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西方確指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一集)  2014/2/11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三重別院  檔名:WD20-016-0021

  《西方確指》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我們昨天講的七十二頁,去年有一段沒有講完,這一小段,前面是一大段,這個前面它都是連貫的,那我們晚上再給它補出來。那補出來還是要從前面,我們大概簡單的再複習一遍。請大家翻開第六十九頁,第一行看起。我們將這一段文再來念一念,請看這個經文:

  【一時菩薩降臨法會。士庶三十餘人。未決心疑。咸來咨請。菩薩憫茲眾等。雖同稟誠心。而不識修行正路。】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是菩薩這時候降臨法會,這個降臨是乩壇,所以覺明妙行菩薩他是降乩扶鸞的。因為過去的同參道友沒有往生極樂世界,在六道輪迴,輪迴到明朝這個時候,這些人又聚在一起。聚在一起,有學佛,也有學道、也有學駕乩扶鸞,這學得很雜。菩薩看到過去生的同參道友,他往生極樂世界了,看到這些人還在迷惑顛倒,所以就慈悲降臨他們這個乩壇來給他們開示,讓他們知道過去世(宿世)大家在一起修學的因緣,讓他們能夠回歸到淨土修學的法門,往生到極樂世界。菩薩降臨法會,跟一般那個鬼神降臨,神仙,那不一樣。這個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開示的內容,我們去比較就可以看出來。但是必須要有一些經教基礎,你就可以分辨出來。一般佛菩薩不用這種方式,這個因緣也是非常特殊的一個因緣,一般佛菩薩他不用駕乩扶鸞這種方式來教化眾生。為什麼?很容易跟鬼神、外道混淆在一起,讓學的人他分辨不清楚,所以菩薩不用。覺明妙行菩薩他是跟這些人有特殊因緣,他們這些人過去世都在一起修淨土,輪迴到明朝的時候,他們變成在搞駕乩扶鸞,所以菩薩慈悲降臨他們這個法會來開示。

  覺明妙行菩薩當然針對他們這八位過去世的同學。那當然一個乩壇總是有很多人去問事情,生活當中種種疑難雜症,很多人遇到這些困難都會去找這個乩壇的乩童來為他們解疑,排除這些疑難。所以這個人數當然也會很多。這裡講,這時候菩薩又降臨法會,當時士庶有三十餘人,『士』是讀書人,我們現在講知識分子,『庶』就是一般的百姓,所謂「士農工商」,一共有三十幾個人。『未決心疑』,每個人心裡都有疑問,各人有各人的疑問,這些疑問都是在現前生活上所遭遇到的,這些疑問不能解決,「未決」,就是還沒有解決這些心裡的種種疑惑、疑難。『咸來咨請』,這個「咨」是詢問,一般到乩壇,我們一般民間講問事情,辦事的。這在南方一帶就比較多,比北方多,現在這個南洋,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華僑他們過去蓋這個傳統的廟,現在還有。我到印尼棉蘭,那個何會長請我去一間東嶽殿,供東嶽大帝的。那裡面,十殿閻王,那些鬼神、城隍都有。那後面它是佛殿,三寶殿。前面,在那個東嶽殿它兩旁就放兩張桌子,擺設這個神像。他們管理那個廟的人跟我講,這給人家問事情的。那個也是有乩壇。現在台灣還是很多。

  大家來問,『菩薩憫茲眾等』,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來的,「憫」是憐憫,憐憫大眾。『雖同稟誠心』,大家來問事情都有一個誠心,稟持一個誠心誠意來請問菩薩,請問菩薩指點迷津。『而不識修行正路』,這個問題我們現在也是看到很普遍的,有很多人他心裡有疑問,但他不認識,不知道怎麼問。所以過去我們辦這個佛學答問,也常常請問在場的同修說,大家有沒有問題?所有的人都沒有問題,幾百個人,大家都沒問題。那是不是真的沒問題?其實問題是一大堆,他不知道怎麼問,不知道從哪裡問起。這個我們現在還是很普遍的。這些人來也是要請問問題,他不曉得怎麼問,從哪裡問,那問題那麼多。但是大家都是有誠心誠意的,沒有誠心誠意他也不會來。但是他們不認識修行的正路。

