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複講20-15〉  (第六十二集)  2005/11/15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20-007-0062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第六十二集的播出。諸位觀眾大家好,阿彌陀佛。上一集給大家講到六方佛,六方佛我們這一集接著講「北方」,請看《彌陀經》經文: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燄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這一集我們從這段經文看起。你看世尊表法很有意思,前面西方世界講了七尊佛,現在到北方又舉五尊佛,所以西方這七尊佛比較特殊的,一般的時候普通都是五尊。我們一般講五方佛,東西南北、中央,所以一般是五尊佛,舉出七尊比較特殊的。

  此地說「北方略出五佛,表化他」,化他就是教化眾生,他就是他人、別人。前面是成就自己的智慧,成就自己的福德,有智慧、有福德那就要教化眾生。「福慧具足,以度生為事業」,福慧圓滿具足,再來的事業就是度化眾生,這是一切諸佛成佛之後的事業,就是度化眾生。諸佛菩薩在這個世間,他做些什麼?他做什麼事情?我們人在這個世間不可以沒有事業,不可以一天到晚沒事做,只有吃、只有玩、只有享福。如果這一生什麼事都沒有那是享福,在享受,享福沒有再修福,他這個福報是可以享得盡的,福報享盡之後就沒福了,沒有福報。

  我們阿賴耶識裡頭肯定還有不善業,那個不善的業帶給他的就是苦報,痛苦災難。福享完了,善福享完,享受完了,不善的苦就現前。所以人生在世不可以沒事做,不可以不做事,不可以什麼事情都不做,都不做事情就是在享福,福享盡,苦就現前。尤其年輕的人一定要叫他做事情,年輕要吃苦,如果年輕的人不肯吃苦,怕吃苦,一味就是要享福,那麼福報享盡,苦難現前,壽命就到了,所以古人有句話說「吃苦好過吃補」。年輕人,做父母的捨不得讓兒女去吃一點苦、去修福,以後不要說到晚年,可能中年以後就沒有福報了,他的苦難就很多。這就是一般做父母的人不會教兒女,總是怕他受苦,盡量讓他享樂,但是這種愛護反過來是害自己的兒女,害他損福,這我們在這個世間,尤其現在這個時代,看到做父母的人很多都是這種情形,不知道教兒女來修福。年輕的時代福報就享盡了,你想想不用到晚年,中年以後他就沒有福報了,那時候就很悽慘,你做父母的人有可能照顧他一輩子嗎?這不可能。

  過去,這也是很多年前,我曾經聽到悟永法師講一件事情,悟永法師在早期也在澳洲淨宗學會住了有二年的時間。有一次碰到,他提起澳洲有件事情,他說有人去研究,報告澳洲人平均壽命並不很長,比中國大陸的人壽命還短,這個報告大家感覺很奇怪,為什麼?澳洲這個地方空氣好。我們諸位觀眾如果到過澳洲玩,或者有親戚在這裡住過,你打聽一下問問都知道,這裡的土地很肥沃,種的青菜水果營養分都很高。空氣也好,水質也好,吃的青菜水果營養分又高,應該是很長壽才對,為什麼反而壽命較短?後來悟永法師提出他一個看法,他這個看法我覺得很有道理,他說澳洲那些人比較重視享受(享福),尤其社會福利也不錯,失業有救濟金,年老退休國家要付錢給他,後來他一個結論就是這裡的人福報享盡,福報享盡壽命就結束了,我們俗話說樂盡人亡,這個福樂享盡,人就死了,如果提早享受完那就提早死了,壽命提早結束。這佛在經典告訴我們,確確實實樂盡人亡,所以我們對這件事情不能疏忽,尤其我們自己在享福,我們所修的跟我們所享的,我們所花的錢,我們修的是不是夠我們自己花?

