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0六集)  2012/7/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40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八百六十八頁,倒數第四行最後一句:

  「十波羅蜜,能摧十種煩惱,成十種真如。便證十地」。這幾句話很重要,告訴我們這個法門的殊勝,能夠幫助我們證得十地菩薩的果位。這境界就很高,所以這十種要認真學習。沒有清楚的,沒有聽清楚要問。昨天我們發現一個問題,過去講席當中很多次講到「不斷之無」,結果一問很多人都不知道。都聽,沒聽清楚,沒有聽懂一定要問。所以學問、學問,要學著問。那要不問?不問,人家要不問你的話,永遠不知道。這個是值得去反省的。聽不懂的,確實不能夠立刻提出問題,也得記下來,記下來告訴我,我下一次再把它講清楚一點。一定要完全聽懂,我們這個課就沒有白上。聽懂之後如何落實,那就叫修行。

  清涼在《華嚴經》上為我們說了四個科目,第一個是相信。真聽懂、聽明白了,你才會真有信心。沒有聽懂,信心怎麼建立?有了信心之後,要認真去求解,要徹底的明瞭,沒有懷疑,然後落實到生活上,那叫行,那叫修行。修行,不是每天念經是修行、每天聽經是修行,這不是的,這是解。念了之後、聽了之後,怎樣把它變成自己的生活,這叫行。行是生活,我們的生活跟佛講的相不相應?不相應,那錯了,我們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修正錯誤的行為。錯誤的行為有三方面,第一個是思想、念頭,第二個是言語,第三個是行動,身口意,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行成熟了,從行當中證明我所解的、我所信的是真實不虛,這叫證。信解行證,這真正學到東西。所以一定要注意,不怕問,應該要問。

  十波羅蜜,現在我們學第三,「羼提波羅蜜」。第三,「梵語羼提,華言忍辱」。實在,羼提就是忍的意思。佛教到中國來,這是翻譯的大師們把這個忍下頭加個辱,這特別對中國人說的。中國古時候的讀書人常說,士,士就是讀書人,「士可殺,不可辱」,殺頭沒關係,不在乎,不能夠受侮辱,把這個辱比殺頭看得還重。所以這個翻經的法師說:好,就用忍辱,辱都能忍,當然什麼都能忍。所以用辱這個字加在這一條,是特別對中國人。你看中國的環境、中國的文化背景不相同,這就說明,翻經要懂得它的真正意思,翻得正確,這個地方人得利益,中國人為什麼把辱看得這麼重?既然看得這麼重,就教你忍辱。

  忍辱可度瞋恚。忍辱的反面就是瞋恚,這是嚴重的煩惱。瞋恚是什麼?發脾氣。瞋恚心一生,你看全身發熱,火,瞋恚是火,臉上通紅的,這火氣上升,火燒功德林。功德難修,經年累月修習功德,一次脾氣發了,全沒有了,功德全沒有了,所以叫火燒功德林,瞋恚之火把我們所修積的功德全都毀掉了。功德是什麼?功德是清心寡欲,是功德。所以脾氣一發,清淨心沒有了,平等心沒有了,這功德沒有了。福德沒有關係,福德發脾氣還在,功德發脾氣就沒有了。這個一定要清楚、要明瞭,要修忍辱波羅蜜,任何狀況之下不發脾氣。也就是說,功德在哪裡?清淨心是功德,平等心是功德,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保持清淨平等心,就是功德。為什麼?清淨心生智慧,不生煩惱;清淨心生功德,不造罪孽。清淨平等就叫做功德,功德就是清淨平等。

