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複講20-15〉  (第二十二集)  2005/2/2  高雄佛教衛星電視台  檔名:WD20-007-0022

  諸位觀眾,大家好,阿彌陀佛!這一集請接著看「依報妙」,依報就是極樂世界的環境叫做依報,環境非常的美妙。經文我們讀到: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上一節我們講到「無眾苦」,說到苦苦、壞苦、行苦。苦苦裡面就是講到八苦,八種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這八種是煩惱壓迫身心,我們現在人講身體有很大的壓力,心情有很大的壓力,合起來就是身心受到壓迫,受到壓迫就苦了。前面生老病死,這是我們身體生理上的苦,這人人都有;後面是心理上的苦,精神上的壓力,這個人人也有。在我們這個世間,凡夫這八種苦人人具足。

  在前面跟諸位講到「生」,生苦,生就是出生,我們來出世。其實生苦我們還沒有說,我們先說受生投胎,投胎這四種緣,投胎有四種緣,沒有這四種緣不會在一起做一家人,這四種緣就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

  人,實在講一切的動物,人以外包括一切動物,在六道裡面捨身受生總不出這四種緣,也就是說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這四種緣來結合的。我們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一定要好好的記住,決定不能欠債,決定不能結怨,這兩樁事情比什麼都重要。這一生當中我們遇到聖人的教誨,我們懂得了。如果這一生我們遇不到聖人教誨,不懂,不知道,不了解這個道理,不了解事實真相,你想想看我們是不是會跟眾生結冤仇?這肯定的!很容易跟人結怨。會不會欠債?也是肯定!欠債是什麼?佔別人的便宜,那就是欠債,你欠人家的債。欠債要還債,結怨有報復的,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事情比什麼都可怕、都恐怖。

  人若不懂得學吃虧,古人講吃虧是福,這個話講得一點都沒錯。吃虧為什麼是福?吃虧是你以前的業障消了。要怎麼樣修、修行?修行,行這個字是行為的意思,我們有錯誤的行為;修是修正,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叫做修行,修行就是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我們以前不肯吃虧,這個念頭、行為是錯誤的。我們吃虧上當總是有怨恨、有報復,只要起這一念的心,阿賴耶識裡頭就種了種子,將來遇到緣,這個種子起現行,他就報復了。你說這多麻煩、多可怕!

  要怎樣像佛那樣子真正覺悟,真正明白,我們學佛總是要向佛來學習,要怎麼來學?這一生當中決定不跟人結冤仇。自己吃什麼樣的虧,上什麼樣的當;上當就是被騙了,被人怎麼樣的陷害,心裡頭若無其事,決定不把它放在心上,這就叫修行。沒有怨恨心,沒有報復心,把這種心態修正過來,下一生、下輩子再遇到的時候,就是好朋友了。我們的怨,冤結化解了、化掉了,那就是福,吃虧的人將來就有這個福報。不肯吃虧,懷恨在心,念念不忘,下一次再見面,報復,冤冤相報,這個報復不是彼此兩邊都痛苦嗎?那是禍,不是福。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你說那個有多痛苦!

  冤家對頭是兩方面,一方面覺悟,就化解了。我們不要等別人覺悟,自己覺悟,自己一覺悟就化解了。願意吃虧,願意上當,一心一意認真努力修學、學習,努力念佛,決定要在這一生當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之後,智慧開了,德能、神通現前,那時候我們再倒駕慈航,再到九法界裡面幫助過去有緣的眾生。什麼緣?就是恩、怨,討債、還債,跟我們有這些緣的,我們幫助他,來度他。

  要記住「佛不度無緣之人」,只要有緣,不管善緣惡緣,都可以得度,你以智慧、善巧方便都能幫得上忙,能夠幫他。只要有緣,幫助他破迷開悟,幫助他轉凡成聖,要懂得這個道理,要了解事實真相。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的德行、智慧、福報,障礙別人,阻礙別人,有意無意傷害別人,諺語所謂是損人利己。損人利己的事情決定不能做,你利己,你這一生壽命很短,你能夠得多大利益?你能夠享受多長的時間?但是,這罪報在三途、在地獄。那種苦受,不知道要加上百倍、千倍、萬倍都不止,何必做這種傻事情!

