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餘姚佛教居士林冬至祭祖法會開示—口念耳聽 百八不亂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集)  2017/12/28  餘姚佛教居士林  檔名:WD21-097-0004

  尊敬的虞林長,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修大德,大家早上好,阿彌陀佛!今天這個時間,先跟大家來分享雪廬老人李炳南老居士在生講的念佛的方法,我先將這個文念一念:

  「既信聖言量,持彌陀名號,然執持之功,亦有淺深,譬如今之學制,有小學、中學、大學,程度各各不同;念佛第一層次『口念耳聽』猶之小學,其次『心念心聽』猶之中學,最終『神念神聽』則猶如大學。」以上這一段就是「口念耳聽,百八不亂」這一篇文章。此地給我們用現在學校的制度來比喻我們念佛的功夫,念佛功夫層次就好像我們現前學制一樣,有小學程度、中學程度、大學程度。第一個程度就是口念耳聽,就是小學;其次心念心聽,就好像是中學;最後神念神聽,就好像大學,就是我們念佛三個層次。

  「然吾等程度,小學耳,能夠口中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聽得清清楚楚,功夫純熟處,一心只有佛,不為外境所亂,此即《彌陀經》上所說『一心不亂』。」此地給我們講,我們現在的程度是小學的程度,就是口念耳聽,我們現在的程度只能修這個口念耳聽,就是口中能夠念得清清楚楚,每一個字、每一句都念得清清楚楚,耳朵當中也聽得清清楚楚。念到功夫純熟的時候,一心只有佛,心裡只有佛,只有這句佛號。不為外境所亂,這一句是非常重要,我們有沒有念到一心就是以這個標準來做一個勘驗。如果我們念佛還會被外面境界(順境、逆境)所擾亂,那就還沒有念到一心;念到一心,外面的境界,順境、逆境,都不會受干擾,心裡是定的,一心只有佛。如果不為外境所亂,就是《彌陀經》上所說的「一心不亂」,念佛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吾人且捫心自問,誰念到『一心不亂』?」這個是第一個功夫。第一個功夫,我們自己問自己,有沒有念到一心不亂?以這個標準來對照自己,我們念佛功夫是不是念到一心不亂?如果不符合這個標準,就是還沒有達到一心不亂。「至於念佛念到『心念心聽』,是大勢至菩薩所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境界,吾人更談不上」,那層次就更高了。第一個層次我們都達不到,更上一層的念佛功夫,《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個我們就更談不上。「而『神念神聽』是實相念佛,已至『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根本無人懂得」,這個我們更不懂了,這個實相念佛。所以我們現前我們的程度只能修這個口念耳聽。

  「諸位且別小看這『口念耳聽』」,我們也不要小看這個口念耳聽,好像這個很簡單,好像沒什麼,我們可別小看。「口中念清楚,耳中聽清楚,便是正念分明,可得一心」,我們口當中這一句佛號,六字也好、四字也好,念得清清楚楚,耳朵當中也聽得清清楚楚,這樣念佛便是正念分明,可得一心,這樣一直念下去就可以得到一心不亂。「諸位不妨從此處下手,練習一個月不斷,就能得大利益」,我們大家就不妨從這裡下手,這個大家都可以做得到。口念耳聽,口中念得清楚,耳中聽得清楚,這樣一直念下去,這樣練習一個月不斷,就是密集的這樣念一個月,就能得大利益。有的根性比較利的,一個星期就得大利益,打個佛七就得大利益;一個月,時間就更多了,我們一般如果練習一個月這樣念,就能得大利益。

