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無量壽經  (第十三集)  1998/5/30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13

  請掀開經本第三面,經文倒數第三行。

  【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上一次我們講到這一句,這一句裡面含義很深、很廣。「行」是菩薩生活的行為,也就是說菩薩的生活、菩薩的工作,乃至於處事待人接物,我們一般所謂的應酬。凡夫與佛菩薩究竟有哪些不同?「願」是希求、是希望。凡夫心裡面希求的是什麼?菩薩希求的又是什麼?我們不能夠不知道。生活行持實在上講非常繁瑣,從哪裡說起?世尊在一切經論當中,為我們說了許許多多的規範、綱領,我們掌握到這些規範、綱領,這就有門路可入了。

  淨宗學會成立之後,我們在許多綱領當中,選擇了五個科目,第一個是「三福」,上一次跟諸位報告過了。三福成就自己的德行,可是人決定不能離開社會而單獨生存,人是社會動物,換句話說,他在生活裡面一定要與大眾發生關係。如何與大眾們相處?這就要講到六和。「六和敬」是世尊給我們定的處眾的規矩,處眾必須要遵守的原則。六是六條,六條裡面都有和,不但要和而且要敬,稱為六和敬。去年茗山老法師到新加坡來,他給我們寫了六和敬,我們也複印了很多,流通得都很廣。這六條,只要是學佛的同修,無論在家、出家,無論你從事於哪一種行業,都非常重要,念念不能夠捨離,要把它常常記在心上,認真努力的依教奉行。

  第一條「見和同解」。今天社會上許許多多人,都將「和平共處、共存共榮」這個口號掛在口頭上,雖然普遍的在宣傳,可是效果未見得理想。原因在什麼地方?雖然喊和平共存,用什麼方法達到和平共存,沒有說出來。如果說沒有理論、沒有方法,單單這一句口號,當然是落空的。佛教給我們第一條「見和同解」就是理,和睦的基礎建立在這個理念上。見是思想、見解,如何能夠做到同解,用現代的話來說,建立共識,我們大家有共同的見解、共同的認識,這是和平相處的根本。相同的見解、相同的想法,標準在哪裡?甲說他的思想見解正確,乙也說他的思想見解正確,到底誰正確?我們要依誰?說實實在在的話,在今天末法眾生,就像《地藏經》上所講的「剛強難化」,都以為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自以為是,人人都自以為是,所以產生了許許多多的矛盾、衝突,哪裡有和平?我們看到都是鬥爭堅固,要消弭這些鬥爭,一定要建立共識。佛給我們講的標準好,我們聽了佩服、肯定,能夠奉行。

  佛是用什麼標準來建立共識?佛給我們說,我們每一個人把自己的成見都放下,把自己的想法、看法都放下,那不就同了嗎?這個高明。佛並沒有自己說:「你們的知見是錯誤的,我的知見是正確的。」佛沒有這個說法。佛要這個說法,我們聽了也搖頭,「釋迦牟尼佛,你也未必正確,我為什麼要跟你走?」佛這麼一說,我們大家都把想法、看法統統都放下,這樣正確,我們可以接受。

  所以,諸佛如來沒有牽著我們鼻子走,教導我們人人頂天立地。所以佛法中說佛是「無依道人」,佛不依靠任何人,佛教我們也不依靠任何人。一入佛門受三皈依之禮,三皈依,佛沒有叫你皈依他,沒有;他教你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是覺的意思,自性覺。你皈依誰?皈依你自性覺,自性覺是佛寶;皈依你自性正,自性正是法寶,正知正見;皈依自性淨,自性清淨心,這是僧寶,所以皈依叫三自皈。釋迦牟尼佛沒有說,你要皈依我,沒這個說法。所以佛的偉大之處在此地,值得人尊敬、值得人佩服。

  佛這個說法是真理,可是我們凡夫業障、習氣深重,我們實實在在沒有能力回頭。我們從迷回過頭依自性覺,很想這麼做,但是做不到。什麼人能做到?能做到的人我們不稱他作凡夫,在大乘法裡面,這一回過頭來就超凡入聖。經上所講的初住菩薩,真的回過頭來了,初住叫發心住;真的從迷回歸到覺悟,發心住了。可見得一回頭,從哪裡回頭?從迷回頭,迷了才有六道、迷了才有十法界,所以從迷那裡一回頭,就是從六道回頭、從十法界回頭,那你這一回頭就到哪裡?一回頭就入一真法界。這個是諸佛如來對一切眾生真誠的期望,希望我們在一生當中超凡入聖,真是慈悲到了極處,關懷、愛護到了極處。是以真實、至善之法傳授給我們,希望我們在這一生當中,真正達到至善圓滿的成就,這個是佛的心、是佛的願。