  以前家師在講席當中也時常講起的一個公案,就是以前台中蓮社李炳南老居士在世講經的時候,李老師常常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寓言故事。他給大家講了很多遍,這是家師在講席中,他時常提起李老師這個故事來告訴大家,因為李老師講過很多遍,所以家師說他印象非常深。

  我們大家聽家師淨空上人,如果時常聽他講經,對這個故事大家應該是很熟悉,還有印象。這個故事是說有一個庸醫殺人,庸醫就是說有一個醫生,醫術不高明,醫術不高明當然會耽誤人家的病症,下錯藥,傷害人家的生命。他不是有意的,是他的醫術不高明,把人家的病情診斷錯誤,藥用錯了。凡是給他看病的,小病沒有什麼關係,小毛病而已,那沒什麼要緊,大病請他去看,治一個死一個,醫一個死一個,醫死了不少人,醫死不少人!

  到他自己要死的時候,小鬼把他抓去了,送到閻羅王那裡。他到閻羅王殿,看到閻羅王殿裡頭下面有不少人,都是被他治病治死的,在那裡告他狀。閻羅王就判他下十八層地獄:你治死這麼多人。這個醫生他就跟閻羅王說:冤枉!我不是有心害他,不是故意的,是我的醫術不高明,錯用了藥,藥用錯了,致使病人被他醫死了,我不是有意要殺害他的。不是有意的。但是這麼多的人命,你也要負責要承當,閻羅王判他先墮地獄,然後從地獄出來之後還要還命。

  有意是有意的還,你要是有意殺害人,以後人家也是有意殺害你。無意是無意的還,無意是誤殺。你誤殺人家,以後你也是要被人家誤殺,因果不能避免。古人講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因緣果報絲毫不爽,閻羅王就判他下了十八層地獄。

  下地獄這個醫生還喊冤枉,他心裡還是很不服,在地獄裡頭亂踹亂跳。這一鬧,就聽到下面有人在講話了,聽到下面有一個人說了:老兄,你不要再跳腳,你一直踹、一直跳,你這一跳腳,上面的灰塵,就是塵沙都落到我身上來了,掉了一身都是灰塵。這個醫生他一想:我這是十八層地獄,十八層是最低的地獄了,難道我下面還有第十九層的地獄?他才這麼一說,聽到下面這個人回答他:是!我就是在十九層。他想說:我是庸醫,醫術不高明,醫死很多人,被判入十八層地獄,下十九層地獄的罪不是更重嗎?他就問:老兄你幹什麼事業的?他說:我是教書的。庸醫殺人下十八層地獄,庸教教人墮十九層地獄!這就是說你教書,誤人子弟,耽誤人的子弟比庸醫殺人的罪還要重。

  但是你要知道,一個好的老師,他的功德世出世法裡頭沒有人能相比。在中國,你們看孔老夫子,誰能跟他相比?他什麼功德?教學。好老師,沒有誤人子弟。你看釋迦牟尼佛,好老師,絕對不誤人,教了四十九年。所以教學的功德,世出世法裡面第一。教學要負因果責任,跟醫生一樣。庸教教人墮十九層地獄,這是寓言,未必是真事。

  但是你要曉得,我們這個經上剛剛讀過,周利槃陀伽尊者,前世是三藏法師。他雖然沒有擔誤人,但是有意吝法,等於說教人只教一半,後面他不教了。為什麼?怕別人將來程度比他還高,在他之上。這是什麼?嫉妒心,吝法!墮地獄,地獄罪受滿了,出來了;雖然得到人身,愚痴,得愚痴的果報。吝法得愚痴果報。前世是三藏法師,這是三藏法師,不得了,經律論三藏都通達,為了吝法這個罪業,這一生變得這麼愚痴。我們曉得這一樁事情,這是佛經上的公案,也是跟我們說明因果,所以不可以吝法。有人願意要學習,誠心誠意要來跟你學習,應該要毫不保留教給他,這才是正確的。如果要是把人家教錯誤,當然這要背因果責任。

  在中國,禪宗有一個野狐禪的公案,這個公案很有名,很多人知道。家師在講席當中也時常講起。野狐就是一隻野狐狸,這個事情發生在唐朝那個時代,百丈大師那個時代。我們知道在中國唐朝,「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中國寺院叢林學院的建立,從唐朝馬祖跟百丈禪師他們兩個合作來建立的。

