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認識觀世音菩薩.如何如理如法誦持大悲咒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14/11/24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1-065-0001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學,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今天晚上,我們在台北華藏,以及我們華藏弘化網,跟大家來學習「如何如理如法誦持大悲咒」。這個專題是我們同修提出來,希望悟道能夠來跟大家做一個講解。

  首先,也要跟大家說明一下這個緣起。我們學習這部《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在我們觀音佛學會,也跟大家在網路上學習過一遍,是二0一一年二月八號開講的,已經講圓滿。接著又講了第二遍,還沒有講完。因為平常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外面應付各地邀請做三時繫念法會,因此我們這個講座目前的時間,一年當中也沒有多少時間,有空檔我就盡量在網路上跟我們同修來見面、來學習。往後有一些地方,我是計劃接受邀請的地方慢慢的縮小範圍,我們就能夠多一點時間來學習經典。因為在十幾年前,費洪桂居士把觀音佛學會移交給我,因為這個也是社團,她的任期到了。她跑到北京,當時好像民國九十三年的樣子,大概總十年前,當時我記得我們師父上人在北京,費居士她還專程跑到北京。她要我接這個學會,我說妳去請問師父看行不行?行了我再接,如果不行我就不接了。她就真的跑到北京去跟我們師父上人報告。她去請示之後,回來跟我講,說師父同意了。同意了,我就把它接下來,我當了兩任的理事長。後來我的任期也到了,改任為常務監事,請福定法師擔任理事長。

  觀音佛學會成立以來,我查看它的歷史,也相當長。我接的時候,它這個學會、這個社團,成立二十幾年,已經二十幾年了。二十幾年,做的什麼事情?大概都是做一點社會慈善救濟,辦一點活動,費居士接了之後,她還辦了一些《弟子規》的活動。對於觀世音菩薩的經典大家還是沒有去接觸、沒有學習。成立一個觀音佛學會,這個名稱,顧名思義,這個學會就是要我們大家在一起學習觀世音菩薩經典的一個會所。但是觀音佛學會成立,大家都沒有在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經典,只是做一點慈善工作,做一點、辦一點活動,大家也沒有去接觸觀音菩薩的經典。當然都知道南無觀世音菩薩他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但是對觀音菩薩他怎麼樣大慈大悲,他怎麼來救苦救難,這個內容大家都不知道。因為沒有接觸到觀音經,所以大家也自然就不知道。我接了這個學會,那個章程可以說整個都改過來了。所以沈祕書長跟我講,悟道法師,那你整個大換血,整個章程改過來。我說沒有這樣改就不符合這個名稱。

  我們要學習觀音經典,觀音菩薩的代表在顯教有三部經典。《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二十七參就是參觀自在菩薩,《華嚴經》的「觀自在章」。第二部是《楞嚴經》的「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這章經非常有名,二十五圓通它是第一的。第三部經,也大家非常熟悉的,就是《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這個誦持的人就很多,不但在台灣,在日本、韓國,特別是日本,誦這個觀音經的人也不少,也非常多。這三經古來祖師大德有註解,講的人也有,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講過「觀自在章」,「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也講過,古來祖師大德的註解也相當豐富。那《普門品》就更多了,講的人就更多了,讀誦的人也多。但是這部《大悲心陀羅尼經》自古以來講的人很少,註解也非常少。我一直要查古代的註解都查不到,電腦上也查不到。我只有查到一個,是在美國萬佛城,宣化上人好像有一個註解,其他的資料都非常的,可以說沒有,找不到。

  這部經講的人很少,註解就更少,幾乎看不到。但是很奇怪的,持大悲咒的人特別多,自古以來持大悲咒的特別多。我們看《淨土聖賢錄》,就有人,清朝有老菩薩,就專門持大悲咒求生淨土,臨終往生西方的。持大悲咒的人非常多,但是讀這部經的人就不多了,講的人就更少了。因此我接了觀音佛學會,接了幾年,我想就找時間來講講這部經,因為持大悲咒的人很多,但是對這部經大家還是沒有接觸過。我們來學習這部經,當初一個動機也就是跟今天我們同修給我提出來這個專題,跟這個專題的意思是相應的。因為持誦大悲咒的人很多,但是有的人他持得很有效果,有的人持得好像效果也不明顯,這個原因在哪裡?關鍵就是「如理如法」這四個字,如理如法來誦持,那當然它就靈了;如果不如理、不如法,那就不靈了。