  我們從一切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見解回過頭來,正知正見。正知正見,《法華經》上講「佛之知見」,如來在果地上的知見。怎麼一回頭就跟如來果地上知見一樣?一回頭就稱性了。如來果地上的知見是自性的知見、本性的知見。正是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所說的,「本覺本有」,不是從外來的。為什麼我們本有的佛知佛見會喪失掉,不起作用,變成邪知邪見?關鍵就是你一念迷,迷了就把你自性本具的正知正見,變成邪知邪見了。這一回頭,自性裡面的智慧現前,自性法寶。迷了自性,我們本具的德能也起了變化,變成什麼?變成生死煩惱,變成處處都是障礙,業障現前。所以我們要皈依淨,從一切污染回過頭來依清淨心,恢復我們自性的萬德萬能。所以這個三皈依,佛是體,法是智慧,僧是作用。從這個地方建立共識、建立見和同解,那還有什麼話說,當然讓九法界眾生真正是心服、口服。

  可是我們業障實在是太重了、習氣太深了,我們轉不過來,換句話說,很想回頭回不了頭。這個時候怎麼辦?這個時候就來一個暫時的方便法,諸位要曉得這個方法是暫時的,對於初學的凡夫有用處,我們就要找形相的三寶作依靠,就是世法裡面講我們得找個靠山。「佛」我們找誰?找本師釋迦牟尼佛,不錯,實在說這不是釋迦牟尼佛的願望。釋迦牟尼佛希望我們跟阿彌陀佛學,你看經上讚歎的,讚歎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把阿彌陀佛讚歎到極處。我們要是以阿彌陀佛作老師,皈依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的願望,釋迦牟尼佛歡喜,你真的聽話、你真的懂事。

  阿彌陀佛在哪裡?阿彌陀佛無處不在。這個話又講玄了,無處不在,為什麼我們看不到他?聽不到他?接觸不到他?他真的是無處不在,我們肉眼凡夫見不到。但是世尊給我們講的《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在,經就是佛,佛沒有離開經。依照經典的理論、方法去做,就是皈依阿彌陀佛、就是親近阿彌陀佛、就是學習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樣樣都圓滿,阿彌陀佛沒有絲毫欠缺,是我們一生做人、修行最好的榜樣,所以皈依阿彌陀佛,佛寶落實了;皈依佛落實了,皈依法也落實了。

  「法」,淨宗現在所傳的五經一論。在所有宗派裡面、所有法門裡面,淨宗經典的分量最少,非常合乎現代這個時代。現代這個時代大家分工很細,工作忙碌分秒必爭,大部的經論我們很難接受,淨宗的經論就容易多了。如果實在工作繁忙,五經一論還嫌太多,無法受持,五經一論裡面隨便選一種,你一生受持、奉行,皆得圓滿的利益,那就方便多了。

  世尊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最詳細的是《無量壽經》。五經裡面最簡單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全部經文只有兩百四十四個字,比諸位平常念《般若心經》還少,《般若心經》兩百六十個字,它只有兩百四十四個字,哪有不能受持的道理。一定要做到「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那才是真的皈依了、真的回頭了。所以我們讀誦經文,一定要深解義趣,我們對經典要明白、要了解,解得愈深愈好,淺解不行,要深解,不斷的深解,從我們初發心一直到成佛,都不能夠間斷。這個經有多深?給諸位說,其深無底、其廣無邊。佛經的義趣是稱性的,所以他的深廣也稱性,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要從這個基礎上建立共識,依照佛的教誨,剛才說過這是初階段。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是依自性三寶,那是真實法,不再是方便法,你看佛法多麼殊勝。