  「以上所說,是念佛方法,至於數量多少,引古德一偈作參考:念佛不必求多念,但念百八心不亂,其中若有一念差,掉轉珠頭皆不算。」這是古大德的一首偈,念佛的方法,第一句就是念佛不必求多念。但是大家不要誤會,那就不要念太多,念少一點就好了,不是這個意思,我們佛還是要多念。此地講不必求多念就是說,他要求的標準你不必一次求太多,太多我們做不到。但念百八心不亂,就是念一百零八句佛號,六字也好、四字也好,就是我們這個念珠一百零八顆,這個當中戒珠不算,念一句佛號撥一個珠子,念這個一百零八句佛號,這個當中不允許有一念妄念夾雜。如果念的當中,比如說念到一百零七句,忽然想到我家裡門忘記關了,那不行,要從頭再來,有妄念夾雜。一定一百零八句念完都不夾雜一個妄念,這個功課就做完了。所以,其中若有一念差,掉轉珠頭皆不算,這個念珠就要掉回來,從頭開始再念,就是這樣念,一百零八句。

  「莫嫌百八太少,一心念佛,百八就等於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聲。」我們不要嫌說一百零八句好像很少,但是如果你能夠這樣念,念一百零八句都不夾雜一個妄念,就等於我們散心念佛念多少?念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聲佛號。所以我們不能小看這個一百零八句,如果你這樣念,一百零八句都不夾雜一個妄念,那就等於散心念佛、夾雜念佛念了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聲佛號。這個是《龍舒淨土文》修持法門第四卷第六段所說的。「我之所說,一依於經典祖師之語,諸位但勤練習『念佛一心』去。」以上就是「口念耳聽,百八不亂」,這個我們大家都可以來練習,念佛功夫就是這樣用。

  下面節錄李老居士的《佛說阿彌陀經義蘊》,這個文也非常好,我們來跟大家念一念:

  「《佛說阿彌陀經義蘊》,修持正行分第八。修淨本有實相、觀想、觀像、持名四法。而三經亦各有其專主,大本主廣修功德,《觀經》主以心作觀,小本主執持名號,各有妙用,各有難易。」這一段首先給我們講,修淨土有四種念佛的方法,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這四種。淨土三經每一部經也各有它的專修主修的,同樣是修淨土,但是這三部經它專主,專門主修的方法,也有不同。大本就是《無量壽經》,大本是主廣修功德,我們讀《無量壽經》會集本,講得非常詳細,廣修各種功德,各種經典都涵蓋在裡面。所以《無量壽經》深廣,講廣修功德。我們看「三輩往生」、「往生正因」這兩品經,還有一心三輩,修其他經典迴向淨土的。所以大本講廣修,主張廣修功德,念佛求生淨土。《觀無量壽佛經》它是主以心作觀,它主要是以觀想為主的,也有修其他功德,但是以觀想為主。小本《彌陀經》主要是以執持名號,就是念這句佛號。這三部經專主修學的方法有不同,各有妙用,各有難易,每一部經它的方法,所專主的方法,有它的妙用,也各有它的容易之處,也有它的困難之處。

  「其間雖有相通之處,究各有其本質」,這個當中都有它的本質,「不必一定兼修,多招費力」,也不一定要兼修很多,兼修很多恐怕我們沒有那個時間、精力。「本經不言其他,只言持名」,這個是指《彌陀經》,我們現在做三時繫念主修的經典就是《佛說阿彌陀經》,這部《佛說阿彌陀經》它只有講執持名號,就沒有講其他的。「顯標此是單行一門」,很明顯的給我們標示出來這個就是很簡單的這一個行門。「故古德多有主張單持聖號一法」,所以古大德有很多主張修淨土就執持名號,就這一個方法。「近代靈巖印光大師,亦主此說」,我們印祖也主張就是專持名號這個方法。「所謂徑中又徑」,這個就是徑路當中的徑路,最方便的。