  那怎麼樣才是如理如法?這個也不是我們自己能夠來解釋的。所以如理如法,要怎麼樣誦持大悲咒才是如理如法?當然你要回歸到這部經典,就是當初我接了觀音佛學會之後啟講這部經的一個緣起,就是怎麼樣來如理如法誦持大悲咒。如果你沒有回歸到這部經,那我們也沒有個依據、沒有個標準,所以要回歸到這部經典,根據這部經典的理論方法來誦持就能達到如理如法。所以這個題目也非常好,也非常重要。不管修哪一個法門,念哪一尊佛菩薩的聖號,包括世間這些聖賢之道,都是要如理如法。所以理不能不明白,道理、理論不能不明白。對於經典裡面講的道理、理論我們要能夠善解,我們開經偈念了,「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個真實義就是如理了,要能善於解如來真實義,真實的道理,對經典上講的道理我們要有正確的理解、正確的認識。

  那當然這個解各人根器不一樣,信解行證,我們信了之後要求解,解有淺、有深,有的人他理解比較深入,有的人理解比較淺;有的人理解比較圓滿,有的人理解不圓滿,有這個差別。但是不管淺深、偏圓,總是他的解是正解,正確的理解,正確的認識,他對這個道理、理論他的解讀沒有偏差、沒有錯誤。解得淺,修得到的效果就淺;解得深,修得到的效果就大。總之我們不管解淺、解深,關鍵要正確,不能有偏差錯誤。對於這個道理我們有正確的理解,才能夠如法,法就是方法,它這個方法,在方法上也要正確。所以理論、方法它是相關的,不能分開,它是相關的。這個如理如法非常重要,我們修學法門有沒有效果,不管修哪一個法門能不能有效果,關鍵就是這四個字,你如理不如理、如法不如法,這是非常關鍵的,非常重要的。

  在此地也要跟大家報告,因為我們是淨宗學會,我接了觀音佛學會,觀音佛學會,那我是修淨土的,淨宗學會就是專修淨土,專修淨土,觀音也是回歸到淨土,這一點也要事先跟同修報告的。為什麼要事先跟大家報告?因為大概兩個月前,在美國賓州有個王居士回來看我,他也常常看我們的網路。那一天我請他吃中飯,在蓮香齋請他吃中飯。在吃飯當中,大家就聊聊天,他跟我講,他說悟道法師,有同修說你現在改修其他法門了。我跟他講,這應該大概是誤會!我說他大概是誤會,你來看我們淨宗學會還是一樣,還是修《無量壽經》,主修的經典。當時因為時間也沒有很多,就吃個飯,還有其他的人來找,還有其他事情,也沒有時間跟他談很多。因為他要來道場找我,剛好有人要請吃飯,就約他一起去吃飯,就在吃飯當中,利用這個時間跟他交流交流,談談話。

  他提到這個問題,我心裡第一個反應,大概是因為看到網路上我在講觀音經。可能有這個質疑的同修,可能他沒有去聽我講經的內容,他沒有去聽;如果他有聽,應該就不會有這個疑問了。因為我講這個經我都有交代清楚了,如果他有聽了應該沒有這個疑問。如果沒有聽,他只看到我們網路上那個跑馬燈,跑馬的字幕,看看那個標題,他就覺得說我怎麼現在改修觀音法門了?我的判斷可能是因為講這個經的緣故。因此晚上我們還是要跟大家做一個說明,也跟大家報告,我修學並沒有改修其他法門,我還是修淨土,並不是講了這個經就不修淨土了。

  在過去,大概二十幾年前,有一次我們師父上人到美國,當時有很多地方的同修請他去演講。在美國演講時間都不是很長,大概頂多三天、五天就算是很長了。在美國,人家假期沒那麼多,一般就三天的最理想,三天的,大家比較有時間來參加。如果時間太長,超過一個星期,大概有的人他就沒辦法來了。有一次到一個道場,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家師淨老,他都有一個慣例,凡是到一個新的道場他第一部經是先講《地藏經》。為什麼先講《地藏經》?因為要先有地基。好像蓋房子要先打地基,地基打好才能起高樓,沒有地那其他都落空了。沒有時間講一部完整的《地藏經》,他最少講一個《地藏經》大意。現在在我們影音資料有《地藏經》大意。

