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  (第二十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20

  普賢十願底下的一條是第七「請佛住世」,這一條也非常的重要。假如只是請佛來給我們說法,畢竟利根的人很少,有幾個人聽一次經就會開悟?大部分人的根性比較遲鈍,那就必須要長期的薰習。如果真正能夠達到長期薰習的效果,一定要請佛常住在這個地方。

  在我們中國過去的道場,可以說都是專科大學,而且建立之後,有許多是幾百年、一千多年不斷的講經教學,所以成就的人就很多很多了。我們看近代的情形,雖然表面上看佛法挺興盛的,實際上看不到一個有成就的人,原因在什麼地方?就是沒有一個法師常住在一個地方,講一次經講完就走了,正是古人所謂「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只可以說他到這裡來做一點佛教宣傳的工作,充其量讓大家對佛法多了解一點、多認識一點;除此之外,其他的效果都談不上,這是我們要重視的。

  像我們在台灣,過去李炳南老居士建立「台中蓮社」,他在台中四十年如一日,沒有到其他地方去暫住過;不要說住的久,暫住都沒有。他到外面去,人家請他弘法講經頂多只有一、兩天,可以說四十多年沒有離開台中,台中成就的人有這麼多,與這個關係很大。

  同時佛法修學一定要一門深入,這一點決定不能夠疏忽。特別是修行,自己還沒有成就的時候,要守住一門;等到真正開悟了,悟後起修,那就可以涉獵其他的法門,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在佛門講參學;沒有到這個程度,一定要守一門,這是自古以來教學都不離的一個原則。

  但是現代人修學就不一樣了,可以說與古人這個方式恰恰相反。現在一入門就是博學多聞,樣樣都學,樣樣都接觸,樣樣都聽,樣樣都看,結果不知道哪一個法門好,不曉得應該走哪一條路;換句話說,反而迷失了方向。這個樣子不僅是浪費時間,實在講把自己清淨心擾亂了,清淨心變成混濁了,這是非常大的傷害。縱然遇到真正的善知識,他也沒有法子幫助你,所以這是我們應當要注意的。

  請佛住世,一個道場一個老師,我們始終就跟他一個人,接受一個人的指導,不但有成就,而且成就快速,教學的效果才能真正的見到。在今天,真正在佛法上有造詣、有修行的人愈來愈少了,我們到什麼地方去親近善知識?這在學道人來講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換句話說,我們今天修學的環境不如古人,但是得科技的發達、交通便捷,在這一方面可以補救一點,但是還有許許多多條件的限制。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不難想到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教我們老實念佛,唯獨這個法門自己修學比較容易,不須要依靠善知識時常的教導,只要你老實念,你就決定成功;除這個法門之外,離開善友,就很難自己成就。所以這個法門在現在這個時代,實在講是最為契機了。

  第八願是「常隨佛學」。我們學佛,「學佛」跟「佛學」是兩樁事情。「佛學」是把佛法當作一門學術來研究,與了生死、出輪迴不相干。「學佛」就不然,佛是我們的典型,佛是我們的榜樣,我要學的跟他一模一樣,他能成佛,我也要成佛。

  這一句裡面,關鍵的字在「常隨」,常是不可以間斷的;間斷,那就不叫常隨了。也許我們要問,佛在世的時候,我可以跟他學;佛不在世了,我很想常隨佛學,我到哪裡去學?一切大乘經典裡面所說的,都是佛的言行,都是佛的存心,所以依照大乘經典修學,就是常隨佛學。

  一切大乘經裡面,特別是這一部經,這一部經是什麼?這一部經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心、阿彌陀佛的願、阿彌陀佛的行,都在這一部經上;我們如果能夠死心塌地依照這一部經典來修學,這不是跟一般的佛學,是常隨阿彌陀佛學,跟他學了,這是我們在第八願很具體的舉出來。這一部經典,不但要熟,不但要正確的理解,而且要把它變成自己的心願行為,這個就是普賢菩薩的第八願。