  菩薩的開示總是指導人一條修行的正路。關鍵在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行為很多,歸納起來就是身口意三業。大家也不認識,不知道怎麼請問。但是大家都到這個神壇來了。那菩薩降臨了,大家站在那裡,那菩薩看到這樣,知道大家的情況,很慈悲,沒有人問他就主動自己開示。像這一類在佛經裡面也有,叫無問自說,沒有人請問,佛他自己說。佛看看這些眾生他能聽什麼樣的佛法,他根機成熟了,可以跟他講。雖然沒有人知道怎麼問,佛很慈悲,他能觀機,知道這時候給大家講這個經,大家能夠理解、能夠接受,能夠依教奉行。像《彌陀經》、《十善業道經》都是屬於無問自說。此地也是同樣的意思,菩薩沒有人問,他主動給大家開示。

  【乃垂示曰。今日之會。可謂有緣。但若與爾等說佛法。非所習聞。恐難信入。】

  這一段,菩薩看看來的這些人,士農工商都有,這些人不是學佛的。所以菩薩就跟大家開示,『今日之會』,說今天這一會,我們之所以可以在這裡相會,『可謂有緣』,可以說是我們有緣分,沒有緣遇不到。佛門有一句話講,「佛不度無緣之人」,佛他不能去度沒有緣的人,不是佛不度他,是這個人他不能接受佛的教導,他排斥,這就無緣。有緣,就是他能理解、他能接受,他也可以做到,這就有緣。大家相會總是一個緣分,沒有緣也遇不到,這一方面也是一個因緣。『但若與爾等說佛法,非所習聞』,「爾等」就是你們大家,說但是我如果跟你們講佛法,那不是你們平常所學習、所聽聞的。這裡很明顯,就這三十幾個人不是學佛的,沒有聽過經,只是要來問事情。沒有學習過,講佛法,『恐難信入』,恐怕很難相信,很難入門,入不了。下面再跟大家講:

  【不若舉一則世典儒書。與眾等一話。或能信得一句兩句。】

  這一段菩薩就跟大家講,那不如,『不若』,我們現在講不如,講佛法可能大家沒聽過,不如舉出『一則世典儒書』,在場有士庶,這就是讀書人,士是讀書人。古時候,讀書人從小就接受儒家的教育,四書、五經、十三經,這個道家的《老子》、《莊子》,老莊這一類的典籍,一般讀書人都讀過了,就很熟悉了。所以菩薩講,不如舉出一則儒家的書籍來跟大家講,或許能夠『信得一句、兩句』,或許因為大家平常有讀過這個書,講這個儒書大家就很熟悉,或許大家能夠信得一句、二句。實在講,聖賢典籍、佛經,真的一句、二句能夠理解、能夠去把它落實,那可以說終生受用無盡。儒家的書懂得一句、二句,那可以說終生受用不盡的,如果能做到更多,當然就更好。下面舉出四書裡面《中庸》說的話:

  【中庸說。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今日看來。安與利且莫說起。即勉強而行者。亦不可得。】

  這是《中庸》裡面講的話。『安與利』,菩薩講這個暫且不要提,安、利當然就層次比較高,就這個暫時我們做不到,不要提。我們從『勉強而行者,亦不可得』,就是勉強去做,勉為其難的去做,那也都沒有,「不可得」就是也都沒有人能去做、做得到。如果能夠勉強而行,像《了凡四訓》講的,「始則勉強,終則泰然」,《了凡四訓》講舉出一個布施,布施這樁事情。那布施,聽經聞法,知道我們要修,但是總是原地踏步,沒有真正去實行、去落實。如果能夠勉強去做,那做久了他就習慣了,習慣你就成自然了。