  有一次在接受美國同修的邀請,去到一個新的道場,他老人家就講《地藏經》大意。當時就有同修提出質疑,他說師父,你不是說在提倡專修專弘,專修淨土、專弘淨土,現在怎麼改修其他法門了?我們師父他老人家說沒有,我還是修淨土,沒有改修其他法門。他說你改了。他說我沒有改。他說你沒有改,為什麼講《地藏經》?那個時候師父才明白,原來是這個疑問,他說我還是講淨土,我不是講《地藏經》,我不是講地藏法門。他就把這個道理給他說明了,他說我講的是淨土三經《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四句經文,詳細的解釋就是一部《地藏經》,我是用《地藏經》來解釋第一福這四句經文的。那我們看一看這個經的內容,那的確是這樣,沒有錯,詳細的註解。所以講的還是淨土法門。

  所以我們修學淨土法門,發願求生淨土,你講什麼經都歸淨土經。所以在《觀無量壽佛經》九品往生「上品上生章」也跟我們講,有三種人,有三種眾生,是可以上品上生。第一種修行六念,還有一種讀誦大乘方等經典,還有慈心不殺,具諸眾戒。一個是持戒精嚴的,像果清律師這樣,持戒精嚴,具諸眾戒。那讀誦大乘方等經典,像師父上人他就讀誦大乘,為人演說方等經典,大乘經典。大乘經典,《觀經》它沒有指定說哪一部經,反正大乘經典都包括在裡面了,它沒有指定哪一部。沒有指定,那可見所有的大乘經典都可以,都包含在裡面。它有一句是關鍵,就是「迴向發願」,就是《彌陀經》講的信願,迴向發願。迴向發願是關鍵,你能不能往生淨土關鍵在這一句,就是《彌陀經》講的信願。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跟我們講,能不能往生關鍵在信願之有無,你是不是真信、是不是發願要往生西方。在《觀經》講迴向發願,《彌陀經》講信願,道理是一樣。在《無量壽經》講「發菩提心」,就是迴向發願,《彌陀經》講信願。「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如果你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你沒有信願,你不願意往生西方,那也不能生淨土,也不能去,因為你不願意去。所以這個我們要明白。

  所以我們修學淨土法門,不管學哪個經,念哪個咒,念哪一尊佛菩薩名號,如果你迴向發願,統統是修淨土;如果不迴向發願求生淨土,那不管你修什麼也不是在修淨土。這一點我們必須先認識清楚。特別這部《大悲心陀羅尼經》,有經文非常明顯,要念大悲咒之前要先念十句南無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勸人家求生西方淨土,因為他是觀音,西方三聖。從經文可以印證,這個經跟淨土關係非常密切。所以我們同修看到這個,要了解我並沒有改修其他法門,這段話要聽。我有把那個,請我們網路組把《無量壽經.大士神光》第二十八品經文打上去,還有我們淨老和尚在《大經科註》提到念觀音菩薩的開示那個文都打上去了,我都有依據了。因為有人提出這個疑問,我在此地也順便給大家做一個解答,希望我們同修大家要了解。

  我們講這個專題,我們必定要了解眾生的根器是千差萬別。那佛為什麼講那麼多經、講那麼多咒?不講一種就好了,不是很簡單嗎?問題是眾生的根器千差萬別,根器很多。佛為了因應眾生各種不同的根器,所以講了很多經、很多咒,到最後目標都是回歸淨土。我們觀音佛學會,所以我講這個經是用觀音佛學會的名義來講的,這樣才名正言順,用觀音佛學會這個團體的名稱來宣揚觀音經典,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是因為接了這個學會,這樣的一個因緣來啟講觀音經。我們本身是淨宗學會,是修淨土的,講觀音經、念觀音菩薩聖號也是回歸求生西方淨土,這個跟我們修學淨宗的宗旨並沒有違背。印光大師,我們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們淨宗十三祖,他老人家在世也常常持誦大悲咒,咒大悲水、大悲灰、大悲米跟同修結緣,跟大眾結緣。他老人家在《文鈔》有很明顯的文章,都在,大家可以去看。講這個經的緣起,我想就跟大家報告到這裡,希望大家一定要明瞭,不要產生誤解。這個主題我們就先跟大家解說到這裡。

