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一七三集)  2010/10/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17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一百九十九面第四行。

  「智慧,即般若」,從這裡看起。這是經文:「智慧廣大深如海,內心清淨絕塵勞」。老居士跟我們解釋智慧,就是梵語般若。「《智度論》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這句話我們要特別留意,沒有比這個更超過的;換句話說,這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在佛法稱之為般若。

  智慧從哪裡來的?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世尊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是自性本有的,本有的智慧,本有的德能,本有的相好。換句話說,自性裡頭沒有一絲毫欠缺,它是圓滿的,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是說佛有我們沒有,我們跟佛沒有兩樣。但是事實上,現在差別很大,我們跟佛不能比,原因在哪裡?佛也說過,「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句話重要。我們自性裡面的智慧德相不見了,不是沒有,因為自性裡面東西不生不滅,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現在不見是有障礙,這個障礙不是般若德相有障礙,是有一種障礙把它障住,我們看不到這些東西現前。什麼障礙?妄想、分別、執著。換句話說,我們能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智慧德相就現前,圓滿的智慧。德是什麼?德在佛法裡面講神通,那是德能。眼,眼見能見到遍法界虛空界,能見到過去無始未來無終,這個能力多大!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能看見宇宙的源起,智慧能知道這是什麼原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相是相好,我們一般人講真善美慧,在什麼地方看到?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的西方極樂世界看到了,那世界美好;華嚴會上世尊為我們介紹華藏世界看到了,那是沒有障礙,也就是完全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所現出來那種德能相好,本來是那個樣子,一點都不稀奇。

  華藏世界是我們自己心現識變的,它那沒有識,所以它沒有變化,只有心現。西方極樂世界亦復如是。自己心現,自己哪有不能受用到、享受到?肯定有!佛說得這麼清楚,只要把障礙除掉,而且佛還告訴我們,我們無始以來這業障習氣太重,迷的時間太長,現在要想恢復,不能一起放下,佛教給我們慢慢的放也行。教我們先放下執著,執著一放下,六道就沒有了,六道裡面這些災難你就不會受,六道沒有了。先放下執著,再放下分別,分別放下了,聲聞、緣覺這兩道沒有了,四聖法界這兩個法界沒有了,只有菩薩、只有佛。如果把起心動念也放下,這兩道也沒有,菩薩、佛也沒有了,也就是說十法界就沒有了。十法界沒有了,出現的是什麼?出現一真法界,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就出現,這個只有心現沒有識變,這個境界裡頭,像相宗所說的,都已經轉識成智。

  怎麼放下?要曉得,你不要去用它。在日常生活當中,我用眼見,我用耳聽,我都用,眼耳鼻舌身全用上,但是什麼?不執著。不執著就是不用第七識,末那識是執著,我不用它;第六意識的分別,我不分別就是不用第六識。相宗轉識成智,六、七因上轉,就是修因的時候,我們現在要下這功夫。所以真修行,真放下,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對分別執著是愈淡愈好。我們先從什麼?先從淡薄,一定是一年比一年淡薄,一月比一月淡薄,那你就很有進步。真正能夠到一個月比一個月淡,我們往生就有把握。如果不肯放下,那就沒有法子,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古人所說的,你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沒放下,口念彌陀心散亂,分別執著的習氣還在,沒減少,這個不行。

  所以佛教給我們教得好,你看佛教後世的學生,必須遵守兩樁事情,這釋迦牟尼佛滅度的時候講的,第一個持戒,第二個吃苦。「以戒為師,以苦為師」,這都得要放下;你不放下,你就不能持戒,不放下你就不能吃苦。這兩樁事情好事!幫助你成就道業,幫助你超越六道輪迴。你要是不願意持戒,持戒受拘束,不自由、不自在,不願意吃苦,換句話說,你還願意繼續搞六道輪迴,不就是這樁事情嗎?我不想再搞六道輪迴,那我就老老實實持戒,真正學吃苦,生活愈簡單愈好,這個事情重要。所以這個智慧,經上這麼一說,我們就明白了,這是什麼智慧?明心見性的智慧,這是無比無等無勝。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智慧現前,夜睹明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在中國同學們都熟知的,唐朝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為我們示現,他也是一時頓捨,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一下放下,這很了不起。放下就見性,智慧就現前,障礙沒有了,見性成佛。

  再看,「又《往生論註》曰:般若者,達如之慧名。其義為,通達於真如之智慧,名為般若。」實際上跟前面講是一個意思,無上無比無等無勝,就是通達真如。真如就是本性,通達真如就是明心見性的智慧,叫般若,可見它不是普通的智慧。我們今天習慣上講,言詞上說,這世間人的智慧我們稱之知識,通過戒定慧得到的那是智慧,不通過戒定慧全是知識,決定不是智慧,這要知道。也就是說阿羅漢的智慧從哪裡來的?清淨心來的,我們這經題上後面這五個字。阿羅漢的智慧是清淨心,也就是說得清淨心就證阿羅漢果,六道就沒有了。菩薩的智慧是從平等心來的,平等比清淨高,分別沒有了;佛比菩薩更高,佛是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看看清淨平等覺,聲聞、菩薩、佛陀,這在經題上告訴我們,我們用什麼方法來完成?一句佛號。所以你會念,清淨心現前,這真會念。念一輩子佛,心裡面還是妄想分別執著,那你是一點功夫都沒有,出不了六道輪迴。他不是白念,做為來生後世的善因,他這一生當中考試不及格,來生後世遇到緣繼續再幹,這個現象是正常的,是普遍的。

