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自了法師、黃柏霖、吳凱莉、吳凱蒂、妙音居士  (第八十九集)  2014/10/6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02-042-0089

  老法師:諸位同學,大家好!好,開始。

  學生:尊者師父上人慈悲,諸位善知識慈悲,阿彌陀佛!不肖弟子釋自了冒昧報告的題目是「重新認識淨土法門」。

  一、開頭。

  萬萬沒有想到,聽經十幾、二十幾年了,對淨土的信心仍是這般不堪一擊,「真堪痛哭流涕,聲震大千。心片片裂,腸寸寸斷矣」。這對我們真是冷水澆頭。弘法幾十年,念佛人無數,究竟有幾個真的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堅定不移?我們普遍的毛病,喜歡做表面文章,說一些沒用的廢話,耽誤自己,更耽誤別人的大事。我們暫且放慢腳步,先不要炫耀一天念佛號多少萬聲、多少個小時,這個時候很有必要來補補課,重新認識淨土法門。淨土的理論,是歷代傳法的祖師大德開示得不夠明白,還是師父上人講解得不夠透徹,還是我們自己業障太重不肯相信,為什麼有人說出來的話如此這般不相應,甚至背道而馳卻還洋洋得意?

  這份報告,特地摘錄《印光大師文鈔》關於淨土法門的開示,整篇都是印祖的開示原文,不敢絲毫增減。如果這些開示不是很重要,對於堅定我們的信願,我們絕對不敢在此浪費大家的時間。認真讀讀印祖的開示,讀一遍,即是得到大勢至菩薩一遍的加持;讀一遍,自己對淨土的信心堅固一遍。對淨土信心不堅固的,由此堅固起來,信心已經很堅固的,則愈加堅固。

  淨土法門,一言以蔽之,印光大師常常說的:九界眾生離是門,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淨土法門,釋迦、彌陀之所建立也。文殊、普賢之所指歸也。馬鳴、龍樹之所弘揚也。匡廬、天台、清涼、永明、蓮池、蕅益之所發揮宣導,以普勸夫若聖若凡、或愚或智也。此諸菩薩大士,於千百年前,早已為吾遍研藏教,特地揀出此不斷惑業,得預補處,即此一生,定出樊籠,至圓至頓,至簡至易,統攝禪教律而高出禪教律,即淺即深,即權即實,殊特超越天然妙法也。吾信仰佛祖,以古為師,豈不如親近今時知識之為愈乎?《華嚴》一經,王於三藏,末後一著,歸重願王。華藏海眾,悉證法身,咸求往生,企圓佛果。吾何人斯,敢不景從?捨爾狂心,力行斯道。功德利益,當自證知。何待遍參,方為知法哉?

  二、印光大師開示

  (一)世尊出世。

  大覺世尊,愍諸眾生,迷本妙心,輪迴生死。示生世間,成等正覺,隨眾生機,說種種法。雖大小權實不同,偏圓頓漸各異,要皆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究竟成佛而已。然眾生根有大小,迷有淺深,不能直下暢佛本懷。又為末世眾生,業障深厚,智慧淺薄,壽命短促,知識稀少,匪仗佛力,決難了脫。於是特開一總攝初中後法,普被上中下根之淨土法門,俾彼已證法身者,速成佛道,未斷煩惑者,亦出輪迴。其為利益,超出一代時教之上。以一則專仗自力,一則兼仗佛力。譬如跛夫,盡日只行數里,若乘轉輪聖王輪寶,一日即可遍達四洲。故得九界同歸,十方共讚,千經俱闡,萬論均宣。以其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故也。

  (二)特開淨土。

  設如來不開此法,則末世眾生,誰能斷煩惑以了生死,出五濁以超三界乎?淨土一法,須另具隻眼,不得以常途教義相例。使如來不開此法,則末世眾生之了生死者,不可得而見之矣。佛法,法門無量,若欲以通身業力之凡夫,現生即得了生脫死,離此「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佛也說不出第二個法門了。

  吾人一念心性,直下與釋迦、彌陀無二無別。而釋迦、彌陀,已成佛道於塵點劫前,又復數數示生,數數示滅,以行化導,欲令吾人,繼其芳蹤。而吾人以煩惱惑業,無力斷除,直至今日,尚在生死輪迴中,頭出頭沒,渺不知其何所底止。縱令往劫曾聞佛法,依教修行,但以自力劣弱,不能斷惑,依舊常沉溺於生死苦海中,莫之能出。靜言思之,能不愧死!釋迦、彌陀有鑑於此,特開一信願念佛法門,令其仗佛慈力,橫超三界。俾上中下根,同得往生西方,可謂真慈大悲,至極無加矣。

  (三)暢佛本懷。

  溯自大教東來,遠公首開蓮社,一倡百和,無不率從,暢佛之本懷,唯此法為最。自茲厥後,代有高人,續焰傳燈,光騰中外,迄至於今,宗風不墜。而天台宗之智者大師,賢首宗之清涼國師,慈恩宗之窺基法師,禪宗之百丈禪師,律宗之大智律師,莫不釋經著論,普勸修持,其事蹟具載於《淨土聖賢錄》。是知禪、教、律諸知識,悉隨華藏海會之班,一致進行,求生極樂,況末法根機淺薄者乎!

  始自阿含,以迄般若,莫不曲順根性,而為宣說,令其漸次增進,就路還家。佛之本懷,祕而不宣,迨至法華會上,開權顯實,開跡顯本。人天權小,皆是一乘。客作賤人,實長者子。普授三根之記,大暢出世本懷。與最初華嚴,始終互映。可謂一大事因緣,全體咐囑,了無餘蘊矣。又以末世眾生,根機陋劣,斷惑證真,實乏其人,以故特開淨土一門,俾上中下根,若聖若凡,同於現生,出此娑婆,生彼極樂,以漸證夫無量光壽。其深慈大悲,實屬至極無加矣。

  大矣哉,淨土法門之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猶當遜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歷劫修證者,益宜挹其高風。普被上中下根,統攝律教禪宗。如時雨之潤物,如大海之納川。偏圓頓漸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大小權實一切行,無不還歸此法界。不斷惑業,得預補處,即此一生,圓滿菩提。九界眾生離是門,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是以華嚴海眾,盡遵十大願王。法華一稱,悉證諸法實相。最勝方便之行,馬鳴示於《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龍樹闡於《婆沙》。釋迦後身之智者,說《十疑論》而專志西方。彌陀示現之永明,著《四料簡》而終身念佛。匯三乘五性,總證真常。導上聖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咸歸,十方共讚,千經並闡,萬論均宣。誠可謂一代時教之極談,一乘無上之大教也。

  (四)三根普被。

  如來聖教,法門無量,隨依一法,以菩提心修持,皆可以了生死,成佛道。然於修而未證之前,大有難易疾遲之別。求其至圓至頓,最簡最易,契理契機,即修即性,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為律、教、禪、密諸宗之歸宿,作人、天、凡、聖證真之捷徑者,無如「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也。淨土法門,乃一代時教契理契機之特別法。下自五逆十惡,上至等覺菩薩,皆當修習,皆可即生超凡入聖。其餘所有一切高深玄妙之法,多是契理,而絕不能普契上、中、下三根之機。我等從無始來,以至今生,尚在輪迴中流轉。皆因夙生,或以愚而不敢承當,或以狂而絕不信受之所致也。

