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複講20-15〉  (第十一集)  2005/1/19  高雄佛教衛星電視台  檔名:WD20-007-0011

  諸位觀眾,上一集我們講到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佛說阿彌陀經》經文,經題六種成就,前面大概介紹過了。

  現在我們要看的是「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一直到「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這一段經文。這一段經文在蕅益大師科分裡是「大眾同聞」,這是為後學做示範,目的是希望我們要知道取法哪一類的示範,這些人讓我們做模範。我們想自己的根性是屬於哪一種根性,從這些大德當中,確實能夠勉勵我們認真努力向佛陀學習。

  大眾裡面分三類,第一類是聲聞出家眾,「聲聞居首,出世相故,常隨從故,佛法賴僧傳故」。蕅益大師的《要解》,這一次介紹的是家師淨空上人所節錄的要解,從《要解》裡面節錄出來的。文字不多,含義很深。現在問題大家都知道,佛法在這個時代衰退到谷底了,就是衰退了很多很多,不能再衰退了,再衰退佛法就滅了。為什麼佛法會變成這個模樣?聲聞居首出了問題,蕅益大師講這三句,說這三句話我們仔細反省一下,這三句我們有沒有做到?

  第一個是出世相故,真的出世相,釋迦牟尼佛做出榜樣給我們看,對世間法確確實實沒有一絲毫的染著,不受世間五欲六塵、名聞利養的污染。我們念念染著世間、貪愛世間,對這個世間還有貪愛,這一條就沒做到。做不到怎麼能居首,怎麼能做模範給社會大眾看?所以這是出家眾一定要認真來反省。

  就大乘教義來說,重實質不重形相,但是有實質必定有形相。中國古聖先賢常說「誠於中,必定形之於外」。就是說你心裡真誠,必定自自然然流露在外表,從外表就可以看出你心中,你的思想觀念是超越世間,你的行為必然是出世的,不受世間一切法所污染。

  出世間法從什麼地方顯示?就是對於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沒有絲毫貪戀之心,念念像佛菩薩一樣,念念向佛菩薩來學習、來效法。釋迦牟尼佛當年示現在世間,他一生所作所為,就是我們效法學習的模範。

  佛菩薩到這個世間來做什麼?對自己來說是修行,修行是歷事鍊心。我們到這個世間來,來鍛鍊,或者是來考驗,看我們對這個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我們接觸到、看到,是不是還會起心動念,還有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來這個世間是來考驗。這是對自己,對我們自己修行這方面來說,看我們自己修學的功夫到什麼程度,是不是看到這些,接觸到花花世界,這個心還會迷惑,被它所轉,這是考驗自己。

  對大眾,我們要代替佛菩薩接引眾生,這是對別人,把佛菩薩的大慈大悲、善巧方便,從我們的身上落實,幫助世間一切苦難眾生。所以這是學佛的人要知道的一樁事情。

  幫助一切苦難眾生,幫助的目的有三方面,幫助上根的人在這一生了生死、出三界,往生淨土、不退成佛,幫助上根人。上根就是說他的善根福德因緣這一生成熟了,對於這一類的人,我們要幫助他了生死出三界,往生淨土,不退成佛,這是上根、上等的。

  幫助中根人,幫助他們破迷開悟,幫助他們提升境界。就是說善根福德因緣是有,但是還沒成熟,還沒成熟幫助他成熟,幫助他來提升,這是對中根的、中根根性。

  幫助下根人種菩提善根。下根就是剛剛接觸佛法,過去生中可能有接觸,但是還不深,善根還不深,或者這一生才剛接觸到,這一類都屬於下根。這是結緣的,種善根的對象。下根的人要幫助他種善根,提供機會給他。

  像現在有很多人發心做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地藏王菩薩,佛菩薩的聖號印成像標語一樣,貼在公佈欄,或者電線桿上。流通佛像、講經,這些種種設施,或者寺院的建築,這些都是給社會大眾還沒接觸佛法的人,讓他有機會來種善根。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他看到、聽到、接觸到,佛的種子就種在第八識阿賴耶識,這就是幫助下根的人種菩提善根。有這個善根種下去,這一生不能成就,但是來生來世總有一天他善根福德因緣會成熟,因為他有這個種子在,這是對下根的人。

  換句話說,不論上、中、下根,我們要如同諸佛菩薩一樣,平等利益,對眾生是平等的。在自己來說,理事都平等;在眾生來說,理是平等的,事不平等。事為什麼不平等?因為各人的善根福德因緣不同,道理在此地。所以事就沒辦法大家都一樣,但是從理論上講,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都一樣的。有人善根福德因緣成熟比較早,有的比較慢,這個就沒辦法平等。

