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三二集)  2020/5/7  台灣  檔名:WD20-037-0532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要》,〈堯曰篇〉第一章,第五節。

  【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第五節,自謹權量至公則說。」這是這章書第五節。

  「總說二帝三王所行之政皆是此法。」二帝三王所行的政治都是這個辦法。「這一節,諸儒以為孔子語,並引《漢書.律歷志》,《公羊傳》昭公三十二年何休注等為證,應可信從。」這節書,諸儒就是歷代大儒,歷代很多大儒都以為這是孔子講的。他們也有引用《漢書.律歷志》,還有《公羊傳》昭公三十二年何休注解等,等就是包括其他的注解為證明,證明說這一節書,第五節這一節是孔子講的,應可信從,就是說應該可以相信、可以依從。

  『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在「包氏注」,包氏的注解,就是包咸他注解,「權,秤也。量,斗斛。」「秤本作稱」,我們以前秤東西的秤、秤重量的秤,一個禾,一個平,本來它是我們現在稱讚這個稱,「是稱物之器,以稱稱物而知輕重」。就是我們秤東西,秤物品知道這個物品輕還是重,古時候都是用稱。「斗與斛,皆是量物之器」,像量米,這個都是一斗米、兩斗米,斗與斛都是來量物品的器具。「以斗斛量物而知多少」,用斗、斛來量這個物品,知道這個物有多少。「《尚書.舜典》所說的同律度量衡之義,其度就是度物的長短,如尺丈等。」度就是我們講的尺,它是量東西、量物品的長短,這個長短有一尺、一丈、一寸,這是度。「謹權量,就是謹慎齊一度量衡之制,使民間貿易公平。」這很重要,不統一不行。比如說過去,一斤十六兩,一尺的長度有多長,一斗有多少,那個度量衡都要能夠整齊統一,這要謹慎度量衡的制度,這樣民間他們貿易買賣才能公平。「邢疏:法度,謂車服旌旂之禮儀也,審察之,使貴賤有別,無僭偪也。官有廢闕,復修治之,使無曠也。審法度,就是審察禮儀制度,使其各有秩序,而不紊亂。」這個禮儀制度也不能亂。「邢疏」,邢昺的注疏,「修廢官之意,是事必有官,官必有人,人必盡職」。這是邢昺的注疏解釋修廢官的意思,是事必有官,有事情必須有專門管這樁事情的官員,有這個官位的名稱,比如現在說局長、部長、院長這一類。就是說事必有官,大大小小的,有這個官位、制度、名稱;那官必有人,必須要有人去執行;人必盡職,人,當這個官的人必須盡到他的職責。「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則四方之政便能順利的施行。」這就是度量衡要整齊、要統一,禮儀、制度要審查,有制度。修廢官,事必有官,官必有人,人必盡職。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則四方之政便能順利的施行,四方的政治就能夠順利來實施、來進行。

  下面這一段:『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興起已滅的諸侯之國,為已絕祀的賢卿大夫立後,舉用隱居的才行超逸之民,如此,天下的民心自然來歸。」已經廢棄的諸侯,已經滅的諸侯,為已經絕祀的賢卿大夫來建立他們後代,舉用隱居的有才能、有德行這些超逸之民,這樣天下民心他自然就來歸了。「劉氏《正義》:《爾雅.釋詁》,滅,絕也。」「《公羊》僖五年傳」,就是在《公羊傳》,僖公五年傳記記載,「滅者,亡國之善辭也」。這個滅就是亡國,講的話比較好聽的,就是亡國的善辭,所以已經亡國的。「許氏《五經異義》解此文云,國謂諸侯,世謂卿大夫。」這個國是諸候,世是指卿大夫,諸候下面是大夫。

  『所重民食喪祭。』所重視的是民、食、喪、祭。「帝王所重視的是民食喪祭四者。」這個四方面。人民,「孔安國注:重民,國之本也」。「重食,民之命也。重喪,所以盡哀。重祭,所以致敬。」「此注很好」,所以雪廬老人他講孔安國注解,這句注得很好,注解所重民、食、喪、祭。「人民是帝王為政的根本,重視民食,是為養民」,民以食為天,重視人民他的衣食住行,食是第一要重視的。再來,「重視喪禮與祭祀,是教民以德」。重民食是養民,重視喪禮與祭祀是教人民道德。

  下面這段講:『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寬厚待人,則得眾人歸附。」對人寬厚不刻薄,眾人就會來依歸、來歸附。「信實待人」,待人有信用、誠實,「則得人民信任」。「辦事敏捷,則有事功。」辦事,現在的話講很有效率,事情辦得就有功勞。「為政公平,則民心悅服。」如果辦政治公平,人民心悅誠服。「《尚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這在《尚書》這個經書裡面,〈洪範〉注解無偏無黨,沒有偏私、沒有黨派,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就是蕩蕩平平,沒有偏私,沒有結黨營私,民心就悅服,全民就悅服。如果有黨派偏私,像現在這些政黨都有一黨之私,民心就不能悅服。「《孔傳》:蕩蕩,言開闢。平平,言辯治。孔穎達疏:無偏私,無阿黨,王家所行之道,蕩蕩然開闢矣。無阿黨,無偏私,王者所立之道,平平然辯治矣。」在孔穎達的注疏裡面也有講,意思也是沒有偏私、沒有私黨。無阿黨,就是沒有一黨之私。這個是王家實行王道,實行王家所行之道一般講王道、辦政治,那就蕩蕩然開闢矣。沒有偏私,無阿黨,王者所立之道,平平然辯治矣,那就是國家就會治理得很好。

  「孔安國注:凡此二帝三王所以治也,故傳以示後世。」孔安國注解,說凡此,這些是二帝三王他們所辦的政治,所以把他們辦政治的態度、方法傳到後世,就是希望後世凡是辦政治的,都要依照這個來辦,那國家就安定,享太平盛世。

  「邢昺疏:此章有二帝三王之事,錄者採合以成章。檢〈大禹謨〉、〈湯誥〉、與〈泰誓〉、〈武成〉,則此章其文略矣。」這是在這章書最後一節,雪廬老人再引用邢昺疏這一段話,來做一個結尾。

  好,這章書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