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淨土大經專區 >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 422集

文字檔下載:docpdf【字號:  |    |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四二二集)  2017/2/2  馬來西亞漢學院華嚴講堂  檔名:02-041-042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九百六十四頁,第一行看起,科題,第三大段,總結,總結分三小段,第一段,「禍福自當」。請看經文:

  【天地之間。五道分明。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

  經文講得很清楚。我們看黃念老的註解。「右段」,前面我們念的這一段,「總結前五惡、五痛、五燒」。經文,『天地之間,五道分明』者,「《會疏》曰:天地則所依器界,總標三界」。宇宙是我們生活的大環境,一切眾生都免不了,這總說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五道則能依有情,善惡通舉。苦樂因果,人人常見,故云分明」。這個五道是講的天、人、修羅,如果說五道,六道是這麼說法的,五道就把修羅略了省了,人間阿修羅歸人類,天上阿修羅歸天類,說六道裡面加一個阿修羅,專指天道,其他道不算。這個是佛經裡頭常常講的。五道是能依的有情眾生,有善有惡,善得樂的果,惡得苦報,業因果報,絲毫不爽,人人常見,故曰分明。佛經上這些話,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說的,人人都聽得懂,都能感受到。現在我們這一代人看了這個經文,聽了這些話,沒在意,反而加它兩個字批評它,迷信。那有什麼辦法?所以有五痛五燒,五痛是現在的果報,五燒是來生,來生在哪裡?在地獄,燒代表地獄。只要說到地獄,都會有一片火海,所以佛經上常常用燒這個字來代表它。

  六道輪迴真有,不是沒有,不迷信,就在眼前。什麼時候知道?諸位要細心觀察,送往生的時候。念佛的道場有同修往生了,會有一些人助念,助念這些同修都能看到。他修得好,修得不錯,走的時候非常安詳,沒有痛苦。有些人臨走的時候,頭腦很清楚,看到佛了,看到蓮花了,看到極樂世界了,會告訴家人,我看到了,我要走了,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個例子很多,不在少數。我們如果不信,或者半信半疑,那就錯了,不是經說錯了,是我們自己有業障,障住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這一生學佛依然不能往生,真可惜!

  今天有同學提了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修行人要如何解決生死問題。問得好!第二個問題,修行淨土法門要如何加強和鞏固信願念佛。問得好!最後一個問題,具足信願行三資糧的標準是什麼。今天這個經文裡面都說到了。

  《會疏》裡頭說善惡通舉,五道裡頭善惡都說到了,修善積德果報在三善道,如果是造五惡,五惡就是殺、盜、淫、妄,五戒裡頭加個酒,酒本身沒有罪過,飲酒沒有罪過,但是酒醉了就會犯殺、盜、淫、妄,所以世尊把它定作根本戒,告訴弟子們要謹慎,最好不要去碰它。人在清醒的時候,還有一點智慧,能辨別善惡邪正是非,可是酒醉之後就沒有這個能力,往往造作重罪,醒過來之後後悔莫及。這樁事情古今中外都有,所以古聖先賢、諸佛菩薩都把它列入重戒來學習,決定不許犯。

  下面這兩句話,「故現前所得之禍福,皆是宿因之報應」,這兩句話很重要。說到我們現前,我們這一天當中,六根所緣的境界,所感受的苦樂,不是無緣無故,都是過去或者是前世所造的善惡業因,感得今天的果報。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在這一年當中、在這一天當中所受的是報,受報還要造因,所以因果報應就相續不斷。因變成果,果又變成因,因果循環,這就造成六道輪迴,在佛法裡面就出現了十法界。十法界也是善惡報應,說明因必有果,如是業因,如是果報,絲毫不爽。過去生中造的業因,這一生當中忘掉了,所以感覺得很冤枉,為什麼許許多多不如意的事情都會現前,不知道業因。如果知道業因就明白了,就沒有怨恨了,知道一報還一報,應該如是。