  第九願是「恆順眾生」。眾生有迷有悟,迷的多,覺悟的少;縱然覺悟,覺悟的程度不相等,一定要隨順,決定不能勉強。譬如這個法門,我們自己明白了、認識了,它是所有法門裡面最究竟、最圓滿、至高無上的法門,我們認識了;但是還有許許多多雖然覺悟了,他不承認,他不能接受,這個時候怎麼辦?要隨他去,不要勉強,勉強不得的。諸佛如來都不能勉強一個眾生,我們有什麼能力?這個一定要知道。有勉強勸人的心,自己就會生煩惱;換句話就,障礙了自己往生的法門,這是不值得的。

  你有大慈悲心,憐憫這一些眾生,先到極樂世界去;到極樂世界,在那裡成菩薩、成佛之後,這些眾生無論他在哪一道流轉,你都會看得清清楚楚,看得明明白白,他到什麼時候需要這個法門,你就可以把這個法門傳授給他,正是佛家所說的「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這是慈悲到極處。

  一定要他善根成熟,什麼叫成熟?你給他介紹的時候,他歡喜接受,他不懷疑,他能夠理解,他能夠認真的去修持,這個人就是善根成熟。善根沒有成熟,幫助他一把,幫他成熟;沒有善根的人,幫他種善根,這就好了,這就是恆順眾生。

  至於眾生的習氣煩惱更應當隨順,不要去計較。為什麼不要去計較?因為我們這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世間一切人一切事,得過且過,何必跟他們認真?何必生煩惱?修行人我們只要過一個基本的生活,衣服穿得暖,三餐能吃得飽,有一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足矣!別的不要了。人家要的都給他,人家不要的我們來享受。我們的目標跟他不一樣,他要繼續搞六道輪迴,我們今天真正覺悟了,輪迴太苦,希望這一生在這個世間是最後的一次,最後身,來生不幹了。下一次再到這個世界來,一定是佛菩薩的身分,乘願再來,是應化來的,不是真正來受報的,是來度眾生的。所以什麼事情都可以隨順,都應當隨順,不要去計較。

  最後一條「普皆迴向」。佛法裡面對於迴向非常重視,為什麼要迴向?迴向是破執著,你就曉得這個很重要;把自己所修學一切功德,我都不要了,都送給一切眾生。這個話如果聽不明白,我們說的再粗俗一點,譬如我種的很多福報,我有大福,我不享福,我把我的福報分給大家共享,這叫迴向;決定不自己獨享,分給一切大眾共享。不迴向,你所修的福報功德是有範圍的、有限的;一迴向,你的福德、功德變成無限的。

  怎麼變的?唯心所變,你的心量大,所以把你的福德、功德、智慧統統變大了。佛與大菩薩他們的智慧、福德不可思議,原因是他們的心量不可思議。經典上常說,他們的心量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周是周遍,他的度量多大?周遍法界,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他的心量,所以他的福德、智慧才是圓滿的。

  這些我們要學,迴向給眾生、迴向給菩提、迴向給實際。實際就是真如本體,這才是我們真正要求的;除此之外,都不是我們需要的。這個十願裡面,迴向顯示出普遍廣大的意思,恆順眾生顯示真正賢德,從這裡能夠體會到普賢菩薩名號的甚深含義。

  普賢菩薩在《華嚴經》裡面明白的告訴我們,他發願求生西方淨土,文殊菩薩也不例外;不但這兩尊菩薩求生淨土,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等於說那個大會裡面的全體,都能遵從普賢菩薩這個十大願王,嚮往西方極樂世界,這是華嚴會上的一樁大事。這正是彌陀大願,我們還沒有講到,四十八願第三十六願的廣述。

  可見這一會的大眾,我們在前面看到大比丘眾、菩薩眾,乃至於後面講的在家的賢護等十六正士,這是在家的等覺菩薩。如果我們深深體會到這一句經文的含義,一定會想到釋迦牟尼佛與這一些聽眾,統統是從西方極樂世界來的,個個都是普賢大士的化身,是到這兒來唱戲,表演給我們看的;他的真實面目,統統是從西方極樂世界出來的,到十方世界普遍去招生,把這個法門來推薦、來介紹,所以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

