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第二集)  1988/2  台灣大專講座  檔名:03-001-0002

  請掀開經本第十二面:

  【釋經五義。名,體,宗,用,教相。云云。】

  這是天台家解釋經的方式,所用的五重玄義。在中國古時候,每個宗派他們解釋經都有一套方法,這些方法不完全相同,那就是在講解這部經之前,先把這部經的要義特別提出來介紹,就好像我們現在所講概論,沒有到經文之前先講全經的概論。這一段是最值得欣賞的,因為每個人他的見解、他的功夫都在這一段裡面,等於說是他的心得報告。講到經文實在講是大同小異,依照經文解釋,但是心得報告各人不一樣,有的非常精彩。古代許多家的,是以賢首、天台的報告最完整,有精密的體系,非常符合現代所說的科學精神,因此自古以來許多註解經的、講經的都採取他們的方法。賢首的分析更精密,它一共是用十個項目,相當詳細,來分析這部經的內容。天台家是用五個條目,就是此地講的五個條目。

  『名』就是經名,解釋經題。『體』是講這部經的體性,拿現代話來說,就是理論的依據,佛講這部經是從哪個地方講出來的,根據什麼道理講出來的。所以「體」是理論的依據。體要是明白之後,我們對經裡面所講的就不會懷疑,就能夠斷疑生信。『宗』是宗旨,宗旨是講修行的綱領,也就是修行的方法。如果有理論沒有方法,我們無從下手。所以它有理論、有方法,體是理論,宗是方法。『用』是受用,就是你依照這個方法、理論去修學,你會得什麼樣的結果、得什麼好處。「用」就是好處,你真正能得到好處、得到利益,換句話說,這部經我們修學就算是沒有白修,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教相』,「教」就是教學,「相」就是儀式,拿現代話來講就是課程標準,就是這部書、這部經,等於是教科書一樣,應該把它排在哪個學校,第幾年來修學,就這個意思。佛法有小乘,有聲聞乘、有緣覺乘、有菩薩乘,像我們現在所講的小學、中學、大學,它應該放在哪個階段?放在第幾個學年?是初學的,還是擺在後面的幾個學期來教的?所以「教相」是指這些,應該要明瞭,如果不明瞭,我們就不曉得這部經應該適合什麼人來修學。所以這五個項目介紹這部經就相當的完備。

  賢首家用十個項目,有人嫌太繁太多,所以自古以來採用天台家的方式就特別的多。這部經是天台大師自己的著作,當然不會用別人的,這是標準的典範,在此地我們也能看到天台家解釋經的方式。我們看第一段,他按照這五個段落:

  【第一釋名者。】

  就是解釋經名。

  【一切眾經,皆有通別二名。通則經之一字。別則有七。或單人、法、譬,或複或具。】

  這種情形也是佛經裡面特有的,我們世間書本裡頭找不到的,很少有這個情形。每部經有通題、有別題。通題就是「經」這個字,這個字是一切經上都用這個題目。譬如我們常看到的《金剛經》,這是經;《觀無量壽佛經》,這也是經;《法華經》、《楞嚴經》,後面都有個經字,因此「經」是通題,凡是佛所說的都稱之為經。別題就是這經字以上的那個題目,那就不一樣,每一部有每一部的題目,不會有兩部相同的,所以題目只有一個,這叫別題。

  別題的建立也有法則的,它有規矩,這規矩在佛法裡叫七種立題,它一共有七個規則,總不會超過這七個規則。這七個規則在此地給我們列出來,就是人、法、喻。人是以人名為題,像我們現在常念的《佛說阿彌陀經》,這部經就是以人為題目。佛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是人,阿彌陀佛也是人,所以這個題裡頭沒有別的,只有人,『單人』,單人立題。『單法』,譬如《大般若經》,大般若是法;《大涅槃經》,大涅槃也是法,這個裡面沒有人,也沒有比喻,這個叫單法立題。單單只有比喻的,譬如《梵網經》,梵網是大梵天的羅網,這是用比喻,這個比喻裡面沒有人,也沒有法,像這樣的經題一看,單喻立題。『或複』,「複」就是有兩條,譬如人法,《文殊般若經》,文殊是人,文殊菩薩,般若是法,這個題目裡面就有人、有法。或者有人、有比喻,這樣立題的。也有法喻,法跟比喻,這兩個立題,譬如《妙法蓮華經》就屬於法喻,妙法是法,蓮華是比喻。或者是具足,具足就是人、法、喻統統都有,像《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人法喻都有,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比喻,這是具足立題。