  過去我一個大師兄悟本法師在道場常常講,悟本法師很勤快,在道場什麼事情都做,確確實實這一點他福報修了不少。以前在圖書館看到人家享福就會說都在花福報,花誰的福報?花自己的福報。我們一生的福報是過去生修的,過去生修的,過去生修的總是有限,這一生要是不繼續修福,你花的比修的多。我們舉個例子來說,你賺的錢比較少,花的比較多,你想想看你的錢是不是很快就用完?福報也是一樣,我們享的福比較多還是修的福比較多?如果享受的福比我們修的還多,福報很快就享完,福報享完你會痛苦,你會有災難,你的身體就生病,種種不如意的事情就現前。這一點我們大家要認真來反省、來檢討,我現在到底是修福較多還是享福較多?如果享福多過修福,我們要趕快調整過來,要認真修福,多做一點事情,不要什麼事情都不做,那就是在享福。

  所以我們看佛世尊出現在世間,示現出家,出家不是說沒有事情,也不是坐在那裡讓人供養什麼事情都不做。佛給我們示現的,出現在這個世間就是教學,菩薩出現在世間有他的事業。諸佛的事業是什麼?諸佛不從事於世間一般的行業,但是菩薩就有,各行各業都有。佛為什麼不從事其他的行業?他是師道,以佛身出現就是老師的身分,諸佛如來出現在世間決定是以老師的身分出現在世間。以佛身出現就是老師,菩薩就不一定,菩薩可以出現在各行各業裡面。

  我們在《普門品》裡面看到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這就是說三十二大類,菩薩都可以去應化,以各種不同的身分來度化眾生。大家都知道在《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五十三參就是五十三位善知識,代表各行各業、在家出家、男女老少,就是我們眼前看到的整個社會。在這麼複雜的社會當中,各行各業、在家出家都有菩薩示現在裡面,示現在裡面教化眾生,所以菩薩示現在世間從事各種行業的都有。如果以佛的身分出現在世間,他只以老師的身分,他不可以從事其他的行業,佛法是師道,老師的身分決定是天天教學。

  所以釋迦牟尼佛給我們所示現的,從三十歲表演修行證果,證得佛果無上菩提,成佛之後就開始教化眾生。不是說成佛之後沒事了,成佛之後事情才多,要教化眾生,唯一的事業就是教化眾生,教化眾生開始講經說法,八十歲圓寂的,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八十歲圓寂是我們中國人講的虛歲。我們中國人講虛歲,外國人講實歲,如果照外國人說的,釋迦牟尼佛實歲是七十九歲圓寂。我們中國人講八十歲,八十是虛歲,中國人都算虛歲。他實際上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天天講經說法講了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就是現在所講的上課教學,上課教學做了四十九年沒有一天休息,沒有一天放假,沒有,一切時一切處都在教學,從來沒有中斷過,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機會教育,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遇到什麼人,或者是佛叫他來,主動跟他講的,或者是那個人提出問題向佛請教,佛為他解答。

  佛上課不是有固定教室,也不是有固定聽眾。經上講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是常隨眾,佛到哪裡,這些人就跟到哪,他們也把世間一切事業放下,專門跟釋迦牟尼佛學習。所以經上常常列出大眾,排列出來的大眾也是表法的。這一次在此地,我們也做個很簡單的介紹,沒有像講《彌陀經》說得那麼詳細,表法的。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說老實話都是傑出的學生,都是有專長的學生,佛用他們來做代表,顯示在日常當中、教學上課點點滴滴,真實不虛,真實的學問,真實的德行。

  佛所說的範圍非常非常廣大,不像孔老夫子,孔老夫子只講人道,講我們做人,針對我們人道來說,人道以外,天地鬼神,孔老夫子就沒講了,只希望人能把人做好就不錯了,所以講的範圍、教學的範圍只限於人道。佛的教學範圍太廣大了,涉及到今天科學所講的不同空間維次的眾生,範圍非常非常廣大,所以他講到十法界依正莊嚴,這大乘經上常說,《華嚴經》尤其不可思議,講到重重無盡的法界,現在的科學向這個方向去研究了,我們希望他有研究的成果,他的成果肯定與《華嚴經》上面講的相應。