  十願是綱領、是總綱,十願一展開,就是無量無邊的大願,願願都是度眾生,都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圓滿佛道。

  「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一切功德法是什麼?從一般大乘經裡面來講是如來,就是成佛之後,他所住的果地,這是佛的境界;沒有成佛之前,我們通稱為因地;修因證果,這是如來果地的境界,是一切圓滿的功德法。

  若就本經來說,諸佛如來究竟圓滿的功德法,就是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佛教我們念佛,佛自己也念佛;佛教我們心裡面常常有阿彌陀佛,諸佛如來心裡頭也是有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一切圓滿的功德法,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知道的人不多。知道的人,沒有一個不死心塌地去念,一時一刻他也不會休息。你要問他為什麼?因為他知道這六個字是一切諸佛如來究竟圓滿的功德法。

  下面這是讚歎與會的這一些菩薩,他們自行化他圓滿的功德,也就是把心裡面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如何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下面給我們講這些。

  【遊步十方。行權方便。】

  這個住,不能住在那裡不動,住著不動,就不起作用了,那就不叫功德。不叫功德,叫什麼?叫享受,只有自利,不能利人。自利不礙利人,利人也不妨礙自利,這個功德才是究竟圓滿。所以這一些菩薩「遊步十方」,十方世界哪個地方眾生緣成熟了,他就到那裡去度化眾生,把這個法門跟大家講解,也就是講這一部《無量壽經》,勸大家念佛求生淨土。

  「行權方便」,權是權巧,我們一般講善巧方便,這個權就是善巧的意思,他所表演的恰到好處;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樣的身分;《楞嚴》上所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所以你見到諸佛菩薩就會非常歡喜,為什麼?是你喜歡那一種人,他就變那一種人;喜歡什麼樣的相貌,他就現什麼相貌;一切都叫你稱心如意,你才願意學,才歡喜學。如果示現這個相貌,一看就討厭,他有再好的東西,你也沒辦法接受。所以隨心現量,這是大權方便。

  【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這一句話是雙關語,「究竟彼岸」是成佛。菩薩沒成佛,菩薩要成佛,菩薩這樣做,目的是為了自己成佛,這是一個意思;他把成佛這個方法,介紹給大眾,希望大眾個個都成佛,這是幫助他成佛。所以,這一句是自他雙關語。

  我們要問成佛的方法,「入佛法藏」,藏就是藏在這個地方。成佛的方法藏在哪裡?指的就是這一部經;你深入這一部經論,就是入佛法藏。依照這個方法修行,這個方法修行的綱領很簡單,「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換句話說,念佛成佛是究竟彼岸。這兩句統統落實在本經,統統落實在執持名號。

  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其他的經典可以放下,心安了;沒搞清楚,放不下。怕什麼?怕這一本不夠,還要多學一點;搞清楚之後,才知道原來所有一切經論都在裡頭。拿到這個,不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全在此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無量無邊法門,也統統在裡頭。這才曉得,這一部經是一切諸佛經典裡面的大總持法門,真正不可思議!

  下面舉出事實,他們這個菩薩的事業,這些菩薩、這些諸佛每天究竟在幹什麼?我們看看他在做什麼?這是值得我們效法的,值得我們學習的。

  【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

  剛才我們說出佛菩薩隨類化身,隨類化身要一樣一樣的講解,那個經文就太長、太囉嗦了,沒有這個必要。隨類化身舉一個,化什麼樣的身分?佛的身分。諸位想一想,以佛的身分能出現,佛以下那當然更不必說了,那就太容易了。就是《普門品》上所說的,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身而為說法;甚至於還有應以餓鬼身得度者,即現餓鬼身而為說法,眾生的根性不相同。