  這個公案是發生在百丈禪師這個時代,這隻野狐狸五百世之前,他也是講經說法的法師,講經說法說錯了一句話,就是說講錯了,所謂是錯下一字的轉語,就是說錯一個字,也不是很多,一個字錯了,但是這個字是關鍵,關鍵的字眼,果報墮落五百世作野狐狸。這個公案過去我們也曾經提起,他也是一位法師,人家來問他說:法師,大修行人是不是還會落因果?意思就是說真正大修行的人,是不是還有因果?他回答人家:不落因果。等於說就是沒有因果,大修行人都沒有因果了。這個話說錯了,就是這個原因墮落五百世當野狐狸。

  以後一直到唐朝這個時代,遇到百丈禪師,這隻野狐狸雖然墮在狐狸身,他還是繼續在修行,修得不錯,也有一點神通,能夠變成一個人,變一個老人,他是變一個老人,百丈禪師要是在講開示他都去聽。有一天百丈禪師,因為百丈禪師也是一個明心見性的人,當然他知道他的身分,這個老人就是這隻野狐狸變的老人,就去請教百丈禪師,將他的因果向百丈禪師報告,請百丈禪師來解救他,來教他。

  百丈禪師很慈悲,他就說:好,明天我上堂的時候,講開示,你來聽開示,你把以前人家問你的這句話拿來問我。第二天,這個野狐狸變的老人就照約定來到禪堂聽開示,他就提出問題向百丈禪師請問,也是按照以前人家問他的話,問大修行人是不是還會落因果。百丈禪師回答他:不昧因果。以前他回答人家,不落因果,百丈禪師改了一個字,說不「昧」,不昧就是說對因果清楚明瞭,不是沒有因果。如果說沒有因果這就嚴重的邪見,撥無因果這是絕對錯誤的,百丈禪師就給它改一個字。這個野狐狸變的老人聽到百丈禪師給他開示,他就答謝頂禮,他就脫離野狐狸身。

  到第二天百丈禪師就找了一些人,說要到後山埋一隻野狐狸。結果第二天到了後山,果然看到一隻野狐狸死了。百丈禪師就跟大家說,這隻野狐狸就是昨天化作一個老人來問我問題的那個人。他是野狐狸,他五百世前是講經的法師,回答人家問題說錯了一句話,致使墮五百世作野狐狸,今天遇到百丈禪師給他開示,他才脫離野狐狸身。所以果報很可怕,說錯一個字,果報墮五百世野狐身。百丈大師救了他,他要遇不到百丈大師,還是要在畜生道裡面受罪。這是說什麼?教學不能不謹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能強不知以為知,不能夠愛面子。人家問我,我不知道,感到難為情,自己總是要編一套東西來應付人,這個很可怕。如果你教的東西有錯誤,你就要想到這個野狐禪,你就想到周利槃陀伽,你要遭遇這種果報。

  如果人要問我,我什麼都不會,我怎麼辦?念阿彌陀佛就好!阿彌陀佛是無上法門,決定不害人,不會耽誤人,決定不騙人。勸大家求生淨土,比什麼都殊勝。我們為什麼不這樣做法?古時候這樣的大德、善知識不少,無論你問他什麼,他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除這一句阿彌陀佛之外,沒有第二句話。他自己修行成功了,他教導一切眾生也成功,這個道理太深太深。

  我們這麼多年聽經,聽導師淨空上人講經,實在講導師也常常提示,無量無邊的佛法,到最後都歸這一句阿彌陀佛。你把這一句阿彌陀佛提出來,這是無上法寶。萬法歸一,一是什麼?一就是這一句名號,萬德洪名。一歸何處?歸西方極樂世界。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得彌陀本願威神加持,在那個環境裡面去修學,一生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不可思議!真正是經上講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那個世界叫『極樂』,這是決定不錯的。

  所以投生,我們要了解這個因緣,人與人之間免不了這四種緣。生之苦,前面說過,我們已經過去了,忘記了。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你去投胎,投胎是迷惑,如果你很清楚、很清醒,你不會去投胎。

  六道裡面有情去投胎、去受生,什麼原因?佛在經上講的淫欲。「一切眾生(這是指六道眾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這是《圓覺經》講的一句話。你有淫欲這個念頭,是這樣去投胎的,這樣投胎去的。如果你投胎的時候,你是男身,就是說你要出世是男子身,你會愛女身,對母生愛,出世就是男子。你要投胎是女身,你對父生愛,愛男身。沒有情欲他就不會來投胎,所以情欲不斷,出不了六道輪迴。

  所以在家戒律,「殺」擺在第一條,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是在家五戒,第一條不殺。但是出家的戒律,不淫欲擺在第一條。為什麼?出家要了生死,要出三界,淫欲不斷三界不能出。佛在《楞嚴經》上講得很詳細,這個淫欲是六道輪迴的根,你根沒有拔除,你怎麼能夠離開六道!

