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O一六年東京冬季佛學講座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集)  2016/11/27  日本東京足立區勤勞福祉會館  檔名:WD21-086-0003

  尊敬的孫會長,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今天我們這節課比原來預定的推遲了半個小時,因為怕大家吃飯太緊張。昨天吃飯,吃過飯再趕到這邊來就已經超過六點,所以今天我們推遲半個小時,這個時間就比較剛好。我們這堂課一個小時,六點半到七點半。

  現在請大家先看這一張,「淨土集節要」這一張,大家有沒有?有。因為我們修學淨宗,對於修學淨土,不管我們修得好不好,總是對淨土首先要有一個概念、一個認識,這是必須要的。我們這堂課還是跟昨天一樣,講到有關修學淨土法門念佛相關的這些經典。下一堂課我們跟大家分享學習,弘一大師在世的時候一篇演講稿,就是「普勸淨宗道侶兼持誦地藏經」,這個下一堂課再跟大家來說明。這一堂課先看「淨土集節要」。

  《淨土集》是我們上淨下空老和尚他早年在美國聖荷西,當時拿美國的綠卡,一年要去住半年,所以有很多年的時間,每一年都在美國住半年,在美國的時間就比較多。所以在那個時候他就節錄淨土五經一論、祖師的淨宗經典註解,還有祖師的法語,這樣編個《淨土集》,分數字一、二、三、四,一條一條的。我們上一次在太和淨宗學會跟大家分享學習的「印光大師法語精華」,那個也是從《淨土集》挑選出來,來跟大家學習。今天晚上我也挑了幾條,因為我們這次的講座時間只有兩天,四堂課,這一堂課只有一個小時,所以不能挑選太多,我挑了五條。《淨土集》每一條它也可以獨立,也可以連貫。我在《淨土集.彌陀要解》裡面,是蕅益大師的註解,挑了這五條就是比較有相關的,也就是《彌陀經》佛給我們講修學的宗旨,就是信願行。這個古來祖師大德註解《彌陀經》都有給我們做很深入的一個發揮,所以挑這五條跟信願行有關的。現在請大家看第一段:

  【一、二有,現在,勸信。世界名極樂,勸願。佛號阿彌陀,勸持名妙行。】

  這是第一段。這個「二有」,我們在座的同修應該大多數都參加過三時繫念,三時繫念每一時我們都必須誦一部《彌陀經》,這個《彌陀經》常常參加法會的同修應該都很熟悉。《彌陀經》講二有,二有就是兩個有,「有世界名曰極樂」、「有佛號阿彌陀」,《彌陀經》講這兩個有。講這兩個有,接著再給我們講,「今現在說法」,今就是現在,現在阿彌陀佛正在西方極樂世界講經說法。就像三千年前,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南贍部洲地球上古印度,釋迦牟尼佛在我們地球上示現成佛,成佛之後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在我們這個世間講了四十九年。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成道之後講到七十九歲入滅,中國人算虛歲是八十歲入涅槃,外國人算實足的年齡七十九。三十到七十九講了四十九年,天天講經說法,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就是今現在說法。

  我們現在遇到佛法,學了佛,但是佛不在世了,所以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現在學佛的人來講,包括佛滅度之後學佛的佛弟子,那都不是今現在說法,因為已經過去了。這是講佛有沒有在世。如果我們遇到經典,雖然佛沒有在世,我們如果依照這個經典來修,入了這個境界,那釋迦牟尼佛還是今現在說法。就像我們中國天台宗的祖師智者大師,智者大師入定,入定他到印度去聽釋迦牟尼佛講經。智者大師在我們中國隋朝時代,距離佛滅度已經一千多年,他去聽釋迦牟尼佛在靈山(靈鷲山)講經,出了定之後他跟大家講「靈山一會,儼然未散」,釋迦牟尼佛在靈山講經現在還在講,還沒有散,我去參加了。這個就是現在科學家講的時光倒流,科學家也知道時光可以倒流,但是怎麼倒不知道。智者大師怎麼時光倒流?入定,入定就倒流,可以回到過去,可以進入未來,十方三世時間空間他突破了,這個維次他突破了。

