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十八集)  2011/11/1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04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淨土大經科註》第二百二十九面,我們從倒數第七行看起:

  第二句,「若有眾生,睹菩提樹,聞聲,嗅香,嘗其果味,觸其光影,念樹功德,皆得六根清徹,無諸惱患,住不退轉,至成佛道」,前面我們學到這個地方。接著再看下面,「又《寶香普薰願》曰」,這是四十八願裡面的一願,「其香普薰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可見一塵一毛,莫不圓明具德也」。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華藏如是,極樂世界亦如是。從理上來說,遍法界虛空界無一處不如是,這是理是當然的,可是事上講,各個地方的環境不相同。環境不相同原因在哪裡?統統在教學。如果這個地區有真正善知識,把這個地方人民教好了,跟極樂世界就愈來愈相近;如果沒有教好,那個距離就愈來愈遠。

  我們在這麼多年經驗當中,觀察這個世間,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才知道教學比什麼都重要。讓我們深深體會到,中國古聖先賢真的是有智慧,他重視教學,什麼都是教學為先。一個家庭裡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教育,這一點我這個年齡還看到。也只有看那麼一次,以後再也看不到,不但看不到,聽都聽不到。家學,就是私塾,多半都是利用祠堂,因為祠堂只有春秋兩次祭祀,平常都是空著的,沒有人住,供的是祖先的牌位。所以多半利用祠堂做為學校。這裡面有講堂、教室、禮堂,還有宿舍,遠道的學生可以住在學堂裡面,老師住在學堂。

  我們看到什麼?看到私塾裡頭請老師,那個禮節很隆重。什麼人出來主持?家裡面的老人,大概都是祖父跟曾祖父這樣的輩分。禮請老師,那個時候老師坐轎子,禮節很隆重。請老師,規矩是先拜孔老夫子,這是紀念先師,大成至聖先師。然後請老師上座,家裡面按照輩分,大概高祖父就不參加了,那差不多九十多歲的人,他不出來。可是曾祖父也八十多歲,他代表這個家族,按照輩分,曾祖父輩的、祖父輩的、父親一輩的,再是兒、孫,排班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這個禮節多隆重,這是教育!教育家裡面這些兒孫,你們都看到了,你看你的爸爸對老師,你爺爺對老師,你的太公對老師,都那麼樣尊敬,敢不聽話嗎?在老師,接受家長這樣隆重的大禮,他能不認真教嗎?他要不認真教,怎麼對得起你家長?聘請老師。老師在這一方教書,這一個地區沒有不尊敬老師的,對老師都特別禮遇,因為這個鄉村、這個村鎮幾乎都是一家人。

  現在師道沒有了。師道一定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孝道沒有,師道當然沒有了。所以人心壞了,社會亂了,原因就在此地。世世代代都把人教好,社會安定、太平,沒有災難,人與人之間真的是相親相愛,互助合作。人講信修睦,這都是屬於教育,教出來的。所以,太平盛世是教出來的,今天這個社會,動亂的社會也是教出來的。現在什麼人教?現在電視在教、網路在教,教什麼?教殺盜淫妄、教貪瞋痴慢,教的東西不一樣。人都是一樣的人,古人跟今人沒分別,古時候社會為什麼那麼好?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三皇那個時代最好,以道治天下。五帝以德治天下,三王以仁治天下,三王是夏商周。五霸,周朝末年的時候,春秋戰國,以義治天下,他講義氣。漢以後一直到前清,以禮治天下,現在禮也沒有了。禮是最低的底限,你看中國古籍上說得很好,禮要是失掉,天下就亂了。道失掉之後有德,德失掉後有仁,仁失掉後有義,義失掉之後還有禮,禮失掉之後就沒有了,這世界就亂了。這是中國歷史四千五百年的承傳。

  中國人重視歷史,史書裡面記載得很清楚,任何一個國家沒有這麼樣詳盡的歷史記載,只有中國有。全是教學,把教育擺在第一。現在顛倒了,教育放在後面,把經濟貿易放在第一,這個東西人之必爭,這個世界還會有太平嗎?中國的教學,從小教讓,沒有教爭的。小孩還沒有懂事之前就教讓,教忍讓;到慢慢懂事,則是謙讓,自己要謙虛,對人要恭敬;成年之後,在社會上工作,禮讓。一路讓到底,沒有競爭,古聖先賢教給我們吃虧是福。我們看看諸佛如來統統是教學,你看看極樂世界,六塵都在教學,這個世界是美好到了極處!這個教學我們這裡有,可是沒人教了。六塵是什麼?表法,極少數,人看到飛花落葉他有悟處。我們這個世界不是沒有,太少了,在極樂世界是非常普遍。所以色聲香味觸法都在教學,往生到極樂世界這些菩薩都懂,他心都通了,染污沒有了,心靈了。