  共識有了,那還得講究方法,用什麼方法達到和睦共處?持戒,「戒和同修」。這一個戒字,跟菩薩六度裡面持戒意思是相同的,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所以諸位一看到戒和同修、持戒,往往我們想得很窄小。想五戒、八關齋戒、十戒,乃至於在家菩薩們受的菩薩戒,把這個範圍想得很小、很小,這個錯了。六和敬跟菩薩六度裡面講的持戒,廣義的;廣義要用今天的言語來說,就是守法,說守法大家都好懂,這個意思就廣了。佛在一切經論裡面對於我們的教誨,我們都要遵守,不僅僅是戒條。不但是要掌握到綱領,還要知道細行,日常生活當中微細的細節都要遵守,如果這些微細的細節,你疏忽了、忘掉了,你是迷惑顛倒,你還是不覺。不僅是佛的教誨,國家的根本法,憲法;除憲法之外,地方上他們的法律、法規,乃至於風俗習慣、道德理念,這個沒有文字的不成文的法,我們統統要遵守。所以學佛,一切諸佛菩薩是最守法的人,最懂得守規矩的人,這是佛菩薩,佛菩薩做出榜樣給我們看。戒和同修就是教給我們要守法。一般人從少到長,年幼的時候要接受父母的教誨,要接受老師的教誨,這個都是守法,要從小養成守法的觀念。

  我們學佛一入佛門,就要培養守法的觀念,只要能守法,決定能夠跟大眾和睦相處,然後落實在生活上,「身和同住」。大的環境,我們跟許許多多眾生,現前同住在這個地球上,要愛護這個地球,要時時刻刻懂得保護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享受也要讓別人享受;我這一代享受,還要想到還有下一代,要想到讓後人有好的享受,這從大環境。那麼再縮小,我們這一個國家跟一國人相處。再縮小,就是這一個社團,像我們居士林這是一個社團,這裡面有許許多多的同修,同修們選出這個社團的領導、林長,以及各個部門領導的幹部,他們也制訂一些法規、章程,我們是這個社團的一分子,這社團裡面的規矩統統要知道遵守。在家居士們你回到家裡面,你這個家庭是社團裡面最小的,最小的社團,你一家人要和睦,一家人都能夠聽佛的教誨,接受佛的教訓,依照經典裡面的話去做,你一家和睦。所以這是我們講「身同住」。一定要曉得,我們跟一切眾生共同生活在這個環境裡面,怎麼能不愛護這個環境?怎麼可以任意的去破壞這個環境?這個裡面的意思很深、很廣,要細心去體會,念念維護社團的安全,念念想著社團裡面所有大眾的幸福美滿。

  下面一條,佛教給我們「口和無諍」。佛知道一切眾生所有的一些誤會、結怨,十之八九都是言語造成的,所謂是多言必失。話不要講得太多,太多了容易失言,容易引起別人誤會、猜疑,於是就與人結怨了;結怨之後,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有意無意當中,造成菩提道上許許多多的障難。所以古德教導我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你說這個多好。當我們想說話,這個話到口邊了,「阿彌陀佛」,變成阿彌陀佛就好了,這個法子很妙。口和無諍,真正做到口和無諍,就是一天到晚見到人,歡歡喜喜,阿彌陀佛;不管人家給我們講什麼話,都說阿彌陀佛,這個好,心平氣和。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真言,除阿彌陀佛之外,全叫妄語,念經也不行,念佛才能往生、才能成佛。念經還會打妄想,妄想夾雜在經文裡面,那個經念得沒有效果、沒有用處,所以古人講,「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為什麼?佛號最簡單,妄想很不容易夾雜在裡面,愈是長愈容易夾雜。你們想想看,你念個楞嚴咒,一定有妄想夾雜在裡面,時間太長了,我們攝受的力量不夠。念個往生咒,往生咒就比較短很多了,精神集中,自始至終念一遍,大概還不至於夾雜,如果你一下念個三十遍、五十遍,決定有妄念夾雜在其中。佛號簡單。

  我過去傳授給大家就是念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念十聲,一口氣念十聲,這個十聲裡面不夾雜一個妄念,一分鐘可以做到,我們一分鐘這個攝受力量有,五分鐘就靠不住了,一分鐘力量還有。所以每一天你的一堂課,就是一分鐘十句佛號,這個十句佛號,跟大勢至菩薩所講的念佛的原則相應,他老人家講「淨念相繼」,這個淨念不懷疑、不夾雜。相繼?十句佛號,一句、一句相續,十句,這就行了。一天念九次,最少的,當然是愈多愈好,至少一天要念九次,養成一個習慣,這個是真正一向專念。又有一個懇切的願望求生淨土,做到一向專念,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所以別小看了一天九念,它真正有效果,它是屬於淨念相繼。

