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二九集)  2012/5/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32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七百二十五頁倒數第二行:

  「淨土是他力法門,彌陀六字洪名與一乘願海均是他力。今依靠佛願,迴向,往生,是為無上迴向」。在諸佛如來教化眾生,都是以無量法門來應眾生不同的根機,所以應機說法。只有淨土法門是個特殊的,它的特殊狀況前面我們都已經學過了,學得很多。這個法門完全是阿彌陀佛無盡的悲心,希望真正能夠幫助沒有能力斷煩惱、沒有能力消業障的這一類眾生,這一類眾生多半都是在諸佛剎土的凡聖同居土,也就是六道輪迴當中。他向他的老師請教,他的老師是世間自在王如來,老師教他去訪問十方諸佛剎土,親自去看看。他真聽話,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樣,他出去參學,也就是考察,現在所說的調查、研究。用了五劫這麼長的時間,把這個工作做完了。諸佛剎土裡面各有優劣,優點統統採取、接受,缺點統統捨棄,極樂世界是這樣造成的。所以,四十八願是他調查、研究的總結,就依這個構想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也就是說,它是集十方一切諸佛剎土世界裡面美好的大成,這是集大成。這是阿彌陀佛為這些苦難眾生提供一個修行的道場,這個道場太殊勝了!

  往生到這個道場去,只需要三個條件,第一個你真相信,第二個真想去,第三個就是念他的名號。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頭告訴我們,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你果然真信、真想去,你往生的條件就具足了,就這麼簡單。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有高下,四土三輩九品,品位高下在你念佛功夫的淺深。所以確確實實,博地凡夫一品煩惱沒有斷,如果真信切願,念佛功深,往生到極樂世界所得到的品位真的是叫人難以相信。因為它太快、太高了,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釋迦牟尼佛在經上講得很好,極樂世界裡面真實的狀況,只有「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如來的果地才了解得透徹,等覺菩薩都還模糊,不是真正清楚。這是極樂世界微妙之處。

  所以,生起信心是真難!特別是指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現代這個時代的人,多多少少都受了些科學的影響。科學是研究物理的,它第一個教人要懷疑。物理是可以,從懷疑才能發現新的意念,從這慢慢去研究,不斷的把事實真相搞清楚。可是佛法它不是物理,它是心理,心理要接觸的條件就是要真誠,不能懷疑,心理一懷疑,你永遠就不能入門。你看,今天我們碰到這個狀況,從科學那裡學了懷疑,對什麼都懷疑,這是什麼都不能懷疑。但是從懷疑的心態回到真誠、不懷疑,這條路難走,我自己就是走這條路走過來的。最初接觸佛法,接受老師的教誨,完全把佛法當作哲學來看待,裡頭帶著懷疑,哲學跟科學都帶這個。學了二十多年,慢慢的接受印光大師的教誨,印光大師特別強調,初接觸佛法的這些學人,告訴我們,「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我們都以為自己很誠敬。還好我接觸佛法不久我就認識章嘉大師,這個老人非常慈悲。我二十六歲認識他,那個時候他老人家六十五歲,祖父輩的。完全用傳統的方法教我,我接受了,好在我還聽話。

  他看出我們這些年輕人,非常慈悲,不捨棄,難信的東西他常常提醒你一下,他不要求你,譬如頭一個就是戒律。我們有一個觀念,釋迦牟尼佛制定戒律是三千年前的事情,是古印度那個時代,那個時代定的這些戒律現在還需要用嗎?佛的戒律相當於儒家的禮,儒家的禮我們知道,三代就不一樣。三代是夏商周,有修訂,有的廢除,有的重新修正。釋迦牟尼佛這個沒修正,一直傳到現在,傳了將近三千年。學佛還要過三千年前古印度的生活方式,這個我們不能接受。所以我那個時候學佛,著重在經論,戒律不重視。戒律是生活規範,現代人有現代人的生活規範,古人有古人的,中國有中國人的,外國有外國人的,何必學外國人?這個觀念要改變過來可不簡單!可是章嘉大師清清楚楚。我跟他,真的非常慈悲,每個星期我見面一次,星期天,通常他會給我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的時間。我離開他的時候,老人家一定送我到門口,到門口的時候一定會輕輕的說一句話,「戒律很重要」。我也不問他,他也不細說,就這一句話。這句話,我跟他三年,大概聽了幾十遍,都沒有認真去想他這句話的意思,三年。老人六十八歲過世了,他過世,葬禮很隆重,特別給他做個火化爐,就等於說專用的。火化之後,燒出大大小小一萬多顆舍利,那個時候轟動了整個台灣,從來沒有看過這個。

