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二0集)  2010/12/1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22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二百七十面,第六行最後一句看起:

  「一心念我。一心,已見前解,指萬有之實體真如。今約本經,唯一堅定之信心,不為他心所奪,謂之一心。」一心念我,這句話非常重要。昨天從東北來了幾位居士,其中有兩位告訴我,在過去也是得很重的病,他沒有去看醫生,也沒有吃藥,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居然這些都是重病,都好了。身體非常健康,他今年已經七十歲了,體力還跟年輕人一樣。原本家人都不信佛,現在家人看他有這樣的成就,全家都信佛了,關鍵沒有別的,就在一心。一般人念佛沒有感應,念的時間很長效果不彰,什麼原因?散亂心念佛,沒有做到一心。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那叫一心念佛。我們平常已經習慣,心都往外面跑,這念頭,眼貪著外面的色相,耳貪著音聲,六根都向外緣,這叫散亂心,我們今天講意念不能夠集中。都攝六根,就是把念頭集中,沒有懷疑、沒有夾雜,這叫一心,這也叫淨念。相繼是繼續不斷能保持,這個效果就非常殊勝。確確實實是像這些同學們所說的,他們天眼開了,天耳也開了,就是一般人看不到的,他們能看見。有些人天耳開了,雖然看不見,他能聽見,都在一心。《彌陀經》羅什大師翻譯的,「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一心不亂是念佛三昧,心不顛倒那是智慧。真能看破,真能放下,感應不可思議。問題還是在我們會不會?所以這一句比什麼都重要。

  本經裡面這句話,這是願文裡面的,念老在此地告訴我們,「唯一堅定之信心,不為他心所奪,謂之一心」。這個他心是妄念,我們今天講專一,專一就是一心,還被外面境界影響那就不是一心,一心就沒有了。真的是要萬緣放下!現在這個社會,無論是中國歷史上、世界歷史上,從來未有的混亂的局面,妖言惑眾,這種情形非常之多,我們常常碰到。如何應對?不必責備他們,也不要批評他們,合掌阿彌陀佛就行了。我們能做到如如不動,他說他的,我念我的佛,我不為所動;他要是真的看清楚、看明白了,覺悟了,他也能放下。我們得做一個好樣子給人看,對什麼樣的境界都不迷惑。三皈就教導我們這個原則,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三句話重要。我在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告訴我,他說三皈像什麼?他舉了個比喻,那個時候我們住在台北,他說你從台北到高雄要坐火車,三皈就是車票,你得常常放在身上,怕人檢查,從上車到下車的時候票都不能丟掉。意思就是說,從初發心到成佛道,這張票都不能夠丟掉,念念要守得住。皈依佛,皈是回頭,依是依靠,佛是什麼?佛是覺悟、不迷信,覺而不迷就是皈依佛。決定不能被外境迷惑,外境是什麼?財色名食睡。不能被內心迷惑,內心有什麼東西?貪瞋痴慢疑。內外都不迷,你才覺悟,這個覺悟非常可貴,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只要你能保持,慢慢提升,慢慢三皈的光明就往外透,這叫皈依佛。

  法是正知正見,法是什麼?經典。我們對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都錯誤,這個錯誤叫邪知邪見,你看錯了、你想錯了,所以叫見思煩惱,見是看錯的,思是想錯了。因為我們見解、思想有錯誤,邪而不正,這才有三途六道,六道輪迴是這麼來的。如果我們的知見正,正而不邪,這個現象就沒有了,六道輪迴的現象就不見了。所以六道輪迴它不是真的,它是假的。永嘉大師說得很好,他說「夢裡明明有六趣」,夢是迷,在作夢;「覺後空空無大千」,你醒過來之後沒有了,夢境沒有了,醒過來就是覺,覺了之後這夢境不存在了。佛菩薩慈悲,我們在夢中迷惑,他到我們夢中來點化,幫助我們覺悟,幫助我們回頭,用什麼?經教,這個要知道。世尊當年在世一生講經教學,所以皈依法,法就是指經典。我們修學一定要以經典做標準,經典是我們的皈依處,經典的理論我們明白了,你的思想就正確。經典裡面的教訓,我們依教奉行,我們的看法就不會錯誤,用它來修正我們思想、見解、行為。