  所以一定要做到「口和無諍」。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有什麼好爭論的。人家讚歎我,假的別歡喜,不是真的;人家毀謗我、侮辱我,也是假的,何必生氣。他罵別人,你為什麼不生氣?那不是罵我,罵別人你沒有接受過來。他罵你的時候,你接受過來就生氣了;你把自己也看作別人,他是罵別人與我不相干,你就不會生氣了。「我」是假的、名是假的、相也是假的,人家罵、人家侮辱,實在講跟這個名、跟這個相,風馬牛不相關,這是事實真相。所以明瞭事實真相了,再去學佛,懂得一點道理,他罵的時候,「阿彌陀佛,謝謝,消災免難」。他是我們的大善知識、大恩人,他每一句都替我消災,我們的業障就消掉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能夠歡喜接受,如如不動,就消業障;你要是全盤把它接受過來,自己在那裡生氣,那你是造業障。一個消業障,一個造業障,就在那一念之間,轉過來的時候,不但不造業障反而消業障,佛真有智慧,教我們這個絕招。所以對於一切冤親債主,我們每天將修積的功德迴向給他們,報他們的大恩,這些冤親債主天天給我消業障,我們的業障無始劫累積到今天無量無邊,虧得這些冤親債主天天為我們消業。諸位要知道,每天讚歎你的、奉承人的,消不了業障,讚歎多了貢高我慢,他又生業障了。口和無諍,要曉得怎麼去做。

  「意和同悅」,真正修學相應了、如法了,你必定得法喜,法喜充滿,你的生活快樂,真正是所謂的「離苦得樂」,你真的得樂。這個得樂,諸位要記住,不是說你得財富,也不是說你得功名、得富貴,不是的。得樂,樂與功名、富貴、財富不相干。你要不相信,你可以去問問那些很有地位的人、有大財富的人,你問他樂不樂?他不樂。他一個人不敢上街,怕人家要暗殺他,天天提心吊膽,生活在恐懼當中,有什麼快樂?出門要好多保鏢,你看可憐不可憐!哪有一個窮光蛋哪裡都去,多自在,誰也不怕,跟誰都歡喜。所以樂跟那些沒有關係。而真正之樂是法樂,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了,那才真樂。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能與理相應,與這個道理相應,與事實真相相應,那怎麼不快樂?

  意和同悅,我們每個人都依照《無量壽經》的方法、理論、境界來修學,都學習阿彌陀佛,最快樂的了。世出世間再沒有任何的快樂,能比得上念佛人的快樂,修學其它任何法門,也比不上念佛法門的快樂。如果你要說我念佛念這麼多年了,念得很辛苦,一點樂都沒有,這什麼原因?是你還沒有入門,你念得不相應。天天讀經,經裡面講的道理沒懂,沒清楚、沒搞明白,不能把這些道理用在自己生活上,所學非所用,你的苦就離不開了。如果你所學習的統統能落實在生活上,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能與經典的理論、方法、境界相應,哪有不快樂的道理。西方稱為極樂世界,我們現在雖然沒到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的氣氛有了,極樂世界那個快樂有了,現在就能得到,現在是花報,證實果報之殊勝。

  末後一條「利和同均」,這一條重要。佛說法,往往最重要是第一條跟最後一條。利是什麼?指我們個人的福報。利和同均,這個意思就是有福共享,我有福報與一切大眾共享,他有福報我不必享他的,要有這個認識。我有福報給人家享,人家有福報我不要享他的,我們只有付出,沒有求取,你的心才清淨、才相應。我有福報供給別人享,人家有福我也享,這樣就變成有報有償,有報有償這是有往有來,這是做生意買賣,這個沒有覺悟。真正覺悟,只有奉獻沒有求取,你的心多清淨、多自在。實在給諸位說,真正能這樣做,你的福報就愈來愈大,為什麼?自性裡面本具的德能現前了,自性裡的障礙清除了。我有個念頭要享別人的福,這是障礙,這個是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稱性的福德現前。我們看經典裡面講的西方極樂世界,《華嚴經》上講的毘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那一種殊勝莊嚴,不但人間沒有,大梵天也沒有。他這個福報從哪裡來的?不是修得的,諸位要曉得,不是修得,是自性裡面變現出來的,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只要我們認真去做,利和同均,性德就能現前。假如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斷,你修布施、你修供養,能不能得福?能得,你所得的是你的修德,那個不是自性本具的福德,是你這一生所修的。你所修的福德能報得盡,也就是能用得盡的,不再繼續修,福報用完就沒有了,這個是我們很容易見到的。在這個社會上太多太多了,他有福報,前世修的,這一生沒有修,福報享完就沒有了。