  他的學生甘珠,帶著一些弟子搭帳篷,在火葬場住一個星期,我也參加了。我在那裡住了三天,認真反省,我跟他三年,他到底教我些什麼?這一反省,頭一個念頭就是「戒律很重要」。我就認真去想,他為什麼要這句話說那麼多遍?我認真思考,想了一、二個星期,突然有一天想到了。這是成佛之道,這不是人間的。世間法定的一些規章、法律過幾年得修正一下,這個法門是凡夫成佛去作佛,一修訂佛就作不成了。我就想到這一點,這是出世間法,不是世間法。出世間法要求的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通途這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一定是從戒律開始,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慧能斷煩惱、能消業障、能成佛道。我把這個東西總結出來之後,才知道戒律真重要。戒律是什麼?它是屬於行門。經論是屬於解門,是讓你明瞭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明瞭之後,你如果不認真去做,那不就等於零嗎?這個事情,雖然是大師圓寂不久,在半年當中我就明白了,知道佛法所要的不是知識。如果沒有通過戒定慧,你研究經教是屬於佛學,是知識,不是智慧。知識解決問題有侷限性,而且有後遺症,智慧沒有,智慧是要徹底的開悟。這就是佛學所用的方法跟世間學術完全不一樣。搞清楚之後,我這個概念就完全轉過來了。

  大師圓寂之後,我又找了個老師,李炳南老居士,在家學佛的,通宗通教,顯密圓融,非常難得的一位大善知識。我把工作辭掉,專門跟他學佛,跟他十年。他修淨土,他是印光法師的弟子,山東人,勸我學淨土。我對於淨土,那個時候不反對了,已經學佛五、六年了,但是對於大乘經論興趣很濃,對於老實念佛還沒有放在心上。所以,經教的基礎在他老人家手上奠定了。大乘經教裡頭,特別喜歡的,《華嚴》、《法華》、《楞嚴》、《瑜伽師地論》跟《大智度論》,喜歡這個東西,在這上面下了很多功夫。李老師也像章嘉大師一樣,非常善巧,來幫助我。我一直到自己《楞嚴經》講了好幾遍,《法華經》講過大意,六十多個小時,《華嚴經》用的時間最多,講過兩次,兩次都沒有講圓滿,都講了一半,經太大。像我這種講法,估計一部經講圓滿要兩萬個小時,一天四個小時要講十幾年。我願意講,可是沒人願意聽,太長了。聽眾我都不在乎,我喜歡我自己學的東西。

  你說這次《華嚴》講了四千多個小時,五分之一,講到五分之一,四千多個小時。前年,二0一0年,實在看到社會的動亂,地球災難頻繁,我覺得這個不大對勁,來不及了。所以把《華嚴》停了,專講淨土,選擇這個本子。這個本子,通過這兩年的學習,我肯定這個本子是佛經裡面最殊勝的一部經,它可以代表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尤其是黃念老這個註解,這個註子是集註,是集大成。你看他每一句經文註解的,他所引用的經典也都寫出來了,這文字從哪裡來的。經論八十三種,祖師大德的註疏有一百一十種,總共是一百九十三種,典籍裡頭。所以讀他這個註子,等於讀了一百九十三種經論這裡頭的精華,真正稀有!經是會集本,註解也是會集本,讀這部經讓我們大開眼界。

  把這個經裡頭所講的義趣搞清楚、搞明白了,這才萬緣放下,死心塌地,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下定決心,一定要生極樂世界,一定要見阿彌陀佛。能不能?能,決定能。這部經典就是保證書,你把它搞清楚之後你就真有把握。法門真正是像經上所說的微妙無比!知道阿彌陀佛的歷史,極樂世界是怎麼來的。這個世界不是業力變現出來的,是阿彌陀佛的願力,這個願不是從阿賴耶裡生出來的,完全是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這個就微妙了。所以,裡面字字句句都是跟自性相應。我們的自性跟阿彌陀佛的自性是一個性,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就是自性的名號。念阿彌陀佛,確實是念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尊阿彌陀佛,但是同時是念自性的性德,這叫一念相應,念念相應,《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他用名號來做為修淨土的方法,用得太妙了!因為它太簡單了,名號只有四個字,阿彌陀佛。可是名號的意義、名號的根源、名號的由來、名號的功德,你要是不清楚的話,你對它產生不了信心。信心裡頭一絲毫懷疑都沒有,真信!