  我們如何能有這種覺悟?同學們要擁有,多讀經,經讀一種,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只選一種,你要問我,我這一生二十六歲學佛,三十三歲出家,出家就教佛學院,就講經,到現在,今年五十八年了。早年講經都是應大家啟請,不是我自己做主,他們想聽什麼經,找我我就講,有大乘、有小乘,經文有很長,也有很短的,像《般若心經》很短,二百六十個字,《華嚴》、《法華》很長,哪一部經最重要?哪一部經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死問題?我以六十六年學佛,五十八年講經,我奉勸大家,這本《無量壽經》最重要,它可以代表大乘八個宗,小乘兩個宗,代表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法門。我們如果選擇,它第一,為什麼?經文不算太長,它講得很圓滿,《華嚴》、《法華》、《楞嚴》都在其中,你讀這一本等於全部都讀了,難得。所以我們選擇就選擇這部好,分量適中,非常適合於現代人,現代人工作繁忙,沒有時間。這一本念熟了,念一遍半個小時,早課念一遍,晚課念一遍,這一個小時,方便,而且究竟。法門無比殊勝,無論是宗門教下、顯密圓融,沒有一法不在其中,一切法濃縮起來就是這部經,這部經展開來就是一切法,不僅僅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確確實實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生生世世所說的一切經教都在其中。

  同學們要真修,要重視古大德的教誨,古大德的教誨就是戒律,教什麼?教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選定這一部,一生不改變,你就這樣修下去,決定得好處。好處是什麼?你現前的生死問題解決了,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了生死出三界,你再不會到六道裡搞輪迴了,也不會到諸佛剎土裡面去搞十法界。十法界是六道再加上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叫十法界,再不搞這些了。六道十法界裡面,還有很多有緣的人,常常想念到他們,怎麼幫助他們離苦得樂。苦從哪裡來的?從迷惑顛倒來的;樂從哪裡來的?樂從覺悟來的。所以讀經幫助你覺悟,幫助你離苦得樂。這個事情佛教導我們,我們自己要真幹才能得到佛法的功德利益,如果我們自己不幹,那就沒法子了。

  中國古人經驗豐富,有德行,有智慧,有福報。這樣的人要不聽,我們聽誰的?能夠聽古大德的,聽佛菩薩的,聽孔孟老莊的,都是有大善根、大福德的人。現在人跟古人不能比,至少我們要有個概念,古人的心是定的,沒有這麼多的欲望,這個我們總會承認。古人的生活比現在單純,社會沒這麼複雜,甚至於有人,這我親眼見到過的,鄉下人,一生沒有進過城市,城市也不過就是五、六十里路,他就沒去過。所以古書裡頭所說的老死不相往來,古代的社會,我們相信。現在交通便捷,交通發達,資訊發達,你想知道的、不想知道的,不出門,你在家裡看電視、看網路,全都知道了。旅行不必像古時候,穿著草鞋那麼辛苦一步一步的走,現在交通工具代步的多了,飛機繞地球一周不過二十四個小時,古人作夢也想不到。帶來的是利益還是禍害?都有,但是帶來的災難多,帶來的歡樂少。細心觀察,得不償失。

  我們要想一生快樂幸福,有沒有方法?有,學古人就有,你看釋迦牟尼佛快樂,孔夫子快樂,孔子還有個得意門生顏回,學生當中,物質生活最苦的也是顏回,幾乎三餐飯都吃不飽,但是顏回快樂,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在什麼時候,從來沒有看過顏回不高興,顏回有憂慮,沒看到,你都看到他非常快樂。所以古人讀書,想的就是想求快樂幸福,標準就是孔子、顏回,叫孔顏之樂。真樂,不是假樂。假樂是外面歡喜刺激你,從外來的,那是假的。真樂是從內心的,那個內心的喜悅是往外頭流,像泉水一樣永遠不斷,這是真樂。孔顏得到了,佛菩薩得到了,阿羅漢得到了,為什麼?佛菩薩、阿羅漢煩惱斷了,智慧開了,神通出現了,六種神通,得大自在!