  像我們淨老和尚過去到現在還是有常常在提,他學佛第一個老師章嘉大師,章嘉大師教他修布施。他說我也沒錢,做一個公務員,勉強生活能夠維持,哪有多餘的錢去布施?章嘉大師就跟他講,一毛錢你有沒有?五毛錢有沒有?一塊錢有沒有?他說這個倒有,那很少。那很少,你就從你有一毛錢就去布施一毛,有兩毛布施兩毛,從這裡做,有一塊錢去布施一塊錢。他聽了之後,也真正依教奉行,就去修布施。

  早期,我們老和尚也講,他修布施,那時候沒有錢,那能拿出一塊、二塊也很不容易,那剛開始在修布施像割肉一樣那麼痛苦,很難捨。但是老師教的,他又不能不去學、不去做。所以剛開始,我們可以理解,勉強行之。要拿出來好痛苦,總是勉強,好,就拿。後來布施到一段時間,他就很自然了,而且很有感應,施得愈多,回收的就更多。現在修了六十年,這個信心堅定。為什麼堅定?得到這個效果。他自己得到這個效果再告訴我們,那才有說服力。所以現在很多人跟著他修,為什麼?他修出成果給我們看了。但是當初章嘉大師教他,他如果沒有勉強去行之,他今天不會有這個成果;不會有成果,他總是停留在一個懷疑的這個階段上,他還沒有去證實這個效果,沒有證實,總是有懷疑。

  菩薩講,「勉強而行者,亦不可得」,這個話非常的深遠。我們現在要勉強做一些好事,勉強來修行,自己就自動自發的勉強都很難。因此,隋唐時代中國的祖師大德才提倡建叢林,建叢林是什麼?共修,依眾靠眾,大家互相依靠。像我們打佛七一樣,我們打佛七,我們定個時間,大家來這裡念佛,大家既然來了,不想念也會聽到別人念,這個勉強行之。如果我們都不舉辦,好,那在家裡自己是不是能夠提起念佛?這也很不容易,可能有很多事情耽誤了,自己又提不起來,要勉強去行也相當不容易。所以提倡依眾靠眾。下面講:

  【即如爾等自遇我之後。亦曾發心。勉強為善。乃有一旦棄捐。或漸至懈廢者。其故何在。只是將善之一字。看得太緩。謂行善無功。不如為惡之有效耳。】

  這一段就是講,說你們大家自從遇到我之後,也曾經發心勉強來為善,但是仍然有人就放棄了,或者是漸漸懈怠荒廢掉了,就是不能夠持久。『其故何在』,那個緣故在哪裡?『只是將善之一字,看得太緩』,就是說把這個行善這個字看得不急,「緩」就是不急,不急,覺得不重要,也不重視。為什麼會看得太緩?『謂行善無功』,「功」就是功德,這個「行善」,我們一般講功果,剛剛做了一點善事就想要得果報,那沒有看到果報,覺得作善也沒有什麼好報,做善事也沒有人知道、也沒有好報。那看看別人幹壞事的,那個錢賺很多,又得名、又得利。古今中外這個事情非常普遍。為惡,他好像得到利益了,不是因為他這一生造惡業得利益,是過去世他也是修善業。

  我們在六道輪迴總是善惡交雜,有善、有惡,有時候也會做好事、做善業。過去世修的善因,這一生善果成熟了,它先受報;這一生造的惡因還沒有成熟,將來,晚年,或者來生,或者後生,再受報。不是因為他造惡業得到好處,他的好處還是過去今生他修善業得的。但是造惡業有惡報,也會減損自己的福報。修善業,現在還看不到果報,因為過去世造的惡業太多,過去造的惡因,這一生惡果成熟了,要先受報;這一生做的善事、善因,晚年,或者來生、後生,再受報。這個因果通三世,一定要明瞭。不明瞭,真的對修善斷惡他就生不起信心,總覺得做壞事反而得好處,做好事反而得不到什麼好處,他就不肯幹了。

