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四八四集)  2011/7/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48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六百零二面第一行:

  「亦表十波羅蜜,能摧十種煩惱,成十種真如,便證十地」。我們前面學到十地的遠行地,現在接著看「八、不動地,謂真如之理,既盡其際,全得其體,則真常凝靜,無能動搖。經云:一真如心,名不動地」。不動地是八地,在大乘經教裡面告訴我們,八地菩薩真正見到阿賴耶,也就是阿賴耶的三細相,也就是彌勒菩薩給我們做的開示,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什麼人能夠看到?八地以上,就是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這五個位次。這五個位次的人統統都看到,那就不是假的,不是一個人說的,只要你功夫修到這個地步,你都能看見,正是所謂本能,這種能力是本能。智慧是本有的,能力也是本有的,只是我們迷失了自性,智慧跟德能都不能現前。雖然經過很長時間去修行,把這些障礙逐漸的放下,要到八地這個時候,放下差不多快放盡,煩惱快放盡了,這是煩惱習氣,不是煩惱,煩惱早就放下,初地就放下。由此可知,這個功夫不是平常人有的。

  真如之理就是自性,既盡其際就是圓滿證得,全得其體,跟如來的境界可以說完全相同,這個時候真常凝靜,無能動搖。這句話是形容性體,自性的本體。惠能大師證得,他在第四句話裡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就是這個境界,見到自性寂靜不動。這個在大乘教裡佛常說,祖師大德也在註疏裡面告訴我們,這個境界是清淨寂滅。這個地方說無能動搖,惠能大師給我們說的是本無動搖,這什麼?自性本定。換句話說,真心是定的,妄心是動的。妄心是什麼?念頭,念頭你看前念滅後念生,它是動的,真心是不動的。由此可知,修定是多重要。這讓我們深深體會到,佛法修行總綱領、總原則、總的指導方針就是三句話,戒定慧。戒是什麼?戒是手段,幫助你得定,定還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開智慧。於是我們就曉得,大乘佛法終極的目標,我們求的是什麼?智慧,這個智慧不是外來的,是自性裡面本有的。佛在大乘經上常常告訴我們,「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換句話說,心是能生能現,法是所生所現,能所是一不是二。本能是不動的,在所現相上你能看到不動你就見到性。性是什麼?性是不動的。

  如何我們在動中看到不動?祖師大德他們有這個功夫,動是相、是性,不動是什麼?不動是性體。就像我們今天看電視,我們看這個屏幕,屏幕裡現的相是動的,屏幕有沒有動?沒動。屏幕確實是真常凝靜,它沒有動搖,動的是裡頭畫面。不管怎麼動,屏幕始終不動。屏幕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這裡講的真如。我們能在屏幕畫面上能看到屏幕嗎?看不到,只看到畫面,屏幕好像不見了,沒有了。這就是什麼?這迷了。功夫到家的人,他把屏幕上所現的相,連屏幕,全都看見了。性在哪裡?屏幕是性,性在相中。任何一個現象都是屏幕,沒有離開。人在屏幕裡面活動,乃至於最快速的,像閃電、像噴射機,沒有離開屏幕,都在屏幕裡頭,屏幕始終不動。我們看看禪宗的語錄,像《五燈會元》、《傳燈錄》這些書,那裡面記載的全都是明心見性的大德,見性之後,契入這個境界,還得請老師給印證。老師的考試,問你性是什麼樣子?性像什麼?被考試這個人往往是,或者是一句話,或者是一個動作,或者隨拈一物順手遞來,老師給他印證,沒錯,真的見到了。

  惠能大師在五祖忍和尚方丈室聽老師講《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豁然大悟,他就提出報告,「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沒有想到他見到了,本自清淨,沒有染污。這是什麼?好像我們看電視豁然之間看到屏幕,屏幕裡面的現象,相是染污的,屏幕沒有染污。相是動的,屏幕不動,本不生滅,不生不滅。本自具足,具足什麼?具足無量無邊的現象,這看到了。本不動搖,能生萬法,萬法不礙屏幕,屏幕裡面的色相不妨礙屏幕,屏幕也不妨礙色相,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而色相跟色相當中有沒有妨礙?沒有,他看出來了。為什麼沒有?它是空的,不是真的,它是個幻相,根本就不可得。