  與一乘願海,這個一乘願海就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他五劫參訪諸佛剎土所得到的結論,這個四十八條,他所得到的結論。一乘是成佛,佛法裡頭最高的法是一乘法,二乘是聲聞、菩薩,三乘是聲聞、緣覺、菩薩,不是成佛,一乘是成佛。所以,淨土這個法門它是一乘法,它不是三乘,讓我們在一生當中圓滿證得佛果,這個不可思議!菩薩要修成佛好難,經過無量劫,我們一生就成就,這就難信。不是我們難信,諸菩薩們不相信,你跟他們講他們都會搖頭,這不可能的事情。那就是他們對於名號功德不了解,真正把名號功德透徹了解,你就相信了。

  行門裡頭,兩種人最容易成就,祖師大德常說的上上根人,絕頂聰明,一聞千悟,教他不費力氣;第二種人是下下根性,這種人老實,你教他這句阿彌陀佛,他也不會問,他就老實念,念個三年他真成功,他往生了,瑞相稀有。他什麼都不知道,但是他老實,他真念,心裡頭除了阿彌陀佛之外他什麼也沒有,他什麼也不需要知道。你看他每天,那些阿公阿婆拿著念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滿面笑容,滿身的歡喜。你跟他講什麼話,他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不知道聽進去沒聽進去。他除了一句阿彌陀佛之外,他沒有第二句話,這種人了不起,這種人他的成就跟上上根人平等。我們吊在中間不上不下,這種人是最難度的,最麻煩的。所以我們往往,現在對這個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看到鄉下阿公阿婆在念佛,我們跟他致敬,佩服。為什麼?他決定成就,他決定成佛,我們怎麼搞都比不上他。這個人雖然叫愚,古人說「愚不可及」,可是你比不上他,他有愚忠,他有愚誠。上上根人聰明,誠心發出來。他愚他也發的是誠心,那個真誠跟上上根人的真誠沒有兩樣,所以他能成就,而且很快速的成就。這個例子很多,《淨土聖賢錄》裡有,《往生傳》裡頭有,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接觸的這些人事物,親眼看見過,親耳聞過,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這一乘願海是他力,阿彌陀佛的力量,六字洪名也是阿彌陀佛的力量,我們藉著佛力到達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個什麼世界?很像外國的大學城,它是個學校,規模很大。這個地區雖然說是極樂國、極樂世界,實際上它是個學校、是個道場。這個世界裡面的人很單純,這個世界裡頭沒有政治,我們讀多少經典,釋迦牟尼佛沒提出來。這個世界沒有上帝、沒有國王,極樂世界沒有國王,極樂世界沒有士農工商。非常單純,就兩種人,一種老師,一個學生,就這兩種人;阿彌陀佛是老師,每一個往生的人,到極樂世界都是學生。學生程度不相等,所以它那裡班級也不相同,大分為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真有。初級班是凡聖同居土,中級班是方便有餘土,高級班是實報莊嚴土。高級班是真高,那個標準就像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標準,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些人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是高級班;能夠把見思煩惱斷掉,這種人往生是中級班;像我們這一品煩惱都沒斷,到極樂世界是初級班。雖然是初級班,在西方極樂世界的待遇,跟高級班沒有兩樣,這個很特別。不但生活狀況跟那些人相同,這最高的待遇,我們到極樂世界去,智慧、神通、道力也好像突然提升了,也跟高級班同學差不多,這是不可思議。這究竟怎麼回事?這就是名號跟一乘願力的加持。這是在他方世界裡頭沒有的,只有極樂世界有。

  這四十八願說的,第十八願「十念必生」,第十九願,往生到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高級班的。確實有四土三輩九品,但是待遇是平等的。所以,我們自己很清楚,全靠佛力。靠自己的,就是我相信這個法門,我一點都不懷疑,我真的願意往生。我知道在這個世界,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門我都修不成就,沒有這個能力,煩惱斷不掉,業障沒法子消除,這是障礙。今天阿彌陀佛提出條件,不需要斷煩惱,不需要消業障,這個法門對我就很適合,叫帶業往生。真信、真願、真正念佛,我可以做得到,符合這個標準就決定得生。所以你看佛的願,迴向、往生融在一起了,就在這一句名號裡頭。這一聲名號,南無阿彌陀佛,或者是念阿彌陀佛,這裡頭有佛的願,四十八願統統在這一句佛號上。有迴向,決定往生,這是無上的迴向,不必單獨迴向。

  做這個註解,這個註解是非常了不起的註解,我們簡直不敢相信凡人能做得出來。黃念祖老居士,老人往生之前六個月,每天念十四萬聲佛號,追頂念佛。十四萬聲佛號念了半年,他往生極樂世界去了,這就是無上迴向。無上迴向,念念向著西方極樂世界,除這一個念頭之外,其他的念頭都沒有。那是什麼?那是念念都在迴向,不要再用迴向的形式,念念都是迴向。我念這句阿彌陀佛幹什麼?就是要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所以希望這個意思我們搞清楚、搞明白。

  再看底下一段經文,「令得妙果」。經文:

  【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這就成佛了。我們看註解。「是故能生一念淨信,將所有善根,至誠迴向,則隨願皆生」。這句話是黃念祖老居士的,你看下面他就引用的了。「《會疏》所開示: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黃念老一天念十四萬聲佛號,那念得多!這是什麼?這是表法的,這是做給我們看的。這是人家真幹,給我們做榜樣,實際上一念、十念都能往生。這是他用實際的行動來教我們,佛要怎麼個念法,要像他這種念法。我們應當學習,養成習慣。如何學習?一個月用一天的時間,一個月找一天的時間,這一天什麼工作不做,專念阿彌陀佛,看看念多少萬聲。一個月搞一次,把它養成習慣。到我們自己臨命終時,最後的那七天,一天能念十萬聲,決定得生。平常不練不行。一個月一次,一年十二次,真正到往生的時候用七天的時間,真有把握,真的是好事。念老的這種表法是為我們做的,我們要感恩,提醒我們,在最後應該怎樣念才真正有把握往生。

  念佛,祕訣沒有別的,萬緣放下,一心專注,這個非常重要。經裡面告訴我們,底下這一品「三輩往生」就看到了,叫「一向專念」,就是要專注,決定不能分心,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是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的,大勢至菩薩是用念佛修成佛的,他就用這個方法成就的,叫「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他把這個方法傳給我們。都攝六根就是我們講萬緣放下。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眼不看,耳不聽。實際上,眼怎麼能不看?耳怎麼能不聽?眼可以看,耳可以聽,你所看見的、所聽到的別放在心上,就沒事,乾乾淨淨的;你要把看的東西、聽的東西都放在心上,錯了。

  怎樣才不會放在心上?你要了解外面事實真相。外面的事實真相是什麼?佛講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假的,不是真的。眼看到的色是假的,耳聽到音聲也是假的,鼻聞到的也是假的,舌嘗的也是假的,沒有一樣不是假的。知道是假的,不放在心上,我們的心就清淨了。凡夫看了之後,他放在心上,順他意思的他起貪心,想控制它、想佔有它;不順他的意思他討厭,想離開它、想拋棄它。都變成了垃圾,染污自己的清淨心。佛菩薩不一樣,佛菩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那是什麼?看得很清楚,聽得很清楚,絕對沒有放在心上。這叫功夫,真功夫!所以他心清淨、心平等,心永遠是覺而不迷,他有這個本事。這個本事我們得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學,非常重要。

  八萬四千法門裡頭,方法雖然不一樣,但是原則相同,那就是止觀。觀,清清楚楚;止,如如不動。所以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修禪定的,修禪定在哪裡修?用現在的話說,在百貨公司,最熱鬧的地方。他去逛百貨公司,修禪定。你看他看得清清楚楚的,那是慧,如如不動那是定,定慧等持,修禪定,那真修禪定。禪定不是盤腿面壁,盤腿面壁的禪定不起作用,這個禪定起作用。你問他什麼他都知道,你問他想不想要這個,他都完全不要。就是說,他沒有控制的念頭,沒有佔有的念頭,也沒有分配的念頭,什麼念頭都沒有。所以定中有慧,慧中有定。不是看這個也想有,看那個也想佔有,像觀光,人家說什麼?看了之後身上錢全光了,這一觀全光了。真有功夫的人他如如不動,看得很清楚、很明白,確實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動念,這真修行,真功夫!我們凡夫看不出來,不知道他在那裡修禪定。這是《華嚴經》裡面告訴我們的。真修行在哪裡修?其實就在生活上,穿衣吃飯、工作、待人接物全是禪定。離開生活你到哪裡修?那不是真修,不是真功夫。你到山上挖個山洞,在裡頭住個三、五年,很不錯,給你到百貨公司逛一趟,那個定功全部沒有了,那是假的。這個東西得禁得起考驗,禁不起考驗是假的,不算是真功夫。

  所以說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這一念是真念。此地講的一念,實際上就是彌勒菩薩告訴我們的,一彈指有多少念?三十二億百千念,這一彈指。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有多少個念頭?三百二十兆。你怎麼會知道?如果你知道,你就曉得全是假的,不是真的。現在科學是用秒做單位,彌勒菩薩這一彈指,我們一秒鐘能彈幾次?年輕,體力好的,我相信至少可以彈五次,那再乘五。一秒鐘有多少個細念,微細的念頭?一千六百兆。這是今天科學家發現的,波動的頻率,整個宇宙是波動形成的。這個波是什麼?就是念頭。所以佛在經上說,「一切法從心想生」,真的,整個宇宙萬事萬物都是這個波動產生的。誰的波動?自己的波動,不是別人。所以一個人一生的際遇,你真正明白了你就知道,自己負責任,於任何一個人都不相干,完全是自己的念頭。