  現在我們本經是《觀無量壽佛經》,這個題裡面,觀是法,無量壽佛是人,這是人法立題,有人有法。我們再看第二段:

  【今經從能說所說人以立名,即教別。同名為經,即教通。為行不同,從一至無量,即行別。會同常樂,即行通。理雖無名,將門名理。理隨於門,四四十六,即名理別。門隨於理,即名理通。此約一化,以明通別。】

  這一段也是講通與別。前面完全是從題目字面上來講通別,這一段是從教理上。這個教,佛教,要細分,它有教、有行、有理,有教行理。教是言教,就是言語文字,言語文字裡面一定含著有道理,那就是理教,所以有言教、有理教。除了理論之外,前面也說過,它有修行的方法,教你應該怎麼做,這就是行教。這個註解裡也說,像這部經,「佛說」,這是言教;「觀」是修行的方法,就是十六妙觀;「無量壽」這是理,它是佛名,也代表理。無量壽是自性佛、本性佛,它叫你從名字上去觀自性無量壽,所以它屬於理。就是有教、有行、有理,所以這一段就給我們說明了。

  『今經』就是這部經。『從能說所說人』,「能說」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是無量壽佛,這是『教別』。但是佛說的是經,阿彌陀、無量壽也是經,所以這就是通,通別一對。『為行不同』,它裡頭有十六種觀法。所以前面講過了,每一觀觀成都能夠往生,如果十六觀次第去觀也行,單獨選一觀來修也行,都能夠往生,所以它這是『行別』。『會同常樂』,不管你用哪一觀,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結果完全相同。即使功夫有淺深的差別,到西方極樂世界有品位不同,但是到達西方極樂世界離苦得樂是決定相同的,所以他這個地方是『行通』,會同常樂這是行通。

  『理雖無名』,理的確沒有名,所謂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將門名理』,「門」是法門,法門也就代表這個理。所以『理隨於門』,它有『四四十六』,就是指十六觀,這十六觀是『即名理別』。但是每一門於理都是通的,門雖然不一樣,門門都通一個理,像一個講堂四周圍有很多門,門不一樣,但是從任何一個門進來都到講堂,講堂是一個。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這十六觀就是十六個門,無論從哪個門進去,總而言之,你都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叫『理通』。這是『約一化』,「化」是教化,就是佛的教學。

  我們現在講教學,實在講沒有教化這兩個字的意義來得深。教學是老師教,我們學生來學,教我們怎麼學,我們學得有沒有成就還不知道。教化,那就有成就,化是什麼?他已經變化,古時候人說讀書貴在變化氣質,這就是你書念的有成就了。我們學佛,佛教給我們,我們也要變化,我們怎麼變?我們要變凡成聖,這就化了,所以化凡成聖,從凡夫變成聖人、變成羅漢、變成菩薩、變成佛,這就有變化,這就有效果。所以教化兩個字比教學要來得深刻。

  現在不但是講經,講經本來是一種宣傳,不是教學。現在一般大學裡面幾乎許多教授都採取講學,而不是教學,所以這個教學恐怕很多同修都沒有見過。教學是老師教給學生怎樣去學,是教給你學。譬如這部經,我們拿這部經當教科書,如果老師要是教給你的話,這用教學的方法來教,實在講老師很輕鬆,學生很苦。我教你怎麼學法,我把這部經的重點告訴你,把這些參考書籍介紹給你,你自己去研究,依照這個方法去研究,上課的時候學生上台講給老師聽,這是教學。而不是老師在台上講給你們聽的,講給你們聽的是教小學生的,教初中還勉強,實際上高中以上都應當用教學的方法。諸位要是看看我們中國古書,你看看《禮記.學記》,《學記》可以說是中國的教育哲學,裡面所講教學的方法非常精彩,可惜現在很少人去用它。再看底下一段:

  【更約一題。】

  『約』拿現在話來講,可以當「就」講。現在就這一個經題來說。

  【佛說,即教。】

  這個全題上,「佛說」兩個字,這是教,釋迦牟尼佛言教給我們。

  【觀,即是行。】

  是修行的方法。

  【無量壽佛,即是理。】

  這個題裡頭是:

  【教行理足。】

  『足』就是具足。

  【任運有通別意。】

  前面說過了,通別意。

  【更就一字說者。】

  這個『說』就是單單指一個字,就是佛說,講這一個「說」字。

  【釋論云。所行如所說。說即是教。如即是理。行即是行。】

  可見得不但一個題裡面具足教經、行經、理經,就是每個字裡面都具足教行理。教經、行經、理經,看這個題目裡面,這個味道非常的濃厚。

  【佛即法身。觀即般若。無量壽即解脫。】

  這是從三德祕藏上來解釋,為什麼?因為三德祕藏是我們學佛人所希求的最高的目的。成佛就是要得這三個東西。這部經上這三個東西有沒有?如果沒有我們找不到,題目裡頭顯示得很明白,三德祕藏有,圓圓滿滿。在這部經裡面你明白了,諸位要知道,小本《彌陀經》教我們執持名號,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也是如此。我們在經上講得很多,我們能念的這個心是始覺,所念這句阿彌陀佛是本覺,當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的時候是始覺合本覺,始本不二,始本一如,所以他就具足三德祕藏,所以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為什麼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圓證三不退?這是許多人懷疑,因為照一般經典上來講是不可能的事情。為什麼不可能的事情?就是所有法門裡面統統不可能,為什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變成可能?那就是這個道理。始覺跟本覺合起來的時候,這個力量可以破無明。能破無明,你想想看,怎麼可以說他不斷見思煩惱、不破塵沙?換句話說,就這一句阿彌陀佛同時斷見思煩惱、斷塵沙煩惱、破無明煩惱,所以他一往生,他圓證三不退。本來是斷見思煩惱證位不退,破塵沙煩惱證行不退,破一品無明證念不退,這叫三不退。這在別的法門修,它是有次第的,但是念佛法門它沒有次第,就是這一句佛號同時破三種煩惱,妙就妙在這個地方。所以即使是下品下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圓證三不退,這真正是不可思議。我們從這個經題上也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經題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表法身,觀表般若,無量壽表解脫。

  【當知即一達三。即三達一。】

  這是一而三、三而一,這三個是一樁事情。

  【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於一字,尚達無量義。況諸字,況一題,況一經,一切經耶。故經云。若聞首題名字。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若不如上解者。安獲無限功德耶。】

  這一句很重要。這是曉得佛經實在是了不起,就是它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含無量義,你怎麼講都能講得通,怎麼講意思都很圓滿,決定不像現代這些文字,它就是一個意思,決定不能做第二個意思講。因此也有些學者,現代的學者,不是學佛的,看了佛經他搖頭,他說這佛經總是翻譯的,翻得糟透了,翻得很糟糕。怎麼翻得很糟糕?叫人讀了之後懷疑,不曉得是什麼意思,這樣講也行,那樣講也行,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就是他不知道經含無量義。所以嚴格的講,佛經是沒有意思,我們用它的時候,它就有意思,正是像《般若經》上所講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體,體是清淨的,它無知,當起作用的時候是無所不知。因此這部經,經典永遠不變,可以說世間文章做不到這個。