  所以《般若經》總結四句話,「一切法,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這個話到什麼時候才證實?我們真的明白了,雖然真的明瞭,不是自己的境界,為什麼?我們放下的不夠,這不是自己的境界。我們為什麼這麼肯定相信他一點沒錯?我們看到科學報告,科學報告跟彌勒菩薩所講的完全相同。換句話說,科學家提出報告,讓我們斷疑生信,這是真信。一秒鐘一千六百兆的頻率,你能看見嗎?我們看以前老式的電影用這種幻燈片,在這個影片裡面所放映的,它的頻率一秒鐘二十四張,鏡頭二十四次開關,鏡頭打開,照在銀幕上,立刻關起來,再打開,第二張,不是第一張,這個道理要懂。現在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現在這個現實的世界跟這個情形一個道理,一樣的,一秒鐘多少張?一千六百兆。你能掌握裡頭一張一張嗎?掌握不到。所以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就像這個底片,它張張是獨立的,前面一張它不是後頭一張,它是相似相,相似相續,它不是真的完全相同的相續,不是的,沒有一張相同,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江本勝博士做水實驗做了十幾年,他告訴我,他從來沒有看到有兩個水結晶是相同的,找不到,他把這個事情告訴我。我告訴他,永遠不可能有兩張相同的。他問我為什麼?我說念頭不一樣,就是我自己做實驗,前一張跟後一張不相同,為什麼?念頭不相同。我們現在感觸到這個念頭是個很粗的念頭,不是佛經上說的,佛經上說的念頭很細,非常快,一秒鐘一千六百兆,你怎麼會知道它是假的?誰看到?不動地的菩薩看到,比科學家厲害。科學家只知道這樁事情,這個頻率多少次他說不出來,他講極快的速度。彌勒菩薩把數字說出來,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一彈指。我們彈得快,一秒鐘可以彈五次,五乘三百二十,一千六百兆。假的,不是真的。這個就說明什麼?這叫事事無礙。前一念跟後一念它是獨立的,它不是連著,它怎麼會障礙?就好像我們底片一樣,前面一張不礙底下一張,底下一張也不礙前面一張,它不礙,這叫事實真相。《般若經》上講的「諸法實相」,實相如是。

  從哪來的?從心生的,真心就是自性,能現能生。但是能現能生,立刻就滅掉,《楞嚴經》上說得好,「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當處出生,當處滅盡,一個一個接一個,相續不斷,我們的念頭相續不斷,這個念是妄念。如果這個念頭斷了,就好像我們看電視一樣,突然停了,畫面沒有了,那就斷了。如果我們還看到這個境界在面前,它沒有斷。菩薩,八地以上的菩薩知道。七地以前也知道,像我們這樣,叫解悟,因為我們聽經聽多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又聽到科學家的報告,科學家的報告跟佛法講的完全相同,證明這個決定不是假的。佛菩薩所以證得,是定中的境界。定中這個方式比科學的方式高明,科學要很多儀器,而且發現不偶然,你看一代發現一點,一代發現一點,世世代代累積到現在,發現了。這些科學不斷在進步,有沒有一個極限?科學到了極限,還能往上提升嗎?不能了,這佛在經上講的。為什麼?佛跟我們說,第六意識,在八識裡頭第六意識這個攀緣的能力最強,也就是它的作用。他說對外能夠攀緣到宇宙,就是法界,十法界,對內它能夠緣到阿賴耶,現在科學緣到阿賴耶了。

  現在科學是走兩個極端,一個宏觀宇宙,專門研究無窮大,一個是微觀世界,無窮小,極大、極小的兩個方向。極大的是宇宙,極小的是量子。你看量子的進步,以前是從分子、原子、粒子、夸克,到現在講量子,這講中微子,這研究極小的。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這個科學還沒有達到。佛告訴我們,那個極小的,出現就是那一念,彌勒菩薩講的一念,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出現這個境界。雖然這麼小,小到什麼程度?黃念老引科學家的報告,這中微子。一百億個中微子組成一個電子,比原子小,一百億個中微子,也就是中微子多大?是一個電子的一百億分之一。它是個圓滿的現象,也就是具足五蘊色受想行識,它具足。色是物質,受想行識是今天科學家講的信息。它這裡面含藏多少信息?遍法界虛空界,乃至於過去、未來,全在裡頭。我們現在科技算不錯,發明這個晶體,晶體像小指甲這麼大,一點點大,裡面含藏東西驚人,一部《大藏經》就在一片裡頭,一部《四庫全書》也在這一片裡頭,這非常驚奇。而實際上不止,實際上中微子那麼小的,不能比這個再小的了,它裡面所含藏的是整個宇宙,整個宇宙過去、現在、未來統統在裡面。誰知道?佛知道。

  佛在大乘經上告訴我們,誰有能力進入微塵世界?佛告訴我們,微塵裡有世界,有宇宙,我們這個宇宙沒有縮小,它裡頭沒有放大,小中有大,大中有小我們容易懂,小中有大,它容納整個宇宙,遍法界虛空界全在裡頭。我們前面在經上讀過,普賢菩薩,這是等覺普賢。實在說我們現在應該知道,從八地以上修普賢行的,八地普賢、九地普賢、十地普賢、等覺普賢,都有能力進入微塵世界,這很不可思議,這個科學家沒發現,只發現有這個東西,這個東西裡頭還有東西,這就不知道了。而且它重重無盡,小而無內,這麼小的這個微點,真就是微點,肉眼看不見,普通顯微鏡也看不見,這微點裡頭有世界,它那個世界裡頭又有微點,微點裡頭又有世界,重重無盡。這是個什麼道理?我們如果用兩面鏡子對照一下,我前面一面鏡子,後面一面鏡子,我在裡頭看到的這鏡子裡面影像重重無盡。