  第三是皈依僧,僧是什麼意思?僧是清淨的意思,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叫僧寶。如果出了家還有自私自利、還有名聞利養、還有是非人我,那你就錯了,完全錯了,為什麼?這全是染污。我們把這些染污統統放下,身心清淨,是這個意思,淨而不染,這是世尊對出家弟子的要求。這些出家弟子沒做到,我們這些在家弟子如何應對?他沒做到是他的事情,與我不相干,各人因果各人承當。我們對他恭敬,為什麼對他恭敬?他的表法提醒我,這就是對我的恩德。我們一看到他這個樣子,立刻就想起淨而不染,我自己清淨不染,這就對了,他清不清淨沒有關係,與我不相干,所以一切恭敬就對了。你要問,那個作惡的人,無惡不作的,為什麼還對他恭敬?恭敬是恭敬他的自性。大乘教裡面說得很好,「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他是眾生,他本來是佛,他現在造作種種不善,他迷了。我在迷的時候不是跟他一樣嗎?現在我覺悟了,他還在迷。覺悟的人對迷惑顛倒的人恭敬,迷惑顛倒的人對覺悟的人不恭敬,這是正常的現象。我們要不是佛菩薩、祖師大德這裡常常教誨,我們也不知道,我們的毛病習氣也都出來了,錯了,真的錯了。你看看現在學佛的同修,對蚊蟲螞蟻都知道恭敬:蚊蟲菩薩、螞蟻菩薩。那個人做點壞事,我看不至於像蚊蟲螞蟻這樣,你為什麼對他不尊敬?那你不就是有分別、有執著了嗎?你迷了,你沒覺悟;你覺悟,一樣也要稱他菩薩,恭恭敬敬,這就對了。修行要在這些地方,這是細行,要在這裡修,才真正能夠幫助自己提升。

  記住,貪瞋痴慢疑是嚴重的煩惱、不善的習氣,在佛法裡面叫它做根本煩惱,根本煩惱要不斷,你沒有辦法離開六道輪迴,做再多的好事,出不了六道。我們想到梁武帝當年在世,這是佛門大護法,他以他自己國王的身分,真的是全心全力護持佛法,喜歡人出家,看到人發心出家,他就護持、就供養,建立道場四百多所,護持出家眾幾十萬人,大護法。達摩祖師那個時候到中國,跟他見了面,他就非常自豪跟達摩祖師說,他對佛法的貢獻,請教達摩祖師,他說「我的功德大不大?我有多大功德?」達摩祖師跟他說:「並無功德。」就這一句話,他就不高興,話不投機就下逐客令,請達摩祖師出去。達摩祖師講的話是真話,為什麼?做那麼多好事,你傲慢的心在,你煩惱沒斷,哪有功德?福報很大,他修的是福報不是功德。福德跟功德不一樣,他修的是福德,不是功德;功德是要放下煩惱習氣,那是功德。從這些地方我們就能夠體會到,煩惱習氣是多難斷的,只要這個東西夾雜著,全變成福德了。福在哪裡享?在六道裡面享。這個諸位要知道,在六道裡頭享,出不了六道,三善道享福,三惡道裡頭也有享福的。

  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提婆達多造的罪,毀謗三寶,毀謗釋迦牟尼佛。他嫉妒心很重,看到別人修行比他好的,他就毀謗,謗佛、謗法、謗僧,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幹這麼多都是阿鼻地獄罪,真的他墮阿鼻地獄。可是這些行為襯托出佛的大德、大行、大慈、大悲,這他做了好事,好事有好報。沒錯,他的確在地獄,在阿鼻地獄,世尊告訴我們,他在阿鼻地獄所受的跟忉利天差不多,但是在阿鼻地獄,不是在忉利天。這值得我們深思!你說有人墮餓鬼,鬼道裡面享受的跟天人差不多,福報大了,但是他在鬼道。有畜生道享福的,畜生道裡頭也有修行的,因果報應很複雜,不是幾句話能講得完的。所以佛教導我們,真正想出離三界,出離六道輪迴,不能修福,不能造惡,善惡二邊都不沾。這怎麼個修法?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斷惡不作斷惡想,修善不作修善想,心要清淨,在事上真的要斷惡修善。在心地裡面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做了就跟沒做一樣,永遠保持你的平常心就對了。也就是你用一心去做,別用二心,二心就錯了,一心是真心,二心是妄心。佛家常講,世俗也說,但這個話是從佛經上來的,「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是佛門裡面的術語,這社會大眾都用這個。三心是指阿賴耶、末那、意識,這三心;二意就是意識、意根,末那叫意根。都是佛經上的話,三心二意,三心二意就造業,就錯了。

