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寒笳集法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集)  2016/10/19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20-026-0002

  《寒笳集》。諸位同學,我們這一堂課繼續來學習《寒笳集》,我們前面學習到第四段,我們接下來學習第五段。

  【習氣不除。無出生死分。然習氣熏染非一朝一夕之故。不痛加錐拶何由頓革。須猛念身世無常。幻緣虛假。人道難生。佛乘難遇。失此不求度脫。千生萬劫何期。】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我們還是分小段來學習。『習氣不除,無出生死分』,這是大師給我們開示,「習氣」就是煩惱習氣,我們眾生就是有煩惱習氣才會在六道裡面受生死輪迴的果報,要出離生死當然煩惱習氣要除得乾乾淨淨。所以習氣不除就沒有出離生死之分,的確是這樣的,因為造成六道生死輪迴的原因,就是我們有見思煩惱(見思惑),煩惱習氣沒有消除就不能出離生死。

  『然習氣熏染非一朝一夕之故』,但是要除煩惱習氣當然不是很容易,因為煩惱習氣薰習污染不是一朝一夕短時間,是無量劫來的薰染,這麼長遠時間的薰染要斷除當然不是那麼容易。所以下面講,『不痛加錐拶何由頓革』,「痛」是痛下決心;「加」是加以;「錐」是銳利的器具,好像我們雕刻鑿石頭,你要用銳利的器具來錐鑿;「拶」是古代的一種刑具,以木條套在手指頭上,然後把它壓緊、緊縮,壓就會痛。所以對治煩惱習氣,「不痛加錐拶何由頓革」,就是怎麼能夠很快把它革除?這一段就是給我們開示,對治煩惱習氣不是我們一般人悠悠忽忽這樣就能對治的,必定要痛下決心。痛下決心也需要有一個動力、一個推動的力量,我們的決心才能生得起來。

  這個推動力量是什麼?下面講的,『須猛念身世無常,幻緣虛假』。「猛」就是很猛烈的,「念」是觀念,要很猛烈的想到我們身體在這個世間是無常的。無常迅速,時不待人,無常不知不覺它就到了,這是我們要提高警覺的。「幻緣虛假」,我們在這個世間,這一切都是虛幻,虛幻的因緣都不是真的。這是勸我們要看破放下,看破這個世間的真相是假的,幻緣虛假就是這個世間是假的,我們活在這個世間是無常的,不是永恆的。佛在《四十二章經》也給我們開示,「人命在呼吸間」,一口氣不來生命就結束了。如果不趁現在一口氣還在趕快提起道心來斷除煩惱習氣,等到一口氣不來就來不及了。

  下面講,『人道難生,佛乘難遇』。在六道裡面很難生到人道,佛在經上也有比喻「須彌穿針」、「盲龜浮木」,這個比喻在六道輪迴生到人道很難。在六道輪迴,大部分的時間在哪裡?在三惡道。三惡道墮入很容易,墮落到三惡道容易、機會很多,墮落的時間很長。所以古大德有一句話講,「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鄉」。這個話的意思就是在六道裡面生死輪迴,墮落三惡道時間很長、機會很多,生到人天善道機會很少、時間非常短暫,像作客一樣。這是形容比喻「人道難生」。我們這一生得人身,得到人身,「佛乘難遇」,要遇到佛法更難。如果在六道裡面生死輪迴生到人道,生到人間的時候沒有佛法,那也空過了。所以佛門有一句話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這一生得到人身,又聞到佛法,『失此不求度脫,千生萬劫何期』?如果沒有珍惜這個因緣,失掉這一生這個機會,這個機會得到人身又遇到佛法,不在這一生求得度脫生死,那要等待什麼時候?「千生萬劫何期」,就是要等到什麼時候,才再有機會得人身、聞佛法?就不曉得是哪一生、哪一劫了。想到這裡,常常這樣觀想,這個要觀想,想得親切,想得明白:

  【便將是非人我體面界牆。身見慢幢。愛染情性。全體放下不復躊躇。】

  想到這個世間的真相,虛幻無常的,在六道裡面生死輪迴非常之苦,人身難得,佛法難遇,這一生得人身遇佛法,最重要就是要求得度脫。人能夠這樣去觀想,我們世間的是非人我,『體面』就是面子,種種身見、我慢、貪愛全部統統放下,這些統統是煩惱習氣。『全體放下不復躊躇』,「躊躇」就是猶豫,不再猶豫了。