  惠能大師當時就能開悟,就見性成佛,我們知道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不知道修了多少世,他才有這樣殊勝的境界出現。我們過去世修學功夫比不上他,那要加功用行。不過我們雖然功夫不行,這一生當中遇到了淨土,這真是無比的幸運,為什麼?淨土法門可以帶業往生,就是妄想分別執著你統統可以帶著去。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沒有帶業的,只有把業障統統消除,你才能提升,唯獨這個法門,它不需要斷煩惱。它需要什麼?你能把煩惱伏住,煩惱在,不起作用就行了。用什麼方法伏?一句佛號。古人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妄念起來了,不管這個念是善念、是惡念,只要念頭起來,這是念起。善念,諸位知道三善道;惡念,三惡道,只要是念頭起來就是六道輪迴,那個業起來,它在浮動,一句阿彌陀佛把它換過來,取而代之,念念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跟三善道不相干,跟三惡道也不相干,阿彌陀佛跟極樂世界念念相應,這麼個道理!我們要明瞭,千萬不能錯過。只要把阿彌陀佛抓住,抓緊了,沒有一個不往生的。這是世間任何行業都不相干,都可以去做,只要起心動念全是阿彌陀佛,就成功了,那叫真正念佛人。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心裡真有阿彌陀佛,那就是真學佛、真念佛。《大勢至圓通章》上告訴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個話重要!我們明白之後心就安了,道理明白,不再疑惑,信心就十足。所以我們看到念佛往生的人,各行各業、男女老少都有,那是我們的好榜樣。

  再看底下這一句,引《大乘義章》的,「又《大乘義章》曰:真心體明,自性無闇,目之為慧。其義為,真心本體明現,自性朗然,明顯無暗,稱之為慧。」這是引經論,祖師大德給我們解釋的。真心是萬事萬法的本體,它是明的,光明的。真心就是自性,自性就是真心,說的是一樁事情。自性是光明的,所以見性之後,你看到整個宇宙是一片光明,叫大光明藏,見性的人再看不到黑暗,這就是真正智慧現前。真正智慧現前,不但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通達明瞭,而且你看到遍法界虛空界是一片光明。闇是什麼?闇是無明。無明從哪裡來的?起心動念,起心動念無明就現前,自性裡頭的光明就沒有了,被黑暗遮住、障礙住。所以《大乘義章》這句話,它的意思是真心本體明現,見性的人境界,明心見性就是這個境界,自性朗然,自性裡面的智慧光明完全透露出來,所以一切黑暗都沒有了,這稱之為慧。我們今天迷失了自性,所以我們見的是什麼?唯闇無明,沒有明。我們今天看到明是什麼原因?日、月、燈光,把日、月、燈去掉之後就一片黑暗,你就知道那叫無明。我們的太空,這諸位都曉得,太空是黑暗的,太空不是明亮的,是黑暗的。如果明心見性,太空是明亮的,不是黑暗的,它不需要日月光,日月燈光不需要,自然明亮,本來是明亮的。我們到底是真的見性,還是沒有見性?從這個地方就明瞭,你什麼時候看到整個宇宙是一片光明,你明心見性了;你還看到有黑暗的,你還沒有,沒到這個境界。這是自性般若智慧現前。

  「今經於自覺願中」,這求自覺,「首言智慧者,以智慧最上故。又佛法大海,智為能度故。」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學佛求什麼?求智慧就對了,你求別的你就錯了。你求智慧,你永遠不會迷失方向;你求其他的,你誤入歧途自己不知道,你會愈陷愈深,那個麻煩就大了。我們深深相信,法藏比丘、諸佛應化在西方極樂世界,就像世尊釋迦牟尼佛一樣,三千年前他到這個世間來出現,來示現,《梵網經》上告訴我們,這一次來示現是第八千次,早就成佛了。法藏比丘還不是早就成佛!這個示現是做給我們看的,我們是真的凡夫,不是假的,是真的,做給我們看的;是教我們怎樣破迷開悟,怎樣脫離六道十法界。所以修學目標一定要定在智慧,究竟圓滿的智慧。那你要定在智慧,這經後面都告訴你,你要放下,把障礙放下,你的智慧在,你的智慧沒失掉,只是有障礙而已,障礙放下,智慧就現前。菩薩證無上菩提,沒有一個例外。所以在這部經上,你看求自覺的願,首先講智慧。佛法大海,智為能度,這是《大智度論》上說的。大海有兩個意思在裡頭,一個是迷,一個是覺,迷了的時候,六道十法界是苦海,只有智慧才能度。你看清淨心生的智慧,就脫離六道;平等心生的智慧就脫離小乘,聲聞、緣覺是小乘,這是迷的海。覺海是佛菩薩所證的,把起心動念放下,超越十法界裡面的菩薩、佛這兩個法界,這才能證得實報莊嚴土,一真法界。這不放下不行!