  佛在經論裡面告訴我們,世間人的福報,財富是修「財布施」得來的,你布施得愈多,你得的財富就愈多。今天我們看到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商業鉅子、大企業家,他們擁有很大的財富,從哪裡來的?前世修得的,有許多是由很多世累積的,在這一生當中緣成熟了,發這麼大的財,得這樣殊勝的果報。可是人享福是個很麻煩的事情,一享福就糊塗了,就被福報迷了,迷了之後,他就不肯再繼續修福,而且沒有智慧,縱然想修福做一點好事,做一些社會慈善福利事業,那修的很小的福報,不懂得修積殊勝的大福報,他不懂得。聰明智慧是果報,是修「法布施」得來的,世間有一等聰明智慧超過平常人的人,這些人過去生中修法布施。健康長壽是過去生中修積「無畏布施」。由此可知,因緣果報的道理跟事實真相是真的,真實不虛,修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報。

  今天這個社會,尤其處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一九九八年。諸位如果冷靜去觀察,現在這個社會充滿了危機,整個世界找不到一個安全的地方。說實在的話,無論是你的地位、你的財富、你的眷屬,你能不能保得住?誰都不敢講。頭腦清醒的人,明瞭過一天算一天,明天是什麼樣子,誰知道?尤其現在說到經濟,叫泡沫經濟。泡沫經濟是什麼?《金剛經》上講的「夢幻泡影」,他沒有念過《金剛經》,他也曉得泡影,知道這個東西不實在,所以我們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覺。怎麼樣能夠保持?勤修布施,布施若能不著相,功德不可思量。著相的布施是福報,那個是有量的福報;不著相的布施,福德就變成功德。佛在經論上常說,我們常常讀到,講席當中常常聽到,有沒有覺悟?真的覺悟了趕快幹,不幹恐怕將來連修福的機會都沒有了,這一點要清楚、要明白。東南亞現在這一帶,許多國家地區幣值都在貶值,所以行善布施要趕快。你今天可以修一百萬的功德,再過幾天就變成五十萬了,打了對折,你那個福報立刻就掉下去了。抓住機會趕緊去做,這是聰明人,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錢財不要放在自己身上、不要放在家裡,放在銀行、放在保險櫃統統靠不住,只有把它布施出去,讓一切眾生共享,真實福報,永遠不壞的福報。為什麼不把這些泡影、泡沫的東西,把它變成金剛?把它變成永遠不壞?看看我們在座的同修,有幾個覺悟,有幾個真正肯幹,真正肯發心。我跟大家講真話,我不要你布施給我,我一分錢都不要,絕不欺騙諸位。

  如果要得智慧、要得聰明,一定要修法布施。現在我們這裡修法布施是愈來愈方便了。居士林現在的講經,一個星期七天,一年到頭不中斷,天天講經沒有中斷的,你能夠介紹你的親戚朋友來聽經是法布施。我們這邊講經,每一堂都有留著有錄像帶、錄音帶,你拿這些東西送給你的親戚朋友,也是屬於法布施。何況我們講堂外面,結緣的書刊很多,你每天來,自己有了、自己不想看了,想想你還有哪些認識的人,他們還沒有接觸到,可以送給他們、可以寄給他們。勸導大家有機緣接觸到佛法,讀到佛經、聽到佛法,都是屬於法布施,法布施的果報開智慧。

  無畏布施裡面第一條是素食。不殺害一切眾生,不跟一切眾生結冤仇,然後再能夠護生,保護眾生、保護社會的安定、保護一切眾生生命的安全,這個是屬於無畏布施。所以無畏布施裡頭有不殺生、不偷盜;語業裡面包括了不兩舌,兩舌挑撥是非,鬥亂彼此兩方,這個罪過很重。為什麼?都是讓社會安全、安定受到了傷害。所以往往造一種業,遭著許許多多的苦報,這個業因後面產生的效果,就招來這些苦報。

