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彌陀經要解  (第三十四集)  1984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4-0034

  請掀開經本第一百七十面,第六行,我們先把這個文念一念:

  解【問。化作眾鳥何義。答。有四悉因緣。凡情喜此諸鳥。順情而化。令歡喜故。鳥尚說法。令聞生善故。不於鳥起下劣想。對治分別故。鳥即彌陀。令悟法身平等。無不具。無不造故。】

  從這個地方看起。這一段說到了四悉檀,前面將這個意思給諸位做了簡要的說明,佛法與佛學的差別就在此地,這點希望同學們要特別的留意。佛菩薩、歷代的祖師大德說法,無不以四悉檀為依據。換句話說,說法內容裡面含著有四悉檀的意義,這就是佛法。如果沒有含這個意思,或者是一條、兩條不具足,這是佛學。佛學與佛法可以說是最簡單的一個區別,我們從四悉檀上觀察就能夠看得清清楚楚。「悉檀」是梵語,翻作中國的意思叫遍施,就是普遍的法布施,包括了有四個意義。

  第一個就是「歡喜」的利益,說法一定要令眾生生歡喜心,這點就不容易做到,當然一種法門能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的,這是不可能的,如果可能,佛又何必說八萬四千法門?由此可知,佛之所以說八萬四千法門,無非是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而已。喜愛它就能夠深入,這是一定的道理。無論是世出世間法,如果對它發生歡喜了,他決定不肯放棄,一定要在這門學術或者道業裡面,他要完成,為什麼?他在這裡面真正得受用,歡喜就會得受用。如果不得受用,歡喜心生不起來的,一定得受用,世出世間法都沒有例外。教學的善巧當然也是非常的重要,所以如來有無量的善巧方便。

  像我們講《華嚴經》的時候說到,講這個轉法輪,如何將如來自己所證的境界轉到對方的心裡,叫他能夠開解悟入,這才叫轉。所以轉法輪的意義很深長的,不是說講臺上講經說法就叫轉法輪,你在這裡轉,人家沒接收到,你叫空轉。你這個地方轉過去,好像轉運過去,人家那裡收到了,這才叫轉。他真正去轉示如來的開示,對方他悟入,你這一開示,他就悟入了,這叫轉。把自己所悟的境界轉移給另外一個人,讓他也悟入這個境界,他當然歡喜。

  這個地方,圓瑛法師註解裡面,都是從善巧方便上說的。這個世界眾生喜歡這些諸鳥,前面跟諸位說過了,這只是在無量方便裡面略舉一種,你喜歡諸鳥,佛就變化眾鳥給你說法。所以我們不要把這個看呆了,西方世界會說法的是無量無邊有情眾生、無情的眾生,所以說六塵說法。你喜歡見佛,佛現在你面前,喜歡菩薩,菩薩在你面前,甚至於我們在娑婆世界,尤其是一些老師我們非常喜歡,佛就變成老師模樣在你面前,無有一法不是稱心如意,你的歡喜心才能生得起來,特別容易接受。所以四悉檀裡頭要能體會到這個意思。

  第二個意思是「生善」。你聽了這個法之後你能夠生清淨心,能夠生慈悲心,這是生善,在這個名相上說叫「為人悉檀」。第一個叫「世界悉檀」,「歡喜」的利益。第二個是「為人悉檀」,「生善」的利益。這個名詞我們不能夠把它省過去,為什麼?因為如來說法都是為眾生,他不是為自己,為自己無有法可說。所以佛說法都是大慈大悲,無不是利益一切眾生,由此我們才能夠真正體會到佛菩薩恩德之大。

  佛菩薩教化眾生沒有條件的,我們依照他的方法、理論修行,將來成佛成菩薩了,這其中所得的利益完全是自己享受。釋迦牟尼佛在經論上並沒有提出什麼條件,你將來成佛了要如何來報答我,沒說過;你將來成就了要怎麼樣來供養我,沒有;你成就了要怎麼樣來恭敬我,也沒有,完全是無條件。諸位要曉得,無條件是真實的,有條件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無條件的我們要不相信,那真是善根福德因緣太少了,無條件的要接受。所以如來之恩大於父母,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是一生一世,如來對我們的恩德是生生世世,我們一定要覺悟,要認真的去修學。