  【將如來出世要法徹底承當。愛樂受持。精勤趨向。自然福慧增長。日造深微。】

  放下了,放下這些世間的情染,我慢、是非人我,這些煩惱習氣放下了。『將如來出世要法徹底承當』,這個要提起,『愛樂受持』,這樣『精勤趨向』,往這個方向精進用功。『自然福慧增長,日造深微』,「福慧增長」,福慧不斷的增長,「日造深微」就是不斷的深入無上甚深微妙法。這一段也是勸導我們要看破放下,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時時刻刻勸導我們,對這個世間要看破放下。我們再學習下面第六段:

  【今時釋子只圖作宗法律師。設無出頭一著。雖頓超佛地者亦不顧矣。】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是講蕅益大師那個時代,是我們中國清朝初年的時候,因為蕅益祖師他是出生在明朝末年,往生是在清朝初年。所以他弘法的時間是清朝初年,這段講當時那個時候。那個時候是三百多年前,比我們現在好太多了。但是那個時候佛門也有很多不如法的,什麼不如法?他講『今時釋子』,「釋子」就是出家人,出家人都姓釋,出家人他出家的目的是什麼?『只圖作宗法律師』,只想做一代的宗師,要得到很多人對他的敬仰,想做大法師。參禪修禪宗想做宗師,學經教想做大法師,學戒律想做律師,出家只是想做宗師、想做法師、想做律師。『設無出頭一著』,如果不能讓他當宗師、法師、律師;『雖頓超佛地者亦不顧矣』,「頓超佛地」就是馬上成佛,對成佛他不關心,他也不重視。重視的是什麼?只是重視想做一個宗師,或者做個法師、做個律師。在蕅益祖師那個時代這種情況就很多了,再看看我們現前這個時代當然就更多。但是這個事情只能看自己,不能看別人,別人有這個想法,也是我們的善知識,他在提醒我們不能學他那個樣子,應該要求作佛,這個才是正確的。下面講:

  【本發心。原非為菩提大道。曠劫遠猷。故一受戒。兢兢缽杖表相。一聽講。孜孜消文為事。一參禪。念念機鋒是務。】

  這一段是給我們講,出家人為什麼出家?參禪,他想做一代宗師;講經說法,想做一代的大法師;學戒律,想做一代的律師。因為出家的動機(就是他的心態),『原非為菩提大道』,他不是為菩提大道來出家的。實在講,還是為名聞利養,發心不對。『曠劫遠猷』,「猷」這個字是打算,或者謀劃。沒有為菩提大道這個目標來打算,不是為這個,不是為成無上菩提的這個方向來出家的。『故一受戒,兢兢缽杖表相』,一受戒表現出來,「兢兢」,這是顯示很小心謹慎的樣子,持缽、拿錫杖,在形式上表現出這樣的形相,看起來持戒精嚴,那是受戒。『一聽講』,聽經聞法,『孜孜消文為事』,「孜孜」就是很努力,「消文」就是把經的文字義理依文解義,在這上面很努力去用功夫,總是在語言文字上做功夫,沒有把經文消歸自性用在自己修行斷煩惱上面。『一參禪,念念機鋒是務』,參禪就是要有機鋒話,參話頭。這是一般出家人都是這樣的情況。

  【至應期禁足閉關等。皆百年活計。人世公案。本分事千萬重矣。】

  『至應期禁足閉關等』,這些形式上的修行,不是為了菩提大道,為了什麼?『皆百年活計』。「百年」就是人生百年,為了生活,為了生活來計畫,也就是說出家是把它當作一個謀生的職業。做這些事情幹什麼?是為了生活,百年活計就是為了生活,為了生活在計畫的。『人世公案』,世間事,『本分事千萬重矣』,世間事種種的都放不下。實在講我們現在出家人也都是這個情況,身是出家了,心沒出家,還是放不下,跟世俗人也沒什麼兩樣。只是換個衣服,在形相上不一樣,但是心理上也是把出家當作一個謀生職業,所以這些世間事也是跟世俗人差不多。