  學佛最低的限度要快樂,不快樂學它幹什麼?我接觸佛教是無意的,從來沒想學佛,跟寺院,跟經典、出家人,沒有往來過。我是跟方老師(方東美先生)學哲學,他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最後一個單元是佛經哲學,我是這麼入門的。老師告訴我,因為那時候我很驚訝,我們是想學哲學,怎麼會學到佛教去了?腦子裡面對佛教是迷信,佛教是多神教,多神教意味著它是低級宗教,它哪裡會有哲學?老師告訴我:「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我們從來沒聽說過),大乘佛法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句話我聽懂了,人生最高的享受,那我要嘗試嘗試,我不能放棄。我是這樣走進佛門來的,跟迷信不相干,完全斷絕。以後我跟章嘉大師三年,跟李老師十年;章嘉大師,幫助我奠定學佛的基礎,李老師那裡十年完成經教的學習。所以我三十三歲出家,那個時候學了差不多三、四十部經,一剃頭,白聖法師就找我到他辦的三藏佛學院教書,剃頭的第二天到佛學院上課。外面找我講經我都願意去,緣不一樣。

  把佛搞清楚了,佛教是什麼?教育。章嘉大師教我讀《釋迦方志》、《釋迦譜》。這兩樣東西在《大藏經》裡面相當於佛陀的傳記,釋迦牟尼佛的傳記。他說你要學佛,你要認識佛,你對他不認識,你就在那裡學,很可能走岔路,學歪了,正法沒有得到,那就很可惜。教我先念這兩部書。這兩本書念了之後,我就想到佛不是宗教。

  釋迦牟尼佛一生表演的是教育。他十九歲出家,就算參學,印度所有的宗教學派統統學過,學了十二年感覺怎麼樣?不能解決問題,就是同學問的生死問題,不能解決,所以放棄了。那一年釋迦牟尼佛三十歲,在畢缽羅樹下修定,入定,定中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之後他就開始教學,辦班教學。他那個時代最初的人數不多,只有幾十個人跟他,他沒有道場,教學在哪裡教?在樹林,樹下,在湖邊風景好的地方,過的是遊牧生活,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居無定所。教什麼?教阿含,《阿含》是經名,內容是什麼?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聖賢的教育。釋迦牟尼佛開悟的時候,他所悟的那些道理,講給人聽,佛教小學。這樣教學十二年,扎根的教育完成了,向上提升,這提升就是方等,八年,好比是中學,前面十二年好比是小學,小學提升到中學,中學八年。再提升到般若,般若二十二年,等於大學。學般若的稱菩薩,中、小學的阿羅漢。最後八年講《法華》、《涅槃》,等於是研究所,把般若菩薩提升到佛,最高的學位。所以佛陀、菩薩、阿羅漢是佛教三個學位的名稱,人人都可以拿到。佛在經上常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說得好!你為什麼不能作佛?你的妄想雜念放不下,分別執著放不下,所以變成凡夫。只要把起心動念、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成佛了。

  成佛的祕訣,我向章嘉大師請教過,我說方老師把佛法介紹給我,我知道,釋迦牟尼佛非常了不起,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今天量子力學科學家,研究許多問題,大乘經上都說過,說得比他報告的還詳細、還圓滿,找不到毛病。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二十年、三十年之後,這些科學家承認了,大乘佛法是世界上最高的量子力學。換句話說,佛陀教育講的不是神學,是高等科學、高等哲學,講到最後,目標是教你明心見性。

  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幫助你明心見性,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都一樣。雖然法門平等,各人根性不一樣,跟自己根性不合的,學起來很困難,跟自己根性相應的,學起來很容易,成功都一樣。這兩千年來在中國,中國出家在家許許多多大德,明心見性的大德,表演給我們看了,讓我們看了這些人的成就,對佛法信心生起來了,不再懷疑了。只要遵照古聖先賢的教誨,認真去做,都會有成就。

  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修正錯誤的行為叫修行。我們想錯了、看錯了,於是說錯了、做錯了。這個錯誤裡頭有善惡。善惡都是錯,為什麼?障礙你見性,障礙你成佛。你本來是佛,你有妄想、分別、執著,你變成凡夫;你能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又回歸自性,見性成佛。所以成佛不稀奇,成佛是應當的,你本來是佛,成佛有什麼了不起?應該成佛,不應該在六道裡搞生死輪迴,生死輪迴很苦,很可憐!為什麼幹這個事情?

