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複講20-15〉  (第一0六集)  2006/4/23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20-007-0106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第一0六集的播出。諸位觀眾大家好,阿彌陀佛。上一集我們講到心現識變,都是自己。就像作夢一樣,夢境都是自己心現識變,沒有一樣東西是心外之法,所以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在哪裡?心在諸法。法在哪裡?法就是心現的,心跟法是一不是二。阿難找心找在哪裡?實在講他根本不知道,不但真心不懂,妄心也不懂。你若一樣懂,一切都懂。你若懂得真心就知道妄心,你徹底了解妄心,你就明白真心。宇宙是一,活活潑潑,是自己,就是我們自己,自己對自己哪有不愛護的道理!所以佛法說「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慈悲沒有條件的,也沒有等級,不分種族,平等的。

  因為遍法界虛空界是自己心現識變的,所以裡面一切萬事萬物都是自己,怎麼不愛惜?我愛惜我的眼睛,一粒灰塵都不能讓它污染,我愛護我的身體。在這裡明白了,我愛護遍法界虛空界一切剎土眾生,這是菩提道,為這個求生淨土,這就是究竟圓滿無上菩提的佛果,我為這個目的求生淨土。這是如來本願,一切諸佛如來希望一切眾生快快成佛,與如來的本願完全相應。我們接著再看第三時慈雲懺主的淨土文:

  【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我們看這一段。這段是說阿彌陀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我們在《無量壽經》讀到,他出家之後,這是法藏比丘,在自在王佛面前發了四十八願,『本誓』就是指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每一願都是接引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往生淨土。這一願,此地就是提起第十八願。四十八願實在講是以第十八願為中心,第十八願說什麼?十念必生,這個十念是講臨終十念。即使這個人一生都沒有接觸過佛法,臨命終的時候有一個人教他念佛,他就能接受,真正肯念,求願往生,都能得生,這個法門不可思議。臨終才遇到善知識勸他念佛求生淨土的,這是過去生善根福德因緣在這一生臨終的時候才成熟。這是一生當中沒有緣遇到佛法、遇到淨土法門,到臨終的時候才遇到,在那時候善根福德因緣具足,這種人有。但是我們現在已經學佛了,接觸佛法,也修學淨土法門很多年了,我們必須在平常要認真努力念佛。

  所以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的一段開示也非常重要,有人說臨終再念就好,反正一念、十念都會往生,到要死的時候再念。蕅益大師的回答說,如果沒有平常一日至七日的功夫,怎麼會有臨終一念、十念?臨終一念、十念怎麼會得力?所以這功夫還是要在平常,除非他一生都沒有遇到佛法,沒有遇到淨土法門,沒有人告訴他,那就沒辦法。所以有很多人看到十念必生,產生這個錯解。

  所以現在日本有一個宗派叫「本願念佛」。實在講古人、古大德提倡本願念佛沒有錯,決定正確。現在人修本願念佛是投機取巧,抱僥倖的心理、投機的心理,這個不能往生,沒有誠意。四十八願他統統不要,專門只要十八願,這個錯誤。這樣阿彌陀佛發第十八願就好了,他發其他四十七願做什麼?那不就多餘了!所以日本的本願念佛對第十八願誤會很深,所以都抱著一個投機取巧這種心態,當然這就不能往生。我們在前面看到中峰禪師的開示,發願。這個法門是信願行三個條件,願要與四十八願願願相應,中峰禪師講得很清楚、很明白。這個話不是他一個人講,古來祖師大德都是這麼說的。我們在大乘教裡面懂得這個意思,《華嚴經》上常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是佛法裡頭不變的一個基本原則,那你就曉得四十八願每一願必定包括其他四十七願,少一願,這個一願就不圓滿,就有欠缺。