  「可見一塵一毛,莫不圓明具德」。我們細細想想,我們世界的一塵一毛同樣也圓明具德。只是我們自己身心嚴重的污染,這些東西在我們面前,我們像個木頭一樣,天天接觸,迷惑顛倒。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每天說法,大家到那個地方統統在學習,日夜不間斷。進到阿彌陀佛的講堂,一定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才出來。極樂世界的人不需要飲食,不需要睡眠,它那個地方也沒有日月星辰,那個地方是光明世界;佛身上放光,每一個菩薩身上都放光,花草樹木沒有一樣不放光,光明世界。它不需要太陽,也不需要燈光,自性的光明,叫大光明藏,所以它沒有夜晚。那個地方人叫真精進,不但聽世尊阿彌陀佛講經說法,同時每一個菩薩,凡聖同居土下下品菩薩也能夠分身無量,到十方諸佛國土去供佛聞法,自己的身沒有離開阿彌陀佛的講堂,分身去了。我們在這個地方學佛法多困難,找個善知識多不容易,到極樂世界,那善知識是諸佛如來,無量無邊,你可以同時去參訪,你有這個能力。所以到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成佛,到那個地方就是修學的圓滿。

  我們看末後這一段,這是十玄的總結。「《華嚴玄談》謂諸法何故事事無礙?從唯心所現故」。為什麼會事事無礙?因為是唯心所現。「諸法之本原,非有別種,唯自如來藏心緣起之差別法,故必有可和融之理」。這是講宇宙之間的一切法,一切法從哪來的?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怎麼變現出來?這就講到如來藏。如來藏可不是阿賴耶,如來藏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也叫法性,名稱很多。如來藏心也是一個,都是指的真心,心現識變;差別,那就是阿賴耶識。所以它從一個心變現出來的,它怎麼不圓融?當然可以和合,當然可以圓融,一定有這個道理。所以,前面十玄給我們講的相即相入,這就是和融的現象。

  「《華嚴金獅子章》云: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各無自性。」自性是什麼?自體。一切法沒有自體,那一切法從哪裡現的?唯心所現。所以自性、真心就是萬法的理體。體是一個,體上沒有分別,相上千差萬別。「金獅子章」裡頭這幾句話都是講現象,現象有隱有顯。我們在人道,人道的現象顯現出來,其他六道不見了,隱密了。畜生道我們看到是一部分,還有一大部分我們見不到。只有心地清淨、沒有障礙的人,我們隱密之處見不到的地方,他們可以見到。心地愈清淨,你能見到的能量就愈大,現在科學家講空間維次不一樣,空間維次從哪來?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所以空間維次也不是真的。為什麼一入定,空間維次就不見了?定裡面沒有執著、沒有分別,這是小定;大定,大定是如如不動,連起心動念都沒有。那個定叫自性本定,那就是遍法界虛空界全都看到了。眼能看到宏觀宇宙,能看到微觀世界,沒有障礙,這就是《華嚴》上講的事事無礙,沒有障礙。六根的能量本來就是這樣的,現在為什麼變成這麼小,隔一張紙都看不見了?

  小乘須陀洹身見破了,眼根、耳根的能力恢復了一部分,天眼、天耳;小乘須陀洹,六種神通他有兩個。天眼,這牆壁沒有障礙,牆壁那邊是什麼樣,你看得很清楚;住在這個樓層上,上面沒有障礙,下頭也沒有障礙,都能看得見,空間維次突破了。定功再深一點,二果,又恢復了兩樣神通,他心、宿命。別人心裡想什麼他知道,他念頭才起,我這裡信息就收到了。宿命,知道過去,過去三、五世,十來世,很容易的事情,這是小事,現在連催眠都能知道,但是必須在催眠狀態。人得禪定,不需要催眠,什麼時候他都知道。三果定功的人他就能變化,像孫悟空七十二變,他有這種能力。他去旅行不需要車馬,不需要交通工具,有神足通。完全是意念,心想這個地方,地方就到了,他就到了,無需要交通工具。想到上海,人就在上海了,想到哪裡,人就已經在那裡,不需要交通工具。阿羅漢是小乘最高的地位,叫漏盡通,就是見思煩惱斷盡了,超越六道輪迴,這是小乘。