  別人罵我,我聽了會生氣,為什麼?我接受了。他罵別人我怎麼不生氣?罵別人,我沒有接受到他的。如果你要曉得這身體是假的,身不是我,怎麼罵也不會生氣,為什麼?沒接受。你說誰負責任?你恨罵的人嗎?不要恨他。我如果不接受,沒事;我要接受,這還是我自己的事情,於他不相干。這就是事實真相,真相看穿了,你就真的得大自在;真相看穿了,你在真相之中就能如如不動,也就是我們俗話講,不放在心上了。心清淨了,心清淨看外面的人都是好人,好人是好人,壞人也是好人,平等的,沒有差別。所以,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看一切眾生都是菩薩,我們凡夫看佛菩薩都是凡夫,就是這麼個道理。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

  「又《要解》云: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這是蕅益大師講的,蕅益大師給《彌陀經》做了個註解,叫《要解》,寫得真好!他在後面跋文裡頭說的,他九天寫成功的。印光大師對這部書非常讚歎,他說即使古佛再來作一部註解,也不能超過它。印光大師肯定的說,這個註解是《彌陀經》當中第一註解。裡面有這麼一句話,這句話重要。你看,信、願堅固,堅固是絕不動搖,臨終的時候只念十念,或者只念一念,就是一聲阿彌陀佛,他就能往生。品位高下不在念佛多少,是念佛功夫有多深。什麼叫功夫?也就是堅固這兩個字,真誠、恭敬!堅固的真誠,堅固的恭敬,這個人念一句阿彌陀佛,抵得我們念十萬聲力量都大。為什麼?我們念一聲阿彌陀佛心不堅固,心是浮動的,心是散亂的;這個人的心,他心是定的,它不散亂。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他什麼都沒有,他念一聲就跟阿彌陀佛相應一聲,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個要緊。我們能夠在平常養成,你就決定生淨土。平常養成,你是真正阿彌陀佛的弟子,你跟阿彌陀佛當中的信息是暢通的,一絲毫障礙都沒有。

  我們起心動念佛菩薩都知道,因為念力能量不可思議,這是近代科學家發現了。大乘經典裡面說,任何一個眾生,有情眾生,就是他有思考的,他有念頭的,念頭才動周遍法界,整個宇宙都收到這個信息。一動就收到,比光快多了。光的速度,從太陽到地球要八分多鐘,我們念頭才動,遍虛空遍法界全都知道,光不能比。我們身體狀況佛菩薩也都知道,為什麼?身體細胞它也是波動現象,沒有波動現象,這物質就不存在了,物質是波動現象所產生的。所以每個細胞都有波動狀況,也是遍法界虛空界,佛菩薩全知道。念佛人,佛菩薩歡喜,佛菩薩加持你,你身心健康,你身體不會生病。我們的信息發出去,細胞裡頭帶著病毒,佛菩薩會幫助你把它清除掉,這就是他的加持。那我們很多念佛人身體都不好,這怎麼回事情?佛菩薩加持你,你不接受,那就沒法子。你要接受,真管用;你不接受,那你另外去找人去,找醫生去,找醫藥幫助你,為什麼?你不相信佛力。

  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實在不可思議。人生病了,不想佛,想醫生,想找什麼藥來治,他想這個,這就是他的信心不堅定。有沒有堅定的?有。特別是這些年來,量子力學家他們專門蒐集這些資料,證明念力不可思議。我們看到很多報告,他蒐集的就是得重病的人,得癌症。醫院醫生宣布,他的時間,存活的時間只有二、三個月,不再治療,沒有法子治療,叫他回家去。這些人有一部分是信仰宗教的,知道,等於說宣布死刑,知道活在這個世間沒幾天了。他什麼都不想了,他有宗教信仰,他就想上帝、想天堂,天天在祈禱,希望上帝帶他到天堂去。他不想身體,也不想他的病,過了一、二月沒事,再去檢查,他病好了,沒有了。這什麼原因?真的,上帝幫他清理了,他接受了上帝,不再想病。接受上帝還想著病不行,不管用,為什麼?你心裡頭有二念,不是專注。專注才產生力量,不專注產生不了力量,這個道理一定要懂。所以,自己可以把自己的身體什麼毛病都能治好。

  我們淨宗的方法是妙中之妙,我們就想阿彌陀佛,不想自己身體,身體好不好於我不相干,我就想阿彌陀佛。我想阿彌陀佛,還想我的身體,我這身體阿彌陀佛治不了。說老實話,醫生也治不了,醫藥也治不了,為什麼?業障!想阿彌陀佛怎麼就能治好?想阿彌陀佛,你看,你念頭轉了,專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沒有業障,什麼業障也沒有,阿彌陀佛這個名號裡頭沒有煩惱。所以你只要老實念這句阿彌陀佛,業障不消自然消掉,煩惱不斷自然斷。你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道理就這麼簡單,擺在面前,你相不相信?所以堅固這兩個字重要,堅固的信心、堅固的願心,什麼問題都解決了。換句話,念佛人,全身投靠阿彌陀佛就對了,除阿彌陀佛什麼都別想,身心世界統統不想,這叫真念佛,這叫真求生淨土。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所以他決定得生。