  (五)帶業往生。

  佛愍眾生無力斷惑,難了生死,故特開一「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之橫超法門。一切法門,非斷盡煩惑,不能出離生死。唯茲淨土,但具真信、切願,即可入佛封疆。念佛一法,重在佛慈加被,雖屬具足惑業之凡夫,亦可承佛慈力,帶業往生。餘一切法,則絕無此義。末世眾生,不依淨土,修餘法門,但得人天福報,及作未來得度之因緣而已。以無力斷惑,則生死根尚在,何能不發生死之苗芽乎哉?末世眾生,欲於現生了生脫死,若不念佛,求生西方,決定做不到。何以故?以無力斷惑故。念佛求生西方,仗佛慈力,未斷惑者,亦可往生。既往生已,惑業苦三,悉皆消滅。喻如片雪當於大冶洪爐之上,未至而化。以西方乃佛菩薩境界,凡夫到此,凡念不期斷而自斷。

  佛法,法門無量,通須做到業盡情空,方可了生脫死。否則縱有所得,依舊不奈生死何。若在今時,恐舉世亦難得一二做到業盡情空地位。唯有念佛一法,若具真信、切願、志誠念佛,求生西方,縱有通身業力,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所謂帶業往生者。一生西方,則了生脫死,超凡入聖矣。

  佛法法門無量,所有一切法門,同須斷盡煩惑,方可了生脫死,煩惑若有絲毫未盡,仍然莫出輪迴。唯念佛一法,全仗佛力,若具真信切願,決定可以仗佛慈力,帶業往生。較彼一切法門,其難易相差奚啻天淵懸殊。吾人既無斷盡煩惑之道力,若不以念佛求生西方,為自利利他之專注大事,則塵沙劫又塵沙劫,仍在六道輪迴中。

  (六)全仗佛力。

  學佛之人,當具擇法眼,佛法,法法都好,然須知有自力、佛力之不同。自力了生死,非宿根深厚者不能,末世眾生何能企及?末世眾生,不仗佛力,決難現生了脫生死。念佛了生死,全仗佛力,由自己真信、切願念佛之力,感佛垂慈接引,故能帶業往生也。譬如渡海,仗自力如飛渡,仗佛力如駕慈航。飛渡難免墮落之虞,駕慈航決定有到彼岸的日子。末世之人不依此修,則雖是修行,亦可憐也,以不知仗佛力,而偏欲仗自力,則恐永無出生死之日矣。

  吾人從往劫來,固有種善根之時,但以未遇仗佛力即生了脫之法門,故致仍然在六道輪迴中,不能自出也。末世眾生,欲了生死,不修此法,泛修其他仗自力之法門,則但可作未來得度之因,斷難獲現生了脫之果矣。淨土法門超勝一切法門者,在仗佛力,其餘諸法門,皆仗自力,自力何可與佛力並論乎?此修淨土法門之最要一關也。多劫不能成佛,由修自力法門故。須知淨土法門,縱臨終始聞,能生信願而念,即可往生西方,了生脫死。況未至臨終,即已預修乎!

  近有一種專逞口解脫者,指念佛者為腐敗待死,祈勿被此種邪說所惑。當今之世,縱是已成正覺之古佛示現,決不另於敦倫盡分,及注重淨土法門外,別有所提倡也。使達摩大師現於此時,亦當以仗佛力法門而為訓導。依餘法門,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多多皆是但植福慧善根,不得高預聖流。王十朋、蘇東坡、黃庭堅、曾魯公等,皆是前生錚錚出眾之高僧,而此生已不如前生,來生又不知如何結局。思及此,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若不發憤專修,仗佛慈力,往生淨土一法者,非夫也。

  念佛一法,至極穩當,小慧之流,每棄佛力而修仗自力之法,非愚即狂,莫由挽救。吾人但當深信佛言,固守淨宗之旨,當不至流入邪外,及以意見明瞭為親證也。近有高明真切用功,流入偏知謬見,貢高我慢,藐視念佛者,亦復不少。此等皆因不自量,而妄以己之能了知,為能證得也。豈知坯器未火,經雨即化為塵土耳?

  近人多好立異,不肯做老實工夫,故有學禪宗、相宗、密宗者。此三法門均不可思議,然均屬自力。密宗雖有現身成佛之義,而現身成者究有幾人?莫道學密之人不能現身成佛,即傳密宗之活佛,也不是現身成佛之人。汝等且莫隨此各法門知識轉,則現生便可出此五濁,登彼九品,為彌陀之弟子,作海會之良朋矣。

  設如來不開此法,則末世眾生,誰能斷煩惑以了生死,出五濁以超三界乎?良以一切法門,皆須依戒定慧之道力,斷貪瞋痴之煩惑。若到定慧力深,煩惑淨盡,方有了生死分。倘煩惑斷而未盡,任汝有大智慧、有大辯才、有大神通,能知過去未來,要去就去,要來就來,亦不能了。況其下焉者乎?仗自力了生死之難,真難如登天矣。

  切勿因讀大乘經,或遇宗、教、密等等知識,喜其法門廣大深妙,與其開示親切高妙,遂捨淨土而修其他法門。則不至徒有種了生死之因,決難即生得了生死之果矣。何以故?以一切法門皆須自力修持到業盡情空時,方可了生死。否則任汝功夫深,見地高,功德大,倘有一絲一毫煩惱未盡,則仍舊仍是輪迴中人。既在輪迴中,則從迷入悟者甚少,從迷入迷者甚多,又不知還能遇佛法否?即遇佛法,不遇淨土之法,則仍舊出苦無期。仗自力則舉世難得一二,仗佛力則萬不漏一。淨土法門,以自己之信願持名感佛,佛則以誓願攝受,譬如乘輪渡海,非己力之所可比也。

  五祖戒禪師(五祖寺名,師戒禪師為五祖寺住持,故稱五祖戒),於宋初名喧宇宙,門庭高峻,若龍門然,死後為蘇東坡(有事蹟可證)。東坡以前世慧力,其文字見地俱不平常,而復不拘小節,其守杭時,尚常邀妓自娛,可知戒師並初果尚未能證。何以故?以初果得道共戒,(自然而然)任運不會犯戒。若不出家,亦娶妻室,縱以殺身之威脅之,令犯邪淫,寧肯就死,決不肯犯。禪者若知此義,何敢藐視淨土,高推禪宗,讓愚夫愚婦仗佛力以往生,自己甘處輪迴,不願出離乎?印光說此者,恐汝不知所以然,被禪者所屈,而捨佛力以仗自力,致了生死於驢年(盡未來際亦無驢年)。

  修持法門,有二種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斷惑證真,了生脫死者,名為通途法門;若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為特別法門。通途全仗自力,特別則自力、佛力兼而有之。即有深修定慧斷惑之功,而無真信切願念佛求生,亦屬自力。今以喻明,通途如畫山水,必一筆一畫而漸成;特別如照山水,雖數十重蓊蔚峰巒,一照俱了。又通途如步行登程,強者日不過百十里;特別如乘轉輪聖王輪寶,一日即可遍達四大部洲。