  下面說,「如《教行信證文類》曰」,這是日本大德所作的,它這裡面說,「信樂即是一心也。一心即是真實信心也,是故論主建言一心也」。真信、真樂,這個樂是愛好,也能把它念作樂,那個樂就是法喜。真信裡頭一定有法喜,真信裡面一定有愛好,你不愛好這個法門,你不愛好這個經典,不愛好極樂世界,不愛好阿彌陀佛,你不可能來修學。所以世出世間法能不能成就,有多大的成就,說實在話這兩個字就說盡了。你對它有幾分的信心,你得到幾分法喜,就這個意思。為什麼有些人修學時間不很長,二、三年就有很殊勝的成就,有人學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沒有什麼成就。是不是聰明智慧有差別?當然有,那不重要。真正重要的,你對這個法門修學的信心,對這個法門修學的法喜,關鍵在此地。所以現在佛教,我們利用這些高科技,用衛星、用網路,這很方便,學的人很多很多,真正得利益的就不很多了。原因在哪裡?在誠敬,真誠、恭敬,也就是在信樂。信樂就是一心,信樂是從真心裡面生的。我們對於它還有懷疑,這心就不真,這是妄心,心裡面還有夾雜,夾雜自私自利、夾雜名聞利養、夾雜五欲六塵,你心不乾淨!所以修個二十年、三十年,沒有什麼顯著的進步,道理在此地,我們不能不知道。你要不曉得這個道理,修一輩子到老死還不能得益,走的時候還是迷迷糊糊。所以這一句關係我們的往生大事,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瞭。

  「又《探玄記三》曰」,這《華嚴經》的註解,《六十華嚴》第三卷裡面講的,「一心者,心無異念故」。就是只有這一念,沒有第二念,第二念則是異念,裡面夾雜二念在裡頭,一心就沒有了,叫二心。所以禪宗裡面參究,它不講研究,我們世間人都說研究,這個問題你去研究、研究。佛門不說研究,為什麼?研究是用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就是三心二意。參究怎麼講法?不用心意識叫參究。不用意識就是不要用分別,識是分別,第六意識;不要用意,意是執著,末那是意;心呢?心是阿賴耶,阿賴耶含藏習氣種子。我們現在人叫落印象,印象落在哪裡?落在阿賴耶裡頭。所以阿賴耶叫藏識,藏識是什麼?藏識是倉庫。無始劫來一直到今生起心動念的印象,統統記錄在阿賴耶裡頭。阿賴耶好像是個電腦倉庫,無量劫來東西都在裡頭,所以你能夠回憶,你能夠再把它調出來。參究是這三樣東西都不要,都不用,那叫參,離心意識參,也就是我們常常講的,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那叫參。不用這些心,這些心用慣了,不用這些心,行嗎?那用什麼?不用它,真心就出來。只要你不用分別,妙觀察智就現前;你不用執著,執著是末那,平等性智就現前;你不用阿賴耶,大圓鏡智就現前,叫四智菩提,前面五識叫成所作智,這四種智慧是自性本有的,沒丟掉,只是因為你有阿賴耶識,有八識五十一心所,它們就不起作用,就被障礙。你不用假的,真的就現前;用假的,真的就不能現前。

  《楞嚴經》裡面交光大師講的「捨識用根」,就這個意思,那就是參,不要用六識,要用六根,根中之性。用見,用什麼見?見性見。聽呢?聽用聞性聽,用聞性去聽。不要用耳識,不要用眼識,眼識有分別,耳識有分別。見性沒有分別,聞性沒有分別,聽得清清楚楚,看得清清楚楚,沒有分別,那是六根的根性。用這個方法就跟諸佛菩薩沒兩樣,諸佛菩薩他們用根中之性,六根的根性,他不用六識。這個東西講得不錯,誰會做?沒人能做得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楞嚴》唐朝傳到中國,也是非常不容易,這是印度,所以印度佛教以後沒有了,我想與這個都有關係,心量太小了。這好的經典是國寶,禁止流傳到國外的,國家禁止的。般剌蜜帝法師,這印度人,知道中國人具足大乘根性,把這個經典送到中國去。那個時候手寫的本子,他寫在很細的絹上,寫了很小的字,寫成之後把自己的胳膊剖開,經藏在裡面再把它縫起來,這樣偷渡到中國來的。因為他前面偷渡兩次,都被海關查出來,第三次用這個方法帶出來了,坐船帶到廣州,把這部經拿出來。中國人知道有這部經,但是沒人見過。玄奘大師到印度留學,都沒看到過這部經典,國寶不給你看的。所以出家人很難得,這是國家的祕密,送到外國去,所以經送到中國來之後翻譯,翻譯完成他就回國,回國是什麼?接受國家的懲罰,這是佛教徒。要是一般人出來到中國,中國對他都非常好,以國師之禮對他,何必回去?用不著了。他還是要回去認罪,接受國家法律處分。

