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明靜法師、陳大惠  (第十四集)  2014/3/2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2-0014

  諸位同學,大家早。昨天我們學到參考資料裡面,一百零六面的「實相正印」,是不是學到這裡?「實相正印」有沒有?

  主持人:有,劉余莉教授講的。

  老法師:對,學到「實相正印」。今天我們接著看,下面是「一經宗趣」,概要的第三大段。宗,什麼叫宗?什麼叫趣?二百零八有「宗體」,《佛光大辭典》的解釋。宗,中國這個字的意思有三個,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這宗的意思。宗體就是主要的理體。你看這地方講的,「即宗與體。宗,即顯示經論等道理之宗旨;體,指以經論等為主體之教」。我們這是《大乘無量壽經》,《大乘無量壽經》主體之教是什麼?一般註釋家在講解經律論玄義的時候,常常將經之宗與體分別論述,所以有明宗論用,天台的五重玄義。黃念祖老居士註解《無量壽經》,採取賢首宗的十門開啟,所以有一經宗趣。下面,宗趣下面,「方便力用」,就是論用。天台家的五重玄義裡面的明宗論用,一經宗趣是明宗,方便力用是論用。如果要沒有用,我們學它幹什麼?所以佛法不是玄學。民國初年歐陽竟無說:「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這個話講得好,它不屬於宗教,也不屬於哲學。哲學家方東美先生,看大乘是最高的哲學;換句話說,也是哲學裡頭最重要的部分、最主要的部分,這方老師說的。

  古人留下來這些典籍,後人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體會的深度、廣度不相同,這就說明什麼?說明經論的無量義。你要能善於體會,無論從哪個角度都能嘗到它的味道,叫法味。古人有個比喻很有趣,叫「如人食蜜,中邊皆甜」。蜂蜜是甜的,中心是甜的,邊上也是甜的,無論你在哪個地方嘗到,你都能嘗到它的甜味,佛法亦如是。換句話說,士農工商不一樣,行業不一樣,在佛法裡頭士農工商各得其益,利益。不能說士(讀書人)開悟了,做工的不能開悟,種田的不能開悟,都能夠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無論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這就妙!你要不相信,你看看來佛寺的海賢法師,他種田,種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六祖惠能大師舂米破柴,他開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小孩,《法華經》上講龍女八歲明心見性,開悟了。無論男女老少,無論哪個行業,統統得利益。這就從宗,明宗論用這上面透了這個信息。所以它不是沒有用的,沒有用的是玄學、哲學,光口談,我們得不到利益,它這個統統得利益,各行各業統統都得利益,這妙極了。如果得不到利益,方先生所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那這句話落空了。最高的享受就是利益。什麼是最高的享受?幸福美滿。真正契入,你看煩惱沒有了,智慧現前,這是幸福美滿享受的根源。

  學佛不可以死在句下,這是忌諱。古大德教給我們,讀經,懂自然懂,明白了,不懂不要去研究,不要去求,求不到,讀久了自然貫通。用這個方法好,這個方法跟今天有一位同學問的就相應。我們昨天講到萬緣放下,一心念佛,他問萬緣放下與為大眾盡心盡力,樹立榜樣,利益眾生,兩者如何合一?最好的榜樣就在眼前,你看海賢他就兩者合一了。怎麼能合一?兩者原來是一樁事,你把它分成兩樁事,你就要如何合一了;它要原來是一樁事就沒得合了,它本來就是合的。一定要曉得萬緣放下真正的意思,萬緣放下是清淨心、是平等心。有緣,沒有放下,心就不清淨,被那個緣染污了,放下心就染污沒有了,染污放下了。也就是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是非人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這個,這就萬緣放下。

  佛經上常講,妄想就是起心動念,只要起心動念就是迷,就不是覺;不起心、不動念大徹大悟。不起心不動念是大定,自性本定。也就是說,我們心裡確實沒有念頭,有念都是妄念,有一個佛的念頭也是個妄念。那我們念佛也要起這個妄念,這是阿彌陀佛不得已的一個方法,這個方法非常巧妙。我們就念這一句阿彌陀佛,開始念是有念,就是妄念,念到最後無念,無念而念,沒有起心動念也在念,這就叫正念。念不念佛?念佛;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起心動念。這就是正念,念跟無念合一了,自然合一,本來合一,然後你就覺悟到它本來是一。到最後你會大徹大悟,那是什麼?真諦跟俗諦原來是一不是二,煩惱跟菩提是一,生死跟涅槃是一,統統合一了,這才真正是大徹大悟。到這個時候什麼?煩惱不起了,菩提也不起了,入了楞嚴大定,這《楞嚴經》上講的首楞嚴大定。

  大定裡頭顯示什麼?顯示一切萬法,十法界依正莊嚴,跟自性本定是一不是二。這話怎麼說?就是森羅萬象裡面你沒有起心動念,這不就放下萬緣了!放下萬緣跟萬緣在面前沒有障礙。萬緣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本來空寂,毛病出在哪裡?出在我們誤以為是真的,在這個裡頭起心動念,被它染污了。實際上不是被它染污,被我們自己起心動念染污了,被我們自己分別執著染污了。如果萬象現前,我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與為大眾盡心盡力,樹立榜樣,利樂眾生,這是什麼?這叫生心;萬緣放下叫無住,要生這個心,這個心是利益眾生的心,菩提心,是一不是二。那我再用一句俗話來說,為一切眾生盡心盡力服務,裡頭沒有絲毫為自己,這就是萬緣放下。一切為眾生那就是大菩提心,就是而生其心。《金剛經》上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心、無住是一不是二。惠能大師在這一句裡頭覺悟了,他覺悟個什麼,我們明白了。我們今天雖然明白,但是沒放下,如果放下那跟他就一樣了。沒有放下,裡面還有自己,還有妄想分別執著在裡頭,全心全力為大眾盡心盡力,樹立榜樣,利樂眾生,這是世間的聖人,很難得。他跟出世間的聖人,出世間的是萬緣放下,他沒放下,也就是他有生心,沒有無住。出世間佛菩薩,他無住生心,生心無住;世間聖賢他有住、他生心,差別就在此地。所以,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全用得上,無論搞哪個行業統統用得上。