  世間我們所看的、所聽的,六根所緣的外面境界,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這個假,到最近這二十年來被量子力學家看破了。他們從上個世紀開頭研究一樁事情,物質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花了應該有八十年的時間,找到了。這些科學家告訴我們,物質是假的,不是真的,根本就不存在。那不存在,我們看得見,我們聽得出來,我們摸得著,怎麼不存在?那是因為它的頻率太高了。物質現象,幻相,它存在的時間多長,我們要問它?不是幾個小時、幾個月、幾年,不是的,那完全看錯了,沒看到真相,真相它的生滅速度太快,我們沒有感覺,真的沒有感覺。

  我們看電視,電視假的我們知道,電視的畫面我們看得很清楚,那我們要問,電視畫面它的生命多長,從生到滅多長?這個科學家清楚,百分之一秒,也就是說,一秒鐘它的畫面換了一百次,這個我們知道,一秒鐘一百次,一百個畫面,沒有兩個畫面是相同的,永遠找不到相同,沒有相同,百分之一秒。你得搞清楚,為什麼?你才肯放下。假的,我想要也要不到,我想擁有不可能,全是假的。那現實這個現象,它的頻率有多高?不是百分之一秒,而是一秒鐘它生滅的次數是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鐘,一秒鐘它的生滅是二千二百四十兆,不是萬,不是億,是兆。我們怎麼會知道?

  我們得佩服量子力學家,他居然能找到,物質怎麼來的?物質是念頭在這麼高頻率之下產生的幻相。得到的結論跟佛經上說的一模一樣,佛經上告訴我們,《般若經》上常說,說得很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有為就是有生有滅,哪一法沒有生滅?統統是生滅法,有生有滅的這些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教我們對這個物質現象、自然現象怎麼看法?它是夢,夢境,夢不可得,了不可得,你把它放下,患得患失的念頭沒有了。

  現代的科學家,大家都幾乎力量集中搞第二個問題,那就是念頭。物質是念頭變的,沒有念頭決定沒有物質。念頭是什麼?還沒找到。佛在經上說過,凡夫用頭腦,用思惟,用想像,就是用第六意識,可以能夠緣到(佛家講緣就是你能夠找到)阿賴耶的三細相。阿賴耶的三細相,第一個是物質現象;第二個就是念頭,心理現象;第三個就是自然現象。這是宇宙的奧祕。我們相信佛說的話,佛說用第六意識可以能發現,也能把它講清楚、講明白,不得受用。學佛的人,他不用這些技術,沒有科學儀器,他用禪定,用甚深的禪定,在定中看到了,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那個有受用。那就是什麼?他得定,他開智慧,那是真正的明瞭,科學,相似的明瞭,不是真明瞭,相似。

  這段經文裡頭,主要告訴我們就是報應,「有施必報,有感必應」。所以佛教導我們,佛法無邊,妙不可言,你想發財,你想升官,你想長壽,能不能做到?能,佛氏門中,有求必應。誰給你的?自己,不是佛菩薩。佛菩薩把佛法教給你,你自己依這個方法去做就能得到。我學佛跟章嘉大師,我倒沒有求升官發財,我也沒有求長壽,他老人家給我說過,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一句話,求財得財,求聰明智慧得聰明智慧,求健康長壽得健康長壽,有求必應。怎麼求法?報,求得是報應,也叫感應,財施得財富。你不施,哪來的得?布施是因,果報就接著來了。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你只要肯做,你一定得到,財愈施愈多。我是自從老師教給我的,因為我命裡頭這三樣都沒有,財也沒有,智慧也沒有,福報、壽命也沒有,統統缺,所以老師教我要學財施、法施、無畏施。我說我沒有財,我拿什麼布施?老師說最重要的你要有布施的念頭,喜歡布施,有緣你就伸手施給別人。我說沒有錢,那個時候生活很困難,僅僅讓自己能夠生存。老師問我,一分錢有沒有?我說有,這個可以。一塊錢有沒有?我說也還行。你就從一毛一塊開始。真的愈施愈多,有施必報,有感必應。

