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淨土大經專區 >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 441集

文字檔下載:docpdf【字號:  |    |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四四一集)  2017/5/17  英國威爾士三一聖大衛大學蘭彼得校區  檔名:02-041-044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九百八十八頁最後一行看起,「結歸當機受誨」。請看經文:

  【彌勒菩薩。合掌白言。世人惡苦。如是如是。佛皆慈哀。悉度脫之。受佛重誨。不敢違失。】

  這幾句經文,說出佛陀無盡的慈悲,令人非常感動。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彌勒大士深領佛誨(佛陀的教誨),故合掌敬謝,讚歎如來」,下面這幾句話意思很深,『世人惡苦』,記住前面佛給我們講的,這個惡與苦我們現在看到了。過去有,沒有這麼嚴重。現在我們讀這部經,感受比過去要深多了,對佛陀感恩的心,也不斷的在上升。誰給我們說?除佛之外,聽不到這個聲音了。惡是造惡,苦是果報,果報裡面就是講的痛、燒,這個惡就是前面講的五惡,感來的五痛、五燒。彌勒菩薩這句話非常肯定,「如是甚深」,『如是如是』,連著說兩句。「佛慈無量,於如是至惡之人,咸以平等大慈,悉度脫之」。這個地方我們應當要學習的。這樣的惡人,用什麼心態來對待?用平等大慈。『悉度脫之』,一個都不少,只要他能夠老實、聽話、真幹,佛菩薩不捨一人。

  造作五逆十惡的惡人,佛還是平等慈悲度你,為什麼?你之所以造惡,前面講的五惡、五痛、五燒,五惡是現前的造作,《十善業道經》上講的十惡,五惡展開來就是十惡,大乘經裡面講得很多,身三口四意三,《十善業道經》說的,身,殺生、偷盜、邪淫;口,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貪、瞋、痴。現代的社會,不分老少,哪一個不在造?小孩在造,大人看到了,不但不禁止,還鼓勵他,這個社會怎麼能好?災難這麼多,自然的災害,地震,龍捲風,海嘯,常常聽到,社會的不安定,真正是所謂的天災人禍,沒有一天不發生,天天都有,新聞的報導我們已經習慣了,就是沒有想想,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災難?古時候有,少!災害沒有像現在這麼嚴重。

  只有佛菩薩看到了,他說,他勸導我們。佛過世了,三千年前就過世了,遺教還留在這個世間,我們還能夠看到。而一生沒有看到的人多,太多!得人身聞佛法談何容易!古時候講的人多,出家人講經,在家居士也講經。我的佛法經教,是從李炳南老居士那裡學來的,他是在家居士。沒有人講經,他發大慈悲心,在台中開講三十八年,雖然是一個星期講一次,一次兩個小時,三十八年沒中斷。在台灣只有這麼一個人,其他也有幾位,點綴而已,大的節日講幾天經。我聽過最長的一個月,道源老和尚講《金剛經》,一個月圓滿,不是天天講。李老師雖然一個星期一次,三十八年沒中斷,一個星期一次。為什麼不天天講?聽眾有工作,有應酬,沒有辦法每天來聽,所以李老師講一個星期一天,怎麼也要把這一天的時間抽出來去聽經。這是應機,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希望大家聽經不間斷,長年不間斷,很難得。老師往生了,現在學生在講,繼承老師的事業,很難得,值得讚歎。

  經文裡面,惡、苦這兩個字很重要,造作五惡、十惡這是因,苦是果,前面講的五痛、五燒。痛是講的現前,現前痛苦,受很多折磨,事事不能稱心如意,煩惱習氣斷不了,活得很痛苦。後面還有個更重的,五燒,燒,前面給諸位報告了,燒是地獄,包括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嚴格的講專講地獄,展開來講,三惡道用這個字做代表,嚴重。

  彌勒菩薩說,「如是如是」,如佛所說,佛講的一點都沒講錯,「世人惡苦,如是甚深。佛慈無量,於如是至惡之人」,至惡就是我們講壞透了,可惡至極,佛都用平等大慈「悉度脫之」。佛為什麼這麼做?只有佛知道,菩薩知道,凡夫不知道,以不平等的心對待,歡喜對待聖人,厭惡對待這些作惡的人,這不平等,只有佛知道,「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真的不是假的。他的如來德相到哪裡去了?迷了,迷而不覺,不是沒有,真有,跟佛沒有兩樣。所以佛眼、菩薩眼看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這個不假。從事上來說,迷是一時,你總有一天會覺悟,覺悟就是諸佛如來。我不把你現前善惡放在心上,我只看到你的清淨法身,只看到你無量的慈悲智慧,他看這個。

