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集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八集)  2015/1/13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三重別院  檔名:WD20-018-0018

  《淨土集.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菁華》。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我們今天是佛七第三天,我們晚上接著來學習《淨土集.觀無量壽佛經疏菁華》。我們昨天學習到第十段,我們今天接著看第十一段。請翻開五十二頁,五十二頁倒數第二行,網路前的同修如果沒有課本,那就用聽的就好。

  【十一。釋迦指勸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專念專修。捨命已彼定生彼國者。即十方諸佛悉皆同讚同勸同證。何以故。同體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

  前面善導大師用幾個比喻勸我們不能對念佛往生淨土,聽到不同的言論,給我們講念佛往生這是虛妄的,這是沒有這回事,不管什麼人講,都不起一念的懷疑、退轉的心,這樣我們才能往生淨土。如果起了懷疑,這個信心就動搖了。《彌陀經》講往生的條件就是信願行,第一個就是信。前面的比喻,舉出聖人、羅漢、辟支佛、菩薩來給我們講,我們不受影響,就是地上菩薩講,也不受影響,佛來講,也不受影響。這個是對我們講,不管什麼人,什麼樣的身分,勸我們不要修淨土,給我們講你念佛你不能往生西方,不管什麼人講,都不要生起懷疑之心,不要生起退轉之心。如果是真正的聖人,肯定他也不會違背佛的教導。每一尊佛所講的都是一樣,佛佛道同,不可能這尊佛講這樣,那尊佛講那樣,那肯定這個當中一定有一個不是真佛,真佛講的,決定都是一樣的。前面這個例子都給我們舉出來了,修十善,前面一尊佛制定的勸我們修十善,後面一尊佛也一定勸我們修十善,不可能後面的佛去否定前面佛所制定的,不可能,只要成佛,一定都一樣的。

  釋迦牟尼佛指勸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專念專修,捨命已彼定生彼國者,即十方諸佛悉皆同讚同勸同證』。釋迦牟尼佛勸我們一切凡夫,就是盡我們這一生,專念阿彌陀佛,專修淨土法門,這一生我們這一期的身命捨掉之後,我們一定往生到西方淨土。這個是十方諸佛共同讚歎,共同勸導眾生,共同證明釋迦牟尼佛講的就是一切諸佛講的。所以一尊佛講的就代表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講的,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什麼緣故?『同體大悲故』,只要成佛了,佛佛道同,都是大慈大悲,絕對不會有兩樣的。所以,『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一尊佛所教化的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教化的,所教的都是一樣的,所以一尊佛代表一切佛;一切佛所教化的即是一尊佛所教化的,你歸納起來就是一尊佛。所以一尊佛代表所有一切諸佛,一切諸佛也歸到一尊佛,任何一尊佛都一樣。這個就是我們常講的佛佛道同,只要成佛,都是一樣,平等沒有差別。所以一尊佛講的,就代表一切諸佛講的。下面舉出《彌陀經》經文來說:

  【彌陀經中說。釋迦讚歎極樂種種莊嚴。勸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

  在這裡善導大師又引用《彌陀經》上這一段經文。《彌陀經》我們佛七每天都念一部,做三時繫念,一場是三時念三部,《彌陀經》大家讀得都很熟悉了。這裡引用《彌陀經》當中佛所說的,『釋迦讚歎極樂種種莊嚴』,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讚歎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莊嚴,依正莊嚴,依報的環境,正報的佛菩薩、清淨大海眾,這個在《彌陀經》正宗分的前半部就是給我們讚歎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種種莊嚴。『勸一切凡夫』,這句話是重點,我們可不能輕易看過。我們現在是凡夫,什麼叫凡夫?凡是沒有出離六道生死輪迴都叫凡夫。沒有出離六道,起碼你要證得小乘初果須陀洹,大乘圓教初信位菩薩,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這個是最低標準的。須陀洹跟初信位菩薩雖然還沒有超越六道,根據《四十二章經》,佛跟我們講,小乘證得須陀洹果,還沒有證阿羅漢之前,就還在三界裡面。但是他超越三界時間是可以預期了,最長就是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他必定證阿羅漢,超越六道。有的根性比較利的,他不用這麼長時間,這是講一般根器比較鈍一點,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他就超越三界。所以他雖然還沒有超越三界,但是超越三界的時間可以預定了。