  【彼於微妙佛道。僅從經本上依稀聞解。未嘗親知灼見。終屬半信半疑。】

  『彼於微妙佛道』,「彼」就是指我們出家不是為菩提大道,對於微妙佛道,『僅從經本上依稀聞解』,「聞」就是聽經聞法,有一點理解,就是聽說有這麼一樁事情。像我們聽經、聽講,好像知道了,但是怎麼樣?『未嘗親知灼見』,實在講是似懂非懂,好像聽明白了,實際上沒明白,沒有親知灼見,自己沒有入這個境界。在這種情況之下,雖然聽經聞法,『終屬半信半疑』,總是信了,但是還是有疑惑,信得不真。所以大多數半信半疑,對於經教裡面講的不能全信,不能完全接受,這個情況是很普遍的。

  【於眼前活計。未嘗諦觀三界空苦無常。終覺放他不下。】

  對於經教裡面講的半信半疑,『於眼前活計』,對我們現實生活這些計畫,對我們現實生活怎麼樣?『未嘗諦觀』,「未嘗」就是從來沒有,「諦」是審諦,仔細去觀察,三界是苦空無常。不能諦觀三界的空苦無常無我,『終覺放他不下』,為什麼放不下?因為沒看破,沒有把這個世間的真相看清楚、認識清楚。所以這個世間的一切,「眼前活計」,眼前的現實生活,這個一切總是放不下,「放他不下」,就放不下。

  【雖學成語陵駕佛祖。實一時高興。或初生牛犢不畏虎。或童豎戲劇自稱天王。未嘗以佛祖自期也。】

  這一段就是講聽經,聽經學了一些口頭語,我們一般講口頭禪,也很會講,講得也頭頭是道,實在是一時高興;或者是出生的小牛,牠不認識老虎,看到老虎牠不害怕;或者是兒童在演戲,自己稱自己是天王,不知道那是演戲,在佛門有句話講叫戲論。雖然也很會講,像我們聽經聽多了,我們也會給人家開示,也會跟人家講,但是怎麼樣?我們自己並沒有真正的看破放下,勸別人看破放下,自己沒有看破、沒有放下。所以『未嘗以佛祖自期也』,「以佛祖自期」就是希望跟佛祖一樣,從來沒有這個念頭自己想成佛作祖,沒有以佛祖這個標準來勉勵自己。下面這一段講:

  【間有發勝志者。不能到底唯為菩提一事。或被名利改節。雖云漸變初心。仍是因中夾帶。不可不慎思而痛勵也。】

  『間』就是這個當中,「間」這個字就是當中。當然也有人,或者自己,有時候也發這個殊勝的志願,但是不能貫徹到底。『不能到底唯為菩提一事』,出家修行,不能從頭到尾徹始徹終就是為了成無上菩提這樁事情。『或被名利改節』,名聞利養一來,為菩提(發菩提心)這個事情就改變了。『雖云漸變初心』,雖然講漸漸改變初發心,『仍是因中夾帶』。《楞嚴經》講的,「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就是初發心的時候就有夾雜名利在裡面,也就是初發心的心態動機不純正、不純淨、有夾雜,後面遇到這些境界才會改變。如果初發心沒有夾雜就不會有改變了。所以對這個事情,『不可不慎思而痛勵』,不可以不謹慎去思考,痛加勉勵,改過自新。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儻名關未破。利鎖未開。藉言弘法利生。止是眼前活計。一點偷心。萬劫纏繞。縱透盡千七百公案。講盡三乘十二分教。興崇梵剎如給孤獨園。廣收徒眾如無相好佛。無明業識不斷。俱為自誑自欺。】

  這一段也是很重要的開示。『儻』是儻若,『名關未破,利鎖未開』,這個就是名利,我們的心還是會被名聞利養所動。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藉言弘法利生』,是一個藉口,「藉言」就是藉口,藉口說是為了弘法利生。這樣的弘法利生是什麼?『止是眼前活計』,只是為了眼前現實生活上的一些計畫。『一點偷心,萬劫纏繞』,這一點偷心,「偷心」就是不是真心的,為什麼?因為夾雜名利在裡面。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大經科註》常常給我們提醒,財色名利這個關口不能看破放下,在這樣的情況弘法利生,都是為了眼前活計。實在講為了生活計畫,為了自己的名聞利養,不是真正為弘法利生,弘法利生只是一個藉口。這個心態不對,「一點偷心,萬劫纏繞」,萬劫就是時間很長,這個錯誤的心態一直纏繞著我們。