  所以學習經教不能不懂得這個經教裡面的宗體。這部經為主體,它教我們幹什麼?最主要教我們幹什麼?教我們念佛往生淨土,就這樁事情,這是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雖然自己一心一意求生淨土,也不妨礙利益眾生,這就是生心,要幫助眾生。幫助眾生第一個就是身教,你要做出樣子來給大家看,菩薩!不為自己,大公無私。經營一個企業,菩薩經營企業,運用《金剛經》上「無住生心」。現在蘇州吳總在做,北京胡小林在做,都做得相當成功,把員工看作自己兄弟姐妹一家人。這是什麼?三乘菩薩,還不是法身菩薩,法身菩薩看所有員工跟自己是一體,那就圓滿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一切法身大士,看全宇宙一切眾生真的是一體,這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做到圓滿。真的是一體,上,十方諸佛如來;下,無間地獄,是一體。

  諸佛如來是自性現的,唯心所現,這個心是自性,心現。唯識所變,十法界六道輪迴是心現加上一個識變,一真法界完全是心現沒有識變,極樂世界就是,它有心現,它沒有識變。我們念佛往生,生到極樂世界就轉識成智,識就沒有了。這不是我們修得的,這個要知道,這是阿彌陀佛給予我們的,是佛力加持的,是佛幫助我們轉變的。怎麼轉變的?蓮花裡頭轉變的。到極樂世界蓮花化生,我們不是去坐胎,離開這個世界身體不要了,換一個。換什麼?你自己感覺到你爬到蓮花裡頭去了,坐在蓮花裡頭,蓮花就合起來,佛帶著這個蓮花到極樂世界,放在七寶池中,什麼時候你轉八識成四智,花就開了。轉八識成四智統統是佛力加持,但是每個人的業力不一樣,有人很快就轉了,有人轉得很慢,但是花一開肯定全轉了。這個我們要感阿彌陀佛的恩,靠我們自己,不知道要修無量劫才能明心見性,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生實報土,太難了!阿彌陀佛對我們這些人,我們真信真願求生淨土,決定是一生成就。

  往生極樂世界不是死,這個觀念要搞清楚,我們把這個身體放下,這身體是假的。放下這個身體,佛家叫神識,世間法叫靈魂。這個真正稱得上是靈魂,為什麼?他選擇蓮花,他不選擇別的。選擇蓮花就是選擇極樂世界,這個花是自己念佛功夫成就的。阿彌陀佛是因,他的四十八願是因,蓮花化生;我們肯念佛,這個花就長大,顏色、光就很美。我們念佛功夫淺,這個花就比較小。花有多大,你念佛的心量有多大,這就叫功夫。你的心量大,花大;你的心量小,花就小。這是緣,因跟緣聚合,果報就現前,果報就是蓮花,真正是蓮花化生。這一點你看前年,二0一二,劉素青居士給我們表演自在往生,我們看到這個光碟,她表演什麼?看到她那個動作,爬上蓮花的動作。我們看不到蓮花,她看到,我們看到她手放在那裡爬到蓮花裡面,看到這個動作。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她一斷氣就爬上蓮花。真信切願,沒有一點懷疑,真正放下萬緣,花很快就開了。

  花開見佛悟無生,花一開你就見到阿彌陀佛,見到阿彌陀佛就證得無生法忍。這個證得無生法忍也不是自己修的,佛力加持的。在哪一願?我們這個本子第二十願。作阿惟越致菩薩就是得無生法忍,圓滿的證得三種不退,第一種位不退,阿羅漢、辟支佛證得;第二種行不退,三乘菩薩證得,別教十住、十行、十迴向;如果說不起心不動念,圓滿證得,證得念不退。這樣的人住哪裡?住實報莊嚴土。極樂世界實報土是心現沒有識變,方便土、同居土也是心現沒有識變,這就是極樂世界殊勝的地方,無比的殊勝;換句話說,它的同居、方便等於實報,跟實報沒有兩樣。實報土裡面的菩薩,法身大士,在同居土可以見到,可以時時親近。像我們熟知的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彌勒菩薩,這些菩薩都在實報莊嚴土,凡聖同居土的人天天跟菩薩在一起,天天見面,沒有絲毫障礙,聽佛講經沒聽懂問他們,他們會詳細給你講解。實在講,我們擔心聽經聽不懂,到極樂世界全聽懂了,為什麼?阿彌陀佛加持你的智慧,加持你的德能。這個法門叫他力法門,他力就是阿彌陀佛的力,我們得佛力加持。

