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淨土大經專區 >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 363集

文字檔下載:docpdf【字號:  |    |  

二O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六三集)  2016/8/1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36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八百五十六頁,從第四行看起,經,從這看起:

  【彼諸菩薩。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捨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以無礙慧。解法如如。】

  這一段經文前面學過,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沒有學完,今天我們從這個地方再重複一遍,有這個必要,因為這段經文非常重要。

  說的是『彼諸菩薩』,彼是西方極樂世界,也就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些菩薩們。他們的地位高下不相等,最高的有生實報莊嚴土,這是大乘經裡面所說的法身大士,地位很高,跟佛很接近;往下有方便有餘土的菩薩,都是聖人,方便有餘土,阿羅漢以上到三賢菩薩;再往下面降是凡聖同居土,跟我們這個地方有一點不同,他們是凡聖同居淨土,我們是凡聖同居穢土,所以不一樣。這是說明,極樂世界有差別等級,好像一個學校,有小學生,凡聖同居土是小學,方便有餘土是中學,實報莊嚴土是大學,等覺菩薩是博士班,有等級的。雖然有等級,它很特殊、很特別,那就是待遇享受是平等的,是相同的,都是成就最高級的享受,這意思就是說,從享受上來說,他們跟法身菩薩平等。這真叫極樂!

  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頭沒有,為什麼?那些菩薩在因地發的願不一樣。只有阿彌陀佛,在菩薩位上,還要低一點,在比丘的身分,法藏比丘,前面我們讀過的,在這個時候他就發了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平等大願。這四十八願每一願都實現了,沒有一願是假的,沒有一願是他沒有做到的。所以到那邊,有四十八願的加持,還有阿彌陀佛生生世世修行無量功德,也加持往生的行人,讓每一個往生的人都得到跟阿彌陀佛同樣的待遇,智慧、神通、道力完全平等。這一點我們一定要相信。確實有很多菩薩都不相信,不相信的很多,你跟他說這個他搖頭,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我們會不會懷疑釋迦牟尼佛妄語?有沒有這個懷疑?沒有,不但菩薩沒有妄語,阿羅漢就沒有妄語了。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

  極樂世界這些菩薩們,從凡聖同居土下下品一直到實報土等覺菩薩,這些大眾,他們大慈大悲利益一切眾生,哪些眾生?十方世界與他有緣的眾生。這是佛家常說的,佛不度無緣之人,什麼叫無緣?你不相信,那佛菩薩沒有法子。一定要具足信心、願心,就是真誠,願生極樂世界,再有一個,念佛的心,就決定得生。

  生到極樂世界,這底下文就說了,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以下這幾句經文,「重明」,為什麼要重明,重複的說?太重要了。我們能不能入佛門,這段經文關係很大。自利利他,這兩種利益,「與平等說法之德行,因遊剎度生均不離說法」。可見得在十方世界,用言語來表達、來教學,還是最普遍的。「但說法不能離自覺」,自覺就是古人所講的自見。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經書裡頭佛所講的意思,你完全明白了。沒人教你,為什麼你能夠自見?你的障礙除掉了。

  這句話我們在前面也讀過,大乘經上佛常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跟如來(是佛)究竟果位絲毫差別都沒有,「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話說得多麼明白!我們為什麼不能自覺?為什麼不能自見其義?就是因為有妄想、有執著。他說了個妄想,說了個執著,通常說得更明白一點,妄想、分別、執著,這是三種煩惱。妄想叫無明煩惱,執著叫見思煩惱,分別叫塵沙煩惱,塵沙是比喻,像微塵,像大海裡面沙有多少?那沒法計算的。這種煩惱從哪來的?從分別來的,從執著來的,從妄想來的。我們沒有妄想,妄想捨掉了,就成佛了。還有妄想,分別捨掉了,不再分別了,這是菩薩。還有分別,沒有執著,那就是阿羅漢。