  智者大師入定,智者大師在日本很有名的。大家有沒有去過比叡山?我們日本的同修有沒有去過比叡山?比叡山二OO二年我跟淨老和尚去過一次。聽山上的法師講,那個山是日本佛教的母親,日本各宗各派的祖師都要上比叡山修行十六年,下來才能弘法。那是以前,現在沒有了。比叡山我上去看,古代的畫像,第一代的祖師就是中國智者大師。好像初祖、二祖是中國的祖師,還有六祖,都是天台宗的祖師,其他是日本的祖師。大家如果到比叡山去看,應該都還看得到。這是講智者大師。智者大師在中國示現,有傳說他是釋迦牟尼佛化身到中國來。所以過去也有人講,稱智者大師是東土小釋迦。東土,我們古時候,印度在中國的西邊,西北,西域,我們稱西天竺國,印度稱中國叫東震旦國。所以稱為東土小釋迦。智者大師創了天台宗。天台宗在日本也很多,我們昨天去淺草觀音寺,我們台灣的同修,還有大慶馬萬龍同修,他們來這裡看我,昨天一起去拜觀音菩薩,那個就是天台宗的。天台宗主修的經典就是《妙法蓮華經》,簡單講叫《法華經》。

  講到智者大師他有定功,當然可以回到過去,但是我們沒有定功,那不行,智者大師他有定功。我們現在不要說在中國地區不可以參加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講經的法會還沒散,就是我們去印度朝聖,你也看不到;不要說在中國,你就是親自跑到印度去,你去拜個三天三夜,看能不能看到靈山一會儼然未散。為什麼我們看不到,智者大師看得到?智者大師有定功,我們沒定功,差別就在這個地方。這個也說明西方極樂世界它的一個特色,我們現在住的是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每一尊佛的世界都有四土,凡聖同居土,有聖人跟凡夫共同居住在一起的世界,稱為凡聖同居土。聖人認識我們,我們凡夫不認識聖人,阿羅漢以上的,阿羅漢、菩薩、佛跟我們住在一起,他認識我們,我們不認識他,他化身跟我們一樣,我們不知道他的身分,但是他知道我們。凡聖同居土都有六道,六道當中有三惡道、三善道,每一尊佛的世界都有六道,凡聖同居土都有六道。上去就是方便有餘土,證阿羅漢果以上,阿羅漢、辟支佛、菩薩,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佛,天台宗六即佛稱為相似即佛,還沒有破無明,他們住四聖法界,叫方便有餘土。在十法界我們是住在六道法界,凡聖同居土。如果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就生到實報莊嚴土;無明破盡,就回歸常寂光淨土。每一尊佛都有這四土。

  極樂世界也是有四土,但是極樂世界它的凡聖同居土跟所有諸佛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不一樣,它的凡聖同居土只有人天兩道,沒有三惡道。我們念《彌陀經》念得很熟悉,「無三惡道」,而且往生到極樂世界所有的人都無量壽。更奇妙的,你往生凡聖同居土,什麼身分往生凡聖同居土?就是像我們這樣的,見思惑一品都沒斷,具足信願行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往生到極樂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因為我們還是凡夫,沒有斷惑你不能生方便有餘土,沒有破無明你不能生實報莊嚴土,你到極樂世界還是凡聖同居土。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跟所有諸佛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不一樣,生到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人人都是無量壽,而且它四土連在一起,你生到凡聖同居土,同時可以達到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所有世界都沒有這個事情,只有西方極樂世界有。所有的世界,你上面的通下面當然沒有問題,下面你沒有修到那個層次,你決定見不到、接觸不到,我們凡聖同居土的凡夫決定看不到方便有餘土,方便有餘土的聖人他決定看不到實報莊嚴土,上面通下面的沒問題,下面要通上面就有障礙,我們還沒有修到那個層次。但是極樂世界就很奇妙,凡聖同居土就可以通上三土。