  下面有分做十三個題目,就是十三段。這個十三段是提出來,來說明如何如理如法誦持大悲咒。第一個就是先介紹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這個介紹的經典非常之多,非常多。印光大師在世,請許止淨居士蒐集資料編註這本《觀世音菩薩本跡感應頌》,裡面蒐集顯宗、密教的所有有關觀音菩薩的經典,還有一些歷史上一些感應故事,它有分門別類,這些感應的故事。這本書印祖有校對過,也有寫序文,也有教我們怎麼來讀觀音經的方法,讀這部書的方法。

  觀世音菩薩,我們一般民間大概都是根據看電影。以前我在家的時候也看過這個電影,看這個電影,就是演那個妙善公主,那個國王的女兒挖眼睛,後來去修行,妙善公主,演這樣的一個故事。電影演故事,因為編劇的人他可以自己去編的,他不一定忠於原來的事實,他可以自己編的。大部分這個戲劇影響社會大眾的思想是非常大的,非常大的影響,一般如果不是知識水平比較高的,一般也就認為就這樣了。

  像我們八月份在劍潭青年救國團舉辦兩岸三地傳統文化青年學習營,後面兩天請前故宮唐老師來講解一些國畫,最後一天講到唐伯虎的名畫。因為那天要帶學生去故宮看這個畫,那天剛好是展覽唐伯虎的畫,所以就先上課講這個畫。我們聽了唐老師的介紹才知道唐伯虎這個人他生平的一些事跡,聽了之後,才知道我們在電視看的唐伯虎點秋香,我從小就看到大,他說沒那回事。但是我已經存了大概五十年左右了,五十年都認為唐伯虎點秋香,到今年八月才知道原來沒那回事,才知道這些都是演電視劇、演電影那個編劇去編的。但是編的,我們一般人,如果你不是像那個專門、專業去研究的人,他的思想觀念當中也就是這樣,唐伯虎有點秋香,好像他很好色的一個人。那其實不是,那是人家編的。那個什麼「西廂記」,那個都是編的,編出來的。

  因此,戲曲在古代它是一個社會教育的,所以編的內容主要要正面的,要教導人家忠孝節義的,有教育的,教這個倫理、道德、因果。如果你如理如法,像這個標題講,如理如法去演這個戲,那真的是功德無量;如果不如理、不如法,那罪過就很重。因為這個戲曲影響社會大眾人心非常深的,因為大家娛樂就是看戲,看看他就接受這一個。

  觀世音菩薩,如果我們沒有學習觀音經典,的確他名聲很響亮,大家都知道佛門有個南無觀世音菩薩,包括外國人都知道。我那一天,老和尚有拿一份資料,在澳洲,叫我拿去交給基金會簡豐文居士。那天去跟他坐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然後他就跟我講他最近印了一部經,《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他說印了那部經。那部經講釋迦牟尼佛東行,往東一直走,走到中東、歐洲、亞洲、非洲,走了一圈。那個經典記載,他說還去買世界地圖來對照那部經,結果對照的結果,說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就知道地球是圓的,那時候還沒有這些儀器。他說我還特別去找那個地球儀、那個地理雜誌的資料來對,他說這個經是三千年前講的,佛怎麼知道地球是圓的?

  而且他就指出經文給我看,他說觀音菩薩發現大梵天王,就是色界天,大梵天王再下生到人間,在五大部洲示現各種不同的神聖,他指給我看,在歐洲,他說示現聖母瑪利亞。那個經文可以看,那的確是,那個經他送了我一本,我看了真的是有經典依據。那我到西班牙去,西班牙都是天主教國家,那個天主教堂就像我們中國那個廟一樣,像我們台灣那個大廟、小廟,廟很多,它那個教堂很多,有富麗堂皇的、有小小的,大大小小都是教堂。西班牙南部也有伊斯蘭教教堂,天主教堂是最多的。但是我到西班牙去,看那個聖母瑪利亞,我怎麼看都像觀音菩薩,因為她都穿白色的衣服,想說白衣觀音。簡豐文居士拿那個經典,他說這個是觀音菩薩示現在大梵天王,大梵天王再下生到人間,示現這個。這個有經典依據。