  【不知為善若果無功。何以古來聖賢之徒斷不作些微小惡。善則盡力盡心。必要做到十二分滿足。】

  這一段是菩薩舉出古來的聖賢,『聖賢之徒』,「聖賢之徒」是學生,他們就不做一些,小惡他們也都不做,不會去造惡業,縱然很小的惡業也不會去造。這些聖賢斷惡修善都是盡心盡力。如果為善沒有功德,那這些聖賢為什麼要這麼認真的去修?這是勸大家去思考這個問題。聖賢人,那些人也不是愚痴的人,都是很有智慧的,聖賢之徒,這些聖賢的學生都是很有智慧的,有智慧的人他肯定不會去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菩薩教大家去想這個問題。而且他們還要『做到十二分滿足』,就是做到圓滿。

  【若果為惡有效。又何故古來仁人君子不惟有效是求。反作無功之事。】

  這一段就是說,假若,如果,『為惡有效』,就做壞事有好報,這個「有效」就是有效果。什麼效果?我們一般世間人追求的榮華富貴,世間的福報,得到這個。如果造惡業能達到這個效果,『又何故古來仁人君子不惟有效是求』,古來的仁人君子為什麼不去求,去造惡業,去求這個榮華富貴,反而做這些『無功之事』?這個「無功」就是沒有利益的事情。這都是勸大家去反思這個問題。我們再看下面:

  【且現見為惡之人。眼前雖得便宜。到頭幾個有好結局。好斷送。好名聲。好子孫以延其世代。】

  這一段是舉出眼前的一些果報給大家說明,在明朝那個時代。在現在我們這個社會看到的就更多了,你去看看平常造惡業的人,他一點好事不做,專幹壞事,眼前看他好像得到一些便宜,得名又得利,但是到頭幾個有好結局?你看看他後面的結局怎麼樣,好不好?『好斷送、好名聲』,這個眼前我們在現實社會上都看得到,真的,現在的果報也很快。以前古人說,「富不過三代」,就是有財富、富貴的人家要過三代的很少,如果德積得不厚,那可能一代就差不多了。現在我們看看現前這個社會恐怕一代都過不了,自己年輕的時候賺錢,可能還不要等到晚年,可能中年,或者現在有的企業壽命更短。我們聽蔡禮旭老師講這個《弟子規》、傳統文化,也舉出現前社會很多企業,企業起來,二、三年就倒了,這個很多。

  那為什麼會這樣?那古人,你看有道德的他才是能持久。你看北京同仁堂,三百年老店,從明清,明朝末年、清朝,到民國,現在還在。改朝換代了,但是它這個店它這個名聲、它的信譽到現在還保持。所以到北京同仁堂買的藥,大家就有信心,他價錢也不會亂抬高價錢,製藥真的是遵古如法炮製,所以吃了效果好。那也有很多中藥店開得也是很大間,總是無法跟它相比。那它憑什麼?憑一個真實,不騙人,老老實實的,這個藥該怎麼製就怎麼製,不貪便宜。這個同仁堂是樂家的,音樂的樂,這個樂崇輝居士現在年紀很大,他們就是北京同仁堂到台灣來,我記得好像在武昌街開了一個同仁堂。以前我到他那個中藥鋪去請過經書。那他們家現在在台北有個分店,很早就有了。那樂居士我也認識,現在年紀也很大了,大概也是八十幾歲,他辦了一個大乘精舍,也專門在印經的。他們家三百年老店,到現在還不衰。

  所以這就是子孫,上一代的人有修德,就有好的子孫來『延其世代』。所以《了凡四訓》講,有一世之德者,就有一世的子孫保之;有二世三世之德者,就有二世三世的子孫保之;有百世之德者,就有百世的子孫保之,這祖宗他的德積得厚。在中國這個家族德積得最厚就是,印光祖師舉出三個人,第一個就是孔老夫子,孔老夫子他這個家族,從春秋時代開始一直到民國,他的孫子已經七十九代了,現在他七十九代孫是孔垂長先生,是孔德成的孫子。這一直傳到現在。第二個是宋朝的范仲淹,第三個是清朝一個葉狀元。這印祖他舉出這三個人代表。