  底下的話還是蕅益大師講的,「若無信願」,沒有信、沒有願,你天天念阿彌陀佛,「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我們看黃念老居士,臨終之前這半年,每天十四萬聲佛號,那就是如銅牆鐵壁相似,真是持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念到這個程度。他有信,他有願,所以他表演這個成功的樣子給我們看。如果不相信,信心不足、願心不足,你就像他那樣的念法,一天也十四萬聲,他能往生,你不能往生。這個道理要懂。如果有堅固的信願,一聲、十聲都能往生。

  蕅益大師這個註解得到印祖給他印證,印光大師給他印證,說諸佛再來給《彌陀經》做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蕅益大師講的真話,我們要真相信,真相信那就是得真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真心,要用真心去念佛。用真心念佛,也得用真心去生活,用真心工作,用真心待人接物。不能說我念佛用真心,我跟人往來還是一樣用假心,那你念佛那個心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都假。真心待人接物不吃虧嗎?人家都騙我。吃這一點虧不算什麼,你佔大便宜,你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這個便宜可太大了!這世間吃一點小虧算什麼?這個小虧不肯吃,極樂世界去不成。這個帳你有沒有去算算?這個世間再大的虧我都要吃,我只要能到極樂世界就行了。所以,處事待人接物一味真心。

  真心從哪裡學起?前幾次講過,從說真實語做起,不說假話,真實語,從這做起。不接受外面環境干擾,我們心才能夠清淨。我也講過,不接受外界干擾從哪裡做起?從把手機丟掉做起。你看你那個手機干擾多大,沒有手機多清淨。不看電視,不聽廣播,不看報紙,不看雜誌,它就不會干擾你,心不就清淨了嗎?清淨心生智慧,這種染污叫你生煩惱,不會生智慧。不學佛不懂這些道理。我學佛大概十年,把這些東西統統丟掉了,五十年沒有接觸。手機,我也有手機,我跟諸位講了,我的手機充電,一年充四次,三個月充一次。不開!我有事情,有急事找人很方便,只有我打出去,沒有人打進來,講完話關掉。一個星期難得用一次,有的時候一個月用不到一次。這樣就好。古時候祖師大德教給我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這首偈講得好!念佛重要,念佛是幫助你到極樂世界,說話是造輪迴業。不管你說的是好話,是不好的話,統統是輪迴業,好話在三善道,壞話是三惡道。何必造業?念佛多好。

  下面,「中日兩國大德,萬里同風,同以信願為往生之主因,皆是人天眼目」。這一句是黃念老講的。中日大德,《要解》是蕅益大師,中國人,《會疏》是日本的法師,也是唐朝時候人,在中國留學的,大概都是善導大師的學生。你看,他們在《彌陀經》註解裡頭都是這個說法,《會疏》講的,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蕅益大師講的,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決定往生,這個語氣多肯定。這中日大德,萬里同風,講的是一樣的話。都是以信願為往生的主因,主要的因,第一個因,對極樂世界真相信,真願意去。真願意去,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世間事還得照幹,為什麼?利益眾生。為別人不為自己,這就對了;為自己就錯了。幫助正法久住,這是為佛法,幫助苦難眾生,這是為大眾,可以。不要為自己,為自己就錯了,為自己就是往生淨土、老實念佛。所以蕅益大師,《會疏》好像是峻諦,日本人,都是人天眼目。

  「又《彌陀疏鈔》亦曰」,《疏鈔》是蓮池大師的,《疏鈔》裡頭也說,「但有願者,無一不生。方知願力,如是廣大,焉可不信,焉可不願」。蓮池大師這幾句話說得也非常中肯,告訴我們,願力不可思議,真正願意生淨土的,沒有一個不生。願力有這麼大,不能不信,不能不發願。願決定要堅定,來生哪裡都不去。如果有人去,來生你還到人間來,你做皇上,你要不要幹?聽說這個好,這真難得,極樂世界就丟掉了,你那個願是假的,不是真的。別說做皇上,到天上去做天王也不幹。天王裡頭最大的,福報最大的,摩醯首羅天王,第四禪的天主,大梵天王是初禪天的天主。如果有人叫你去幹這個,你上當了,不能幹。機會遇到的非常非常難得,這次遇到這個機會一定要把握住,決定不動搖。「修淨業者,於本經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與《小本》」,小本是《阿彌陀經》,小本所說的「信願持名,實應刻骨銘心,不可暫忽」。這三句話,「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信願持名」,一個意思,信願就是發菩提心,持名就是一向專念,應該刻骨銘心,不能暫忘。暫是什麼?一念忘掉了。念念都不可以忘掉,保證你往生。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又《無量壽經起信論》」,這是清朝乾隆年間彭際清居士的著作,這裡頭也說,「亦明一念與至心迴向之旨」,也說到這樁事情,這都把它抄在一起。「論曰」,《無量壽經起信論》上講的,「一念至心迴向,即得往生。行者誠能一念信入,何須更論種種功勛。一切眾生流浪生死,惟此一念,更無二念。乃至發真歸元,成等正覺,唯此一念,亦無二念」。這後面的文全是《起信論》的,說得長,說得很詳細。行人,就是修淨土的這個人,行者。誠是當真講,真能夠一念信入,真有這樣堅定不動的信心。他說何須更論種種功勛,這意思是說,其他修的這些法門不必要了。參禪、念咒,其他的這八萬四千法門、種種法門都不需要修,你真的能一念相信。一切眾生流浪生死,惟此一念,那一念是什麼?一念錯了!就是一念,這一念就是當下一念,不是前念,不是後念,就是當下這一念。一念信入,念念信入,不能不信。