  夫明心見性,乃大徹大悟也。若最上上根,即悟即證,則可即了。否則縱悉知未來如圓澤者,尚不免重複受生耳。至於五祖戒再作東坡,草堂清復為魯公,尚未至甚。而海印信為朱防禦女,已屬不堪。雁蕩僧為秦檜,則誠堪憐憫矣。甚矣,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之難也。一切法門,皆須以戒定慧之道力,斷貪瞋痴之煩惱,煩惱斷盡,方可出三界了生死。在昔頗有此種人,而今則恐全世界也無一二人可得也。是以愈向後,愈宜專修淨業也。

  三、結尾。

  佛念眾生,比眾生念佛,當切百千萬倍。今有淨土一法,如仍不肯修,其辜負佛天之恩德也大矣。諸位既具有信心,當依光所說之淨土法門而修。須知此法,乃諸佛、諸祖、諸大善知識之所弘揚者,光不過承諸佛、諸祖、諸大善知識之語意而傳述之。切勿謂汝何人斯,遂敢令人捨佛所說之禪、教、密法門,而專依汝所說而修乎?若作此議,則為不依佛教。以光之所說,乃十方三世諸佛同說者,何可以光之不才而遂不信從乎(光是印光大師自稱)。

  以上都是摘錄印光大師的原文,我們沒聽過的,重新認識淨土法門;曾聽過的,加深認識。雖然有一部分人隨波逐流,對淨土的信心輕輕易易就動搖,自己善根淺薄不願意念佛,還振振有詞拿祖師的開示來做理由。比如蕅益大師,蕅益大師是五十九歲走的,你要看他老人家晚年,五十歲以後的所作所為,而不是搬他三十幾歲、四十幾歲的著作來充當你的論據。這些人正像印祖說的「業深障重,未應解脫」。但是我們堅信,也肯定有一部分人,對淨土的信心真的是「風吹不動,雨打不濕」,多年來對淨土的信心有增無減,外面大風大雨的時候,正是這些人對淨土的信心愈加堅固的時候。

  劉素雲老師說的一點沒錯,「正修是念佛,助修也是念佛」,真信切願的人,必然正修、助修都是阿彌陀佛,海賢老和尚就給我們示範這個榜樣。信不真、願不切的人,喜歡搞一點別的,喜歡夾雜,就把他夾雜的東西美其名曰助修。佛要救你,你不願被救還自以為是。有人請教蓮池大師:「人不信淨土,恐只是本來福薄?」大師答:「此言甚是。」我們的信到底有幾分?善導大師說過兩句話,「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憨山大師補充了兩句,「此外別求,皆為邪見邪行矣」。連起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此外別求,皆為邪見邪行矣」。這樣的話,我們知道了也不敢說,說了別人會說我們狂妄,幸好古人早就給我們道破了。

  不肖弟子報告至此,懇請師父上人及諸位善知識批評指正,不吝賜教。阿彌陀佛!不肖弟子釋自了叩呈。

  老法師:我們聽了自了師這份報告,這份報告應當單獨流通。像黃念祖居士《淨修捷要報恩談》,《淨修捷要》是他的老師夏蓮居老居士作的,《報恩談》是他的講解,也就是他的註解。這份資料一共有四個光碟,經裡面是三十二拜,每一拜都有很深的義理在其中。這個小冊子、跟自了法師這篇文章,多多的念一些,你的信心就堅固了,你就不會動搖了。你不堅固,很容易動搖,這個我們能夠理解,一點都不稀奇。為什麼?一切諸佛都說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你怎麼會那麼容易就相信?所以不能相信、半信半疑是正常的。如果真相信,那是非常人,那不是平常人,古人說的,大智慧人、大福德人他才能信能願,能信能願自然他就持名。不但凡夫難信,二乘難信、三乘菩薩難信,誰能相信?上上根人。上上根是什麼人?是明心見性的法身菩薩,他們深信不疑。沒有明心見性,不相信,我們都能夠承認的,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能相信這個法門,難!我學佛到今年六十三年,前面三十年都不相信,我不毀謗,都是佛說的。我不願意修這個法門,好高騖遠,對大經大論迷在裡頭,認為這個太簡單、太容易了,我怎麼會學這個法門?我跟諸位報告過,老師勸我,我都沒接受,陽奉陰違。我能相信這個法門,得力於《華嚴》、《法華》、《楞嚴》,講這三部經才真正把淨宗搞明白了。年輕學教,我們崇拜的偶像是誰?文殊、普賢。《華嚴》到末後,文殊、普賢怎麼成就的?念佛往生淨土成就的。再看看他的得意門生,一定是傳他法的,這個人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裡頭第一參德雲比丘,修般舟三昧,專修念佛法門。給他開示,講了二十一門的念佛法門,二十一門,二十一不是數字,是密宗的表法,而且表圓滿;換句話說,這一門就是十方三世一切如來圓滿的法門,總持的法門。我們才明白,先入為主,第一個。最後一參,這一頭一尾最重要了,最後一參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還有什麼話說?我從這個地方深信不疑,才接受了。

  《楞嚴經》我講過七遍,二十五圓通最後是兩個特別法門,不是一個。我過去也聽過別人講《楞嚴》,都講一個特別,「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沒有想到大勢至也是特別法門。它按排列順序,大勢至菩薩是七大裡面,地水火風空見識,是見大,大勢至菩薩代表。識大是彌勒菩薩代表,他應該排名在彌勒的前面,彌勒在他後面。最後第二十五是觀世音菩薩代表的,這特別的。他兩個順序顛倒了,彌勒擺在他前面,第二十三,大勢至擺在第二十四,這是一個位次的差別,很多人疏忽了,沒有發覺。我們發現了,發現還有人提問,才把我問出來;要沒有人提問,我還是囫圇吞棗下去,沒有真正注意到。

  這個問我的人是個日本的法師,他在台灣大學,學校聘請他做客座教授,台大的幾個學生帶他來看我。問我學經教學什麼?我說學《楞嚴》。修什麼法門?修淨土法門。他冷笑一聲,淨土與《楞嚴》有什麼關係?一般人都認為《楞嚴》與密有關係、與禪有關係,不知道與淨土有什麼關係。他冷笑諷刺我,你修念佛法門,研究《楞嚴經》,好像是錯了。我的反應很快,當時立刻我就想起二十五圓通,我就問他,觀音、勢至跟淨土有什麼關係?我這一問他臉變色了。西方三聖,你看當中是阿彌陀佛,那就是觀音、勢至,觀音、勢至是《楞嚴經》二十五圓通裡頭兩個特別法門。所以參學有好處,有人問的時候,不問不知道,一問就知道了,馬上就想起來,我就能回答他。回答他,他啞口無言。所以真的是千經萬論處處指歸。