  在我們凡夫,迷失了自性,能力完全喪失掉了,顯的我們能看見,隱沒的就看不見;顯的我們能聽見,隱沒的聽不見。這是現在講光,我們看是要藉光,光的波不一樣,我們的眼只能見到這個範圍,比這個波長的看不見,比這個波短的也看不見。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不受光波的影響,各種光波都能看見,這個世界就不一樣了。耳聽亦是如此,音波不一樣。這連科學上理論都可以講得通。

  「或一或多」,前面給我們說得很好,一多不二,一中有多,多中有一,「各無自性,由心迴轉,說事說理,有成有立,名唯心迴轉善成門」。「唯心善成門,即主伴圓明具德門」,跟前面第十玄門是一個意思。由心迴轉,大乘經裡面講轉識成智,轉煩惱為菩提,問題你要會轉才行。通常在佛法裡面大家都知道,佛法裡講回頭是岸,回頭什麼?回頭是回歸自性。說事說理,有成有立,這是講起作用。作用裡頭有自受用、有他受用,自受用是提升自己境界,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他受用是教化眾生。眾生無量無邊,要用無量無邊善巧方便才能普度一切眾生。普度眾生這個願是自然的,是自性裡頭本有的。但是眾生迷悟不相同,根性不一樣,善根福德因緣各個不相同,所以佛度眾生也得等機緣成熟。大乘教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哪個人跟佛沒有緣?個個都有緣。為什麼說無緣?這個無緣是說他沒成熟,他條件還不夠。不在佛的這一邊,是在眾生那邊。他不相信,佛來了沒用處,佛就不來。他相信,他不能理解,這個也沒有必要;能理解,他不肯真幹。所以這條件很多,要真信,又要能理解,又要真幹,佛菩薩就來了,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下面第七段,這是藏教所攝末後的一段,也就是總結。「華嚴末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故本經為中本華嚴,誠有據也」,它真有根據、有憑據,不是隨便說的。這一段是非常精彩。「本經《積功累德品》謂法藏比丘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故知極樂依正清淨莊嚴,皆真實慧之所流現」。極樂世界怎麼來的?這幾句話說得很清楚。法藏比丘是阿彌陀佛在因地,沒有成佛之前,住真實慧,勇猛精進,真實就是慧,慧就是真實,心安住在真實慧。回過頭來想想我們,我們的心住在哪裡?住在煩惱裡頭,無明是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我們住在這個裡頭。菩薩轉煩惱為菩提,菩提心就是真實慧。

  我們最近這二十多年,講菩提心,我都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十個字,這是菩提心。菩提心的體就是真實,有體當然有作用,作用有兩種,一個自受用,一個他受用。自受用的菩提心就是我們經題上的「清淨平等覺」,自受用。真誠心對自己,成就自己的清淨平等覺,叫真學佛。不是升官發財,不是享受五欲六塵,不是搞這個東西,要提升自己的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圓滿就成佛了。後面慈悲是他受用,菩提心的他受用是慈悲,大慈大悲。慈是幫助眾生得樂,我們今天講的幫助眾生幸福圓滿,悲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叫大菩提心,非常非常重要。淨宗裡頭「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我們不培養這個心,不能往生。這個心發,要真發,我們發心都是半信半疑,都是口頭上發心,沒去做到。什麼時候做到?真信的人做到了。我們今天是半信半疑,沒有真信。

  如何斷疑生信,破迷開悟?確實像我們這種根性的人,所謂的知識分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經教。所以世尊在世講經教學四十九年,做出這個樣子給我們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講經永遠沒有休息,為什麼?經有沒有講盡的時候?有。你看看惠能法師,在五祖方丈室裡頭,祖師跟他講《金剛經》,他不認識字,肯定沒有經本,用不著經本,講大意。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開悟了,開悟就不要講了,圓滿了。他提出他的心得報告,五祖一聽很滿意,衣缽就給他,他什麼都通了。這樣說起來,阿彌陀佛天天在那裡說法,說了十劫都沒有說完,這怎麼回事情?都是說給今天來的人聽的,你要曉得每天到極樂世界有多少人,畢業的走了,又新來的。天天有畢業的,天天有新來的,所以阿彌陀佛的教學就永遠沒休息的。就跟學校念書一樣,畢業了就離開,新生又進來,年年有新生,年年有畢業,極樂世界亦復如是。畢業的時候多半都到他方去作佛去了,這經上最後告訴我們,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將來畢業了,都到他方去作佛,「同名妙音如來」,這不講得很清楚?