  出世相,出世相真正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老實念佛、求生淨土,這個相就是一個形相、一個表現,這是出世相。所以出世相不是說出家剃個光頭換個出家服,形式上是這個相,但是實際上對這個世間一切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要是沒看破放下,這就沒有實質,只有形式,沒有實質。

  「常隨從故」,佛陀在世,這一千二百五十人,這些大比丘僧是常隨眾,不離開佛陀,佛走到哪裡他們就跟到哪裡,這些學生是常隨眾,不離開。今天釋迦牟尼佛不在這個世間了,我們要學常隨,要常隨佛學,是要怎麼常隨?佛不在了,常隨經教,常隨佛菩薩聖像,這就是常隨佛學。

  我們每天不能離開經教,聖像,看到佛菩薩的聖像,使我們真誠恭敬,使我們生起真誠恭敬,這個心有所歸向。我們的真誠心、我們的恭敬心從什麼地方生起來?從佛菩薩的形像。我們見到佛像、見到菩薩像,肅然起敬,恭敬禮拜,這是每一個佛弟子都做得到。可是怎樣把這一分真誠恭敬的心情,遍及現前一切眾生。就是說我們對佛菩薩恭敬的這種心態,來恭敬一切眾生。換句話說,我們對一切眾生的真誠恭敬,如同對佛菩薩無二無別,這是我們供養佛像、菩薩像真正的意義。

  這一條裡面,就是常隨的,最重要的是「隨順經論的教誨」,這一條比什麼都還重要。如果我們不能夠隨從經論教誨,我們就離開佛菩薩了。

  當年佛這些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裡面包括什麼?三迦葉師徒總共一千人,舍利弗師徒一百人,目犍連師徒也是一百人,這一千二百。耶舍長者子他們有個小團體五十個人,所以總共是一千二百五十人。

  這些人「常隨佛學」,不是跟著佛玩的,是常隨佛來學習,跟佛學習的。他們示現什麼?示現放下自己的一切,隨從佛陀教誨。我們想想看是不是這個意思?用現在的話來講,放下自己的成見,自己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一切隨順佛陀教誨;佛教我們怎麼想,教我們怎麼看,教我們怎麼說,教我們怎麼做,我們完全隨佛所教的,這叫做學佛!聲聞眾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這一千二百五十人,他們就是這樣來學習,所以他們是我們的模範,我們要向他們來學習。

  第三句「佛法賴僧傳故」。佛法確確實實是因為這些出家人,現出世相,現常隨佛學,佛法才能夠久住世間。

  我們常常聽說正法久住,要怎樣正法才能久住?如果出家人,這裡講的聲聞,經文講的這些聲聞眾,如果他的心、他的念頭、他的行為都是貪瞋痴慢,好名好利,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出世相就沒有了,讓社會大眾看起來,這個出家人比在家人還不如。這是什麼?這是滅佛法,這不是興佛法,這是滅佛法。你再仔細觀察,他在日常生活中處事待人接物,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完全沒遵守佛菩薩的教誨,佛法怎麼能夠靠他來承傳?佛法就沒有了。

  最近這一、二年,家師淨空上人去訪問日本,跟日本許多淨土宗道場的方丈住持、重要的領導一起聚會。第一次聚會是他們歡迎家師到日本訪問,他們來發起的。

  第二次聚會是家師對他們的答謝。聚會的時候免不了兩方面都有致詞,家師在致詞的時候說過,佛教,大家知道有大乘、有小乘,有顯教、有密教,在中國又有宗門、又有教下;中國大小乘十幾個宗派,宗下面又分派,派裡頭還分系,這種情形有,不同派系!甚至於同一個派系不是一個道場,確實有這個情形,彼此不相往來,而且犯了很大的毛病,自讚毀他,自己讚歎自己,毀謗別人,這是佛門衰落的原因。

  儘管宗派不相同,但都是依照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經論,做為我們修學的依據。經論都是佛說的,所以確確實實是一家人,親兄弟!

  我們想一想,一個父母生了許多兒女,這些兒女彼此不能夠友愛,彼此對立,彼此不相往來,我們想一想,父母的心多難過!這個家庭搞成這個樣子,父母寒心,這是大不孝!