  『縱透盡千七百公案』,這是講禪宗一千七百則公案,有一則公案參透,那就大徹大悟了。『講盡三乘十二分教』,這個是講經說法,三藏十二部經都講了。禪宗一千七百公案也參了,「三乘十二分教」,三藏十二部經也都講盡了,一個參禪,一個經教。『興崇梵剎如給孤獨園』,這是蓋寺廟,寺廟蓋得很大、蓋得很多,在佛的時代建道場最有名的就是給孤獨長者。我們看《彌陀經》是在給孤獨園講的,佛在這個地方講很多經,這是給孤獨長者他發心建的道場,供養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興崇梵剎如給孤獨園」,就是建寺院道場如同給孤獨園那麼偉大。『廣收徒眾如無相好佛』,就是徒弟、徒眾收很多,四眾弟子。「無相好佛」是一個人名,是尊者優婆毱多,這位尊者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一百年後他出現在世間。為什麼叫他無相好佛?就是他的身相沒有具足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沒有佛那樣的相好,「而其德與佛等」,但是他的道德跟佛一樣,他收的徒眾非常之多。這個是講,縱然是透盡千七百公案,講盡三乘十二分教,興崇梵剎如給孤獨園,廣收徒眾如無相好佛,如果『無明業識不斷,俱為自誑自欺』。無明煩惱沒斷,你參禪也好、講經也好、建道場也好、廣收徒眾像無相好佛那麼多也好,那都是自誑自欺,就是自己欺騙自己,跟了生死成佛道就不相關。這一段也非常重要,總是名利這一關不能突破,做再多的事情都是自欺自誑,不是真的。好,我們再學習下面這一段:

  【悲智相應。名菩提心。發此心已。方得無作戒。又須二六時常自省察。念念相應。即念念成佛。稍不合。便於菩薩戒得失意罪。在慎思而力行之。】

  到這裡是一段。『悲智相應,名菩提心』,我們學佛主要要發菩提心。所以我們在《無量壽經》也看到,我們念佛也是要發菩提心。所以《無量壽經》佛給我們講,三輩往生都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什麼叫菩提心?「悲智相應」,悲是慈悲,智是智慧,慈悲是從智慧所生,智慧也從慈悲所生,悲跟智它相應了,這樣的心叫菩提心。『發此心已,方得無作戒』,「無作戒」就是戒體,我們受戒得了戒體,怎麼樣得戒體?悲智相應,有菩提心。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意思是覺悟。有智慧才覺悟,我們一般講理智。慈悲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不是感情用事,感情是迷惑,發這個心去受戒,才能得無作戒體。戒體它的功能就是防非止惡,戒體能夠防止我們去造惡業,身口意三業不會去造惡業,這是戒體。得到無作戒體,『又須二六時,常自省察,念念相應』,心要常常反省觀察,念頭錯了,要趕快調整過來,這樣念念都跟菩提相應,『即念念成佛』。這個方面如果不是有很深的善根,實在講也不容易,這是講受菩薩戒。

  如果『稍不合』,稍稍有一點跟菩提心違背,『便於菩薩戒得失意罪』,可見得菩薩戒不容易持,論心不論事。『在慎思而力行之』,要謹慎去思惟,努力來修行。所以受了菩薩戒,有很多人受菩薩戒,在家、出家都受了菩薩戒,但是心不是菩提心,沒有菩提心就跟菩薩戒不相應,不相應,念頭有不合就得失意罪,這個就有罪。所以菩薩戒不容易。我們看小乘的戒,戒身口七支,看起來比較嚴格,但是實在講比菩薩戒好持。菩薩戒論心不論事,小乘戒,聲聞、緣覺的戒,論事不論心,他從身口七支去戒,比菩薩戒要容易。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比菩薩戒嚴格,實際上比菩薩戒好持,因為菩薩戒論心不論事,心態稍稍不對,那就得失意罪,就有罪了,所以菩薩戒不容易。我們受了菩薩戒有沒有這樣修?如果沒有這樣修,那念念是得失意罪,這個罪業累積那不得了。