  隋唐的時候賢首國師講《華嚴經》,講到重重無盡的這個境界,皇上聽不懂。賢首國師很聰明,讓皇上在大殿,寶殿外面院子裡建一個八角亭。這皇上很容易,馬上立刻叫工人建個八角亭。建好之後,賢首國師說,八面用八個鏡子,上面一個鏡子,地下也鋪的是鏡子,那個時候是銅鏡,讓皇帝進到八角亭當中去站一站,你就看到重重無盡了。他真的到亭子裡一看,恍然大悟,你看鏡子照鏡子,重重無盡,用這個方法讓他領悟到重重無盡的意思。宇宙的祕奧,神祕、奧妙,我們一般人無法想像。

  不動地的菩薩,經裡有這一句話,「一真如心」,就不動了。禪宗裡頭說,「識得一,萬事畢」,一切事情就圓滿。這個一就是此地講的一真如心,這真心。因此佛法跟非佛法,我們怎樣認知?那就是佛法是一,多絕對不是佛法。千經萬論到最後歸一真如心,無量法門也是歸一真如心,萬法歸一。歸一,這個一的念頭都沒有。有一個一的念頭,那還是起心動念,那還是迷,那不是真的一。真的一的時候,一的念頭都沒有,圓滿的回歸自性。回歸自性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我們可以這樣說法,我們的物質(身體)跟遍法界虛空界的物質融成一體,我們的受想行識,就是精神意念,科學家講的信息場,我們自己這個信息場跟遍法界虛空界的信息場融成一片。還有一個,念頭,釋迦佛問的三樁事情,問彌勒佛,心有所念,這一念當中有幾念?問了這個。這個念頭是什麼?這個念頭是今天科學家講的能量,從能量場變現出信息場,從信息場變現出物質的這個現象。所以物質現象、精神現象(我們也可以說心理現象),還有一個自然現象,波動是自然現象,就是阿賴耶的業相,信息場是阿賴耶的轉相,也就是阿賴耶的見分,物質是阿賴耶的境界相,也叫做相分,科學能夠達到這裡。但是科學能發現遠不如八地菩薩,八地菩薩知道得透徹,科學是看到邊緣,看到個模糊景象,哪有八地菩薩那麼清楚!八地得受用,科學家不得受用,看到這個現象,自己沒法子受用,八地菩薩得受用。這個得受用就是我剛才講的,跟遍法界虛空界融成一體,所以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波動他都收得到,一切物質現象的波動他也收到,這三種波動都屬於波動,自然現象、心理現象、物質現象,全都知道。

  賢首國師的《還源觀》,《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那裡頭有個妄盡,妄不盡就還不了源,妄盡才還源。妄盡是什麼?不起心、不動念了,完全回歸到自性。我們做到不起心、不動念,回歸自性,沒有盡其際,沒有得到全體的大用,而我們得到一部分,科學家連這一部分都得不到。所以方東美先生說佛法是高等哲學。哲學家縱然達到這個邊緣,不得受用。現在我們知道,它不但是圓滿的哲學,它也是究竟的科學,科學、哲學都達到最圓滿的這個狀態,這是佛經,這是自性。真正了解宇宙人生跟自己到底是怎麼回事情,全搞清楚、搞明白了,是一不是二。所以同體大悲生出來了,這性德,無緣大慈生起來了。

  在宇宙當中能不能找到一個跟自己沒有關係?找不到。真正明白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跟自己是一體,不是一家,一家不是一體,確確實實是一體,他能不關心嗎?關心,沒有起心動念,高明。幫助你,幫助你離苦得樂,幫助你破迷開悟,也沒有起心動念,真高明!無為而無所不為,無所不為實際上是無為,無為跟無所不為是一不是二,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悟,去了解它,去體會它。我們怎樣才能夠契入這個境界?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去修鍊。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這個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兌現,把我們過去錯誤的想法修正過來,錯誤的看法修正過來。什麼是錯誤的?有想都錯了,無想也錯了;看法,有看法錯了,沒看法也錯了。為什麼說錯了?因為你有起心動念,你有分別執著。所以佛教導我們,放下執著、放下分別、放下起心動念,正確的。你要問他,為什麼我要放下?你不放下你在迷,你見不了性,你放下了馬上見到。