  我們看這部註解,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們,八十三部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註疏,可以代表千經萬論,都是這麼說的,這不是假的。用心做這個集註,無非是增長我們的信心,幫助我們斷疑生信,這個用意很深。我到北京去看他,他自己一個小房間,只有我們攝影棚一半大,一張床鋪,一個桌子,桌子旁邊堆了一大堆的書,就是他這些資料。我都問他,這東西從哪裡來的,你怎麼能蒐集得到?真不容易!在那個環境當中能蒐集到這麼多的資料。佛力加持,如果不是佛菩薩幫忙,怎麼可能找到這些東西?佛菩薩幫忙就不可思議了,佛菩薩挑選的東西都是精華,讓你看到,讓你接觸到。真的,不是佛菩薩加持找不到,在他那個環境當中,連我們在香港想找都找不到,他怎麼能找到?這些資料,到大學圖書館也未必能找得齊全。

  底下講,我們凡夫生死輪迴也是一念,一念錯了。乃至發真歸元,成等正覺,這是講成佛,禪宗裡面所說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也是這一念,亦無二念。所以這個一念的能量不可思議。一個人臨命終時,六道裡頭他到哪一道,就在臨終的那一念,那一念決定他到哪一道。所以,送往生的人,助念的人不能不懂這個道理。這是一個人生死關頭,決定要入哪一道,與他身邊的人、送終的人關係很大。如果是念佛的人,明白淨宗這些理論,能夠如法幫助他,那就是一句佛號,沒有第二個念頭。這個時候不講開示,什麼話都不能講,就是一句佛號,老老實實。講開示叫打閒岔,會把他送錯方向,不能讓他有第二個念頭,念念都是阿彌陀佛就對了。

  人斷氣了,他的靈魂沒走;靈魂沒有走,雖然斷氣了,你碰他的身體,他會生煩惱,他會有疼痛的感覺。如果煩惱一生,怨恨你,他地獄道去了。如果是家裡的親人在旁邊,他很喜歡的兒孫,貪戀的心生起來,鬼道去了;愚痴,沒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畜生道去了。所以,送終的人這些道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臨終就是一句佛號,不能讓他起任何與六道相應的念頭,這就對了。印光大師在《文鈔》裡也告訴我們,人在臨終,因為經上有說,他走了以後,看看哪個地方有暖氣、暖相,判斷他到哪裡去了。頭頂是天道,胸口是人道,膝蓋是畜生道,腳心是地獄道。所以,有很多人想去摸一下。八個小時之內他沒走,你摸他他恨你,那好了,他到地獄道去了。所以不可以碰。不但身體不能碰,他的床都不要碰它,在他四周圍,身體不要靠著他的床,要有點距離。讓他平平安安,很安靜的離開,這對他有好處,這叫真正尊重他、保護他。所以,送終的人要經過訓練,不能把他送錯了。這一念,這一念當然最好平時就修成,平時修成那叫一心不亂,這最上乘的功夫。

  「《大智度論》云:行般若波羅蜜者,一念能數十方一切如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諸山微塵」。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能信嗎?要相信佛的話,佛不妄語,佛的話句句真實。這是佛說行般若波羅蜜者,這個人,這個人什麼人?學佛的同學大家都念過《心經》,《心經》頭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跟這個話意思完全一樣。這不是普通人,這個境界現代的科學家知道,量子力學家他們曉得,知道人的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議。佛在大小乘經都常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制心是把我們的心念集中,就是專注,現在叫專注,講集中,念頭集中,沒有第二個念頭,那個能量就非常大。好像我們這個光,光是一種能量,但是它是分散的,如果把它集中,它會燃燒。我們拿一個放大鏡放在太陽底下,讓它焦點集中,底下東西會燃燒。我們的念頭要集中,產生的力量超過太陽不知道多少倍。所以修禪定的人,你就明瞭了,定功愈深能量就愈大。現代人,心都是散亂的,所以他辦不了事。