  我在這一生當中,學佛六十五年當中完全得到了。喜歡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遇到緣就幹,絕不落在人後。我學印光法師,印光法師,四眾同學對他的供養,他沒有去改善他的生活,沒有。一生沒有道場,住別人的地方。我這一生也是如此,供養全部印經。印經是屬於法布施,又是財布施。你沒有錢不能印,印出來之後是經文,人家讀的時候都得好處、都得利益,所以財、法、無畏三種布施一樁事情就做完了。這在早年,也不過是五、六年前,我的布施統統用在印經、印好書。世界書局,商務印書館,他們出版《四庫全書》。《全書》、《薈要》這個分量大,《薈要》跟《全書》合起來,一套兩千冊,本子比這個本子厚,大小差不多,大小跟這個本子差不多,但是厚大概要加一倍到兩倍。這一套兩千冊,分量很大。這個書沒人印,為什麼?一般人不會買,你家沒有空間放,這一套書,這個房子四面牆上放滿。當時出版的時候,這是在大概三、四十年前,出版的時候,一套美金差不多六、七萬的樣子。我買了《全書》,買了一百一十二套,《薈要》買了三百多套。買來幹什麼?這是中國的國寶。知道的人不多,大家都認為金銀珠寶是珍貴,那個東西沒用處,擺在那裡好看,真正有用處的是這兩套書。這兩套書決定不能失傳,失傳了,人類的悲哀,那人就好可憐了,為什麼?人類的智慧、人類的經驗、人類的創造都在這書裡頭。所以我買了這麼多,美金大概花了二千多萬,送給全世界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去收藏。這什麼意思?怕世界有災難,災難全部毀滅了。我分在很多地方,總會有幾套留給我們,這就不至於斷絕,這我們放心了,這安心了。

  最近這幾年看出來了,沒人去讀。如果沒有人去讀,那這些等於廢紙,堆在那裡沒用,這就難了,那怎麼辦?要培養一批年輕人,真正有志願發大心,拯救中國五千年的文化,不能讓它斷絕掉,我把十方的供養用來幫助他們,給他們獎學金,給他們辦學校,學習古漢語、學習文言文,我只希望能夠有三十到五十個這樣的人救中國傳統文化。他們學什麼?就是學《四庫全書》。

  「四庫」,古時候唐太宗在世的時候做了一次精選,就是這些書籍裡頭選擇關於修身的,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這些材料把它挑選出來編成一本書,叫《群書治要》。這書有什麼作用?它能幫助你一生生活得歡喜快樂,能夠幫助你的家庭美滿,家和萬事興;能夠幫助你事業成長,無論你幹哪一個行業;幫助社會安定、幫助國家富強、幫助世界和平,你說這個是不是寶?真是寶,唐太宗的功勞真大!編成這本書,他是為他自己編的,他二十七歲做皇上,統理那麼大的國家,那麼多人口,用什麼來統治?沒有辦法,所以就想出古聖先賢的教訓,找幾個大臣,花了五、六年的時間,選出這些東西。大唐盛世從這來的,真好,真用得上,他做出來給我們看。以後傳到日本,日本千年盛世依靠這個。非常可惜,日本人是四百年前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把中國文化放下了。日本早些年,兩千年前,在中國留學的學生很多,所以日本沒有自己的文化,完全是中國文化。你要到日本去看,特別是農村,鄉村裡去看,就等於回到古老的中國,非常可愛。我到日本喜歡住鄉下,喜歡跟他們鄉村農民聊天,誠實,還有善意,善心善意,對於倫常道德、古人的教訓都能聽得進去。真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死大事,生死跟活在世間,這麼好的教訓怎麼可以丟。在中國用了五千年沒有出事情,只是在滿清末年受外國人欺負,是因為武器不如別人,除這一樣之外,外國沒有任何一樣東西能比得上中國,這個話孫中山先生說的。所以中國人學外國,只要學機器就行了,其他的不必,我們超過他們太多了。

  所以這幾年,去年在英國遇到這個緣分,一年三個月我們就談妥了,簽了合同,合辦漢學院,培養五千年傳統文化的繼承人,我們做這個事情。這個事情我們遇到了,遇到不做是罪過,那就是無間地獄,遇到就要全心全力做。所以遇到校長,遇到英國王子,我們同心協力希望把這樁事情做成功,讓中國傳統文化,現前要普及到全世界,讓全世界人都來學習中國文化,過中國幸福快樂美滿的人生。