  所以蕅益祖師在《要解》講,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我們是一品煩惱沒斷,真的是具縛凡夫,一生到極樂世界,說是聖人又不是,煩惱一品沒斷,怎麼能稱聖人?連個小小聖都不是,最小的聖人起碼證位不退,就是證須陀洹,斷見惑八十八品。在我們這個世界斷見惑,還沒有出三界,但是不墮三惡道,那是最起碼的。我們連這個都沒有,沒有怎麼能到方便有餘土,怎麼能到實報莊嚴土、到常寂光,這是什麼原因?這主要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四十八願威神加持,不可思議的加持。這個修學其他法門的法師,他是愈修他就愈不相信,所以這個經叫難信之法。一般沒學佛不相信,那很正常;現在難信是信了佛,而且深入經教的。這個事實跟通常的教理不一樣,不能理解,所以很難生起信心。但是現在佛講,二有,有佛號阿彌陀,有世界名曰極樂,今現在說法。我們到極樂世界,沒有定功,只要往生,都會聽到阿彌陀佛在說法,你想聽什麼經,佛就給你講什麼經,佛親自給你講,化身親自給你講。還有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觀音、勢至、文殊、普賢這些大菩薩,都跟我們在一起做同參道友。這個二有,現在是「勸信」,勸我們要相信這個事實。我們現在也沒看到,但是我們憑什麼相信?憑聖言量,憑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上給我們講的,佛後面還有六方佛出廣長舌相,來證明這樁事情。這個讀《彌陀經》,我們常常讀到,就是勸我們一定要相信這個事實。

  「世界名極樂,勸願」。這是世界為什麼叫極樂?因為那個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勸我們發願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不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自己修行又不能斷見思惑、破塵沙、破無明,肯定在六道裡面生死輪迴,生生世世都要受生老病死這些苦。八苦:生、老、病、死、求不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我們在這個世界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求不得,很苦。愛別離,親愛的人總有一天我們要分散的,生離死別。夏老居士在《淨語》講,他就用詩講得很感嘆,他的哥哥、他的妹妹都還沒有死,一個人住一個地方,都很難碰面,何況生離死別。所以最後的結論,就是不到西方不是家,沒有往生西方,六道輪迴都不是我們的家,因為常常要分離的。所以勸我們發願要往生,往生大家都得無量壽就永不分離。我們現在這個世界,唱歌,唱永不分離,那是假的。實在講,我們應該唱一定要分離的,肯定要分離的。到西方極樂世界再去唱永不分離,那是真的,因為大家都無量壽,都不會死,當然就永不分離。這個地方一定會死,那怎麼可能不分離?早晚要分離的,世間沒有不散的筵席。所以夏老居士講,他們兄弟姊妹各人住各人的,尤其那個時候又戰亂,夏老那個時候逃難逃到日本來,因為軍閥張宗昌要殺他,跑到日本來。你說逃難一家人能碰面嗎?只有思念而已,也無可奈何,我們娑婆世界就是這樣。所以勸我們發願到極樂世界,我們才能永遠在一起。所以我們做三時繫念,「同願往西方」,大家要常常記在心裡,我們要願生西方。

  「佛號阿彌陀,勸持名妙行」。去西方修行的方法很簡單,就念阿彌陀佛,就可以了。所以第一段給我們講,勸信、勸願、勸行。再看第二段:

  【二、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這個都是《彌陀經要解》節錄出來的。「信願持名」,真信發願,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是一部《佛說阿彌陀經》主要修學的宗旨。這個宗就是主要的,旨就是旨趣,目標、方向。我們信願持名目標是什麼?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西方極樂世界才能作佛。下面講,「信願為慧行」,信願它屬於智慧,有智慧的人他才能信,他才能相信佛在淨土經講的這些事實真相,沒有智慧的人肯定他不信。這個信,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講了六個,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講了六種。第一個信自,信自己,信自己什麼?信自己的自性本來不生不滅,信自己本來就是佛。信他就是信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十方諸佛,自佛跟他佛是不二。這個因果特別是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有事、有理,有這個事實,有這個道理。所以這個信,蕅益祖師分析得很詳細。我們現在只要信聖言量就可以,相信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的,給我們介紹的西方極樂世界,雖然現在我們還沒有看到,但是我們相信佛給我們講的一定是事實。