  八地,我們可以說徹底放下了。上面還有四層,那就是說他的無始無明習氣,無始無明習氣四十一品他還剩下三品,九地、十地、等覺,還剩下三品,這個三品是最後的三品,要是斷盡了,他就回歸常寂光。回歸常寂光,就是從你一念不覺而有無明起,這個起點,你轉了一圈又回到起點,大循環,又回到這裡,圓滿了,成佛了,這是真正成佛,究竟圓滿,妙覺如來。楞嚴會上富樓那尊者,富樓那是阿羅漢,向釋迦牟尼佛提了個問題,等覺菩薩功行圓滿,證得妙覺位,他還會不會迷?又回到原點,還會不會再迷?佛說不會。為什麼不會?他完全經歷過,全部了解,最初是一念不覺,現在是完全覺悟。你成佛了,永遠不會再變成凡夫,圓證三不退。

  所以不動這兩個字太重要,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就是要學個不動,這是很難做到的。從初地,從歡喜到不動,第八個階段,不動太重要,不動就是禪定。所以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修不動,門門都是修禪定。我們用什麼方法修禪定?用執持名號。心才有動,阿彌陀佛,不管我的念頭是善是惡、是染是淨,念頭只要一起,覺悟了,真心裡頭沒有念頭,怎麼辦?統統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還是一念,可以,這一念帶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再把這個念頭放下,你就圓滿了。今天阿彌陀佛這一念不肯放下,是對的。如果阿彌陀佛這一念也不要了,那你就變成無想定,功夫學成功了,無想定。無想定的果報在哪裡?在四禪無想天。無想天就好比這個人掉到黑洞去了,完全被無明裹覆住,包覆住了。將來壽命到了,定功失掉,到哪裡去?到阿鼻地獄。錯了,那是一個惡趣,走錯路了。

  禪定,我們中文翻譯為靜慮,靜是不動,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它裡頭有觀照,它有智慧,智慧起作用是照,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是他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叫禪,所以他心是定的。無論是善緣是惡緣,這人事關係,好人跟壞人,境界裡面是順境還是逆境,他就像在定中看螢光幕一樣,看電視畫面一樣,自己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看得清清楚楚這是慧,如如不動是定,定中有慧,慧中有定,這是法身菩薩。有定沒有慧,阿羅漢、辟支佛。有慧沒有定,六道凡夫,這個慧不是真智慧;真智慧一定有定,從定中生是真智慧。沒有定的智慧,佛法有個名詞,叫世智辯聰,八難之一,佛家講的八難,八難裡有這一條,叫世智辯聰,記問之學。這人很聰明,記得很多,看得很多,廣學多聞,博聞強記,古代少正卯這一流的人物,很多很多,那個不是真慧,真慧有定。所以慧加上定,我們可以這樣說法,現代人講知識,沒有定的智慧就叫知識,知識加上定就叫智慧,有定的知識就是智慧,沒有定的智慧就叫知識。這是什麼叫知識、什麼叫智慧。我們從見聞覺知上,有定的見聞覺知是智慧,沒有定的見聞覺知是知識,這樣分別也可以。

  我們再看下面第九「善慧地」,這裡要著眼的就是善。「謂既得真如之體」,誰得真如之體?不動地,八地菩薩證得真如的體,體什麼也沒有。惠能大師講的那五句,那就是真如之體,體相作用他都說到了。它發妙用,這個妙用是照。「凡所照了,悉是真如」。這個智慧善,在他的境界裡頭法法皆如,法法都是真如,萬法皆如,沒有一樣不是真如,虛空是真如,所有一切抽象概念也是真如。相宗祖師將一切法歸納為六百六十法,這是彌勒菩薩造《瑜伽師地論》,將一切法歸納為六百六十法。天親菩薩覺得六百六十太多,初學的人接受不了,再把六百六十法歸納成百法,歸納為一百,初學就方便。所以百法展開是六百六十法,六百六十法展開是無量無邊的法。善慧地菩薩看一切法皆是真如。「經云:發真如用,名善慧地」。這個慧是自性裡頭真實智慧流露,你才見到法法皆如,法法皆是,哪裡會迷?我們今天這個是,那個不是,這個好,那個不好,錯了!這什麼?這完全墮在虛幻的境界當中,全是妄念、邪思邪見,沒有看到一切法的真相。

  為什麼萬法皆如?佛在經上常講萬法唯心,心是真如,萬法從哪來的?心現的,真如所現的,真如所現的,它不是真如誰是真如?古大德有一個比喻,比喻得好,「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用黃金做成器皿,做成各種不一樣的器皿擺在你面前,全是黃金,黃金塑的佛像,黃金塑的一個小狗,黃金做個蝴蝶,黃金做個爬蟲,全是黃金,你見到佛像會拜它,你見到小狗很好玩,這玩具,黃金也可以做個鬼相,做個魔鬼,你看到魔鬼你討厭它,全是黃金,價錢一樣,都是最高藝術品。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自性變現的,自性好比是黃金,變現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是一不是二。誰看到?九地菩薩看到,善慧地見到了。所以善慧地是老師之道,師道,九地菩薩是老師。凡是九都是老師,十信位裡面的九信,導師位,十住裡面的九住,十迴向裡面的第九迴向,十地裡頭的第九地,都是法師位,他可以教人,沒有問題了,不會把人教錯,因為他看到法法皆如。所以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小貓小狗本來是佛,蚊蟲螞蟻本來是佛,樹木花草本來是佛,山河大地本來是佛,你在地上捏一點泥土,本來是佛,這是九地菩薩的境界,所以他發真如用。發是從這裡發生,從這裡發起,這就是自性的大用,前面講的妙用。