  像我們中國的孔子、老子,傳說也是佛菩薩聖賢來示現的。過去有人去請教李師公雪廬老人,說孔子、老子聽說是菩薩來示現的,有沒有這個可能?李師公的回答說,從理論上講,那的確是有。因為理論上,你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三十二應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像過去日本,在京都中村康隆老和尚,也是活了一百多歲往生的。當時我跟師父上人去看他老人家,他已經一百歲了。他就跟師父講,他說全世界的教主,所有宗教的教主,都是觀音菩薩化身的。後來他身邊的徒弟,我們出來之後就跟師父講,他說我們老和尚從來都沒有跟人家講這個話,今天你來了他才講這個話。那師父說的確沒錯,因為《普門品》有這個經文。所以李師公講,這個理論上肯定是有,因為有經典的依據。但是在事相上沒有明顯的證據,事相上沒有明顯的證據,但是理論上是有這個事情。因為菩薩化身,本跡因緣,他也不會暴露身分,我們就不知道他本來面目是什麼身分,我們只能夠從他示現這個跡象來看。如果有暴露身分的,那我們就可以明確是什麼菩薩來應化的。沒有明確的證據,我們只能依照這個經典的理論來判斷有可能,但是我們也不能確定,因為沒有明顯的證據,但是理論上講是有。

  所以觀音菩薩這個名號是怎麼來的我們一定要知道。首先我們一定要知道觀世音菩薩他不是限定某一個人,如果我們以為他是某一個人,這個想法完全是錯了。因為所有佛菩薩的名號它都是通用的,它通用的,這一點你要知道。像本師釋迦牟尼佛這個佛號,這個名號,他在我們娑婆世界他就用這個名號。為什麼在我們這個世界用這個名號?針對現前這個階段這個世界眾生,他教學的一個方針。他教學方針依據什麼?依據眾生他缺乏哪一方面,你要教他這一方面的。釋迦是能仁。在新店有個能仁家商,這個過去明乘老法師開的,現在還在。我今天早上去淨業寺,要去找寬道老法師,結果沒找到,他那個寺院大門深鎖,都沒有人,有看到能仁路。那個能仁就是釋迦翻成中文意思的,就是能夠行仁慈的人。為什麼用這個?因為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眾生太沒有慈悲心了,一天到晚殺生吃肉,一點慈悲心都沒有,所以要教這個眾生要有慈悲心,要戒殺、放生。

  牟尼是寂默,寂默就是靜慮,心靜下來,定下來。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心浮氣躁,古人教學都是教人要去掉這個心浮氣躁,才能做學問。如果心浮氣躁,那就沒有辦法做學問,一定要回歸到心平氣和才能做學問。所以古人,不管佛法或者世間聖賢之法,都是教人修定,這個原則都是一樣,修定,讓這個心靜下來,定下來,修戒定慧的。儒家、道家也都不例外,佛門更是講求了。因為本來眾生就心不清淨,心不定,散亂,那現在這個科技發達,那就更散亂。因為這個引誘影響,讓我們這個心更無法達到心平氣和,一天接觸的那麼多,現在網路又是五花八門的非常多。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是干擾、誘惑我們起心動念的,唯恐我們這個心動得不夠厲害。所以佛用這個名號來對治我們眾生的習氣毛病,就是你要修清淨心。你心定下來,才能開智慧;心定不下來,智慧就會被障礙。

  因此這個廣東潮州謝總,他辦這個傳統文化,聽光碟,他也沒有老師,他帶頭聽光碟,一天聽七個小時,那當中下課大家有稍微活動活動,做一點運動。但是他一個條件,吃住都在那邊,手機要收起來,七天不能開手機的。剛開始大家很不習慣,天天在滑手機,現在一下子收起來,那當然我們可以理解,很不習慣。但是這個收了七天,在那邊靜靜聽了七天的課下來,大家感受到法喜,七天圓滿要離開大家還依依不捨,真的感受到了。為什麼感受到?心靜下來,心定下來,那靜靜的聽,聽講課,真聽明白、聽清楚了。如果心浮氣躁的聽,他沒有聽進去,聽了,他一面聽,一面散亂心在聽,一面聽,一面胡思亂想,你講得很好、很有道理,都點頭,但是他心裡不曉得在想什麼,想到哪裡去了,那老師講的他都沒有吸收到,用散亂心在聽就沒有效果。所以手機收起來,讓他心專心集中,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七天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樣聽課,他嘗到法喜了。嘗到法喜,大家就很有興趣下次再來參加,再參加的意願都非常高,因為他感受到法喜了。為什麼不想來?他沒有體會到、沒有感受到,所以它枯燥無味,他就不想來。為什麼枯燥無味?他用散亂心在聽,他沒聽進去、他沒吸收到,那他就沒有意願再去聽了。所以教學都是要心靜下來。所以用牟尼,就是寂默。佛是覺悟的意思,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是佛了。

