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淨土大經專區 >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 423集

文字檔下載:docpdf【字號:  |    |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四二三集)  2017/2/3  馬來西亞漢學院華嚴講堂  檔名:02-041-042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九百六十六頁第一行,這是最後的兩段,「解脫無期」:

  【教語開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惡道不絕。如是世人。難可具盡。故有自然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世世累劫。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

  這段經文,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佛垂教化,開顯真實。但眾生愚癡,不信不行。故云信行者少」。佛的話每一句都能體會到無盡的慈悲,憐憫一切苦難眾生,實實在在是眾生業障太重,就像佛所說的不信不行。經文註解意思深廣無盡,總是眾生愚痴,怎麼說他也不信;有些人相信了,他沒去做,這就是不行。行是依教修行,佛怎麼教我們,我們要做到才管用,做不到不管用。淨土法門實在是最極方便,遇到這個法門,大福報!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難得,你今天得到了,幸運;佛法難聞,又被你遇到了,等於是中頭等特獎,你這麼幸運。為什麼?有這兩個條件,就具足這一生永遠脫離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苦海,真的是苦海無邊。

  我們在六道裡頭生生世世無量劫,還是出不去,如果這一生遇不到這個法門,我們肯定來生還是在六道搞輪迴。算你修得不錯,你能持戒、你能修定,來生還能得生人天兩道,這相當不容易,因為你沒有遇到淨宗法門,你不能超拔。遇到淨宗法門,只要具足信、願,問題就解決了。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告訴我們,念佛求生淨土必須具備的條件就是真信切願。真正相信極樂世界真有,真正相信阿彌陀佛真有,四十八願度眾生是真的不是假的,沒有絲毫懷疑,求生淨土的心非常懇切,知道這個機會是千萬劫難得遇到一次。

  佛在經上常說,三途一墮五千劫,這個話就是告訴我們,這一生當中我們如果不能夠往生,你要等下一次往生的機會至少是五千劫以後。這五千劫的日子怎麼過?我們細心觀察畜生、觀察餓鬼、觀察地獄,餓鬼跟地獄不容易見到,但是實在來說它也不難,為什麼?它跟我們太貼近了。

  中國人古時候講地獄,多半都是講的道教的,《玉曆寶鈔》這本書流通很廣,而且還有圖畫。我們也造了一張「地獄變相圖」,就是依《玉曆寶鈔》的。佛門裡面有,散在經論當中,沒有專門一種。所以我們這個「地獄變相圖」畫出來之後,我就想到我們把佛經裡面的也把它集結起來。我找了三個同學,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查《大藏經》,一共查到二十五部經論裡面有,把它抄下來印成一本。我給它定的一個題目,叫《諸經佛說地獄集要》,分量比《玉曆寶鈔》多,內容很豐富。如果再畫地獄變相圖,應該可以用這個本子做參考,做個底本。《玉曆寶鈔》果說得很多,因,講這個因,沒有《諸經佛說地獄集要》詳細,所以還是值得流通的。這個書,此地有,我們這個圖書館都有,大家都可以看到。

  佛這一句話,不信不行,『生死不休,惡道不絕』,苦口婆心,說的是誰?說的是我們自己。我們沒有能力了生死,沒有能力脫離惡道,惡道是指畜生、餓鬼、地獄,叫三惡道,沒法子斷。世間這些愚人,不必細說,我們細心思惟,眼前都是,死了以後到哪裡去?得不到人道,人道沒分,那天道當然也沒分,更沒分,這多可怕。這三惡道一墮五千劫,怎麼能幹這種事情!所以佛在此地勸大家,要信佛陀的教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佛給我們講的確實很簡單,很容易記憶,我們都能記得,佛給我們說的標準就是《十善業道》,《十善業道》非常重要。我們入佛門,第一樁事情就是受持三皈,三皈裡面就講得很清楚,三皈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現在人都把它說錯了,完全說在事相上,那不是佛的意思。佛的三皈意思很深,學佛,學佛為什麼?只為回歸自性。所以,佛法僧都是屬於本性,真如本性的三德。佛是覺悟,法是經教,僧是學習經教的傳人,我們要回歸自性找誰?一定要曉得自性三寶。