  這一段給我們講,這裡又重複說了,『捨離一切執著』,這是讓你得到最低的,阿羅漢,真入門了,不是假的。只要能把執著放下,在佛法裡面,小悟,不是大徹大悟,小悟。小悟也了不起,就是說一切經教,世出世法你都能通達明瞭,但是不夠透徹,沒有說錯,說得不夠深度,不夠圓滿,就這個意思,沒有說錯,小悟。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小悟。再讀一千遍,大悟。那你說一切法,你要利益眾生、度眾生,度眾生離不開說法,你跟人說法,說得有深度,說得能振奮人心。如果再能把妄想也捨掉,妄想是什麼?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如如,『解法如如』,你對於一切法徹底明瞭,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解法如如。那是『以無礙慧』,沒有障礙了,沒有見思煩惱的障礙,沒有塵沙障礙,沒有無明障礙。這就是法身大士。法身大士他還有無明習氣,習氣也有障礙,這個障礙不大,必須把習氣也斷掉。習氣是在實報莊嚴土,沒有方法把它斷掉,因為它不是有什麼方法形成的,它不是的,這個病,病根很深,不知不覺,無量劫養成的,自自然然薰習成的,叫無明煩惱習氣。這個習氣要一分一分把它斷掉,有四十一品,四十一品無明煩惱習氣斷乾淨了,證得究竟果位,《華嚴經》稱為妙覺如來,這個覺上加上個妙字,妙極了!這是自利圓滿,自覺圓滿,自利自覺圓滿才能度眾生。所以這個底下經文說,「捨離一切執著」。

  我們今天對這個明白、搞清楚了,回頭看看四書,《大學》裡頭第一頁就看到,看到「明明德」,要用什麼方法明明德?明明德就是大徹大悟,就是佛菩薩。佛門裡用的術語叫自性,中國人一般稱什麼?稱本性,本善,《大學》裡頭叫明德,明德就是佛法講的自性。那上面又加了個明,明明德,為什麼還要明?明德現在不明了,必須要修,讓它恢復明德。你看這意思跟佛沒兩樣。從哪裡開始?從放下開始,捨離。捨離什麼?一切執著。《大學》裡頭講的,跟釋迦牟尼佛講的沒有兩樣,《大學》上用的名詞不一樣。我們要能細心體會。佛法講得很清楚,看破、放下。我學佛第一次跟出家人見面,章嘉大師,我就向他請教,佛教裡頭有沒有最簡單的方法讓我們很快契入境界?章嘉大師告訴我,看破、放下。看得破、放得下,就是此地講的「捨離一切執著」。不從這下手不行。

  捨離執著從哪裡下手?從你執著最嚴重的下手。最嚴重的那叫見思煩惱,貪瞋痴慢,六道眾生天道的輕一點,惡道裡面重一點,都是貪瞋痴慢疑。這是思煩惱。見煩惱,身見,執著身是我,錯了,身不是我。身怎麼不是我?講不清楚,幾個人能把這個事情講清楚?他講清楚了我們沒聽清楚,我們聽不清楚,麻煩在此地。為什麼聽不清楚?沒覺悟。我們的真心,真心可貴,清淨,平等,不生不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作用我們見到了,但是,我們見到,被這個作用迷了。它能現萬法是現的幻相,我們很不幸,把這種虛幻當作真實,而且希望擁有、希望控制它,這個完全錯了。所以佛教我們捨離,老師教我們放下,儒家講格物,格物就是放下,格是格除,把它開除掉,格鬥,跟它來一番鬥爭,要戰勝它,伊斯蘭講的聖戰,戰勝煩惱,戰勝習氣,這個意思。

  物欲放下了,智慧就開了,小慧。小慧很有用處,不是沒用處,真的自利利他,那就致知。把格物擺在第一,致知擺在第二,智慧開了。那不是常識,不是知識,智慧開了。智慧開了,你的意才誠,真誠心才會顯出來。每個人都有真誠心,跟佛一樣,為什麼我們真誠心隱藏了,所用的全是假心,妄心?《大學》講「誠」講得很好,什麼叫誠,誠意?解釋的一句話,「毋自欺」,你不自己欺騙自己就叫誠。由此可知,人為什麼要自欺,自欺欺人?自欺是迷惑,是屬於妄想,屬於根本煩惱,欺騙別人那是造惡業,無非是想自利,不知道利他,不知道他跟自是一不是二。那要智慧,智慧開了,自他不二,萬法一如,這真覺悟了。為什麼?惠能大師講得好,「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問題不解決了!為什麼自他是一體?都是自性現的。誰的自性?自己的自性,自性是一個,是一切萬法的本體。我們自己這個身是它現的,整個宇宙也是它現的。佛家講的大宇宙,是講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統統是自性現的。是一不是二!自性稱為如,如如,相如其性,性如其相,妄如其真,真如其妄。到如如,徹底通達明白了,所以才真愛人,真幫助人。佛菩薩以這樣的心量普度眾生。