  所以底下說,「他人加惱為辱」,這外頭來的境界,別人毀謗你,別人羞辱你,別人陷害你,你生不生氣?你生不生煩惱?因為這些事情生煩惱,這都叫侮辱。那對這個我們要能忍,於辱安忍,安是心平氣和,不為外境所動搖,這安,沒事,忍是忍受,「於辱安受」。這個事情很難,難在我們煩惱習氣很重,自尊、好勝這個念頭很強,不能容許別人傷害,這是辱的形象。最大的傷害,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的時候,在沒有成佛之前修忍辱波羅蜜,在一段時期裡頭他以這個為主。遇到歌利王割截身體,這是外面加給你生煩惱最嚴重的一樁事情,沒有比這個更嚴重,你能不能忍?釋迦牟尼佛能忍,不但能忍,還感激他。釋迦牟尼佛把這一樁事情當作他這個課程最後的考試,這個考試通過,他升級了,所以對老師感激,提升了。這提升是什麼樣子?賢劫千佛,這一段時間在這個世界有一千尊佛出世,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釋迦牟尼佛原本排名是第五,因為忍辱波羅蜜的圓滿,釋迦佛提前了,提前成佛,變成賢劫第四尊佛,彌勒,第五尊佛。本來應該是彌勒在先,釋迦在後,那現在釋迦排在前面,彌勒菩薩排在後面,這個順序的重新排列是因為釋迦牟尼佛忍辱波羅蜜圓滿。好事,不是壞事。

  我們要把忍辱這樁事情看作什麼?這是真的斷煩惱、消業障最殊勝的方法。這種境界來了,為什麼?最容易引起你的煩惱、引起你的瞋恚,你不生煩惱、不起瞋恚,這就是功夫,這就考驗禁得起,看你忍辱功夫到什麼程度,對於你修學的境界決定提升。忍辱波羅蜜有功夫的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提升品位。蕅益大師說得好,生到極樂世界,品位高下完全是你功夫淺深差別。我們今天用什麼方法讓我們能忍?難忍能忍,沒有不能忍的,境界現前會歸阿彌陀佛。遇到這種情節,恭恭敬敬合掌,「南無阿彌陀佛」,消歸在佛號上,一絲毫瞋恚的樣子都沒有,一絲毫瞋恚的念頭都沒有,這真正是修忍辱波羅蜜的菩薩,瞋恨心沒有了。瞋恨心是根本煩惱,瞋恨裡頭有傲慢,傲慢裡頭有嫉妒,這些造無量無邊的罪業。所以修行證果難,兩大難關,第一個難關是貪心放不下,第二個難關是不能忍辱。這兩關通過了,菩提道上一帆風順,沒有什麼大障礙,這兩大障礙突破,其他障礙是小障礙。

  「謂內心能安忍外所辱。經云:菩薩悉能忍受一切諸惡」,這一句話要記住。一切諸惡,諸是多的意思,眾也是多的意思,忍受一切眾惡,不管是什麼惡心、惡念、惡行,我們遇到了,統統能夠忍受。最好遇到的時候把它消歸自性,自性就是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把這個問題化解了。一切諸惡遇到阿彌陀佛,都沒有了,煙消雲散。這要懂得觀想。為什麼你能做到?那就是一切諸法真相是不斷之無。無是什麼?《般若經》講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世出世間一切善法、惡法,這一切諸法都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用一個字來講,就是無。你的心就平了,你的心就清淨、就定了,不會受外面境界相所動搖,這個就叫做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把這些問題完全化解、克服了。念佛三昧生智慧,不生煩惱。經云:菩薩悉能忍受一切諸惡,「於諸眾生其心平等,無有搖動,是名羼提波羅蜜」。

  忍辱有三種,第一種,「耐怨害忍」。怨是委屈、冤枉,外人捏造事實來陷害,我們遇到了,要忍。這個文字上說,「謂若遇怨憎毒害,安然忍耐,無返報心」。學佛的同學一定要學,這是大乘的根本戒。我們是凡夫,沒有神通,不知道前世的事情。那個人毀謗我、陷害我,他為什麼不去毀謗他、陷害他,為什麼專對我來?他認識的人那麼多,為什麼對我一個?一定有原因。原因不外乎兩種,一種是冤冤相報,我過去曾經害他,今天遇到了,他來害我,一報還一報。你要搞清楚了,笑一笑就了之,為什麼?這筆帳消了、帳了了,再轉過頭來,見面就是好朋友,沒有那種怨恨心,消掉了。這是一種。另外一種,菩薩修行要遇到考題。孟子所說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故意來找麻煩,「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麼來考試你的,看你能不能通過?不能通過就淘汰掉了;要能通過的話,下面有重任,重要的使命交給你。這是上天選拔人才考試的手段,看你能不能通過,能通過,被選中了。都是好事,沒有一樣是壞事。