  為什麼見鬼,他會相信呢?有,還真有不少人。我過去遇到一位老居士,叫朱鏡宙老居士,在台灣佛教界也很有名,他跟李炳南老居士同年,往生的時候九十一歲高齡。他三十八年到台灣,到台灣之後,大概沒有幾年,他在台北辦了一個台灣印經處。那個時候印經處的場所都沒有,就在他自己住的房子,他自己搞一個台灣印經處,找幾個朋友到處勸大家捐錢來印書。這是最早台北市有佛經,是他老人家提倡的。

  我那個時候剛剛學佛,有一個朋友跟他是同鄉,介紹我認識老居士,他對我幫助很大,凡是他印的書,都會送一本給我。所以,這個經書源源不斷,我可以收到,可以讀到。

  那個時候他七十多歲了,這個老人告訴我他學佛的因緣。他在抗戰期間住在重慶,那個時候他是西康、青海這兩個省稅務局的局長,管財稅。他是學科學的,對於佛法他不相信。他說有一天晚上,跟朋友在一塊打麻將,打完太晚了,大概到夜晚兩點鐘為止,散場之後就回家。

  那個時候的路也不太好走,雖然有路燈,距離很遠,路燈是二十燭光的,若有若無。在路上就遇到一個女人,原先也沒有在意,這個女人走在他前面,他走在後面;走了差不多有半個小時,可見得這個路相當長;走了半個小時,他忽然一想,不對,一個單身婦女半夜出來,這一想就寒毛直豎;再仔細往前面一看,這個女人有上身,沒有下半身,這一下嚇壞了。從這個地方他就學佛了,他相信了,親眼看到的。以後他說她大概是觀世音菩薩化身,變化的身,他要不親眼看到鬼,他不相信;這是親眼看到的,不是短時間,跟她在一塊走路,走了半個小時,絕對不是眼睛看花。這是《普門品》上,應以餓鬼身得度者,即現餓鬼身而為說法。他是這麼學佛的。以後在佛法相當有成就,也很難得。

  我們這個經上舉的例子是作佛,像釋迦牟尼佛應化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的八相成道。

  【捨兜率。】

  凡是在我們這個世間成佛,沒有成佛之前作後補佛。後補佛住在哪裡?住在兜率天。兜率內院,現在彌勒菩薩住在那裡,將來要到這個世界來示現成佛的,是後補佛居住的道場。「捨兜率」,就是降生,從兜率天下降到人間。

  【降王宮。】

  八相成道,第一個是降生,從兜率下降,必定佛一定出現在帝王家,這個諸位要知道。佛菩薩要到這個世間來,要用什麼身分,他是隨意的。不像我們,我們來投胎,不能選擇,沒有法子選擇,是受業力的支配。他們是願力,喜歡到哪裡去,就到哪裡去,都喜歡到帝王家。為什麼?到帝王家,將來出家弘法利生,有很多的方便。因為世間人所貪的名聞利養,他示現的是名聞利養我都有,我一樣都不缺,這些東西沒有真正的價值,可以把它統統捨掉,出家修道;出家修道,那個成就決定高過帝王,它含的這個意思在,這個就是現身說法。

  「降王宮」裡面,這是八相裡頭有二相,一個是托胎,到皇宮裡面來入胎;第二個是出生。所以這一句就有二相。

  【棄位出家。】

  這是八相成道的第四相,將人間榮華富貴統統捨棄,示現出家修道。

  【苦行學道。作斯示現。順世間故。】

  可見得他是來表演的,故意用這種方式出現在人間,使大家對他的修行、對他的成就、對他的教化眾生,真正生起仰慕之心,不會懷疑他。

  【以定慧力,降伏魔怨。】

  這一句是八相成道裡面的第五:降魔。出家之後,底下一個重要的是降魔。用什麼方法降魔?用定、用慧。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妖魔鬼怪很多,一不小心就上他的當,就受他的折磨。我遇到的人很多,這個受傷害重的,就是我們一般醫學裡面講精神分裂,我們中國人俗話講神經病,那個很麻煩,沒有辦法治好的。我們看到很多年輕人,受過高等教育,他也叫佛法,跟他去學佛,學個半年、一年就得神經病了,送到神經病院的人很多,非常悽慘,這是誤入歧途。在中國、在外國常常會遇到,不能不小心謹慎,所以要有定力,要有智慧。