  中國人有過這個輝煌的記錄,禁得起歷史的考驗,是個偉大的民族、和平的民族,真正是有愛心,愛人愛物,有這些古聖先賢的教訓。西方人,特別是西方的漢學家對中國寄予很大的期望,因為人類現在的科技可以毀滅地球,在過去沒有這個能力,大家放心,現在有這個能力,真的提心吊膽,如果核武戰爭一爆發,世界毀滅,人類在世界上消失了,這多可怕。他們想(這不是我想的),如何來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永遠不會發生,想到這裡,只有一個方法,把世界變成一個國家,就不會有國際戰爭了。誰來統一?歐洲漢學家異口同音,由中國人統一。說得好!我們中國人聽到歡喜,外國人聽到不舒服,為什麼?他不了解中國文化,了解中國文化就會點頭,不了解的搖頭,所以普及文化比什麼都重要。

  我們現在把唐太宗這個書找到了,翻印了,印的數量也很可觀,不會失傳了。這個大家急著要學,非常認真努力在學習,好事。非常可惜的,唐太宗他編寫這本書,取材只到他前面一代,所以在中國歷史上,近代的隋唐宋元明清,這一千多年六個朝代這些好的東西,唐太宗的本子上沒有。這個使命我們要把它完成,我們要從《全書》裡頭再去找,把這六朝關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教訓,再蒐集起來編一個續篇。正篇五十卷,五十萬字,續篇也是五十卷,五十萬字,將來合起來,這一百卷一百萬字是什麼?是《四庫全書》的精華之精華,你讀這一部書,等於把中國《四庫全書》全讀了。這個使命我們也要我們的老師同學承擔起來。所以將來漢學院畢業了,第一屆畢業的人都是老師,學校聘請為漢學院教授、副教授、講師,往後我們希望生活在一起、學習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工作是兩個,一個是把這部書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讓大家都能夠在生活上落實,落實在生活,那你就是過了佛菩薩的生活,孔顏之樂,人生快樂。建大功、立大德,稀有難逢的緣分我們遇到了,遇到了不知道珍惜,讓它錯過,那就太可惜。

  大事因緣這遇到了,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有了,努力在做,今天我們這辦學,辦漢學院是布施,三種布施具足在漢學院。所以漢學院將來會起很大的作用,不僅僅把五千年的文化救了,也把這個地球救了,讓世界上人都能夠斷惡修善,都能夠離苦得樂,這是多麼好的一樁事情。這個好事誰來支持?誰來保護?老祖宗支持,所有宗教裡頭眾神來保護。真正發這個心,任務沒有完成,壽命延長,為什麼?你不能走,你的事沒做完,做完之後你才可以走。所以三種布施三種果報,有感必應,有施必報,這八個字好。我們一生的遭遇都是因緣果報,我們這一生過得很好,是行善積德成就的,過得很辛苦,是造作不善所感的,這清清楚楚,幫你解決問題了。現在苦樂說明白了,將來的苦樂也說明白了。《會疏》裡頭說得好,「善惡約因」,就因上說的。「報應約果。因有善惡,果感苦樂。形聲影響,毫釐不差」,真的不是假的。底下是「業因果報,亦復如是」。是這一句,接這一句。

  『禍福相承』。承是承受,繼承。「蓋宿世業因,善惡夾雜。故後世受報,或先樂後苦,或先苦後樂。苦樂相繼,禍福相倚,故云禍福相承」。後面是念老給我們做了個總結:「作善得福,造惡得禍,皆是自作自受。故云身自當之,無誰代者」。沒有人能代替。

  我們最近遇到兩個同修,造作的不善墮地獄,還算是有這麼一點善根,附體來找我。其中有一位跟我還有親屬關係。造的什麼業?十方大眾捐的這些錢。我們現在這幾年,我在香港銀行設了個基金會,用錢政府監督。有人捐的些錢,大概不少,不是一個人,就託我這個家人把錢轉給我。他們就沒有轉,自己拿去花了。錢雖然不多,但是在大陸也是一個數字,大概有一百五十萬人民幣,墮地獄,來求我,求助。我能助他?不能,我的錢十方捐來的,我要幫助你,你的罪更重。這個道理要懂,不能做糊塗事。結果我就想到只有一個辦法能救他,真正善心人士,有這個財力,把這個錢捐出來,用我這個家人的名義去捐獻,用他的名義,他可以能離開。也真有這麼一個人,自動發心來找我,我說太好了!這個錢捐作漢學院的基金,英國漢學院基金。這是一個例子。