  自性三寶,我們初學要依靠老師,從明師受戒。這個明,不是名氣很大,是真正有修行、真正有道德,通達佛法,沒有把佛法講錯,這叫明師。這明是光明的明,要找這樣老師,跟他學習,啟發我們自己的性德,自性覺,這是真正的佛寶,我們的皈依處。第二個,自性正,正知正見,這就是法,皈依法。僧是自性清淨。惠能大師開悟,跟我們講三寶,他講的是覺、正、淨,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清淨,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是僧,出家人。

  所以真正修行在哪裡修?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在這個當中修。眼見色,一般世間人見色,怎麼樣?他起心動念、想入非非,錯了!裡面有喜歡的、有討厭的,起這些念頭,這是什麼?這造業了。起善念頭造善業,起惡念頭造惡業,起心動念就造業,那就是來生的果報。佛弟子呢?佛弟子跟世間人不一樣,佛修淨業,佛希望覺悟。所以,佛教人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智慧現前。

  又很具體教給我們,從哪裡下手?「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佛的經教,四十九年所說,分量很大,後人,這祖師大德把它蒐集起來,依照它的性質分類,編成《大藏經》。分量很大,不是一個人一生能夠學得完的,所以古人教我們選擇,選擇一門,你喜歡的,你有能力學習的,選擇之後就一門深入。什麼叫深?得三昧叫深,三昧得定。我學《華嚴》,得華嚴三昧;我學《無量壽經》,得彌陀三昧;我學《法華經》,得法華三昧。學一樣能得到,學多樣很難,多樣什麼?你分心,你的心力不能集中,分心;分心就是障礙,不能得定,一門容易得定。要知道,我學經教是要得定的,目的在此地,不得定就白學了。

  方法呢?古大德教人確實簡要詳明,方法就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無論你有老師指導沒有老師指導,這八個字要記住,這是你學經教、修行、開悟的根本。你能夠依這個方法不捨棄,肯定有成就。北京有個居士,他最近六年選了一部《大乘起信論》,看得很歡喜。我就告訴他,讀書千遍,你把它念一千遍,念的時候規規矩矩的念,字沒有念錯,沒有念漏掉,不要想裡面的意思。你一面念書一面想裡面的意思,你想的那個全是胡思亂想。那我想別人的註解行不行?也不行。不能想,沒有念頭,為什麼?修定!我們是用經教來修定,這叫教下,教下有八個宗派都是用這個方法。

  一千遍讀完了,從頭到尾看一遍,看什麼?看這個經的意思,你能看得懂,因為你有一千部這個定功,你就可以看懂。還不夠,這一千遍小悟,所以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經的意思是見到了,見到不足,不多,不夠深不夠廣。怎麼辦?再讀第二個一千遍。第二個一千遍讀完之後,你從頭再講一遍,你就會感覺到歡喜心生出來。為什麼?覺得自己講一遍比上一遍好,講得好,比上一遍講得透徹、講得深,相信古人這個方法正確,不是假的。然後怎麼樣?還不夠,希望你再念一千遍,更上一層樓,三千遍。一千遍小悟,兩千遍大悟,三千遍大徹大悟。

  古人有不少三千遍他就得三昧,三千遍他就大開圓解,大開圓解跟禪宗裡面明心見性是同一個等級。這時候怎麼樣?這時候所有沒有學的經教也通了。古人所謂的,一經通一切經通,為什麼?因為經不是學來的,智慧不是學來的,智慧是自性本有的。惠能大師開悟,第三句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麼?第一個具足無量智慧。無量智慧在哪裡?就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一切經你全通了。你相不相信?有證明,惠能大師就是證明,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你拿著經論去問他,他都能給你講,全通了。為什麼?因為一切經都是自性裡頭流出來的真實智慧,你見性了,智慧就現前了,現前這個智慧跟諸佛所證的智慧完全相同。所以,一切諸佛所說的經,你沒有障礙。