  什麼是定力?遇到這個境界不動心,智慧能夠辨別。今年年初,我在舊金山大覺寺講過一次經,講《清淨心經》,就遇到一個同修;這個同修是男的,他有魔鬼纏身一年多了,找了許多人給他做法,想把身上這個魔鬼趕走,都沒辦法,他現在還在,常常給他講話,搞的他日夜都不能夠安寧。你看他的面孔就不是一個正常人,一般人講氣很衰。問我有什麼方法?我反過來問他一句,我說你是不是很喜歡神通?他說是的,就為這個得病的。凡是惹上這些麻煩,都是喜歡神通、喜歡感應,魔得其便。

  所以念佛的同修要記住,我們只求清淨心,只求一心不亂;除這個之外,什麼都不要求。你天天想求見阿彌陀佛,魔會變成阿彌陀佛來誘惑你,你的麻煩就大了。

  所以黃念祖老居士勸大家,真正念佛人,老實念佛,神通、感應、禪定統統都不要求;到你功夫成熟了,自然現前;功夫沒有成熟就見佛見菩薩,那都靠不住。功夫真正成熟的時候,會有境界,也是自然現象;不是我天天想,天天求;天天想,天天求,這個事情就麻煩了。這是降伏魔,要用定,要用慧。

  這個地方講的「魔怨」,含義非常的深廣。魔,原來的意思是折磨,你受到許許多多的折磨。早期的佛經,魔不是這個字,是折磨的磨,下面是個「石」字,不是個「鬼」字。這個「魔」字是梁武帝造的,梁武帝認為折磨太苦了,比這個惡鬼來折磨還要苦,就把這個石字去掉,換個鬼字。所以,這個字是後來造的。早期佛經翻譯沒有這個字,那是折磨的磨;以後經典用這個新字。所以他並不是代表魔鬼,所有叫你身心受到苦惱的都叫魔。

  在佛經裡面,將這個折磨分為四大類。第一大類叫「五陰魔」,就是任何一個人都免不了五陰的折磨。五陰是什麼?「色、受、想、行、識」,這是五陰。「色」是我們的身體,你只要有身體,你就有苦,你有「生老病死」之苦。除這個身體之外,你還有「受」,受就是感受,感受裡面就有「苦樂憂喜」這些煩惱。你有「想」,妄想,想前想後。你有「行」,行就是它不會止住,遷流變化;人會衰老,衰老不是一年一年衰老,剎那剎那在衰老,這叫行苦。

  所以真正覺悟了的人,人生有什麼意思?從出生下來,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往哪裡去?往墳墓裡去,一天比一天接近,叫真精進,它不肯停止。幾個人覺悟?看到棺材才流眼淚,糊塗到所以然處!一生下來,就是那個目標,就是那一條路,你說多可憐!有什麼價值?有什麼意義?真正覺悟,真正有價值、有意義,如何能從這一條路岔過去,那就高明了;岔出這一條道路,最穩當、最可靠的是念佛成佛,帶業往生,你這一生真正有意義、真正有價值了。如果這一生當中,不能往生的話,那這一生毫無價值。世間事業做的成就,事業那有果報的,有因果報應的;事業愈是做的大的,罪業也重,後面的苦果也比別人要多。「識」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記憶、印象。這是我們認識什麼叫做魔,要認識他,五陰魔這個五陰,這是第一類。

  第二類是「煩惱魔」。煩惱能夠折磨人,「貪、瞋、痴、慢、疑、惡見」六種根本煩惱,這個煩惱太多,能夠折磨我們。

  第三類是「死魔」,死怎麼折磨我呢?折磨我們道業不能成就,我們修道還沒有成功,壽命到了,這個無可奈何!再一隔世,再一投胎來,至少要退步幾十年;縱然再遇到佛法,還要從頭學起,生生世世都從頭學起,這個折磨很大很大!