  底下,「如《漢譯》曰:檀施調伏意,戒忍及精進。如是三昧定,智慧為上最。」漢譯這段經文裡講六度,這也是教給我們,我們放下從哪開始?從布施開始。布施是什麼?布施是調伏,就是伏煩惱,什麼煩惱?意,就是念頭,貪瞋痴慢疑的習氣就是這個意。歡喜布施,這個習氣慢慢自然就薄。修財布施,歡喜財布施,你對那個貪就放下了,而且這個貪裡面範圍很廣,財色名食睡都要放。為什麼把財擺在第一?確實一般人真的把財看得太重,所以把它放在第一,第二個就色。我也曾經聽同修告訴我,他們曾經有人做調查,普遍去採訪,問問這些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各行各業的,問他們,「在你們理念當中,人生在世什麼最重要?」只說一樁,什麼最重要?大家都說財。幾千個人裡面幾乎都是一致的,好像沒有說財的話只有幾個人。有了財之後,第二個什麼最重要?一定是色,你看看你麻煩不麻煩?你說這個多可怕。所以這個東西要淡化,你不淡化,不但出不了六道輪迴,出不了三惡道。因為貪瞋痴慢,它是與三惡道相干,它不是三善道。仁義禮智信是三善道,十善業是三善道,他們都沒有說,起心動念全是跟惡道相應,這還得了!你說這多可怕!幾個人起心動念跟孝悌忠信相應,跟禮義廉恥相應,跟仁愛和平相應,有幾個?一個都沒有。你去調查,一百個人當中沒有一個,一千個人當中也沒有一個,一萬人當中恐怕還是沒有一個,這個社會所以才會有災難。

  二0一二這個災難的預言,很多人問我,大家對這樁事情心都不安,這是我們能想像得到的。科學家布萊登他不以為然,他說:「二0一二是全人類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的一個契機,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端正心念,將來的世界會愈來愈美好。」我們聽了有沒有問題?你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假如現在世界的人不肯棄惡向善,不肯改邪歸正,沒有正念,那怎麼辦?這是一個轉捩點,端正心念,這個世界有救,不會毀滅;如果不能改邪歸正,依舊念念都是自私自利,那這個世界就跟預言家講的一樣,世界末日!時間愈來愈近,科學家提出警告,時間大概就在十二個月到十八個月,就能夠明顯的見到。我們佛門弟子聽到這個信息,好事!我們要加功用行,剋期取證。來得及嗎?來得及。《彌陀經》跟我們講,若一日到若七日都能成功,那我們還有十二個月到十八個月,這時間足夠了。萬緣放下,一心念佛,不但往生,高品位的往生。所以這個信息對真修行人來講,是很好的增上緣。你這個時候不能不放下,擺在你面前兩條路,一個是極樂世界,一個是世界毀滅,你走哪條路?走極樂世界的人都是心念端正,都是棄惡揚善,都是改邪歸正,縱然不往生極樂世界,那就像布萊登博士所說的,拯救了地球,這個功德不可思議!所以我們念佛人這裡有兩重意思在裡頭,我們可以像科學家所說的一樣,我們能拯救地球,我們把地球帶到更好的方向;另外一個意思,我們會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會永遠離開,不但是六道輪迴,離開十法界。取決的權在我們手上,不在任何人手上,我們自己真覺悟,真的幹,就能有成就。所以布施就非常重要,看到別人有需要的,我們自己能幫得上忙的,全心全力幫助大家。

  持戒、忍辱、精進非常重要,持戒是德行,從哪裡做起?決定要從《弟子規》做起,這個事情不能躐等。古來祖師大德走的這條路,在古印度是以小乘做基礎,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小乘大概也興旺了二、三百年;唐朝中葉之後,我們的祖師大德不用小乘,改用儒跟道來代替小乘,這個實驗成績非常可觀。從達摩祖師到中國提倡禪,這一千二百年當中,我們看到禪宗的典籍《五燈會元》,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一千七百多人。你再看《傳燈錄》,如果再加上教下的大開圓解,密教的三密相應,淨土的理一心不亂,統統合起來,我估計應當有三千人左右。這三千人修行成佛了,他們真的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下,給我們做出非常好的榜樣。持戒念佛有憑有據,有效果、有成績,我們不能夠疏忽,我們一定從《弟子規》、從《感應篇》、從《十善業》。淨宗學會成立之初,我提出修學淨宗的人五個科目,「淨業三福、六和敬、三學、六度、普賢十願」,多簡單!一說大家都能記住。要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起心動念不能違背,一定要與這些戒律相應,這個好!成就自己的德行,你的心就清淨。因戒得定,六度裡面講得詳細一點,你有戒你就有忍,忍是得定的前方便,你都不能忍,你怎麼會得定?所以忍進是得定的前方便。你能忍,你能夠精進,精進兩個字重要,那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叫做精進。一門深入是精,長時薰修是進,這個要搞清楚。如是三昧定,你才能得定。定是什麼?定是清淨平等覺,那就是定,定能開慧,智慧為上最。