  我們還沒有證得初果須陀洹,就是三界中八十八品見惑還沒有斷乾淨,超越三界就沒有時間表了。可以說,你要哪一生、哪一世修行證得這個果位,才可以預期超越三界的時間。如果一生當中達不到這個目標,那可以說遙遙無期,沒有期限的,都在六道裡面,出不去。還沒有證得初果之前,縱然你修禪定功夫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天,還是凡夫,只是他們是高級凡夫,我們人道是比較下階層的凡夫,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高級的凡夫。但是禪定功夫有時間性的,時間雖然很長,長總是會到的,時間一到,定力退掉,又往下墮落,又要開始輪迴。所以六道裡面統統是凡夫。最低標準,你要證得初果須陀洹。雖然他入聖人的位次是小小聖,但是他不會墮三惡道。雖然在六道,他只是天人兩道,人間天上七次往返,他就超越六道。在人天道,在六道裡面,他決定不墮三惡道,證得位不退。這個位子,他就不是凡夫,他是聖人了,他是好像一年級一樣,入學了,他一年級了。以大乘圓教五十一年級,五十一個階級,他是第一年級,他已經入學了。我們還沒有入學,還在門外。是小小聖,但是他們是聖人,不是凡夫。還沒有證得這個果位之前,統統是凡夫,我們現在就是凡夫。我們現在在人道,不但是凡夫,而且實在講是業障深重的凡夫,這一點我們自己要承認。

  凡夫遇到淨土法門,我們真的就有希望了,有希望在這一生當中超越三界,就是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我們這個淨土法門叫帶業往生,你那個見思惑一品沒斷,一品沒斷,具足信願行,就能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再去斷。這個對我們凡夫來講,我們就有希望了。這個條件,在所有的法門裡面,都不能超越三界的。不管什麼法門,大乘小乘,顯宗密教,你要超越六道,見思惑要斷乾淨;你要超越十法界,塵沙無明,塵沙惑要斷盡,無明惑起碼破一品,破一品就超越,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一般通途法門修學,它這個層次方法門徑很多,不一樣,但是它的標準就是斷煩惱。煩惱有三層,像衣服三件,第一層是見思煩惱,最粗重的,見惑,思惑,見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品;見思惑斷乾淨,還要斷塵沙惑;塵沙惑斷乾淨,還要斷無明惑,才超越十法界。這個斷惑,那個難度就很高了。

  我們淨宗只要有一點點伏惑的功夫,就能蒙佛力加持,接引往生西方,帶業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我們往生,我們凡夫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我們現在居住在釋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我們現在住在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就是聖人跟凡夫共同居住的世界。十方諸佛的凡聖同居土都有三惡道,有六道,六道當中有三惡道。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跟其他十方諸佛的凡聖同居土,不同的就是它那個凡聖同居土聖人跟凡夫共同居住,但是它那個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它沒有三惡道。我們念《彌陀經》,天天念,這段經文大家都應該很熟悉了,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所以它那個凡聖同居土只有人天兩道。而且人天兩道,那邊的人跟天人他的壽命都是無量壽,這個也是十方世界沒有的。那個世界非常的奇妙,你只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你同時可以跟上面的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在一起,沒有障礙,在這個世界是非常特殊的。其他諸佛世界,上面通下面,那沒有問題;下面不能通上面,有障礙,你修行沒有到達那個層次,你就見不到。我們凡夫一品惑沒斷,信願念佛往生極樂世界,跟觀音菩薩、阿彌陀佛、十方諸佛平起平坐。說是聖人,煩惱一品沒斷;說是凡夫,他又有這個能力,所以這個世界真奇妙。這個世界的依正莊嚴,我們認識得愈清楚、愈深入,我們信願之心就會增長、就會提升。

  另外對我們娑婆世界的情況,也要認識清楚。認識清楚就是我們平常講的看破。看破是什麼?看清楚這個世界的事實真相,看清楚了,看透徹了。真看清楚、看透徹了,才放得下。不然,勸我們放下,很難。如果我們這個世界放不下,雖然遇到這麼殊勝帶業往生橫超三界的法門,我們還是沒分,因為關鍵要信願。所以能不能往生?關鍵在信願之有無,蕅益祖師講得很清楚。你願生極樂,你必定要願捨娑婆,捨就是要放下,你才能生到極樂世界。我們這個世界放不下,你怎麼能往生?你放不下,就是你的障礙。所以佛勸一切凡夫,在《彌陀經》,佛勸我們勸了四次,要相信,要發願,勸信、勸願,勸了四次。一般是勸三次,一般都是三次而已。這個《彌陀經》,你看勸了四次,可見得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講,『一日七日』,這《彌陀經》講,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七天而已。《彌陀經》七天是講一個階段,有的人他念一天,他就一心。這個一心不亂,我們現在讀的譯本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在玄奘法師翻譯的《彌陀經》,他是根據原來梵文經典,原來梵文的經典是講一心繫念。此地講一心專念,跟一心繫念它意思是一樣。一心專念,這個條件就比較寬鬆;一心不亂,條件就比較高。翻譯的文字不一樣,這個意思也都講得通,一心不亂也講得通。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常給我們講這個道理,他說一心不亂,我們做到一心專念。一心專念,我們功夫還沒有達到一心不亂,臨命終佛來接引,佛放光注照,放光注照就是佛力加持,把我們的功夫就相對的提升,從一心專念提升到一心不亂,這是我們淨老和尚常常講這個道理。所以我們現在如果能做到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具足信願,一念、十念一定能往生。關鍵,如果你真信切願,念佛沒有念到一心不亂,也是可以往生,因為有佛力加持,關鍵在信願。特別願它是一個中心,你願不願意去西方?如果你真信切願,念佛,佛力就加持,你就感覺得很明顯。