  如果我們自己冷靜想一想,我們對於佛法的修學,不是這一生才開始;依照《無量壽經》上所說的,你對這個法門,聽了能夠生歡喜心,能夠接受,能夠發願求生淨土,是你過去生中學佛,那是無量無邊劫,曾經供養過無量無邊諸佛如來,這樣深厚的善根,你今天聽到才生歡喜心;換句話說,我們學佛是生生世世無量劫以來都在那裡修學。那今天怎麼樣?這個自己清楚、明瞭,退轉了,一次生死就退得乾乾淨淨,把前面所學忘得乾乾淨淨。我們現在這個狀況能想像得到,無量劫的修學,現在不過如此;來生再接著幹,來生恐怕還不如今生,那就更糟糕了。這叫死魔。

  這三類都是屬於本身的,不是身外的;身外一種,就是外面給我們的這些折磨,統統把它歸成一類,叫「天魔」。天魔就是指身外,所有能夠影響我們的,能夠折磨我們的,通稱之為天魔。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外在的誘惑,這是天魔。外面的五欲六塵,今天的花花世界,處處在誘惑你,叫你身心不安,叫你起煩惱,這些叫天魔。

  所以,你要有定,你要有慧,你就能夠降伏這一些魔怨。怨是怨家,怨家債主。怨家也有內外,內裡面的十惡怨家,「身」造殺盜淫,「口」妄語兩舌綺語惡口,「意」貪瞋痴,這是怨家;人人都喜歡這些怨家,那就麻煩大了,所以他沒有辦法超越輪迴。一定要認識這是怨家,害的我們生生世世在輪迴裡面受苦,害的我們生生世世不能夠成就道業,一定把它認識清楚。

  【得微妙法。成最正覺。】

  這是成佛,這是八相裡面的第六相。有能力降魔,換句話說,你的「戒定慧」三學成就了,這才能成佛道。所以成佛道,魔是一大關,這一關你能不能突破?突破了,道業就成就了。

  「得微妙法,成最正覺」,最正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是成佛了。微妙法是什麼?我們有沒有得到?得到微妙法才能成佛,得不到成不了佛。這個微妙法,就是念佛成佛。換句話說,此地講微妙法,就是指的這一本《無量壽經》;依照這個《無量壽經》的方法去修行,你決定成最正覺。

  夏蓮居老居士說過,他在會集這個經本之後,題了三首詩,印在本經的前面,就把這個法門給我們介紹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這個經本第十面,在經題的前面,諸位自己回去好好去看看。末後兩句說得好,「佛說難信誠難信,萬億人中一二知」,真正知道的人太少太少了!即使這個經本擺在面前,明瞭這個意思的人也不多。這個經的好處,就是它所講的真實義都在表層,你真用心,冷靜的去讀誦,都能夠看的出來,這是它最殊勝之處。

  向下這一段經文很長,是八相裡面的第七相轉法輪。前面七種都是他自己示現修學成就的過程,成就之後,他的事業就是幫助一切大眾。

  【天人歸仰。請轉法輪。常以法音。覺諸世間。】

  這個就是我們常講的,他的法緣成熟了。怎麼知道法緣成熟了?天人歸依、敬仰,有這麼多人對他尊重,能夠接受他的教學,這就是教化眾生的緣成熟了,來請轉法輪,請他講經說法。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這個法音是指佛所說的一切法,因為一個時代眾生的根性不相同。前面跟諸位報告過,有根已經成熟了,還有未成熟的,再有一類沒有善根的,所以可以把它分列為三等。已經成熟的,是說他這一生成佛的機緣到了,他這一生可以作佛了,這是非常非常的希有,一定要把成佛的法門教給他,就是這一部經、這個方法,這個方法是專門度根熟眾生。因為往生不退就成佛,一生的事情,這是最難得、最希有的,這一類眾生。