  夏老的《淨修捷要》寫得好,簡單明瞭,斬釘截鐵,讓你信心十足。三十二拜,特別是第十三拜,這個小冊子我們多印,這四個光碟我們大量流通。了師這篇的報告,完全是印光大師的開示,他完全抄在此地,這份東西加上《淨修捷要報恩談》,堅定淨土的信心。你要真的把它念明白了,把它的義理想清楚了,你這一生不會改變方向,那就恭喜你,你這一生決定得生淨土。生淨土就是成佛,一生成佛,不要等來生。淨土是無量壽,我們往生的時候,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無量壽是有量的無量壽。怎麼是有量?彌陀本願加持,只加持到法身菩薩,成佛還要你自己修行。修什麼?無始無明的習氣沒斷。

  我們在大經裡面看到,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習氣沒斷。他在阿羅漢的果位上修什麼?斷習氣。見思煩惱習氣斷了,他就不是阿羅漢,他提升了,辟支佛。辟支佛是見思煩惱連習氣都斷了,他修什麼?他斷塵沙煩惱。塵沙煩惱斷盡,他是菩薩,十法界裡面的菩薩。菩薩在這個位次上修什麼?斷塵沙煩惱的習氣。塵沙煩惱習氣斷盡,他就成佛了,十法界的佛,天台大師說相似即佛,不是真的。為什麼叫相似?真的假的是論心,用真心是真佛,用妄心是相似佛。妄心修到最好就是十法界的佛,你怎麼去看,像佛;換句話說,佛的經教他完全落實,但是他還是用第八識。第八識用得純正,一點都沒有用偏邪,就是這個位次。

  在這個位次他修什麼?他破無明,就是根本無明。根本無明斷了,根本無明是什麼?起心動念。他在這個境界裡頭,眼見色看得清清楚楚,不起心不動念,耳聞聲不起心不動念,練這個本事。我們能不能做到?做不到。為什麼?起心動念我們不曉得,起心動念太微細了。彌勒菩薩告訴我們,念頭的生滅,一秒鐘二千一百兆次,你怎麼能掌握到?所以無明難斷。什麼人斷無明?法身菩薩斷無明。無明斷了,我們知道他還有習氣,於是才搞清楚、搞明白,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實報土裡頭四十一個階級從哪來的?無始無明習氣厚薄不一樣。習氣厚的在下面,十住位,十住、十行;習氣薄的,十地;快要斷盡了,佛在經上常講的,什麼樣的菩薩?八地以上,快要斷盡了。用什麼方法斷?沒有方法。為什麼?有方法你起心動念了,你沒有起心動念,有什麼方法。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統統都不起心不動念,我們知道,不起心不動念是平等的,平等裡面有習氣,帶的習氣厚薄不一樣。等覺菩薩是最後一品無明習氣,這品無明習氣斷掉了,他就離開實報土,實報土不見了。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說實報土例外,這是我們要留意的。

  統統斷盡了,無明習氣斷盡了,他提升了,妙覺如來,等覺上面妙覺,妙覺上面沒有了。所以妙覺是無上菩提,沒有在他上面的,他是最高的,他是法身,圓滿法身。法身佛,融入常寂光,法身佛在常寂光淨土。常寂光裡面沒有現象,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常寂光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是一切法的本體。我們常常學經教用電視屏幕做比喻,屏幕就是常寂光,統統融在裡頭。實報土以下一直到我們凡聖同居土,那是什麼?電視上的頻道。我們電視打開,一片光明,沒有現相,你按上鍵鈕的時候,相就現出來,那就現實報土、現方便土、現同居土。

  所以惠能大師說得好,「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從哪來的?自性,自性就是真心、就是本性,自性變現的。既然是自性變現的,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一體,這個概念,學大乘的必須要有。我們修行最後的目標,怎樣證得,現在是知道,沒有辦法證實,怎麼樣證實?用放下證實。你知道這個事情這是看破,看破是智慧,不得實用,得不到受用,要放下才得受用。你看,你能放下起心動念、放下分別執著,就是妙覺如來。

  無明放下了,就是不起心不動念放下了,無始無明習氣在,這個東西沒有辦法放下,要多長時間?三個阿僧祇劫。所以,三大阿僧祇劫不是講別的,是講你破無明、證法身到常寂光,要經過三個阿僧祇劫。因為他那個習氣,實在講它什麼都不妨礙,你的神通道力,你到遍法界去供佛修福,教化眾生,一點妨礙都沒有,跟法身佛沒有兩樣,就是不能契入常寂光。就這一樣不行,其他的沒有兩樣,跟法身佛沒有兩樣。所以在實報土也要待三大阿僧祇劫,阿彌陀佛沒有辦法幫助你馬上就回歸常寂光,這個做不到,你要在極樂世界待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之後,那真的無量壽,有量的無量壽立刻轉入真正的無量壽。所以那個有量的無量壽,我們也可以說它是真的無量壽。

  你想極樂世界能不去嗎?要靠自己去修證,真的,無量劫還要加上無量劫,時間太長了。沒有證得法身之前有退轉,有進有退,進得少退得多。哪能生生世世都得人身、都遇佛法?不可能。人間壽命短,天上壽命長,餓鬼、地獄壽命也長。畜生要論次數,墮畜生道,墮一個狗的畜生,這狗身,要輪多少次?幾百次、幾千次,那個麻煩可大了。要論次數的,一、二百次那是最少的了。所以惡道不能去,太恐怖了。

  要能脫離輪迴,確實,諸佛菩薩慈悲到極處,阿彌陀佛建立了極樂淨土,來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十方一切諸佛讚歎。佛佛道同,阿彌陀佛建立極樂世界,咱們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建一個?佛跟我們眾生想法不一樣,眾生好高騖遠,你做,我做得比你更好,他爭;佛沒有,佛只要有一尊佛做,好,我這個眾生統統送給你,我度不了的話,都勸他到你那去,你度就是我度。佛佛道同,他沒有分別,不會說居功,我不如你,你比我殊勝,沒有這個念頭。有這個念頭就煩惱起來了,那就墮落到六道裡去。這個觀念是真的,所以我們要知道,別人他度眾生一些環境比我好,勸他到那邊去,這是對的,自他不二,自他是一,各人緣不同。阿彌陀佛已經發這個心了,十方佛讚,西方極樂世界誰建的?一切諸佛共同建的。我們今天念一句佛號,就是在極樂世界貼了一片金,莊嚴佛國土我們就有分。你念得愈多,你在西方極樂世界貢獻就愈大。別的東西它都不要,它就要佛號,聲聲佛號,至誠恭敬,在西方極樂世界貼金放光。這是真正覺悟了,真正明白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是《華嚴經》上說的。

  所以,這兩篇東西把它印成小冊子。黃念祖四片光碟,不多,四片光碟,講得非常好,跟印光大師講的完全一樣。我們要多聽,有時間多聽聽你就明白了。當作課程,我主張還是海賢老和尚這片光碟,真幹,他教我們真幹。《淨修捷要》裡頭,那真的是認識淨土,印光大師的開示太好了。好,這裡我們就學到這。下面。

  學生:無量壽經學習班報告。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同修大德,大家好!慚愧弟子黃柏霖報告的題目是「一切法得成於忍」。