  所以自己的家業、事業要能夠維持長久,必須要修善積福,才有好子孫到你家裡來投胎,他給你延續下去。這些子孫都是來報恩的,因為你做好事總是對人有恩,這些來報恩,到你家來做你的子孫。如果造惡業,那他是來報怨的,他會搞到你家破人亡。所以造惡業,沒有幾個有『好結局、好斷送、好名聲、好子孫以延其世代』。現在不要說一代,一代都過不了,自己這一生都過不了,現在非常多。為什麼這樣?不懂得修福積善,不懂,都是造惡業。那他造惡業他怎麼能得好的果報?不可能的事情。

  【又如世間數歲小兒。見說個好人。便知讚美。豈不是為善有大利處。見說個惡人。便要瞋怪。豈不是為惡無大利處。此事極易曉。非是爾等不聰明。真不知得。但是不能實心向善。故一時不細察耳。】

  這一段又是舉出一個實際上的例子。就是舉出世間幾歲的小孩子,聽見人家說這個好人,他也知道好人要讚美,那豈不是為善有大利處?連小孩子他都知道要讚美。聽見人家說一個惡人,他『便要瞋怪』,小孩子他也知道這個惡人不好。『豈不是為惡無大利處』,這為惡沒有好處。『此事極易曉』,說這個事情很容易就明瞭,也不是你們不聰明真的不知道。『但是不能實心向善』,就這個心不能實實在在的向善這方面來做。『故一時不細察耳』,因為你這個心不實在,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一時不能仔細去觀察。如果這個心老實、向善,就很容易觀察到。我們接著看下面:

  【所以平日間捨一錢。也要向人說一遍。有句好話。也要向人說一遍。都是從外邊做手腳。全不體會大聖大賢用心切己處。】

  這一段就是比較做表面的。所以平常『捨一錢』,這個「一錢」就像我們現在講一塊錢,你布施一塊錢也要向人家說一遍,我什麼時候布施一塊錢,有一句好話也要向人說一遍。『都是從外邊做手腳』,「外邊做手腳」就是做表面功夫。所以做好事,真正好事,不說,也不讓人知道。我們有布施也不要向人講,不需要講,不需要去炫耀。如果我們做好事讓大家都知道,登報紙、上電視,這個也是福報。所以《了凡四訓》講,這叫陽善,陽善享世名,你可以享受世間的名聲,很好,大家對你讚歎,你是慈善家,你是好人,你做多少好事,布施多少錢。但是陽善被一報也就沒有了,這個福報也就沒有了。那如果為善不欲人知,那是陰德,天報之,陰德人家不知道,但是天報答給你的就非常豐厚,那是陽善不能相比的。這是講布施也不要跟人家講,也不要跟人家講某某人布施多少、我布施多少,跟人家講好像給別人暗示那你也要發心,這也不對。

  所以我們佛門,佛在經上沒有向人化緣,古來祖師大德也沒有向人化緣,化緣是後來的事情,現代很多、很普遍。所以我們老和尚跟我們講,以前我們華藏圖書館,韓館長在的時候,那個桌子上都會放幾個本子,印經、放生,做什麼、做什麼,護持道場。老和尚講,我們那個本子擺在那裡,人家一進來,擺明要向人要錢,擺在那裡要錢。但是那時候館長她在負責,老和尚他就是私下這樣給我們透露一下。又放一個功德箱,一個功德箱一個鎖很大。