  所以你投胎,投胎之後,你生在母親肚子裡頭,佛說這十個月是「胎獄」,在這裡面所受的苦跟地獄沒兩樣;將母親肚子裡面形容像監獄一樣,見不到天日,呼吸不到外面的空氣。母親喝一杯涼水,這個時候你的感受像在寒冰地獄;母親吃一點熱的東西,你就像在八熱地獄、大火地獄,苦不堪言,胎獄。所以這十個月受到這麼極大的苦,把你前世所記憶的東西都忘得乾乾淨淨,太苦了!這個事情我們能夠相信。

  家師過去講經的時候說他有個老朋友,他小孩那時候十幾歲,弱智,就是說智商很低。這個老朋友告訴他,這個小孩孩童時代非常聰明,三、四歲的時候得了一場大病,病好了之後,他的聰明記憶都沒有了。這是講在人間一次大病,就能夠把他的記憶喪失掉,聰明智慧失掉。十個月胎獄的時間這麼長,在胎中把你前世所有一切記憶,忘記得乾乾淨淨,你出生生下來之後就一無所知。

  佛在經上講,胎兒在母親肚子中,七天一個變化,每七天一個變化,講得很詳細,叫苦不堪言。所以小孩生下來,第一個聲音是什麼?我們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第一個聲音就是「苦啊!苦啊!」,就哭!生下來就叫苦,苦一輩子。生之苦。

  有不少小孩生下來能記得前世的事情,那是什麼原因?佛在經上給我們說的,那種叫「奪胎」。他母親懷孕的時候神識不是他來的,是另外一個神識,那個神識也是來討債的,但是欠得不多。母親懷孕要受罪,也得要受十個月罪,身體並不舒服。來討債時間不長,一出世他就死了,神識就離開了。為什麼?他的關係只有這麼多。但是另外一個人跟這個家裡有緣,頭前的神識離開,另外一個神識就借著他的身體,等於說是換了一個神識,這種在佛法裡叫奪胎。

  懷胎的時候不是他來懷胎,出生的時候他才來,所以他什麼都清楚,對於前一世的事情一點都沒有忘記。那現在變成一個小孩了,有的時候小孩會說話,這時候人家說這很奇怪,這是怪物。所以這種小孩有時候就嚇得不敢講話,但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奪胎!這很少數,不是沒有。這種奪胎的人沒有生苦,因為他沒有經過十個月母親肚子裡的胎獄之苦,他沒有,但是這種人少數,太少太少。這是講生苦。

  有生一定有老,所以人要覺悟,釋迦牟尼佛為我們所示現的,他的覺性的確是高,的確非常的靈敏,靈活敏捷。他自己雖然還沒老,但是看到老人,看到老人苦,立刻就想到「我自己將來會不會老?老了是不是跟他一樣」?這就感到恐怖。人活在世間吃五穀雜糧,不能不生病。自己雖然沒生病,看到生病的人那種苦的樣子,覺悟了。這些相,生、老、病、死,任何一個人都不能避免的。

  生老病死的相每天都擺在我們面前,環繞在我們的四周,時時刻刻對我們發出警告,你有沒有覺察到?在佛法裡面講善根深厚的人,他很容易覺察到。覺察到之後,他就思惟這個問題要怎麼解決?這個事情,世間所有一切方法都解決不了,沒辦法解決。世間的科學家,什麼樣的身分也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釋迦牟尼佛捨棄王位,捨棄人間榮華富貴的享受,修道去了,出家去了,為什麼?為了要解決這個問題,死生事大!諸位要好好的聽這個話,我不是講生死,是講「死生」!生死,從生到死這就沒了;死生意思就不一樣,這裡死了,隔幾天另外一個地方就又生了。這裡死,那裡生了,死生永遠在循環,永遠不間斷,這就是輪迴,這個事情才真麻煩。如果死了什麼都沒了,那就好辦,那就沒事了。問題是死了又生,生了再死,死了又生,麻煩很大,一直輪迴。