  智慧難不難?不難。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是佛在大乘經上常說的,你相不相信?佛沒有妄語,一生當中沒有說錯一個字,也沒有打一次妄語。你要不相信,是你自己愚痴;你要相信,不懷疑,你有善根。北京居士用六年的時間,把《大乘起信論》念滿三千遍,我把古人的方法教他,他依教奉行。第一遍讀完之後講一遍,講得很歡喜,古人這個方法是真的不是假的,通過他的實驗他得到了。第二個一千遍念完之後再講一遍,第二遍,法喜充滿,感覺到自己講得有深度,講得比第一次圓滿。然後再念第三個一千遍,念完之後他到香港來看我,我叫他在我的攝影棚裡頭從頭到尾講一遍,第三遍,我把他錄像留下來了。

  他的《大乘起信論》是用蕅益大師的註解來印證。我悟的到底對不對?有沒有錯誤?這要請教高人給你做證明,你就畢業了。現在找不到人,用古大德的註解,他用蕅益大師的,好!蕅益大師是大徹大悟,大善知識,這個我們不懷疑。印光法師對這個老人的讚歎,說蕅益大師所註的《彌陀經要解》,即使古佛再來做一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印光大師這個讚歎讚歎到極處。這是我們應該學的,三千遍之後,一定要找古大德的註解來看,古大德如果註錯了你都能看得出來,用它來做證明,對了。

  我說這些話,是因為現在善知識少了,我這個年齡,年輕的時候還遇到幾個,現在都不在了,沒有人了。大乘八個宗,沒有後繼的繼承人,怎麼辦?這個方法行,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求自見,自見就是自己開悟了。同學當中真有這樣做的,讀《無量壽經》的,讀《金剛經》的,讀《楞嚴經》的,還有讀《華嚴經》的,都有很殊勝的成就。問他老師?沒老師。有位同學學《華嚴》,來看我,我問他學了多少年?十七年。我說就一部?就一部。十七年天天讀《華嚴經》,讀了十七年,沒有親近過法師。他把他學習的心得完全用表解做為參考,研究參考,把這些表解,一千三百多張,字寫得很小,寫得很工整,我看了非常歡喜。別人是寫註解,他是用表解畫出來,畫成圖,每一品、每一章、每一節,讓你一目了然。

  《華嚴》我過去講過,就在新加坡講過,我記得講了四年。以後繼續講,總共講了四千個小時。全經講了多少?大概只講到五分之一,我講到「十住品」裡頭的初住。全經,照我以前那個方式講下來,我講得很細,學了之後真有受用,要兩萬個小時,這部經從頭到尾才能講完。自己想到自己年齡也大了,往生沒有把握,《華嚴》是很喜歡,也不能不割愛;有把握的,《無量壽經》,我真信、真願、沒懷疑,蕅益大師定的這個標準。所以我把《華嚴》放下,講《無量壽經》,一年講一遍,前面講了三遍。一年講一遍,標準的時間是一千二百個小時,講了三遍。

  早年間,年輕的時候,《無量壽經》這個本子我講過十遍。時間最短的,不是細講,一個月,一天兩個小時,六十個小時,一個月講一部。這個是我細講第四回,第四回細講《無量壽經》。跟從前講的不一樣,著重在修行,佛講的,我們如何能落實,如何能做到,現在就得真實利益,這個重要,真實利益就是法喜充滿,同學們不能疏忽。孔老夫子,「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天天在學,學了之後統統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平常處事待人接物,全用上了,所以快樂,歡喜,歡喜心現前。佛法也不例外。夫子是把為什麼學習,這個答案在第一句,《論語》頭一句,而佛陀世尊他把這一句放到最後,你看每部經講圓滿的時候最後一句話,「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跟孔老夫子講的是一個意思,但是佛講在最後,夫子講在最前,很妙。