  早年的翻譯,都是用天台大師的三止三觀,來解釋《楞嚴經》裡面所講修行的方法。是很接近,因為三止三觀它用的是意識心,不是捨識用根。可是佛在《楞嚴》上講的意思,確實是捨識用根,你才能達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交光大師的註解現在都有流通,他的序文裡面寫得很好,告訴我們一個事實。他想給《楞嚴經》做新的註解,跟古人的說法完全不一樣,就是用捨識用根。還沒開始的時候,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他,他是壽命到了,接引他往生。他見了阿彌陀佛,就把《楞嚴經》這個事情向阿彌陀佛報告,佛陀能不能給他一個假期,向他請假註《楞嚴經》,《楞嚴經》註好之後,佛再來接引他。阿彌陀佛就同意,阿彌陀佛就走了,他註這部經。所以這部經是向阿彌陀佛請假完成的,很難得!捨識用根,到底用什麼方法來修?沒有別的,日常生活當中穿衣吃飯、工作應酬,做不到捨識用根,你就用一句阿彌陀佛來代替捨識用根,就成功了。吃飯的時候,不要去挑剔這個好吃、那個好吃,你有這個念頭起來,你不就用識了嗎?又在造業了。把一切都看成平等法,沒有好醜、沒有喜愛、沒有厭惡,法法平等,看的、聽的、接觸的都歡歡喜喜,不分別、不執著,統統歸阿彌陀佛,皈依,一切都回歸到阿彌陀佛。這個辦法跟《楞嚴經》上捨識用根沒有兩樣,這是我們能做得到。真正像交光法師那個,那不是我們普通人做到的,那是什麼?那是法身菩薩。別說我們做不到,阿羅漢做不到,辟支佛、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都做不到。這講心無異念。

  下面引用的,「《止觀四》」,這天台家的,這個數目字是它的卷數,第四卷。「一心者,修此法時,一心專志,心不餘緣」,念老在括弧裡給我們簡單解釋,「指心中不緣其他一切事物」。一心專志就是阿彌陀佛,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全放下了,這叫「一心念我」,這個我是阿彌陀佛自稱,你跟阿彌陀佛就相應。淨宗古大德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怎麼相應?一心專志就相應,心裡面還有夾雜就不相應。我們怎樣把這句佛號念好,決定得生,這個重要!下面又給我們說,「又一心有事理二種,無餘念為事之一心,入實相為理之一心。今一心念我實兼事理。現世淨業學人,但深信切願稱念名號,即是一心念我。」這是事念,事一心。一心難!我們前面所講的一心專注,心不餘緣,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也沒有,這是功夫成片,決定往生,生到哪裡?凡聖同居土。如果是念到事一心,就不是凡聖同居土,叫方便有餘土,理一心是實報莊嚴土,不一樣!這是蕅益大師所說的,生到極樂世界,品位高下全在功夫的淺深,這是你念佛功夫。這也是三等,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決定得生。這樣的功夫要在平常養成,在我們現前得到,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代。

  我們從劉素雲居士的報告知道有個信息,生病的人病重了,在加護病房去急救。一般人都認為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可是這個病人在急救的時候,所受的罪、所遭遇的痛苦無法承受,他也說不出來,因為昏迷說不出來,生瞋恨心、怨恨心,這種心一生起來就到地獄去了,你說這多可怕。有些學佛的同學知道,家裡老人病重了,到快要嚥氣的時候,醫生問要不要急救?學佛的人知道,不需要。醫生也贊成,也同意,知道急救也不過就是延長幾個小時而已,他遭受的痛苦,那種怨恨很不容易化解。可是現在很多地方的政府都有這個法律,生病要是不死在醫院裡面,就觸犯法令規章,你一定要送醫院,生病一定送醫院,死的時候一定要急救,你說不是把每個人都送到地獄去了嗎?這個怨結得深!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多可怕。我們怎麼避免?一定要念到功夫成片,走的時候我們自在往生,不要到醫院去受那個苦。這是我們每個人自己可以做到,只要你肯放下;你不肯放下你就做不到,這是一樁非常可怕的事情。

  說走就走了,念佛人往生的時候,就是臨終的時候不生病,談笑風生跟大家告辭,佛來接引我,我到極樂世界去了,說了就走。站著走的,坐著走的,很多!宋朝王龍舒居士就是站著走的。我在早年,這個事大概就是有四十多年,我也曾經講過幾次。我在佛光山教書,台南將軍鄉有個老太太念佛三年,站著走的,這都是真的不是假的,自己曉得什麼時候走。我在美國舊金山講經的時候,那個時候那邊的護法是甘老居士,她告訴我,她有個好朋友,也是個老太太,兒子在美國念書畢業了,在美國結婚,養了個小孩,把她接去做家事、照顧小孩,因為兒子、媳婦都上班。她念佛,家裡人也不知道,因為早晨都上班去,小孩長大之後就上幼兒園,都帶去了,晚上回來的時候家人團聚。一天沒事情,她就在家念佛,念了二、三年,真不錯,臨走的時候沒告訴家人。走的那一天,她兒子媳婦起來了,老太太沒有燒早飯,燒早飯是老太太事情。沒燒早飯就很奇怪,怎麼今天老太太這麼晚了還沒起床?推她門進去,她老人家坐在床上,盤腿坐在床上,喊她不答應,一看的時候走了。有本事,本事真不小!遺囑寫好了擺在面前,兒子、媳婦、孫子的孝服她都做好了,也擺在床邊上,後事她自己把它料理好了,多自在!她在美國這一段時間,一天都沒有空過,真叫萬緣放下,一心念佛。美國人生地不熟,出去說話人家聽不懂,跟閉關差不多,沒人跟她講話,她這樣念佛念成功了。這些都是我們的好榜樣,這真的不是假的。