  報佛恩唯有弘揚佛法、依教修行,所謂是「上報四重恩」,弘法利生依然是自利,決不是利他。我們今天講弘法利生,也學佛菩薩四悉檀為人悉檀,應不應該作如是想?應該的。可是事實上為人的確是為自己,何以故?念念為人,把我執破了,破我執。如果還要具備後面兩條,這兩個條件「對治、第一義」,那就破法執,你想想看是不是自利?何況教學相長。教學相長,絕對不同於世間法,世間法裡面的教學相長,它長什麼?長知見、長分別、長執著,所以它不是佛法。佛法裡面的教學相長,長什麼?長智慧、斷煩惱。凡夫習氣是無始劫以來的,不斷習氣決定不能成就,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一個法門說帶業成就的。最低限度,小乘的見道位,別說修道,見道要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是小乘的見道位,見道而後才能修道。如果道沒有見,見都沒有見到,你說你修,修什麼?那不叫盲修瞎練叫什麼?沒有見道,所修的就是依照佛法去修學,果報是人天福報。

  真正是持戒,依照經論裡面的法門去修行,沒斷見思,果報在三善道,這是諸位要曉得的,一定要明瞭。拿著佛法修的是世間有漏善,如果不持戒,沒有戒律,依照佛法方法來修行,果報就不一定在三善道,有的時候在三惡道享福。照佛法修行有福,不持戒墮三惡道,你看很多畜生,畜生裡有很多有福報的,比人還享福。餓鬼道也有福報的,像我們本省北港的媽祖,那就是餓鬼道的鬼王,你看他的福報多大,多少人去拜拜,他有福,但是他是個鬼身。你們常常聽安世高的故事,安世高有一個同學也是做神,他是畜生身,蛇身,畜生道裡面享福,這是什麼?沒有戒律。依照佛法修行,他修的福不定在哪一道享受,這個事情麻煩。

  大乘的見道位,所以常說大乘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我們講三十七道品,為什麼特別跟大家強調念處、正勤?念處、正勤通大小乘,念處是觀慧,正勤是正精進,這個意思不能不留意,真正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所以我們要曉得我們修行修的是什麼?諸位一定要清楚的認識,斷煩惱而已。你要是講「我求智慧」,諸位仔細去想一想,煩惱不斷,你從什麼地方生智慧?不要看到經論裡頭,煩惱障,障涅槃;所知障,障菩提,「大概求智慧只要所知障少一點就行了,煩惱障多一點沒關係」,你這麼想法就錯了。煩惱障,障涅槃也障菩提;所知障,障菩提也障涅槃,只要是障,統統都障礙,所以修行無非是去障礙而已。

  見思煩惱我們斷不了,總得一天比一天淡薄一些,這就有進步了。如果一天比一天增長,我們自己心裡明白,那個果報一定不好受。人生苦短,數十年寒暑彈指就過去了,得不償失,所以千萬不要增長我執,不要增長分別、執著、妄想,能把這些東西是一天比一天淡,你的智慧自然一天比一天增長,這才能夠生善。大乘法裡面見道位是要破一品無明,那個更難,可以說在我們這一生當中做不到,就是小乘的見道位也相當不容易,在這種情況之下,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你要真正死心塌地修淨土,老實念佛算是你見道位,這也是見道位的,為什麼?你見到一條門餘大道,你見到了這一條,這一條的特色是不必斷見思,只要把見思煩惱伏住就可以了,就能夠帶業往生,這是八萬四千法門裡面所沒有的,這是很了不起,非常的難得,這個難信之法實在是難。可是在一切佛法裡頭只有這一門我們今天可以成就,你要是選對了,那你太幸運了,你要是搞其他的法門,那只好斷見思、斷塵沙無明,一步一步把境界向上提升,除此之外,沒有僥倖的辦法,我們自己心裡頭要明瞭。所以即使是在西方世界六塵說法,不管說哪個法門,把這個教義歸納起來總不外是念佛、念法、念僧,換句話說,決定不離開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就是念三寶。所以阿彌陀佛變化這些眾鳥說法,叫人聽了之後覺悟了,認真的去修覺、正、淨,這就是生善,這是至善。