  佛門這麼多宗派彼此互不往來,互相都是自讚毀他,我們想一想釋迦牟尼佛的心多難過!怎麼對得起佛陀!這是大不敬、大不孝。說得不好聽,這不是弘揚佛教,這是在反佛教,反對佛陀在經論上的教誨。

  佛教給我們「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佛教導我們「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佛教導我們「仁慈博愛,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我們想的、說的、做的跟這個完全相違背,這是學佛嗎?這不是學佛,這是反佛。佛弟子反對佛陀教誨,這不是打著佛的招牌反對佛!就是這樣。他相信什麼?他相信他自己的煩惱習氣,相信他自己的名聞利養,他相信這個,他不相信佛的教誨。這事情怎麼辦?要從我們本身做起。

  現在這個時代民主自由開放,這個時代提倡人權,人權比什麼都高。我們不能夠干涉別人,也不能夠批評別人。我們只有檢點自己、改過自新,這些弊病,自己看看有沒有?我們是不是犯了這種毛病?這一點重要,從本身做起。別人自讚毀他,我們要反過來,我們自己謙虛、讚歎別人。別人有九十九件不善的事情,他還有一樁是善的,我們讚歎他這個善的,九十九樁不善的,我們不要去說,也不要放在心上,修自己的純淨、純善,佛法前途才有一線光明。

  同時家師勉勵與會的這些各地來的佛教代表,跟他們共同勉勵,我們自己要覺悟、自己要團結。我們要主動去訪問不同的宗派,人與人之間要常常往來、要互相勉勵。他能夠接受,我們聯合來做弘法利生的工作;他如果不能接受,我們就不要勉強。不但對於佛門不同宗派我們要這樣做,對於世間一切不同的宗教,我們也要主動去訪問。

  這三句「出世相故,常隨從故,佛法賴僧傳故」,我們要把這個理念,真誠恭敬供養世間所有的宗教。希望每一個宗教都能夠認真學習他們的經典,落實他們的經典,把經典的教訓從宗教徒、從神職人員本身來發揚光大,這個世界永久的幸福、和平、美滿才真正能夠落實。

  佛法的教學,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誨,教我們什麼?家師過去講經的時候常常講,教我們明瞭三個事實真相。第一個明瞭人與人的關係,第二個教我們明瞭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第三個教我們明瞭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三個明瞭。明瞭之後你就覺悟,不明瞭是迷惑,明瞭就覺悟了。覺悟之後,我們這一生就有一個正確的方向,有一個正確的目標,過佛菩薩的生活。那就是以善心善意、善行善言,以淨心淨意、淨行淨語對待一切眾生,對待一切萬物。

  佛常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真正能夠學習,像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一樣,淨心遍法界,善意滿娑婆,落實在生活裡。印光祖師教導我們,「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一定是這個方向,一定是這個目標。

  聲聞成就自他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所以這三句裡面的核心,最重要的是「常隨佛學」。這個地方「常隨從故」,這個很好,這句話說得好。今天我們一定要隨從佛陀教誨,佛陀的教誨就在經論當中。經論很多,「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無論你選修哪一部經論都可以,都是一樣的。

  要緊的是要把經論裡面所說的道理,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這個重要。我們真的學會了,真的把自己的成見放棄,隨從佛陀教誨,經論裡面佛教我們怎麼生活,怎麼工作,怎麼樣處事待人接物,我們也完全學習,過佛菩薩的生活,過覺悟的生活,不再迷惑了。

  第二「菩薩居中,相不定故,不常隨故,表中道故」。這四句要解釋,不能誤會,這是不能誤會的。「相不定」,菩薩現的相不一定,菩薩現在家相,也有人現出家相,你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五十三位都是菩薩。在《華嚴經》,就是從外表上來看,他們是法身菩薩,圓教初住以上的,什麼身分都有,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在家出家。相不一定,不是只有現出家相,在家相很多,所以菩薩,相不一定。

  「不常隨故」,不常隨是從形相上講的,他們不像那些聲聞、大比丘僧,天天跟在釋迦牟尼佛的身邊。這些菩薩眾他們常常獨自一個去教化一方,去弘法,教化眾生。而且非常重視機會教育,那是菩薩。

  可是諸位要記住,菩薩學習佛菩薩的經論是一分一秒都不放鬆,比起聲聞有過之而無不及。菩薩完全融化,完全落實了。所以菩薩在排班的時候,菩薩居中,排在中間。「表中道故」,最前面是聲聞,再來菩薩,再來人天,這一點我們要了解。