  所以應無所住就是放下萬緣,而生其心,全心全力為一切苦難眾生服務,我這樣講很清楚了。為眾生服務不住相,應無所住,就是萬緣放下。萬緣放下是自己,是無住,為一切眾生服務是生心,妨不妨礙?不妨礙。海賢老和尚天天在農地裡耕作,沒有休息的,他佛號不間斷,一個動作一聲佛號,沒有妨礙他念佛,沒有妨礙他求生淨土。照理說他早就應該往生。二十歲出家,師父教他念佛,他老實、聽話、真幹,就一句佛號,三十歲能不能往生?肯定,一般三年,那他二十三歲就可以往生。為什麼會延到一百一十二歲,那是什麼?那是而生其心。他應無所住,三年就得到,應無所住,他是而生其心,生什麼心?表法,完全是做給學佛同學們看的。你們學佛,無論他是念佛修淨土,道理是一樣的,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無住生心,不是禪宗專用的,門門都是。海賢老和尚跟我們比的是執持名號,用這個來達到無住生心。我的體會,他入這個境界不出十年,也就是說,肯定在三十歲之前,不在三十歲之後。三十之後他已經得大自在了,受苦受難、持戒布施忍辱都是做給別人看的,做出最好的榜樣。自己確確實實,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充滿智慧,沒有染污、沒有煩惱,這是我們要學的。我們受了一點委屈,常常放在心上,憋著悶氣,這不是學佛,學佛智慧開了就化解了。那是忍受,忍受是有極限的,到忍無能忍的時候就爆炸了,那就壞了。所以要有智慧,智慧把它化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能化解,那就是圓滿的般若波羅蜜、圓滿的禪定、圓滿的智慧,我們要在這裡學。

  說穿了還就是章嘉大師所說的,「看得破,放得下」。看得破是智慧,了解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諸法實相,看破。看破之後自然是一塵不染,心就是清淨平等覺現前,清淨平等覺是我們的真心,是我們的佛性,從這個地方生心。生心是什麼?就是為一切眾生服務,真正救苦救難。你會不會累著?不會。為什麼沒有累著?你沒有身。有身,我是有身,怎麼沒有身?念頭裡頭沒有身,就是說不執著身。不執著身是我,你就不會累,執著身是我就會累;不執著身是我是對的,執著身是我是錯的。我們真的要感謝海賢老和尚,他給我們這樣的表法,讓我們看到,真正能體會到佛法的微妙、奧妙。他一天到晚工作,這個人非常勤快,那就是示現精進波羅蜜;種植收成供養大眾是布施波羅蜜;心沒有妄念,一心念佛,持戒波羅蜜。六波羅蜜就在他日常生活當中,從早到晚完全表演得淋漓盡致,你要看清楚、搞明白了,無論幹哪個行業,你就學他這一點,學到之後你就不疲不倦,你就不會勞累,一百多歲身體健康。

  他還想著,常常想著,阿彌陀佛帶我到極樂世界去,這就是自己有一念私心沒放下,所以他還有衰老的相。如果這個念頭沒有,他就不會現老相,年歲再大,看起來年輕人,不是老人,一百歲的年輕人、二百歲的年輕人,看起來也不過就三、四十歲的樣子。能不能做到?能,有理由。不但佛法裡講,現在量子力學也講,境隨心轉。我們身體是境,心沒有想老,身就不老;心沒有想累,工作再多不累。都是念頭,把這些世俗念頭統統放下叫萬緣放下。身心健康,給大家做好榜樣,企業的佛菩薩,家庭主婦的佛菩薩,各行各業都是佛菩薩。一天到晚滿面笑容,為什麼?喜悅從自性裡頭發出來的,煩惱憂慮是阿賴耶裡頭流出來的。所以用真心不用妄心,用真心流出來的是喜悅,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從阿賴耶裡流出來的是煩惱、是習氣。善的,這善心所流出來的,十一個善心所;煩惱,二十六個煩惱心所流出來。為什麼苦多樂少?善心所只有十一個,不善的心所二十六個。外面境界裡頭,不善的大概百分之百,善的百分之一都找不到了,這現在世界。所以不善的心所有強大的力量,這在佛法叫魔障,魔的力量。善的力量非常薄弱,縱然自己有善心,外面的環境不善,你如何能把環境用你念力把不善轉成善,這功夫;你轉不過來,你表現在外面還是煩惱、還是痛苦。

  前面有個名詞,二0六,二百零六條,「宗致」,也就是宗體,「如言宗趣,謂主義至極之所云致」,達到極處之所這稱為致,叫宗致。《法華經文句記》裡頭說,「此是法華之宗致,實教之源由」,實教之源由,好,實是真實教誨,它的源頭、根源。講經的法師把宗跟體分別論述,講清楚、講明白。本經之體,前面說了實相,宇宙萬法的真相。本經的宗,宗是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本經之宗。那本經之體?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是本經之體。全是事實真相。

  第二百零九是曇鸞法師的介紹,這個諸位自己可以參考。這是淨宗的一位大德,很可惜後人沒有把他列入淨宗祖師,應該要把他列為淨宗祖師。翻過來,這是我們淨土裡頭常常聽到的「念佛三昧」。有沒有同學發言?念佛三昧。

  主持人:師父,明靜法師想要發言。

  老法師:好。

  主持人:請明靜法師發言。

  學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老法師:聽到。

  學生:老法師好。

  老法師:聽到。

  學生:有沒有看見?

  老法師:看到了。

  學生:阿彌陀佛,是念這一段還是發言?