  世法、佛法,這中國人講,世法指孔孟,佛法指釋迦牟尼,其實,釋迦牟尼佛跟孔子、孟子他們所悟的境界是平等的,在佛法說都是佛,都成佛了。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他成佛了,皆大歡喜,講經說法,令一切眾生皆大歡喜,布施歡喜。孔老夫子《論語》上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就是皆大歡喜。這些說法,跟方東美先生早年把佛法介紹給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們想想是不是一樣的?說的話不同,意思完全相同。

  所以一定要把執著放下,捨離一切執著就是格物,《大學》上這兩個字,這個地方,捨離一切執著就是格物。執著放下就開悟了,阿羅漢境界,小悟,菩薩大悟,佛陀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靠什麼?靠捨離,不是向外求的。所以大乘教裡有一句話說,凡是從門而入的,從外來的都不是真實的,真實的要靠自己覺悟,開悟是真實的。我們所有的功夫都要用在這上,把障礙開悟的統統捨掉,起心動念障礙開悟,分別障礙開悟,執著障礙開悟。這些關係出生最原始的是無明,無明煩惱,從無明生塵沙煩惱,從塵沙生見思煩惱,那我們要斷煩惱,我們把它反過來,先斷見思,再斷塵沙,最後再斷無明,這個順序不能顛倒。我們現在一定要在捨離執著上下功夫,不再執著了,對人對事對物平等對待。

  自性第一德就是愛,從哪裡看出來?從母親對她的嬰兒看出來,母親生小孩,你看她對小孩的愛護,照顧得無微不至,這是天性,沒人教她。小孩對母親的愛,他剛剛生下來,不會說話,他眼睛睜開,你看他的眼神,你看他的面孔、看他的表情,愛,那個愛是對他母親。這是大自然的現象,不是人發明的,不是人創造的,不是哪個規定的,不是的。凡是大自然的規律叫道,隨順大自然,不違逆大自然,這叫德。

  德,古聖先賢他們起心動念、所作所為,都能夠隨順大自然,表現給我們看的,說給我們聽的,教導我們的都是德,我們從德上去證道,回歸大自然。回歸大自然就是明明德,明明德的人,哪有不親民的道理。親民是親愛,親愛萬法,民代表一切萬法,宗教裡頭上帝愛世人,體會到這句話,處事待人接物止於至善,用真誠的愛心就是至善。極樂世界如是,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到極樂世界全看到了。我們這個世界,古聖先賢的時候有,有過,為什麼?那個時候人口少,沒有現在人口這麼多,生活很單純,沒有這麼多複雜,人跟人之間都是用真誠的愛心,現在社會複雜,妄念太多了。

  捨離一切執著,我們能不能把看電視這個執著放下?為什麼把這個擺在第一?這個東西不知不覺的,帶給你很多的麻煩,它不是好東西,只要有它陪伴你,你肯定會學壞了。這裡面播出的內容,與倫理道德因果相應的很少,不相應的太多了,這個東西要是看多了,對中國傳統文化,他就會產生誤解,認為電視裡面所說的是真的,古聖前賢說的是假的,哪有這種事情,都是騙人的。小朋友受這種教學的薰陶,他從小到大,長大之後問題嚴重了,與自性相應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佛法裡頭的戒定慧,他不能接受。那教育教什麼?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直迷下去。迷到最後的結果,人類文化的毀滅。

  現在我們看這個時局就有麻煩,有些國家積極在備戰,能不能打起來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能夠想得到,我們是想死還是想活?如果想活就不能打仗,如果想死那就同歸於盡。讓這些有權有勢的人去想去。我們今天是無可奈何,佛法講「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佛有什麼可喜?佛有,佛看到這種形勢,一定是教人趕快念佛,信願持名,求生淨土。戰爭爆發,地球毀滅了,有好地方去。逼著你非認真不可,你要不認真,你同歸於盡,果報在六道,出不了輪迴,太苦了!這是個好機會,逼著我非幹不可,不信也要信。

  下面這幾句話,接著捨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能捨離,無量功德就現前,真的不是假的。無量功德怎麼形成的?自性裡頭本具的,本來就有。惠能大師給我們很大的貢獻,用了很簡單的幾句話,斷除我們的疑惑。自性裡頭本自具足,具足什麼?無量智慧,無量功德,無量相好,樣樣都是無量。自性裡頭本有的,不是外頭來的,外面來的不叫功德,自性本有的。我們要求自性本有的,不必向外去求,就對了。要不斷的捨離,放下,放下,再放下,徹底放下,你就證得究竟圓滿。捨不得放下,永遠不能入門,入不了大乘之門,小乘之門可以入,不能徹底放下,證不了小乘的阿羅漢。這是世出世間法完全相同的地方,大聖大賢這樣告訴我們。