  到極樂世界聽經聞法,根利的,幾天的時間就畢業了;根鈍的,時間稍微久一點。所以,每個人進度不一樣,有早有晚,肯定保證你畢業。從鈍根會把你薰成為利根,他天天聽講、天天薰習。這樁事情我們自己就有經驗,我們學佛,第一個十年不行,第二個十年有進步了,第三個十年比第二個十年又進步了。十年一個階段,十年一個階段,進步就非常明顯。所以經教不能離開。什麼時候可以離開?大徹大悟就離開了、就不要了。大徹大悟那就是與諸佛如來相容相即,那問題才真正解決。

  所以我們要學,你看法藏在因地住真實慧,我們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這個世界都是欺騙人的世界,誰對你用真心?我們要記住,我們要用真心,他欺騙我,我不欺騙他。為什麼我要用真心?因為我要成佛,我要到極樂世界去,到極樂世界不用真心去不了。不要以為我對阿彌陀佛用真心,我對世間人我就不用真心,那是假的,一真一切真。你絕對不會分成兩半,這個我用真的,那個用假的,沒這個道理。這是想不想到極樂世界去的先決條件。真心是什麼?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起心動念與這個都相應,這就是真心。一切時一切處,無論對什麼人。

  特別是對毀謗我的人、陷害我的人、障礙我的人,對這些人要用真誠心。不但真誠心,還得有感恩的心。感恩的心生不出來,怎麼生出來的?我只要覺悟了,他對我就有恩,他幫助我提升了。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割截身體,沒有絲毫怨恨,幫助忍辱仙人快速的成佛,他能不感激他嗎?所以,住真實慧的人,無論什麼境界,對他都是好境界,順境、逆境都是好境,善人、惡人都是好人。善人給我示現的是正法,我要向他學;惡人給我示現的是非法,提醒我,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他也是來幫助我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裡頭就有,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有善有惡,就是我們現實的社會。他能在那個境界裡頭如如不動,好的學,不好的自己反省,他表演給我看的,好好想想有沒有?才發現自己的過失,改過自新,那是恩人!

  五十三參裡面,善財給我們示現一樁了不起的修學心態,那就是只有自己一個人是凡夫,自己一個人是學生,除自己之外,全部都是佛菩薩、都是善知識,所以他一生成佛。惡人是什麼?是佛在那裡表演給我看的,裝的那個樣子,不是真的。這樣的心態,一生決定成佛,因為他看一切眾生都是佛,只有自己一個是凡夫。我們中國古人也有這個道理,《論語》裡頭說,「三人行,必有吾師」。三人是什麼?一個是自己,一個善人,一個惡人,這叫三人。善人為我們示現的善法,我有沒有?沒有,要跟他學;惡人給我們示現的惡法,我看到了,我有沒有?有要改過。不都是老師嗎?不都是幫助我嗎?自己看不出自己過失,看別人很容易。看別人過失最重要的,立刻回頭來反觀自己,我有沒有?他就是我的老師。心裡頭不要以為他真的在那裡造惡,他不是在造惡,我這麼想我在造惡了,哪裡是他造惡!他在那裡表演。我們只用一個真誠心、清淨平等覺心去看他,看這個世界,個個都是佛,個個都是菩薩,這才能成菩提道。這就叫住真實慧,勇猛精進,斷惡修善,改邪歸正,勇猛就幹這個。

  「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阿彌陀佛是建立了極樂世界,真了不起!我們在這個世間,我們也要莊嚴妙土,我們居住這個地方。我們沒有做。我們今天學的這些十善業,學習的四攝法,學習的六波羅蜜、十大願王,有沒有做到?我們這些鄰居天天見面有沒有禮敬?有打個招呼,但是不夠,恭敬的程度不夠,沒感動人。有沒有稱讚?有沒有供養?這佛教給我們的。如果我們常常主動的,先是在外面,以後慢慢熟了,登門造訪,常常送些禮物給他,慢慢這個地區的人全都學佛了。他們看到你們的人,你們這些人是好人,你們從哪裡學的?慢慢他就來學了,這個村就變成彌陀村;範圍再擴大,這個區就變成彌陀區。阿彌陀佛就是這種做法,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我們沒做。如果大家真的學會了,真的肯做,淨宗學院在圖文巴十年了,圖文巴是個小城,居民還不到十萬人,十年能不能把這個小城做成莊嚴妙土?可以,做得到的,我們沒有去做。