  所以現在人不懂這個道理,以為四十八願,我只要第十八願一願就可以,臨終十念必生,其他都不要了。你這個一願孤立了,裡頭沒有其他四十七願,這一願就不能成立。為什麼說古大德提倡不錯?古大德四十八願,他知道第十八願裡頭圓滿含攝其他四十七願,一願也沒缺少,那行,那個沒錯。現在人不懂,這說得不好聽,誤導眾生,錯誤引導眾生,讓這些好心念佛求往生的眾生到最後不能往生,這是誤導。這樁事情古來祖師大德不斷的提醒我們,唯恐我們錯會意思,以為臨終十念,那就到臨終再念就好,現在念得那麼辛苦做什麼?平時不用學佛了,吃喝玩樂,到臨終再念就行了,何必平常那麼辛苦?好像念佛有這麼便宜的事情。

  古來大德告訴我們,臨命終十念往生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你到臨終的時候能不能具備這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臨終的時候頭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迷惑、不顛倒,這一點你能做得到嗎?你仔細去看病得很重的人,快要往生的人,快要走的人,你去看看他,大多數連他家裡的人他都不認識,病得迷惑顛倒。《地藏經》說閻浮提眾生臨命終時,眼耳更無見聞。眼睛也看不到,耳朵也聽不到,連自己的親人都不認識,迷迷糊糊。在這種狀況之下,這個十念、一念不起作用,不會念。連他的兒子、孫子都認不得,都不知道,他還會知道阿彌陀佛嗎?不可能,人已經昏迷了。所以這頭一個條件非常困難。這我們平常可以去觀察,有幾個臨終的時候頭腦很清楚?臨命終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很大的福報,你有沒有這個福報?你能不能保證你要走的時候走得很清楚?你能不能保證自己這樣?

  尤其現在,現代的社會我們常常聽到老人痴呆症,如果得到老人痴呆症就完了,西方極樂世界就沒有希望了,去不了,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個痴呆的人。《彌陀經》上講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換句話說,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大善根、大福德。大善根、大福德他會痴呆嗎?哪有這種道理!痴呆是業障現前。所以佛、菩薩、祖師大德教我們在生前修福修慧,你有福有慧,臨命終時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不會痴呆。頭一個條件,你想想看你有沒有這個把握。

  第二個條件,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快要走了,一口氣就要斷了,這個時候你遇到善知識來勸你念佛,這個時候要有人來提醒,你能不能在這個時候遇到這樣一個人提醒你?如果這個時候沒人提醒,縱然頭腦很清楚也不能往生。這個時候要有人提醒,沒人提醒,自己也不知道要念佛,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助念,助念很重要,所以頭腦清醒還是要有人助念才能往生。頭腦不清醒,助念也有利益,什麼利益?幫助他消業障,但是往生沒把握。幫助他消業障這肯定是有,這我們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的經文,我們都會讀到。臨命終時,家中眷屬為臨終的人念一尊佛的名號,或者一尊菩薩的名號、辟支佛的名號,都可以幫他消業,有這個利益,但是往生就沒有把握。往生必須頭腦要清醒,這是先決條件。頭腦清醒,有人助念,有人提起,這就有可能往生,所以助念很重要。如果自己真正有功夫,可以不需要人助念;自己沒有這個功夫,助念就很重要,旁邊要有人提醒。這第二個條件,要遇到有人來幫助。

  所以我們過去,也有人往生的時候人家不知道,到被人發現已經往生,像在這種情形之下,助念就超過那個時間。當然往生之後的四十九天內一直幫他念佛,對他消業障、增福慧當然是一定有幫助。但是最關鍵就是臨終那口氣,將近要斷還沒斷的時候,那個助念是關鍵。我們臨終的時候,是不是那個時候有人提醒?有人幫助?這也很難說,這要看因緣。這第二個條件,要有人提醒。