  文章有地區性、時代性,過了這個時代就沒有用,換了地區也不能作用。譬如法律,中國法律到外國就不能用,它就不相同,它有地區性,有時代性的,過多少年要修改一次,不適用了,它要常常修改。不像經典,經典是幾千年永遠不會變,無論拿到哪個地區也不會變,普遍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過去幾千年,再未來幾千年,它還是不會改一個字的,所以這個文章才真正有價值,它叫真理,真理永遠不變。但是我們運用它就有時代性,從什麼地方看?從註解,你看一部經有許多註解,這個註解裡面都不是相同的,如果相同,它就不能流傳後世,所以每個註解都不相同,而且每個朝代的註解也不相同。

  你從註解裡面去看,你看什麼?看它作用。像宋朝時候的註解,隋朝時候的註解,這個《觀經疏》就是隋朝時候註解。智者大師是隋朝人,他出生在梁朝,他老人家圓寂在隋朝,所以他是隋朝的人,他註解的就是隋朝時候運用的。四明尊者是宋朝真宗時候的人,所以這個鈔是適合宋朝時候的解釋。我們今天拿到這個《演義》,《演義》是諦閑法師的,諦閑法師是民國初年的人,所以這三個人的註解代表三個時代性。我們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哪一個時代需要哪一種的解釋法,不相同的,解釋法不相同,甚至某個地區它解釋法也不相同的,但是經是一樣的,隨你怎麼講解,它都有道理,一定是利益那個時代、那個地區的人,叫他能得到真實的利益,幫助他心地清淨、斷惡修善、往生西方,這目的就達到。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那我們展開經,或者展開註解(註疏),我們有現代的講法,不能完全依照這個註解,我們要依經,不能完全依照註解,註解裡面有些現在還用得上的我們採取,有些現在用不上就把它捨棄,這就是採取註解的原則。

  所以佛在滅度之前告訴我們,教我們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經典。人就是佛以後這些菩薩都包括在其中,這些祖師大德們的註解,那是人,我們不能依他,他那些東西可以提供我們參考,我們不能依他,我們要依經。要依經,但是註疏提供我們參考,使我們曉得,譬如唐朝人在那個時代怎麼講法的,宋朝人又是怎麼說法的,我們就恍然大悟,我們在今天應該是怎麼講法,今天有這個時代性。就好像一棵樹一樣,樹的根幹是不變的,但是它的枝葉花果年年都是新的,年年發新枝,年年開新花、結新果,但是新的花果與它的根本必定是相連的,與過去,就是歷代,它也是相連的。像一棵樹一樣,發新枝條,但是有去年的、有前年的,還有大前年,它整個成了一個體系,雖成一個體系,它有它的時代性、有它的現代性,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的。所以經典真是萬古長青,它不會落伍,它也不會陳舊,永遠是新的,這是我們對於佛經一定要有這樣的認識。

  末後這句話我提出來講,特別重要,就有很多人他疏忽了。他看到經上講念這個經題就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於是他天天就念經題,這種現象就像日本日蓮宗天天念「南無妙法蓮華經」,你問他什麼意思他不知道,不知道不行,不知道哪來的功德?你想想看《法華經》的經題,天台宗是從中國傳到日本去的,今天在那邊這麼盛行,都念這個題目。智者大師解釋這個題目,《玄義釋籤》就是解釋題目的,智者大師就是這個題目講了九十天,九旬談妙。這個書以後成為天台三大部,天台三大部就三部書,一個就是《玄義釋籤》,就是解釋經題的,單單一個經題他老人家講了九十天,《妙法蓮華經》五個字講了九十天。解釋經文的就是《法華經文句》,《文句》是解釋經的。還有一部《摩訶止觀》是修行的,這三種叫天台三大部。我們現在這個《玄義釋籤》,你看精裝本這麼厚的三本,解釋經題的。經題意思不懂,你念它就跟小朋友唱歌一樣,這不行,這是不可以的,所以此地特別說明。

  『若聞首題名字,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若不如上解者,安獲無限功德耶』。你對於這個經題一定要明瞭,你念的時候才相應。經題的意義不明瞭,念的時候不相應,心裡面沒有感觸。如果曉得的話,它有啟發性,人念了心會定,會開智慧。下面這解釋「佛」:

  【初釋佛者。佛是覺義。有六種即。】

  這都是天台家所講的,「六即佛」,就是佛有六個意思。

  【涅槃經云。一切眾生即是佛。】

  為什麼?從理上講是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當然是佛。《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圓覺經》上也這樣說法。下面從比喻上講:

  【如貧女舍寶,眾物具存。】

  這是舉一個比喻。他家裡有寶,他不知道,所以他貧窮,很窮苦。家裡有寶不曉得,不是他沒有,他有,他不識貨,他不會用,這樣才貧困。這種情形在現在我們還遇到,現在他知道他有,但是他沒有辦法。我們看到有些在國外的,初次出國,尤其像現在探親的,我在香港就遇到。他在台灣,他也帶了美金,甚至於也帶了港幣,到香港去的時候他不會用,他不知道怎麼用法。尤其是,如果是帶著美金的話,他都不曉得到哪裡去換。有些地方的商店不收美金的,他不知道到哪裡換,他也不曉得怎麼用法,他真的是有,逼著他非常困難,這種情形都有的,這是用這個做比喻。

  【力士額珠。】

  這也是比喻。『珠』是明珠、寶珠,都是比喻佛性,真如本性。

  【圓明頓在。如來藏經舉十喻。】

  《如來藏經》裡面舉了十個比喻。

  【弊帛裹黃金。土模內像。闇室瓶盆。井中七寶。本自有之。非適今也。淨名云。】

  『淨名』是《維摩詰經》。

  【一切眾生皆如也。】

  『如』就是說的本性,說的如來,也就是說的是佛。『一切眾生皆如也』,就是一切眾生皆是佛也。

  【寶篋云。佛界眾生界。一界無別界。】

  古德有所謂「如金作器,器器皆金」,體是一個,就是真如本性。相有千差萬別,但是千差萬別都是從一個真性變現出來的。所以此地把這個寶、明珠,把黃金、把內像、把瓶盆、七寶,都是比喻作真如本性。把貧女、力士、土模、闇室、井都是比喻器,比喻一切眾生,像六道眾生。六道眾生不一樣,但是真如本性沒有兩樣,完全相同,這是從理上講。從性上講是佛,所以叫「理即佛」。我們再看底下一段:

  【此是圓智。】

  『智』是智慧,『圓』是圓滿,圓滿的智慧。

  【圓覺諸法遍一切處,無不明了。】

  這就是講到本覺,本來覺,這個覺不是學得來的,也不是修來的,本來覺,所以稱之為本覺。本覺就叫做「圓智」,或者叫一切智,或者叫一切種智,或者叫無上正等正覺,它的名字很多,都說的是一樁事情。一樁事情佛為什麼說這麼多名字?他有用意,叫你不要執著。名是假名,隨便怎麼說都可以,但是事是一樁事情,就是不要執著假名。破我們對於名字的執著,破執著的,所以說許多名相都說一樁事情。

  『圓覺諸法』,「諸法」是一切法,確實我們能夠圓滿覺悟一切法,『遍一切處,無不明了』。現在我們迷惑了,我們對一切法都不明瞭了,不明瞭是我們的過失。佛經上常講迷了,迷了什麼?迷了自己的本覺。不是迷別的,是迷了自己的本覺。將來一旦你開悟了,悟了什麼?悟了還是你自己的本覺,到那個時候就可以跟他說迷悟不二,原來是一樁事情。迷的是它,悟的還是它,所以迷悟不二。

  怎麼迷的?佛在《華嚴經.現相品》裡面給我們說得很明白,他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跟現在十方已經證得的諸佛沒有兩樣,智慧相同,德行相同,能力也相同,可以說是沒有差別的,可惜的就是這些眾生因為有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就是我們的毛病。就是你有分別心,就是你有執著心,好了,你本來有的圓覺,本來有的德能都失掉了。佛又告訴我們,如果你能夠把分別執著捨掉,你本有的智慧德能就又恢復了,不是修得來的,本來有的你就能夠恢復。可見得我們的病根就是分別執著,因此修行修什麼?就是破分別執著。