  這樁事真是難辦!所以十方錢不能亂花,亂花有罪,不知道因果做這個事情。做這個因果我們就明白了,十方捐助,幹什麼用就要做什麼用,用錯了地方就有罪過。如果用在個人自己物質享受,那罪就大了,那就很重了。那我們想想,在今天這個世界,造這樣罪業的人多,太多了!這個墮地獄,有這個緣出來報個信,讓我們知道了,還有很多沒有這個緣分,我們不知道的不曉得有多少!所以作善造惡,自作自受,經裡頭說『身自當之,無誰代者』,沒有人能代替。

  下面這一段,「善惡分明」。

  【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

  『明』是智慧。

  【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

  『從苦』是現在,『冥』是未來三途去了。

  【誰能知者。獨佛知耳。】

  只有佛知道。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從善人行善至從冥入冥六句」,綜合《會疏》及義寂師的意思,解釋,這就是黃念老,從兩種古人的註解裡頭,把它綜合起來告訴我們,「釋曰」,這就是黃念祖居士說的話,「善人者種善因之人。來世生尊貴家」,他將來來生不失人身,不墮三惡道,「身形端正,緣境」,緣是講緣分,境是講境界,「和美」,緣和境美,「身心適悅」,這是樂。「復又明達,樂善好施,是為明」。明是智慧,他有智慧,他能通達事理,又喜歡布施,樂善,愛好善人善事善行,喜歡布施,這是明。「若更多作善業,勤修福慧,乃得生天」。這講他的來世,如果他能多行善事,多做好事,勤修福慧,來生生天。

  今天什麼是善事?我告訴同修們,為往聖繼絕學是善事。這一句話是對我們說的,不是對別人說的。滿清末年,民國初年,讀古書的人很多,在那個時候就是我的童年,我沒趕上,差了五、六年,大我五、六歲的都經歷過,都學過,我是知道這個事情,年歲太小了,還不夠上學的資格。今天沒有了,沒有了,如果斷絕了怎麼辦?斷絕再也不能復興了,為什麼?老師都走了。只有一種方法,無師自通。

  無師自通的人,億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那是什麼人?佛菩薩再來的,不是凡人,凡人做不到。中國過去歷代無師自通的人不少,最著名的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提出來大家都知道,真的是無師自通。他到黃梅住了八個月,跟五祖只見三次面,五祖什麼也沒教他。第一次見面,到寺廟裡面去拜老師,見面了,五祖問他,你從哪裡來的?你想來幹什麼?他從南方來的,嶺南廣東這一帶,很辛苦到長安。來幹什麼?來作佛的。這個口氣可了不起,大概五祖一生也沒有遇到第二個人說我要來作佛。問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幹什麼行業?砍柴的。好吧,既然是砍柴的,就分發到碓房那一邊舂米破柴,有些人在那裡做這個工作。那個時候道場一千多人,可見得吃飯人多,廚房很大,糧食很充足,叫他舂米破柴。他在那裡幹了八個月。

  第二次見面,也就是最後,最後這一天,這一天見了兩次面,第二次見面是下午五祖巡寮,就是把這個道場周圍都仔細看一遍,叫巡寮,遇到。實際上他就是找惠能,但是不能讓人知道,惠能自己也不知道,到碓房。看到祖師來了,祖師問他,米舂熟了沒有?他說早就舂熟了,還沒篩。這個話他們兩個人懂,別人不懂。米舂熟了沒有,實際上問他真見性了嗎,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問這個。真見性了,真大徹大悟了,沒有人印證,就是少個印證,沒有人給他做證明,這就是還欠篩,還沒有篩,還差一道手續。五祖在碓上敲了三下,拿個拐杖敲了三下就走了。別人沒人知道,這三下就告訴他晚上三更到方丈室來找他。

  他三更真的去了,推門門都沒有關,一直進去,進去之後五祖把袈裟圍著他,外面人看不見,問他,見性了,性什麼樣子?說給我聽聽。只說了二十個字五句話:「何期自性」,沒有想到自性,「本自清淨」。我們講心裡的染污,精神的染污,都是阿賴耶,末那,不是自性,自性不會染污,自性是真心,真心不染污,清淨。不生不滅,自性包羅萬象,「本自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都是本自具足,不是外頭來的。所以大乘經上,佛常說心外無法,你要到心外去求法錯了,法在心內,不在心外。這都不是一般人能說得出來。第四句說「本無動搖」,自性本定,從來沒有動搖過。後頭一句「能生萬法」,整個宇宙從哪來的?自性變現的。說了到這個地方,五祖就說,行了,不要再講了,把衣缽就傳給他,叫他趕快走。預先船準備好了,叫他自己駕個小船趕快走,就離開了。