  有一次,有一個居士,以前我們圖書館都常常印經,有個居士跟我講,悟道法師,那時我負責印經,悟道法師,下一次要印經你告訴我,我來發心。我就等等到老和尚,老和尚有什麼經都交給我去印,要印什麼經。但是老和尚就是那個要印的本子會交給我,但是他沒有拿錢給我。他說這個你去印。那我去印,我就這個有機會了,有同修要發心,就可以提供給他們。那個居士,我說某某居士曾經有說過,說我印經要打電話跟他講。那天師父拿那個經要我印,我電話就馬上拿起來。師父說你幹什麼?他說你幹什麼?我說有個居士他要發心印經,那師父你現在要印經,我打電話,他說叫我要通知他,要跟他講,他要發心。

  那我覺得這很正常,不是我去跟他化緣,是他自己說要發心,叫我通知他的。師父就跟我講,你先不要打,你是不是要跟人家要債?我說怎麼叫要債?是他自己說要發心的,怎麼去跟他要債?我聽了就一頭霧水,怎麼會變成要債?他說你是去跟人家討債是嗎?我怎麼是討債?是他自己發心的,他說叫我要通知他,我不是去跟他討債,是通知。他說怎麼不是討債?後來師父他就跟我開示,他說當初他跟你講的,沒錯,但是過了一段時間,當初他跟你講的時候,他可能有預備一筆錢要來做這個好事。但是過了這段時間,你保證他那個錢還在嗎?有沒有周轉到其他地方?那師父一講,這我倒沒有想那麼多。他說你要考慮到這點,如果萬一他當初跟你講,當時有這個錢,但是過了這段時間,如果他這個錢有其他的地方急用,他先用到其他地方了,現在這個錢沒有了。你現在打電話給他,他現在沒有這筆錢,那當初又叫你通知他,你不是給他很為難嗎?你這不是要債是什麼?我說我明白了,那就不打了。那我說怎麼辦,那他又叫我去通知他?他自己主動再來講再說,他主動再來講那絕對沒有問題的。那就這樣,那就等他自己再主動來講。就是避免造成別人的壓力。

  這個我們也是道場經營這麼多年,都是有困擾,我盡量做,我台北華藏都不擺功德箱,本子也不擺出來。就是老和尚講的,不要人家一進佛門就向人要錢,特別是初學的一進來,這不曉得要多少錢才能來學佛,有些人他就不敢來了。所以華藏我就不要,他們要發心了,你再拿出來跟他寫功德。那如果他第一次來,我們都是免費跟他結緣,也不要勸他隨喜,什麼都不要,就送給他。他自己有主動來問,我們再跟他講;他沒有主動來問,我們絕對不主動去跟他提這個事情。我們主動跟他提,就給他有壓力;他自己主動的,那他沒有壓力,他自己經濟上能夠負擔得過去,這就沒有問題。

  那天老和尚上山,我看了雙溪那個功德箱那麼小,一個小盒子,我說要搞就搞大一點的,反正你都人家講,好像那個小的也是。我說收起來,那老和尚又說我們在跟人家化緣。但是他們也有困擾,說很多人要供養老和尚,他沒時間一個一個去接。他說香港也是一樣,台南也是一樣,到哪裡都是放個大布袋,然後讓人家丟,這樣,他們要發心也是滿他的願。這個臨時的,我們是可以,因為是給人家方便。但是總是依老和尚的標準是不能這樣做,因為這樣做就是總是會給一些沒有布施的人他有壓力。看到人家供養老和尚丟紅包,我沒錢,就很不好意思,會有這種心理壓力。所以以後我想想出一個辦法,用個祕密的,你們要布施就是那個祕密的,不要讓人家看到,丟了不要讓人家有壓力,不要讓人家看了說你有布施,他沒布施,他就不好意思。就不要有這種情況。所以布施做好事也不要向人說,這個也不要布施一塊錢說一遍,布施兩塊就說兩遍,這裡講的意思是這樣的,就不要一直去講。這當中也有很多道理在。真的,「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在圖書館也跟老和尚學到一點、一些常識,知道這些做人處世這些道理。