  所以佛是以度生為事業,度生就是今天講的社會教育,佛是從事於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在現在講這是一個行業,但是他的教學不收學費,他沒有固定的學校,一切眾生都是他教化的對象,這真正叫大學。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反正佛是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他的道德、能力、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沒有一樣他不知道,沒有一樣他不會的。現在學校的學位最高是博士,佛才是名符其實的博士。世間學校的博士並不博,他只研究那一部分,一部分而已,超越這一部分之外他就不知道。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就是說不同的行業,隔一個行業就像隔一座山一樣,完全不了解。釋迦牟尼佛是真正廣博,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此地略舉這五尊佛,第一尊『燄肩佛』,「肩」是肩膀,「燄」是火燄,火燄表智慧。我們一個人兩個肩膀,用「燄肩」表權實二智,就是權智跟實智這二種智慧。所以「福慧具足後,即以權實二智,荷擔如來家業,利益眾生」。如來就是究竟的佛果,成了佛之後,他本分事業就稱為家業,叫做如來家業。如來本分的事業就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這個教育裡頭包括了現在人所講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宗教教育,統統包括在其中,這真是大學問。

  他怎樣幫助家庭教育?學生裡頭在家的很多,出家的較少。在家的學生佛就教他,你居家,就是平常在家庭要如何學習倫理道德,要怎樣跟家人和睦相處,要怎樣才能和睦相處,要盡到你自己的本分。像儒家說的父子有親,五倫十義裡面講的「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君臣有義,朋友有信」,五倫十義,這就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就是教你怎麼樣做個好老師,怎麼樣做個好學生,《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頭不是講得很清楚嗎?佛都常說的。社會教育更不必說,無論到哪裡,無論遇到什麼人,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不分文化,只要你肯來學,佛都很樂意教導你,利益一切眾生。這是權實二智,這尊「燄肩佛」來代表。第一尊「燄肩佛」他表荷擔如來家業,用這二個肩膀擔起弘法利生的使命,這是「燄肩佛」代表的。

  弘法利生要擔起如來家業,這個工作要怎麼落實?下面這四尊佛表法的義趣當中就教導我們。『最勝音佛』,「表以音聲作佛事,演說此經,勸教念佛,最勝音也」,這是第二尊佛,北方的第二尊佛。這是表什麼意思?這是純從淨宗法門來說,勸眾生念佛,勸眾生修學淨土法門,這是「最勝音」。演說這部《彌陀經》,勸眾生念佛修學淨土求生西方,這個音聲是最殊勝的,這是從淨土來說,從狹義來說。如果從廣義來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這是《楞嚴經》說的,那就是像釋迦牟尼佛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四十九年天天去教學。佛所出的聲音都是「最勝音」,最勝音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諸位要曉得,勸導一切眾生斷惡修善,使眾生不墮三途惡道,來生還能繼續享人天福報,這個音是勝音,很殊勝。不像現在這個社會,現在社會諸位想想,你眼睛所看的,耳朵所聽的是什麼音?三途之音,三途惡道之音,真的是唯恐你不墮三惡道。引誘迷惑使你墮入三惡道,造作三惡道的罪業。所以現在社會上耳朵所聽、眼睛所看,這是三途之音。

  佛說法的音肯定是清淨音,勝音,是勸人斷惡修善,勸人不墮三途,那是最勝音。最勝音就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這是最勝音。大乘要跟淨宗比,淨宗的音是最勝音,比一般大乘經更殊勝,為什麼?破迷開悟,縱然你有開悟,像禪宗說的開悟,但是禪宗說的一定要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悟還不徹,徹還不證,這沒法子脫離六道輪迴,所以破迷開悟不見得一生能超越六道輪迴,一生能成佛作祖,這是做不到的事情,淨宗能做到。淨宗能教你念佛往生不退成佛,一生就成佛了;不但超越六道,而且是當生成就的佛法,當生成就就是說我們這一生直接就去做佛了,所以這個法門是無比的殊勝。特別是「演說此經」,此經跟《無量壽經》是相通的,同一部,不但跟《無量壽經》通,跟《華嚴經》也通。