  信願行,我們也常常跟大家提到《三時繫念》中峰國師的這個開示。中峰國師這個開示,也是很有道理。他也給我們開示講信願行,給亡靈開示,也就是跟我們開示。我們現在就是信,要信有西方極樂世界,信有阿彌陀佛接引十方眾生往生這個事情,相信這個事實。相信我們遇到這個淨土法門,我們這一生往生西方,我們都有分,要先相信這個。這是《三時繫念》,中峰國師的開示。這個信,「信而無行,即不成其信」。雖然信,我們現在,我們也相信,如果不相信,也不會來念佛,更不會來參加佛七了。信,大家都有。信,我們怎麼證實我們相信這樁事情,相信有阿彌陀佛,相信有極樂世界?如果有個人來問我們,他知道我們在念佛,我們念念要往生極樂世界。有個人來問我們,問我們說極樂世界你看到嗎?阿彌陀佛你有看到嗎?你怎麼辦?你沒看到,你也不能說看到,不能打妄語騙人,打妄語也不行,那個墮地獄的。如果你給他回答說:沒看到。沒看到,你怎麼能證實它真有?他就會提出這個質疑。提出這個質疑,我們聽起來也滿有道理的。很有可能,人家這麼一質問,我們的信心就會開始動了,到底有沒有?我們要怎麼樣信心才堅定不移?就是中峰國師講的,你要透過這個行,蕅益祖師在《彌陀經要解》也是這麼講的,行就是念佛,念佛這個行來證實你相信的這樁事情,來滿你的願望。你不是願生西方嗎?你怎麼樣才能滿你的願?念佛才能滿你的願。

  怎麼證實這個信心?中峰國師開示得非常好,他也是引用經典,「《楞嚴經》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開就開悟了。《楞嚴經》又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彌陀經》講,「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你現在如果念到功夫成片,你就感受到了;功夫深一點,見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見到佛,見到極樂世界,那你見到了,你還會懷疑嗎?當然不會懷疑了。現在我們為什麼會懷疑?因為你沒看到。沒看到,如果再人家給我們一問,我們那個疑又增加了。怎麼樣斷疑?就是念佛。念佛這個功夫,我們沒有達到一心不亂,念到功夫成片,你就可以見佛了。這個見佛有現前見,定中見,夢中見,當來見,當來見就是要往生的時候見。臨命終的時候,《彌陀經》講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現前了,跟觀音勢至現在你的面前,那個時候見。平常,你還沒有臨命終,你念到功夫成片比較深的,你就會見到了。

  佛在什麼時機會現?你見如不見的時候,他就現了。因為佛一定是幫助我們功夫的,他不會來破壞我們功夫的。佛看看,你這個人一現,你就發狂,把你的功夫都破壞了,他不會現給你看。但是像慧遠大師一生見四次,他不說,臨終要走的時候才說。海賢老和尚,我們師父上人講,他可能見了無數次,他都不講。那就可以常常現給他看,因為他不會亂講,不會去炫耀,佛就會現。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所以你念到這個功夫,雖然沒見到佛,但是你這個心跟佛的心已經連上線了,你自己會感受到。雖然沒見到佛,但是你會感受到,你自己很清楚。你念到有連上線了,你感受到了,那臨命終佛一定會現前。佛他不會隨便現,除非你念到一心不亂,你隨時見到佛,那個都沒有問題,因為你已經不亂了。功夫還不到,還要再加強。所以我們打佛七,也就是行這個念佛,我們主要是要幫助我們信願的。所以「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定就是決定,這是肯定的一個言辭。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

  【十二。十方各有恆河沙等諸佛。同讚釋迦。能於五濁惡時。惡世界。惡眾生。惡見。惡煩惱。惡邪無信盛時。指讚彌陀名號。勸勵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即其證也。】