  「《嘉祥疏》曰:明五度為行,不能出離生死。」不能出離生死,那就是講前面五度縱然得禪定,如果不開慧,你將來往生到哪裡去?四禪天、四空天,得定!不在欲界,在色界、在無色界,出不了六道輪迴。出六道要什麼?要有智慧,智慧開了就出六道。所以這個地方,五度為行,不能出離生死,這是六道的生死輪迴。「要須智慧達解本原,方皆過出」,一定要智慧,智慧才能看破,看破什麼?看破六道的虛妄、看破六道的真相,你不再留戀,這樣才能夠超越。這個過就是超過,出就是出離,所以稱智慧為「最上」。

  「又從上引《大乘義章》,可見智慧即真心體明,自性無闇。故知正當智慧深廣如海時,其內心亦必清淨,無惡無過,離垢離染,絕諸塵勞,故云:內心清淨絕塵勞也。」這是說六波羅蜜修行有功夫了,你一定得到清淨平等覺,肯定會得到。什麼是清淨?這個地方講得很具體,你的心裡沒有惡念、沒有過失。這個惡跟過非常微細,惡它的根就是十惡業,此地講不是造作,極其微細的意念,在佛法裡面講煩惱習氣,十惡煩惱習氣都沒有了,這叫無惡無過。我們曉得習氣難斷,但是這種習氣不斷,出不了六道輪迴,它會障礙你。阿羅漢的定功把它伏住了,決定不起作用,見思煩惱斷了,六道裡面十惡的習氣沒有了,貪瞋痴慢疑的習氣還有,這個沒有關係,帶走了,超越六道,在四聖法界。四聖法界裡面的聲聞法界,他用的功夫是什麼?就是斷習氣,見思煩惱的習氣,習氣斷掉了,他就提升,他就成辟支佛。所以辟支佛見思煩惱的習氣斷了,阿羅漢六道輪迴裡面十惡的習氣沒有了。在辟支佛這個果位上,他修什麼?他要斷分別,也就是塵沙煩惱,他的功夫是斷分別。分別真的放下,不再分別,有分別的習氣,沒有關係,帶著習氣上升,帶到哪裡去?他成菩薩。菩薩用功就是要斷分別的習氣,分別習氣斷掉,他成佛,十法界裡面的佛。所以十法界裡面的佛是分別執著的習氣都沒有,他還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放下,他成功了,他超越十法界,到實報土。到實報土去修什麼?斷起心動念的習氣,那叫無始無明習氣,那個習氣不好斷,為什麼?沒方法斷,只有讓時間長了,慢慢自己就沒有了,不像見思煩惱、不像塵沙煩惱,那個習氣是有方法去斷它,無始無明煩惱沒有方法。那要多長的時間它自然就沒有?經上跟我們講,三個阿僧祇劫,要這麼長的時間它自然沒有了。

  所以實報莊嚴土裡面有四十一個階級,那是什麼?帶著習氣厚薄不一樣,習氣很薄,品位就高;習氣多一點,品位就下。所以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那就是帶的無始無明習氣多少不一樣說的。無始無明習氣統統斷盡,妙覺,等覺最後一品,那個斷盡,妙覺。證得妙覺的果位,給諸位說,一真法界不見了,就實報莊嚴土沒有了。由此可知,實報莊嚴土也不是真的。你看佛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沒有說實報莊嚴土除外,沒說這個話。實報土怎麼來的?無始無明習氣,這麼來的。無始無明習氣斷盡,妙覺到哪裡去?那不叫等覺,叫妙覺,究竟圓滿的佛果,到哪裡去?回歸自性,回歸到常寂光去了。所以極樂世界講四土,最高的是常寂光土,他回歸到常寂光去。常寂光裡面沒現象,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那就是一片光明,叫大光明藏,一片光明。但他這個光是有機體,他是活的,不是死的,十法界裡面的眾生有感,他都有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能現什麼身,得大自在,真正成就四德「常樂我淨」,這四個字他真的具足,一點都不缺。十法界裡面沒有常樂我淨,實報土裡面有常樂我淨,但不是究竟的,常寂光才是真正究竟的,永恆不滅。