  古大德說的,《華嚴》、《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是同一部經,《華嚴》叫大本,最大本的《無量壽經》,我們現在讀的《無量壽經》叫中本,《佛說阿彌陀經》叫小本,古大德這個說法一點都不錯,這三部是同一部。《阿彌陀經》這是小本略說,概略簡單介紹。《無量壽經》就講得比較詳細,比《彌陀經》詳細很多,把極樂世界方方面面都跟你介紹出來,我們在這個世界要如何修學也說得很詳細,這是《無量壽經》。所以我們一般修學淨土,《無量壽經》是第一經,你要不深入《無量壽經》,對《彌陀經》我們就很難理解,因為《彌陀經》經文不長,但是它包含的義理無量無邊,我們一般不深入經藏,我們看不出來,不知道它的意思,所以讀《無量壽經》再來讀《彌陀經》,那麼你對《彌陀經》的認識跟了解就能進一步深入。《華嚴經》當然分量更大,起碼比《無量壽經》大一百倍,那是廣說,廣泛來說明,做最具體、最詳盡的說明,所以這三部經是同一部經。

  「演說此經」廣義來說就是演說往生淨土的經典,「勸教念佛,最勝音也」,這就是你把弘法利生、如來家業真的荷擔起來了,承擔這個不可思議的事業。

  再看下面這尊佛:『難沮佛』,「表弘護正法,勇猛精進,不畏魔外一切障難也」,「沮」是破壞的意思,「難沮」就是很難破壞。弘護,弘法、護法是一體,弘法、護法的功德是相等的,都平等,甚至於護法的功德還超過弘法。弘法的人一般講不容易,很難得了,但是護法更困難,如果沒有強有力的護法,這個弘法的人再好,沒有人護持,沒有機會弘揚佛法,換句話說,這個教員真好,有學問、有德行,又有一套很好的教學方法,但是沒有人用他,沒有學校請他去教學,真的他是無用武之地,英雄無用武之地。學校就是他的護法。

  如果今天你學成了,你真的是個很好的弘法人才,沒有道場請你,你無能為力。道場的主人、住持、當家、這些執事,這都是護法人才,做護法。他們要護持你,他們若要護持,邀請你在這個道場講經說法,一切都能照顧得很周到,不用讓你操一點心,你專門做講經弘法的工作,一切常住事務方面他們都去分擔,所以弘護要密切配合,這樣佛法就興旺。如果沒有護法,你在他那裡講經他不高興,為什麼不高興?你能講我不能講,信徒常常聽你的,尊敬你都不尊敬我,往往在這當中會產生嫉妒障礙,嫉妒心一起來就來障礙,決定不再給你講經弘法的機會,這個錯了,這是什麼?他沒有這個智慧,他不懂這個道理,也不曉得因果。

  做校長的人不必要講經說法,不必要像教員一樣去課堂上課,不需要。學生聽這個好老師教學,學生學成了,第一個功德是誰的?校長的。我們校長為我們請到這樣的好老師,老師是學校聘請的,請老師的權力是在校長。所以學校辦得好,學生成就的人多,功勞不在教員,功勞在校長,校長有慧眼能認識好老師,有能力能聘請好老師,所以護法的功德在弘法之上。弘法是教員,護法是校長,校長有權力聘請你,也有權力解聘不請你,我不要了,他有權力,弘法的人只有聽命令,你聘請我,我認真來教;你若不請我,我只好就走了,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道場的成就是在出人才,這個道場要不出人才,你就全盤失敗。出什麼樣的人才?能不能出人才這個關鍵在住持、在常住綱領執事。綱領執事就是這個道場裡面有權力的這些人,住持、當家、首座、維那,這都是道場裡頭最有權力的人,這個道場要是出人才那是他們的成就,所以道場之興旺衰敗,責任是在他們這幾個人身上。弘法的人才他沒有這個責任,他沒有權,他做不了主,他要聽委派、聽指揮。所以弘法的人是教員,護法的是真正有權力的人。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對出家的人要求統統做弘法工作,護法的工作委託給國王大臣,請他們來護持,他們建道場禮請法師來講經說法,你講得好,法緣殊勝,年年繼續聘請。所以法師一定要修養自己的道德學問,言行都是社會大眾最好的榜樣,為什麼?他要做好樣子給人看,他要是做得不好,人家就不再聘請你了,甚至於你這部經講完,下一部經人家就不請你講,不認真、不好好的學習不行。所以教員跟職員要密切配合,弘護正法,這樣就不會被破壞。尤其是護法重要,護法要正直,要有慧眼,特別是現在末法時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講經的法師不是聖人,他是凡夫,肯定有過失,外面的人抓到他的過失就來攻擊,造謠言來毀謗,種種壓力給護法的人,護法的人如果沒有智慧、沒有毅力,聽這些人閒言閒語,對這個講經的法師產生誤會,把講經的法師開除,這種事情自古至今很多,不是少數,所以弘法、護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在今天又有一個管道了,這個管道是什麼?就是網際網路(就是電腦)跟衛星電視台的傳播,但是這還是要有強有力的護法來主持正義,聘請大德、法師、長者、居士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