  這個也是我們在《彌陀經》上看到的經文,『十方各有恆河沙等諸佛』。在《無量壽經》講「十方」,在玄奘法師翻譯的《彌陀經》也是講十方,原來是講十方。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是講六方,這是開合不同,你展開就是十方,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六方也就是十方,只有講東西南北上下。其實六方就是十方,開合不同,意思是一樣。十方,或者六方,每一方「各有恆河沙等諸佛」,恆河沙就是那個佛太多了,每一方佛都無量無邊的,像恆河沙那麼多,這形容太多了。『同讚釋迦』,這麼多的諸佛,共同來讚歎釋迦牟尼佛。讚歎釋迦牟尼佛什麼?『能於五濁惡時』,能就是能夠,在於這個五濁惡世這個時候。你看下面把「五濁惡時」給我們列出來,『惡世界』,這個世界惡。這個世界,其實世界沒有什麼惡不惡,這個世界惡就是說這個世界,「世」是指時間,「界」是指空間,你說時間空間哪有什麼善、什麼惡?惡世界主要是說我們現前這個世界,我們現在講這個地球都是造作惡業,很多不好的事情,在這個地球上發生了,所謂天災人禍,大自然破壞了。這個地球沒有被破壞是非常好,破壞那就變成惡,不好。也可以說我們整個地球,受到嚴重的污染,自然生態被破壞了。

  這在網路上,我們現在資訊很發達,受到工業污染、科技的污染,現在在製造這種核武器、生化武器,這個都是嚴重污染。污染水源,污染海洋,污染空氣,污染土質,所以這個世界惡,不好。如果我們看清楚現在地球這麼不好,佛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信願的心就會生起來,我們就想去了;不然我們還不想去,還想多待幾年。這個世界我們看清楚之後,也才能放得下。現在這個世界不好,佛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那麼美好,前面善導大師講,佛勸我們放下,我們就要放下;勸我們去的,就要去。這樣聽話,叫聽話,聽佛的話就沒錯。這個講時間空間地區,現在地球上污染太嚴重,天災人禍,災難一大堆。現在中南部又有什麼雞、鴨、鵝禽流感,這個瘟疫,傳染病,這都是一個不好的徵兆。可見得現在這個地球,這個世界是不好的。

  『惡眾生』,住在這個地球上,住在這個世界上的眾生,造十惡業的多,修十善的少,修清淨心的人就更少。「惡眾生」,大家拼命在造十惡業,這是惡眾生,就是造惡的眾生多、修善的少,因此有很多災難。你說這個惡世界是怎麼來的?惡眾生造成的,就人製造出來的,造十惡業。『惡見』,「惡見」就是他的見解不善,見解偏差錯誤,我們一般講邪知邪見,毀謗正法,保護邪法。現在都是顛倒,把正法看作邪法,把邪法看作正法,他護持邪法,排斥正法,惡見顛倒,不認識正法邪法。現在惡見可以說充滿了整個世界,知見見解都是偏差錯誤。特別現代人聽騙不聽勸,佛菩薩聖賢講的聽不進去,騙他的,那些思想偏差錯誤,怪異的這些思想見解,大家很喜歡聽、很樂意接受,造成整個世界的混亂。這個見解都不對。

  『惡煩惱』,「惡煩惱」我們一般講三毒煩惱,或者講貪瞋痴慢,這個都是惡煩惱。煩惱就是不善的,貪瞋痴是惡,不貪不瞋不痴是善。所以貪瞋痴煩惱是惡,意惡,心地意,意念,貪瞋痴是惡;意念如果不貪不瞋不痴,那是善。這個惡煩惱也是充斥整個世間。現在人可以說煩惱不斷的增長,思想非常混亂。『惡邪無信盛時』,惡念邪念,無信就是不信佛教、不信正教,出世間不相信佛法,世間不相信儒家、道家聖賢的教誨,不相信。這個惡的邪知邪見,不相信聖賢佛菩薩的正教,聖賢、佛菩薩正教,他聽不進去,現在這個情況就是這樣。「盛」就是很熾盛,現在就是這樣的一個時代。

  佛出現在我們這個地球是三千年前的事情,三千年前佛都講這個世間是五濁惡世了。在以前的人講五濁惡世,感受不是很明顯。但是佛他有先知,他感受得非常清楚,那個時代已經是進入五濁惡世了。現在,到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我們再看看經典講的五濁惡世,再看看我們現前這個世界上的情況,這個五濁惡世,我們大家都會點頭了,大家都很明顯感受到,真的濁惡到了極處。