  佛法平等,真平等,這是性德,大慈大悲也是性德,而且是性德當中的第一德。佛有,一切眾生都有,畜生也有,餓鬼也有,地獄還是有,沒有失掉,只是迷而不覺。學佛的人第一個標準,就是求覺而不迷。怎麼樣覺而不迷?像佛一樣,六根在六塵境界,眼見色看得清楚,耳聞聲聽得清楚,沒放在心上。這個我們不懂了。為什麼沒有放在心上?因為你現在用的心是假的,不是真心。真心怎麼樣?真心沒有善惡。真心不是物質,真心也不是意識,意識是妄心。物質是假相,不是真的。只有佛眼,菩薩眼,看到它的真相。物質現象剎那生滅。《般若經》上說得好,「一切法」,指的物質現象,還包括精神現象,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不可得,常常放在心上,心就迷了,真心不見了。實際上真心是在,真心是清淨,沒有被染污過。六根的根性是真心,六根的現象是假的。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包括意識。學佛,這個概念比什麼都重要。

  我們為什麼放不下?起心動念造業,言語造業,行為造業。能不造嗎?阿羅漢開始不造了。沒有證得阿羅漢,造。修行人,特別是佛弟子,造得比較輕,造的時候自己知道。知道為什麼還要做?習氣。習氣很難改,不容易斷掉,無量劫養成的,不定什麼時候它就冒出來了,按都按不住。起心動念是意在造業,分別執著,是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在造業。阿賴耶是倉庫,把這些業統統儲藏在這裡面。實際上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到你轉八識成四智,這個時候恍然大悟,明白了,真放下了。在大乘教裡什麼地位?法身菩薩,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真實的成就。我們在經典上看到這些,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剛才說的習氣放不下。只要有習氣,你就在迷而不是在覺。阿羅漢放下執著,算是少分的覺悟,他還要修定,還要放下。放下分別,不但不執著了,分別沒有了,這經上講的,平等大慈露出來了,起作用了。

  修學佛法,如果不能把經教落實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那都是假的,不是真的。儒家告訴我們,修學有博學、審問、慎思、明辨,這都是講你修學的層次,後頭有篤行,篤行就是什麼?落實到生活,落實到工作,落實到處事待人接物,用上了。用上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全用上了,聖人;大半都用上了,賢人;少分用上了是辟支佛跟阿羅漢;沒用上,六道凡夫,這麼個分法。我們今天什麼地位?六道凡夫,沒用上。怎麼用?佛教導我們,見色不被色誘惑,色你看得清楚,如如不動,知道它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真相。這樣的真相,今天量子力學家看到了,我們沒看到。量子力學家看到了,他還是放不下,放不下,我們知道煩惱習氣不容易斷,斷了煩惱習氣才證果。阿羅漢放下執著,他還有分別,菩薩放下分別,證菩薩果位,菩薩能把無始無明放下就成佛了,大乘經上說的。佛法裡頭修行用功,不出看破放下。真能看得破放得下,你就入佛門了,真入門,不是假的,真的是釋迦的弟子。功夫完全在篤行,完全在放下。等覺菩薩放下最後一品生相無明,就成佛了,究竟圓滿,大功告成。說得容易,做起來太難!不要說這麼多,一樣都放不下。

  財、色、名、食、睡,大乘經裡面佛說,這五個是地獄五條根。我們對著外面的五塵境界,見到,聽到,接觸到,起心動念,起什麼心?貪瞋痴慢疑。貪瞋痴慢一般凡夫都有。那個疑是什麼?疑是佛門弟子,經,他搞清楚搞明白了,根跟境界接觸,他因為有疑,所以他放不下。因為放不下,疑慢慢就加深。所以學了,沒有別的,學了就要放下。宗門表演得好,禪宗,放下到一法不立,不准你有個念頭動。念頭起來了,念頭動了,說明沒放下,放下的人沒念頭。沒有念頭的人叫得定,得三昧了。我們修淨土的人叫念佛三昧;學天台的人叫法華三昧;學賢首的人叫華嚴三昧。得定了,定管用,定到一定的時候開悟了。

  我們再看註解,「彌勒大士乃本經菩薩眾之當機。故能深明本經秘奧」。釋迦牟尼佛講這個經,誰真正懂得?要像彌勒菩薩這樣的人,聽得懂。我們說我們也能懂,我們只能懂得幾分,太少了。這話怎麼說?沒用上,那就是太少了。如果懂得多,真用上了,為什麼?不亦悅乎,法喜充滿,真用上了,法喜充滿。我們今天法喜沒有生起來,不要說充滿,一分、兩分都沒生起來,日子過得還是這麼苦惱,每一天依舊是迷惑顛倒。學了佛,昨天是這個樣子,今天還是這個樣子;去年是這個樣子,今年還是這個樣子,沒改。這叫什麼?功夫不得力。為什麼不得力?經文沒真正理解。真正明白,真正清楚了,不一樣。從哪裡看?從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上看,他不一樣了,心一天比一天清淨,一年比一年清淨,真有進步。清淨心生法喜,歡喜,你感到幸福快樂。我們法喜沒有現前,什麼原因?經聽了,體會不到。能體會到就有少分的法喜,隨著你對於經教的深入,法喜愈來愈多,愈來愈深,這是我們學佛真正有所得,得的是法喜充滿。對於環境,這個大千世界,逐漸逐漸明白了,逐漸逐漸遠離了,為什麼?它是假的,確確實實能夠不把它放在心上。