  所以跟五祖黃梅八個月,見過三次面,兩天見過三次,無師自通。五祖傳的就一個人,可是六祖所傳的人就多了,好像是有四十多個人,在六祖會下明心見性,得到六祖印證的四十多個人,空前絕後,過去沒有,六祖之後也沒有,有二、三個的,一、二個的,二、三個的,超過五個沒有,沒有超過五個的。這些我們要知道。

  後面念老講苦、冥,「又惡人造惡業,種惡因,得惡果。故生卑賤之家,形容枯槁,飢寒交迫,逼惱身心,是為苦」。這是我們看到貧窮的苦。乞丐,討飯的人家,都是這樣的。這種環境常有,在農村鄉下常常能看到。底下又說,「復愚昧無知,不信正法,不行善事,是為冥」。冥就是糊塗愚痴,這個意思。「倘更多作惡業,死墮惡道」,這就麻煩了,這就很可怕,「故云從苦入苦,從冥入冥也」。就是往下下降,他不能提升,墮畜生,墮餓鬼,墮地獄,「從苦入苦,從冥入冥」,這種人非常可憐!

  經裡面接著又說,「如是六趣生死因果,其理幽深」,你要問,為什麼會有這些事情?道理太深了!「非九十五種外道所能知」,這就包括佛陀在世印度所有的宗教與學派,他都參學過,都很熟悉,他們不知道,佛知道。「唯我世尊,獨知其原。故云獨佛知耳」。只有成佛的人知道。那我們剛才給諸位說過,六祖惠能大師成佛了,他知道。只有這種人能說,他們在一塊可以說,別人不知道。教下叫大開圓解,一字一句裡頭有無量義,開悟的人見到,所以他說法,對人說法,一句經文講法不一樣,對深的人講得深,對淺的人講得淺,大家都歡喜,都能法喜充滿,叫大開圓解。學佛終極的目的在此地,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

  我們學到一個最簡單的方法,這是同學問的,淨土法門,最簡單的方法,海賢老和尚傳下來的。你看這個老和尚,不認識字,沒念過書,從小就在農田裡面幹活,他就是個農夫,對於種稻米蔬菜,這些很內行,種糧食很內行,其他的他不知道。二十歲出家,師父只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囑咐他一直念下去。又跟他講,明白了,不能亂說,不能說。他記住了,一生不拐彎,依教奉行,就念這句阿彌陀佛。師父末後的一句話,大概他聽記住了,他不懂什麼意思。明白是什麼?開悟了,師父就知道將來他會開悟。他開悟的那個層次跟惠能大師一樣,都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惠能開悟了,海賢開悟了,理一心不亂。我的估計他在什麼時候?應該在四十歲前後開悟,他是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一個等級一個等級向上提升。他很早。只要功夫成片,阿彌陀佛會給你透消息,或在定中,或在夢中,會告訴你,讚歎你,你的壽命還有多少年,到時候我來接引你。你就放心了。有很多人聽到阿彌陀佛這麼說,就向佛求:我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跟你走。行不行?行,這樣的人還不少。所以要知道,他不是念佛三年就往生了,他三年到功夫成片,見到佛,向佛要求,我不要壽命了,我就跟你走,他就真走了。海賢老和尚,這個法門,他老人家讚歎會集本,這上有他的照片,前頭有沒有照片?新版有,這是老版,沒有印海賢老和尚照片。我們對他老人家要深信不疑,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

  我選擇淨土法門,把教丟掉了,那個教是入海算沙,花了差不多四十年的時間,最後年歲大了,不行了,沒有把握,所以就專修念佛法門,專講《無量壽經》,專弘《無量壽經》,走上專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相信古大德這兩句話。雖然我自己沒有辦法完全做到,我希望年輕人能相信、真幹,他的成就一定在我之上,這好事情。後人超過前人,這個世界才有前途;後人不如前人就完了,應當要超越,大幅度的超越。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