  老法師:發言也好,都好。

  學生:阿彌陀佛,老法師早上好,各位法師、各位大德早上好。這幾天我們的課程進行到現在,一直有鼓勵讓我們來發言、來發問,提出我們的心得。我們鄉下的孩子膽子比較小,不敢貿貿然發言。再一個,在很多年前,我們在新加坡學習的時候,那時候老法師告訴我們說,真正聽得懂了很少有問題,但凡是有問題的都是不老實,所以我們也就慢慢慢慢不敢問了。

  老法師:都學老實了。

  學生:再一個這幾年下來,我們也都在鍛鍊講經,都在嘗試著回答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也都是在向老法師學習。我們這一次網路上的教學,真的讓我們感覺到,好像又回到了十多年前,在新加坡跟著老法師學習的時候那種狀態。我還記得在二00二年,那個時候我們還在新加坡,但是老法師已經離開新加坡了,移民澳洲。那時候有一個我們中國大陸的博士到淨宗學會去參觀,我就做導遊,帶他到樓上樓下到處走走。特別是參觀到老法師當時的攝影棚,他很感嘆:想不到一個廟裡邊會有這麼現代化的設備。我們明明是學會,他非要說是廟,可見得在一般人的觀念當中,和尚住的都是廟,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觀念。

  我當時就告訴他一句話,我說我們的老師,他是盡可能的做到在設備上跟上時代,在思想上指導時代。這兩句話是當時我們總結、觀察老法師弘法教學的特徵。設備上跟上時代這一點,老法師的教學的確是引導這個時代的先鋒,從用錄音卡帶、用CD、DVD、用網路、用衛星,乃至我們現在,二0一四年用網路教學,遠程教學的會議系統,來這樣子教學,這真正在設備上跟上時代。這十多年前我們這麼就隨便去說,現在看看真的,愈來愈證明老法師的思想真的是,設備上把這些科學的工具、科技的工具都運用得非常非常的好。所以我們現在散布在世界各地,我現在待在浙江溫州下面的一個樂清市,一個鄉下小廟裡邊,一個房間裡,拿著一個ipad,就可以和老法師面對面,和諸位同學一起,跟著老法師來學習,這是設備上跟上時代。樂清市這個地方,也就是老法師常常提到朱鏡宙老居士,他就是樂清人,南懷瑾老居士也是樂清人,是這個地方的人。

  第二點說老和尚做到在思想上指導時代,這一點我們大家都非常的相信。影響的人太多太多了,真可謂說是無遠弗屆,全世界邊邊角角,在聽老法師教誨的人太多了,影響的面非常的廣,影響的度非常的深。這是我們這一次有這個機會,又一次跟著老法師,雖然說沒有辦法在老法師的身邊,但是能夠每天這樣面對面的網路教學,網路上的學習。雖然這個網路上偶爾會中斷幾秒鐘,我昨天的記錄好像中斷了二十多次,大概有二十秒左右、三十秒左右,雖然說會有這種狀況,但是還是讓我們感覺到這種學習非常的好。

  我們這幾天從《二0一四科註》開始學習,老法師一直在推薦、介紹我們學習海賢老和尚。海賢老和尚的行誼,真的老法師在這開始教學,這次開始教學,每一次都會提到,甚至每一堂課都會提到好幾次。我們也就觀察,體會到有一個字,貪瞋痴的痴,這個字有兩個寫法,一個是病字邊,下面一個懷疑的疑;還有一個我們現在簡體字的寫法,是病字邊下面一個知道的知。我們以前,在這之前,在跟別人在聊天交流的時候,常常把老法師的教誨搬出來,老法師告訴我們,中國字是智慧的符號。我們看愚癡的癡就具體到這個字,愚癡的癡,病字邊,下面是懷疑的疑。為什麼愚癡它病在懷疑上?您看五倫、五常、八德裡邊都有信,而且信是兜底的,信是打底的,沒有信,當然就是懷疑。懷疑什麼?懷疑聖賢、懷疑聖教、懷疑老師、懷疑父母、懷疑朋友,只要是懷疑,在傳統的社會當中,只要你有懷疑就是愚癡,我感覺這個有點意思。我們現在簡體字的痴,愚痴的痴,是病字邊一個知道的知。現在當代社會的痴,是因為知道得太多,知道得太亂,知道得太雜,就愚痴了。因為我們現在的教育總是說,在知識的量上愈大愈好,在知識的點上愈多愈好,結果這個量愈大、點愈多,就愈來愈愚痴。這是我們真的,之前一直感覺到這一點。

  這幾天老和尚一直給我們介紹海賢老和尚的事蹟,老和尚一百一十二歲往生,二十歲出家,他一個字不認識。如果說不是因為穿了出家這套衣服,他就是一個農民,一輩子耕田種地種菜,來供養廣大有緣的信佛不信佛的所有的人。就真正的身分來說,如果不是剃光頭穿袈裟,不就是一個農民嗎?他不認識字,消息很閉塞,他什麼都不知道,結果到後來人家有大成就。老法師講經一直說,他如果是在印度,古印度,他跟釋迦牟尼佛一樣;在中國的唐朝,他跟六祖惠能大師一樣。他是從什麼都不知道,結果到最後大徹大悟,什麼都知道。所以我們就感覺到什麼叫痴?痴就是病在知道得太多、太雜、太亂。這是我們從這個文字結構上,也是老和尚的教誨,中國字是智慧的符號,我們看這個字,然後再觀察很多很多的對應,可以驗證老法師這個教誨,中國的字是智慧的符號。