  第三個條件,人家提醒你立刻就信,就能接受,就依教奉行,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一點懷疑都沒有,馬上就接受,馬上放下,願意往生西方,這個世間一切放下,真正做到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心求願念佛往生淨土,這能往生。但是如果人家提醒,心裡有懷疑,憂慮牽掛,這個世間還放不下,有的還想到子孫,想到我的財產還有多少沒有處理,想要再多活幾年,這也沒法子,有人助念也不能往生,他沒有這個願,他不願意往生西方,跟佛的願就不相應。這談何容易!確實不簡單。所以頭腦清醒,有這個條件,又遇到別人提醒你,勸你念佛,你還半信半疑,到那個時候怎麼可能一聽馬上就相信?怎麼可能馬上就發願?這也不簡單,所以十念必生在理論上講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事實上有困難。

  但是事實上這種人有沒有?有,真正是億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這我們在《淨土聖賢錄》有看過,臨終一念十念往生,像唐朝張善和一生殺牛,一生也沒有遇到佛法,當然不知道要念佛。一生殺牛,殺業就造得很重,到臨命終時,快要死的時候,牛都來討命了,牛頭人身,牛頭人很多,圍過來要討命。這就是他一生殺的牛,這個時候到他臨終,人運氣衰弱了,快要走了,這些冤親債主全到了,要跟他討命。這是地獄相現前,非常恐怖,他就喊救命,看到這些牛頭人看了非常恐怖,喊救命。剛好有一位出家人從他家門口經過,聽到裡面怎麼有人在喊救命?進去看看,看到張善和,說很多牛頭人要跟他討命,請人救命。這個時候這位出家人拿一把香,讓他拿在手上,說你快念阿彌陀佛,快發願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時候張善和香接過來,毫不躊躇,一心念阿彌陀佛,念了十句說牛頭人沒有了,這個出家人說你趕快再念,再念沒多久說阿彌陀佛來了,就命終了,跟阿彌陀佛往生到西方。這是臨終一念十念往生的,這是符合《觀經》下品往生的,下三品往生。這種人是有,但是真的億萬人中難得有一個、二個,很少數,很少。

  這種人往生,我們看來好像他很幸運,他臨命終時,一生造這麼重的惡業,臨終頭腦還清醒,又遇到善知識來開導他,勸他念阿彌陀佛,快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聽了之後,他馬上不懷疑,沒有躊躇,就相信,就發願,願意求往生西方,這個世間一切放下,就肯念佛,雖然在很短的時間,他信願行具足。這種人不是偶然的,我們只是看到他這一生沒有修,看到現前這一生他沒有修行,而且造惡業,但是過去生中他有修。這個人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修念佛法門,念佛善根積得很深厚,沒有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但是已經修很久了,不知道修幾生幾世都是修念佛法門,所以善根福德累積很深厚。只是在這一生當中沒有遇到善緣,他遇到的緣都是惡緣,所以就迷惑了,所謂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紅的,他就變紅的;近黑的,他就變黑的。

  這是各人遇緣不同,有人一生當中遇到善緣,有人遇到惡緣,遇到善緣他造善業,遇到惡緣就跟人家造惡業。這是這一生沒有遇到佛法,受環境的污染。但是到臨命終時,有人這麼一提醒,他過去生中深厚的善根福德立刻現前,這接上了,跟過去生修的接上了。他是這麼走的,這也不是偶然的。這個講法符合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上品上生章》裡面所講的,他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總在遇緣不同。這句話講得好,總在遇緣不同。你這一生沒有遇到善知識,沒有遇到好的因緣,縱然過去生中有深厚的善根福德,還是不能現前,這個緣也很重要。

  所以我們自己如果真正要能夠有把握往生極樂世界,臨命終時有把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你從現在開始就要下功夫,要做準備工作,這個功夫就是斷惡修善。斷惡修善是福報,你真正有福報,臨終沒有病苦、清清楚楚是屬於福報,你要有福。現前有福不要去享受,你把你的福報享盡了,臨終沒有福。現在有福報,這個福報讓別人去享,供養大眾,福報就更大了。我們希求福報到什麼時候享?臨命終時享。臨命終時心不顛倒,意不貪戀,心不錯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無比殊勝的大福報。因為這個關口的時刻裡面,關係到我們來世,你來世走向佛道,不是在六道。