  真正能夠集中,你看一念,一念就是集中,念頭集中,沒有二念。能數,數什麼?十方一切如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諸山的微塵。換句話說,這個不得了,等於我們今天講整個宇宙裡面的微塵。有多少?恆河的沙都沒有辦法數,整個宇宙一切諸佛的三千大千世界,把它磨成微塵,有多少粒微塵他一念就知道。所以,「一念之力,不可思議」。這是彭際清居士在《無量壽經起信論》裡頭引用《大智度論》這段文,說明一念之力不可思議。我們這樣才能夠相信,臨終一念是阿彌陀佛,他決定能生極樂世界。念頭愈少愈好,能不放在心上最好都不要再放在心上。

  不但佛法這樣說法,我們的老祖宗教學也是這個說法。中國自古以來,古時候教學,老師跟學生都教人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這個道理。不讓你學很多東西,讓你就學一樣。學一樣有什麼好處?你念頭集中的,你念頭沒有分散。念頭集中時間久了自然就得定,佛法叫三昧現前,三昧是定,起作用,定生智慧。智慧生起來了,你所學的東西自然就明瞭,不需要別人給你講解,什麼意思全明瞭,叫無師自通。那是什麼原因?是定力起作用,定生慧。中國跟印度古老的教學法,是叫學的人開智慧,不是知識。今天教你什麼都看、什麼都學,是走知識這個路子,廣學多聞,知識很豐富,沒有智慧。這個學就學錯了,路子走錯了,這是我們在最近這十年深深體會到。

  聯合國看到這個世界上動亂、衝突太多,所以召開和平會議,和平會議的目的是在消弭衝突,促進社會安定和平。從什麼時候就召開?一九七0年代,到現在差不多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每年開多少次會議,多少人參加,而且參加的確實都是有名的學者、專家、政府的高級官員。四十多年有沒有效果?衝突的頻率年年上升,帶來的災難一年比一年嚴重,讓參與的這些專家學者對於世界和平信心都喪失掉了。我在澳洲,代表大學,有這麼個機會參加這些活動,我參加了大概有,也算有十年了,參加十幾次,所以對這個事情比較了解。為什麼解決不了問題?沒有智慧。有知識,專家、學者都有知識,你看都是博士學位,有知識,沒有智慧,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我參加,是把我們的佛法跟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裡面所說的智慧、理念、方法、經驗介紹給大家。大家聽了很稀奇,為什麼?以前沒聽人說過。可是聽了之後,我們散會了,在一起聊天、吃飯,就有很多人問我,他說法師,你講得很好,這是理想,這做不到。這句話對我來說是一瓢冷水澆頭,讓我發現到什麼?這才是真正最嚴重的問題,什麼?信心喪失了,這個不得了!他懷疑,知道好,懷疑。這逼著我,怎麼樣讓他相信?所以我在二00五年的年底,十一月,也是有個緣分,在我的老家安徽廬江,有個小鎮叫湯池,小鎮。家鄉的父老幫助,地方的領導也非常歡喜,我們做實驗,用小鎮做實驗,在小鎮辦了個傳統文化中心。那時候有三十七位老師,我們培訓了大概三個月,用《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這是儒釋道的三個根,自己落實,在這裡展開教學。教的方法,用身教,就是我們做出來給人看,他才會相信。你講,沒有人相信,要做,下鄉入戶表演出來,收效果很大。教學不到四個月,這個小鎮的風氣一百八十度的回轉,讓我們感到非常驚訝。小鎮居民四萬八千人,我們原本以為要用兩年到三年的時間才能看到效果,沒想到不到四個月效果卓著。我們很感慨,證明了老祖宗所說的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證明了人民是很好教的,就是沒人教他。

  所以,二00六年的十月,聯合國找我們,五月找我,十月在聯合國辦了個活動。我們就把湯池小鎮的成果在那裡做了八個小時報告,做了三天展覽。起作用了,這些與會的大家有了信心,為什麼?做出來了!駐聯合國的大使,一百九十二個國家地區代表,都想到湯池去參觀、去學習,我們自己也有信心十足。原來沒做實驗,人家問我,我也答不出來。真搞成功了。雖然以後地方政府的領導要我們停課、解散,我們聽話,這個信息傳到國外去了,讓國外這些專家學者對於化解衝突、世界和平有一線希望。我們總希望把這個事情促成,讓大家信心十足,那就是必須要多做這種實驗點,到處都有,都做得很成功,大家就相信了。這是我們今天幫助化解衝突,幫助世界社會安定和平,努力做的一樁事情。五月,五月底曼谷有個會議就是這個事情,所以我還是要去參加一下。這個事情是好事,現在馬來西亞想做,我把這個信息告訴泰國,泰國非常樂意做。澳洲在做。都有可能做得成功。現在時間到了,這堂課我們就學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