  這是我們學佛學了這麼多年,終於把這些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不搞明白就有疑惑,疑障道,障礙我們信心;信心被障礙了,那我們的願心就被障礙;信願有了問題,往生極樂世界就成了問題,這一生就不可能了。所以你說這東西多重要!在這個人世間,我自己是深深有這個感受,壽命短了不行,壽命短沒搞清楚那就走了,那個麻煩大了,來生肯定是愈迷愈深。所以一定要長壽,有足夠的時間把這樁事情搞清楚、搞明白,那個時候走不怕了。沒搞清楚、沒搞明白,走不得。我們時時刻刻要警惕自己。人確實是有壽命的,但是壽命可以延長。真正心在道,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壽命肯定延長。延多長?我相信這裡頭有佛菩薩加持,肯定讓你把這些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你取西方淨土不成問題。這都是三寶冥冥當中對我們修淨土學人的加持,要不然哪有這種現象?佛菩薩冥冥當中加持,我們自己不知不覺受利、受惠。明顯的,煩惱年年輕,智慧年年長,諸法實相一年比一年清楚,知道怎麼用功,什麼問題出現,曉得用什麼方法來對治。這不是佛力加持,我們凡夫做不到。從這個地方就曉得常念佛恩,知恩報恩。塵勞代表煩惱,所以離垢離染,絕諸塵勞,內心清淨。

  下面接著說,「如《心經》云: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也是解釋經文裡,內心清淨絕塵勞這絕的意思,「絕者,斷也,滅也,徹無也」。就是徹底沒有,徹無,徹底沒有了。「塵勞者,煩惱也」,這些東西自己一定要認識清楚,它是六道輪迴的真因,只要有這些東西存在,你就脫離不了六道輪迴。如果知道這個事情,你才肯真正把煩惱放下。塵是五欲六塵,勞是一個形容詞,你有五欲六塵,你就很辛苦,你很勞苦!你生活在煩惱裡頭,無論是貧富貴賤,沒有例外的,這都苦。所以佛法把六道比作苦海,「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只要你肯回頭不再隨波逐流,你就能夠超越。波浪是什麼?貪瞋痴慢疑是波浪,不再搞這個東西,真的把它放下。就是連弘法利生,是好事,幫助眾生心地要清淨,做再多的事情,一塵不染,那是真好事;如果你著了相,你在這裡頭還有絲毫名利夾雜在裡面,出不了六道,你是在修善業,果報在三善道。那不是淨業,心不清淨!心清淨才叫淨業。心裡確確實實沒有貪瞋痴慢,這見思煩惱沒有了。見煩惱五種,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思惑五種,貪瞋痴慢疑,叫見思煩惱。這十個全都放下,放得乾乾淨淨,我們才有往生西方淨土的條件。但是淨土法門確實比一般法門殊勝太多,我們只要把見思煩惱伏住,根沒斷就能往生,生哪裡?凡聖同居土。如果把見思煩惱的根都斷掉,還有習氣不怕,往生是生方便有餘土,這品位就高了。

  所以要曉得這不是好事情,貪瞋痴慢疑,怨恨惱怒煩,外面財色名食睡,這個東西攪和在一起叫火坑,果報在哪裡?三途地獄。你不知道,你不曉得可怕;你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你才曉得可怕,你才曉得佛慈悲,要不是佛給我們講清楚、講明白,我們怎麼會知道?不知道,自自然然就往火坑跳;知道之後,我們才曉得迴避它。不但人間苦,天上那一點樂不是究竟的,不值得到那裡去,為什麼?出不了六道輪迴。既然出不了六道,肯定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這要覺悟,唯有往生極樂世界才一了百了,永遠超越了,再到六道裡面來是菩薩的身分,不是凡夫。再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來度眾生的。像諸佛菩薩一樣,應化到這個世間是來幫助眾生的,與自己絲毫不相干。自己做種種示現,釋迦牟尼佛一生持戒修定,那做給別人看的,表演的,那是慈悲的示現,用這種方法來教化眾生。教化眾生不容易,眾生習氣太重,講,他不相信,做出來,他相信。所以菩薩在這個世間教化眾生,自己一定修苦行做好樣子。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捨苦行,一直到入滅,七十九歲入滅,示現全是苦行。他教我們以苦為師,他做到了;教我們以戒為師,他也做到了。我們今天所以不能有成就,說老實話,戒沒持得好,苦也沒真的去受,還是有一點享受。有點享受,這個習氣就麻煩了,就讓你止於原地,沒有法子向前跨出一步,你說這樣修行多麼可怕!

  下面說,「因貪瞋等煩惱,如塵垢」,這個塵是灰塵,把真性障礙了,覆蓋了,「勞亂身心」,所以叫它做塵勞,塵勞就是煩惱習氣的代名詞。「如上智慧深廣,清淨絕塵,故超越無邊無數畜鬼地獄之門,不墮三惡道,故云:超過無邊惡趣門。」這個惡趣門就是三惡道。在佛法裡面,不再墮三惡道是哪種人?小乘初果須陀洹,大乘《華嚴經》裡面,十信位裡面初信菩薩。真的,你是佛的真正弟子、真的學生,你上了佛教小學一年級,你就決定不墮三惡道。為什麼?見惑斷了。見惑頭一個就是身見,你真的不再執著身是我。身是什麼?身是我所有,跟衣服一樣,這是我所有的,不是我。你再不會因為身去造業,就不墮三惡道。你知道這個身是我的工具,不是我,它要吃肉,它要貪圖,我偏偏不叫它貪,它不是我,我為什麼叫它讓我造業,哪有這種道理?所以再不執著身是我,這頭一關不容易破,破了之後你真的清楚,真明白了。