  「以無礙慧」才「解法如如」。解是明白,理解了,法是一切萬法,一切萬法沒有兩樣,叫如如。相如其性,性如其相。我們換句話來說,我們眼前所遇的一切現象,跟我們起心動念是一不是二,為什麼?先有念頭,後有境界。萬法從哪裡來的?自性能生萬法。自性怎麼生的?有念頭,起心動念就生了,萬法就現前了。由此可知,不起心不動念,萬法沒有了。沒有了,不能說它無;有,萬法現前的時候,不能說它有,為什麼?這個相是隨念頭生的,有念頭就有形相。要記住。真正記住之後,我們就會選擇,我只要好念頭,我不要壞念頭。再向上提升,好壞念頭是一如,就入佛境界,入大乘了。這個好事情。

  這個四句,「重明自利之行圓滿。此四句以捨離執著為首者,因此實為入道之關鍵。世尊睹明星而徹悟本心,開口第一句便道,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是釋迦牟尼佛覺悟了,他悟個什麼,他全盤說出來了,這一開悟原來看到,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從哪裡看的?從性上看的,就是前面講的如如。證得了如如,就看到一切眾生都是佛,同一個自性。佛法裡頭說的自性,哲學稱為本體,宇宙萬法的本體找到了。本體它會變成現相,遇到緣它就現相,緣不一樣,相就不一樣,所以這個世界有十法界,有佛法界、菩薩法界、緣覺法界、聲聞法界,下面有天法界、人法界、修羅法界、地獄、餓鬼、畜生,什麼樣的心就現什麼相,相就這麼來的。相不是真的,相是如幻,如夢幻泡影,不要當真。真的,就是相是會變的,假相,別去理它,它不礙事,你要去理它,它就礙事,不理它沒事。

  所以諸佛菩薩跟一切眾生,住在這個地球上,每個人環境不一樣。中國,說實在的話是個福地,現在人雖然造作不善,過去人造的善多,積的德厚,老祖宗積德,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兒孫沾光。在今天動亂的時候,我們還沾光,為什麼?我們受的苦難比一般人要少。這是什麼?祖宗之德,我們得受用了,但是我們自己不知道,知道的人不多。知道的人感恩,不知道的人覺得很幸運,這一關我過了,很幸運,他不知道因果,知道因果就好了。

  「故知捨離妄想執著,當下便是如來智慧德相」。你看成佛容不容易?只要你放下就成佛了。只要你把這些東西統統放下,天下就太平。我真放下了,他不肯放下,我能夠原諒他,不計較他一切過失,他計較我,他不肯放下我。他能不能害我?你要是真放下,他害不了你。為什麼?他害我這個身,身是假相,身不是我。身是什麼?身是我所有的,像衣服,衣服是我所有的,衣服決定不是我。所以你一定要懂得身不是我,於是你就敢放下。別人要害我,不能原諒我,要害我,害我隨他害。這個身他害了,這件衣服被他撕破了,算了,我到哪裡去了?我到天上去了,肯定比這一生的高,念佛人是到極樂世界去了。所以他有沒有生死?沒有。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這不是自我安慰,不是,事實真相。所以你看這個地方,當下便是如來智慧德相,只要你肯放下,肯替別人想,就對了。

  我們做朋友,要跟菩薩做朋友,要跟羅漢做朋友,這朋友對我們有正面的幫助,有德行的幫助,智慧的幫助,好!如果我們跟六道眾生,跟著他們走,跟三善道的人,好,跟善人,不跟惡人,但是出不了六道輪迴,這個不能不知道。出離六道輪迴才算真正成就,沒有出來很麻煩!很麻煩!