  他見到一切法的體相用,體是真如,相是幻相,幻相有作用,這個作用裡面就造業,有染有淨、有善有惡。因為造作,所以產生許許多多的現象,那個現象是什麼?果報,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自己造的,參透了沒有一樣不是自作自受。你成佛是自作自受,你變餓鬼、變地獄、變畜生還是自作自受,人天裡面享福也是自作自受。最重要的是明瞭,明瞭什麼?他不糊塗了。他在地獄,願不願意在地獄?願意在地獄。幹什麼?在地獄度地獄眾生,他覺悟了,他也是地獄身,度同類的眾生。他如果在畜生裡覺悟了,他是畜生裡的菩薩,度畜生道的眾生。他要是投胎投了一隻小螞蟻,他是螞蟻裡的菩薩,就度螞蟻那一類的眾生。菩薩無處不現身,他在任何地方他都得自在,真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無論在哪一道。在無情亦復如是,他變成一棵樹,變成一棵小草,他能度那些樹木花草的神靈,為他們講經說法。要知道樹木花草比人難度,為什麼?它執著比人深。山河大地是更難度,執著最深了。它不執著不會變成那個樣子。所以我們明白這些道理,心要放下,量要放大。我們本來的心量是含容空有,你看那個《還源觀》上三種周遍第三說的,「含容空有」,含是包含,我們的心包含太虛,心包太虛,容是容納,量周法界,沒有一樣不包容的。迷得愈深,心量就愈小,覺悟得愈徹底,心量就愈大,到不動地的菩薩,量周法界。心包太虛,量周法界,是八地以上的心量。自性本來是這個樣子,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這個認知真相大白。

  最後「法雲地,謂菩薩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滿,唯務化利眾生」。自己修行圓滿在八地跟九地,圓滿了,圓滿之後那就是普度眾生。唯是唯一,沒有第二個。務是作務,就是他的事業。他的事業是什麼?教化眾生,教化利益眾生。「大慈如雲」,法雲是這麼來的。雲有覆蔭的意思,夏天陽光很大,有一片雲彩遮住太陽,我們就感到陰涼,取這個比喻菩薩大慈大悲。「雖施作利潤」,利益潤澤眾生,「而本寂不動」,這句話重要,菩薩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度化一切眾生沒起心、沒動念。那我們要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教化眾生,他有沒有起心動念?給諸位說,沒有,真沒有,行住坐臥都是如如不動。大乘經上有兩句話,「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那伽是梵語,指的是龍、是象。龍我們沒見過,象見過。你看大象那個樣子,行住坐臥真的都像在定中一樣,取這個做比喻。菩薩教化眾生,無論在哪一道,行住坐臥也在定中,定中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教化眾生的威儀是自性自然流露,言語也是自然流露,決定沒有通過思考。我想想應該要跟你怎麼講,那是凡夫,那個不是地上菩薩。只要明心見性,他決定沒有思考,決定沒有說我想一想,沒有,這個境界不可思議。不想他就能知道?對,因為他完全知道。你不問,不問他什麼都沒有。不問的時候什麼狀態?就是惠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個狀態。他確實具足,不顯。如果有緣,那就能生萬法,自然生的。法性不可思議,真心不可思議,真心不亂,我們今天講它有體系,思惟的體系,組織的體系,一點都不亂。境界的現前不是自己,是隨順眾生,眾生喜歡什麼,他自然就現什麼,自己沒有起心動念。極樂世界怎麼成就的?法藏比丘那個時候起心動念,到法藏比丘成佛的時候他世界自然現前,真不可思議,我們無法想像。

  宇宙的奧祕,心性奧祕勝過宇宙,宇宙是所現,能現是心性,宇宙是所變,能變的是阿賴耶。科學家今天發現阿賴耶,阿賴耶的奧祕他沒發現。為什麼?發現他就得受用了。他現在發現,不能得受用,也就是看到阿賴耶一個模糊現象,阿賴耶裡頭究竟有什麼還沒搞清楚。八地菩薩證得,他搞清楚了,所以他得受用。他的受用是什麼?真常凝靜,也就是自性本定現前。惠能大師所說的「本無動搖」,這八地。到九地的時候,那就是「能生萬法」,真如之體起了作用,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就是一切眾生,沒有見性的眾生,這個心發出來了。到法雲地,不但發心,落實了,這種落實就是與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起感應道交的大用,眾生有感,立刻就應。《楞嚴經》上所說的,「當處出生」,這應,眾生有感,他什麼時候感,在哪個地方感,馬上就在那個時候,在那個處所就應,「隨處滅盡」,感的能量消失,應也就沒有了。感應是幻相,是幫助這個虛幻的眾生覺悟,回歸自性,目的在此地。