  第三個意思是「對治」,「對治悉檀」是滅惡益。我們的惡習氣太多了,也太重了,惡習氣裡面根本的惡習氣就是我、法兩種執著,無量無邊的煩惱都是從這兒生的。所以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勸勉同修,修平等心、修清淨心、修慈悲心,對治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在什麼地方修?要在境界裡面修,在物質環境裡面修,在人事環境裡面修。無論是世出世間法,成就在忍耐,不能夠忍耐就不能成就。你看六度,我們的目標是禪定、是智慧,定慧等學,可是你要想成就禪定智慧,你前面一定要有精進,精進前面一定要有忍辱做基礎,沒有忍辱談不上精進,沒有精進就沒有禪定,沒有禪定就沒有智慧,六度是後後勝於前前,後面包括前面,前面不包括後面。所以不能忍辱,怎麼能成就?我們自己每一個人的習氣、毛病不一樣,自己要知道我哪一個習氣最重,先從這一個習氣下手,把它改正過來,這叫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而已。我懶惰,我一定要精進,一定要把精神提起來,一天一定要做多少事情。

  我今天下午去看一個朋友,他告訴我,他認識一個老教授,年歲很大了,他每天要寫五千字,寫毛筆字,這就是人家精進,這是世間人,他的功課。能成為一位名教授,不簡單。七十多歲了,一天還要寫五千字,五千字差不多一部《金剛經》,我聽了之後很受感動,為什麼?我自己本身就懶惰,我就做不到,你叫我一天毛筆寫五千字,那我真是累死了,人家能做到,這是精進,所以一定要自己限制自己。大眾在一起依眾靠眾,互相的警策、互相的勉勵、互相的督促,依眾靠眾,可是我看現在大眾住在一塊,一個懶惰大家都懶惰,這就沒法子了,將古大德建叢林在一起共修的精神完全喪失了。

  雖然我們還是常常講經,常常提醒諸位,天天提起都不能夠覺悟,或者是雖然心裡也明白,事實上做不到,這就是業障太重了,不得了。所以台中李老師不講戒律,不講禮,為什麼?講是白講了,沒有一個人能做到,所以只勸人念佛。你能夠在二六時中這句佛號不斷,能夠把煩惱伏下去,斷是斷不了的,別說思惑,見惑也斷不了,能夠下品下生就算不錯了,這一生就沒有空過了,所以勸人念佛多麼重要。

  講到念佛,我們現在選的本子是非常理想的本子,《要解》好,圓瑛法師的《講義》也好,可以幫助許多沒有法師講經的地方,他要能夠讀到這本書,能夠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他也能成就,這一本書度無量無邊的人。所以我再想把它改編一下,編得更完善一點,前面把我們這個課誦編上去,後面是《講義》,這個裡面第二部分是《彌陀經講義》,第三部分是念佛開示,把這兩篇去掉,把《西方公據》補進去。《西方公據》裡面對於念佛有許多的發明,我想重編一次,我們再來發心來印。現在《通贊疏》已經印出來了,底下我們要印這本書,前面的課誦就是依我們從前編的,加個爐香讚,加一個《阿彌陀經》、住生咒、讚佛偈、念佛、三皈依、迴向,使他拿到這個本子,前面就是課誦本,早晚都可以依這個課誦本來做。這是為那些沒有法師講經的地方,我們來供養那一邊有緣的人,特別是在國外。

  佛法弘揚,的確國外的法緣比國內要盛,所以有人說「風水輪流轉」,佛法這個風水轉到歐美去了,就跟當年印度佛法的風水轉到中國來了。佛滅度之後一千年,佛法到中國了,結果印度沒有佛法了,將來看這個樣子,再二千年恐怕要轉到歐美去了,那邊有佛法,將來中國沒有佛法了。從前印度的高僧捨棄了印度到中國來弘法,這法運。現在有不少大法師到歐美去了,也離開我們這個地方,把我們丟掉了,到那邊去弘法。但是弘法的人才必定是我們這個地方培養的,就好像當年那些高僧大德都是在印度培養出來的。也好,只要這個世界,無論是哪個地區,有佛法就好。中國人將來喜歡學佛,到外國去學,現在交通便捷,看這個趨勢是有一點這種情形。剛才我說了,弘法的善知識一定是在我們此地培養的。