  「無礙慧者,指圓融通達之佛慧」。對於世間一切法、出世法都能夠圓融通達,沒有障礙,這種智慧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是無礙慧。《魏譯》本裡面叫「無礙智」,意思是一樣的。《大集經》裡頭說:「無礙智慧無有邊,善解眾生三世事。」這厲害!證無礙慧的人,阿羅漢以上,他確實能知道一切眾生過去的事情。阿羅漢是小悟,能知道多少?知道五百世,過去五百世,未來五百世,他看得清楚、看得明白,所以說法契機,你過去生生世世的事情,他都知道,給你說的,你會覺得好像有這麼個印象,很容易接受。菩薩智慧大,能知道無量世,不止五百,那是無量,眾生過去、現在、未來全看到。

  這裡頭說出不思議的境界,我們人沒辦法,科學家也在追求,也在研究。知道過去,知道未來,對自己有大利益,為什麼?對於佛法再不懷疑了,完全明瞭,對佛佩服五體投地。佛真有這個智慧,真有這個德能,真能幫助眾生解決問題,而這徹底解決問題的方法,那就是淨宗,徹底解決問題。禪宗一生成就,能成就的幾個人?他為什麼不能成就?他放不下。淨土宗的成就奇怪,不必放下,能夠帶業往生。條件很簡單,只要你真信,沒有疑惑,就三個條件,第一個,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第二個真正想去,極樂世界太好了,非常嚮往,就想到那裡去。第三個老實念佛。有信有願,再加上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知道,阿彌陀佛就給信息給你,告訴你,你在極樂世界已經註冊了,到你壽命終了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你去,完全是真的,一點都不假。細心觀察現前念佛人往生的,真正往生的,你細心去觀察,你就明白了,觀察那些業障重的,造罪業深的,他臨終最後的一念,確確實實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最後一念,他就得阿彌陀佛加持,接引往生。你再細心觀察他的瑞相,你相信了,全身柔軟,面貌如生,非常祥和,給我們做證明。

  「又《法華經.化城喻品》:如來無礙智,知彼佛滅度,及聲聞菩薩,如見今滅度。」如來的智慧,知道佛滅度,這個時間很長,佛在某一個世界成佛了,教化眾生,緣盡了,佛就滅度了。以及聲聞、阿羅漢、菩薩從哪裡來,在這個地方示現修行證果,提升他的品位,看到他在此地滅度,到哪一個世界去現身說法,不可思議。

  「解法如如。《淨影疏》曰:解法如如,是其理解。空同曰如。解知一切萬法皆如,名解如如。」如如是什麼?如如是空,如如是同,萬法一如,空是從不可得上說的,《般若經》上說得好,「一切法畢竟空,不可得,無所有」,它的體是空,它的相是同,相不一樣,同是生滅法,你從有生有滅,就看出來這同,看出它的同,這叫如。萬法皆如,萬法皆空,是一個意思,是同樣一個意思。諸佛如來,六道眾生,體都是法性,相都是幻相,沒有一個不是幻相,六道是幻相,十法界是幻相,甚至於說實報莊嚴土也是幻化的相,《金剛經》上說萬法皆空,沒有說諸佛實報土在外,沒說。

  諸佛的實報土什麼時候不見,真的,它不生不滅,它不是生滅法,但是它有隱,它有現,有緣它現,沒有緣它就不見了。不見了,不能說它沒有了,現,不能說它有,說有說沒有都錯了。它為什麼會現?因為有菩薩修到明心見性的這個等級,它就現,到這個菩薩他最後一品無明斷盡了,他入常寂光了,這個實報土自然就不見了,所以實報土有隱現沒有生滅,叫它做真的。佛法這個真跟妄是從這說的,有生滅都叫妄,不生不滅都叫真,極樂世界是不生不滅的。雖然釋迦佛為我們說過,阿彌陀佛將來也會般涅槃,他教化眾生的緣功德圓滿了,阿彌陀佛不見了,觀音菩薩就成佛,就接上了。一般人還不知不覺,好像阿彌陀佛融入常寂光了,不見了,觀世音菩薩成佛;觀世音菩薩將來也有不見的,大勢至菩薩成佛;到大勢至菩薩成佛的時候,極樂世界真的是不生不滅。所以,十方世界許許多多的眾生,為什麼喜歡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真的像一般宗教裡說,永生。他在阿彌陀佛會下成不了佛,就在觀音會下;觀音會下成不了佛,他就在大勢至會下,在大勢至會下決定成佛。這麼一個道理,一個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知道。

  如如是《楞伽經》裡面所說的「五法之一」,法相宗所說的。「法性之理體,不二平等,故云如」。法性的理體,用一個如字,如如,來說它。這兩個字的意思很深,其深沒有底,其廣沒有邊,中國人講「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是什麼?這是法性。一切法都是從自性顯現出來,顯現得非常奇妙。我們今天講物質現象,物質現象最小的找到了,量子力學家找到了,叫微中子。微中子不能再分了,再把它分裂,它沒有了,空了。所以佛叫它做鄰虛塵,鄰是隔鄰,虛是虛空,它跟虛空是隔壁。一邊有,一邊空,空有二邊都不可得。有不可得,它沒有形相,今天我們講的物質現象、自然現象、心理現象,它統統沒有,它存在,它能現這三種現象。它能現,現的相是幻相,不是真相,那是假的,不是真的。體沒有相,能現相。要把這個概念搞清楚、搞明白,你怎麼知道?徹底放下就明白了,你全見到了。