  我們在這些地方要留意,平常會遇到人家問你,你為什麼學佛?那就是方東美先生早年告訴我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同樣一個意思。方老師學佛得到了,人生最高的享受,快樂。他要得不到他說不出來,只有他得到了,他才能說出來,我們會相信。老師在社會地位是大學教授,也沒有財富,生活要靠教書那一點工資,鐘點費。這都是我們看到的。讀書人,讀書樂,讀書真快樂,法喜充滿,他真得到了。我們跟在後面追,也得到法喜,才把他做證明。

  「不信佛誨」,佛的教誨,「作惡不已」,依然還是在作惡,「此下」,這個文字下面,「故有自然三途……痛不可言等句,正明燒也」。燒是什麼?前面講了,地獄。這一轉眼他到哪裡去了?他到無間地獄去了。為什麼?不聽佛的教誨,不聽佛的教誨是人間最大的遺憾。那反過來,能夠相信佛菩薩的教誨,這個人是世間第一大福,大福報!他能相信,他依教奉行。如果是在淨宗,他決定脫離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去了,去作佛去了。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往生到極樂世界,學佛,惡的念頭有,貪瞋痴慢疑,惡念,殺盜淫妄酒,惡行,他統統都有,來生到哪裡去?來生是三惡道。

  我們應該要怎麼樣學?一定學習同參道友在一起,把這個經講透徹、講明白,而且還要講怎樣落實在生活,怎樣落實在工作,怎樣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得大受用!把佛的教誨變成善行,變成功德,修功有德,得真實受用。

  後面這幾句,經文這幾句,『自然三途』,這句話說得好。地獄、餓鬼苦,有沒有閻羅王、判官、小鬼?有。他們從哪裡來的?是你不善的業力所變現出來的,這就叫「自然」。我們世間,過去的人相信,現在人相信科學,不相信鬼神。什麼時候你才相信?你自己親自遇到了、見到了,你就相信了。有沒有人親自見到?有。換句話說,見到鬼神的那些人都是有福的人,都是有善根的人。沒有善根,你不相信,他也不現身給你看;真正有善根,見到了。

  我沒有見過鬼神,我見過狐狸精,真的,不是假的,狐狸變成人身,抗戰期間我在湖南見到。一般人告訴我,這個狐狸,狐狸完全修成人的樣子要五百年,大概牠還不到,牠大概有四百多年,所以沒有人看過牠的面孔,看到的都是側面、後面。真有,不是假的。還有我聽一個親戚,我叫他表叔,他做生意,做買賣,在抗戰勝利的時候,我第一次回到老家,他告訴我一樁事情。也是沒多久,半年前,他有一船,帆船,一船米,我們家鄉出稻米,他送到南京去賣,裝在帆船裡面。就有人看到一個像黃鼠狼這麼一個動物,從跳板上走到船裡去了。大家來找,把整個船都翻盡了,沒看到,也許是人看花了眼,就沒在意。這個船以後到南京,到南京之後,發現這一船的米沒有了。是用麻布袋裝的,麻布袋還是飽飽的一個一個,裡頭的米沒有了。所以明白了,沒有看錯眼,真的是有東西上船了。怎麼米不見了?在南京住了幾天就回家,回到老家的時候看到倉庫裡頭那個米還堆在那裡。這就是這個黃鼠狼跟他開了玩笑,大概是得罪牠,不是什麼大的罪,跟他開這個玩笑,讓他白跑一趟。

  天地鬼神要用什麼態度來對他?恭敬。為什麼?他跟我們一體。你看惠能大師,開悟最後一句話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就是宇宙,宇宙怎麼來的?宇宙是自性變現的。我們這個身體,自性變的,我們居住的環境,自性變的,那虛空法界,不同的星球、不同的星系,在太空當中,統統都是自性變現的,極樂世界也是自性變現的,十方諸佛也是自性變現的,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我們就知道了,這一句讀的人很多,他沒覺悟過來,這一覺悟過來的時候,原來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法都是我自性變的,跟我一體。承認一體了,你能不關照它嗎?你能不關心它嗎?