  念到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是煩惱斷了,這個我們也說得很清楚,不是完全斷了,斷一小部分就行。你看看,事一心是阿羅漢,阿羅漢有四果四向;換句話說,他有八個階級。八個階級,第一個階級通常都不算的,第一個階級什麼?是功夫成片,還沒有得到一心。第二個階級就是初果須陀洹,他就算得一心,他能夠把身見斷了,不再執著身是我;邊見斷了,不再有對立念頭。成見斷了,我們今天講主觀觀念沒有了,這就是見取見跟戒取見,我們一般人叫成見,能恆順眾生。為什麼不能恆順眾生?成見很深。錯誤的見解都沒有了,一心念佛,心裡只有阿彌陀佛,什麼念頭都沒有,這斷了,這是初果,《華嚴經》上十信位的初信位菩薩。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方便有餘土,下下品往生,九品他是下品,他不是在同居土。方便土裡面九品,實際上就是《華嚴經》十信菩薩,從初信到九信。第十信呢?十信心滿他就證得初住,他就是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是明心見性,他就是實報土往生。這是真的,我們能真帶得走的,其他的這個妄想,這世間名聞利養、榮華富貴一樣都帶不走,不搞這個了。要搞真正帶得走的,你在這上用功,到西方極樂世界,修行證果時間大幅度的縮短!

  世尊又說,在我們這個世界修行一天,能抵得在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因為這個世界大起大落,你不大落就大起了,大幅度向上提升。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惡境界,所以那個地方的進步是很緩慢的,它的好處是不退轉;這個地方大起是好處,但是大落那傷害太大了,所以總沒有西方極樂世界修行安全,真有保障。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的,經文裡「一心念我」,有理、有事、也有功夫成片,都包括在其中。深信,這三資糧裡面的信是深信,不是信得淺;換句話說,決定沒有疑惑、決定沒有夾雜,才算是深信。還有疑惑,還有夾雜,信心不深,不深那就得看他的福德緣分,要靠臨終的時候有人幫助他。如果自己深信切願,不需要人幫助,他自己就走了,而且都是預知時至,什麼時候佛來接引,清清楚楚,分秒不差。很多人他也不告訴別人,告訴別人什麼?人家來干擾他。稱念名號這是行,所以這一句裡頭有信、有願、有行,三資糧具足,這就是「一心念我」,所以一心念我裡頭包括三資糧。

  「如善導大師曰: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遠」,這個時節久遠,我們今天講你念佛時間長短,不在這個,在乎什麼?「念念不捨」,就是淨念相繼,這就能成功。「是即一心念佛」,這就是叫做一心念佛。「蓋從事入理,且事中舉體是理也」。理跟事,實在講分不開,理中有事,事中有理。所以得事一心之後,往往他也就開悟了,事一心是定,這一開悟就入理一心。事一樣修,沒有間斷,但是心地與理相應,不再執著事,不但不執著,連起心動念都沒有了。雖然不起心、不動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念沒有間斷。如果這一句佛號念念不間斷,裡頭有起心動念就事一心,沒有起心動念是理一心,差別就在此地。還是放下多少的問題,徹底放下就是理一心,沒徹底放下是事一心。真正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智慧比什麼都重要,智慧才真正能夠認知諸法實相,真正認知之後不再執著了,才能徹底放下。我們沒能徹底放下的,經教就非常重要;徹底放下之後,經教就不要了,它沒用處了。它是方便法,它不是究竟法,究竟法是你覺悟了,覺悟了是究竟法。所以沒有真正大徹大悟就不能離開經教,大徹大悟,經教有沒有一點關係都不妨礙。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以上第十九願是因,第二十願則是其果也」。第十九願講發心念佛,第二十願裡面講往生淨土作阿惟越致菩薩,果報,這因果。這個因果,給諸位說,不是普通因果,就是淨業三福第三條所講的「發菩提心,深信因果」,就說的這個,說的是這個因果。而不是我們一般講的善因善果、惡因惡報,不是講這個,這個意思就深!確實很多菩薩都不知道,沒有遇到這個法門。他們修的也很專,修的也很有成績,但是他們要修到阿惟越致可不是簡單事情,真的要從阿羅漢、辟支佛一步一步往上提升,經歷的時間不止阿僧祗劫。說到因果,我們在這裡也得補充一點,其實前面也都說過,因為現在人迷得太深,多講幾次希望他能夠聽到。我們講世間因果,在這個世界無論他是哪個地方人,他是什麼樣的背景,什麼樣的信仰,幾乎對於財沒有一個不愛的,都想發財,也都想有聰明智慧,也都想健康長壽,這是果報。這三樁事情,確確實實超越了國家的界限,超越了種族界限,也超越了宗教信仰的界限,是人類普遍所追求的,還樂此不疲,想盡方法想求得,能不能求得?不能。為什麼?沒有因,哪來的果?即使是強盜搶來的,搶來之後他平安無事的來享受,果報!命裡要是沒有的話,他搶來之後,恐怕到不了一、二個星期,就被警察發現,就破案,可能還得判死刑,不但沒有得到還得賠一條命。