  整個宇宙是如如,有沒有大小?沒有。有沒有長短?沒有。可以說沒有空間、沒有時間,時間講過去現在未來,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所有一切事情就在當下。所以當下即是,即是什麼?不可得。誰能夠掌握住當下?不可能,當下的境界是生滅法。這個畫面,就像我們電視畫面一樣,電視畫面它的頻率一秒鐘一百次,百分之一秒,就是畫面,這個畫面是百分之一秒,它的壽命。那事實真相?真相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這就不可思議了,三十二億乘一百個千,一百千是十萬,得出來的三百二十兆,萬萬是億,萬億是兆,一彈指。那一秒鐘能彈多少次?年輕人體力好,可以彈七次。三百二十兆乘七,二千二百四十兆。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鐘,這個畫面,我們怎麼知道它是假的,連擺在面前百分之一秒,我們就不知道它是假的,就被它欺騙了。現前的環境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哪來真的?沒有真的,這我們不能不知道。知道什麼?知道就放下了,不再計較了。放下執著不難,我們可以做到。只要知道一切法,《般若經》上說得非常好,「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後頭有首偈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教我們看要這樣看法就對了。電是閃電,很快,它比閃電還快。彌勒菩薩講的,被量子力學家證實了。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二、三十年之後,大乘佛法是科學、是哲學,它不是宗教了。我們承認它是宗教,宗教是教育。宗教這兩個字,中國字的意思好,宗的意思是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教的意思是教育、教學、教化,這兩個字連起來,宗教,宗教是人類主要的教育,宗教是人類重要的教學,宗教是人類尊崇的教化。這個解釋,世界上許許多多宗教都承認、都肯定,沒有人提出反對。我們這十幾年搞宗教團結,宗教團結在哪裡?團結在愛。仁慈博愛,是宗教教育的核心,沒有一個宗教不講愛,愛世人,愛萬物。所以西方的宗教,可以說是上帝的愛心,上帝愛世人,好!那才是主要的教育。上帝傳播的是愛,你不愛世人,你要傷害世人,你完全違背了上帝,那是錯誤的。

  所以「不二」是如,「平等」是如,這用不二、用平等來解釋,好。「彼此之法皆如」,宇宙之間一切法皆如,叫「如如」。如如就是真相,整個宇宙的真相全看出來了,明白了,懂得了。「是正智所契之理體」。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他一切都明瞭。

  又《大乘義章三》裡頭說:「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諸法體同,故名為如」。這句話很重要。諸法是一切法,一切法的體是一個,就叫如。一切法的本體,一切法都是從它產生的,從它出現的,能生能現,所以我們稱它作如。「就一如中,體備法界恆沙佛法」。這真的,不是假的。任何一如,一粒微塵,今天科學家講最小的,一粒微中子,這微中子裡面有恆沙佛法,有整個宇宙,這話很難懂,就是小中有大。現在科學家懂得全息實驗,照相,全息實驗照出來的這個照片,你把它砸碎,隨便拈一粒小東西,放在激光之下去看它,它是完整的照片,每一個小粒都是完整的。這說明小中有大。這照片撕成兩張,兩張都是完整的,圓滿的,沒有欠缺。撕成再小的,微粒,還是圓滿的。我們懂得全息照相,就知道佛經上講的,塵沙裡頭有大千世界,一粒微塵,一粒小沙,裡頭有圓滿的恆沙法界。所以叫如如。「隨法辨如,如義非一,彼此皆如,故曰如如」。如如兩個字好!大小一如,長短一如,自他一如,萬法一如,大乘佛法是如如,兩個字就講清楚、就講圓滿了。