  所以這六條我們要記住。六條裡面的意思,我們要很清楚、很明白,懂理論、知道方法,怎樣把它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你一個家庭裡面修六和敬,每一個人都遵照佛的教誨去做,你的家庭就叫做僧團。僧團,諸位要記住,不是指出家人這個團體;是指四個人以上同住在一起,依照這六條去修行,這個團體就叫做僧團。僧是清淨的意思、是和睦的意思。這個小團體,彼此心地身心清淨和睦共處,不分在家、出家,不分男女老少,也不分任何行業,四個人在一起依照這個方法修,就叫做僧團。僧團的出現,一定得到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為什麼?太希有了,值得人尊敬。我們念三皈依這個誓詞,「皈依僧,眾中尊」。眾,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團體。團體裡面最值得人尊敬的,這個團體就是僧團,就是修六和敬的這種團體,最值得人尊敬。這是世尊教給我們跟大眾相處,應當是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的行持,都是教我們處事待人接物,沒有講到佛法。換句話說,沒有學佛之前先學做人,先要把人做好。「三福、六和」都是做人的根本、做人的基礎,從這個基礎再向上提升,這學佛了。

  學佛從哪裡學起?佛把整個佛法的綱領教導我們,「戒、定、慧」三學。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歸納起來,不外乎這三樁事情,戒學、定學、慧學。換句話說,這就像你要到佛門來求學,佛把他所有教學的課程,展現出來給你。我們今天所說的三藏經典,經、律、論三藏;經是講定學,律是講戒學,論是講慧學,戒、定、慧三學。佛說法,每一次無論說得淺、說得深、說得長、說得短,必定不離開這三個原則,離開這三個原則就不是佛法。

  後人編輯《大藏經》,要把這些經典來分類,分成這個三類,難,怎麼個分法?每一部經裡面三學都具足,那怎麼分?古人只看這部經裡面,這三學哪一個部分講得多,哪一個部分講得重,依這個方法來取、來分。譬如《無量壽經》擺在我們面前,這裡面戒定慧三學統統有,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就是戒律、戒學。可是仔細看這一部經,講定的比例佔得重、分量佔得多,把它分在經藏裡面。如果這一部經,佛是戒律講得多、分量大,定慧的分量比較少一點,那就分到律藏裡面去,這個我們必須要懂得的。任何一部經典都具足三學,所以三學是我們修學的總綱領,換句話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要與三學相應。我們起心動念與智慧相應、與定學相應;我們的言語造作與戒學相應,你這就真的學佛了。佛菩薩念念都跟三學相應,行行都是三學圓滿,這是總綱領,不能不掌握到。把這個綱領落實在生活修學之中,這就稱之為菩薩的六度,菩薩生活六條守則,必須遵守的原則。

  六度裡面第一個就是「布施」。布施的意思廣,布施教我們放下,放下就是布施,布施是捨。放下什麼?我們有煩惱,你為什麼不把煩惱放下;你有愚痴,你要把愚痴放下;你有惡業,你要把惡業放下;你有生死,你要把生死放下,統統布施掉。凡夫,好,我樣樣都放下,身體放不下,那還是麻煩。身體放不下,身體就有得受的了。這身什麼身?業報身。要把身體也放下,身體放下之後,這個身就變成自在身,那就快樂了。把你業報身放下,搖身一變就是自在身。將來在《華嚴》裡面,我們會講到十種身,佛有,我們自己也有,就是因為這個業報身放不下,我們的智身、法身、菩提身、意生身,統統都不能現前,你說多可惜。果然能把這個業報身捨掉,如來果地上那個十種身,我們也隱隱約約的現前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美滿。這是給你講布施。

  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執著,你就放下了。可以用,可以受用,不能執著,決定不可以據為己有,那就壞了;據為己有,就變成業障,你就在造業。業決定障道、決定障性。聰明人曉得,這個身都不是自己,何況身外之物。《華嚴經》上菩薩講,菩薩說:「我說我,我不執著我,我也不執著我所。」這就對了。說「我」,是為了表達意見,跟眾生溝通一種方便,善巧方便。言語溝通,眉目可以傳情,這都是屬於溝通。所以你可以用,你不能執著,一執著變成造業,沒有執著、沒有分別,功德,善巧方便。巧是你應用得很自在;善是不著相,知道一切法夢幻泡影,知道一切法無所有、一切法不可得。《大般若經》上「不可得、無所有」這六個字,說了幾百遍,給讀的人很深很深的印象,這些都是世尊說法的善巧方便。所以我們要懂得布施的真諦,要知道布施怎樣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學習。