  聲聞好比是小學生,跟著老師,自己沒有成熟,老師制訂很多規矩,一定要遵守。菩薩是大學生、是研究生,規矩沒有聲聞那麼多,為什麼?他有能力自制,他自己可以控制自己。小學生沒有能力自制,老師要訂很多規矩來規範他。菩薩是大學生、研究生,老師不用管他這些細節,他自己有能力照顧自己。菩薩有能力辨別真妄,有能力辨別邪正是非、善惡利害,菩薩有這個能力。他自己曉得趨吉避凶,不像小學生不知道,老師時時刻刻要照顧他們。菩薩表中道。

  「天人列後」,「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天人大眾排在後面。「世間相故」,世俗之人,一般講世間人。「凡聖品雜故」,這裡面雖然是世間人,世間人裡面有佛、有菩薩應化在其中。雖然應化在其中,表演的角色是世間凡眾,跟世間的凡人沒兩樣,所以他還是列在最後。「外護職故」,天人大眾他們主要的工作是做外護,護持佛法,做護法,來協助推動佛陀的教育。所以示現的有國王、大臣、長者、居士,非常熱心來幫助聲聞、幫助菩薩教化大眾。特別是聲聞,因為聲聞是出家相,教化眾生要很多很多的增上緣,這些工作都是外護的護法他們在做。

  現在一般說的術語,辦活動,辦一個活動,尤其是大型的活動,我們知道需要相當的人力、物力、財力。一個大型佛法弘法的活動,如果是在一萬人以上的,兩、三萬人這樣的場面,我們想想要多大的場所。人必定是從四面八方而來,交通工具、住宿、飲食,這麼多人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組織,才能把這個活動辦好。這個活動裡面有哪一些人來講演、講經,當然這裡面可能還有大家在一起念佛,什麼人來領眾念佛;肯定也有些人趁這個機會求傳授三皈五戒。

  這些籌備工作,召集義工來擔任接待,每個部門工作的義工,人數不在少數,辦這樣一個大的活動,義工可能就要一兩千人。還要籌募財源,財力、物力統統具足,這個活動才能辦得成功、辦得圓滿。這些事情是國王大臣、長者居士這些護法們做的,他們在這個社會上推動佛法的教學,推動弘法利生的事業,佛門叫法會,現在人講辦活動,就是佛門講的法會。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這種活動大大小小,時間長短不定,他一生辦了三百多次,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他辦三百多次的活動。小的活動三、五天,一次三、五天,大的活動有兩、三年,這個時間就比較長。古今中外都沒例外,所以外護非常重要。

  有這麼多熱心的外護,外護是內行人,不是外行人,諸佛菩薩應化在其中,這就是佛門裡面常說的「一佛出世,千佛擁護」。那個千佛裡面可能有一大半是世間相,以在家身分來護持佛法,不是凡夫。大家在一起合作把這一齣戲演好,目的是什麼?目的是教化眾生,教導社會大眾。不僅佛教如是,我們仔細去觀察,所有一切宗教也是這樣,都是神聖的教學。我們再接著看經文:

  【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皆是』指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皆是」,我們要把這個話聽清楚,那不是普通人。『阿羅漢』本來是小乘果位的名稱,小乘修學最高的果位稱作「阿羅漢」。阿翻作「無」,羅漢翻作「學」,所以把它翻成中文意思叫「無學」。無學就是現在所講的畢業了,你所修學的功課統統修圓滿了,沒有再要學的東西,這就叫畢業了。小乘法裡面,修到阿羅漢他就算畢業了。

  現在這個地方是稱「大阿羅漢」,阿羅漢再加個「大」,說明這一千二百五十人不是小乘,是大乘,是大乘的無學。大乘「無學」的位次是第十地法雲地的菩薩,換句話說,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最低的學位,都是法雲地的菩薩。這個地位很高,他們的果位很高,第十地再上去等覺,再上去妙覺,距離成佛已經很近了。

  《仁王經》裡把菩薩分為五等,都用「忍」來稱呼,最高的叫「寂滅忍」,法雲地的菩薩是寂滅忍。比這個低一級是「無生法忍」。無生法忍大家都很熟悉,經上念得太多了,迴向偈裡面常常在念。寂滅忍就比較少聽到,它在無生法忍之上。淨宗迴向偈子裡常念「花開見佛悟無生」,這常念!悟無生就是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是七地、八地、九地,這三個位次所證得的,無生法忍就是這三個位次。第十地、等覺、妙覺(妙覺就是如來果位),這三個位次是寂滅忍,清淨寂滅,《楞嚴經》上所講的「生滅既滅,寂滅現前」,是這個境界,這個不可思議的境界!然後你才曉得這些人到底是什麼身分。他們在戲台上扮演的角色不一樣,實際上是寂滅忍的佛菩薩。

  既然說到阿羅漢,阿羅漢這個名稱,我們也要簡單介紹一下。阿羅漢這個名詞,裡面包含著三個意思,第一個叫「應供」。他福慧圓滿,在小乘裡頭是小圓滿,在大乘裡面是大圓滿,他福慧圓滿,他應當接受大眾的供養,所以叫做應供。為什麼?為什麼他是應供,他是一切眾生真正的福田,你要是供養一尊阿羅漢,你的福報就非常大,種福田!