  所以這個十念千萬不能錯會,不能有僥倖的心理。現在有不少修本願念佛的,你們自己要多想想,最好多看經、多讀經、多聽經,經多讀幾遍,經多聽一點,了解這些道理。世間法存僥倖的心理都不能成就,何況成佛的大法!僥倖的心,投機取巧,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自己要多想想。這是引用佛的誓願,我們今天的願望跟佛的誓願相應。

  『若有眾生』,這個範圍很大,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六道眾生,主要是對六道眾生講的。『欲生我國』,「欲」是你願意、你嚮往,希望生西方極樂世界。下面講的是條件,你必須要具備『志心信樂』。「志心信樂」就是這篇文裡頭頭一句「一心歸命」,一心歸命才是真正的志心信樂。志心可以當作真誠心講,也可以當作志願,我的願心,志心就是願心。我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相信,真正有西方極樂世界,真正有阿彌陀佛接引往生的事,相信自己真正有條件往生極樂世界,具足這三種信,這才叫信心成就。「樂」是愛好、歡喜,就是有信有願。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頭告訴我們,往生西方世界的條件就是信願,真信切願必定得生。

  下面講念佛功夫淺深是關係你品位高下,念佛功夫深的人品位高,念佛功夫淺的人品位低,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淺深,得生與否在信願之有無。這信願行三個條件,臨終十念,這個十念是行,也具足了信願行。即使臨終一念,那一念也是行,這條件相應。信願真切,一念十念都可以往生西方。所以能不能往生關鍵在信願,品位高低關鍵在持名功夫深淺。這是我們念佛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主要的三個條件,少一樣都不行,我們一定要清楚明白。

  後面這兩句話我們很熟,很熟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我們常常念《無量壽經》四十八願,每一願底下都有這兩句話。佛曾經發過這個願,如果眾生他具足這個條件,他不能往生,法藏菩薩他就發願,我不成佛,我不會成佛。「成正覺」就是成佛。法藏菩薩現在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了,就是阿彌陀佛,成佛到現在已經十劫;換句話說,他四十八願願願都兌現。有一願不能兌現,他就不成佛,這個話的意思很深,一定要曉得。一願不能兌現就不能成佛,不是只有第十八願一願,四十八願願願都要兌現。中峰禪師在這裡開示講得好,一定要與四十八願願願相應,你這個第十八願就相應了。怎麼能夠專取一願,捨棄其他四十七願,阿彌陀佛要怎麼成正覺?佛經義理都講得非常圓滿,我們自己要仔細去讀誦、去觀察,不可以看偏了。你要是看偏差了、錯解了,你這一生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願望達不到,你落空了。我們再看下面的文:

  【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

  由於佛曾經發過這個願,我們現在發心跟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我們今天認真念佛。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其目的是幫助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圓滿成佛,這是佛心,這是佛的意思。但是佛教化眾生最難得的是隨緣,佛不攀緣,我們在經教裡面看到普賢菩薩的十願,你看「隨喜功德,恆順眾生」。隨喜、恆順,佛對一切眾生沒有一絲毫勉強,所以你喜歡什麼法門,他就跟你講什麼法門;你喜歡修什麼法,他就教你修什麼法。他不會給你介紹說這個法比那個法好,你看一切經裡頭佛從來沒有說過這個話。隨順個人的根性,隨順個人無始劫以來的緣分。