  這本書裡面,現在流通好像也很多,說明什麼?說明身不是我。這本書是人鬼談話。凱撒軍團統帥是凱撒的三王子,二千一百年前,他率領這個軍團,在中國全軍覆沒。二千一百年前這些鬼魂,現在還非常活躍,附體把他的故事說出來。我覺得他有很大的功德,告訴我們人們一樁事情,人沒死,死的是什麼?身體。身體不是我,身有生死,靈魂沒有生死,你看二千一百年了,還附身來做好多活動的事情。他來找過我,我看那個樣子是真的,不是假的,那絕不是附體人能夠偽裝出來的,不可能。你看他附體說的一口羅馬話,附體的婦女是當地一個鄉下的婦女,沒有念過書,沒有文化。你看附身的時候說一口義大利話,而且寫義大利的文字。因為他拜託我,我們這個佛堂天天講經,希望超度他們。我說超度,你們自己寫名字,統統寫的是羅馬文。這不是裝出來的,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們要曉得人沒有死,你這一生當中起心動念造業,你就得留意,為什麼?有報應。你的念頭善,你的言行善,你在那裡積功累德,幫助你提升;你起心動念不善,言行不善,你會往下墜落。

  這些靈鬼現在統統學佛、都皈依了,都聽經,也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我聽說往生的不少,這都是真的事情,這不是假的。所以一定要認清,餓鬼、地獄、畜生是什麼因?貪瞋痴慢疑。貪心是跟餓鬼道相應,貪心墮餓鬼,瞋恚墮地獄,愚痴變畜生,愚痴沒智慧,對於事實真相不了解。佛教導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你就不會墮惡道。靈魂實在講也說是「我」,還不是真的我,但也不能說假的,只是什麼?糊塗的我,迷惑顛倒,糊塗。它要覺悟那就不叫靈魂,換個名詞叫靈性,靈性是真正的我。所以靈魂它迷,迷它不會超越六道輪迴,它總在六道裡頭捨身受身,它出不去;覺悟就出去了,這要智慧,有那麼一點小小的智慧,知道身是假的,知道輪迴是假的,它就超越了。在我們這個經本,得清淨心就超越了,清淨心是阿羅漢得到的,這是見思煩惱斷了。

  下面說,「並迅速達到菩提之究竟彼岸」。這一句了不起,不可思議。迅速是什麼?一生當中,不要等到第二生,我在這一生就成就,就能達到菩提的究竟彼岸,究竟彼岸是大般涅槃。大般涅槃在哪裡?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的,在一般講的是實報莊嚴土,也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境界,實報莊嚴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是究竟彼岸。往生極樂世界,諸位一定要知道,我們的煩惱習氣沒斷,靠誰?靠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接引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世界很特殊,遍法界虛空界裡找不到第二家,沒有跟它相同的。為什麼?它有同居土,它也有方便土、實報土、常寂光土,它特別是四土混在一起,當中沒有空間維次。所以一生就一切生,你生到凡聖同居土,同時也等於生方便土、實報土,這個境界不可思議。我們怎麼知道,怎麼會這麼肯定?四十八願裡阿彌陀佛自己說的,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哪怕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到了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話不是假的。阿惟越致是什麼?阿惟越致是明心見性的法身菩薩。你煩惱沒斷,你怎麼能達到那個境界?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本願的加持,享他老人家的福。所以一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智慧神通道力就跟實報土的菩薩平等,平等的待遇,平等的受用。

  我們現在這個地方是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不平等,我們大家生在這個地方,相貌不一樣,不平等,身體健康狀況不一樣。可是你要曉得,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相貌跟阿彌陀佛一樣。那都一樣,張三、李四你能認識嗎?能,因為他有智慧,絕對不會認錯。相貌完全一樣,個子高矮大小也一樣,畫那個西方極樂圖把阿彌陀佛畫得特別大,那是錯誤的,它是平等的。這個世界不能不去!這個世界很容易去,不難!去不成的人是他沒有緣分,他在這一生當中沒遇到;也有很多遇到的,遇到他沒搞清楚,他對它有懷疑,所以想去,想去信心不具足,還是沒去得成,這很可惜。我們今天能把這些事理、這境界都搞清楚、都搞明白,信心堅定,願心不移,我們自己就有把握決定得生,一點懷疑都沒有。有信有願,真信切願就是在西方極樂世界已經註冊了,剩下的就是你什麼時候去報到。像我們現在移民,簽證已經拿到,隨時可以去,你說你多自在!