  我們在過去,確實是有意做了個實驗,在湯池小鎮。這個小鎮居民四萬八千人,我們中心的老師真幹,下鄉入戶去問候這些居民,把這些居民當做自己的親人。跟自己父母年齡差不多的都看成父母,把他的家人都看作兄弟姐妹,服務到家,這人就感動了。義務勞動,不要人家絲毫報酬。天天這麼幹,真幹,不是假的,三、四個月的時間,小鎮就感動了。讓我們大家真正明白,人民是很好教的。這個實驗,我們得的結論是兩句話,第一個是證實了人性本善,第二個證明人是很好教的。我們把這個成果在聯合國報告,真做得到,不是做不到。我們現在真做,來得及,不是來不及。成功的祕訣就是「一向專志」這四個字,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帶給當地居民真正的幸福。

  「故知極樂依正清淨莊嚴」,這是極樂世界依報、正報,依報是去往生的這些菩薩,正報是阿彌陀佛。「清淨莊嚴,皆真實慧之所流現」,自然的,真實智慧的功德之所成就。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五劫修行。「如《往生論》所謂,三種莊嚴入一法句」。《往生論》上的三種莊嚴,黃念老在這個註解上引用了,我沒有細細去查,應該有十幾二十遍,由此可知他對這個三句話非常重視。三種莊嚴第一個是「國土莊嚴」,第二個是「佛莊嚴」,第三個是「菩薩莊嚴」。極樂世界就這麼單純、就這麼簡單,這裡頭的人只有老師跟學生,所以它是學校。它不是一個國家,一個國家應該有帝王,天應該有天王,它沒有。世尊給我們介紹忉利天,忉利天就有天王。忉利天的組織是個國家的組織,中央是天王,四周圍還有三十二天,好像是省、州一樣。我們中國人稱他作玉皇大帝,佛經上稱忉利天主。極樂世界沒有天王,沒有天主,沒有士農工商,世尊為我們介紹這麼多,只說了有老師、有學生,沒有說其他身分的人,沒有講。所以這個地方是學校,到這個學校來是成佛來的。

  「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我們念到最後,這一句清淨句是什麼?這一句清淨句就是南無阿彌陀佛,統統都具足了。真實智慧是自性所有的,不是外頭來的,真實就是智慧,智慧就是真實;沒有真實就是虛偽,虛偽就是煩惱,煩惱就是虛偽。法身無為而無所不為,老子所說的道。法身是我們的真身,智慧是我們的報身,報身是智慧身。我們現前這個身體,這是業報身,不是無為報身,這是有為的報身,業報身。是我們過去生中所造的善惡業,這個因緣變現出來的。我們過去世造善業,這一生就享福,富貴人生;過去生中造的惡業,那我們這一次的報身就是貧賤報身,受苦受難,業報!能不能改變?能,沒有不能改變的,因為一切法無有一法是定法。今天科學也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所有的現象都不是固定的,都不是穩定的,都是屬於波動現象。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我們的心在變,我們的識在變;心變的幅度很小,識變的幅度非常大。所以,念力就非常重要,現在科學家發現了,念力可以改變物質環境。這個信息好,我們真正相信了,念力可以調整我們身心健康,念力可以調整我們居住環境少災少難,可以做得到。心好,沒有一樣不好。「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知妙土莊嚴即是清淨法身,無二無別。」十玄裡面告訴我們,心、境相即相容,無二無別。所以意念可以改變我們的身心,改變我們居住的環境。

  「經中《壽樂無極品》云:一旦開達明徹,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迴,轉變最勝,鬱單成七寶,橫攬成萬物」。這一段經文意思很深,在「壽樂無極品」裡面有很詳細的解釋。關鍵就是一旦明徹,「一旦開達明徹」,也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大徹大悟,宗門所講的,教下所說的大開圓解,這是學佛人真正所希求的。怎樣才能夠大徹大悟?開是開悟,達是通達,明是明瞭,徹是徹底。淨土宗稱這個境界叫理一心不亂。你看三家名詞不一樣,都是說的一樁事情。必須放下,這個境界才會現前。要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大徹大悟。我們看念老後面簡單的解釋。「經云一旦開明,其所開明者,當人之自心也」。我們中國人常說心開意解,覺悟了、明白了。我們現在的心是閉塞的,好像門一樣它是關著的,沒開,沒打開,內外不通;這一打開了,就暢通無阻。經文裡面所說的這些,我們用一句話就把它解開了,境隨心轉。外面都是境界,人開悟之後,外頭境界都轉了。山河大地變成什麼?七寶莊嚴;換句話說,我們這個地球就變成了極樂世界。誰的心開,誰的境就轉了,一個人是一個世界。釋迦牟尼佛轉了,我們沒轉。