  雖施作利潤,這講佛事,利益潤澤就是現身說法。菩薩的八萬細行,八萬法門,小乘裡面三千威儀,這都是利跟潤,都包含在這兩個字裡頭。重要的是什麼?本寂不動。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八十年,他投胎,有父母。十九歲離開家庭出去求學,學了十二年,三十歲在菩提樹下將所學統統放下,入定,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這個表演我們要能體會,十九歲出家,放下煩惱障,三十歲菩提樹下入定,把十二年所學的放下,放下所知障。如果你不放下,所知變成障礙,障礙你得定,障礙你開慧。為什麼?你在外面所學的那是心外求法,那不是智慧,是知識,知識要不放下的話,障礙你智慧現前。所以放下,教我們放下煩惱障、放下所知障,大徹大悟。為什麼四弘誓願裡又說「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不是就矛盾了嗎?可是你要記住,前面兩條是什麼?「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眾生,願度眾生這是願,四弘誓願這一條是願,後面這三個,後面三個是誓,你一定要做到。你煩惱有沒有斷?你看這個地方給我們說,不動地才把煩惱斷盡,善慧地,智慧起來,起作用了,法雲地兌現了,眾生無邊誓願度兌現了,第一願兌現。沒有後面那個三條,眾生無邊誓願度是空願,你沒有能力,但是那一願是我們修學的一個動力。世間人勇猛精進,什麼力量推動他?名利,他為了要爭名奪利拼命幹,日夜不休息。菩薩名聞利養都不要了,五欲六塵都捨掉,他為什麼要精進?為什麼勇猛精進?他為度眾生,苦難眾生太多,六道眾生苦,十法界眾生苦,這是慈悲心,這個力量在推動他。推動他什麼?認真去斷煩惱,斷煩惱是修德行,學法門是求智慧,成佛道才能普度眾生,法雲地是成佛道了。

  這個地方也用經來證明,「經云:慈陰妙雲,覆涅槃海,名法雲地」。底下有個註解,「梵語涅槃,華言滅度;謂之海者,以其深廣,無法而不容也」。言語簡單,幾句話,說得很清楚、很明白。大慈大悲,就像一片雲彩遮住陽光,你得到陰涼。這個慈悲就覆涅槃海,涅槃就是滅度,四諦裡頭的滅諦,滅什麼?滅煩惱,煩惱是因;滅生死,生死是果報,因果都滅了。它的意思深廣無際,無法不容,這一句重要。你還有一法不能包容,還有一個得罪我的人我還不能原諒他,你永遠是凡夫,你沒有辦法把你向上提升,為什麼?你迷,你不知道那個人是自己,你知道那個人是自己你就自然包容。所以真正覺悟的人曉得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我在前面講過,做過比喻,一切眾生是自己什麼?我們要把身體比作法界,大涅槃界,一切法都是我身體,外面眼耳鼻舌身,裡面五臟六腑,這叫什麼?我們中國俗話叫心肝寶貝,是你的心肝,是你身上的細胞,你沒有它就活不成,真的是這個關係。誰知道?八地以上菩薩知道,所以他對於一切眾生平等的慈悲。眾生迷惑顛倒,會糟蹋他,他愛眾生,你殺他,他還愛你。你殺不了他,你殺他什麼?身命,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把這個身命殺了,他又現一個身,他現身太自在,他能現無量身。這些事實真相要很細心去體會,然後你才真正能夠學得到,慢慢契入境界,對待一切眾生尊敬、愛護、關懷、照顧,幫助他、成就他。為什麼?成就自己,他不是別人,他確確實實是自己。八地以上承認了,肯定了,一點懷疑都沒有了。所以到法雲地才真的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大願就圓滿兌現。