  「菩提」,這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是覺悟的意思。「菩提究竟岸即究竟覺也」,圓滿的覺悟。《三藏法數》說,「究竟即決定終極之義也。謂能覺了染心之源,究竟終窮同於本覺,故名究竟覺。」你真正把這個染心,就是妄心,也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從哪來的真搞清楚、真搞明白。阿賴耶從哪裡來?一念不覺。為什麼會有一念?沒有原因,你找原因就愈陷愈深,它沒有原因。諸位曉得第一念沒有原因,第二念有原因,第一念是第二念的原因,第二念是第三念的原因。這就跟你講因果,第一念是因,第二念是果,但是第一念沒有因,它要有因就是真的了,沒有因是假的,所以叫妄念,妄字太好了!為什麼叫妄念?不是真的,是你自己迷了,不是別人給你的,自己迷了。自己真會迷嗎?真會迷。釋迦牟尼佛在楞嚴會上講這個問題,用「演若達多迷頭認影」的例子跟大家說明。我們明白之後就常常想到,年輕時候在學校念書,那是抗戰期間,生活非常辛苦。抗戰期間,小學五、六年級就有軍訓課程,跟日本人打仗。軍訓課程裡面常常演習,緊急集合,多半都是早晨起床的時候。起床號一吹,我們醒過來起床,教官在外頭吹哨子,哨子一吹,三分鐘就要到操場排隊,緊急集合。也許我們自己也迷過,身上衣服穿得整整齊齊了,問同學:有沒有看到我的帽子?那人慌慌張張。同學告訴你:你不是戴在頭上?一摸果然有。那個迷有因嗎?第一念沒有因。佛舉這個例子告訴我們,第一念真的是沒有因,但第二念就有因。

  所以因果從哪裡來的?因果從第一念開始那是因,第二念就是果,第二念是因,第三念是果。因果是跟宇宙、跟生命同時發生的,跟染心、跟阿賴耶同時發生的。你能夠真搞清楚了,真搞清楚,你就不再追究;不再追究,念就沒有了;念沒有,心就明了。你要老是追究,「我這第一念到底什麼原因,到底是幾時有的?」你糟糕了,你愈迷愈深,你永遠出不了迷關。再告訴你真話,真話,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然後你才完全明白,我們生活在哪裡?生活在當下這一念。說當下,當下已經過去了。《金剛經》上三心不可得,那就是阿賴耶,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說現在,現在已成過去了,未來心不可得,這是什麼?這是給你講事實真相。你了解事實真相,心就定了,為什麼?不再打妄想,不再想東想西,愈想愈壞。你為什麼淪落到這裡?就是因為你想得太多了。那你要想怎麼樣解脫?我什麼都不想,人就解脫了。活得這麼辛苦,誰負你?自己,沒有別人,自作自受,你要再怪別人,是你罪加一等。沒有別人給你受的,完全是自作自受。覺悟,一下醒過來得大自在。所以要知道,「染心之源,究竟終窮同於本覺」,所以始覺就是究竟覺,它沒有開始,也沒有終了。有開始、有終了是生滅法,無始無終才不生不滅,才是真的。自性裡頭本有的智慧,智慧起用就是覺,智慧不生不滅,覺性也是不生不滅,然後你就曉得德能相好統統是不生不滅。

  「是為菩薩大行圓滿,究竟至極之覺,即成佛之位也」。講到究竟處,這是妙覺位;方便處,那就是初住位。為什麼?初住他已經放下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到妙覺的時候,起心動念習氣斷盡了。始本是一不是二,這是事實真相。「法藏比丘為度生死,首求智慧」,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以慧照故,內心清淨永絕塵勞,於是杜塞惡趣,速證究竟果覺,故云速到菩提究竟岸。」下面再接著這句經文,那沒有智慧不行。可是智慧從清淨心得到的,你不能夠把塵勞煩惱放下,你所得到的是知識,不是智慧。知識跟智慧是兩樁事情,不是一樁事情,我們今天講讀書求學是知識。智慧,外面能求得到智慧,那何必要明心見性,那何必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外頭找不到。智慧肯定是從定當中出生的,戒定慧,戒定出智慧。我們從這個地方就很清楚的能夠了解,科學家得的是知識,但是他們在知識上的研究非常接近智慧,可是他不是智慧。為什麼?他雖然知道宇宙的源起,物質是究竟怎麼回事情都搞清楚了,他沒有離開見思煩惱,沒有離開塵沙煩惱,他起心動念還是造六道輪迴的業,出不了六道,就在此地。

  實際上來講,須陀洹沒有他的本事,但是須陀洹能不墮三惡道,他們不能保證不墮三惡道。阿羅漢的知識不如他,阿羅漢能夠脫離六道輪迴,他脫離不了六道輪迴,為什麼?他沒有把分別執著放下,他還是用分別心、用執著心,根據數學的原理,用精密儀器來觀察,看到了量子。這個量子也許就是佛經上說的極微之微。佛在經上告訴過我們,我們用第六識、用第七識,特別是第六意識,它所緣的境界非常廣大,對外能夠緣到虛空法界,對內能夠緣到阿賴耶,緣到阿賴耶不就是量子嗎?但是它緣不到自性,自性裡有真正的智慧德相,它緣不到。一定要放下虛妄,真實才能現前,你能探測到有這種真實,那真實不能現前,你得不到受用。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會肯定戒定慧三學是決定不能不修學的,你不從這條路那就不是學佛,你在佛法能成就,那是佛學,不是學佛。兩樁事情,不能不知道。