  所以觀世音菩薩這個名號是通用的,你依照觀世音菩薩的經典理論方法來修學,達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那你就叫觀世音菩薩。那觀世音菩薩修什麼?在《楞嚴經》講,修「耳根圓通章」,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觀世音菩薩他在《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他講,他就是過去無量劫,有一尊佛叫觀世音如來,這個觀世音如來教他修的法門就是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他跟這個觀世音如來修這個法門,後來他明心見性了,見性就成佛了,他就叫觀世音菩薩。成了佛了,叫觀世音如來。是依他修學這個法門,修成就了,他就是代表這個法門,修耳根圓通的。

  對自己叫觀自在,我們大家都念過《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二十七參參觀自在菩薩。觀自在是對自己,自己得解脫了,得大自在了,因為照見五蘊皆空,度盡一切苦厄,這些苦跟厄統統消失了,遠離顛倒恐怖妄想,得大解脫、大自在。這是自受用。觀世音是他受用,就是幫助眾生的,觀察世間眾生的音聲,眾生有什麼需要、有什麼痛苦,菩薩大慈大悲,慈能與樂,悲能拔苦,給予眾生最大的安樂,拔除眾生最大的痛苦,所以救苦救難。救苦救難在眼前生活當中,《普門品》、「耳根圓通章」、「觀自在章」都有講,我們人在世間很多天災人禍,各方面的災難,現前幫助我們解脫這些災難,避免這些災難,我們講消災、息災。究竟方面來講,就是幫助我們往生西方淨土,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那個是究竟圓滿的救苦救難,救苦救難這樣才圓滿,把眾生帶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圓滿了,功德就圓滿了。如果沒有去西方還不圓滿,只是暫時的脫離苦難,但是這個生死輪迴這個大苦還是擺脫不掉。一定要往生西方淨土,那這個生死的大苦才能得到永遠的解脫。

  要對觀音菩薩進一步的認識必須深入觀音三經。首先我們一個概念,觀音菩薩這個名號不是專指某一個人,是通用的,你依照這個觀音經修學,修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你就是觀音菩薩。妳是女眾,妳就是女的觀音菩薩;你是男眾,就是男的觀音菩薩;你是老的,年紀比較大的,是比較大的觀音菩薩;你是年紀比較小的,是小的觀音菩薩。你看《妙法蓮華經》,說龍女八歲成佛,龍還不是人道,畜生道,龍屬於畜生道,畜生道的女眾,那八歲就成佛了。所以觀音菩薩是一個法門代表的一個名稱,你修學這個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用這個理論、方法修持成就,達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統統叫觀世音菩薩。我們回歸到持名念佛這方面來講,當你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你現在也是觀音菩薩,因為你的心在念觀音菩薩,你現在就是觀音菩薩。所以觀音菩薩講誰?講自己。不要東張西望,看這個、看那個,哪一個是觀音菩薩?你自己就是觀音菩薩,你自己要直下承當,這個事情不能不敢當,這是本分的事情,這不能不敢當。觀音菩薩我們簡單介紹到此地。

  第二小段,就是「大悲咒出處《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簡介」,就是介紹這部經典。這個是有必要的,因為大家念了大悲咒,有的人可能念了幾十年,念了一輩子,那還沒有念過這部經的人也大有人在,聽過這部經的可能就更少。所以介紹這部經這是有這個必要的。這個經,我們在第一次習講的時候我們也有講過,這部經有顯、有密,這個經,從經題來看那偏重在密教,密教部,偏重在密教,因為密就是以咒語為主。