  所以人頭腦要冷靜,遇到外面境界要不為它所動,你才會看清楚、看明白,你處置的方法是智慧、是功德。方法恰當是功。自己怨結化解,境界提升了,這不就是功德嗎?所以,無論在人事環境當中受到什麼樣的委屈,不可以有報復的念頭,不可以有怨恨的念頭,要心平氣和,你立刻就感覺到,你境界提升了,你修學真有進步。以前不能忍,小小不如意就動肝火;現在能忍,大的怨恨都可以不計較,都能夠原諒別人。自己認真去反省,別人說我的過失,有則改之,感謝他提醒我,我改過自新。沒有?沒有,他冤枉我,也不必追究,提醒我絕不會犯這個過錯。

  所以對於毀謗、羞辱、陷害的人,都抱一種感恩的心。菩薩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這個多好。把這種樣子做出來,讓社會大家看到,這就是弘揚佛法、教化眾生。這是用身教,我做出樣子,告訴大家忍辱是德行,是應該要修學的,我認真在修。你看修這個,對自己身心清淨、身心健康、幸福快樂,從這來的。一有怨恨、一有對立、一有報復,戾氣就現前,那叫業障現前。想盡方法來報復,到最後是兩敗俱傷。如果對方也不服,這個怨恨就變成生生世世冤冤相報,那又何必!這個事情因果裡面多,歷史上有好多例子。大乘佛法告訴我們,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一體還有什麼報復?這三毒煩惱是自己害自己,必須要把它斷掉。三毒是貪瞋痴,忍辱能斷貪瞋。

  第二種是「安受苦忍」,苦是我們自己造的不善業所感召的。這個地方、這裡說如果遇到水災、火災,刀杖多半是指戰爭,水火現在認為是自然災害,刀兵這是人禍。天災、人禍,我們一生當中都經歷過,而且經歷時間很長。中國跟日本有八年抗戰,非常辛苦,我們正好碰到,抗戰爆發那一年我十一歲,抗戰結束我十九歲,在苦難當中長成。這些災難,「恬然忍受」,知道這是共業、別業,大環境是共業,個人的生活際遇是別業。總而言之,遇到這些災變,心要清淨,心要定。亂世,貪瞋痴慢疑這些煩惱容易現前,現前就會造業,造業當然有果報,果報都是不善的。縱然眼前得一點小名小利,我們要想到將來的因果。有這種警覺心,好!不敢為非作歹,縱然做的是不善的,自己會收斂,自己有分寸,不敢造大惡。這是受苦,受苦受難要知道忍。

  第三類的,這是對於學佛,佛法的理太深、太微細了,修學的時間要很長,如果沒有耐心,不會成就。即使是淨宗這個法門,這個法門說起來容易,實在不容易。真信、真願,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幾個人真正能做到?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句話,真正把這句話做到了,不是容易事;真做到了,這個人肯定往生,不但往生,肯定是上輩往生。憑什麼?憑他能收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憑這個。這是什麼人的境界?法身菩薩的境界。可是往往愚夫愚婦也能做到。在智慧見解上,他比不上上上根人,差太遠了,但是在修行功夫上,居然是一樣的。上上根人也是真信、切願,真信切願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念佛,專念阿彌陀佛。這個阿公阿婆他什麼都不知道,但是他也是真信切願,他也專心念佛,在方法上跟上上根人沒有兩樣,完全相同,所以他們的果報相同,不可以輕視。那些下下根人,確實在這個人世間沒有人瞧得起他,可是他的成就,一般人決定無法跟他相比。這是不能不知道的。

  「諦察法忍」,諦是真實,察是觀察,認真觀察一切世出世間法,要有耐心去學習。這個忍是耐心,長時間去薰修。這底下解釋,「謂諦審諸法,體性虛幻,而本無生滅」,這三句意思很深,唯有上上根人他懂得,他在一切諸法裡頭如如不動,也就是他知道「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四句要縮成一句,就是不斷之無。諸法實相他了解,所以能夠在一切法裡頭不起心、不動念,就是不會被外面境界所動搖,這叫法忍,如如不動,這個人決定成就!那不能忍的人?今天聽說這個人的法門好,想學,明天又有一個人說那個人的法比這個人更好,他又放棄了,再去學。這個人會不會成就?不會,心裡頭沒有主意。古人說牆頭上的草,隨著風兩面倒,這是說心行不定,猶豫不決。那要怎麼辦?聽經。這就是印光大師一生教人,教學佛的人,佛說八萬四千法門,每一個法門都是有經典做依據。離開經典,你怎麼修?淨宗所依靠的經典五經一論,五經一論要真的通達。