  「而其要訣,全在心念、口誦、耳聽,三處相應,自入三昧。」執持名號這個修行的要訣全在心念(心要念)、口誦、耳朵聽。不能有口無心,主要心真正在念佛,口誦佛,耳聽佛號,這個三處相應,自入三昧。我們如果口中念佛,心裡想其他的事情,那心就不是專在念佛,有夾雜。所以心念就是不念其他,就念這句佛號。所以這三個地方相應了,自入三昧,三昧就是得正定。「清妙空大師十二字訣,口念耳聽、心念心聽、神念神聽」,這個是清朝妙空大師念佛十二個字的要訣。「若至神念神聽,豈非寂之至照之至?即心念心聽,已是六根都攝。能口念耳聽,了了分明,不散不昏,便是不亂境界。得手功夫,夫復何疑?正是歸來坐對梅花嗅,春到枝頭已十分」,用這個詩來形容。那個神念神聽我們不懂,但是我們能夠口念耳聽,了了分明,不昏沉、不散亂,這樣就是不亂的境界,這樣自然契入神念神聽、心念心聽。所以我們要提升到心念心聽、神念神聽,還是要從口念耳聽下手。

  「若一日至一心不亂。七日為時少也。不亂定也。此克期頓證得定之法,為持名功行之極則。古人謂有理與事一心不亂之別。」《彌陀經》講,若一日到若七日,一心不亂。七天這個時間不長,很多道場常常打佛七,居士林也常常打佛七,這個時間不長,時間少。如果念到一心不亂,那就定了,心就定了。此剋期頓證得定之法,剋期就是剋定一個時間,在這個時間我念佛,我要達到一心不亂,七天要達到一心不亂。這個是持名功行的極則,持名持到一心就成功了。古人謂有理與事一心不亂之別,理一心就破無明,明心見性;事一心斷見思惑,是阿羅漢的境界。

  「今亦可就功與行兩端而分之。先以功一心不亂言之。按梵語之訓定有三。一曰三摩地,此云等持,謂心住一境,平等維持,但於境轉故通定散兩位。二曰三摩缽底,此云等至,身心安和謂之等定,能令至此平等位,是定非散。三曰三摩囉哆,此云等引,謂等至之心,能引功德,亦是定非散。」這是把梵語修定的境界給我們一個說明,功跟行兩方面給我們說明。第一個就是三摩地,心住在一個境界上,心住在一境,定在一個境界上,平等維持。修定有很多種方法,我們念佛法門用念佛這個方法得到這個定,這個定能夠維持,平等維持。但於境轉故通定散兩位,這個有個轉變,所以它這個定當中也分定跟散,散就是沒有定那麼潔淨。第二種就是三摩缽底,這個是身心安和謂之等定,到這個定就是能達到平等位,是定非散,它只有定,沒有散。前面這個三摩地,它還有定、還有散,這個三摩缽底就只有定,沒有散。第三是三摩囉哆,我們這個地方叫等引,這個定能引發功德,亦是定非散,這個也是定,這個定還能引發我們功德。

  「又修止有種種行相。按《雜集論》謂最初攝所緣,繫於內心,故曰內住。」這個是講到止觀,止觀是天台宗講的止觀。實在講,所有的法門都離不開止觀。在浙江天台山開山祖師智者大師,他發明這個止觀的修學的理論、方法,根據經典建立這個宗派,建立天台宗。這個止,實在所有的法門都離不開止觀這個原理原則。所以修止,止就是止息我們的妄念,也有種種的行相。在《雜集論》謂最初攝所緣,繫於內心,故曰內住。「其次相續內緣心動漸細,等似於住,故曰等住。其三若念外馳,即復斂念,令其安住,故曰安住。其四經上三度,能令心不外散,常依所念而住,故曰近住。其五由於所緣色等散心起過患想,而調伏其心,令不流散,故曰調順。其六由於所起惡覺散心深見過患,而攝伏其心,令不流散,故曰寂靜。其七所有散心率爾起時,即便制伏,令不更起,故曰最極寂靜。其八於此精勤加行,無間無缺,相續安住勝三摩地,故曰專注一境。其九如是善修習故,不由加行,遠離功用,定心相續,離散亂轉,故曰平等攝持。此九種行,初之四行,為一階段。從第五起工夫漸深,至第七又為一階段。此後發起身心輕安,至第九而等持成矣。觀此則修止至第九行相,方入等持。或謂持名至一心不亂,即同等持。而等持既通定散兩位,實非深定,已操往生左券。較諸通途法門,難易判然。」