  佛講的,像《無量壽經》,在我們淨宗學會大家主修的經典就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部經是我們淨宗學會主修的經典。這部經典再細分,佛講這部經,當時在古印度,這個地球上在家、出家,人道、人類有兩萬人聽佛講《無量壽經》,這個現場上見到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見到了,這個我們讀《無量壽經》大家都看到。這是指我們人道,這個地球上的人有兩萬人聽佛講《無量壽經》,在現場佛用神力示現西方極樂世界,大家看到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也看到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跟這些比丘在說法,好像就在眼前一樣,有兩萬人。後來佛滅度之後,根據淨土經修學有成就,還沒有往生極樂世界,在這個世界就見到極樂世界的那也不少。在我們中國初祖廬山慧遠大師,在江西廬山,是中國淨土宗的初祖。

  日本現在拜淨土宗祖師都是拜二祖善導大師。以前我們做三時繫念都在增上寺,東京鐵塔旁邊的增上寺,增上寺它的大殿就有供善導大師,一邊供法然上人,他們日本的祖師。法然上人到中國去跟善導大師學,回來建立淨土宗,西山淨土宗,主修《觀經》的。所以很多大陸同修,那個時候跟我去拜佛,不知道善導大師,不認識,我再跟他介紹,那個是中國的善導大師。日本一直從唐朝拜到現在,所以日本這個寺院他們也不忘本,尊師重道,不忘本。

  信,在這部經佛給我們講是最難的,所以佛在《彌陀經》、《無量壽經》都跟我們講,這個叫難信之法。一般的難信我們可以理解,就是說我們沒看到。以前,二十幾年前,我在台北三重佛學會講閩南語的,我們台灣叫台語,講《無量壽經》,都是老菩薩在聽。那天有一個高中生,一個男生去聽,好難得,怎麼這麼年輕就來聽經?一般都是六七十、七八十,要求往生了。那個男生來聽完之後,聽我講《無量壽經》,講西方極樂世界,下來他就問我,悟道法師,你講極樂世界,你看到了嗎?那是說明什麼?佛在經上講,佛給我們介紹「有世界名曰極樂,有佛號阿彌陀」,但是我沒看到,沒有看到他就有懷疑,縱然信也是半信半疑;有的人,他就不信,沒看到,誰看到。如果問有誰看到,當然我們沒有看到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沒看到,因為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我們相信的事情,我們沒有看到的也很多。譬如說我們沒有親自見到阿彌陀佛,我們就信了,為什麼信?有人看到過!佛在世給我們講,那佛當然看到,佛講《無量壽經》有兩萬人現場看到。歷代祖師,中國初祖慧遠大師,一生見三次極樂世界。歷朝歷代修淨土,還沒有往生見佛、見極樂世界的很多。最近二O一三年往生的海賢老和尚,根據我們淨老和尚分析,他在世起碼見十次以上,但是他不說。慧遠大師他是往生的時候才說的,他生前見過三次,往生那時候又見到了,才跟大家宣布說,極樂世界我見到了,過去我曾經見過三次,那個時候大家才知道。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也生起信心。

  如果別人見到講了我們不相信,但是我們可以想一想,我們現在我們沒有見到的人物、事情,聽人家說的我們也信了。譬如說唐太宗你見到了嗎?中國唐太宗,有沒有人見過?大概沒有,如果有,你大概現在一千多歲了;外國,法國的拿破崙有誰見過,大概也沒有。那你相不相信有唐太宗、有拿破崙?他說相信。那你沒看到怎麼相信?你憑什麼相信?聽人家講的,看歷史紀錄。那就對了。你可以信那個,你為什麼不能信佛講的?人講的你都能信,佛講的你還不信嗎?是不是!如果他問你,證據在哪裡,你就把《阿彌陀經》請出來,我的證據就在這裡,《佛說阿彌陀經》或者《佛說大乘無量壽經》。

  我們是三寶弟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不在了,以法為中心,法就是經典。我們依經典,經典做為我們修學的依據、依止、依循、依靠。據,依據、證據。你證據在哪裡?《佛說阿彌陀經》。所以那個學生問我見過極樂世界嗎?我說你想不想見?想見我們照這個經來修,聽到修他就跑掉了。所以這個叫難信之法。你真正相信這個事實,你才能發願,你才會發願;到底有沒有西方極樂世界,到底有沒有阿彌陀佛,半信半疑,或者不相信,那怎麼會發願?如果半信半疑發的願,他也不懇切,這個願也不懇切。所以信深願切,這樣念佛肯定往生。所以這個是要智慧的。「信願為慧行」,有智慧,才能深信發願;沒有智慧,他不信,那更不可能發願,縱然發願,是嘴巴發願,心裡根本就不願意去西方。「持名為行行」,行行就是這個修行的方法,就是念阿彌陀佛,就這麼簡單。