  因此,我們學習到這一段,才知道佛菩薩祖師大德為什麼勸我們要念佛。我們念念提起一句阿彌陀佛,那就是念念成佛,這樣就比較方便,也比較容易。我們念頭念其他的,趕快回歸到阿彌陀佛,那就對了,這個對我們特別是末法時期的眾生來講就比較方便,也比較能做得到。如果要依菩提心菩薩戒來修學,的確也不是很容易;有這個念佛法門我們就能夠修學了,一句佛號圓滿所有的功德,這是念佛法門它殊勝之處。我們學習到這一段,才知道為什麼佛菩薩祖師大德千經萬論處處指歸念佛法門,道理就在此地,它方便、究竟、圓滿。下面這一段講:

  【有三障。能敗戒德。使信心退沒。一瞋恚。橫於自他而生惱害。二我慢。於諸僧寶而生輕忽。三懈怠。於諸妙法不肯學習。三法有一。牽入惡道。忘失信心。】

  這三方面就是三種障礙,能敗壞我們的戒德,讓我們信心退失淹沒了。『一瞋恚』,瞋恚心容易發脾氣,脾氣一上來,『橫於自他而生惱害』,生氣就想要惱害眾生,生煩惱先惱害自己,才會去惱害別人。因為煩惱是從自己心裡生的,當然第一個是惱害自己,先惱害自己,才會去惱害別人,這個是讓我們產生障礙,這是敗戒德。『二我慢,於諸僧寶而生輕忽』,僧寶不能輕視怠忽,這是我慢習氣,這個也是敗壞戒德的一大障礙。對任何人都不能輕慢怠忽,何況僧寶?這是很大的業障,我們要避免。『三懈怠,於諸妙法不肯學習』,懈怠也是很嚴重的障礙,我們生生世世修學不能成就,這個煩惱也佔很大的因素。所以『三法有一,牽入惡道』,這三種有一種就會牽人入惡道,『忘失信心』。這是祖師勸我們要避免這三方面。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若的確求出生死。證菩提。先將近時禪講流弊。盡情識破。自己從來杜撰主意。盡情放捨。軟煖習氣。盡情打掃乾淨。夢幻身命。盡情拌得拋得。種種惡逆境界。盡情看作真實受益之處。名利聲色。飲食衣服。讚譽供養。種種順情境界。盡情看作毒藥毒箭。】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大段給我們開示,『若的確求出生死,證菩提』,這個是我們自己發心的的確確是為了要求出離生死,要證得菩提大道,發了這個心。發了這個心,那要怎麼做?『先將近時禪講流弊,盡情識破』。那是蕅益祖師那個時代,「禪」就是禪宗參禪,「講」就是講經說法,在那個時候參禪還有講經說法已經有流弊了,流弊就是有偏差錯誤的。像前面講的,參禪只是想做一代宗師,講經只是想做大法師,這個當中都有流弊,不是真的為了求出生死證菩提。這些你要認識、要看破,不能被這些禪講的流弊所蒙蔽。現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佛法也很多,比蕅益祖師那個時候不曉得多多少倍,我們能不能認識、能不能看破?這是我們現前學佛人這一生能不能成就一個很大的關鍵,這個是第一關,很大的關鍵。如果這些不正確的,修禪也好,講經說法也好,修什麼法門,如果不正確,我們不認識,被蒙蔽了,被誤導了,這一生又空過了。所以這個自己要有智慧去認識、去看破。

  『自己從來杜撰主意,盡情放捨』,「杜撰」就是捏造的,自己編的,自己認為的。現在有很多人的確他自己寫書,他也在教人,但是怎麼樣?都是自己杜撰的,現在人講創作,他要有創作。佛菩薩,包括我們世間聖賢,你看孔老夫子,他都沒創作。所以孔老夫子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是敘述古聖先賢講的話,敘述來學習,他自己沒有創作,只是把古聖先賢講的話把它發揚光大。佛也是一樣的,佛講的古佛也都有講過,沒有自己杜撰的,也沒有創作。現在人創作很多,把這個世界創作得愈來愈亂,這些都要盡情放捨。現在佛門在家出家有很多人自己也要杜撰創作寫書,這個叫杜撰主意,盡情放捨。著書立說要有真實的學問道德才可以,不能自作主張。『軟煖習氣,盡情打掃乾淨;夢幻身命,盡情拌得拋得』,這些煩惱習氣要打掃乾淨,我們這個身體生命就像《金剛經》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拌」就是捨棄,「拋」就是拋開,不要放在心上。