  根沒有成熟的,雖然相信這個佛法,不相信念佛法門;跟他講其他法門,他歡喜,那佛一定恆順眾生。喜歡《華嚴》的,給你講《華嚴》;喜歡《法華》的,給你講《法華》;喜歡唯識的,給你講唯識;喜歡小乘的,給你講小乘;統統能夠滿眾生的願,這是恆順眾生。佛不勉強,為什麼?不能勉強。你要曉得這個根熟的眾生,他過去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哪能勉強?他真有這麼深厚的基礎,諸佛看到歡喜,久遠劫的善根,不是一朝一夕的,不是這一生才修的,這一生修是決定不可能的。

  所以這個法門,不要說普通一般人不相信,許多羅漢、菩薩都不相信;雖然證羅漢果了,雖然證菩薩果位了,他沒有這麼深厚善根,這個一定要懂得。這一句是說,佛為一切眾生宣揚佛法。

  【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濯垢污。顯明清白。】

  這幾句可以說是一切諸佛菩薩示現在人間,為眾生講經說法的宗旨。佛給我們說些什麼?就說這些事情,教我們覺悟。「覺諸世間」,就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

  下面這個文,非常具體給我們把他教學的方針說出來了。「破煩惱城」,城現在沒有了,從前城都有城牆,建築的非常堅固,像堡壘一樣,是防禦的工事。這是比喻我們煩惱堅固,不容易破壞,就像城堡一樣。縱然是堅固的煩惱,也要想辦法把它打破,幫助眾生打破煩惱。

  「壞諸欲塹」,塹是護城河,從前築城的時候,外面一定有人工、或者是自然的河流,保護這個城,它有護城河。把這個比喻作欲望,欲望是煩惱的根源,一定要懂得知足,然後才有常樂。要知足常樂,多欲就多苦。

  「洗濯垢污」,這是破迷;「顯明清白」,這是開悟。垢污,是我們今天所講的污染。我們生在這個時代,身心的污染是過去任何一個時代所沒有的,我們心地的混濁,也是史無前例的。我們如果稍稍冷靜一點,能想像的到,過去的人他們知道的事情少,他們接觸的人也少。知道的事情少,煩惱就少;接觸的人少,是非就少;所以心地比我們要清淨多了。我們今天就是坐在家裡不出門,電視會把全世界的事情都搬來,讓你都知道;電視是污染,染污你的清淨心、染污你的思想、染污你的見解,這個很糟糕!報紙、雜誌、廣播統統是污染,最嚴重的污染,從前沒有,這個事情很麻煩。

  大概在二、三十年前,那個時候我好像剛出家沒多久,有一天我去看方東美先生,正好遇到教育部有幾位官員也去拜訪方老師。政府當時正在提倡文化復興運動,教育部幾位請教方老師,對於文化復興請他提供一點意見,應該怎麼個作法?這個題目很大。

  當他們提出來之後,方先生靜默了大概有二、三分鐘,非常嚴肅的答覆說:方法是有。教育部的官員就瞪著眼睛問,什麼方法?他說:首先要把台灣所有的報紙、雜誌停刊,廣播電視一概都取消。這些官員搖搖頭,做不到。

  方先生就說,這個東西天天在破壞中國文化。今天想復興文化,還讓這個東西天天加速度的破壞,文化復興做不到。很肯定的說一句,它是個口號,做不到的。

  他們以後談得很多,談到美國,美國在世界上是第一個強大的國家,他說它將來會不會滅亡?方先生說,哪有不會滅亡的;羅馬帝國盛行一時,也亡國了。這些官員就問,將來美國亡國,第一個因素是什麼?方先生沒有一點疑惑,立刻答覆,電視。美國將來亡國,第一個因素是電視。他就提出警告,台灣的電視還沒有美國這麼嚴重,所以特別交代他們內容要改善,要特別注意。這是心地、精神、思想、見解的污染,都從這個地方來的。

  我們今天念佛學佛,應該怎麼學法?眼睛要看佛像,耳朵要聽佛號,鼻要聞佛香,口要稱名,這才行!對這些污染要有高度的警覺,家裡有家人,家人需要看電視,也不能不陪他;不陪他,你的家庭不和睦。同樣看電視,你要記住,他們這個心被電視污染,你在那裡念阿彌陀佛,觀想「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在那裡看虛妄!電視是虛妄,人生是虛妄,世界也是虛妄的。這樣的時候,你看電視也能修淨土,也能修清淨心,不被它污染,這才行。真正能夠功夫到這樣,這是功夫得力了,不受外界影響;也能夠勘驗自己的功夫。一句佛號決定不能夠中斷。