  無論用什麼手段得來的,都是命裡有的,你想那又何苦?不正當的手段得到的,你命裡的福報已經打折扣了,自己不知道,打對折都不止。你命裡有一百個億的財富,你用不正當的手段,你這一生可以獲得五十億,自己覺得很不得了!其實怎麼樣?其實已經打對折了,你說冤不冤枉?真的,有時候不只對折,我們是舉個例子讓大家曉得。財富從哪來的?佛在大小乘經論上常常說,是從布施來的,財布施。這一生當中你得大富大貴,前生修三種布施。真正大富大貴,不是一生修的,一生修修不到那麼多,一般講的時候三世、五世、還有十世,這個福報就大了。十世修因,這一世果報現前,那是大福報現前。我們中國人常說「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哪有那麼大的福報?所以人知道這個道理,知道因果的道理,他就心安理得,他不去競爭,他不去追求,好好的自己修因。這一生修因,這一生沒有享受,這是什麼?累積在那裡,來世再修,再來世還修。這是我們看到世間大富大貴的人家,那個命是怎麼來的?不是上天賜給他的,也不是佛菩薩加持給他的。全都是自己修自己享受,佛家講的「自作自受」,這個道理要懂。要有端正的心態,要好好的把德行修好,為什麼?德行修好你不墮三惡道,你修的是人天福報。如果沒有德行?沒有德行,你修那麼大福報,可能到畜生道享受,餓鬼道享受,這很多的,很普遍的。還有到修羅道、羅剎道、魔道,那福報都很大,那是德行不完具,所以淪落到那一道去。那一道享福他造罪業,造很重的罪業,福享完之後,大概都是地獄境界現前,這錯了!佛在經論上經常不斷的提醒我們,這些事情不應該做。

  首先是端正心態,遵守十善業道,不違背戒律、威儀,你在六道裡能夠保住人天的身分,不往下墮落,這是佛教給我們第一重要的大事。所以修福還是其次,前面跟諸位講過,這個業有兩種,一個是引業,一個是滿業。引業是引導你到哪一道去投生,這個東西不是閻王、不是上帝給你決定的,不是,是你自己業力主宰你。我們把倫理道德修好,這是引業,引導我們到哪一道去。決定不要到三惡道,也不要到羅剎、修羅,那一道現前是不錯,將來很麻煩,後果不堪設想。不到那一道去,倫理、道德、因果就不能不知道!如果我們這一生滿業不好,滿業不好就是什麼?我們布施修得不夠,所以物質生活比較困難。不怕,可以補救,我現在多修,這是從前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我向他老人家說,「我沒有錢,每個月賺的那點錢,僅僅勉強生活,沒有多餘的,很簡單、很辛苦的生活。」大師問我,「一毛錢有沒有?」我說:一毛錢有,可以。「一塊錢行不行?」一塊錢也還可以。他告訴我:「你就從一毛、一塊去布施。」我很聽話,所以老師很喜歡我,聽話。一毛、一塊怎麼個布施法?從前不上寺廟,學佛之後常常去寺廟,寺廟裡頭有印經的,大家湊錢,拿個單子來,不管你捐多少都沒有關係,一毛、兩毛也行,他也收,這就很方便,我們就常常修這個隨喜功德。放生、慈善救濟都拿了個小薄子來捐款,我們就是少的一點點做。這樣做了大概三年,就有效了,就有效果,收入就多了,真的是愈施愈多。