  《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二十句「正己化人」。「雍邱令劉矩。以禮義化民。凡訟者至。必和顏切訓曰。忿恚可忍。公庭決不可入。使歸更思。訟者感悟。輒各罷去。大化其俗。民德歸厚。夫聽理詞訟。本以為民。乃有任法太過。而又不知下情。往往堅持至死者。何如謙虛平恕之。為得情哉。」這一段的白話:雍邱縣令劉矩以禮義來教化百姓,凡是打官司的人來到縣府,他一定和顏悅色的訓誨他們說,忿怒是可以忍耐的,但是法庭一定不要進去。他教民眾回去反省,思考要不要打官司。很多訴訟的人,經過他的教誨以後都為之感動,後來撤銷了告訴。

  這一段說「忿恚可忍」,《金剛經》講「一切法得成於忍」,儒家講「士可殺不可辱」,你可以殺我的頭,但是你不能侮辱我。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在我看來,最難修的是忍辱。像父母、兄弟、姐妹、朋友之間,最難修也是忍辱。在這裡講一個忍辱的公案,發生在台灣宜蘭,這一家有兄弟四個,他們一同回老家過端午。父親已死,母親最近發生車禍死亡,有賠償金,要分配遺產。四個兄弟就在父母辛苦建立起來的老家庭院過端午節,老大跟最小的弟弟,為了土地及父母遺產的分配起了衝突,大哥竟從地上撿到一把西瓜刀,猛砍小弟。《感應篇》講子女都是父母的遺體,你砍了父母的遺體,砍了這個小弟,事實上就是砍了父母的心,大不孝。結果他砍到那個刀刃變形,幾個兄弟反應不及,小弟就被殺死了。新聞標題講說「爭產,兄砍死弟」。兄砍死弟弟後,喝農藥要自殺,就是不能忍辱嘛!所有的一切紛爭都來自於不能夠忍辱。

  《金剛經》講「一切法得成於忍」,佛陀在因地跟歌利王故事。歌利王是暴虐的意思,他的嬪妃仰慕佛陀,佛陀為她們開示如何遠離五欲六塵。歌利王醒來說:佛陀不應該動意念。佛陀說:我沒有動意念。歌利王就說:五通仙人都還會動意念,你怎麼可能不動?佛陀當時已經證得忍辱波羅蜜了,他說我真的沒有動意念。於是歌利王就拿起刀來割佛陀的耳朵、手腳,他問佛陀:你會不會起瞋恨心?佛陀說:我沒有動意念,一如我沒有起瞋恨心一樣,而且我將來成佛,我一定要度你。所以,後來的憍陳如尊者就是歌利王轉世。

  《無量壽經》的「勸諭策進第三十三品」說,「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父子兄弟姐妹之間,夫妻親屬之間,應該要互相敬愛,不要互相憎嫉,起瞋恨心。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一切的爭執跟紛爭都是來自於嫉妒。佛陀在因地的時候,他的堂弟提婆達多是外道,佛陀很會講經說法,講得非常好。提婆達多在那一世就嫉妒佛陀講經說法比他好,他的弟子們都跑去聽佛陀講經了。他當時就發了一個惡願:來生他世,我會投胎做你的親戚,到你的僧團破壞你的佛法。就是這一世的提婆達多,在佛陀的僧團裡,跟六群比丘嚴重的違反戒律,破壞和合僧團,還想要害死佛陀。這就是嫉妒心產生的,嫉妒心也會增長貪愛心、瞋恨心,我們的貪瞋痴三毒。

  《無量壽經》裡告訴我們,要「有無相通」。有錢的,兄弟也好,姐妹也好,要去幫助沒有錢的人,這是什麼?要做到「有無相通、無得貪惜」。所以兄弟姐妹之間無得貪惜,不要有這種慳貪、可惜、捨不得,我們說大人要大量,量大福大。「言色常和」,在調和聲色、言語表達上,我們常常會疏忽到言色這一條,言色就是說話的語氣、表情不太好,言色要常和,這個很不容易做到。我在這邊懺悔,早年的時候,我有一個親戚,他的毛病習氣很重。我修得也不是很好,每次接到他的電話,我就會起煩惱心,言色不能常和,講話語氣就不好。現在就不錯了,現在他打電話來,我能很有耐心的聽他講完,然後問他有什麼問題,再一五一十的答覆他。這叫什麼?言色常和,藉修德顯性德。

  「莫相違戾」,不要互相忤逆,互相去刺激對方。「或時心諍,有所恚怒」,像剛才講的那對兄弟,為了車禍賠償金、父母遺產分配問題,一定會爭執的,因為我們習氣毛病裡面有自私自利、貪瞋痴。所以這個時候就什麼?或時心諍,就會爭辯,就有口舌之爭。我有個做木工的朋友,他有四個兄弟,父親死後還在家裡停棺,其中兩個兄弟為了父親的公保給付金,在棺木旁邊打架,哥哥打弟弟。你說父母躺在那邊會不會難過?會不會痛心疾首?就像我們做父母的,自己的子女在旁邊打架,「大寶不要打小寶」,道理是一樣的。「忠孝」談到很多這些道理!

  《無量壽經》裡面跟你講,或時心諍,有所恚怒,一恚怒以後,「後世轉劇」,來世見面更討厭。所以為什麼做眷屬會有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就是這樣來的。你要去看《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太上感應篇》,裡面很多這種故事,這叫輪迴。所以《無量壽經》告訴我們,「後世轉劇,至成大怨」,我們講大冤家就是這樣。「世間之事,更相患害,雖不臨時,應急想破」,我們要看得破、放得下。你沒有聽經聞法,保證你是想不通的,因為是習氣毛病當家做主,不是清淨心做主。唯有念佛求生極樂世界,才會厭離娑婆,才會放下這些東西,不然你不會欣求極樂的。

  註解裡講,世間的事情是帶不走的,它只會製造禍害,增加你的討債、還債、報恩、報怨,尤其是報怨,所以應該要急於想破,要看破。黃念祖老居士在註解裡講,勸世間人,尤其是親眷之間,應當和敬,不應該成為怨,不和成怨,當相敬愛,敬愛就是恭敬跟慈愛。這裡特別解釋憎嫉,是我們剛才講過的憎惡跟嫉妒。有無相通,就是要互相互通有無,尤其是在金錢方面,能幫助盡量幫助,以我之所有,濟彼之所無。

  「言色」,言語、面色。「違戾」,違就是背逆,戾就是乖違、狠心。《會疏》曰:「怡聲下氣,言不違戾」,你只要低聲下氣就不會違戾,不會發生衝突,不會結怨。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念佛有功夫,定能怡聲下氣,我們講調和聲色。怡聲就是聲音聽起來念波是平靜的,但是我知道這是不容易的,無明一來的時候,不能做主。就像慧忠國師跟魚朝恩的對話,魚朝恩是宦官的領頭,他問慧忠國師說:無明怎麼來的?慧忠國師說:你是幾品官?他說:我是一品官!慧忠國師知道他是一品官,故意問他說:你是幾品官,也配問這個問題?魚朝恩就把劍拔出來了。慧忠國師說:無明就這樣出來的!你看,我們阿賴耶識裡的毛病習性,透過根塵接觸,我們的身口意展現這個行為,業障就現前,種子就起現行,傲慢、貢高、我瞋的習氣!後來魚朝恩覺得很慚愧,知道他是個國師,把劍又收回去了。但在他還沒有把劍收回去的時候,慧忠國師說:無明就這樣出來,地獄門已經打開了。魚朝恩在覺得慚愧把劍收回去的時候,慧忠國師說:天堂已經開了。所以,你只要怡聲下氣,就是往天堂路走了。