  念佛的方法很多,祖師大德給我們講一百種方法,那是歸納,實際上太多了,你看《華嚴經》就曉得。《華嚴經》善財五十三參,第一個參訪的吉祥雲比丘,吉祥雲比丘為善財童子講了二十一種念佛法門。這二十一不是數字,二十一是密宗的表法,代表大圓滿。那個大圓滿就是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無量法門。二十一種念佛法門就是說明,不僅是釋迦如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一切經論,統統都回歸到淨土,也就是淨土這一門包括所有一切法門。然後再告訴你,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包括淨宗所有一切法門。淨宗包括無量法門,名號又包括了淨宗一切法門,你聽聽這味道。你掌握了這一句名號,就是掌握了無量無邊的法門,你還能動搖嗎?你真正把這些理事都搞通、搞明白了,你的信心才叫真信、才叫堅信,永遠不會動搖,你往生才有把握!

  《觀無量壽佛經》專講淨宗的理論跟修學的方法。淨宗的理論建立在「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基礎上,決定沒錯。因為你本來是佛,現在又想作佛,哪有不成功的道理!方法說了十六種,十六大類,每一類裡頭都無量無邊。這十六類裡頭,有十四類屬於觀想,觀想是大乘法修學最主要的方法。除這十四種之外,有一種叫觀像,有一種叫持名,持名放在最後。放在最後的意思,是說明方法裡頭最重要的方法,擺在最後。古代的文藝表演,最後的節目,是今天排出去所有節目的精華,放在最後,叫壓軸戲。為什麼?最好的擺在後面,讓人家來觀看的一定看完,他不至於中途就走。中途走怎麼?好的沒看到,這好的擺在最後。所以會看戲的人,他就看最後,那一場戲快演他才進場,他前面不看。那是什麼?那是行家,內行人。

  淨宗的方法,修行方法,壓軸的是持名念佛,不是觀想,也不是觀像。這一個法門普被三根,利鈍全收,不可思議。諸佛如來對於阿彌陀佛的讚歎,稱他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為的是什麼?就是為了他提出持名念佛的方法,太妙了!這一句名號含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圓滿的大法,可惜沒人知道!我們學佛,學了十幾、二十年才知道有這回事情,雖知道,信心不深。加上這些年來不斷提升,這一次講《無量壽經》是第十二遍,對於名號功德才確實有一些深刻的印象,沒有絲毫懷疑,知道這是寶,法寶!一切法寶當中無上的法寶,就是一句名號。執持名號,沒有一個不往生。往生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成佛的。

  無上成佛之道,專念阿彌陀佛,我們這一生能遇到,多幸運、多難得!遇到了,要是把這個經典疏忽了、念佛疏忽了,真可惜!確確實實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無量劫來稀有難逢,我們遇到了,我們逢到了,換句話說,我們在這一生成佛的機會有了。那關鍵,我們認不認識它,能不能把它抓住,這是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不能說我們沒有善根福德因緣,沒有,你聽不到,你這一生學佛,你遇不到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你遇不到。縱然遇到,你沒有重視它,你沒有認真去學習,就是你不理解它,這都是遇到等於沒有遇到,可惜!遇到,真正理解,真正明瞭,你決定生信心,你決定肯發願,你決定在一生當中成就,你的問題解決了。無量劫來生生世世,沒有辦法脫離六道輪迴,沒有辦法把自己提升像諸佛菩薩一樣的境界,這一生遇到這部經、遇到這部註解,認真學習,這個機緣就具足了。修學過程當中,自自然然什麼境界都能忍,在境界裡學著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在這個世間隨緣妙用,為眾生做出最好的修行榜樣,特別是彌陀弟子的榜樣。這是忍辱度的三個行門。