  在臉上,眼耳鼻舌是一體,要不要照顧它?要!為什麼照顧它?一體。所以誰知道?大徹大悟的人知道,於是我們就曉得,大徹大悟的人有大慈悲心,愛心,真誠的愛心,平等的愛心,無條件的愛心。愛什麼?愛一切人,愛一切眾生,愛植物,愛礦物,愛山河大地,為什麼?一個自性變的。一個自性變的,還不能和睦相處,還要競爭,還要鬥爭,那是迷惑到所以然了,所以自然三途出現了,那是自己造的。《華嚴經》上說得好,「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真法界是唯心所現,十法界、六道輪迴是唯識所變,清清楚楚。哪有不愛人的道理?原來愛人是自愛。阿彌陀佛愛護我們這些眾生,是自愛,他知道我們跟他是一體,我們不知道,他知道。

  所以這個地方看到「自然三途,無量苦惱」,這自然兩個字分量很重。這是正明燒也,燒是什麼?無間地獄。只要是地獄,你就看到火光,一片火海,所以地獄,三途裡叫火途,大火燃燒。今天我們看到核子彈的爆炸,燒!那個溫度攝氏幾千度的高溫,細菌都不能存在,都被燒死。自然三途。

  末後這一段,這是我們經最後一段,「依教成五善」,依教是要隨順佛陀的教誨,依教奉行。五善就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是事,境緣。心,五善就是真正斷了貪瞋痴慢疑。在這個世間,無論在什麼處所,什麼樣的環境,沒有貪心,沒有瞋恚,沒有愚痴,沒有傲慢,沒有懷疑,這是心的五善。事的五善是沒有殺盜淫妄酒。這是什麼人?這是佛弟子。我們看經文:

  【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譬如大火。焚燒人身。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

  這句話重要。『制』是控制,我們講你把它管好,把什麼管好?把念頭管好,這個『意』就是念頭。不善的念頭馬上斷掉,善的念頭可以放在心上,不善的念頭不能放在心上,再短的時間,一分一秒都不可以。這就叫修行。把念頭管好,為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如果念頭純淨純善,你的心、你的念頭現出來的境界就是極樂世界。對一切人要尊敬,為什麼?一切人本來是佛,把他們當作佛來看待沒看錯,把恭敬心喚出來。

  要知道,中國傳統文化的根,這文化從哪裡來的?兩個字:一個孝,一個敬。孝,用父母做代表,學盡孝;敬,用老師做代表。怎麼個修法?日常生活當中看到人,這個人年齡跟我父母差不多,我要用孝敬父母那樣的心態去對待他,這叫盡孝。你能對待跟你父母年齡差不多的,都用孝順父母的心孝順,你怎麼可能不孝父母?不可能。你能夠用心對待跟我老師年齡差不多的人,我都把他看作老師,像老師一樣的恭敬,這叫真修行,學了就管用。孝敬父母,奉事師長,這經文會念,可是對父母沒有孝敬的心行,對老師也沒有尊重的心行,那是假的,不是真的,那依舊算是惡念,不是善念。

  善一定要帶行為,不能在日常生活當中表現出來不算。只有盡孝、敬老師的人才能夠真正學到善法,聖賢的教誨、佛菩薩的教誨你才能學得到。為什麼我們學不像?就是缺乏了孝敬,就這麼個道理。中國古時候,師徒如父子,老師教學生比教自己兒子還認真。為什麼?學生對老師有十分誠敬,老師就要以十分的方法幫助學生成就道業。自己的兒子比不上學生,這不成器,比不上學生,他能捨棄,他把學生教好,學生將來有前途,一定會照顧他的兒女。我老師的兒女跟我什麼關係,跟親兄弟沒有兩樣。所以,從前老師肯教人,有這個好處,他自己兒女後半輩子有人照顧,他不要操心。

  所以這一句經文,『能於其中一心制意』,就這八個字,你要真能做到,真修行,這不是假的。斷惡修善從哪裡起?從動念頭上起,不是從行為上,行為太遲了,來不及了。起心動念,自己覺悟了這錯的,立刻停止。我們把這個文念完:

  【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誠。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可得長壽。泥洹之道。是為五大善也。】

  念老的註解告訴我們,最後這一段,「末勸翻轉五惡,而成五善」,反過來就是五善。這幾句話比什麼都重要。我們看看今天學佛,很用功,但是不能成就,什麼原因?沒有真幹,沒有能把五惡轉過來,轉過來就是五善。

  我們看念老後面的註解。『譬如大火,焚燒人身』,這是比喻五燒,五燒是現前受的。「若人能於五痛五燒之中,專一其心,制止意業之三惡。端正身心,言行如一,誠實不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能得福,度脫生死。」你看念老這幾句話勸告我們多麼重要,關鍵就是我們現在要認識,自己現前所處的環境是什麼環境,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飲酒可以說是糊塗、迷惑。為什麼要飲酒?大概就是煩惱太多,所謂以酒澆愁,讓麻醉一下,暫時把它擺脫掉。殊不知惡習脫不了,罪上再加罪,麻煩可大了。所以,人能夠在煩惱習氣發作的時候,能夠專心,回過頭來制止貪瞋痴,這叫意業三惡。不應該有貪、有瞋恚、有愚痴,貪瞋痴所感的是地獄。造業,意業最深,修行人不在這上用功夫,我們的惡習氣改不掉,念佛也不行。

  真正念佛人,這是講修行裡頭,方法最容易的,人人都能修的,就是把佛號念到句句連續而沒有中斷。像海賢老和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句接著一句,睡覺的時候,念佛停止,一醒過來,佛號就接上,這就行。老和尚就用這個方法,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一生沒有念過一部經,一生也沒有聽過一次講經,沒接觸過。就是老老實實的,師父教這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他就真的一直念下去,從二十歲念起,念到一百一十二歲往生。一百一十二歲,身體健康,每天還到田地裡面去種糧食,沒休息過。

  走的那天,他是晚上走的,白天還在菜園幹一天,在菜園平地、拔草、澆水,可以說他工作是從來沒有丟下過的。種植這些糧食,他不是賣,他除了自己小廟裡頭自己用之外,完全拿去救災,看到很多沒有糧食吃的人,他送給他們,修財布施。這個地區的,六、七十里路的他都送,沒有交通工具,自己走路,挑著稻米、挑著菜到處結緣。你就想到,一百一十二歲身體那麼好。所以沒有人想到他會往生,身體好嘛,每天幹事情沒有休息,晚上念佛就走了,阿彌陀佛來接他。

  我們相信,這個老人一生跟阿彌陀佛見面決定不少於十次,跟阿彌陀佛是老朋友了。他也求佛求很多次,求佛帶他往生,佛告訴他:你修得很好,在這個世間多住幾年,給學佛人做個榜樣。所以他的壽命不是他自己修的,是佛力加持的。到什麼時候來接他往生呢?佛說了一樁事情,有一天有信徒來看你,他帶了一本書,這本書叫《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讚僧》,我就來接引你往生。他記住了,所以天天看有沒有人送書。在我們想像當中,老和尚不認識字,大家都知道的,老和尚從來沒有念過經,大家也知道的,老和尚就是一句佛號。所以,沒有人帶。

  二O一三年一月,居然有個女居士,看老和尚,就帶了這麼一本書。老和尚一發現有人帶了本書來,就問她,這是什麼書?她就說這個書叫《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讚僧》。老和尚一聽非常高興,趕緊回寮房,把他喜愛的二十五條衣找出來,穿袍搭衣,捧著這本書,要求人給他照相。這個舉動也使很多人覺得很訝異,老和尚一生,從來沒有要求人給他照過相,這一天反常,要人給他照相。照完之後,第三天就走了。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到極樂世界去觀光去旅遊去了不少次,跟阿彌陀佛見面很多次。他那個信願是真實,一點都不假,對這個世間沒有牽掛。既然阿彌陀佛要他表法,要他做榜樣給人看,他就真的做出榜樣。特別是給念佛的同修,希望這一生往生淨土的同修,你看到老和尚這一生,你應當深信不疑,沒有懷疑了。深信這一句佛號,它就能保佑你身心健康,自在快樂。老和尚每天幹活不少,沒有感覺到累,沒有需要休息一下,他的體力超人,一百一十多歲。