  這個經的經題,「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現在我們看到那個畫像,畫千手千眼,江老師有畫過,古代也有人畫,畫這個千手千眼。千手千眼,一千隻手,一千隻眼睛。現在大陸有一個舞蹈團,好像是聾人,就是耳朵聽不到的,他們組一個表演團,在幾年前,就表演千手千眼這個舞蹈。千手千眼,我們一定要知道,佛法它用的都是有表法的意思,所以我們不能很呆板的給他看作說,觀世音菩薩就是他身上長一千隻手,那每一隻手都當中有一個眼睛。其實觀音菩薩他是隨類化身,他什麼身什麼都可以現。現這樣的一個相,是給我們表眾生無量無邊,菩薩他都能看到,不管眾生在哪個地方他都能看到。看到眾生有苦難、有需要,他就可以即刻伸出援手去幫助他,是表這個意思。所以古大德也有一個比喻講「千江有水千江月」,那個千也是表一個圓滿的數字,不是說就是那麼一千個。那是說一千個江,每一個江也都會現出一個月出來,是這個意思。觀音菩薩也是這個意思,哪個地方,觀音菩薩沒有看不到的地方,他的援手也沒有達不到的地方,所謂眼到手到,這個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這個「廣大圓滿」都是形容我們自性的,我們自性就是廣大圓滿。所以我們看到這個經題一定要回歸自性,回歸到自己,這樣才是真正理解如來真實義。如果我們看到這個,那是觀音菩薩他廣大圓滿,跟我沒有關係,我不廣大,也不圓滿。你這樣想,佛就會說,你不解如來真實義。佛講的就是你們每一個眾生都是這樣的,跟觀音菩薩是一樣的,你的本能跟他是完全一樣的。所以佛在《華嚴經》也一語給我們道破,「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佛講了,一切眾生跟諸佛如來智慧德相都一樣的、都平等的,能力、神通道力都是圓滿的,絲毫沒有差別。但是諸佛如來他得到受用了。那眾生為什麼得不到?因為有妄想、有執著,把你自性的本能障礙住了。現在這個能力是有了,透一點點,那很小,作用很小,不像如來廣大圓滿無礙,我們現在是處處有礙,作用很小,小得可憐,因為有妄想執著。你只要把妄想執著去掉,那你就恢復了,你的本能完全恢復了。所以這個不是外面學來的,你本來就有。所以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講五句話,「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就是圓滿,圓滿一切功德,「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是自性就是廣大圓滿,沒有障礙。

  「大悲心」,這個大是清淨平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沒有條件的,這個稱為大。這個大我們現在怎麼學也學不來,你怎麼學也沒辦法,為什麼?你有妄想執著,你想大也沒辦法,被我們的妄想執著限制住了,變成你有慈悲心,但是範圍很小。為什麼很小?因為不知道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的。為什麼不知道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因為有執著。執著,在《金剛經》講就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有這四相,你執著這四相。有我就有人、就有對立,有人就有眾生,有眾生就有壽者,四相從我相發展出來。那你有這四相在,你當然沒辦法去平等了,有界限了,有分別、有執著,這就不能平等。菩薩沒有四相,不但沒有四相,連像《金剛經》後面講那四見也沒有了,真平等了。所以大悲心是我們本來自性的性德,這個也不是學來的,你只要把障礙去掉,它自然就是這樣,你有這些障礙在那就現不出來。所以無礙就是沒有四相,也沒有四見,他就無礙了。我們凡夫處處有障礙。

  「陀羅尼」,陀羅尼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是總持的意思,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叫陀羅尼。這個陀羅尼,它講出來有八十四句的咒語,講了八十四句。但是這一部經,我們修淨土的人看,會看出它的門道。如果你年紀大了,這個咒背不起來,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那就是總持了。因為這個經有講,你要念咒之前先念十句南無阿彌陀佛。它就告訴你,它這句佛號是最簡單、最方便、最究竟、最圓滿的一個總持法門。但是為什麼還叫我們念大悲咒?不是直接念阿彌陀佛就好了嗎?諸佛菩薩都有善巧方便,因為眾生有很多分別執著,很多懷疑,很多疑問。因此《彌陀經》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念佛這個法門是叫難信之法,很難信。但是行很容易,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很簡單,最簡單的。