  經文上說,「便證十地」。你看看金剛杵表法表這麼深的意思。在顯教裡面錫杖也有這個意思。你看錫杖裡頭有幾股?有四股。能不能表四弘誓願?能。能不能像此地講十波羅蜜是一個,十種煩惱是一個,十種真如是一個,便證十地,正好它也四個。菩薩手上拿的這個法器是表法的,金剛杵表這個意思,錫杖也表這個意思,而錫杖作用比金剛杵還要大。為什麼?錫杖是出家人每天都要外出托缽他都要用它。托缽要有禮節,不能夠粗魯,你敲人家的門就不好意思了。應該怎麼樣?到人家門口的時候搖錫杖,錫杖底下有幾個環,搖的時候它會響,裡面人聽到有錫杖的聲音,他就出來開門供養你,所以這是給他一個信息。他家裡沒有東西他就不開門,今天他家裡沒東西供養就不開門,你就得走第二家;搖一搖,裡頭沒有反應,就到第二家。這是禮節,沒有絲毫勉強。而且供養不拘多少,富裕的人家,你來供養,他可以給你一缽滿缽的飯,但是多半人家家裡吃的,還有多一點的,給你一調羹(湯匙),給你二調羹。所以佛准許比丘托缽托七家,這一缽飯七家供養的,每一家一點點,表法的意思。

  我們接著看下去,「故知金剛杵表金剛正智」,代表這個意思,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它的作用,「能退魔軍,斷煩惱,得成就」,它有這個作用。那我們手上拿著金剛杵,有沒有金剛智慧?如果沒有金剛智慧,這個金剛杵不靈。錫杖也如此,也是能退魔軍,斷煩惱,得成就,如果你沒有金剛正智,拿了錫杖也沒用處。如果真有金剛正智,手持金剛杵,這個金剛杵放光,妖魔鬼怪他能看到,他一看到放光他就震懾住,他就退了,降伏魔軍,錫杖亦如是。文殊菩薩手上拿的是劍,觀音菩薩手上拿的是楊枝淨水,它都有表法的意思在。金剛杵是武器,古印度的武器。錫杖也可以做武器用,它的作用,一個是乞食的時候,另外的時候也防身,因為古時候多半住在山林裡面,有一些野獸,所以它也是防身之用。裡面表的意思跟這個經上講的相同,能退魔軍,能斷煩惱,智慧斷煩惱,轉煩惱成菩提,能得成就。成就是什麼?成就十種真如。

  「是即經中破邪執之義」,只要有執著就叫邪執。但是在淨土裡面佛教給我們執持名號,只有這個執著不是邪執,你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你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自性的德號,你看它的意思,完全翻成中文你就容易懂。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完全翻作中文意思,無量覺,覺悟,或者翻作無量智,佛這個字有智慧的意思,智慧是體,覺悟是用,無量智慧,無量覺悟。這是什麼?這是自性。一切菩薩煩惱斷盡了,前面說過,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成無上正等正覺,這就是我們一般講證得究竟的佛果,那是不是無量智、無量覺?是。所以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可以說是一切諸佛如來的通名,總名稱,那你就曉得這個名號的功德多大,不可思議!念這一句佛號,把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全都念到了。為什麼?都是無量覺。如果加上他的名字,法藏阿彌陀佛,那就是指一個人,西方極樂世界法藏比丘修成的阿彌陀佛,要不然阿彌陀佛太多了,全是阿彌陀佛。中峰禪師在《三時繫念》裡面說的話,是真話不是假話,他說「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這心是什麼?真心,我的自性、我的真心就是阿彌陀佛。為什麼?真心自性無量智、無量覺,沒說錯。一切眾生的真心、一切眾生的自性不都是叫阿彌陀佛嗎?我們應不應該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我們今天心裡沒有阿彌陀佛,心裡拉拉雜雜的東西,拉拉雜雜的那都是妄念,那都是煩惱,那都是業障,把我們自性的阿彌陀障礙住,讓自性阿彌陀不能現前,現前的都是妄想分別執著,都是這些東西,自性裡頭沒有這個東西。念阿彌陀佛是對的,沒錯,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這真的,你才能成阿彌陀佛。你不把阿彌陀佛放心上,你怎麼能成阿彌陀佛?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成什麼佛?成阿彌陀佛。人人都是阿彌陀佛,一切眾生皆是阿彌陀佛,這個意思不能不知道。所以是經中破邪執的意思。

  「此以金剛杵喻諸菩薩金剛般若之妙智,能破除一切不正之情執」。到這個地方把金剛杵的意思說完了。所以用金剛杵來比喻,比喻諸菩薩,十地菩薩。如果在《華嚴經》上講,比喻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華嚴》是大乘圓教,初住就把起心動念放下了,《華嚴經》的初住等於別教的初地,它分得細,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的金剛般若妙智。經上講得最明顯的,你看前半部四相放下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沒有了。誰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小乘初果做到了,地位不高,小小聖,在《華嚴經》上初信位的菩薩做到了。所以我們怎麼個修法?你修到須陀洹,修到初信位,你做不到!無論怎麼修法都在門外。須陀洹是小乘初果,初信位的菩薩好比是小學一年級,這是大乘教,不能不知道。明白這些事實真相,傲慢的習氣完全沒有了。我是什麼地位?我在佛法裡是幼稚園,你有什麼值得驕傲的?跟小學一年級比差遠了,斷證的功夫不如人,智慧更不必說了。