  我們再看第四,「毘梨耶波羅蜜,梵語毘梨耶」,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精進」,可以度懈怠。懈怠也是最嚴重的煩惱,人有懈怠懶散,他不能成就。所以,「練心於法曰精,精心務達名進」。這是解釋精進兩個字。精,簡單的說,純而不雜。我們在佛法當中練心。法多,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我們在這裡只取一門,這就叫精,我取其精華。佛法在中國分八個宗派,大乘,中國沒有小乘,在日本有十三個宗派,我選擇這一宗來修,這是精。一宗裡頭還有派,派別也很多,這些派別裡頭我選一派,那叫精中之精。這一派裡面還分,譬如說大乘裡面我們選淨土宗,這是精;淨土宗裡面我們選《無量壽經》,這就精中之精;《無量壽經》現在有九種版本,我在這九種版本裡頭選擇夏蓮居的會集本,那就是精中精又精。我守住這個法門,我專門學習這個法門,其他的我統統放下,這叫「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勤修善法,心無懈怠」。這真精進,這個精進的速度就太快了,你走的是直路,沒有拐彎。這就是告訴我們一門,只學一門,專修。這一門裡面還好,現在還沒有出第二種,夏老的會集本現在註解只有一種,黃念祖老居士的註子,如果將來還有別人註解,那裡頭又分了。譬如《彌陀經》,《彌陀經》註解有很多,依哪一個註解就是又成立一個法門。蓮池大師的《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幽溪大師的《圓中鈔》,這是《彌陀經》註解裡頭三個代表。《彌陀經》古今註解幾十家之多,你學哪一家?愈分愈細。所以我們學習註解,年輕的時候,老師知道,教我們要以古註為主,不能用今註。為什麼?古註,這些祖師大德可以說決定是有修有證,都是證果的人,才敢著書立說。這些著作流傳給後世,經過多少人眼目,這些看的人都肯定這個註子沒有錯誤。今人的東西沒有經過考驗,有沒有錯誤我們不知道。古人的東西經過千百年的檢驗,那些讀者都是檢驗,可靠。新產品沒有經過檢驗,靠不住。這是老師教我們選古註的理由,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

  尤其是現在,今人註解,第一個,他們的定力沒有古人深厚,他們的智慧沒有古人那麼深廣。為什麼?智慧是從定裡生出來的,這不是知識。今人所學的是知識,不是智慧。今人東西從哪裡來?廣學多聞,他看的東西多、讀的東西多、記的東西多;換句話說,他的知識面很豐富,他搞的是這個,他沒有智慧。智慧跟知識是兩樁事情,這個我們一定要分清楚。佛經,中國傳統儒釋道這三家的典籍是智慧,不是知識。不能把它看作知識,看作知識就搞錯了,真東西你學不到,你學了之後能說能講,你得不到受用;智慧,能說能講,能得受用,不一樣。智慧決定是從戒定慧來的,今天一些專家學者沒有戒、沒有定,哪來的智慧!

  智慧是個什麼樣子?你讀讀《壇經》就知道了。多念幾遍,念個二、三十遍,你慢慢去回味,智慧是什麼樣子。首先你會想到,惠能這個人是個普通的人。這個人命也很苦,很小父親就過世,好不容易母親把他帶大。我們相信他二十四歲的時候,母親也不過是五、六十歲,母子相依為命,生活靠苦力,每天上山去砍柴,挑到城裡面去賣。一擔柴很便宜,那個時候還用銅板。三個銅板,我記得很清楚,是一分錢,一毛錢是三十個銅板,一塊錢是三百個銅板。但那銅板很值錢,小時候我們上學,母親給一個銅板,上學去就能買一根油條、一個燒餅,一杯水,你看早餐就解決了,一個銅板。一擔柴火很便宜,也不過就是十幾個銅板而已,不到一毛錢,一毛錢三十個銅板。但是他一家兩口,十個銅板一天生活費用就夠了。抗戰時候,那個時候的生活,但是很辛苦。