  我告訴諸位,我買第一套《大藏經》,那個時候我還在工作非常辛苦,三年的積蓄。每個月省到什麼程度?我記得我花錢最少的,一個月的時候花八塊錢,台灣錢,台灣錢跟美金兌比的時候,是一塊美金兌三十多塊台灣錢,你看我一個月花八塊錢,最多的沒有超過二十塊,不到一塊美金,三十多塊才一塊美金,那麼樣的艱難。錢省下來買《大藏經》,第一套《大藏經》太辛苦了!現在我送給全世界的,送《大藏經》,我的目標定在一萬套。送《四庫全書》我送了一百套,送《四庫薈要》,我現在又訂了兩百套,以前送了六十多套,愈施愈多!佛在經上講的一點都不錯,財布施財用不缺乏。法布施,我們大部分這個財都是印經,印這些善書,經論善書,這些書是法寶,世出世間的法寶。講經教學也是法布施,要用精神、要用體力,這叫內財布施。這個果報不但長聰明智慧,還健康長壽,身心自在,法喜充滿。所以我念念不忘老師的恩德,沒有老師的引導,哪有這樣幸福的一生!在這個時代幸福生活有名無實,我們得到了,誰給我們?老師指引、指點的,要不是老師我們怎麼知道?無畏布施,這個我從學佛的時候就重視了,為什麼?年輕的時候打獵,殺害很多眾生,學佛之後才知道錯了。所以放生,幫助一些苦難眾生,我們都盡心盡力做。特別是生病的人,臨終關懷,做這些事情布施醫藥,這個都是屬於無畏布施。所以我不能生病,原因在哪裡?醫藥費布施掉了,沒有醫藥費。你們都買了醫藥保險,準備什麼?準備生病,肯定要生病,要不然這醫藥費沒地方開銷。我不生病,就是把醫藥費已經布施掉,沒有了,所以不能生病,一生病就往生。

  所以理搞通就明白了,不再做傻事,生活愈簡單愈自在。什麼叫幸福?心安理得就是幸福,理明白了,心安了,現在人講沒有壓力。身體沒有壓力、精神沒有壓力,沒有憂慮、沒有煩惱、沒有牽掛,這就是自在。每天讀經跟佛菩薩往來,世間這些拉拉雜雜東西,我們跟它保持距離。我應該差不多有五十年沒有看電視、沒有看報紙,報紙、雜誌這些東西我都不接觸。年輕喜歡逛書店,現在書店也不去了,我去過兩次,覺得書店的磁場不好,不像從前,六十年前的書店磁場不錯,現在的磁場很不好,當然那些書裡頭都亂七八糟的,所以現在不去了,應該迴避的盡量迴避。佛菩薩、聖賢人,我們應當接近的,盡量接近,讀聖賢書就是接受聖賢教誨。天天提升自己,消災免難,這就能夠化解、救度二0一二的災難。我們相信佛所說的,相信科學家所講的,現代的科學家講的一些話,跟佛法愈來愈接近,很難得。我們距離二0一一就在眼前,愈來愈近,二0一二是不是像預言所說的那麼大的災難?我的看法不太可能。什麼原因?災難肯定有,這個世間還有不少善心人,天天為這樁事情在祈禱、在懺悔。就像美國布萊登先生所說的,我們應當端正心念來對待這樁事情。他教我們全世界的人,應該「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不但災難可以化解,而且會把這個世界帶向最好的方向、更好的方向。有人在做!科學家還告訴我們一個數據,以全世界人口的總數百分之一的平方根,大約八千人,意思就是說全世界有八千人能夠真正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態,這個地球上災難就能化解。六十六、七億的人口,八千人不難,我們有理由相信世界上有八千人,肯定有八千人他們來拯救世界,這裡頭肯定大部分都是各個宗教的信徒,認真來學習。

  讓我們真正擔心的,實在講真的是怕核武戰爭,對這個事情我們不能像對預言這個態度,這是個麻煩事情。我們有理由相信,現代這個時代還不至於發生,為什麼?人還有點理性,知道這個事情是嚴重的問題。但是下一代不能保證了,你看現在小朋友他們玩什麼?你看他們所想的、他們說的、他們所做的,電腦上玩殺人遊戲,我們就怕他長大之後,拿著原子彈來當遊戲,來殺人遊戲,這個地方丟兩顆,那裡丟兩顆,他會這樣幹法。現在儲存的核武數量太多,我們看到科學家的報告,他們估計至少全球有七萬五千枚,而且每一枚原子彈的威力,最小的也超過廣島、長崎的十倍,有超過二十倍的,乃至於一百倍的,還有更大的。一顆原子彈就能毀滅一個城市,全世界恐怕還沒有七千五百個都市。所以誰會發動這個戰爭?神經病、瘋子。現在這個世界神經病人太多了,這比恐怖戰爭還可怕。唯一今天搶救的方法,就是提倡倫理道德教育,特別是因果跟宗教教育。