  如何消災免難?如何家和萬事興?怡聲下氣是不二的妙方,不管是夫妻、父母子女,還是兄弟姐妹之間。經典裡面講得這麼好,怡聲下氣,問題就卡在忍不下來,你怡聲下氣,就自然而然言不違戾。很多問題卡在那個聽了很不舒服,先生跟太太講話稍微語氣重一點,太太也要跟著對先生講話語氣不好。常常台灣的報紙也在登,夫妻吵架,先生惡口罵太太,或者母親罵小孩,他們真的受不了,窗門一打開就跳下去了。你看,一句話就害死一條命。孔子教學四科裡,言語是一科,身口意裡面,口業佔四個,最難修口業。

  怡聲下氣,言不違戾,所以哥哥跟你講話,弟弟說是、是。沒事,就不會爭吵了。剛才講的分配遺產兄殺弟案子,如果兄弟倆都能說:你覺得應該怎麼分配這個賠償金好?縱使弟弟很不願意,還是說:「好啦,大哥,那我們再從長計議,帶回家各自研究,下一次再討論好不好?」並稍微帶一點笑容,命就不會沒有了。所以先王之言、聖賢的道理,老人家、老祖宗的話,都是救命神丹,問題是你會不會用。「溫良恭謙,面無顰蹙,是謂常和,故曰言色常和。經中曰,和顏愛語。」菩薩度眾生要怎麼樣?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菩薩度眾生都還要用這四個工具。所以有時候講做事比做人容易,做人真難!但是有智慧就不難。

  「以上勸和,下明不和」,上面是勸你怎麼和,下面這一段經文告訴你,不和的結果、果報,「結成大怨」,變成冤家。像剛才講這個兄弟,兄砍弟,來世絕對變成冤家,不再是兄弟了,來世就變成哥哥要還命債。人生來一趟,只為了幾塊、幾萬塊、幾十萬,還要再糾纏好幾世,值得嗎?不是一死百了,老和尚說,死了以後就沒完沒了。他馬上來投胎,最慢四十九天就來投胎,對不對?你怎麼逃?因果不空,靈性是殺不死的,你殺死的是他的肉體。

  我二舅媽是原住民,死的時候在家裡廣場曬稻穀,天氣太熱,她中暑了,糞便就掉在褲子裡。那時候我國中二年級。外祖母叫我爸爸過去,因為她生前跟我爸爸感情最好,連死的時候都叫我爸爸過去當和事佬。她附身在我三舅媽身上,大陸叫附體,我當時很好奇,看到這一幕因果的事情,三更半夜跟著爸爸跑去看。我三舅媽原本一句原住民的話都不會說,她的身體本來睡得好好的,突然間坐起來,說話的聲音、語氣變成和我二舅媽一模一樣。她交代我父親,她的四個小孩還小,她的丈夫阿燦絕對不能再娶後娘,不能再續弦。這就是情執。我二舅到現在八十幾歲還不敢娶太太。第二個交代就是,她死的時候褲子裡面都是糞便,再燒個衣服給她。這就是執著。這個故事印證李炳南老居士講的,最後一念是什麼就是他投生的法界,臨終一念,最終的那一念帶著他走。

  「去後來先做主公」,還沒有來投胎,就在旁邊先等投胎了,離開的時候最後走,就是那個業識,阿賴耶識,俗話講靈魂。你要懂這個道理,根本不敢做惡事,全部逃不掉,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面。就是《玉曆寶鈔》裡面講的,到地獄裡面照那個孽鏡台,你無所遁形,多可怕!天地之間為什麼運轉得這麼正常?就是因為因果公平,誰佔得了便宜,誰吃得了虧?老法師講的,因果輪轉不空、相續不空、循環不空,這三個不空,你要不要聽?輪轉不空,你現在佔便宜,下次換我佔便宜,誰佔得了誰的便宜?誰騙得了誰?輪轉不空。相續不空,馬上接著就是你跟我的連續劇下一回,再開始糾纏。

  經典上講這些道理無非告訴我們,指示一條明燈,前面告訴你勸和,後面跟你講果報,你不要結成大怨!或時心諍,諍就是什麼?諍就是爭吵,吵不完就打官司。所以千萬千萬不要跟人家打官司,沒完沒了。《會疏》裡講:「人情平時雖無憤恨,違境忽生,不時鬥諍,故云或時。」平常你不感覺脾氣有多大,大家都好好的,兄弟也都好好的,一牽涉到利益、錢財的時候,違境忽生,逆境就現前,惡報就現前,業緣就現前。本來是好朋友、親兄弟,最後變成冤親債主,不時鬥諍,故云或時。所以為什麼要學佛?學佛就是告訴你,謙讓、禮讓、忍讓,忍者平安,忍辱是平安最好的盔甲。

  「一時忽起相鬥與爭訟之心,故云或時心諍」,這個心諍就是包括吵架、爭鬥是非,甚至打官司。恚怒就是瞋恚、忿怒,這是三毒之一。一時瞋心造成的小恨,但是「冤冤相報,無有已時」,無有了時,沒有止盡的。「怨憎常會」,我們八苦裡面的怨憎會,討厭的偏偏來做兄弟、眷屬,拔都拔不掉,「互相殺害,愈演愈烈,故云後世轉劇,至成大怨」。恚怒、瞋心,這是我們的貪瞋痴三毒裡面非常惡的習氣。

  我就講琉璃王的故事,佛陀護法波斯匿王的兒子琉璃太子,他的媽媽是末利夫人。佛典故裡面講,釋迦族是不與別的族姓通婚,當時印度有種族歧視,末利夫人是婢女,所以琉璃太子是婢女之所生之子。因為當時釋迦牟尼佛的祖國迦毗羅衛國,佛陀成道,他們的子民覺得非常榮幸,蓋了很莊嚴的大殿。琉璃太子回他的外公家去玩,帶了一些童男童女,他們跑到佛陀紀念堂去玩,裡面有一張椅子,琉璃太子一時好玩就坐上去了。那還得了?那是佛陀坐的椅子,他坐上去了。管理員說:你下來,下來,下來。琉璃太子說,為什麼要下來?他說:那是尊貴佛陀所坐的椅子,你怎麼可以坐?你是婢女之子,怎麼可以坐?他才知道他媽媽是婢女,當時非常的羞憤,就是心諍,有所恚怒,憤怒心就生出來。你看,違戾之境,違是違背你意,戾是暴戾,戾就是發脾氣了,違境就是逆境,人一遇逆境的時候瞋心就出來了。我們每一個人,那個瞋心習氣都有,只是輕跟重而已。我以前脾氣也不好,現在學佛以後,慢慢的薰習聽經,不斷的懺悔改過習氣,瞋心就愈來愈薄、愈來愈少了。

  當時琉璃太子被羞辱,被趕下來,就非常生氣,他對著旁邊童男,就是他的玩伴跟侍者,他說:你要幫我一輩子記得這個仇恨,你一天給我提醒三次,早餐、中餐、晚餐。你說他不記得都很難,永遠都要記得,俗話講說,此仇不報非君子。等到波斯匿王往生了,琉璃太子接掌大位,揮兵攻打釋迦族。他很尊敬佛陀,三次經過路口,都因佛陀而撤兵,到第四次,他知道佛陀在那個地方,就繞道而行,滅釋迦族。當時在佛陀旁邊的大菩薩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他也想救,他就趕快把釋迦族裡面的三千人的神識攝在缽中,放在天宮。等到城門打開,天宮的缽拿下來,全部變血水,族人全被殺死了。神通敵不過業力!