  下面這幾句話我們要注意,要認真修習。「專一其心,制止意業之三惡。端正身心,言行如一,誠實不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能得福,度脫生死」。你看,我們活在這個世間,希望得福,這就教給你,你怎麼樣能得福,得福,沒有災難,能夠度脫生死,這幾句話很重要。

  再往下看。「《會疏》曰:尋言起行,以行踐言。是名言行相副。」副是助的意思,是稱的意思。《會疏》裡頭講得好。尋言起行,就是我們今天在此地,我們也是找這些句子,這一段經文當中哪幾句最重要,我們如何來把它兌現,變成我們生活。這裡頭最重要的,要制止意的貪瞋痴,如果加後面兩個字,貪瞋痴慢疑。在任何境緣當中,不能有貪心,不能有瞋恚,不能愚痴,不能傲慢,不能懷疑。修什麼?這叫真修行,真的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會疏》也是《無量壽經》的註解,這裡面教導我們,尋言起行,我們在這裡這幾句話記住,希望在日常生活當中做到,這叫言行相副,就是言行相助,言行相稱。

  『長壽』,也就是長生。「世間焉有長生之事。唯證無生,則不生不滅。故離世間生死,方是真長生也」。真長生,往生極樂世界這是真長生,不再有生死,是在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佛叫無量壽佛,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生到極樂世界,也跟阿彌陀佛一樣無量壽。真正了生死出三界,是往生極樂世界,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泥洹』就是涅槃,「圓證三德之至果也。就淨宗而言,即究竟寂光也。如是之善,稱為大善」。我們到極樂世界去,幹什麼?就是到那邊去證般涅槃,就是為這個。涅槃就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翻成中國的意思,翻作涅槃。就淨宗而言,即究竟寂光,就淨土法門裡面來說,是究竟寂光。究竟是到登峰造極,沒有比這更高的,常寂光淨土。無始無明的習氣都斷乾淨了,這才能證得。

  下面念老給我們做的總結。「本品」,濁世惡苦第三十五品,「廣明善惡果報」。也就是細說,說得很詳細,善有善果,惡有惡報。《觀經》裡面講的三福,「深信因果,亦正以此為勸也」。為什麼我們有信心,這個信裡頭有疑惑,不乾淨,所以這個信它不起作用。念佛人對這個感到很困惑,如何能夠叫自己真相信,不再有疑惑?行不行?行。用什麼方法?讀經。怎麼個讀法?祖師大德教給我們的祕訣,「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你的疑惑就斷掉了,你就真信。真信,往生極樂世界你就有把握,你不懷疑,你肯定往生。讀經,遍數很重要。每天《無量壽經》念個十遍,熟了,念熟了,大概四十分鐘可以念一遍。十遍做為早課,晚上也念十遍,我相信念到一千遍、二千遍,你的懷疑沒有了,你真正相信你會往生。

  我們看下面一段,「本品廣明善惡果報」,說得很詳細。「《觀經》三福中深信因果,亦正以此為勸也」。《觀經》裡頭只有一句,深信因果,這個地方為我們細說出來。「世人愚癡不重因果,或更狂妄,撥無因果」,認為因果是騙人的,是假的,是勸人為善的,不是真有其事,這種心態的人很多。「故諸經中,反覆教誨」,這一句我們要留意到。為什麼大小乘佛經講因果講得很多,為什麼?就是因為人不相信。如果都能接受,都能相信,佛何必說這麼多廢話!說個一次二次你就明白了,為什麼要不斷的說,四十九年常常說?可見得真信很難。佛是希望大家真信,這一生當中就能往生,永遠脫離輪迴。這是佛的慈悲,佛的愛心,幫助我們徹底離苦得樂,慈悲到極處,真誠到極處。所以在諸經當中反覆教誨。