  第二個是「持戒」。持戒,剛才講了,守法、守規矩。如果不遵守法度、不遵守規矩,不但佛法,世法你想成就都難,正是所謂「不依規矩不成方圓」。我們要畫一個圓要用圓規,我們要畫一個方一定要用矩尺,所謂是依規矩才能夠畫成方圓,畫得沒錯。世間的小事,都不能夠不守規矩你才能成就,何況出世間的大法。由此可知,現代人學佛,出家、在家四眾同修,我看大家很努力、很勤奮,在這裡勤學佛法,勇猛精進,睡眠都不足,這樣勤奮為什麼收不到效果?原因是不如法。不如法就是不懂得規矩,雖勤奮依舊收不到效果、抓不到重點,這個是最重要的一條因素。如果我們不將這個因素消除,還是這樣繼續下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於一生,依然沒有成就,那就真可惜。

  其實理論、方法都在經典之中,每一天雖然讀誦、研究,甚至於講解,其實沒有體會得,沒能夠契入,像「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我們做了沒有?「具足無量行願」,我們有沒有具足?不要說足,能具個一分、兩分,就有利益了、就不一樣了。如果說絲毫沒有行願,你這個佛法沒有根、沒有本。前面跟諸位說了,三福、六和是根本,我們沒有從根本上修學,所以三學、六度、菩薩萬行全都落空了。起心動念依舊是輪迴心,天天造作還是輪迴業,這樣下去,你怎麼能夠超越輪迴?不但你不能超越輪迴,你連求往生都有障礙,你都得不到。就如李炳老往年所說的,「一萬個人念佛,真正往生三、五個而已」。這個法門,古德講「萬修萬人去」,為什麼一萬個人只有三、五個?不如法,不守規矩、任性,那就沒法子。任性就是任憑自己的習氣、煩惱,隨著自己煩惱、習氣流轉,這個修學要成就,難了。

  第三條「忍辱」。忍辱這個意思是忍耐,要有極大的耐心。世間法,愈是大的事情難度愈大,沒有很大的耐心,這個事情就不能做得圓滿。佛法,出世間的大事,普度眾生的大業,要什麼樣的耐心你才能夠做得成功?無比的耐心、永恆的耐心。所以學佛你要沒有忍耐,你決定不能成就。佛在經上把我們人的這些事相,歸納為三大類,這個是便利於教學。第一個,人為的加害你要能忍。世出世法,古今中外,幾乎都有一個定律,所謂「好事多磨」,沒有一帆風順的好事。這個好事愈大魔障愈多,如果你要不能夠忍耐,你不是被折毀,就是退心了,你怎麼能做得成功,所以要有極大的耐心。這個裡頭最重要的,要克服自己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這比什麼都重要。所以人為的加害、嫉妒、毀謗、侮辱、陷害,都要能夠忍受,要若無其事、要心平氣和,對待這一些障難。第二類是自然災害。譬如大寒、大暑,這是氣候的變化,你要能夠忍耐。天太熱了,懈怠一下,功課不要做了,這個不行。應當要修的法,可以停止一下,天太冷了,這個也受不了,不可以。包括其他種種自然災害,都要能夠忍受,決定不能夠改變,或者是減緩自己的修學,不可以,一定要勇猛精進。

  我們在印光大師《文鈔》裡面,看到老法師有一段文字,一封信寫得很長,給衛錦洲居士,這位居士也是在老法師會下接受三皈依的傳授。他遭到了災難,鄰居失火把他家的房子燒毀了,財產付諸於一炬,太太因為這個刺激過世,家破人亡,他自己一天到晚呆若木雞,一天到晚是痴痴呆呆的。有同修把這樁事情告訴印光大師,印光大師寫了一篇很長的開示教導他,如果是個真正學佛人,遇到這個災難,應當要想開,世間一切幻化無常,過去有家有累還有牽掛,現在一把火燒光了,不是更好嗎?什麼事都沒有了,一心念佛,決定往生。念頭一轉,這一把火是好的增上緣。幾個人在災難裡頭能轉得回頭?這個一定要修忍辱波羅蜜,高度的智慧,在大災難裡面是一個逆增上緣,不但對自己的道業沒有絲毫的妨礙,反而促進、提升,這就正確。

  忍辱裡面第三個是修法,修行時間要很長。法門,任何一個法門,都有它的深度、都有它的廣度,不是短時間能夠修習成就,長時間的修學,還要去親近善知識。親近善知識不容易,古時候叫「行腳」,現在人叫「朝山」。朝山現在人是觀光遊覽,朝山那個意思完全錯了,從前朝山是參訪善知識,是去求學、去請教的,跟現在完全不一樣。在中國古時候最有名的一個參學,給後人作榜樣的趙州和尚,趙州年歲大了,八十歲,八十還在行腳,還在到處去參訪。為什麼不好好的坐下來休息?因為自己還有疑惑,還不能夠斷疑生信,必須要親近善知識,把他的疑惑解開,清淨堅定的信心生起來,他就可以住下來好好的修學。所以有疑問,疑是障礙,參學目的是斷疑起信,是一樁很辛苦的工作,要去打聽哪個地方有善知識,到那個地方去請教。所以這是說修學的艱苦。