  下面講,「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能不能往生,關鍵就是你信不信,你願不願意去,這個不要問別人。常常有同修來問我:悟道法師,我能不能往生?我說:這個要問你,你怎麼來問我?要問你自己信不信,你相信不相信這個世界很苦,我們總有一天要死的,這個你相信不相信?這個大概應該要相信了吧,這個再不相信也沒辦法了。西方極樂世界永遠不會死,那你信不信?如果你真信,我想你肯定發願要去。為什麼?那麼好的地方,你為什麼不去?現在很多人移民,從中國移民到日本。那你為什麼移民到日本?日本比較好!對不對。現在佛跟我們講,這個娑婆世界六道輪迴很苦,死了之後墮三惡道的機會很多,到極樂世界永遠不會墮落,為什麼不移民?所以我們老和尚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就是移民,釋迦牟尼佛勸我們從娑婆世界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移民去那裡幹什麼?去斷煩惱、破無明、成佛道、度眾生,你才能真正度眾生。

  行行是念佛。所以,「全由信願之有無」,你願不願意去?信了之後願不願意去?願意去就是要放下娑婆世界,娑婆世界這些拉拉雜雜的統統要放下。為什麼我們放不下?因為對西方極樂世界認識得還不夠。所以要常常讀經,那個地方因為好處太多了;如果沒有常常讀經又忘記了,那個願又沒有了。所以要天天讀經就是這樣,天天提醒,提醒我們這個世界苦,無常的,要放下;西方極樂世界是永恆的,我們要發願求生,才能得解脫,才能度眾生。所以能不能往生,就是你有沒有真信、有沒有發願,這個就不能問別人,別人也代替不了,別人,縱然是佛,他也只能勸。你看前面講勸信、勸願、勸行,勸,勸導,跟你說明,勸導。佛四次在《彌陀經》勸願,一般我們勸人,勸三次是最多,《彌陀經》佛真的是慈悲到極處,勸了四次。所以能不能往生都在信願之有無,真信發願,必定把娑婆世界這一切都放下,真願意去,真想去,真想趕快去,最好現在去,那是真的發願。

  「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品位高下有九品,九品根據《觀無量壽經》,你念佛功夫淺品位就低,功夫深品位就高。當然我們希望念佛的功夫愈深,我們往生的品位愈高,我們要爭取的就是品位。所以我們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也期望我們要往生上品,上品蓮花為父母,我們一般念九品蓮花為父母,他給我們講上品,就是期望我們大家都能上品往生。這個第二段,「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我們再看第三段:

  【三、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

  這個信講一個深信,就是信心很深入,深信,他才會發願。深信什麼?深信我們這個世界很苦,深信極樂世界所有的苦都沒有,聽你都聽不到,要深信佛在經上講的這樁事實。深信之後要發願,求佛接引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念就是發願往生。在《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也開示,就是我們很多人,特別是移民到海外的同修,大家都是為了生活來忙碌,有時候感覺我們修行都沒時間;但是我們忙碌為了什麼?我們忙碌無非為了追求世間名利。我們現在轉一個念頭,換成我們這麼忙碌為了往生西方,你念頭一轉就不一樣了,事情做的是一樣,但是心態不一樣,那結果就不一樣。所以深信發願就是無上菩提心。