  這一段裡面,阿彌陀佛變化這些眾鳥說法,你看看這裡面就有無量的功德了,叫我們對於畜生道不敢作輕慢想,叫我們在這裡面生平等心,滅高下心。高下心是惡,就是我慢,貢高我慢,所以這是滅惡。能夠斷除我慢,心就平等了,平等心是菩提心的本體,清淨、慈悲就是平等心的起用,自受用是清淨,他受用叫慈悲,所以清淨、慈悲都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這是自己的成就。所以阿彌陀佛化為眾鳥說法有這麼深的用意在。

  第四是「第一義悉檀」,「入理益」,「入理」就是悟入,悟入什麼?悟入性相不二,要是拿《華嚴經》來講就是入一真法界。理就是法界,法界唯有一真,一心是能入,一真是所入,能所不二,能所一如,這是第一義,我們修學總得要以這個作為我們修學的目標方向。所以覺、正、淨的標準都是以第一義為準的。如果覺正淨與第一義不相應的,覺正淨裡面都有問題,那不叫正覺,有邪覺;不叫正念,叫邪念;不叫真正的清淨,覺、正、淨這三條都做不到,所以一定要與第一義相應,第一義就是真如本性。與第一義相應了,就是我們一般講稱性起修,全修即性,這是大乘佛法裡面最圓滿、最究竟的了。

  佛,即使是教初學的人,業障深重之人,當然他說法裡面有歡喜、有生善、有對治,至少有這三條,而這三條雖然不能叫他入心性,不能夠明心見性,但是總是為明心見性這條大路在鋪路,換句話說,他絕對不離開這個方向,雖然沒到,但是他是向這個方向走。好像我們從台北到高雄,決定是往南方走,不會往東方、西方、北方,不會是這樣的,雖然沒到,方向一定是正確的。由此可知,佛為一切眾生說法都不離四悉檀。所以這個文裡頭說『鳥即彌陀,令悟法身平等』。鳥身跟佛身跟自己身,全是法身變現之物,能變之體是一,所變的相不同,剛才說過了,性相不二,性相一如,你要能入這個理,你才曉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平等平等,我們在一切眾生裡面高下的心、貢高我慢的心,才能夠完全斷除。

  底下講『無不具』都是講的法身。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我們自性本具之物,無有一法不具足,無有一法不是自心變現出來的,所以《華嚴經》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無不造』的意思,唯識經論裡面告訴我們,「萬法唯識所變」。這是四悉檀。

  學佛的人,無論對待什麼人,如果你自心清淨,大慈大悲,一句話也好,兩句話也好,句句話裡面都含著有四悉檀,這是你的慈悲流露,那聽得懂,聽不懂是對方的善根福德,這是沒辦法。三個條件,善根、福德、因緣,因緣我們決定給他。佛對於一切眾生,因緣決定是平等的,善根福德厚的人一聽就覺悟了,他馬上就得利益。善根淺薄的人聽了之後不悟,還是迷惑顛倒,不悟也要說,要憐憫眾生。他煩惱太重了,習氣太深了,哪有一下就回頭,一下要回頭,這是根熟的眾生。所以要遍遍常常說,常常薰習他。一次、兩次沒覺悟,十次、八次也許就覺悟了。十次、八次覺悟不了,幾百次、幾千次他覺悟了。佛菩薩總是不厭其煩,遍遍在薰習。

  我跟諸位同修說過,我這個覺悟,你看學佛三十多年。我民國四十二年開始學佛,今年民國七十三年,連頭帶尾三十二年,我幾時才覺悟了,死心塌地把別的東西統統捨掉專學這一門?才不過一年多,去年從美國回來之後才覺悟。感覺不行,再要不覺悟的話,我的一生空過了,雖然講經二十五年,將來還是人天福報,出不了三界,這個愈想愈可怕,所以把一切經教統統放下了,一門深入,什麼都不求了,什麼希望都沒有,只希望將來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除此以外,沒有第二個希望。有志同道合的,我幫助你,我能幫助你只有這一門,你要學別的經論、學別的法門,你另請高明,我這裡沒有,我這裡只有一部《阿彌陀經》。所以我現在要印的都是《阿彌陀經》,講的也是《阿彌陀經》,統統是一樣,在國內講的是這個,到國外講的還是這個。