  這佛經上有說,哪部經我記不清楚了。世尊在世的時候,佛都有四土,常寂光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就是六道輪迴,方便有餘土就是四聖法界。釋迦牟尼佛有實報莊嚴土、有常寂光土,就有弟子向佛請教,你老人家的實報土能不能現一些給我們看看?佛就答應了。佛是盤腿坐在那,把一個腿拿下來,腳趾按到地下,大家一看,這個世界山河大地都是七寶莊嚴,跟佛說的極樂世界沒有兩樣。這是世尊用神力現他的真正的報土,他那個座位是金剛寶座,菩提樹是眾寶所成,不是草墊的座子,我們凡夫看不出。佛把腿再盤起來的時候又恢復原狀,那個境界像作夢一樣,一下就沒有了。

  這說明一樁什麼事情?佛實在講是住實報土。在我們六道,六道只是化身、應化身,不是真身。報土裡面的如來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這個東西不稀奇,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有,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個個都有。只要你把煩惱習氣障礙放下,你就是,你就是佛,你住的地方就是實報土。阿羅漢住的地方就是清淨世界,淨土。六道凡夫嚴重的染污,這個染污就是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幹的都是殺盜淫妄,你居住的就是現前變現的穢土。統統是心現的,心現識變,誰的心?自己的心。我們到極樂世界,千萬要記住,是自己的心變現的淨土,跟阿彌陀佛變現的是一樣的淨土,這才是事實。我們自己不會變,阿彌陀佛把榜樣放在那裡教我們變,我們的念頭跟他的念頭一致,境界就現前。所以四十八願要熟,要把四十八願變成自己的本願,你就很容易見到極樂世界,因為極樂世界確確實實是彌陀四十八願功德之所成就。四十八願就是阿彌陀佛的意念,我們的意念跟他一樣,非常容易相即相入。

  所以,「七寶與萬物,佛之國土也」,這是講依報的環境。「由自一心,而現妙土,由心迴轉,以成世界」,這就造成極樂世界。心要回頭,回頭是岸,心要向內,不能向外,向外是錯誤的,要向內,內是什麼?內是心性。觀世音菩薩教給我們,他怎麼成無上道的?他是用耳根。也就是人六根,人的根性不相同,我們這個世界一般來講,大多數人耳根很利。我們聽東西能聽得明白,看有的時候看不清楚,這就是說明我們的眼根不如耳根。但是也有少數人眼根比耳根利,你跟他講他聽不清楚,你寫成文字他看,他看得懂,我們都見過這種人。各人根性不一樣,但是絕大多數的人耳根利。觀世音菩薩是修耳根的,「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他是這麼成功的。我們這個世界,眾生耳根利的多,所以跟觀世音菩薩的緣就特別深厚,為什麼?我們都是用耳根的。

  所以《楞嚴經》上二十五圓通,二十五位菩薩來做代表,根性不相同。排列的順序,六根、六塵、六識、七大,按這個順序排。觀世音菩薩是耳根,排列第二名,第一個是眼根,眼耳鼻舌身意,他排第二。可是實際上他排在最後,排到第二十五。大勢至菩薩是七大裡頭的見大,七大的順序是地、水、火、風、空、見、識。彌勒菩薩是識大,排在最後的,大勢至菩薩是見大,排在彌勒菩薩的前面。但是順序又變了,在《楞嚴經》經文裡面,大勢至菩薩排在彌勒菩薩的後面,彌勒菩薩在他前面,他們兩個換了個位置。這個換位置代表是特別法門,不是普通法門。大勢至菩薩代表念佛法門。為什麼不把大勢至擺在最後,要把觀世音排在最後?觀世音菩薩耳根最契合地球上眾生的根機。釋迦牟尼佛是在這個地方講經的,是要度地球上人的,地球上人耳根最利。所以用什麼方法?講經教學。講經的時候沒有文字,以音聲做佛事,佛講大家聽,聽多了他開悟了。所以把觀世音菩薩放到最後,最後像唱戲一樣,壓軸戲,最殊勝的法門在最後。大勢至菩薩也是沒有按次序排,就是他也是特別法門。所以《楞嚴經》上表現的不是一個特別法門,是兩個特別法門,很多人都疏忽了。