  吳譯本裡頭也有,「諸欲往生阿彌陀佛國者,雖不能大精進、禪定、持經戒」,這些你很不容易做到,「大要當作善」。大要就是重要的,重要的你要做個善人。你連善人標準都達不到,極樂世界沒分。彭際清居士也說得很好,「十善本為天業」。十善業道,它本來是幫助人生天的,「今以念佛因緣,迴向極樂,即轉天業而成淨業」。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說得好!我們如何能成就淨業?從修天業下手,把它轉成淨業,這就好辦了,這個一般看起來好像不是太困難。

  「是故修淨業者,當盡己力,兼行眾善也。且所謂帶業往生,其業蓋指宿業也。宿世惡業雖未全消,但仗佛本願,及持名妙德,故可帶業往生」,這幾句話比什麼都重要!宿世惡業雖沒有完全消掉,怎麼辦?我們仗佛,仗佛本願,四十八願,及持名的妙德,這就是老實念佛,就這一句佛號。這個持名妙德可以從海賢老和尚一生當中完全體現出來,他就是持名。這一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讓他自己得事一心、得理一心,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只是師父不准他說,他真得到了。可以帶業往生,「不更惡趣」,他再不會回到六道輪迴,他超越了。「彌陀第二願曰: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復更墮惡趣。但所謂帶業者,只限宿業,而決非現行之業。如《涅槃經》中,廣額屠兒,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故知成佛,必須放下屠刀也。」《涅槃經》裡頭有個故事,講一個屠戶,以屠宰為事業者,必須放下屠刀。

  「若行人習淨」,修行人,學念佛法門,「一面念佛,一面作惡,如是修淨,決定不能往生」,這個要知道。為什麼說修淨土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有人念佛往生,有人念佛沒往生,甚至於還墮到惡道,這個例子很多,細細去研究,原因都明白了。口念佛,他心裡頭沒有佛,心裡面對這個世間沒放下,還有貪求、還有瞋恚、還有愚痴,這個他去不了。

  「又有以行善為人天乘,而輕之者。」認為念佛求生淨土不必行善,十善業道是天道的,上品十善生天;中品十善,人道;下品十善,修羅。修羅的福報很大,為什麼把他貶到第三?因為修羅死了以後多半都墮三途,他不行善,喜歡鬥爭、喜歡作惡。這些業因果報我們都要知道,才不至於走錯路。下面念老舉個例子,「唐鳥窠禪師以吹布毛示弟子會通,弟子悟入」。「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示白居易」,白居易說,「此二句三歲小兒亦說得」。鳥窠說:「八十老翁行不得。」這就是,以此二句為淺,以吹布毛為深,這是白居易,唐朝大文學家;跟吹布毛平等無二,是鳥窠禪師。「一迷一悟,何啻天淵。若是圓人,法法皆圓。」這句話好!圓教的人,學人,他樣樣都圓。「人天乘即是一佛乘。又何能輕之耶?淨宗之妙,在於照真達俗。若廣行眾善,則造福於當前之社會,且成為淨業之助行。復深信願,持佛名號,則自他兼利,常樂無極。」這個幾句話也說得非常好。

  後面還有一段,我們還有點時間,把它念下去。「又此品廣明濁世惡苦。雖只廣陳事相,實則圓顯一心。心穢則土穢,心惡則趣惡,一一無非自心所現也。經中詳明兩土淨穢,令知欣厭。」這品經確實好,經文把極樂世界跟我們現前的地球,做一個很好的比喻,對照來看。你真看清楚、看明白了,你就會一心嚮往極樂世界,一念想離開這個世界,不想在這兒多住,功德利益在此地。

  「《彌陀要解》云: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厭穢須捨至究竟,方無可捨;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妙宗鈔云: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即是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蕅益大師《要解》這一段說得好,「事理圓融,妙契中道」。這個註解所引的,我們多念幾遍就明白了。所以,經教幫助我們斷疑生信,幫助我們堅定求願往生,這個心堅固,這個堅固的信心就幫助我們往生極樂世界。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