  我們煩惱習氣、業障非常深重,說實實在在的話,只有淨土法門信願持名,能幫助我們。除這一法之外,沒有任何法門,我們能得真實利益。我在這講真話,八萬四千法門,哪一門我們一生都不能成就,除淨土之外。所以這一門是佛無盡的慈悲。

  《無量壽經》是佛陀在世多次宣講。怎麼知道多次?梵文經典傳到中國來,《無量壽經》有十二種譯本,現在只剩下五種,七種失傳了。五種本子仔細去對照一下,不一樣,那就是佛每一次講,並不完全相同,所以就證明,這個經是佛多次宣講。傳到中國來的梵文本子很多,多次翻譯,這些古大德告訴我們,如果不是多次宣講,不可能有這種情形。為什麼要多次宣講?娑婆世界,我們地球上的居民,遇到佛法,遇到這個法門,決定得度。在一切經裡頭,這部《大藏經》只有這一種,跟這一種同等同樣的,《阿彌陀經》,還有個《觀無量壽佛經》,天親菩薩的《往生論》,三經一論。專修淨土,你能有成就。

  這是對於至惡之人,都以平等大慈悉度脫之,意思就是說「悉皆度脫也」。「經中《決證極果品》」,這是《無量壽經》第二十二品,我們現在念到三十七品,二十二品裡頭有這麼一句話,「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善根,真有善根。沒有善根,你就不會選擇這個法門。選擇這個法門,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累積的大善根,你聽到這個法門生歡喜心,聽到這個法門生感恩的心,我得度了,我有救了。別的法門這一生不能成就,這個法門這一生決定成就,這還了得!

  底下這兩句話重要,「若已生、若當生」,生什麼?生信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真有,生這個心,不懷疑了;第二個,生起我決定要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是願心,我願意去,我除這一處之外,其他的哪個我都不想去,我就想到極樂世界。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是念極樂世界。像海賢老和尚一樣,從早到晚這一句佛號不曾丟失,一句接著一句,他做到了。我們常常念,常常忘記,這個不行,這個生的根不牢。生的根牢,一句一句不會忘失,就有把握往生。生到極樂世界,決定證得無上菩提,就成佛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菩提。這「是表現在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之人,將來當生西方;且於當前,已住正定之聚」。這句話說得好,難得,太難得了!等於我們發心,佛這一句給我們做印證,證明你的心是真實的,你的願也是真實的,往生極樂世界這樁事情,千真萬確,不是假的。

  下面念老又舉,《阿彌陀經》的一句話,「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這裡頭發願這兩個字重要。發願是我真想去,十方一切諸佛剎土我不想去,我只想去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曾經發四十八大願,我們這個經第六品裡講的,他接引念佛發願之人,發願求生,一個都不漏,一定來接引。我們信心要定,絕不動搖,絕不退轉,絕不忘失,不能忘記。每天早晚課發願求生,養成習慣。二十四小時當中,求生淨土這個念頭,念念不捨,念念不曾丟失,這個人必定生淨土。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經上有一句話說,「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提是大徹大悟。這句話可以翻成中國字,沒翻,還用音譯,叫尊重不翻。三菩提翻作正覺,三藐翻作正等,阿耨多羅翻作無上,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佛所證得的。比菩薩高,菩薩所證得的是三藐三菩提,菩薩所證的,阿羅漢所證得的是三菩提。這個三不是數字,是音,它的意思是正,菩提是覺,就是正覺,三藐是正等,阿耨多羅是無上,無上正等正覺,佛證得的,這就成佛了。「是表目前發願往生之人,悉不退轉於菩提。故云悉皆度脫。」

  《彌陀要解》講得更好,蕅益大師說的,「不論至心散心」,至心是一心專念。念這個佛號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這至心;念這句佛號有雜念、有妄想,叫散心。或是有心,或是無心,或是能理解,或是不理解,這些都沒關係。「但彌陀名號,或六方佛名,此經名字」,《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這個經的全名,《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一經於耳,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這一經於耳就忘掉了。沒錯,你是忘掉了,忘掉是什麼?是你煩惱。實際阿賴耶識裡頭已進去了,已經入了檔案,這個檔案在裡面,無量劫之後它都不會丟掉。所以一經於耳,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蕅益大師告訴我們的。「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食少金剛,決定不消。」祖師舉這兩個例子來說明,一入耳根,永為道種,不會丟掉的。「亦正是悉度脫之之旨。彌勒大士末後曰:受佛重誨,不敢違失。此乃代現在當來一切含靈而言者也。故我等今日皆當如大士所云不敢違失。又彭際清曰:淨土至善之地」,這句話說得好。「求生淨土乃止於至善之功。不入淨土之門,善不可得而圓,惡不可得而盡。」只要到達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劫幹的罪業都消盡了,功德都圓滿了,怎麼能不去!所以普勸大眾要發大心,求生淨土,就對了。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經愈往後面,愈來愈懇切,愈來勸導意念愈深,我們要能夠接受,哪有不往生作佛的道理!決定不能貪戀世間,貪戀世間要受輪迴之苦,輪迴之苦受不盡,不能不知道。

  好,我們今天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