  學生再說一點,就是明靜現在在浙江樂清這個小道場裡邊,這個道場很小,沒有名聲,不出名,也沒有遊客,這不是旅遊區,信徒也不多。明靜現在在這邊,除了每天在網上上課,參加學習班的課程,下午聽經,聽首播。然後我每個禮拜,星期天、星期一、星期二會在念佛堂裡邊複講《無量壽經》。這是我們這個學習班的要求,要求我們每位同學都複講《無量壽經》,學生我一個禮拜對外講課講三堂。另外四天,旁邊道場有幾位法師,四、五位法師,我們現在在學《科註》。我們學《科註》就覺得,僅僅我們只是聽老法師講,我們有很多地方,我們還是自己體會得還不夠,所以我們就找了幾個出家的法師,他們也願意學習《科註》,我們就組成一個小型的讀書會。讀書會,我們大家都讀這個《科註》,一個禮拜聚會四次,下午一點半到三點半這個時間段。我們聚會的時候也就是來抽籤,抽到誰誰讀,讀完這一段你就講,講得不圓滿的地方,講不通的地方,我們來共同探討,我們學生再為他做一些補充。我們大概已經進行了三堂課,我發現這種方式是我們學習的一個非常好的方法。所以目前學生的狀態,就是在網路上參加學習班,聽二0一四的《科註》,對外複講《無量壽經》,然後我們有一個小小的班在學習、讀誦《科註》。這是學生向老法師做一個簡短的匯報,謝謝,阿彌陀佛,請老法師批評指正。阿彌陀佛。

  老法師:明靜法師的學習也很值得我們讚歎,學習得很如法。佛法跟中國傳統的文化、聖賢的學術,學習必須具備的條件就是不能懷疑。它跟西方科學文明恰恰相反,科學文明第一個條件要求你懷疑,從懷疑發現問題,然後再追蹤、再探討,把真相找出來。他們學習的理念是廣學多聞,也就是你學得愈多愈好。這是知識,這不是智慧,智慧不是學來的,這個我們要知道。古人比我們聰明,理解的人多,現在沒有人理解。智慧是自性裡頭本有的,佛經上常講心外無法。惠能大師跟我們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能生跟所生是一。他開悟的時候跟我們說,說了五句話,裡面有一句話很重要,「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麼?什麼都具足,沒有一樣不具足,不具足的在這個世間找不到。這個世間你所能找到的、六根接觸到的統統具足,自性裡頭本來具足,你到哪裡學?所以科學是能生萬法,在萬法裡頭去學,入海算沙,生生世世都學不完。可是中國人跟佛菩薩,他們不從外,他們從內,他們從能生這方面學,能生的是自性,那要是找到自性不就全找到了?果然如此,一點都沒錯。

  所以中國人教育的智慧、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方法是專一,寫在《三字經》裡頭,「教之道,貴以專」,學之道還是貴以專。教學要專,教育的理念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小孩從小,三、四歲能識字,教他認字,認識漢字,不必講解,他智慧還沒有開,悟性沒有開,記憶力好,應當記憶的東西都在這個時候。記什麼?最好記一樣,一部經、一部論。童蒙教學要注重人事,德行的根本從這建立。在《大學》裡面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小孩要先在這上扎根。格物怎麼說法?現在很多人講錯了,古人也誤會了。司馬光講得正確,格是格鬥,物是欲望、物欲,如何能夠克服自心對物欲這個貪得,要戰勝它,這叫格物。不能受物欲的影響,你能保持你的清淨心。物欲是染污,心被染污了,生煩惱不生智慧,那你學知識可以,學智慧學不到。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頭自然流出來的,從平等心裡頭流出來的,清淨心流出來的是小智慧,平等心流出來的是大智慧。

  所以佛家用的方法是戒定慧,戒是方法,守規矩,這個規矩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是《三字經》上講的「教之道,貴以專」,你要遵守這個,你不能學雜。這部書從頭到尾叫你念,目的是什麼?目的是修定,不是記誦。因為小孩,沒有一個方法約束他,他也會胡思亂想。那用什麼方法?讀聖賢書,不要講解,不要懂意思,就叫他一直讀。目的是什麼?他就沒有時間打妄想,他就沒有時間有雜念。是要用這個方法把妄想打掉、把雜念打掉,讓他的心保持著清淨,不受環境染污,所以是修定的方法。佛家八萬四千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修什麼?統統是修禪定。淨土宗用持名念佛的方法修定,你只要一心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二六時中不間斷,頭腦裡頭沒有雜念、沒有妄想,什麼都沒有,就是一句佛號,會得定,得定叫念佛三昧。所以八萬四千法門,方法、門徑不一樣,所達到的目的相同,三昧。用《法華經》叫法華三昧,用《華嚴經》叫華嚴三昧,用《金剛經》叫般若三昧,名稱不一樣,三昧完全相同,都是會有清淨平等。後面覺就是自見,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不要學,自己就明白了,叫開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了。見性之後怎麼樣?你學過的、沒有學過的全知道,過去、現在、未來都知道,沒有一樣不知道。

  所以海賢有沒有得到?他得到了,我們在光碟裡頭看出來,他在談話當中他告訴人,我什麼都知道,什麼都知道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不說,為什麼不說?說法也要觀機,說出來人聽不懂,你說它幹什麼?沒有當機的他不說,遇小根人說小法,遇中根人說中法,遇大根人說大法。佛陀在世亦復如是。我們憑什麼能判斷他開悟?因為這個人有開悟的條件,條件就是老實、聽話、真幹,這六個字他全做到了,他一樣都不缺。他有這種條件,老師告訴他最簡單的方法,不拐彎抹角,就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念上三年,心裡頭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妄想不談,分別執著他沒有了,他就會得定,換句話說,念佛三昧他就證得了;有了念佛三昧,不定遇到什麼機緣,他就開悟了。