  『種種惡逆境界,盡情看作真實受益之處』。這個態度跟我們一般人剛好不一樣,我們一般人遇到惡逆的境界,他都不願意接受,覺得自己很委屈,吃虧、受騙。但是祖師在這裡給我們講,這些惡境、逆境,我們要把它看作是對我們有真實受益之處,對我有幫助的。逆境往往能成就人,這個也是真的。我記得看李炳南老居士《論語講記》,李老師在《講記》當中有講,在世間法上事業真正有所成就的大部分是窮人家的弟子,貧窮對我們有很大的利益。貧窮困苦,一個人在這個惡逆的環境之下,往往能夠奮發向上,成就一番事業。再看看富家子弟,有成就的非常少,幾乎沒有,為什麼?因為富家子弟他都是在順情境界裡面,從小就在順境裡面。所以公司,一個企業,如果交給他,他沒辦法經營的。

  因此,下面講,『名利聲色,飲食衣服,讚譽供養,種種順情境界,盡情看作毒藥毒箭』。在順情境界我們人人喜歡,人家讚歎供養,名聞利養都來了,這些很合乎我們的需要。這個要怎麼看?這些不是好東西、不是好事,要怎麼看?看作像毒藥、毒箭一樣。這些來了就像毒藥、毒箭,我們吃了毒藥會中毒而死,被毒箭射到也會中毒而死,這些都有毒的,不是好事情,特別對我們修道是有嚴重障礙的,但是我們修行人往往這一關很難突破。所以,祖師在此地特別提醒我們,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高警覺。

  【又身見重者。宜苦行消之。貪愛強者。宜苦境鍊之。人我山高者。逆緣挫之。體面心重者。忍辱治之。】

  這些就是對治我們煩惱習氣的方法。『又身見重者』,就是把這個身體看得很重,要用苦行來消除我們這個身見。貪愛心很強的,要苦的境界來磨鍊,苦境。『人我山高者』,就是貢高我慢,『逆緣挫之』,遇到一些橫逆的因緣,把人我山高去掉。『體面心重者』,就是愛面子,『忍辱治之』,修忍辱。這些在我們現實生活上時時刻刻都會遇到。在修行裡面逆境比順境能夠幫助人覺悟,在順境裡面我們容易迷失了自己。如果在順境裡面能夠如同祖師在這裡給我們開示的提起觀照功夫,不被名利供養所轉,當然我們在順境裡面功夫的提升也是很高的。所以,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順境、逆境,我們會修了,在這個當中會用心,順、逆境界都是幫助我們提升的;如果反過來,不會用心,順境、逆境都是我們退轉的因緣,關鍵在會用心。好,我們接著再學習下面這一段:

  【討究佛法。第一要務。諸佛所師。所謂法也。況弟子乎。雖勝義法性。貴在親證。儻非黃卷赤牘作標月指。示真實修行出要。何由得證勝義。】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祖師的開示,就是給我們講『討究佛法』,「討」是探討,「究」是參究。探討參究佛法,『第一要務』,「第一要務」就是第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諸佛所師』,一切諸佛的老師,一切諸佛的老師是什麼?『所謂法也』。我們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法是諸佛的老師,法就是佛法。佛都要依法,依佛法來修學才能成佛,依法為師,『況弟子乎』,何況我們是佛弟子?佛都要依法,那我們佛弟子當然要依法,這樣修學才會成就。

  『雖勝義法性,貴在親證』,「勝義法性」就是我們的自性,可貴在自己親自去證得,沒有證得就不得受用。要怎麼樣才能證得?『儻非黃卷赤牘作標月指』,儻就是儻若,「儻非」就是如果沒有,「黃卷赤牘」,黃卷赤牘是什麼?經典。牘就是古代的木簡。古代還沒有發明紙之前,文字都寫在木簡上面,一片一片的,再用線把它穿起來,後來有發明紙,用紙張一卷一卷的,黃卷赤牘就是指的經典、經書。經書是什麼作用?「作標月指」,它的作用,在禪宗有一部書叫《指月錄》,標是目標,指是指示方向。作標月指,禪宗的《指月錄》,這是比喻經典就像手指頭,一個人他要看月亮,問人家月亮在哪裡?那個人手指頭指著天上,月亮在上面。你要看月亮不能看手指頭,不能把那個手指看作就是月亮,那就錯了,是要順著手指指的方向往上看,你就看到月亮了。不會的人就把那個手指認為就是月亮,他不懂得順著手指指的方向往上面看,他就停留在那個手指頭上面,那就錯了。所以佛經講的就像指月一樣,也叫做指路牌,指路牌它是給你指示一個方向目標,目標不是在指路牌那裡,是要依這個指路牌,順著這個指路牌指示的方向,你往前走就到你的目的。經書就像指路牌,就像手指指著月亮,意思是一樣的。『示真實修行出要』,我們雖然有自性,但是沒有黃卷赤牘作標月指,也就是沒有這些經書來給我們指示真實修行出要的方法,『何由得證勝義』,怎麼能夠證得勝義法性?雖然有你不能證得,所以要透過這些經典,就是佛法。這是講我們要學習經教的重要。下面講:

  【試觀外道。亦出家求出生死。不知正法。求昇反墜。故不留心教典。饒勇猛精進。定成魔外。】

  這一段給我們舉出外道,在佛陀時代就很多,外道他也出家修行,也是要求出離生死。但是他不知道正確的方法,方法不對,『求昇反墜』,要求超升反而墜落下來。『故不留心教典』,「教典」就是經典,三藏十二部經典。如果你沒有從經教去深入,你很勇猛精進的修行,修到最後變成什麼?魔王外道。為什麼?修錯了,方法不對。這是給我們講經教的重要。

  【脅尊八十出家。晝觀三藏。夜習禪思。乃有濟。】

  這是指佛陀時代有一個脅尊者跟佛出家,他八十歲才出家的,八十歲出家怎麼樣?他還是很用功,白天看經,晚上坐禪。這是我們一個很好的榜樣。

  【有謬云。年少力強宜習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豈年少不必念佛。年老不可習教。將謂如來教法。僅同舉子業。博名利於半生者乎。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大士所以捨全身求半偈也。】

  這一段是跟我們講,有一種說法,『謬』就是謬論,錯誤的講法:年輕力量比較強,精神比較好,應該學習經教;如果年紀大,體力衰了,『只堪念佛』,念佛就好了。這裡祖師給我們開示,『豈年少不必念佛』,年紀輕就不必念佛嗎?還是要念佛;年紀老了就不可以學習經教嗎?還是要學。『將謂如來教法,僅同舉子業,博名利於半生者乎』。經教都必須學習的,不是年輕才要學,年紀老就不用學。我們現在看到我們淨宗導師上淨下空老和尚,他老人家今年九十歲了,九十歲天天講經,深入經教,這個也是給我們示現一個榜樣,九十高齡經教還是不斷。所以祖師這段開示,我們現在看到淨老和尚也給我們一個很大的證明,不是年紀老了就不必要學經教,只是各人的善根福德因緣不一樣,有因緣學多少算多少,能夠聽多少算多少。當然各人的善根福德因緣不一樣,有因緣能夠多學習一點經教的理論基礎,對我們修行總是有幫助。

  所以下面講,『一歷耳根永為道種』,聽聞一句佛法這個善根種子永遠不會消失的。『大士所以捨全身求半偈』,「大士」就是菩薩,他為了求半首偈,就可以把身命捨棄給羅剎吃,這是在經典上很有名的。菩薩在因地修行,他只知道半首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下面還有半首,不知道是什麼,有一個羅剎知道。菩薩就問羅剎,「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下面那半首偈是什麼?請他講給他聽。羅剎他說:我知道,但是有條件的,我現在肚子餓了,你要給我吃,我才跟你講,我跟你講了之後你要給我吃。菩薩就答應,好,你先講給我聽,我就給你吃。羅剎就跟他講,「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半首偈。這個是經典上講的,菩薩為了求半首偈,他寧願捨棄自己的生命不要,就為了這半首偈,可見得大士(菩薩)重視佛法到這種程度。

  【今佛法流布。賴迦葉阿難二祖徹底悲心。】

  我們現在佛法能夠『流布』,「流」是流通,「布」是普遍,我們很多地方都能夠聞到佛法,這是什麼原因?是仰賴迦葉尊者跟阿難兩位尊者,『徹底悲心』,結集經典,流通後世,我們後世的人才有因緣遇到佛法,才能聽聞佛法。沒有這兩位祖師徹底的悲心,佛滅度了,佛法在這個世間也就沒有了,我們也聽聞不到了。我現在遇到:

  【人皆視作等閒。】

  『等閒』就是沒有重視它。

  【殊不知恆沙世界。無量劫中。妙法名字不可得而聞也。】

  在無盡的恆沙世界當中,『無量劫』就是時間很長很長,無量劫當中,在無盡的時空裡面,佛的『妙法名字』有很多地方的人聽都聽不到,一個經題都聽不到。如果不是過去曾經供養無量諸佛,佛的名字,聽都聽不到,見都見不到。所以這個因緣我們不能疏忽。下面講:

  【示閱藏四則。】

  這是講看《藏經》。如果有人發心要閱藏,蕅益祖師開示閱藏的方法,就是看《大藏經》的方法,有四個原則,『閱藏四則』。

  【一須體如來說法本意。要人超生脫死。非為口耳活計。句句消歸自心。如說修行。方不受說食數寶之誚。】

  這一段就是說,第一個要體會如來說法他本來的用意,就是為了要讓人家超生脫死,幫助我們了生死的。不是用來『口耳活計』,用來做一個口頭禪的,講好聽的,不是這樣的。是要『句句消歸自心,如說修行』,回歸到自己身心,這樣來修行。才不會變成『說食數寶』,說吃自己沒有去吃也不會飽,一天到晚替人家數錢,數到最後也不是自己的。下面這一段講:

  【一學問之道貴下學上達。所以如來施教必有次第。今人空腹高心。但圖圓頓之名。無力飲河。詎能吞海。必先閱律藏。稔知佛世芳規。深鍊為僧要務。】

  這一段就是看《藏經》由下而上,要有次第,不能躐等,不能想圖個圓頓之名,想要一下子就達到最高的,這個我們沒有能力。所以閱藏要先知道佛在世的時候他的芳規,他的規矩,要先看《律藏》。律藏就是佛的生活,佛在世怎麼生活,第一個要先知道的。『深鍊為僧要務』,做一個僧人,第一個要怎麼來學習。

  【次閱四阿含。了正因緣境。為圓妙三觀之本。次留心台教。深知如來說法所以然之妙。及四悉檀巧被之致。然後將此法界匙鑰遍開不思議經論之鎖。勢如破竹矣。】

  先看《律藏》,然後看小乘,《阿含》是小乘;然後再進入大乘天台宗的教義,這樣就可以深入如來說法的微妙,以及四悉檀巧被之致。這樣就能將法界的鑰匙打開,這一切不可思議的經論這個鎖就把它打開了,後面就『勢如破竹』,就沒有障礙了,看《藏經》前後都能貫通。

  【一閱律。首四分。次僧祇。次十誦。次根本。次五分。次及善見毗尼母等。諸家傳受不同。各有源委線索。須細尋之。無執一非餘。亦無猶豫兩楹。在得意善用。大意如問辯所明。】

  這是看《律藏》,它也有順序的,先看《四分律》、《僧祇律》,再看《十誦律》,再看《根本律》,再看《五分律》,再看《善見》、《毗尼母》等。這各家有所不同,不要執著一個,要詳細去推尋。也不要『兩楹』,無所適從,主要要知道它的大意,『大意如問辯所明』,這個蕅益祖師有問答,裡面有說明。我再把下面這一段念完。

  【莫謂此小乘法不足久久留心。當捨之別參上乘。是末世痴人邪慢惡見。牽人墮惡道深坑。不可信也。】

  小乘法不能輕視,也要留意用心來學習。

  【一大小經律論雖字字明珠。言言見諦。然各就習氣所重對治所宜。或隨時弊不同。救拯有異。不妨摘出要語。期自利利他。如雪山無非藥。採者期於對病。寶山無非寶。取之先擇摩尼。只此成錄。足驗手眼。】

  這一段就是我們看《藏經》就像入寶山一樣,自己要知道去選擇。因為各人的煩惱習氣不一樣,所以你要知道選擇怎麼來對治。還有『時弊不同,救拯有異』,每一個時代環境都不一樣,要摘錄出它重要的經句,自利利他。就好像入雪山採藥一樣,要採用對治現在病情的。『寶山無非寶』,寶山都是寶,先取摩尼,取我們需要的,這個非常重要。

  好,這一段我們就簡單學習到此地,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裡。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