  所以古德教給我們修行要在轉識成智。轉識成智就是轉第六識,第六就是分別,我們不用分別了,一切法裡不分別就是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真的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明瞭。如果你在一切法裡面不執著了,那就是轉第七識成平等性智。我們一切法不平等,不是法不平等,是我們的執著不平等,你一有執著就不平等。一切法裡沒有執著了,萬法是平等的,真是清淨平等。所以病根就是分別執著,使我們這個理即不能夠顯現。理就是自性,迷了自性,雖然迷,我們自性並不失去,所以真理永遠存在,絕不因為你迷,它就真的沒有了;悟,它就真的有,不是的!迷悟,它都是一樣的,理上沒有迷也沒有悟。

  【雖五無間,皆解脫相。】

  這是講縱然我們墮地獄,這個理沒有一絲毫的改變,理上它還是自在的。

  【昏迷倒惑,其理存焉。】

  『昏迷倒惑』是講六道眾生迷惑顛倒,但是我們的佛性不迷,也不顛倒。我們今天雖然是有分別執著,我們佛性確實沒有分別執著,諸位要不信,你好好的念念《楞嚴經》,你就明瞭了。你看《楞嚴經》前面,世尊費了很大的力氣講「十番顯見」,那一段文很長,說明我們的見性就是佛性,就是真如本性,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一共講了十條,就是在我們現前。波斯匿王聽了之後,他開悟了,他非常快樂了,實際上他沒有真正悟,不過他曉得原來我們這個身有生老病死,我們的性不生、不老,也不死,是真常的,得到了很大的安慰。這都是說明這個事實的真相,『其理存焉』。

  【斯理灼然。世間常住。有佛不能益。無佛不能損。】

  『益』是增加,『損』是減少。它真是不增不減。

  【得之不為高。失之不為下。】

  得失是什麼?得失是你的觀念。其實性上沒有得也沒有失,所以佛法平等。成佛決定不驕傲,為什麼不驕傲?他看到眾生,我跟你們完全一樣,沒有差別。所謂驕傲的,總覺得我很了不起,你哪個地方不如我,他值得驕傲。佛看一切眾生跟自己完全一樣,那個驕傲的心從哪裡生?生不起來。佛所有的,每個眾生統統都有。所以從理上來講:

  【故言眾生即是佛。理佛也。】

  這完全是從真如本性上來說的,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是佛。天台家這六即的解釋非常的圓滿。為什麼?因為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之後,的確使我們的傲慢心漸漸收斂,我們對於一切眾生謙虛恭敬的心才能夠生得起來。這個對自己恢復本性,對於自己修行證果,對於自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大幫助。這就叫做真正消業障。如果不曉得這個道理,自己總以為了不起,貢高我慢,這是大障礙。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這些障礙都去不了。因為西方極樂世界人人心都是清淨的,都是平等的,你一個人覺得了不起,你在那個地方人家不排斥你,你也是跟人家處不來,這就是自己的業障。所以一個學佛的人,一個念佛的人,必須要學,學什麼?什麼人都能處,什麼環境都自在,那就是你學佛有了一點功夫,你將來往生的時候就少障礙,所以真正修行人不一定要找一個清靜地方。

  古德講這個念佛四大要訣裡頭有一條就是不貪靜境,這是很有道理的。求靜境,清靜環境上自己功夫還不錯,一入都市,功夫馬上就得不到力了,這就是障礙。所以真正修行人在哪裡修?在人事環境裡頭去磨鍊。我們跟什麼人,好人能夠相處,處得很好,跟壞人也能處得很融洽;順境裡頭我們處得很好,逆境裡頭也很好。我們心在這裡修什麼?修清淨,鍊清淨心、鍊平等心、鍊謙虛恭敬心,我們的性德才能夠恢復,我們往生才能夠減少障礙,能夠得到自在。好,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