  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的,是菩提樹下打坐入定,出定的時候是早晨,看到明星,豁然大悟。六祖惠能大師舂米破柴八個月,舂米破柴是什麼?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幹了八個月,五祖判斷應該成熟了,可以傳衣缽了,吩咐大眾作個偈子給他看,真有明心見性的就傳衣缽,他就是第六代祖,這《壇經》上記得很清楚。因為大家心裡都覺得第六代祖肯定是神秀。神秀也是南陽人,諸葛亮也是南陽人。那個時候神秀是五祖的助教,來參學的人很多,一般不是很重要的統統是神秀接見,所以大家都認為神秀是接班人。所以沒有人寫偈子,神秀自己心裡清楚,大家不寫偈子都以為是他,他不能不寫。熬了三天才作一首偈子出來,沒有把握,不敢給五祖看,所以把它貼在牆壁上。五祖看到之後,有問他,是不是他寫的,他承認了,告訴他這沒見性,再一、二天你再寫。五祖讚歎這個偈子,大家依照這個修行都能得利益,說得沒錯。

  惠能在碓房裡,有人傳到那邊他聽到了。我們在這裡看到他老實,他要找個人帶他到貼偈子這個地方,他去拜拜種種福,別人就帶他去了。這也給我們透了個信息,惠能老實到什麼程度?在黃梅八個月,對於黃梅這個寺廟裡不熟悉,他就在碓房,他不離開碓房,禪堂在哪裡不知道,講堂在哪裡不知道,老實到這種程度。要一般人沒有事情,都到這裡轉轉,了解環境,他沒有,從這裡看到老實。五祖也看出來,像這樣的人才會有成就,為什麼?用心專一,沒有二念,沒有雜念。這些你要懂得去看,裡面傳遞什麼信息。怎麼知道他是老實人?八個月,對於居住的環境不知道。拜了之後,他也有一首偈子,他把這首偈改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改得好!馬上傳出來,五祖聽到了,趕快脫下草鞋擦掉,沒見性,告訴大家沒見性,這風波就平了。為什麼?五祖怕人害他。

  第二天巡寮,巡寮就是老和尚到整個寺院看一遍,實際上就是去看他。看他在舂米,問他米舂熟了沒有?這都是禪機,別人聽不出來。他說早就熟了,還沒有篩,「猶欠篩在」。實際上這個問話就是,是不是真正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六祖就承認,到達這個境界了。八個月舂米破柴,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就修這個,現在到這個境界了,沒有人給他做證明,這個篩就是證明。五祖的柺杖在他碓上敲了三下走了,他就知道三更召見,晚上三更召見。到晚上三更,他找到方丈室這個地方,推門,裡頭門沒有關,一推就進去了。五祖在等他,給他講《金剛經》大意。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說了五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說這五句。五祖點頭,行了,不必講了,衣缽就給他,叫他趕快走,船給他準備好了,送他上船。

  走了到第三天,五祖才把房門打開,判斷他三天走得很遠了,要追趕也不容易,跟大家宣布,衣缽已經走了,不在這裡。大家就想到了,分頭去追,要把它奪回來,不服氣。有一個追到了,就是惠明。惠明沒出家之前是將軍,四品將軍,古時候將軍是要有力氣的,有武功,沒有武功不行,不像現在。追到了,六祖看到有人追到了,來搶衣缽的,衣缽就放在路旁邊,他藏起來。他看到衣缽很歡喜,提,提不動,馬上就覺悟了。四品將軍,這個衣缽怎麼拿不動?護法神守著。這才知道五祖沒有認錯人,念頭馬上轉了,叫著惠能,叫他行者,我是為法而來的,不是為衣缽,請他出來。在惠能走出來之後,他向他請法,他教他,你放下萬緣,不思善,不思惡,把心整個定下來。問他一句話,「不思善,不思惡,如何是明上座本來面目?」讓他回光返照,他就覺悟了,他開悟了。問還有沒有祕密?惠能說,「密在汝邊」,有祕密,不在外面,在你。他磕頭,他說他在黃梅那麼多年沒有悟處,今天在他會下明白了。

  惠能大師一生,在他會下開悟的四十多個人,惠明是第一個,第二個是無盡藏比丘尼。所以什麼條件能開悟?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達到這個境界,這是定,然後一個機緣給你,你就豁然大悟。你看惠能教他,先把這個東西放下,用現在的話說,你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萬緣放下。給他一句話,「不思善,不思惡」,善惡二邊都沒有了,這個時候,就是你真心用事的時候,你一覺悟,自性就現前,真心就現前,跟惠能大師悟入境界完全相同。所以回去,路上碰到追的人:不必追了,這個路我已經看過了,沒有。讓能大師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他到獵人隊給獵人當伙夫,給獵人燒飯,幹了十五年。獵物,看到受傷的,還能活下去的他就放生,吃飯的時候吃肉邊菜,十五年不容易。隋唐是中國佛教黃金時代,都那麼樣的艱難,何況今天?不是短時間,十五年。賢老和尚九十二年,最後的成就讓大家認同。在這個時代,真正想學佛成就,往生不退成佛,學他這樣的。

