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她沒有證小果,沒有菩薩位一級一級往上提升,沒有,所以沒有次第,這就屬於頓。註解裡面我們把它念一念。「此非化儀論漸頓也」,化是教化,拿現代的話來講就是教學,儀是儀式,就是教學的儀式。像我們現在所講的課程的排列、課程的標準,這就叫做化儀。此地不是講化儀的頓漸,化儀的頓漸那法華是頓、華嚴是頓,其他阿含、方等、般若都是屬於漸教,都是次第修學的。

  「今經判在方等,非化儀頓」,所以不能照一般教學的順序來看。「今之頓者,乃於化法」,法是教學的方法,「以圓為頓,乃頓教相,非頓教部也」。如果是頓教部,那它不歸華嚴部,就是歸法華部,那是頓教部的。它這是在方等部,但是它的方法屬於圓頓,在一般排列它沒有排列在頓教部裡面。「故就韋提,即身得忍」,韋提希夫人接受釋迦牟尼佛的教導,經聽完之後,就能夠證得無生法忍,這就是頓超。無生法忍在最低的境界來說,也是圓教初住菩薩,嚴格的來講,這是七地以上才證無生法忍的。可見得她這個地位是沒有經次第,一下就提升到這麼高。底下說了,「且無生忍位,在別地圓住」,別教是初地,圓教是初住,「別教凡夫,經無數劫,方至此位」。要想證得這個地位,通常我們一般講,要經過兩個阿僧祇劫之後才能證得,這是講凡夫要證到這個果位。她也是凡夫,她突然之間就證得這個果位,這是怎麼一回事情?底下講,「唯有圓人,即生可入」。可見得這個聽教的人他是圓頓種性,他是這種根性,所以一聽他就開悟,一開悟他就契入,就入了這個境界,入就是證。

  什麼叫做悟?什麼叫做入?悟是明白了,完全瞭解了,明白了,這叫開悟。入是把這個道理、這個方法立刻就變成自己的生活行持,就真正得到受用,這叫入。有人悟是悟了,但是自己得不到受用,自己還是凡夫,還是苦惱,那就是雖悟不入。佛法貴是貴在要契入。我們今天也特別強調這一點,所以勸大家念《無量壽經》。念《無量壽經》要入阿彌陀佛的境界,怎麼入法?就是把《無量壽經》講的道理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無量壽經》的教訓變成我們生活行為,那就入了。如果理論方法都懂了,我們做不到,那是只悟不入,這個沒有什麼大用處,得不到真正受用。真正悟入,現在一定離苦得樂,馬上自己生活就改變,確實改變,命就轉了,立刻就轉,將來決定生淨土。這才是真正學佛。一定要把理論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教訓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這個重要!

  我們在一切經裡面,選擇《無量壽經》也是很有道理的。《無量壽經》是一切諸佛所提倡的,這是第一個理由。第二個理由是《無量壽經》分量不多,它所講的是面面都周到,這個很難得。比如《金剛經》,《金剛經》完全是理,明理可以,怎麼樣應用在生活上?這個沒有講,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要拿那個做根據就很難。《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怎麼樣孝順父母、怎麼樣尊敬師長、怎麼樣跟社會大眾相處,它統統講得很清楚,這是非常之難得。尤其是當然它講得很多,幾乎一大半的經典上這些都講到,專門密集的來講處事待人接物這些教訓的,是三十三章到三十七章,這五章是全講這個。所以我們今天早晚課,早課我們念四十八願,晚課我們就念後面這五章。念後面五章就是希望都能夠應用到生活上,我們的生活、處事待人接物有個依據,遵照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的教訓來做。讀四十八願,希望我們的想法、看法跟阿彌陀佛相同,我們的心、願與佛相同,我們的解、行與佛相同,這個叫契入。

  經文不長,容易!講一遍也容易,讀一遍也容易,做都不難。如果是其他的大經,像《華嚴》是好,方法說的也很多,比《無量壽經》還多,理論講得還詳細,但是經太大了。太大了受持就不方便,沒有這一卷經來的方便,所以,特別選這部經。尤其我們目的要求生西方淨土,這是西方淨土最主要的一部經典,所以有許多的理由選擇這部經,而不選擇其他經典。

  「若將結益判教」,結是總結,益是利益,就總結、利益上來說、來判教,「偏圓,最為明顯」,它是圓教,它不是全圓,它是偏圓。它不是純圓,純圓是《法華》,全圓是《華嚴》。給諸位說,《無量壽經》是純圓、是全圓,這個地方為什麼偏了?因為它講的東西偏重在淨土的理論、方法、因果,並不是把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做整個介紹,整個的介紹是《無量壽經》。像這個經上沒有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這就是不圓滿,《無量壽經》裡面講的有理論,講的有三輩往生,有往生正因。此地講的是三輩九品,這跟《無量壽經》講的一樣,但是《無量壽經》講的簡略,這裡講的詳細。雖然講的詳細,但是它講的並不是完全圓滿,圓滿的是在《無量壽經》,這個可以做為《無量壽經》之補充,做為補充讀本。「是故今文就益定之,是頓非漸」,從它的利益來講它是頓教。

  「題稱佛說,簡異四人」,佛法是非常開明的,是有極大的包容性的,它不自私。不是說佛經,只有佛說的才叫佛經,別人說的就不可以稱佛經嗎?佛說可以,只要你跟佛說的宗旨、理論、依據相同,佛都承認,你說的跟我說的一樣,這就是佛經。所以,佛經是五種人說,有佛說的,佛自己說的,有弟子說的,佛的學生說的,有諸天說的,有仙人說的,還有變化人說的。這麼多人都可以說,但是那些人說的經要得到佛的同意,都算是佛說的。但佛現在也不在世,如果這些人說了,誰給他證明它是佛經?佛不在世,就有所謂法印,法印是講原理原則的,原理原則跟佛講的相同都可以稱之為佛經。小乘有三個原則,無我、無常、涅槃,如果不違背這個原理,這些人說的我們都可以稱它為經,跟佛說的宗旨沒有兩樣。大乘經典就是實相,符合實相我們都可以承認這是佛經,不一定要佛說。你看在我們中國,《六祖壇經》不是佛說的,是惠能大師說的。惠能是中國人,沒到印度去過。他的承傳是五祖忍和尚傳給他的,五祖忍和尚也是中國人,也不是印度高僧傳給他的。他說的,我們中國大乘各宗各派的祖師大德都承認可以稱之為經,為什麼?他老人家所講的,跟佛在大乘經上所講的宗旨決定不違背。這就是個例子。

  本經經題上冠上「佛說」,加上這個字是佛親口說的,不是其他四種人說。其他四種人說,經題上不可以加上佛說,加上「佛說」的話一定是佛自己說的。這是在經典題目上冠「佛說」兩個字,是有它的原則的,這是佛親口說的。另外就是正宗分,正宗分第一句話是佛講的,通常像這樣的經典冠「佛說」。如果正宗分上,雖然是佛說的,正宗分第一句話不是佛說的,在經典上就不冠這個字。像《金剛經》、《妙法蓮華經》上面不冠佛說,這都是佛跟弟子一問一答,第一句話不是佛說的。如果第一句話是佛說的,這個經典通常經題上要冠上「佛說」,使我們一看就瞭解這個經是佛親口所說的。

  往下我們就講到經文了。好,我們休息幾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