  我們希望全世界每個宗教都要覺悟,大家聯手來拯救這個社會,要把宗教回歸到教育才能夠產生效果。宗教如果依舊停留在祈禱這種方式,這個方式社會許多人不相信,他不能接受。祈禱有沒有效果?科學家證實有效果,特別是集體祈禱。我們佛門的法會就是屬於集體的祈禱,但是這個治標不治本。化解災難,社會人不相信,社會人說根本就沒有災難,你們胡造謠言,不能相信。一定要回歸教育。今天全世界出了這麼大的麻煩,實際上就是教育從幼兒園到研究所,沒有倫理教育、沒有道德教育、沒有因果教育、沒有宗教教育,才產生這個問題。宗教能夠把這個缺失補過來,宗教對於社會貢獻就很大了,人們再不會說宗教是迷信,所以這是當前比什麼都迫切的一個問題。我們也是用很多的方法,建議聯合國世界宗教和平組織,它的祕書長跟我很熟,我常常勸導他、提醒他要團結全世界宗教,要勸導宗教統統回歸教育,彌補現在社會上缺失的這一堂課程,我們來做。這是無畏布施,不但長智慧,也是健康長壽。所以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你真正相信、真正肯幹,確實可以滿你的願,如願以償,真實不虛。這是講世間因果。

  願文裡面十九願跟二十願,這是出世間的因果,這是大事。為什麼?出六道難,太難太難!幾個人能超越六道輪迴?那我們懂得,六道輪迴怎麼來的,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特別是執著。那我們想想,這個世間人誰不執著?頭一個執著身是我,從這個執著裡面,就生起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所以起心動念,沒有受到聖賢教誨,不懂得因果報應的道理,念頭一起來都是損人利己。每個人都是損人利己,這社會還得了嗎?所以衝突、矛盾、鬥爭就普遍,古聖先賢遺留的這些美好的傳統都不復存在。所以,教育就比什麼都重要。

  下面這幾句話說得很好、很清楚,「若人如第十九願發心念佛」,聞名發心,「則臨壽終時彌陀與極樂世界諸菩薩等眾,前來接引,現其人前」,臨終時候你就看到了。今天這個世界,我看到外國這些報告,特別是精神科的醫生,他們做的臨床實驗,用催眠術來探討瀕臨死亡的那個經驗,有很多真實的例子。我自己本身也有過兩次,四十五歲那一年有一次,七十九歲有一次,就是五年前有一次,真的可以做。五年前我見到佛,佛來接引,我聽到一個聲音在我後面,我看佛,我沒有向後看,不曉得是誰,問我「你還有沒有牽掛?還有沒有顧慮?還有沒有想要見的人?還有沒有什麼事情沒有完成?」問了我好多。我說「一概沒有,我就希望佛能帶我一起走。」我還附帶一句話,「如果佛要我在這個世間多住幾年,幫助苦難眾生也可以。」這樣就醒過來了。我心裡想的時候,那一年是該走的,留下來不是為我,我沒事,留下來是幫助這個世間苦難眾生。也許留下來就是講這部經,這部經確確實實可以幫助末法九千年修念佛法門的這些眾生,對他們很大的幫助。夏老居士的會集,黃念老的註解,我們在此地做詳細的分享,讓這個法門世世代代傳下去,這個事情是我們應該要做的。

  看到佛來接引,「經須臾間(指俄頃)」,須臾是很短的時間,黃念老也很難得,他找到「據《大集經》即今之四十八分鐘」,他老人家查經,這須臾到底是多長的時間?四十八分鐘,這用現在的時間四十八分鐘。「彼人即往生極樂淨土,作阿惟越致(不退轉)菩薩」。這個可不得了!阿惟越致是不退轉,這個地方說得還不夠詳細,不退有三種不退,這個不退是三種不退統統都有。我們通常講不退轉,小乘須陀洹他就證第一個位不退,這是聖人,不再是凡夫,我們講超凡入聖。在大乘,《華嚴經》上講的,十信位的初信位菩薩就是聖人,跟須陀洹一樣位不退;再往上提升是菩薩,菩薩是行不退。阿羅漢、辟支佛在行上還有退心的,菩薩才不退心。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就是阿惟越致,念不退,這是最高的。所以叫圓證三不退,圓滿的證得三種不退。阿惟越致是《華嚴經》上初住以上,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叫做阿惟越致菩薩,這還得了嗎?這就成佛了。所以我們才曉得,西方極樂世界雖然有四土三輩九品,實際上它是平等世界。為什麼?因為統統都是阿惟越致菩薩,這平等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作阿惟越致菩薩。這一願非常非常重要!讓我們了解往生極樂世界有些什麼好處,這個好處在整個佛法裡頭都找不到,只有極樂世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頭都沒有,這是我們要記住的。我們要想一生成就,除這個法門之外,沒有第二個法門,這個你要相信。你不相信也應該的,為什麼?佛說難信之法,所以不相信也是應該的,我們能理解。但是你相信呢?相信,你這一生就作佛;你要是不相信,這作佛的時間還很長很長。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