  弟子都不明白,為什麼偉大的佛陀的種族會被滅掉?佛陀就講,無量劫以前,現在的釋迦族的子民就是當時漁村的漁民,他們當時捕了一隻魚王跟很多小魚,現在的琉璃太子就是那個魚王,現在他的兵將就是那些螃蟹,那些魚的蝦兵蝦將。當時整個村落裡面唯一沒有吃魚肉的只有我,但是我好玩,在那個魚王頭上面敲了三下,我每次想到這個事情,頭部就會痛三下。

  生病不是沒有原因的,生病統統是殺業造成的。我以前一個共修蓮友說:黃師兄,我的臉上都長麻子,為什麼?一粒一粒像螞蟻一樣,紅紅的,整個臉都是。她說怎麼辦?我看了一下,問她,妳有沒有殺螞蟻?她說有,她說:我家就發現螞蟻窩,我跟我兒子就用報紙捲起來,一個火把全部把牠們燒死。而後我叫她懺悔、改過、放生、誦經、念佛迴向,不久就好了。因果很可怕,家母往生的時候,在我家助念,助念的房間是櫸木地板,螞蟻不知道怎麼來的,一個個都跑出來,想跑到我媽媽身上去,我擋都沒辦法擋,揮都沒辦法揮。我在想,平常根本沒看到螞蟻,怎麼今天這麼多螞蟻?後來在守七期間,我母親的靈堂設在我家,那個電鍋蓋拿起來統統是螞蟻,怎麼跑進去我都不曉得。後來全部給牠們念佛迴向,拿到公園去放生。這些螞蟻跟我媽媽一定有關係。

  千萬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生命,牠們都有瞋恨心,螞蟻也有,只是不會講話而已。牠現在的力量不能報仇,你臨命終牠一定來,我助念的時候看的太多了。我在基隆助念一個受菩薩戒的老菩薩,很可怕,整個眼睛、耳朵裡面都是螞蟻;板橋那位也是一樣,助念時,整個嘴巴、耳朵都是螞蟻。牠為什麼不跑到別的東西身上,為什麼跑到你身上?牠在報仇,最後一刻,我要報仇,你要走了。

  世間冤報的事情,「互為禍害,既造業因,必結惡果,報應雖不立即顯現於當時」,雖然眼前看不到報應,「故云雖不臨時」。就是當時沒有看到果報,但是並不表示它沒有,雖不臨時的意思是這樣。但因果不空,「因果不虛,決當報償於後世」,來世一定給你報到,「故云應急想破」。所以「眾生但知畏果」,但知畏果就是他只知道怕,眾生只知畏果,但「菩薩則畏因也」。

  慚愧弟子黃柏霖報告至此,祈請師父上人教誨,請各位法師,同修大德批評指教。阿彌陀佛!

  老法師:黃居士一生服務在警界,他是高級的警官,他對於因果深信不疑。警察破案,特別是刑事案件,在台灣,他告訴我,刑事就是殺人的案件,能夠破案的,幾乎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被殺的這些靈鬼幫助警察把案破了,把屍首找到了,如果沒有他們幫忙,確實沒法子。所以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就燒香叫這些靈鬼,或是託夢、或是附體,把情形說出來,他們就好破案,靈得很。這個是事實,不是假的。換句話說,我常常講,人不能死,死了就不得了!一定要求往生,決定不能死,往生之後就沒事了;不往生,輪迴裡頭冤冤相報,過去今生所結的怨確實沒完沒了。你要是不覺悟,他報復的時候你還有怨恨,就是生生世世互相報償,沒完沒了,而且愈演愈重。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要想到的,非常可怕。

  所以因果教育一定要學習,知道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惡因決定不能造,惡的念頭決定不能有。吃虧不怕,能忍辱就好,這個冤結就化解了。即使他害我、殺我,我也不怨恨他,這樣被殺死了也不會墮惡道,帶著怨恨,決定墮惡道。道理一定搞清楚,心安理得,我沒有害別人,別人不會害我;別人害我,肯定我前世害他,這個報應就了了,不再結怨了。所以,冤家宜解不宜結,要化解,不跟任何一個人結怨,畜生也不能結怨。好,下面還有兩位,我們把它念一念。

  學生:尊敬的恩師上人慈鑒,值此教師節即將來臨,慚愧弟子兩人以粗淺心得敬呈恩師上人。慚愧弟子兩人乃童蒙具煩,如患者為康,如慣犯為雄,啟程無標向。百千難遇聖師,言行光明普度,會集註解演義,無法思議性起。浮躁未靜照,唯抓住奉行,讀千遍自見,聽經做筆記。譯而不作,本無所作,識不牢靠,迴向上下,自覺覺他,本來如是。

  無盡感恩師父上人照顧慚愧弟子兩人的慧命無微不至,聽從恩師上人的教誨,慚愧弟子兩人從九月十日,每天讀誦《無量壽經》,拜讀《大乘無量壽經解》,以及用《大經解演義》的文字檔恭錄為筆記底稿,以便將來參考《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和翻譯《無量壽經》。以下為一段恭錄,敬呈恩師上人,不知慚愧弟子兩人有沒有錯解恩師上人的教義?祈請恩師上人慈悲予以指教,無盡感恩!值此教師節之來臨,敬祝恩師上人,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光壽無量。慚愧弟子吳凱莉和吳凱蒂至誠頂禮。

  文章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集。「圓滿直捷」,圓滿是沒有欠缺,直捷是沒有障礙。「方便究竟,一超直入」,所以這個法門是頓教,放下是頓捨,你只要能捨,放得下,你現前就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方便是什麼?「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執著它,你看不執著別的,把其他的執著全放下,就把這個執著換過來,這叫究竟方便。「最極圓頓」,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下,就成佛了。「以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覺,作我眾生之因心」,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智慧德相,所以這個法門叫果法。「以果為因,因果同時,從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佛就是你的真心,這個事情你不能去想。

  「故《彌陀要解》曰: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無上正等正覺。濁,五濁惡世,濁是混濁,惡是十惡。諸佛所行境界,一切諸佛都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唯佛與佛能究盡,究盡是徹底明瞭,性相、理事、因果到成佛你才明瞭。非九界自力,沒有佛力的加持,憑自力你決定沒辦法。