  以上講的是依止觀,天台家講的,它這個定的層次,功夫淺深不一樣。我們一般人聽都聽不懂,你怎麼修?所以以前修止觀的都要相當深入這些經教理論的基礎,他才有辦法去修,這個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去修學的。此地給我們講的,主要是給我們說明有這些層次,定有這些層次。我們念佛,這個一心不亂,是不是修止觀修到第九行相,這個修止要修到第九,第九個這個行相,才入這個等持,就是這個定的層次很高,入等持這個定。或謂持名至一心不亂,即同等持,我們念佛法門念到一心不亂,就跟修止修到等持一樣。而等持既通定散兩位,實非深定,這個等持功夫還有定散,就是說這個功夫不是很深的定,很深的定它只有定沒有散,所以這個還不是很深的定,實非深定。但是我們念佛只要有這個功夫,不是很深的定,淺的定就可以了,已操往生左券,操往生左券就是有把握了,我們念到這個功夫我們就有把握往生西方。較諸通途法門,難易判然,跟其他修行的法門,困難跟容易我們一看就很清楚了,非常清楚。你修學其他法門,這些理論方法我們聽都聽不懂,更談不上去怎麼修。懂了還要修,修有沒有辦法達到這個境界都還不一定。念佛人人都能修,大家都能修。所以講難易判然,困難跟容易一下就看出來。

  「果能心念口誦耳聽,不必如止觀次第而進,一入手便直超等持矣。」我們這個念佛方法就是這麼直截、這麼了當。你看前面引用這個止觀,從第一到第九。我們只要念佛,不必如上面止觀這樣一步一步次第的進修,我們一入手,念佛一入手,便直超等持,念佛就直接超越了,進入這個等持的境界,你看這個方法多方便。如果沒有懂得教理的善知識給我們分析說明我們也搞不懂,善知識給我們指點,我們就明瞭了,原來祖師大德為什麼一直提倡持名念佛就是這個道理,它容易,而且成功高,下手容易。捨棄這個容易的,去修那個困難的,那就很冤枉了。

  下面講,「縱不至此境界,只信願具足,亦得往生。不過仍希眾生取法乎上而已」。這句話非常重要,說我們念佛你沒有辦法念到等持這個境界,就是念到一心不亂,我們如果沒有功夫念到一心不亂,能不能往生?可以,只要信願具足,亦得往生。所以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給我們講,能不能往生在信願之有無,往生品位的高下在持名功夫的淺深。所以往生的關鍵是在信願,你是不是真信有西方?你信了,是不是願意去西方、願意放下娑婆世界?只要真信發願就具足往生的條件。信願具足,一念、十念都能往生。反過來講,你念到一心不亂,你沒有信願,也不能往生。為什麼?你不願意去,跟佛就不相應。佛願意接我們到西方,我們不想去西方,當然不會感應。沒有信願,這樣念佛,還是偏重在自力修行,就跟其他法門一樣,就沒有淨宗的特色。淨宗的特色關鍵在信願,你具足真信切願,念佛功夫很差,一樣可以往生,只是品位低一點。所以《彌陀經》佛四次勸我們相信淨土法門,一般勸三次最多了,你看看《彌陀經》勸了四次,可見得《彌陀經》修學它的關鍵就在信願。

  這裡講念佛,當然佛是希望我們念到一心不亂,念到事一心,最好能念到理一心,那就更好了,也希望我們取法乎上,希望我們上品上生。我們發願,我們要取得品位總是要求最高的。如果達不到,還有中等的,佛總不希望你們個個都下品下生就好了,佛總希望我們個個都是上品上生。所以鼓勵我們念佛功夫還是要向上提升,是這個意思。所以也不必擔心功夫念得不好不能往生,能不能往生關鍵在信願之有無。真信發願,真想去極樂世界,這個世界你真放下了,那就決定往生,你佛念得多、念得少都往生,念得好不好都往生,這是關鍵。

  好,以上跟大家簡單的分享。今天有同修要皈依,我們下面來舉行一個皈依儀式。有幾個要皈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