  在這個五濁惡世裡面,特別到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彌陀經》留到我們現在,還要流傳下去。在五濁惡世,『指讚彌陀名號』,「指」就是給我們指示出來,指方立相,指示一個方向,西方,讚歎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勸勵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即其證也』。勸導勉勵眾生,稱念彌陀名號,我們現在這個念佛叫稱念,念出聲,或者沒有念出聲,我們現在打佛七都念出聲,這個叫稱念彌陀名號。只要稱念彌陀名號,信願具足,必得往生,我們必定可以往生到西方。「即其證也」,這個是證實這樁事情。

  這個一段也就是十方佛讚歎釋迦,釋迦佛也讚歎十方佛,是同樣的。釋迦牟尼佛能夠在五濁惡世給我們講《彌陀經》,這個是非常稀有難得的因緣。在這個五濁惡世,沒有這個法門,我們很難超越。在一生當中要超越三界六道,也可以說一句比較實際的,就是不可能。我們一生如果不修淨土帶業往生這個法門,靠我們自己修行要斷煩惱、破無明,那可以說在這個時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你修學其他法門有一些功夫,這個是有。但是如果沒有達到斷煩惱這個標準,出不了三界。譬如說伏煩惱,得定功,還在三界裡面,出不去;定功失去了,又要輪迴。一定要修到斷煩惱。我們淨土法門,你有一點點定功,還不要很深的定功,具足信願行,這樣就有把握往生,往生到西方,他就橫超三界。這個是所有法門都沒有的,唯一只有這個法門。所以在五濁惡世,沒有修這個法門,我們這一生要超越三界,那是不可能辦得到。唯有這個法門,才能真正超越五濁惡世,可見這個法門它的威德勢力不可思議。

  我們再看下面第十三段:

  【十三。十方佛等。恐畏眾生不信釋迦一佛所說。即共同心同時。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釋迦所說所讚所證。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個第十三段給我們講,『十方佛等,恐畏眾生不信釋迦一佛所說』。十方諸佛他說恐怕眾生聽到釋迦牟尼佛只有一尊佛在講這個法門,可能大家這個信心還生不起來。這個法門只有一尊佛在介紹,怕大家這個信心生不起來。所以十方諸佛就『同心同時』,佛在講這個經的時候,「同時」,我們現在講同步,同時共同在自己這個世界,『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釋迦所說所讚所證』。勸導一切眾生,每一尊佛都在他自己的世界勸導眾生,這個也就是呼應釋迦牟尼佛講這個經,所有十方諸佛同時來呼應,就是要給我們證明,讓我們不要懷疑,不是只有一尊佛講的,是所有諸佛都共同讚歎這部經,一尊佛都沒有漏掉。這個也應了法藏比丘因地發四十八願,他有一願就是說他成佛,他的願望是得到一切諸佛對他的世界來讚歎、來宣揚。所以十方諸佛做證明,這是堅固我們的信心,十方諸佛都出廣長舌相,說誠實言,「汝等眾生」,就勸我們(眾生)都應該要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所讚歎的,所給我們證明的西方極樂世界這樁事情。

  『一切凡夫』,這裡又講「一切凡夫」,這是善導大師特別給我們提醒的,這個法門主要是對凡夫的,主要是度凡夫,附帶度聖人。過去善導大師之前,有一些法師他說這個法門主要度聖人,附帶度凡夫。那跟佛講的這個經義就有違背。《淨土三經》從這個經文的本義來看,主要是度凡夫,善導大師講得沒錯,主要是度凡夫。如果主要是度聖人,你講帶業往生,那個意義就不大了。主要度凡夫,附帶度聖人,這才符合經義。所以你看一切凡夫,那一切凡夫,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分。而且下面這一句也很重要,『不問罪福多少』,你造罪業造得很深,甚至造到五逆十惡,這個「下品下生章」,臨終遇善知識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一念十念也能往生,那個罪是最重的。「福」,就是說你修的福報,你修的福迴向到西方,可以幫助你增加品位,增高品位。不管你造罪業造多或者造少,你修的福報修得多或修得少。『時節久近』,就是時間很長久了,你造罪業的時間很長久了,還是造罪業的時間很短,不是很久;你修福報,修很久了,還是剛剛修,就是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不問」,不問這個。