  佛沒有使命給你,一般三年,念佛三年往生的,我們看到、聽到的有不少人。諦閑老和尚那個徒弟鍋漏匠三年,就是一句佛號,什麼都沒有,因為他不認識字。居士當中往生的,三年的有,將軍鄉的老太太站著往生的,念佛三年。老太太慈悲、善良。三年前她是拜神,神佛不分,常常上廟燒香拜佛。三年前娶了個媳婦,懂得佛法,勸她婆婆不要到外面去亂拜,家裡設個佛堂,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拜阿彌陀佛,三年的時間,往生自在。她沒有告訴家人,往生的時候是晚上,吃晚飯的時候告訴她的兒子、媳婦、家人,你們先吃飯,她說我洗澡,不要等我。這就是什麼?不受干擾。她真的洗了澡,換了衣服,穿上海青,拿著念珠,在佛像面前站著。他們等很久,老太太還沒出來,去看一看。到她房間看,確實她換洗了,叫也不答應。看看她的小佛堂,她站在那裡,喊她不答應,仔細一看走了,站著走的。台南將軍鄉,隔壁是佛光山,我在佛光山教書前一年,就是去年的事情,前一年。她的鄰居,一個男眾,在佛光山做工,把這個事情詳詳細細講給我們聽,講了半個多鐘點,等於給我們上一堂課。真有極樂世界,念佛真正往生,沒有生病,沒有痛苦。她是自在往生,沒有人助念。有沒有見佛?肯定見佛,要不見佛她怎麼知道?不說是怕干擾,要說出來,家裡人一干擾,那還能往生?她就走不了了。這樣的人,我們親眼看見、親耳所聞,決定不是假的,有六、七個。黃忠昌是我們深圳的,這聽我講經的,三十才出頭。他要做實驗,聽到我講三年往生,他說試試看,看三年能不能往生。他在深圳閉關,向曉莉給他護關。他念《無量壽經》、念佛,每天課誦《無量壽經》、佛號,兩年十個月,差兩個月滿三年,預知時至往生了。火化留下來的舍利,向曉莉那裡還有他的舍利塔。這是給我們作證轉。

  淨宗決定不能懷疑,懷疑就完了,聖賢教誨不可以懷疑。中國傳統文化,聖賢祖宗教給我們的,五常是做人基本的道德,仁義禮智信,跟佛陀所講的五戒完全相同。仁,不殺生;義,不偷盜;禮,不邪淫;智,不飲酒;信,不妄語。佛講守五戒能得人身,不會失掉人身,不會墮三惡道,這五個字是做人基本的條件。

  五倫是人與人的關係,關係要搞清楚,基本的德行必須遵守,從小就要養成。所以母親懷孕的時候,就要把這個基本東西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為什麼?影響胎兒,叫胎教。小孩出生之後,與倫常道德不相應的,決定不能讓嬰兒看見、聽見、接觸到,不可以。母親要看三年,他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全是正面的,統統都是倫理道德。我們把它歸納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他所看到的與這個相應,與這個不相應決定不可以。所以這一千天,三歲,根深蒂固,三歲他有能力判斷是非邪正,與道德相應的他歡喜,他已經染上了;與倫理道德不相應的他排斥,他不接受。所以古諺語有一句話說,「三歲看八十」,就說這個,胎教,他三歲養成的,一輩子不會改變,八十歲都不會改變。

  壽命長短不要放在心上,沒有壽命的觀念,到極樂世界多好,為什麼在這受罪?在這個地方受罪,菩薩示現代眾生苦。所以黃忠昌成了,念佛功夫成了,佛就接引他去了。海賢老和尚念佛,我相信三年,功夫一定比黃忠昌好,因為黃忠昌他有雜念,他還有很多妄想。他寫日記,他在關房裡寫日記,日記留下來了。也就是說,老實、聽話、真幹黃忠昌是有,大概打個二、三十分,老和尚可能打到八、九十分,他的功夫好!他有這個悲心、悲願,肯吃苦,能幹,所以佛沒有帶他走,把他壽命延長,叫他表法。我不相信一百一十二歲是他本來的壽命,我不相信,佛加持的。代表佛來幫助眾生建立信心、願心,信心,依教修行,往生淨土,不退成佛,要他來表法。我們細心深入觀察,這法表得好,六度的法表了,六和敬的法表了,包括小乘、包括人天,他統統都表了。就在他日常生活當中,你細心觀察,你才看到佛法的宗門教下、顯教密教、大乘小乘,都在他身上看到。無量法門,各行各業、男女老少,怎樣修行成功?你去看他,好樣子!不能忍辱的、不能吃苦的、不能退讓的,佛不會叫你表法,為什麼?你做不好。什麼樣的苦都能吃,什麼樣的恥辱都能忍,什麼都能讓,佛要這種人。釋迦牟尼佛在世八相成道,四十九年講經教學是表法,身行言教。賢公老和尚身行,沒有言教,你會看的你明瞭,你不會看的講了你也聽不懂。

  我們所遇到的時代不一樣,古今不相同,社會狀況也不一樣。我們生在這個時代崇尚科學,科學不講倫理道德,科學不講貪瞋痴慢疑,科學完全講現實,現實千變萬化。科學不是全能,科學不是什麼問題都能解決,現在社會出狀況、出問題,科學解決不了。非常難得,現在出現一批年輕科學家,量子力學,在量子力學發現的,跟佛經上講的相同的地方不少。這都是所謂的宇宙的奧祕,物質是什麼?精神是什麼?他們拿這個來做課題深入研究。借重最新的科學儀器,我聽他們講,最新這個儀器能夠掌握到一千兆分之一秒,這是無法想像的,一千兆分之一秒科學能觀察得到。所以發現物質的祕密,物質怎麼來的?是念頭波動產生的幻相,它根本不存在。我們怎樣知道它根本不存在?在一千兆分之一秒它就不存在了,我們就見不到了。它就在我們面前,這個真相就在面前,就不認識;就在我們身體,我們伸出兩手,兩手是,六根接觸的東西都是,全是假的。賢老和尚知道,只有念佛是真的,往生極樂世界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這個話的意思很深,是真的不是假的,講真言,他真知道。