  緣得偶然的,他那一天的柴賣給一個客棧。客棧是旅館一樣,規模很小,一個客棧只有幾個房間,有五、六個房間就不錯了。客棧裡面聽到有人念《金剛經》。他站在窗口,那個時候的窗戶紙糊的,沒有玻璃,紙糊的窗戶,聽得很有味道。等他念完,他就敲門。裡頭人把門一開,看到這個年輕人。跟他講,你剛才念的是什麼?很有味道。他說我剛才念的《金剛經》。他把他聽的那一段,他體會到的意思講給他聽。這個居士感到非常驚訝,當然問他,你叫什麼名字?住在哪裡?你幹什麼事業?有沒有讀過書?有沒有學過佛?問他。他什麼都沒有,居然能聽得懂《金剛經》,能夠把意思講得這麼清楚,這是奇人。立刻就勸他到黃梅,去參訪五祖忍和尚。那家裡的老媽媽怎麼辦?這個人拿出十兩銀子,可不得了,十兩銀子他一年都花不完,給他做安家費,找幾個學佛的朋友照顧他媽媽,讓他安心到黃梅去求法。

  你知道這麼一段故事,你就曉得智慧跟知識是兩樁事情,有智慧的人一定有知識,有知識的人沒有智慧。智慧能解決問題,知識解決問題有侷限性,而且有後遺症,這我們現在很清楚。東方,在中國、在印度,教學是教你求智慧,不是知識,所用的手段全是戒定慧。你看童蒙教學,六、七歲的小孩剛上學,這童蒙,啟蒙,就依照戒定慧這個原理來教小孩。戒是規矩,小孩要學守規矩。規矩是要小孩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回家怎樣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尊敬長輩,教這些,回去真做,這是實學,讓他養成習慣。這做人的基礎、做人的根本,知道長幼有序,這裡面學忍讓。忍讓不是大的讓小的,是小的要讓大的,比你年長,你對他就要尊重。大的要愛護小的,小的要尊重大的,從小養成。

  如何修定?這大事。小孩也會胡思亂想,如何防範他不胡思亂想,想出個什麼方法?背書,背書他就不胡思亂想。所以要曉得背書主要的,第一個意思是防止小孩胡思亂想,修定的。書念、背,那是副作用,那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讓小孩心定,保持清淨心、平等心。清淨平等覺是你本有的,不是外來的。所以他念書別有目的。念多了、念熟了,不就會背了!會背了,這一本會背了,背得很熟,再挑一本叫你背。總是不讓你閒著,不准你胡思亂想,你所想的是這個經裡頭的經文,這個可以,以外的不可以,修定。所以小朋友,早的,八、九歲智慧就開了。從哪裡看?從他寫文章看,小朋友初級小學的作文,我們就看到了。作文不長,只有幾十個字,大概都不超過一百字的,寫得非常好。小學,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六、七年著重在這些方面。可是高等小學,大概十一、二歲,那文章就寫得非常好,真有一點智慧了,這個就是戒定扎根了。

  如果是考取太學,那是國家辦的學校,考取之後接受國家的深造,將來成為國家的公務人員。所以太學就像現在的黨校,為國家培養幹部。這裡面教學著重在什麼?著重在研究討論。所有這些教材,都是你已經背過的,你都很熟悉。太學裡頭也分科,這個老師專講《禮記》的,你學禮的就跟他學;專講四書的,你就跟他學四書。上課的時候不用課本,為什麼?都會背。學四書的,這老師會背,學生也會背,說到四書第幾頁、第幾行、第幾個字都知道,他背得那麼熟,這就精。

  古時候也有科學概念。那個時候書是木刻版,一面十行,兩面這一頁二十行,一行二十個字,沒有標點符號,不分段落,所以整整齊齊。天下刻書都按照這個規矩,所以不管哪裡刻的書,說第幾頁、第幾行,都是一樣的,這就科學。不像現在,每一個排版的,頁數行數都不一樣,一定要找哪一年的版,哪一家刻的、排印的。你說多麻煩,這跟古人比差遠了。古人不管哪一本書,頁數行數一定一樣的,所以說第幾頁、第幾行、什麼字,大家都知道。古時候沒有版權,所以有錢的人家僱刻書的,自己家裡可以印書刻版,私人藏版的。