  我們怎樣契入境界?記住前面所說的,放下,還給我們講得很清楚,放下什麼?放下執著,於一切法都不執著。為什麼不執著?它無所有,它不可得,所以要放下。放下,我們心裡頭的障礙沒有了,障礙自性智慧功德的這個障礙就撤銷了,自性慢慢放光,放得愈多,這光放得愈大,你對於一切法全部通達明瞭,如如,解法如如,完全明白了。自己明白了,成佛了,就自度了,幫助別人成佛,這是利他。所以佛、菩薩、阿羅漢沒有一個不教學,他示現幹什麼?就是教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苦從哪來的?迷來的。樂從哪來的?悟來的。統統明白,悟了,得大自在。迷了很苦,悟了就樂了,悟了就解脫了。眾生很苦,迷得很深,想種種方法,你知道他過去、現在、未來,你用的方法就契機,很容易讓他相信,很容易讓他悟入,這叫應機說法。

  「又《會疏》曰:如如是不一不異,不空不有之義。正是中道第一義諦相也。」綜上兩說,上面兩種解釋、兩種說法,「彼此皆如。既如故不異。又曰彼此,故不一」。那如如可以用不一不異,不能說它不一樣,也不能說它是一樣。開口便錯,動念即乖。為什麼?說不出來的,只能用這些方法,讓你慢慢去體會,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所以佛教人先要成佛,然後才能教化眾生。自己沒搞清楚,不能放下,怎麼能教別人、勸別人放下?你勸別人放下,人家說你害我,我現在名聞利養樣樣具足,你讓我都放下,你這到底存的什麼心?他會懷疑你。必須自己做到,自己解法如如,才能把它講得圓融,講得讓人相信;而且自己真契入如如,自己不能如如,你怎麼能教別人如如?

  我們後面還有一點時間,今天有同學告訴我,昨天我介紹英國漢學院,說我支持五十個獎學金,就有人告訴我,有許多人現在就要來報名。人太多了怎麼辦?我名額只有五十個,所以我們要求的是有條件的,不符合這個條件,那就不能算數。像我過去在湯池做的實驗,我召請這些老師,報名有四百多人,到最後我錄取的只有三十七個,符合我們的標準。英國漢學院亦如是,什麼樣的標準要問清楚,第一個,是真的,不是假的。要發願、要立志,我這一生奉獻給漢學教育,也就是要做,我為什麼學漢學?我要做漢學的老師,一生教漢學。這五十個人,我們真的是有很周詳的照顧,大學畢業了,學校聘請為漢學院教授,副教授,講師,你永遠在漢學院工作,保障你。除教學之外,我們還有個很重要的任務,要替《群書治要》編續篇。唐太宗編這部書,是從三皇五帝,到他上面那一代,晉代(晉朝),往後就有隋唐宋元明清,有六代,有很多好東西沒有收進去,所以我們要編個續篇。這些東西全都在《四庫全書》裡頭。所以,將來這部續篇編出來之後,正續兩篇分量相等,也是五十卷,五十萬字,合起來一百卷,一百萬字,這一百萬字就是《四庫全書》的精華。你不讀《四庫全書》可以,分量太大,沒有能力讀,讀這個可以,讀這個一百卷,這一百卷能夠幫助你修身,修身是身心自在,幸福快樂,確實能夠保證你一生幸福快樂。

  中國古人講的孔顏之樂,孔子、顏回一生快樂,過得很幸福、很自在。沒有社會地位、沒做官,沒有財富,生活不是很富有,但是幸福快樂,他們是第一。他的幸福快樂從哪來的?夫子說出來,學而時習之,就幸福快樂。你把你所學的,全部落實到生活,落實到工作,無論是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全管用,真的是寶。你想不想一生幸福快樂?我是因為方東美先生一句話,把我拉到佛門裡來了,什麼一句話?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個話跟釋迦牟尼佛說的話,跟孔夫子說的話,是不是一樣的?一樣的。夫子說學而時習,時習就是學東西真落實,不是學了不管用,學了統統管用,樂!釋迦牟尼佛,每一部經最後一句,皆大歡喜。教學是為什麼?皆大歡喜,老師歡喜,學生歡喜,同學歡喜,跟你見面的人,生活在一起的人,沒有一個不歡喜,這人生沒有白來,過大聖大賢的生活。

  自己身修了,意就誠了,為什麼?該放下的都放下了,該提起的都提起了,提起什麼?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用什麼方法幫助?用教育。教育不但是口教,還要身行,身行言教,大家都快樂,大家都歡喜,完全是從事於教育。所以必須要立志,獻身為漢學教育,做個漢學的老師。什麼樣的老師?小學老師,中學老師。為什麼?漢學要從娃娃扎根,不從娃娃扎根,十七、八歲,二十幾歲來學,叫半路出家,靠不住,高名厚利你還會動心,你還會墮落,那不可靠。所以一定要從小教,把中國古老的教學的理念方法恢復起來。