  我們今天很麻煩,你看看,二十四分之一秒就把我們欺騙了,電影。電視波動的頻率一秒鐘多少次?這個你們查查,網路上可以查得到,一定比電影多。從前電影的底片是動畫,一秒鐘二十四張,電視這個波動現象絕對不止二十四。物質的形成,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這個念頭產生的幻相。一秒鐘,我看到有報告,說一秒鐘可以彈指七次。我是很保守的,一秒鐘五次,五次就是一千六百兆;要是七次,二千二百兆,在面前你怎麼會覺察到?六根六塵六識,它真正活動的狀況我們沒看到,我們看到的是它糾纏在一起的幻相,所以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科學這些報告我們都要很熟悉,為什麼?我們常常作如是觀,對於物質現象就擺脫了,不再放在心上。一想到這個東西,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裡頭出現的幻相,就很樂意放下了,要不然放不下,把它當真。佛講的時候沒有概念,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很籠統;科學,為什麼是虛妄的,把它說出來了。果真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產生的,你怎麼能掌握?你怎麼可以得到?身體是這樣的,居住的環境是這樣的,日常生活遇到一切人事物都是這樣的,假的,不是真的!在這個裡頭起心動念錯了,這叫凡夫,這叫迷惑顛倒。科學對我們學佛有很大的幫助,我們要善用它。

  學生:師父老人家好,向您老求教,昨天我們學到「即事而真」,在講到這兒的時候,您老人家說到,如何在事相上看到理,您提出來這麼一個問題。學生大惠想求教您老,譬如說在生活當中,我們能看到各種各樣的事相,譬如說有的人很貪吃,有的人貪睡,各種事相都有,這是事情,事相,在這種事相上當如何見到理?另外就是理有深淺,是不是在這些事相上所見到的理也有深有淺?再有就是見到理之後又當如何?在事上去見理,像這樣的功夫當如何修得?我們求教師父老人家,感恩師父。

  老法師:這樁事情實際上就是剛才所說的,章嘉大師教給我們看破放下,什麼是看破?你看到真相了。剛才說了,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科學家告訴我們,發現物質的原點,就是真正是基本物質,微中子,它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科學家現在的儀器能夠掌握到一千兆分之一秒,所以他們能夠看到微中子,把微中子打破之後物質現象沒有了,看到什麼?是念頭波動的現象。所以就恍然大悟,原來物質是從念頭生的。所以說出現在科學的一個定律,「以心控物」,用我們的念頭能夠控制整個物質環境。這剛剛發現,我相信再有十年、二十年,可能就運用到我們生活上了,那我們就有福了。他說人的念頭完全善,純淨純善,我們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你要想幸福,要想健康長壽,念頭善都能做得到,不需要找這些醫療保健,不需要,善的念頭是最好的醫療、最好的保健,什麼問題都能解決。

  所以這個概念我們要把它培養成,我們時時刻刻用這個觀念來看世界,就是無住生心。為什麼?我們心開朗了,什麼念頭都沒有。知道你是假的,知道這個東西是什麼?是在高頻率之下產生的幻相,彌勒菩薩給我們講的,我們常說,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產生的糾纏在一起的幻相。能用這個觀念來看整個宇宙,就是無住生心,我們就能夠契入這個境界。佛菩薩跟我們沒有兩樣,我們是有住生心,而且生的心是非常複雜,不是菩提心,是一些是非人我,生的這個心,煩惱習氣;佛菩薩他生的心是菩提心,是憐憫眾生、愛護眾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破迷開悟,他生的這個心。沒有自己,全心全意為一切眾生服務,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回頭,幫助眾生放下。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怎麼找到?搞清楚了、搞明白了,應無所住就是放下萬緣,對於萬緣無所住。不是它沒有,也不是我們不要,而是什麼?心裡不能有。事上有,事沒有礙,事事無礙。《華嚴經》上告訴我們,「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世界是什麼?是無障礙的法界,這是真的。諸佛菩薩,法身菩薩看到的,他們契入了,他們完全用上了,生活上用上了,工作上用上了,待人接物上全用上了,就這麼回事情。我們今天學的,懂得一點,沒用上,我們努力就是要學,學了之後怎麼把它用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高等的作用,是法身菩薩的作用,我們試試看能不能用上。能,只要你在一切法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是惠能度惠明的道理,惠明為什麼在他會下幾句話就開悟了?在黃梅住了那麼多年,老和尚也常講,沒聽懂。我相信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老和尚五祖也常講,為什麼沒聽懂?為什麼在惠能大師這一句話裡頭開悟了?就是他在這一剎那之間,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他就契入,就聽懂了。所以我們用這個標準,這是中國過去佛門裡頭不僅禪宗用,教下、密宗跟淨土也用。

  真正修行沒有別的,我早年請教章嘉大師,第一天見面,他就教我這個,佛法就是看破放下相輔相成,看破了你才會放下,放下了你又看破了。就像上樓梯一樣,一層一層相輔相成,放下幫助看破,看破幫助放下,從初發心到如來地。看破就是生心,放下就是無住,無住生心,生心無住,生心、無住是一不是二。放下萬緣跟全心全力為一切眾生服務是一樁事情,不能做兩樁事情看待,兩樁事情我們就有分別、有執著,一樁事情,這就是法身菩薩,這就是諸佛如來。

  希望我們同學,我們天天在此地學習,好好的用功,天天有進步,天天有悟處,會把這些甚深的法藏愈說愈清楚、愈說愈明白。再有現代科學的幫助,我們對它不再懷疑了,就能得到法喜,就能契入佛菩薩的境界。契入多少各人不一樣,但是只要不捨棄,天天有進步,月月有進步,這就是好的現象。我們明天再繼續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