  香港來邀請我講《阿彌陀經要解》,我答應他。講其他的經不答應,其他的經另請高明,你要問為什麼原因?我自己怕不能往生,怕耽誤這個大事。等我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倒駕慈航,你要我講什麼都可以。其實倒駕慈航來了還是講《阿彌陀經》,別的還是不講,為什麼?講什麼都是空的,談玄說妙不得其用,何必浪費時間?即使倒駕慈航也不肯這麼幹。我現在在國外講《阿彌陀經》有人相信,至少人家認為我三十年才回過頭來,才覺悟的,他想想我現在還在盲修瞎練,還在到處摸索,還沒覺悟,多少大經大論都講過了,從這裡翻過身來,覺悟了。這是第一法門,這個法門真正靠得住,能救我,其他的什麼都救不了我。這也是一個活生生的榜樣,是活的例子。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

  解【此中顯微風樹網等音。乃一切依正假實。當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也。】

  這個法門的深妙實在不可思議。佛度眾生要是依我們凡夫的眼光來講,真是苦口婆心,煞費苦心。其實無量無邊的法門就是一個念佛法門,因為念佛法門你不相信,所以才拐彎抹角說了一切法門,一切法門到最後統統歸到念佛法門。你們諸位要仔細去看看大藏經,你去研究,你會發現真正是妙不可言。你要明白這一點了,你就會恍然大悟,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說的是什麼?給諸位說,純以念佛法門,決定沒有第二個法門。除非你是帶著有其他法門的習氣,你會聽到其他的法門,為什麼?一切法音唯心所變。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你想聽《華嚴經》,這些眾鳥風樹都給你講《華嚴經》,你想聽《法華經》,也都給你講《法華經》,可是講到最後一定歸結到念佛、念法、念僧,一定是念佛法門,怎麼知道的?這個消息我是在《華嚴經》裡面得到的。

  《華嚴經》的五十三參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嗎?念佛這個法門徹始徹終,從第一個善友吉祥雲比丘到最後一個善友普賢菩薩,徹始徹終,當中五十一位善知識代表八萬四千法門,好像一棵樹一樣,從根到樹幹,旁邊是枝枝葉葉,八萬四千法門是枝葉,念佛法門是主幹,這是我們在《華嚴經》得到的消息。所以你要成佛,你修其他的法門末後非歸念佛不可,否則你不能成就。如果修念佛法門,其他的法門可以一切捨棄,決定成佛,因為有根本當然就有枝葉,一樣法法具足,沒有一法會缺少的。你有枝葉,要是沒有得到根本,你只有這一枝,底下一枝就不屬於你的,你的成就只是一門,偏而不圓。所以蓮池大師跟蕅益大師將本經判作圓頓法門有道理,確實是圓是頓,七天成就,哪個法門裡頭有這麼樣的快速?

  再過幾天我們圖書館打一個佛七,我們大家在一塊互相的切磋切磋自家的功夫。佛七期間當中,如果有同修們要住在此地的話,要先在櫃台上登記一下,我們預備住處,不住在這個地方就不需要了。這些年來我們將《彌陀經疏鈔演義》講圓滿了,《要解》雖然沒講完,大致意思也差不多了,在這個時候打一個佛七正好。佛七當中,我們一、三、五《要解》不中斷,繼續講,二、四、六我在杭州南路講經,這邊晚上舉行大迴向,總而言之,我個人以及道場盡心盡力的幫助諸位同修,有這個善根、有這個程度的,無論出家、在家,我也幫助你們講經弘法。