  那最簡單的怎麼樣?難信,因為你念的當中你有夾雜懷疑,半信半疑。因為難信,佛才要講那麼多經,是因為我們眾生有懷疑。貪瞋痴慢疑這個根本煩惱,疑也是一個根本煩惱,有懷疑,有懷疑就很難生起信心。所以教念一句佛號,往往念得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念念念,又要打妄想了,又要想這個、想那個。如果再加上遇到很多問題,要怎麼辦?他的心沒有辦法踏實的來念這句佛號,所以念得不靈。不靈,那換一個咒!如果這個咒你能夠老實念,那就靈了。關鍵在這裡,不管你念哪一部經,念哪一個咒。另外還有跟眾生有緣的,跟他的根器,跟他的緣分,他對哪一部經,或者過去生有修過的,他比較有興趣的,那個對他來講就特別有效果,那每一個人不一樣。大悲咒可以說我們眾生很普遍的喜歡。佛菩薩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看我們淨宗十三祖,他也是念大悲咒跟大家結緣。有急難,佛在《無量壽經》也勸我們念觀音菩薩聖號,這個是一個善巧方便,一個補助。

  不管什麼法門,修到最後都是同樣一個目標,都是要回歸自性,達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目標都是一致的。但是方法那很多,那根器不一樣,眾生的根器不一樣,佛有很多方便法門來接引。像基金會簡豐文居士,你叫他念佛,他就是不肯念。每一次,以前我會跟他吵得面紅耳赤,現在我不會吵了,現在我知道這個不能勉強,各人的因緣,各人根器不一樣。他喜歡參禪,他對禪有興趣。那對禪有興趣,行不行?行。佛還是依照你的興趣、你喜歡的法門來幫助你達到明心見性。一旦達到明心見性,那你所有的法門都全部貫通了,就如同這個經題講的,《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總一切法,持一切義,你都得到了,都現前了,總持的法門你都現前了。

  這部經主要是介紹如何持誦大悲咒,大悲咒就是出自這部經,我們必須要知道。如果沒有經的依據,也會給人很多疑問,所以我們講經說法就是要依據經典做一個標準。我們三皈依,講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法就是經典,經典就是我們修學理論方法的一個依據、依靠,離開這個經那就不行了。所以古大德講,離經一字,如同魔說。雖然佛是不立文字,但是離經一字又如同魔說,讓我們在經裡面去體會不立文字那個真實義。如果我們善解,我們學習任何一部大乘經典,顯宗、密教都一樣,都可以幫助我們開悟,達到大徹大悟。

  經這個字,「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這是別題,一般講經,它是介紹經題有通題跟別題,別題,這幾個字就是別題,這二十一個字,這二十一個字是別題。別題就是區別跟其他經不一樣的,它是獨立的一部經,就是別題,個別的。比如說同樣是觀音經,那顯宗密教的經題、名稱也不完全相同,那不完全相同,也就是屬於別題,個別的。這二十一個字是別題。經這個字是通題,通就是凡是佛講的都稱為經。在古印度,在梵文裡面,它不是叫做經。這個經是根據我們中國儒家、道家,在我們中國古聖先賢,聖人講的稱為經,我們一般講四書五經、十三經,老子《道德經》、莊子《南華經》。在我們中國,古人聖人講的稱為經,就是把聖人講的道理尊稱為經。尊稱為經,就是不能改變的,它是真理,它是事實真相,一旦稱為經就是真理。聖人以下,這個稱傳,就不敢稱經。

  在古印度,經叫修多羅,它是那個貝葉樹,梵文刻在貝葉樹,那一片一片的樹葉穿個洞,用繩子穿起來,一串一串的,叫貝葉經,叫修多羅。中國對聖人講的,最尊重就是用經。所以佛法傳到中國來,我們中國人也給它尊稱為經,尊稱為經就是對它最尊重的,因為它是真理。但是佛經這個經有契經的意思,「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所謂契理契機,這稱為經。經也有很多種意思,還有貫攝常法這個意思,貫是貫穿,常是永恆不變,攝就是有攝受力,法就是它這個法則、規則,你不能違背,違背那你就不能成就。這個法就是我們今天這個主題講的如理如法,這個就是法。

  所以我們如何如理如法誦持大悲咒?就要依這個經的指導,我們才能夠如理如法來誦持。如果沒有依這個經,那我們就不能達到如理如法的來誦持大悲咒。好,這個經題簡單就介紹到此地,今天時間也剛好到了,我們就講到這個第二小段。下面第三小段,「觀世音菩薩說與大悲咒的因緣」,下面就有這個經文,我們明天晚上同一時間我們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