  現代弘法不需要很大的場所,一個小小的攝影室就夠了,每天在這個地方面對著攝影機,借著這些科學技術把影像音聲傳播到全世界,有緣的眾生他歡喜聽,無論在什麼地方他都能收得到。大眾傳播的科技愈來愈進步,這是我們導師常常跟我們同學說,大概五年之後應當有可能,五年之後頻道一定比現在加寬好幾倍,就是說電腦網際網路頻道很寬,頻道更寬就很可能代替衛星電視。現在可以說,尤其年輕這一代差不多每個人都用電腦,電腦一打開就等於像收看電視。衛星電視的成本高,網路傳播成本很低,而且很方便,將來接收的接收器可能就像我們現在用的手機電話一樣,螢幕稍微寬一點,無論在什麼時候,旅行都可以聽經,可以看到講經。在以前我們講的,這是我們導師過去也時常提倡,衛星是把講經說法的講堂送到每個人的家庭裡面,你在家庭裡打開電視機就可以看,現在進步了,不但送到你家裡,連手機都有影像、都有聲音,送到你的手上,無論你走到什麼地方,打開就收得到,你說這多方便!這在以前的時代是沒有的,以前的人也沒想過這個事情,現在逐漸逐漸的實現了,成本不高,效果很大。

  所以發心弘法的人要認真、要努力,要學習在攝影室面對攝影機講經教學,把佛法從這個方向復興起來。我們導師心目當中期望每個講經的法師都有一個攝影室,將來在網路上你可以二十四小時的傳播。每一個人專攻一二部經,不需要搞太多,讓聽眾選擇,他喜歡學這部經,他喜歡聽你講演,他天天聽你的,接受你的教誨。這是「難沮佛」表法的。

  弘護就怕魔外障難,這是古今中外都在所不免,我們自己一生當中遇到了不少,遇到了我們不爭,趕緊退讓,這個快速退讓減少障難。總得要記住,要常常想到諸佛菩薩永遠不會跟一切眾生對立,這一點要好好記住,所以菩薩稱為仁者,仁慈的人,仁者無敵。什麼叫仁者?他沒有敵人,這是真正仁慈。若有個人跟他對立,有個冤家對頭,就不是仁慈的人。仁慈的人永遠沒有冤家對頭,冤家對頭找來的時候原諒他,絕對不會跟他計較,決定沒有瞋恨,決定沒有報復,這個人就是菩薩,是一個覺悟的人。沒覺悟的人才會有瞋恨心,才有報復的念頭,覺悟的人決定沒有,所以境界現前的時候看你是覺悟還是迷惑。這些地方,日常生活當中小事情常常會遇到,在小事情上練功,練怎麼樣?逆境、不順心、不如意的事情,沒有瞋恨心,沒有怨恨心,沒有報復心,要練這個功夫。從小事情練起,慢慢大的境界現前的時候,你的心地自然很坦然,你有智慧來處理,就不會感情用事,你才不會被一切魔障來障難你。這一集的時間到了,北方我們介紹到第三尊佛,下面第四尊佛,我們下一集再繼續向大家報告。謝謝大家的收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