  「又曰」,這還是《彌陀要解》裡面說的,「舉此體」,體是法界體,就是自性,「作彌陀身土」,彌陀的身稱法身,彌陀所居的國土叫淨土,法界體就是自性,身土都是性德自然的流露。「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這個體的稱號就是阿彌陀佛。「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本覺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理是理性,理的作用是事,性的作用是相,性相、理事是眾生自性裡頭本具的,不是從外頭來的。

  「可見此經實是大悲慈父如來世尊稱性極談」,大慈悲父就是阿彌陀佛;如來世尊,這是佛的十種德號。如來是什麼意思?一切法都是自性變的,一切法相如其法性,一切法相皆是自性。「世尊稱性極談」,極是到頂點,我們今天所講到最高峰,沒有比這個更高。「諸佛祕藏」,佛法的祕是講深密,它理太深,理事都太深,不容易了解。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講經說法,教化眾生,「和盤托出」,沒有保留。這個盤子就是這部經,這部經裡面內容是什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祕藏都在這裡頭,沒有一個法門不是念佛法門,與「諸佛祕藏,和盤托出」相應。

  「且此念佛法門,亦即眾生本具之化儀」,化是教化,儀是儀式,這是教化的方式。這個方式從哪來的?眾生本具,是我們自己本有的。「此一句佛號,正如《要解》所示,即是眾生本覺理性,故知此介爾能念之心,即是如來果覺。」這一句佛號就是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就像蕅益大師在《要解》所說的,它是眾生本覺理性,理性就是自性。如來果覺就是自性,自性的果覺。介爾,它是形容極其微細的念頭。

  老法師:凱莉姐妹兩個人從小接受外國教育,她的外國文非常好,我讓她把講經一些淺顯地方,讓她學習翻譯。這兩個人很用功、很老實,是很難得看到的,我相信她們會有成就,這兩個人很聽話。我們看最後一個。

  學生:學賢公以苦為師,以戒為師。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大德居士,您們好。阿彌陀佛!慚愧學生妙音學習心得報告的主題是「學賢公以苦為師,以戒為師」。

  首先感恩師父上人講解《淨土大經》,使學生能有幸參加這樣無比殊勝的佛法盛會,同時感恩護持這一盛會的諸佛菩薩、龍天護法及諸位護法仁者。第一次看賢公老和尚事蹟的光碟,是二0一四年三月初,至今已有近七個月了。近幾個月,恩師上人幾乎在經教中天天講、集集講,苦口婆心勸我們每天要看三遍,一年看上一千遍。用真心看,真正學,會得定,會有境界,等於學習《無量壽經》。我輩愚鈍,天天被俗務纏身,偶爾停下心來靜靜思考,為什麼要讓一天看三遍,看一年呢?真能得定嗎?還要向學習《無量壽經》一樣學習賢公老和尚的行持。

  在寫此學習心得匯報時,我再一次打開電視機,恭恭敬敬、仔細認真的又看了一遍光碟。賢公老和尚無限慈悲,既莊嚴又歡笑的身影,在腦海中漸漸累積已形成了印象。穩穩當當緩緩的走路,慢慢的鋤草、勞作、種地,不慌不忙的上樹修剪樹枝、摘柿子,陪居士們講話,一句一句慢慢的說,在學佛修行生活中不急不躁的狀態,太值得我們晚輩學習了。縫縫補補,自己的事情親力親為,連拜佛都不用拜墊。古今世間有幾位一百一十二歲高齡的高僧,在往生前幾個時辰還在為眾生勞作、服務?我的感悟是,那是一種真正佛菩薩的境界,念念、時時心中都在念佛,都在為眾生服務,為眾生表法。在生活中、在勞動中、在修行中,對自己每天、每時、每個念頭,都能把世尊教給後世佛弟子的「以苦為師,以戒為師」做到圓滿。賢公老和尚將佛法的六度、三福、般若、忍辱、精進,真正落實到了實處,落實到了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中;對人事物不分別不執著,恭敬慈悲的對待一切眾生,落實生佛不二,禮敬諸佛,菩薩所到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太多太多了,用文字已無法表述。

  千萬劫輪迴,學生今生大幸,遇到了無比殊勝的淨土念佛成佛法門。通過近幾年學習恩師上人講解的《淨土大經演義》、《科註》、《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深深明瞭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再對照江老前輩書畫的《因果圖鑑—地獄變相圖》,和澳洲淨宗學院諸位法師仁者們會集的《諸經佛說地獄集要》,反觀自己由於迷惑顛倒,前半生所造的一切惡業,萬分驚恐。非常清楚明瞭,我本人已經拿到了去往地獄、餓鬼、畜生三途之國的所有移民證書。欲出泥犁,只有一條路可走,必須學會做到老實、聽話、真幹,洗心換心。必須向賢公老和尚、恩師上人及祖師大德們學習為人處世、待人接物,落實普賢十願,恭敬一切眾生就是禮敬諸佛。在今後的學佛生活中,必須學會「以苦為師,以戒為師」。

  恩師上人無論是面對我們大眾,還是在經教中,無數次教誨我們,為人處世,要心平氣和、要沒有得失心、要謙卑,不控制、不佔有、不對立,不與任何人結怨,要做佛門學佛的好榜樣,要學習賢公老和尚老實念佛,等等等等。這些語重心長慈悲的教誨,都是善巧方便的教我們,在學佛的生活中落實戒律。從恩師上人的眼神中,我能看出那分期盼大家都能早日看破放下,永久脫離輪迴苦海的心願。太多太多像電影一幕一幕永遠印記在我的腦海中,鞭策我要繼續努力斷惡修善,必須做到真信佛、真學佛、真依教奉行、真持戒念佛,方能離苦得樂。

  原來不明白恩師上人為什麼在《來佛三聖永思集》上書寫有「《大乘無量壽經》的總結」的墨寶,而且在經教中講,要像學習《無量壽經》一樣學習賢公老和尚的光碟。翻開《無量壽經》中有「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對善男子、善女人身口意三業的要求,「持諸禁戒,堅守不犯」,「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經文最後,「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等等。我們再對照賢公老和尚的行持,老人家真做到了,聞佛所說,信受奉行。佛法是信解行證,恩師上人講,真信佛沒有做不到的,知難行易。

  現在我明白了恩師上人讓我們用學習《無量壽經》的心態來學習賢公老和尚,學生在淨土宗屬初學,如印祖所說愚鈍之人。恩師上人說用一年時間學習賢公老和尚,我必須用三年、五年或十年,一直學習到往生的前一天。唯有以苦為師,以戒為師,方能登寶蓮,入極樂。我發願今生用預知時至、往生淨土的成就,來報答恩師上人、賢公老和尚、諸佛菩薩對我的教誨之恩。

  以上是慚愧學生妙音學習心得報告,叩首呈請尊敬的師父上人慈悲開示,諸位法師大德居士慈悲指教,至誠感恩。阿彌陀佛!妙音頂禮敬呈。

  老法師:這位同學也是過去造作很多惡業,現在能回頭,來得及。淨土法門,造再大的惡業,只要一口氣還在,回頭都來得及。要真正回頭,改過自新,老實念佛,求生淨土。

  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今天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