  小學是不講解的,只讀,老師只教你讀,不講。老師講,都是講故事給小朋友聽。書背好了,背得很熟了,好,講故事,那些故事都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像現在德育故事,那就是從前的教材,講給小朋友聽,小朋友慢慢都記熟了,都學會了。德行教育是從這樣培養的。所以古時候教育,小孩身心健康,他沒有負擔。現在小孩好可憐,學的東西一大堆,累死了。所以我們看到今天社會情形,來生可不可以到人間?不能來,人間太苦了。我們那個時候來,小孩還不錯,童年過得很幸福、很快樂,住在農村。一生讀書,老師跟父母對我們沒有要求,從來沒有提到分數。我的父母對我,年年升級就可以了,不要留級,就這麼一個標準。我們也滿足家人的希望,我參加考試,我一看題目,答題,算到六十五分我就交卷了,後頭會做也不做了。為什麼?及格了。我考試沒有拿七十分的,六十分以上,不到七十分,第一個交卷。老師都感到我很奇怪,不跟人爭分數,不跟人爭名次。而且,學校功課很簡單,我聽講的時候專注,聽老師講課,不需要溫習的,考試就能夠答覆,就能保持六十分。這個方法很好,所以我有很多的時間看課外的書籍。學校圖書館,你會看到我常常在裡頭,我在裡頭找我喜歡讀的書,所以讀得很多。變成什麼?常識很豐富,同學都不如我。有常識就有辯才,所以在學校功課雖然不好,我是學生頭,同學都聽我的。老師對我也很愛護,因為我這個頭做得很好,不做壞事,對同學、對學校都有好處。所以學校連校長、老師對我都很欣賞,但是就奇怪,為什麼不去拿好分數?我告訴他好分數沒用,升級就行了,何必!你看從小就不跟人爭。不跟人爭好,好處太多了。

  這一句諦察法忍,這就是求學,世出世間法統統用得上。這個地方講的佛法,這佛法大乘講得高,為什麼?真正諦察就是觀照,章嘉大師給我說的看破,就是這一條。把一切法看破了,於一切法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是佛的境界。如果你不知道它的真相,你把假的當作真的,你就吃虧了。假的當作真的是什麼?你就有分別、有執著、有起心動念,就錯了,這個知見是六道眾生的知見。「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是如來的知見、法身菩薩的知見。所以法身菩薩,在一切法得清淨心、得平等心,不生煩惱,不造罪業。這是忍辱波羅蜜。波羅蜜是梵語,中國意思就是圓滿,要照字面來翻就是到彼岸,我們中國人講到家,講得比較斯文一點就是圓滿,功德圓滿,忍辱圓滿。能忍才有精進,不能忍,精進談不上。

  這文裡頭教給我們勤修善法,心無懈怠。「經云:菩薩普發眾業,常修靡懈,諸有所作,恆不退轉,是名毘梨耶波羅蜜」,精進波羅蜜。普發眾業,前頭是菩薩,菩薩普發眾業。眾業是造作,業就是造作、事業。菩薩的事業決定是利益眾生的,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是菩薩的本願。怎麼落實?落實在斷惡修善。為什麼?眾生的苦是惡業造成的,眾生的樂是善業的果報。菩薩知道因果。

  今天這個社會苦,什麼原因?眾惡之所感。現在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向著十惡業,很少人有十善的念頭,殺盜淫真的到了飽和點。我這兩天聽劉素雲老師這一次在這邊報告的光碟,她所說的那些事情我都不知道,講殺盜淫講得非常微細、講得非常清楚,舉出很多例子,沒有一句是假話。我聽到之後,我都感到害怕。眾生造這些惡業,哪能沒有果報?這果報是什麼?果報就是災難。無論是別業、共業,這太可怕了。這個光碟要大量流通,希望能夠喚醒這些迷惑顛倒的大眾要回頭、要改過。不回頭、不改過,他們的前途一片黑暗。不僅僅是死亡,死亡之後到哪裡去?地獄、餓鬼、畜生,不是人道,他不像人!中國古聖先賢講人道的標準五個字,仁義禮智信。《左傳》裡面說:「人棄常則妖興」。常就是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如果這個人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他就不是人。所以人棄常,棄是放棄,五常現在完全放棄了,那怎麼樣?妖興,這個社會就是妖魔鬼怪,那怎麼可能沒有災難?肯定有。