  剛才說了,講經、上講臺是真正做學生,在講臺上成就自己。杭州南路那邊現在有四位同學在練講,成績都不錯。這樣練的話,練到明年的暑假就差不多了,是在明年下半年我們可以辦大專講座,這些同學們都是大專講座的老師,如果他們真發心,我們的講座以後永遠不中斷。學期中我們就利用星期天,寒暑假我們另外特別的辦講座,這些同學都是講座裡面的講師。能夠有個三、五年,剛才我說過了,你們是以出家法師的身分,或者以在家居士的身分,都可以到國外去弘法。我這些年是在開路,我每到一個地方,那個地方上的華僑們都非常熱心,要送地給我,要送房子給我,叫我不要走,在那裡建道場,可是我覺得我的任務是要培養底下一代弘法的人,來幫助他們。

  如果你們夠這個程度了,肯發心了,我在那邊接受道場,請你們去住持。我一接受過來,轉手就給你,你去辦去。在美國多我不敢說,十個道場很容易,只要我點點頭,馬上就有十個。現在沒有人,希望三年或者五年後,我們能夠有一批人到國外去弘法利生。當然最好的方法是我們自己的進修決定不能中斷,所以佛門的制度,每一年有三個月的結夏安居,這個用意很深。這三個月,佛的弟子平常九個月在外面,自己教化一方是利益眾生,每年有這三個月回到佛陀的身邊接受再教育,這個意義太好了,進修教育永無中斷,每一年等於說是把各方面的那些住持、法師統統召集回來做進修教育,所以佛陀的教育是沒有期限的,沒有中斷的。到一個階段你可以能夠教化人的時候,你出去教化人,教化人期間當中,每年還要回來進修三個月。希望將來我們要能做到這個制度。

  我們每年夏安居這三個月的進修教育不一定在哪裡舉行,今年在甲地,明年到乙地,每個地方輪流做東道主。如果我們有十個人、八個人,每年一定要有三個月大家在一起互相的切磋琢磨,這樣就成為一個弘法的僧團。今天我們講堂的圖書館是我們的基地,是我們的根本。講堂那邊是男眾,這邊是女眾。男眾是才開始,女眾我也鼓勵,你們要肯發心,出家、在家都一樣,真正肯發心,我們這邊二、四、六這三天是空的,真正發心出來在這裡講經。我雖然聽不到,你們講經的時候都留著有錄音帶,我錄音帶是非常認真的聽,我們這邊同學都知道,每一位所講的我從頭到尾都仔細的聽。所以希望建立一個弘法的僧團,希望大家都能夠發心。

  我們看到西方世界,那是在大宇宙裡面一個弘法的僧團,經裡面講得太清楚、太明白了。西方世界諸上善人除了接受阿彌陀佛教學之外,幾乎每天都出去供養不止十萬億佛。前面跟諸位說過,十萬億說的是有用意的,是對我們娑婆世界說的,因為娑婆世界距離西方極樂世界十萬億佛國土,其實不止,佛這樣說法有個特別用意,你們常常在娑婆世界這麼久,有很多親戚朋友,我們想回來看看,可不可以?可以,天天都可以回來,所以說供養他方十萬億佛當然把我們娑婆世界就包括了。其實在前面我跟諸位說過,要是以法藏比丘過去參學的範圍來說,他是參學了二百一十億個佛國土,這是經上說得很明白的,換句話說,阿彌陀佛與這二百一十億個佛國土都有深厚的緣分。阿彌陀佛的弟子最低限度,在一食之頃可以周遊二百一十億個佛國土,不止十萬億,供養諸佛,接受他方諸佛的教化。我們在這邊求一個善知識都求不到,一到西方極樂世界除阿彌陀佛之外,你每天可以親近二百一十億尊佛,你還怕不成就嗎?天天可以親近,同時可以與這麼多佛國土的眾生結法緣,所以這樣的便宜事到哪裡去找?找不到,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要是把它錯過了,真正是太可惜了,不應該錯過。