  『但能上盡百年』,「但能上盡百年」就是我們一般講盡形壽,我們人的壽命能夠在世間活一百歲,那是很長壽了。我們中國有句話常講,「人生七十古來稀」,就是人生要活到七十歲,自古以來就很稀有了。現在有人說,現代醫學發達,超過七十歲太多了,八十歲,八十幾、九十幾大有人在。但是我們從一個比例來講,這個長壽的還是比較少數。我們周邊的人,上個月新北市佛教會的理事長明空法師,他跟我同年,虛歲六十四歲。他跟我同年,上個月,十二月十七號在深坑萬福寺,三更半夜起來大火燒死了,六十四歲。我一個師弟,悟銘師弟,住在桃園淨宗學會,也是上個月,大概十二月二十幾號,他一個人住,在浴室跌倒了,昏迷不醒,往生一天人家才發現。平常他也很少有活動,都他一個人自己住在那裡,流通一點法寶,那個學會已經成立二十幾年了。我剛開始去協助他們成立,之後館長派悟銘師去,我也沒有再去了,派他去當會長。今天功德主林居士來找我,跟她在華藏見面(悟銘師小我一歲,今年六十三),桃園淨宗學會她說悟銘師走了,要交給我,問我要怎麼辦?今天就是跟她談這個事情。我們就想到俗話講的人生七十古來稀,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不到七十歲走的,也不少。所以人能活到七十歲,也不容易了。百年,他是相當的福報了,能夠活到一百歲,一百多歲,像海賢老和尚那是阿彌陀佛給他延壽的。我們老和尚講,如果照他原來的壽命,應該是八十幾歲,七老八十。像孔老夫子七十三歲往生的,孟子是八十四。所以有句俗話講,「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七老八十了,其實隨時會走的,隨時會走人的。

  但是現在看看黃泉路上無老少,年輕走的也不少。特別現在這個災難這麼多的時代,壽命不長,意外死亡的也很多,特別現在這個時代。所以上盡百年,他是以比較長的時間來講。我們一般講,這個叫盡形壽。盡形壽,盡你這一生的壽命。你從現在開始念,念到你命終,這個叫上盡百年。百年是個形容,不一定說你一定活到一百年。台語講,「百歲年後」。百歲年後,難道一定活到一百歲才死?還沒一百歲就死的很多。百歲之後,這個是形容希望他能長命百歲,是這個意思。這個一般講是講盡形壽。

  『下至一日七日』,上盡百年就是盡形壽,時間就長了,下是一天到七天,我們現在打佛七就一日到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我們在打佛七一日到七日,一心專念,能不能達到這個目標?照經文講,那是一定可以達到,但是一定要做到一心專念。我們現在也要知道一心專念它的標準,一心專念就是用這句佛號、名號,降伏我們所有的妄念。我們所有的妄念被這個佛號代替了,不起了,這個功夫就可以了,帶業往生沒有問題。如果這個妄念還伏不住,也就沒把握,要看臨命終那最後一念,最後一念到底能不能提起佛號?還是貪瞋痴冒出來?那就還是要繼續六道輪迴。所以臨終最後斷氣那一念,是決定我們來生去哪裡了。如果你那個時候心是不貪不瞋不痴,那生三善道;如果貪瞋痴,就墮三惡道。起的念頭是貪瞋痴,墮三惡道;起的念頭是善的,不貪不瞋不痴,生三善道;起的念頭是念阿彌陀佛,那就生極樂世界。關鍵在那個念,最後一念是念什麼,哪一個比較強,先去受報。所謂強者先遷,好像欠債一樣,欠得多的先要;欠得少的,排在後面。我們這個業力看哪個比較強,善業、惡業,惡的業力強,墮三惡道;善的業力強,生三善道;淨業的力量強,生極樂世界。

  我們現在念佛就是修淨業,把所有的妄念都換成阿彌陀佛這一念,那就成功了,這個叫一心專念。如果你做到「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這個定是很肯定的,你一定往生的。但是你不是一心專念,一下要念這個,一下要念那個,念太多、太雜了,那就不一定能往生,要看你臨終最後一念,那一念是什麼念,念什麼。如果專念,功夫得力了,有把握。所以「必無疑也」,就必定沒有懷疑了。沒有懷疑,誰來證明我們沒有懷疑?自己證明。你念到這個功夫,你就感受到佛力的加持,佛跟你連線了,你心裡就很清楚,你就不會有疑惑。

  【是故一佛所說。即一切佛同證。誠其事也。】

  因為是這個緣故,就是這個道理,一尊佛所說的就是一切佛共同證明的,這個事情是真實的,一點都不是虛妄。

  我們再看第十四段:

  【十四。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無量壽經。觀經。彌陀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一心專禮彼佛。專稱。專讚歎供養。是名為正。】