  再告訴你,斷煩惱、斷習氣,難捨能捨、難行能行,都靠忍辱,你要沒有忍辱,你做不到。所以忍辱波羅蜜在六度裡頭,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這一會上,說菩薩六度,可是布施跟忍辱說得特別多,分量特別重,那就是告訴你,六度裡面這兩條最重要。布施是叫你放下,難捨能捨;忍辱是你自己成就的一個關鍵。你能忍,後面才有精進、才有禪定、才有般若,它是個關鍵的所在。如果不能忍,後面全都沒有了,你前面布施、持戒所修的,是六道有漏的福報,你修了福,福德不是功德;如果有忍辱,就能把福德變成功德。

  忍辱後面才有精進。精是純而不雜,進是進而不退,你的道業怎麼會不成就?道業成就了,給諸位說,一切都成就,你世間上的事業也都圓滿成就。菩薩經不經營世間事業?經營,他所經營世間的事業統統是道業,成就自己的菩提涅槃,成就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自他兩利。菩薩示現在家,身分男女老少,工作各行各業,你要曉得全是道業。那個念頭一轉,那還得了嗎?這一轉就超凡入聖。凡夫每天穿衣、吃飯是煩惱,菩薩每天穿衣、吃飯是修道。

  精進而後才有禪定。我們現在看到有許多修定的人,每天也打坐,打坐的時間也很長,沒有看到他得定,什麼原因?說老實話,沒有忍辱,他怎麼會得定。人家讚歎幾句就高興得不得了;罵他幾句要氣好幾天都消不掉,他怎麼會得定。所以他在那裡盤腿面壁,好像是個樣子,我們看得很清楚,盤腿面壁在打妄想,不是真的入定。怎麼曉得打妄想?罵他幾句會生氣,假的不是真的。起心動念還有名聞利養、還有是非人我,都落在煩惱邊上,與真正修行、修道不相干,所以他不能得定。真正得定的人心地清涼自在。什麼是定?我們這個經題上,清淨心是定,平等心是定;他心清淨了、心平等了。清淨就是沒有煩惱,貪、瞋、痴、慢這個念頭不生了,心清淨。怎麼平等?沒有是非人我就平等。有是非人我就不平等,有貪瞋痴慢就不清淨,所以禪定的功夫,就能把煩惱、不平完全捨掉,這是定功。

  定功達到一定的程度,智慧開了,覺了。清淨、平等後面是覺,覺是般若智慧,般若現前;般若現前功德就成就了。什麼功德?把煩惱、妄想、執著轉變了,這是功德。所以諸位要知道,妄想、執著、分別也不是壞事,我們今天煩惱多,妄想分別執著很重,給大家講,好事不是壞事,當你禪定功夫深了,轉煩惱成菩提,一轉就過來了。相宗裡面講,「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什麼東西轉?定功,甚深的禪定就轉了;這個轉就是定中生智慧,就轉過來了。如果沒有煩惱,給諸位說,就沒有菩提了,煩惱愈多菩提愈大,所以煩惱不要害怕,也不要擔心,到時候轉過來無上菩提。

  所以實在講,佛法裡頭講真的是講「轉」,並不是講「滅」,如果說把煩惱斷掉了、滅掉了,菩提也斷了、也滅了,麻煩可就大了。菩提、涅槃是什麼東西?就是自性般若被迷妄轉變成了煩惱,本來是菩提,因為迷失自性才變成煩惱,現在一覺悟就又把它變回去,就是這麼一回事情,不是真的斷了,真的斷了,那菩提也沒有了,自性也沒有了,那才是落空了,那就錯了。佛法不是斷滅空,佛法講空的意思講得很深;「空」不是無、不是斷滅,空是有。有為什麼說它空?有而無自性,沒有自體,所以緣生之法,緣起性空。凡是因緣所生,都沒有自性,沒有自體,「當體皆空,了不可得」;不是沒有相,不是沒有作用。相、作用我們可以用它,決定不能夠執著它、決定不能夠佔有它,你想佔有它、執著它,這就錯了,凡聖差別就在這一念之間。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