  佛在經上講的,六道眾生生死輪迴是疲勞,佛在《八大人覺經》說的「生死疲勞」,這都是事實真相。我們有沒有曾經想到生老病死這個問題?生苦的因是欲愛,欲愛要是除掉了,生死的因就斷掉了。這是佛教導我們的,情欲、淫欲,這個是生死根本的原因。欲愛要是斷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這講生。

  老,衰老,中國古諺語說得很好「憂能使人老」。一個人在一生當中憂慮很多,牽掛很多,放不下,很容易衰老,憂能使人老!又說到「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古人說的話都很有道理。多病,大部分是從貪吃而來的,吃壞了。

  前年發生SARS的傳染病,病毒從哪裡來的?有不少人說是從吃野生動物來的。在中國南方一般人都喜歡吃野生動物,野味。現在若要追查這個病原,懷疑是從野味裡頭來的,這都是從表面事相上來追查。真的證明禍從口出,病從口入,貪吃!佛告訴我們,真正的原因不出因果業報,這才是真正的原因,這才講得真正透徹,講明白了。

  就像經上所說的,六道凡夫心裡面沒有放下見思煩惱,他就要受業報。善業,他在三善道得善果;惡業,他必定在三惡道受報。但是一切眾生你找不到一個純善無惡的,找不到,你也找不到一個純惡無善的。一切眾生的行業是善惡交雜,每一個眾生有善有惡,這裡頭就是說輕重、多少、大小不同,只有這個差別,看是善較多還是惡較多,善較重還是惡較重,有這個差別而已。所以他受生以後果報不一樣。善多惡少,他在這一生當中福報較多,災難較少;如果是惡多善少,他這一生要受盡折磨。

  因為有一點小善,也有短時間他過得很平靜,總不出因果報應。你要真正懂得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那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可以補救,所謂是可以把命運果報扭轉。雲谷禪師教了凡的改造命運就是這個學問。了凡先生是個讀書人,有智慧,一聽就明瞭,他就肯照做。改過遷善做得非常認真,果報真的就變了,變得很快,變得很有效。

  家師他學佛看的第一本書就是《了凡四訓》,這是過去朱鏡宙老居士送給他的。他當時得到這本《了凡四訓》,從頭到尾看了三十多遍,非常感動。因為家師說他在年輕的時候,自己所犯的毛病跟了凡先生一樣,但是自己無論在智慧上、在福報上比不上了凡先生,他說他的生活比了凡更可憐,比他更苦。有這麼一個方法能改造,好!如獲至寶,知道要如何來改造命運。接受老師的教誨,接受善知識的教導。

  家師他認識朱鏡宙老居士,這也是一位有學問的老居士,老居士那時候好像是六十八歲,那時候家師是二十六歲,今年家師七十八,過年七十九了,這總是在五十幾年前。老居士對當時在台中蓮社學習的年輕人非常愛護,尤其這些善書他來提供,讓人家看到能夠生歡喜心,能夠依教奉行,他特別會愛護你,真正是像當作自己的兒女來看待一樣。這是教我們要知道因果報應,教我們要知道改過遷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接受這些慈悲、善意的教誨,得益良多,對於自己這一生生老病死就有了轉機。確實老化減緩,不是不老,減緩一點,等於說時間拉長一點。這一點以後學佛,道理漸漸明白,那就是古人講憂能使人老。我們效法導師一生對於這個世間一切事看得比較淡,不會把世間事放在心上。

  我們學佛就是要愈學愈殊勝,一年一年更殊勝。就好像換衣服,這個衣服舊了、老了,換一件新的。學佛有了二、三十年,對經典深入才曉得原來一切眾生都是不生不滅,不僅是諸佛菩薩,所有一切眾生都不生不滅。死了就像換一件衣服一樣,這是家師常常講的,這個身體老了,用了不少年了,用得舊了,不能用了,再換一個;但是愈換愈好,愈換愈殊勝。它不是死,換一個身體。好像衣服穿髒了,破了,不能穿了,再換一件新的。

  生老病死的道理,這個事實若搞清楚、搞明白了,自己才做得了主張。如果這個道理不清楚,事相不明白,你對於這四樁事情,你有恐怖。你想得就不妥當,你處理得就不妥當,麻煩就大了!

  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報告到此地。下面的在下一集再向大家繼續報告,多謝大家的收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