  這一段是給我們講修淨土法門,什麼是『正行』,「正」就是這個行門它正確的修行。什麼是正行?『何者是也』?「何」就是什麼,什麼是正行。『一心專讀誦此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現在我們淨宗學會主修的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就是把五種《無量壽經》的原譯本給它會集起來成一本。讀這一本,也等於讀五種原譯本的精華,集大成,這個因緣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是非常殊勝的。一般不是讀會集本,都是讀康僧鎧翻譯的,在三國時代,康僧鎧法師翻譯的《無量壽經》。以前我年輕,剛接觸佛法,讀《無量壽經》就是讀康僧鎧這一本。那個時候還沒有見到這個會集本,我出家以後,華藏圖書館李師公雪廬老人往生那一年,師父把李師公以前在台中蓮社交給他的,夏老居士《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個會集本(這個經題也是會集的),這個會集本眉註(他有用毛筆寫小字註在旁邊),這個會集本他拿了叫我去找印刷廠估價,印一萬冊紀念老師的。後來同修看到這一本就請師父講。講了之後,後來又遇到黃念祖老居士,在美國遇到黃念祖老居士(是夏老居士的學生),他勸我們師父在海外成立淨宗學會。所以淨宗學會成立的因緣是這麼來的,先講夏老的《無量壽經》會集本,這個因緣成立。

  一心專讀誦這個會集本是最圓滿的,你讀原譯本,因為原譯本印度梵文翻譯中文的,在《大藏經》目錄上有十二種,有經題,但是有七種沒有經文,已經遺失了,找不到,現在在《大藏經》裡面只有五種原譯本有經文。這個五種原譯本拿來對照,都是《無量壽經》,但是那個內容出入很大。這一本有的,那一本沒有;那一本有的,這一本沒有,這個出入就很大。出入很大,你讀一本就不完整;要讀五本,實在講是有困難。也沒有那麼多時間,特別現在的人,我們說真的,讀一本都往往抽不出時間來,還讀五本,哪有時間!而且這個五本,翻譯的文法又不是很通暢,讀起來都有困難。因此《無量壽經》在中國一千多年,很少人弘揚。反而日本、韓國的法師,他們註解還比中國的法師多。去觀察它的原因,就是這個五種內容出入很大,沒有一個善本,一般都是依康僧鎧這一本。受持讀誦《無量壽經》的人就不多了,可以說幾乎沒有。大部分大家就是受持《彌陀經》,《彌陀經》最普遍的。但是《無量壽經》它講得詳細,對我們疑惑很多的人,讀《無量壽經》幫助我們斷疑生信,《無量壽經》特別是現在夏老的會集本是最理想的。我自己讀這個經,對我感覺來講,幫助斷疑生信,每讀一遍,這個疑惑總是會消除一些。

  一心專讀誦此《無量壽經》,我們淨宗學會就專讀夏老這個會集本。這個會集本,現在佛門海內海外很多法師,很多爭議。我們也不要受影響,我們既然是淨宗學會,我們就是主修這一本。當然我們也尊重原譯本,沒有原譯本,也不會有會集本,當然我們尊重。但是為了方便,我們還是要受持會集本,因為叫我們看五種,實在是有困難。你不看,又不完整、不圓滿,所以會集本幫我們這個忙幫得很大。你專心讀誦《無量壽經》是正行,或者專心讀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也是正行,這個是專講西方淨土的,《佛說阿彌陀經》也是正行。下面有『等』這個字,「等」,譬如說現在這個《無量壽經》、《觀經》、《彌陀經》,這是我們淨土基本的三經,就三部經典。《無量壽經》介紹整個西方極樂世界成立的因緣、歷史,法藏比丘因地修行、發願,成就極樂世界,這個歷史的因緣由來。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介紹得面面俱到,同時也把娑婆世界的情況講得淋漓盡致,讓我們對兩個世界有一個很明顯的對比。這是《無量壽經》的特色,它講得詳細。

  《觀無量壽佛經》是講理論方法,這個世界是怎麼成立的,就是講這個,它的道理,觀就是它的觀想的道理,特別注重觀這個字。《觀經》講的可以說,九品往生,三福九品,講往生修行的行門很廣泛的,可以說不管修哪個法門,統統可以迴向發願求生淨土。《無量壽經》只有講三輩,《觀經》講到九品,講得細,都是講往生的理論方法。《彌陀經》是勸信勸願勸行。這個基本上淨土三經,你選哪一部經來修都可以。「等」,等就是後來祖師大德,清朝彭居士把《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這品經加在三經後面,成為淨土四經。他加得也很有道理,因為普賢菩薩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品經也等於是淨土經。在民國初年,我們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又把《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章經文又把它補在淨土四經後面,成為現在我們講的淨土五經。我們看印祖挑出來這一章補進去,也就圓滿了,淨土五經。加上《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圓滿了,淨土五經,另外一部《往生論》。這個等,也是包括其他大乘經,佛附帶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那就很多了。你依哪一部經修,迴向發願,都是正行。