  「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你真相信、不懷疑,真發願要去,這個信願就是我們修學西方淨土的一個指南針。「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臨命終一念十念,都能得生。所以,我們看歷朝歷代往生的出家在家的大德,都是發無上菩提心。什麼叫無上菩提心?蕅益祖師很簡單給我們講,你深信發願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個講得一點也沒錯,但是我們總是信不深、願不切,總是還是會留戀這個娑婆世界,我還有很多事情沒辦,這是我們一般的常態。為什麼深信發願這方面不能達到標準?主要是對我們娑婆世界的苦,常常忘記了。苦,實在我們吃了無量劫的苦,但是常常忘記。所以要常常提起,要有警覺心,像瑩珂法師,他是破戒的法師,念佛三天他就往生了。老和尚最近常常勸我們要效法瑩珂法師,念三天佛就往生了。不行,念三天就要死了,那怎麼可以?我還想多活幾年。這個就沒有發願,這個願就沒有生起來,沒生起來,來生還是在六道裡面,出不去。瑩珂法師為什麼念三天,他還有十年的壽命,他都不要了,他跟佛講:再過十年,我的罪業不曉得又要造多少,求佛現在就帶我走。結果佛答應他,三天後接他往生。那是真信發願。他為什麼那麼懇切要生西方?因為他深信因果,他知道自己造的罪業,將來肯定墮地獄,地獄一墮五千劫,不曉得什麼時候才能出來,太恐怖了。所以經上佛給我們講,「思地獄苦,發菩提心」。我們二OO四年,在京都光明寺展覽地獄變相圖,那個時候我們印的光盤就是「思地獄苦,發菩提心」。不知道這個世間苦,人在苦中不知苦,知苦即是善生所,知道苦就是你善根生起來的時候,真的要想脫離這個苦,就是發菩提心。你還不想脫離六道生死輪迴之苦,就是還沒有發菩提心。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意思是覺悟的意思,我們還不覺悟,還沉迷在六道裡面。

  「信願堅固」,昨天也跟大家分享了,縱然你念得沒有斷惑,也沒有伏惑,也沒有念得很熟,但是如果你有真信發願,臨終一念十念,還是可以往生,只是品位比較低,因為功夫淺,品位比較低。再低也沒關係,縱然下品下生,蕅益祖師說他下品下生就滿足了。我們華藏道場盧居士說,他只要生到邊地就可以了,他說到邊地,不用入品,邊地也不過再待五百年,他就可以入品了,先在旁邊等五百年,但是在邊地也脫離六道了。所以要常常提起,真信發願,功夫淺沒有關係,關鍵是你信不信,你願不願意去。嘴巴講不算,要真信才行,你不是真信,跟佛就沒感應。所以我們淨老和尚最近講《大經科註》,他說你說發願,阿彌陀佛如果現在來都把你嚇哭了,還不想死,那就沒有真的發願。真的發願就像瑩珂法師,我有壽命我都不要了,那才是真信發願。這個要常常記在心裡,不怕功夫淺,怕我們沒信願。

  【四、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溼,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

  如果沒有真正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相信自己能往生,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信有阿彌陀佛,信有極樂世界,信有阿彌陀佛攝取眾生之事,信我有往生之分」,這個是信。信了之後要願,要發願。如果沒有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溼,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就是說你不相信,你也不願意往生極樂世界,這樣念佛,佛號念到功夫很高,那也不能往生。為什麼不能往生?你自己不願意去,你不相信,當然不能往生;不是阿彌陀佛不歡迎,是你自己不願意去。

  蕅益祖師那個時候講這個,就是要把淨土跟參禪它修學的宗旨要說明。因為過去有人用念佛,念一句佛號來參禪,用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然後參念佛的是誰,參這個。參禪它的目的是在開悟,那個宗旨上不一樣。淨土念佛它主要目標是先求往生,到極樂世界再開悟沒關係;當然在這個世界開悟是最好,念佛功夫念到理一心,你就開悟了,像海賢老和尚一樣。但是沒有開悟沒關係,到極樂世界保證你開悟,古大德講「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只要你見到阿彌陀佛,你還怕你不會開悟嗎?先見佛再說,這是淨土宗修學的宗旨。如果你不相信,也不願意去極樂世界,佛號念得再多,當然也去不了;那是自己不願意去,不願意去,那佛也沒有辦法勉強。但是念佛總是有好處,種善根,這一生不想去,阿彌陀佛他也很有耐心,來生;來生還不想去,後生;後生還不想去,無量劫總有一天你會想來,佛很有耐心在等待。所以佛像手伸下來,就是時時刻刻接引眾生。我們修淨業,就是修淨土的人,不能不知道這個道理。第五段:

  【五、伏願緇素智愚,於此簡易直捷無上圓頓法門,勿視為難而輒生退諉;勿視為易而漫不策勤;勿視為淺而妄致藐輕;勿視為深而弗敢承任。】

  「緇素」就是出家、在家。在古印度出家人是穿壞色衣,袈裟。「緇」就是色不能正色,不能大紅、大白、黑色的,這些正色的都不行,要把那個顏色混合起來,像現在的咖啡色一樣。「素」,他就可以素色的,黑的、白的,古印度的在家人都穿白色的衣服。所以我們在經典上常常講白衣,白衣就是指在家人;緇衣就是出家人,出家人他披的是袈裟,穿壞色衣。「伏願」就是蕅益祖師他(伏就是伏在地上)求我們,求我們發願,求我們四眾弟子,在家、出家你有智慧或者沒有智慧,對於佛講的這個簡易、直捷、無上圓頓的淨土法門,你不要視為難就退心。想好難,不能把它看得很難,這樣就退心、不修了,這個是圓頓法門。「直捷」就是直接、快速,捷是快速;「簡」是簡單,「易」是容易。你看簡單、容易、直接、快速,無上圓頓法門,修淨土成佛最快。我們坐車,在台灣叫捷運,什麼叫捷運?就是很快就到達目的地,那個叫捷運。在日本叫做新幹線、地鐵,在台灣叫捷運,捷就是快捷、快速送你到目的地。這個淨土法門它很快速的送我們成佛,而且又簡單、又容易、又很直接,不拐彎抹角,信願持名,往生西方,你就成佛。「圓」就是圓滿,「頓」就是快速。其他法門,圓頓,但是它有困難,不是每一個人能修,如果對了根機是可以,他很快會成就,像是禪宗根機的人,他去參禪,他很快開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不是那個根器,你參了一輩子,也不開悟。淨土它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不管你是什麼根器統統可以,上上根,上至等覺菩薩,這個法門上度等覺菩薩,觀音、勢至、文殊、普賢都要修這個,下度五逆十惡地獄眾生,這個當中全包了。所以,至圓極頓的法門,我們不能看作很難而退心。

  也不能把它看得太容易漫不策勤,雖然容易、簡單,但是它還是有條件的。「策」是警策,「勤」就是勤奮修學,警策就是要提高警覺,因為這個法門不用斷煩惱,比其他法門容易太多了。所有的法門都要斷見思惑才能出三界六道,破無明才能出十法界,這個法門不斷惑、不破無明,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那就保證你成佛。但是它還是有條件,條件就是信願行。所以也不能看得太容易,不認真修學,這個也不行。所以我們要多聽經、多讀經、多念佛。也不能看得太淺,這個太淺了,過去有人講這是老太婆教,「而妄致藐輕」。有一些知識分子他覺得修淨土會給人家看不起,好像這個沒有用的,那是沒有知識的人在修的,不認識字的老太婆。過去李老師在台中蓮社提倡念佛法門,就有人講那是老太婆教,那是老太婆七老八十快死了,又不認識字,只好勸他念佛求往生,那是老太婆教;我們年輕人有知識,知識水平這麼高,怎麼可以去修念佛法門?這個就是對念佛法門(淨土法門)他不認識。

  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到美國,最初到美國去弘法,沒有先講淨土,先講禪宗的經典,《金剛經》、《六祖壇經》。因為美國的佛法,美國學佛的都是知識分子,最低也是個碩士,都是博士。所以老和尚到美國講經,他說我開的都是博士班,來聽經的都是博士。博士怎麼可以修淨土這個老太婆教?他們修什麼?參禪、修密,這兩宗是最流行的。淨土沒有人要修,修了讓人家看不起。後來老和尚去講一講禪宗的經典,還有密宗,他也親近過章嘉大師,一些密的常識他也懂一些,大家對這個法師,禪跟密他還不外行。後來再講《彌陀經疏鈔》,大家才對淨土就重新看待,原來感覺沒什麼,現在看到古大德註解那麼多,講出來,以前做那個錄音帶是一大箱,三百多卷。所以這個不能看為淺就輕視,也不能看得太深就不敢當,這個也不行。所以這個心態必須要避免,我們這一生決定可以信願念佛,蒙佛慈悲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大家同願往西方去作佛。

  我們現在休息一下。這一張大家如果需要,可以回去常常拿出來看看,想想我們今天講的。我們現在休息十五分鐘,我們下課。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