  福報到底在哪裡?我種這個福我得到什麼?現在人起心動念都離不開現實,確實是很現實,一點都不假。這個人有智慧、有道德、有能力,我們供養他,他為我們服務。我們沒有智慧,我們沒有福報,他住在這個世間,或者是無論住在什麼世間,他總是以善心善意教化一切眾生。教什麼?教眾生怎樣來修福,教他怎樣來修慧,所以佛法是教學。阿羅漢他能夠來教化眾生,眾生要能接受他的教化,一定能得福、得智慧。你說這樣的人,我們是不是要對他恭敬供養,我們對他恭敬供養是不是得福報!真正得福報。

  他的事業我有一分緣在裡頭,就是說他來教化眾生,我恭敬供養他,就參與他教化眾生的事業。我來參與,來供養恭敬,供養不論多少,誠心誠意,這是平等法。供養多少那個沒關係,誠心誠意的供養,盡心盡力的供養,你所得的福慧是完滿的。盡心盡力的供養,誠心誠意的供養,你得的福慧是真實的。你憶念他,觀察他,常常想著他,自自然然我們就生智慧、生福德。

  我們學佛,試問我們是不是常常想著釋迦牟尼佛,或者常常想著阿彌陀佛,常常在觀察釋迦、彌陀?我們是不是這樣在想。他人不在此地,我們要怎樣觀察?經典上介紹得很清楚,讀誦經典是觀察,看這個人的為人,他的做人。

  我們在經典可以看到,佛菩薩,他對一切人,對一切眾生,這一切眾生包括自然環境,植物礦物,自然現象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所以統統叫眾生。觀察他對天地鬼神怎樣的態度,他是什麼心,什麼樣的態度,什麼樣的行為?我們要在這裡頭學習。因為他的存心、他的態度、他的做法都是純正,正而不邪,覺而不迷,淨而不染;純淨、純正、純覺。

  你誦經,天天念經,要是有口無心,你沒有得到利益。你看古大德不是常常教導我們,誦經要隨文入觀,隨著經文讓經文跟自己的心融合成一體,叫隨文入觀,真的把它變成我們自己的,這樣才真正得利益。

  經是釋迦牟尼佛的經,思想見解如果還是自己的煩惱習氣,這有什麼用處?這種讀經,口善而已,心行沒有起變化,你沒有融入、沒有契入。所以經論裡面的境界你不能夠契入,經論裡面的營養分你一絲毫沒吸收,這個經是白念了,你的時間精力都浪費了。說得好聽一點,「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阿賴耶識裡面落個善根種子而已,現在不起作用,這個話也是真的,也不是假的。

  所以讀經總比不讀好。不管你有心無心,阿賴耶識裡頭肯定落下種子。有心、有誠意去讀,這個種子力量較強。無心無意,不得已勉強應付,阿賴耶裡頭這個種子力量很薄弱。布施供養,是修福。阿羅漢第一個意思,應供。

  沒有證阿羅漢之前托缽乞食,在佛法裡面稱為「乞士」,這是比丘,還沒證阿羅漢叫比丘。比丘受二百五十戒,比丘稱乞士(比丘有三個意思),證得阿羅漢果就不叫乞士,叫應供。乞是乞食,中國人講乞丐,但是他不是丐,他是士。士是什麼?是中國讀書人,他有道德、有學問,這樣的人稱之為士。我們現在人說知識分子。

  第二個意思,阿羅漢的意思叫「殺賊」。殺賊不是說去殺小偷,它是譬喻。這個賊不是指人,是指我們的煩惱,我們的煩惱比作賊,劫我們的功德法財。因為你遇到賊,你的財物會被偷得乾乾淨淨,會損失我們的財物。我們心中有煩惱,這個煩惱賊會將我們的功德法財偷光。佛說人有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把我們自性的功德法財障礙住,就等於小偷偷去一樣,你得不到受用。所以把煩惱比喻賊,殺賊就是斷煩惱、轉煩惱,是這個意思。

  這一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報告到此地。下面的,下一集再繼續向大家報告,多謝大家的收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