  我希望我們淨宗同學,所有認識的人,這個片子(光碟)都要放在家裡,在家裡面放給大家聽聽,先度你一家,讓你一家覺悟過來,再給鄰居。這個光碟大量流通,可以送給鄰居,送給大家看看,決定有好處。也讓大家曉得佛教在搞教育,搞倫理道德教育,救人的教育,救社會、救國家、救世界的教育,要從這裡救起,人不回頭沒辦法。她在這裡幾次講演,我也沒有去聽,沒有注意到,昨天聽聽,我覺得內容講得太好了。劉居士沒學佛之前,她是共產黨員,是政府官員,她是處長階級的,年輕時候做過老師,教過書,教過小學、教過初中,她所說的話是經驗之談。從她談話裡頭,我們意識到社會的危機,如果不回頭,果報決定不能夠避免,這個果報就是災難。災難從哪來的?是我們不善的心、不善的行為所引發的。我們真正能夠改過自新,回頭是岸,災難就能化解。這些光碟大有益於政教,政治希望社會安定和平,人民希望每個人一生能過到幸福美滿的生活,她這個教育非常有說服力,要多流通。

  經典上告訴我們,斷惡修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要努力精進,恆不退轉。精進也有三種,第一個是比喻,「被甲精進」,這個字念披,古時候打仗的時候,將士衝鋒身上披的鎧甲,保護自己身體,叫被甲。現在戰爭也是這個意思,你看衝鋒陷陣是用戰車,坦克車在前面,士兵在後面,坦克車是裝甲的。「謂起大誓願心,修諸勝行」。菩薩用什麼為鎧甲?用弘願,四弘誓願,這是菩薩的鎧甲。四條,第一個,「眾生無邊誓願度」。要發這個大心,要救苦救難,看到眾生苦,就要伸出援手去幫助他,幫助他離苦得樂。

  苦從哪裡來的?菩薩知道,苦從一切不善的念頭、不善的言語、不善的行為所造的,惡因感召的惡果,是這麼來的。於是斷惡修善就有方法,離苦得樂就有方法,離苦得樂一定要教他斷惡修善,要把惡因惡果、善因善果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而且做給他看。你看心行善良的人,他多快樂,他多幸福。他看到了,他心裡就服了。不看,跟他講,他有時候不相信,看到之後他服了。特別是我們自己,我們在沒有學佛之前,沒有接觸傳統文化之前,跟他一樣,也迷,也造罪業,但是沒有他們造的那麼重,所以接觸聖賢教誨,很快就回頭了。這就說明我們過去生中有善根,這一生覺悟得很快。現在迫切需要幫助他們覺悟,幫助他們回頭。

  我們居住在這個小區,這些鄰居,劉老師這個光碟,定弘師跟他母親在一起做的報告,《母慈子孝》,我們這個小村都要發;《認識佛教》也發給他們,告訴他們佛教是教育,不是迷信,佛教對每個人、每個家庭,決定有好處,沒有壞處。我們居住這個地方,首先得度的應該是最靠近的。我們的中心在尖沙咀漢口道這一帶,我們像這些光碟也應該每一家都發,接受就給他,不接受我們就不給他,有好處。我們住在這個地方十年了,十年要真正有心的話,漢口道這一、二條街應該受感化了。現在人貪財,告訴他佛家生財有大道,多做好事決定發財。所以要有心去幫助別人,要懂得四攝法,四攝法就是人與人相處的原則。

  第二種,「攝善精進」,精進跟持戒有相似之處。經典裡面佛雖然沒說,但是這個事是好事。善惡的標準有兩種,一種對自己,一種對眾生,對自己有利、對眾生有利,這個事情一定要去做;對眾生有利、對自己沒有利,也應該要去做;對自己有利、對眾生沒有利,這個事要慎重考慮該不該做,要很小心,要很謹慎。這是「修方便行」,這是隨緣,隨緣要有妙行,「進趣無上菩提」,我們有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永恆不變,就是接近無上菩提。我們採取的手段,先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就成就無上菩提。

  第三個,「利樂精進」,利是利益,樂是喜歡,念成樂也可以,樂是快樂。「謂勤化眾生,咸修於道」,這就是我們要把好的東西介紹給別人,讓大家都知道。我們要尊重別人、要敬愛別人,傳遞善行善言,幫助大家斷惡修善,幫助大家改邪歸正、端正心念,這個地區就沒有災難,災難就能夠化解,這個地區的人民會幸福快樂,這個地區會非常穩定成長。無論在哪個方面,帶給這個地區真實的利益。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