  「顯明清白」。大勢至菩薩給我們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個顯明就是淨念相繼,清白是自得心開,清淨心現前了。佛的教學,無論對什麼人,無論說什麼法門,總而言之,它的總目標、總方向就這幾句。宗門教下、顯教密宗,統統都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只可以說,佛對眾生所採用的方式不一樣,手段不相同,講法、作法不一樣,目標是相同的。所以,法門平等,殊途同歸。這是將教學的宗旨說出來了。

  下面是教學方法的原則,也是通一切法門的。

  【調眾生。】

  調是調伏、調和。眾生的煩惱、習氣、嗜好、欲望個個不相同,彼此相處他有衝突、有摩擦。在佛法裡面講到調和,最具體的就是佛教給我們的「六和敬」。每一個人都能遵守六和敬,家庭、團體、社會才會和睦,才能真正得到幸福。六和敬到後面再給諸位介紹。

  【宣妙理。】

  這個妙理,我們通常講的真理,也就是事實的真相,妙理就是這個。如果我們能夠真正把人生宇宙、自己與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都瞭解了,我們的想法、看法、作法自然就合理就如法了。所有一切過失、錯誤都是在不瞭解不認識事實真相造成,佛為我們宣說。

  【貯功德,示福田。】

  也就是常講的積功累德,你瞭解事實真相,才知道積功累德是最正確的想法、作法。福田,是教我們種福,也就是教給我們怎樣去修福,這個福報是真實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求福報,求福報你要曉得怎麼個修法?真實的福田,真正的修福得福,佛知道,他會詳詳細細的告訴我們。大小乘經典全是說的這些東西,我們這一部經說的非常具體、非常詳實。

  【以諸法藥救療三苦。】

  「三苦」是指三界,欲界苦,色界苦,無色界也苦。三界就是六道輪迴,六道統苦!三惡道苦,人也很苦。我們人生當中嘗過這味道了,天上怎麼樣?天也有天的苦處,不是沒苦。欲界天,三種苦都有,苦苦、壞苦、行苦。到色界天,欲斷了,苦苦沒有了,但是他有壞苦、有行苦。到無色界天,這是最高等的凡夫了,他連身體都不要,我們通常講靈界,他沒有身體,沒有身體就沒有壞苦,他有行苦。三界統苦!佛所說的一切法好比是藥,藥是比喻,苦是病,佛說一切法是治我們苦病的。

  【升灌頂階。授菩提記。】

  灌頂是密宗的,是密法。這個密法,怎麼個灌頂法?拿一點水在你頭頂上滴幾滴,這叫灌頂;那是表法,是個形式,這個諸位要知道。形式不重要,實質重要。實質,灌頂怎麼講法?灌是以真實大慈悲加持你,這叫灌;頂是至高無上的佛法。換句話說,把至高無上的佛法傳授給你,這叫灌頂。頂是頂法。大家要真正明白灌頂的真實義,你才曉得這一部經典是十方如來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法,真實頂法。

  我們今天把經典展開,從頭到尾恭恭敬敬念一遍,就是十方如來給你灌頂一次。你每天念一遍,就是一切諸佛每天給你灌頂一次,這個功德不可思議,沒人知道,很可惜!如果幾滴水在頭頂上灌一下,那就算灌頂;你每天晚上洗澡的時候,不是在大灌頂。這個頂法灌了之後,你有沒有開悟?你到底得了什麼好處,你自己應該知道。這個經念一遍,有一遍的好處;念一遍,有一遍的悟處;念一遍,有一遍的境界;你會真正體會到諸佛確實給你灌頂。這是密法。

  「授菩提記」,就是給你預授成佛之記,告訴你,你在什麼時候你成佛。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什麼時候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什麼時候圓成佛道?都可以預先告訴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