  這一段文字把前後經文都包括了,前面說法之一是講有情,後面說法之二,經文之二是行樹演法,而這一段在當中說,「此中顯微風行樹羅網等音」,這是一切依報、正報。『假』是講事相,『實』是講真性。法相是假的,法性是真的。依正之性是真的,依正之相是假的。無有一法不是『當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阿彌陀佛的法身、報身、應化身。「四德」是說「常樂我淨」。法身有常樂我淨,報身、化身各有常樂我淨。如果從「三德」上說,「法身、般若、解脫」也有常樂我淨。般若裡面有常樂我淨,解脫裡頭也有常樂我淨。曉得這是阿彌陀佛的「三身四德」,更要緊的要知道,也是自家的三身四德。圓瑛法師在註子裡頭,末後有四句話說得很好:

  講【亦即我及眾生。三身四德。生佛平等。依正無殊。】

  這個意思才真正講圓滿了,這是我們應當要記住的,應當要明瞭的。再看底下一段經文,行樹演法:

  經【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這裡面有幾段我先在此地交代一下。第一段是講『微風』跟這些寶樹作種種的音樂。樹是寶樹,風一吹動,葉子碰葉子就有聲音,就像我們現在做的風鈴一樣,音聲美妙,不但美妙而且音聲裡頭能說法,這是不可思議的。還有『寶羅網』,「羅網」裡面多半都是繫風鈴。『出微妙音』,這就是「妙音」說法,這是聞正法之樂。末後一句說『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這是得正念之樂,聞了之後要有心得。如果聞了之後沒有心得,這個聽聞我們俗話說,從右耳進去,左耳就出去了,沒有能得到東西,白聽了。西方世界諸上善人各個都有心得,當然這個心得各人有淺深不一樣,那是與他宿根有關係。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說法這個緣,大家是決定平等的,由於根性不相同,悟入有淺深差別不一樣,所以這個文雖然不多,這個層次我們一定要把它看清楚。再看底下這一段註解:

  解【情與無情。同宣妙法。四教道品。無量法門。同時演說。隨類各解。能令聞者。念三寶也。】

  這一段是給我們說明自性功德顯露無遺,確實是不可思議的境界,如果不是佛給我們說出,我們怎麼樣想都想不到。這是說出說法的機緣絕對平等。剛才講了,眾生的根性有差別,這點特別是在我們現前,我們現前如果不能夠認清自己的根性,我們沒法子成就。我們如果真正是個利根,有利根的修學法。如果我們是個鈍根,有鈍根的修學法。

  你們同學們,我想一定還記得《影塵回憶錄》裡面記載那個曬蠟燭的法師,我們在「華藏會訊」裡頭都轉載過。其笨無比,他後來成為講經的大法師,笨有笨的修學法。其實還有一個比他更笨的,你們知道嗎?《阿彌陀經》前面有周利槃陀伽,比那個曬蠟燭的法師還要笨。諦閑老法師教那個曬蠟燭的法師,大概就是比照釋迦牟尼佛教周利槃陀伽的辦法,果然有效,成功了,這個人笨是笨,他有福。善根福德你少一邊沒有關係,兩個都沒有就沒法子,佛菩薩對你都無可奈何了。

  這個人沒有善根,就是說他沒智慧,他有福。福是什麼?聽話,他有耐心,你怎麼樣教他,他就怎麼樣學,他絕對不改變,這個人有福。所以諸位要曉得福報是耐心、恆心,定是福,禪定是福,般若是慧。沒有智慧,有禪定,行,他心定得下來,能行;心定不下來,沒有定,他有慧,他一聞千悟,那行,這兩種人都是決定有成就。怕的是福慧兩邊都沒有,那就很難了,不但是諦閑法師教不出來,釋迦牟尼佛也教不出來,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警悟的。所以在平常生活當中要修福、要修慧,福慧的修學都是多方面的。

  我們這個講席,可以說今天在整個世界上,這個機緣都很難得。你看國外回國的同修到這兒來聽經都羨慕,為什麼?長年講經道場,沒有。他們那些道場一年只能講幾天,沒有辦法長年講經。長年同修們在一塊共修,這個難得,我們要珍惜這個因緣,這樣殊勝的因緣裡面沒有不成就的。我在過去就是搞得太多太雜,對我們的修學當然產生了許多的障礙,現在我們把一切大經大論統統放下了,一門深入,我相信三、五年當中決定有成就,這是我對自己的期望,也是對我們每一位同修的期望。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