  實在說,我跟李老師學《楞嚴》,我也沒有留意。觀音菩薩因為從第二調到最後,這個太明顯了,立刻就看出他不一樣。可是大勢至跟彌勒菩薩只換一個位次,很不容易看出來,老師講經又沒有特別提出來,我們沒注意到。我是在台北有個機會,人家問我,這一問我忽然想到了。是個日本和尚,在台灣大學教書,是台大的客座教授。那時候我們辦的大專佛學講座,台灣大學同學很多,就有四個同學陪著這個老師到臨濟寺來看我。這個法師他有博士學位,大學教授的身分,表現的態度很傲慢。見到我,問我學些什麼經典,我說我現在正在學《楞嚴經》。他說修哪個法門?我說我修念佛法門。他的態度就非常不客氣,說《楞嚴經》跟淨土有什麼關係?問我這句話。我突然想到《楞嚴經》裡是兩個菩薩。所以我立刻就問他,我說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跟淨土有什麼關係?我這一問他臉就紅了。楞嚴會上就是兩個菩薩表法,兩個菩薩都是淨土法門的,你怎麼能說《楞嚴經》跟淨土沒有關係?

  我就發現了,觀世音特別法門、大勢至特別法門,兩個特別法門,不是一個。大勢至為什麼不排在最後?念佛法門是契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之機,所以他是特別法門。觀世音菩薩特別適合地球上這個小圈圈的根機,是這麼個排列法。我們就知道,《楞嚴經》,佛在不同的世界講經說法,適合不同的根性,那個次序是會常常換的,不是固定的。在這個場合怎麼排法,到那個場合又是個排法,不是固定的,它是表法的。這位教授才比較客氣一些,才比較謙虛了。日本人也有好處,你真正有理說得他服你的話,他真給你點頭。這就是教學相長,有時候大意沒有發現,被人一問問出來了,豁然明白了。

  這就是「由心迴轉,以成世界,是故事事無礙,圓明具德」。「故經云: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之際者,真如實相之本際。」本際也就是本體,現代哲學裡面所講的本體。真如實相,把它分開來是同樣的意思,也稱為真如,也稱為實相。一切法的真如,一切法的實相,一切法的本際。這就是自性,這就是理體。「故知所顯現者,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一一無非真如、實相」。所以問題是你有沒有覺悟,如果真正覺悟了,一切法沒有一法不是真如實相,法法皆是。古來祖師大德常常用金跟金器做比喻,把金比作真如實際,把器比作一切現相。一般人著相,迷在形相裡頭,見不到它的自性。其實自性在哪裡?自性跟相從來沒有分家。為什麼?前面說過,性跟相相即相容,性相是一,它不是二,性中有相,相中有性,哪一法不是自性!

  禪宗祖師大德測驗學生,學生開悟了、見性了,老師問,性像什麼樣子?說給我聽聽,指給我看看。學生真的隨便拈一法。老師心裡明白了,點點頭,這就通過了,真見性了。沒有見性的人也學著比劃比劃,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古來祖師這些方法都被後人利用,變成什麼?變成舞台表演,都不是真的。惠能大師他是做了報告,二十個字說出來了。我們看禪宗的語錄,老師問學生,「道一句來」,他剛剛想開口說,老師下去之後,用巴掌把他嘴捂住。他會真的開悟,他就差那一點,真開悟了,磕頭感恩。為什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你怎麼能說得出來!「開口便錯,動念皆乖」,你還動念頭,你還開口,把口給你堵死了,這明白了。手段,各個手段不一樣,沒有一定的方法,全是活活潑潑的,因人而異。

  丹霞大師參學在個道場,看到這個道場老和尚功夫不錯,就差那麼一點,他要幫助他。怎麼幫助?拿著佛像來燒,在燒佛像。這還得了,馬上有人報告老和尚。老和尚奇怪,你燒這個幹什麼?我燒舍利。這佛像是死東西,哪裡會有舍利?沒有舍利,再拿幾尊來燒。老和尚在這一句話上開悟了。他燒佛像有沒有罪過?他沒有罪過,是幫助那個人開悟的,他用這個方法就能度他,一句話驚醒了。這個都是禪宗裡頭許許多多非常手段,你自己不是高人你做不出來。我們去燒佛像,墮阿鼻地獄,他燒佛像成佛了。所以,宗門裡頭這些掌故很多,那個東西學不得。