  中國這個教育,教學的智慧,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經驗,教育的果實,經過幾千年歷史的檢驗,好東西,沒出事。現在不管是東方西方的教育都有問題,只有中國這套東西不出問題。所以我們現在想,在英國搞的漢學院來做實驗,把中國古老的東西用它兌現,校長贊成。實驗成功了可以推廣,讓別的學校搞教育的人,到這來參觀,來觀摩,大家都說好,我們就改變方向。

  中國老祖宗,古聖先賢留下來這《四庫全書》,真正是國寶。世間什麼是寶?金銀銅鐵那個七寶不是寶,財富不是寶,地位不是寶,做皇上不是寶,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傳給後代,這是寶。你要認識清楚,你才肯真幹,把其他的統統放下,我就幹這樁事。你看釋迦牟尼佛,他幹這個事情,他幹得很徹底。他是太子,他要不出家他做國王,十九歲放棄繼承王位的繼承權,他放棄了,他去做個苦行僧,到處去參學。學了十二年,十九歲學到三十歲,沒成就,不能解決問題,所以放棄了。十九歲離開家庭,放下煩惱障,放下煩惱,三十歲放下學習,是放下所知障,那不能解決問題。幹什麼?其義自見能解決問題,不能其義自見不能解決問題,這就對了,所以他放棄求學,跑到菩提樹下去入定,果然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真智慧現前,真心,一生用真心生活、工作、待人接物,一生用真心,不用妄心,得大自在。做榜樣給我們看,學佛就得學他那樣。認真負責教學,四十九年沒有假期,沒聽說釋迦牟尼佛放過假,沒有。所辦的活動全是教育、教學,講經三百餘會,那就是辦活動三百多次,長的有好幾年,短的一天兩天。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真開悟了。

  所以逼著自己開悟,放下就會覺悟,放下七情五欲,小智慧開了,證阿羅漢果,出離六道輪迴,小悟。能幫助六道眾生,能教化六道眾生,小悟有這個能力,但是他還往上提升,提升到大徹大悟,幫助菩薩成佛,證得究竟的果覺。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都是我們最好的榜樣。生活,真誠恭敬心,工作待人接物,怨親平等,真正像上帝那樣的愛世人,愛眾生。你活得多幸福!活得多快樂!不是向外求的,向內是佛法,向外是外道。

  所以我希望有志,真正有志,來繼承古聖先賢的絕學,要想參加我們漢學院,請你寫信跟漢學院聯絡,它有招生簡章。我們有附帶的一些條件,你要參加我們這個漢學院,我們會告訴你,我們也會很歡迎你。我們五十個名額,現在已經有十個,我們真正是志同道合,一生就幹這一樁事情。我們不要名聞利養,日子能過得去就行了。我們一生素食,不吃眾生肉,不跟眾生結惡緣。我們這一點,女生一定要發願不結婚,為什麼?妳學了,結婚養孩子,妳得分心照顧妳的孩子去了,那我們這個培養就白培養了,所以女生不能結婚。要專心,一心一意搞這個,我們歡迎。

  這是大事,這是把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延續下去,要全心全力去做。德行的標準,孝親尊師。修習德行的理念,《大學》的三綱八目,那是道,那是理,決定要遵守、要奉行。佛法裡面有十善業道,三皈、五戒、十善,必須要遵守。三皈要細說,它的精神、它的根本就是孝親尊師,儒重視,佛比儒更重視。大聖大賢決定是出孝子之門,他不是孝子他做不到,所以孝親尊師是第一位,比什麼都重要。我們希望我們的同學,我們的老師,內,學釋迦牟尼佛,放下貪瞋痴慢疑。外面表現出來,希望學孔老夫子,溫良恭儉讓,我們要做到,外面叫人家看到我們,接觸我們,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做給別人看,要做一輩子。男女老少,我要做榜樣給你看,內裡頭如果有貪瞋痴慢疑,就做不到,所以先學釋迦牟尼佛,把貪瞋痴慢疑斷掉。貪瞋痴慢疑就是見思煩惱的思煩惱,念頭,沒有這個壞的念頭,放下。不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懷疑。我要別人不懷疑我,我先不懷疑他,我懷疑他,他懷疑我,事情做不成功。決定不能懷疑,要建立信心。人要沒有信心,怎麼會建立事業?愈是大的事業,愈是大的信心。

  好,所以希望大家要向漢學院要一個獎助學金的標準,然後再多聯繫。今天時間到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