  學佛才能證得佛的果報,不學佛是永遠不能證得。在世間可以拿到博士學位,可以拿到一個佛學家的頭銜,那個頭銜不能了生死,不能出六道輪迴,還不如一個老太婆念阿彌陀佛她往生極樂世界,那比不上人家。生到極樂世界,她作佛去了。這些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所以要求慧。求慧一定要知道持戒修定,定是什麼?不一定盤腿面壁,真正重要的,清淨心就是定。定裡面不再有執著的念頭,先從這裡下手,慢慢再提升,不再分別。先從不再執著,就是放棄對立,對立是邊見,二邊。別人跟我對立,我不跟他對立,我的認知:他跟我是一體。不跟一切物對立,一切人事物,遍法界虛空界跟我是一體。《妄盡還源觀》上講得清楚,一個體,自性清淨圓明體,不能分割,分割是個錯誤的執著。中國老子講過,老子那個時代佛教沒傳到中國來,老子說過,「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就這個意思,這是邊見破了。不能有成見,就是自以為是。佛法把成見分成兩分,一個是因上的成見,一個是果上的成見,這是錯誤的,不能有。因上的成見叫戒取見,果上的成見叫見取見。沒有成見的人才能隨緣,什麼都好;有成見的人堅持我這個是好,他那個不行,他不能隨緣。

  你看佛法,《還源觀》上講四德,頭一個隨緣妙用。今天有同學問我,他們還年輕,在社會上還有很多事業,於學佛妨不妨礙?不妨礙。從事工作是隨緣,你要曉得妙用就不妨礙。妙用什麼?不執著就是妙用,執著就不妙了。執著你就會生煩惱,不執著不生煩惱,叫隨緣妙用。妙用是你對於這一切緣,你統統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清清楚楚。所以你會樣樣自在,生智慧不生煩惱。他不是知識解決問題,是智慧解決問題,而且結果是皆大歡喜,你說這個多麼圓滿!有智慧的人很明顯的一個現象,他沒有自己,他不為自己的;沒有智慧的人,肯定他有自己。你從這個現象上,你就能很清楚的看出來,這還有我,凡夫,六道凡夫。須陀洹無我了,所以他不墮三惡道。我貪、我瞋、我痴,他有習氣,他不會有現行,就他決定沒有貪瞋痴的行為。偶爾還有貪瞋痴這些念頭,那叫習氣,這不墮三惡道,這要學。你看法藏比丘為度生死,他給我們表演的,首先是為度自己的生死,然後是幫助別人了生死。那談到智慧就一定要學佛,你不學佛哪來的智慧?真正的智慧是佛門,為什麼?教你放下。沒有教你放下的,你就沒有智慧,有知識沒智慧,這是不能不知道的。智慧能貫通一切法,知識不行,這個要知道。所以真幹,想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能不能做到?能做到,智慧就做到,智慧開就做到,智慧不開做不到。

  我早年跟李老師學經教,老師舉了一個比喻,你學佛,你將來想成為一個講經的法師,你要通達三藏十二部,那一部《大藏經》,你這一生能通得了嗎?光通這個還不行,你佛法通了,世間法不通,你教的對象是世間人,你不通世間法,你怎麼能教得了他?世間法他說不說多,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咱們中國一套叢書,《四庫全書》你能通嗎?我們聽老師這些話就涼了半截,覺得沒指望了。老師轉過頭來鼓勵我們,通是不可能的,那用什麼方法?用感通,求感應,求佛力加持,教我們用這個方法。怎樣才能感通?誠,誠則靈。真誠心能跟佛菩薩感通,能跟鬼神感通,能跟一切眾生感通。你不能感通是你的誠不到位,你誠心的度數不夠,真正要夠了,沒有一樣不感通的。所以他送我四個字,「至誠感通」。你得用真誠心,不能有絲毫虛偽,這是什麼?這個方法是求佛力加持。求佛力加持最有效的方法,持戒、修定。我們說修定怕人家有誤會,我就換個話說,持戒修清淨心,你就好懂。能持戒,心地清淨,你再用誠心去感通,很容易,就不難。真誠重要,沒有真誠,沒有感應。

  真誠能幫助你持戒、修定、開慧。這個樣子才能真正做到內心清淨,永絕塵勞,這是杜塞惡趣,就是把三惡道的門封閉了,跟它斷絕,絕對不會墮三惡道。速證究竟果覺,故云速到菩提究竟岸。「岸者,彼岸也。」這是個比喻,生死六道輪迴是此岸,涅槃是彼岸。「究竟岸,究竟涅槃之位也」,這是什麼?這是成佛。阿羅漢也算到彼岸,但那不是究竟的彼岸;辟支佛也到了彼岸,也不是究竟彼岸,那是中途的休息站,他到那個地方去了。到那個地方也很不了起,他只會往前進,不會往後退,他所證得是位不退,所以他算是有成就的人。當然他還要繼續努力再往前進,他證得菩薩果位,證得佛的究竟果位。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