  確實,「所顯現者,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一切人本來是佛,一切法皆是無上菩提道,問題就是你會不會,能不能真正體會得。為什麼體會不得?就是因為有煩惱、有習氣。所以真正關鍵的地方,還是要把煩惱、習氣放下,這個東西不放下,真的是障礙。所以「一一無非真如」,沒有一樣不是,就像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那時候有一次在台灣,我們有個同參道友陳大川,我們這兒有人認識。他做假首飾,做得真好,就是鍍金的,不是真金,鍍金的,又便宜又漂亮。他有個展覽室,帶我去參觀,大概我看他,那是樣品,大概有一、二萬種,琳瑯滿目,樣子沒有同樣的,他的展覽室。館長我們一起參觀,他還送了十幾樣給館長。很便宜,所以丟掉不心痛,真漂亮,比金的還漂亮。

  我在那個時候,學佛的同修我說你們大家來看,經上常講「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說你們看到了嗎?大家看到了。你知道什麼?就一樣東西,黃金。全部都是黃金,那就是它的體;相,相各個不一樣。你要是著了相,你就見不到黃金。我說黃金在哪裡?不知道。手鐲在哪裡?這就是。項鍊在哪裡?那就是。你說黃金他就不知道,這叫迷惑,不知道金即是器,器就是金,是一不是二。一一無非真如,一一無非黃金。我那個時候問他,你一個月鍍金做這個東西要用多少黃金?要用五公斤,他每個月大概要用五公斤黃金。銷全世界,銷路好,因為它價錢便宜,鍍金的。

  所以,「亦即一一無非自心」。真如、實相、自心、自性、本性都是一個意思。所以性在哪裡?性在相中。別人問你,你明心見性,性是什麼樣子?我們現在也知道,隨便舉一物都是。我們有沒有真的見到性?沒有。我們學習的是常識,佛學常識,不是真實智慧。真實智慧是什麼?必須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那個時候隨拈一法就是。為什麼?你的心清淨平等覺,一絲毫染污都沒有,一絲毫分別都沒有,這時候才一切皆是。如果心裡頭還有是非人我,那一切皆非,你聞到佛法也不是真的,也是假的。所以《金剛經》上說得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你統統捨掉,捨得乾乾淨淨,經上所說的這些東西就在現前,你才真見到了。那個管用,那在一切法裡頭得大自在。

  這個話講起來容易,做起來真難!我們這一生有沒有指望契入境界?有,有指望,只有一條路可以通,念阿彌陀佛。八萬四千法門,那些法門你都走不通,都有障礙,你沒有能力突破,只有這一門,你有辦法。但是要要求什麼?一心專念,專注到極處,心裡面除這一句阿彌陀佛之外,其他的統統都沒有了。所以「煩惱無盡誓願斷」,無盡的煩惱,不斷自己沒有了。因為你只有阿彌陀佛,其他的都夾雜不進去,不斷,自己斷了。無量劫來生生世世所造的無量無邊的罪孽也沒有了,只有阿彌陀佛,其他都沒有了。要念到這樣的專注,把煩惱念掉了,罪業念掉了,習氣念掉了,生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上輩往生。先決的條件沒有別的,我真相信。有一絲毫懷疑就不行了,功夫被破壞了,決定不能懷疑。

  我在台中求學的時候,李老師把這個法門教給我,我很難接受。老師說淨宗,你看看像善導、智者、永明、蓮池、蕅益,這是何等人物!永明延壽是禪宗裡頭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之後,回過頭來念佛,智者是華嚴宗的祖師。他們這些人都念佛求生淨土,如果是真錯了的話,我們錯一次也無所謂。老師用這種口吻來勸導我,我還是陽奉陰違,你就曉得好難信。我怎麼相信的?我跟諸位報告過,我講《華嚴經》的時候相信的。《華嚴經》講了一半,這第一次,《華嚴》講過兩次,第一次講了一半。那個時候《四十》跟《八十》同時講,一個星期講三天,兩天《八十》,一天《四十》,都講了一半。突然有一天想到,文殊、普賢修什麼法門成就的?在《四十華嚴》第三十九卷,文殊、普賢都是發願求生淨土。我仔細看這個經文,我才相信了。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我講過,粗心大意,沒有能夠看出門道,這一回過頭來仔細再一看,明白了。善財修什麼法門?徹始徹終念阿彌陀佛。中國人說先入為主,印度也不例外,也是講究先入為主。善財第一個參訪的吉祥雲比丘,修般舟三昧,這是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吉祥雲比丘給他開示二十一個念佛法門,那個二十一門一展開,就把所有法門統統都融會在其中,沒有一門不是念佛法門。才看到,這才相信了。然後回想《法華經》、《楞嚴經》,這才想通了,原來所有一切經論到最後統統歸淨土,統統在淨土裡面得到大圓滿,這才接受淨土。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