  我們今天有幸,非常非常幸運遇到淨土,遇到淨土什麼?帶業往生。放不下的是業,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一個法門是帶業的,統統都要斷惑證真。你去試試看,這個惑斷不了,那我們只有找這個法門,只有找法藏比丘,法藏菩薩,阿彌陀佛,只有找他,他有辦法。他建立一個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修行的道場,也就好比他在那裡辦了一個學校,佛教學校,只要肯去,他都收。凡聖同居土是小學,方便有餘土是中學,實報莊嚴土是大學,大學裡頭確實十地菩薩是研究所,等覺菩薩是博士班,真如是,所以他在那裡辦學校!我們念佛到極樂世界是去上學,這個學校裡保證我們斷惑證真。而且阿彌陀佛真了不起,想得太周到,這個學校設備完善,一絲毫欠缺都沒有,學生上學什麼待遇?阿惟越致菩薩的待遇,小學都是阿惟越致菩薩待遇,這還得了!你去讀《大藏經》,讀遍《大藏經》,佛沒有說過,只有在淨土裡頭說過,遍法界虛空界獨此一家,這個機會可不能錯過。我們今天沒有金剛智慧,有金剛智慧才能斷煩惱,《金剛經》上半部斷四相,下半部斷四見,真了不起,下半部是「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你見什麼?念頭都沒有。前面斷四相,相沒有,念頭還有,就是還有習氣,後頭連習氣都斷掉,觀念都沒有,真斷了。我們知道《金剛經》破四相是四聖法界,在淨土裡面講是方便有餘土,後半部破四見,那是實報莊嚴土的境界,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是《金剛經》上下兩部分。

  下面我們看,「如鐵圍山」,這經文。什麼是鐵圍山?佛經上告訴我們,「一小世界以須彌山為中心,外有八山八海,其最外圍之山名曰鐵圍山,又名金剛圍山。其鐵性堅固,故云金剛。金剛能壞一切,而不為一切所壞,故以喻不壞德」。最後結歸到是德,這個德是什麼?性德,性德永遠不壞,性德是每個人自性裡頭統統具足的。惠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的東西除性德之外,還有智慧、還有相好。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上把這個意思補出來了,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所以自性是圓滿具足的,只要見性,什麼都得到,一切東西不要向外求,全是自性所現的,外面求,沒有!心外無法,這句話說得好。所以你向外求就錯了,向外求的知識在佛法裡面講是邪知邪見,從內證得的是正知正見,也就是由戒定慧而證得,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才是自性的,戒是性德,定也是性德,慧也是性德。把這個性德,性德是永遠不壞,不會變的,所以它是真的,沒有變異,決定不壞,用金剛來比喻它。所以是這個意思,如鐵圍山。

  這一個小世界,許許多多學佛的同修都把它看作太陽系,我們初學佛的時候也是這個看法。我第一次到北京看黃念老,跟他老人家見面的時候,我們非常歡喜,一見如故。他就告訴我,這個小世界不是太陽系,是銀河系,經上講的這個須彌山就是銀河的中心,佛經上叫它做須彌山,科學家叫它做黑洞。須彌山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須彌是翻成妙高。現在天文學家發現的我們銀河系的樣子像一個碟,當中厚,四邊很薄,所以它確實是凸出來,像一個山一樣,取它的妙高的意思,它高、它妙。妙是什麼?它能量太大了。科學家告訴我們,連光都被它吸收了,它有這麼大的能量。明年馬雅古老的預言,說銀河的中心、太陽跟地球排成一條直線,明年會有這個現象。這個現象到底是好是不好?古老的馬雅預言說這個現象會給地球帶來災難,但是不是地球的毀滅,地球不會毀滅。帶來什麼?就是它的引力太大,它會引發太陽風暴。太陽風暴我們中國好像《史記》裡頭都有記載,叫太陽黑子,中國古老的典籍裡頭都有記載,它的週期是十一年。所以你看看《史記》裡的天官書,《漢書》裡的天文志,都有記載。如果跟銀河一對齊的話,怕銀河中心,就是我們講的須彌山,這個力量引發起巨大的太陽風,這個太陽風會吹到地球。科學家的估計,這是最小的影響,是影響我們的通訊,地球上發射的這些衛星,發射衛星很多,可能被這次太陽風全部摧毀,嚴重一點可能會影響我們的磁極,就是南北極,磁場的改變,那個麻煩就比較大一點。但是最怕的是它引發地球上的火山爆發,引發大的海嘯、地震,這個災難就太大了。這是明年很可能會有這個事情發生。但是也有很多科學家認為不至於引發地球上的嚴重災難,像火山、海嘯,不至於,但是通訊決定是受很大影響。

  「如鐵圍山」,我們就學到這一句。下面是「眾魔外道,皆不能壞」,我們明天再學這一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