  一個人在一生當中,像我們今天對這個法門歡喜,不是這一生的事情,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學過這個法門,因為過去生有學過,這一生又接觸到就生歡喜心。另外法門你接觸很多次,歡喜心生不起來,什麼原因?生疏。以前從來沒有往來過,過去生沒有修過,所以這一生接觸很多遍還是很生疏。對淨土法門很熟悉,過去生修了很久。所以一切眾生根性不相同,志趣不一樣,愛好不相同,佛能隨順,所以佛心清淨,佛這個做法真的是度我們自己。我們自己為什麼度不了自己?我對這個法門歡喜,勸別人,你也信這個法門,他也信這個法門,他要不相信的時候,自己就起煩惱,這樣就完了,煩惱習氣一現前就墮落了。你要能像佛一樣,心胸拓開,各隨其好,不要勉強人。你介紹給他,他能接受很好,不接受也好,都好。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都好,沒有一樣不好,所以我們要學佛這種心態。你看,我們要是學佛的心態,你的心胸多開朗,你多清淨平等,這樣來自度,自己度自己。度自己度什麼?自己煩惱消除,這就是度自己。

  佛的示現,意思很深很深,讓我們看到了覺悟,我們應當向佛學習不要執著。他如果學其他的法門,我有能力幫助他。像釋迦牟尼佛有能力,你想學教,教你教;你想學禪,教你禪;你想學密,教你密;你想學律,教你律,無論想學什麼,佛都有能力教,全知全能,所以他能夠普度眾生。我們沒有那個智慧,沒有佛那個能力,只能學這個法門。

  別人要學其他的法門,我們介紹給別人。家師以前也舉過一個例子,有人要學禪的,家師就把他介紹給香港大嶼山聖一老法師,這是家師認識的現代宗門的大德。這是一個好老師、好法師,是專修參禪的,參禪他是專門的,家師對他也非常景仰。如果有人想學禪,他就介紹給聖一法師。想學唯識,過去家師都介紹給新加坡演培老法師,他是專門修學法相唯識宗的,所以家師會介紹給別人。這個人要學,不必一定要把他拉著,你去學那個法門不好,不好修,不如我這個法門,不可以這樣說法,這個說法不是佛的意思。這個說法我們自己心裡有負擔,什麼負擔?因果的負擔,自己的心不清淨、不平等。

  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不平等的是眾生的根性不平等,眾生的福德不平等,眾生的因緣不平等,法門決定是平等的。我是哪一種根性,哪一種法門適合我,自己要認識清楚,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沒有一個不成功的。你要想成就,這一生圓滿成佛,決定要捨棄世出世間這一切污染。煩惱習氣你要放下,這個東西障礙了我們的心性,障礙了我們的修學。真正學道功夫得力的人,他的心境永遠是清淨的,永遠是快樂的,決定不會生煩惱。

  不但學道,在中國過去儒家讀書人,讀書明理。你看《論語》,這是記載孔老夫子一生的言行,第一句話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從孔子一生經驗當中,這個世間所有一切法,我們今天所講一切行業,所有一切的事業,哪一種最好?你看孔老夫子他老人家的心得,他說「吾嘗終日不食」,我一天都沒吃飯,「終夜不寢」,一晚上都沒睡覺,「以思」,我在想。想很多,想到最後,「不如學也」。學習,這是世間最快樂,任何事業,任何行業,不如學。學了以後,教,現在的話是從事於教育的行業,這個行業清高,這個行業快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古時候的教育,學什麼?學聖賢,讀書志在聖賢。中國古人讀書求學目的是什麼?目的是自己要做聖人、做賢人,這個目的正確,我們佛法講的轉凡成聖。

  佛一生從事於教學工作,教學的目的我們把它歸納只有三句,第一個是幫助一切眾生轉惡為善,這是最低,對一般普通人來說。天分高一點的,聰明伶俐的,幫助他轉迷為悟。根性最利的,成績最好的,再提升一層,幫助他轉凡成聖,這是教育的目的。今天麻煩大了,今天教育沒有了,學校這麼多,教什麼?教名聞利養。今天學校的目的是在求名求利,不是在作聖作賢,聖賢教育沒有了。這就是世界動亂,災難頻繁,許多外國宗教裡面講的世界末日。我們看看現代社會的現象,真的就好像是末日的前兆,很可怕。這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下面下一集再繼續向大家報告。謝謝大家的收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