  如果你依三經來修,『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這一句經文,「一心專注」,關鍵在一心。一心專注,這個是我們修學的一個綱領原則,要一心專注。專注在哪裡?專注思想,我們叫思惟。「觀察憶念」,西方極樂世界的國土,「二報莊嚴」,二報就是說依報正報兩種莊嚴。所以我們讀《無量壽經》、讀《彌陀經》或者讀《觀經》,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這是我們修學的一個要領,但是這個心要很定。像《觀經》講,教我們觀一觀,觀這個我們看得到的就很難了;那個看不到的,要觀到看到,難度就更高,心要很定,定功要很深。十六觀第一觀是觀日落懸鼓,太陽要下山,紅紅的,你去觀那一觀。那一觀,我們修起來都有困難,都不容易。那一觀要怎麼觀成?要觀到你眼睛張開看到一個紅紅的太陽,眼睛閉著,紅紅的太陽還沒有消失掉,你走到哪裡,那個太陽都在你的眼前,這一觀就觀成。大家可以試看看。我剛出家的時候在基金會樓上,到頂樓看過去西方,它落日的地方,觀了幾天,太陽下去也就不見了。那一觀我們看得到的,你就觀不成了。

  第二觀是觀水觀。觀水觀,他放一杯水,觀到那一杯水結冰,然後那一杯水這樣擴充出去,你看到這個大地都是像那個冰,透明琉璃色的。你那一觀觀成,你如果看到外面還是鋪柏油路,那一觀沒有觀成。那一觀觀成是什麼?你走到哪裡,你走到那個石子路什麼路,統統是琉璃地,在你的眼前統統一片都是淨琉璃,都是透明的,用一杯水。我去九寨溝,我跟陳永信菩薩,我們十六年前去九寨溝,九寨溝那個水,藍清澈。我到九寨溝看到那個水,我就想到《觀經》,觀大地結冰,大地變琉璃色的。你去看看那個水,你再去觀想,水結了冰透明的,像琉璃一樣,透明的。你觀成了,你看到整個大地就是一片琉璃地,你這一觀才觀成。這個第一觀、第二觀是比較簡單的,我們看得到的去觀,你觀看看。那後面,我們看不到的,佛、菩薩,那個難度就會更高,觀蓮花。所以這個觀想,古來祖師大德這個觀想的理論講得很多,這個原理原則都在《觀經》。世界怎麼來的,為什麼有這個世界?為什麼有世界比較清淨,有世界比較不清淨?把這個原理在《觀經》講得最詳細。《觀經》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你的心想生出來的,是你想出來的,把這個原理告訴我們。

  一心專注,它就產生效果。一心專注,我們念佛也是要一心專注。古來祖師大德對這個理論講得很多,但是照《觀經》的方法修的不多。大部分採用《彌陀經》、《無量壽經》的持名念佛,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比較容易,這個又不用觀想,觀想費很大的勁。我們閉著眼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直念,這個比較容易。但是我們念這個佛,也是要一心專注的念,那才會有效果。你一心專注的念,它的正能量就發揮了。你那個念頭念什麼,它就會產生它的效果。像大家現在吃飯都有看海賢老和尚的光碟,我們師父叫我們要多看。海賢老和尚他的一個什麼堂弟還是表弟偷了他的冬瓜,然後他就咒他了,趕快叫他生瘡,誰偷了我的冬瓜。結果他念一念,他的堂弟真的生瘡,躺在床上喊爹叫娘的。他的媽媽說,你的堂弟不過偷了你的冬瓜,你就咒得他爬不起來。後來他的念頭趕快轉,這麼厲害,後來改個念頭,趕快叫他好了吧,趕快叫他好了吧!說也奇怪,他就好了。人家有病,他的師父給人家治病,他就隨便去外面抓一些草,然後治一治就好了。就是他們那個念頭,那個念頭他們如果專注,它就產生力量出來;但是如果不專注,散散的,力量不集中,那個力就達不到。

  我們在架上有一本關於感應的,因果的,好像我看到有個公案,有個人他去污衊、毀謗一個出家人,但是那個出家人要報復,每一天都跟他詛咒,他的頭還去磕那個鐘。後來毀謗他的那些人就真的不得好死,他專注那個力量很大。如果惡的力量也產生很大,善也產生很大。我們這個念佛,一心專注,那個能量出來,那就不一樣了,關鍵在一心專注。

  『一心專禮彼佛、專稱、專讚歎供養,是名為正』。關鍵都在「一心專禮」,專禮就是專門拜阿彌陀佛;「專稱」,專念阿彌陀佛;「專讚歎」,讚歎,你讀經是讚歎,我們現在念讚佛偈,讚佛偈也就是讚歎。專讚歎,我們打佛七都要念讚佛偈,就是專門讚歎阿彌陀佛。「是名為正」。要得到效果,就是一心專注,專。一心,專,效果就出現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一段。下面第十五段,我們明天晚上再繼續來跟大家分享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