  我們這一段講的主要是做好事不是做表面的,外邊就是外面,做手腳。只是我做一點好事,希望大家都知道,我要得個好名聲,這就是外邊做手腳。『全不體會大聖大賢用心切己處』,完全沒有去體會這些大聖大賢他們用心,確實在自己心理上面。這沒有去體會聖賢的用心。這個修善做好事,不是要得到好名聲,而是應該去做,這是聖賢的存心。不能體會聖賢的用心,做久了他就覺得沒有滋味了。因為跟聖賢的心不相應,好事做了,『沒滋味,便拋棄了』,就不做了。

  【汝等今日。若果將真真實實的心。行真真實實的事。無一毫妄想覬覦於其間。坦坦然樂天知命。守其在我。不見有終身可祈。結局可問。五行八字之窮通可卜。吉凶得失之可得而趨避。自然無禍不消。無福不至。道與時增。德與歲積。成聖成賢無難矣。】

  這一段菩薩給大家開示說,『汝等今日』,說你們今天,假若果然『將真真實實的心,行真真實實的事,無一毫妄想覬覦於其間』,沒有一毫妄想,這個覬就是希望得到,特別是不是自己本分的,「覬覦」就是妄想、希望得到,這都是妄念、妄想。所以做好事,他不是一天到晚想得果報,這個心也就不是真善。所以要『坦坦然樂天知命』,「樂天知命」就是守本分,知足常樂,有一分的力量做一分的善事,不要有妄想覬覦。這一段在《了凡四訓.立命之學》那一篇我們要好好去深入。妄想覬覦,你做善事就不是真真實實的。做好事也要樂天知命,我們盡心盡力去做,功德就圓滿,不要超過我們的能力範圍。

  所以過去這個台北市警察局王警官,他已經退休了,王麗民,他跟我很好。台北市警察局一個王警官、一個黃警官。那個黃柏霖他現在還沒退休,他去弄一個地藏淨宗學會,我們社團初期他也幫我們申請這個社團。王麗民他比較早,他已經退休了,他在華藏圖書館的時候,他那候還在當警官,在輔導這些警察的,他就發心做《了凡四訓》的廣播劇。他的文筆也很好,所以這個《感應篇》、《了凡四訓》這個註解,他也註得很好,文筆也很好。他發心請廣播電台的廣播員做那個錄音帶,就是讀,讀那個《了凡四訓》。

  因為我們讀得都不標準,這個發音不標準,該捲舌的不捲舌,不該捲的我就拼命捲。所以有一次我大嫂聽我念《三時繫念》,我下來,她說我聽你捲得怪怪的。那以前韓館長在,她就會學我那個不標準的國語。因為我們小學,我們老師,教我們的老師,都是日本時代那些老師,那些老師也不標準,教我們怎麼會標準?那些老師都是讀日本書的。他也是國民黨政府到台灣來他才學國語,他們也學沒多久,他們自己講得很不標準,教我們真的也是很不標準。除非大陸來的,那個比較標準。所以這個韓館長常常跟我講,常常,她很有模仿能力,她模仿能力就像莊嚴,莊嚴她也很有模仿能力,模仿我講那個不標準那個發音,她模仿得可像了。但是我這個國語就是因為館長這樣一直去調整。那我們老和尚也是給韓館長調整的,因為老和尚他是安徽人,廬江有廬江的口音。我去廬江,聽他們講國語,我也聽不太懂,都用猜的。我聽了半天,他們在對話,怎麼從頭到尾我都聽到公部長、公部長,怎麼都是這句公部長?聽不懂。他有廬江的口音。

  後來去台中蓮社跟李老師學經,李老師又是濟南的口音,濟南的,又學了一口那個濟南的。所以遇到韓館長就狠狠的被糾正,因為韓館長她們還是比較標準,那大連東北講國語還是比較標準。如果講廣東話的,那個廣東人、香港的那些居士講的我也是用猜的。他們講國語說,西湖,估價、估價、估價。我說印什麼經要估價?我以前在印經都要估價。以前香港佛陀教育協會那個總幹事何麗香,師父,估價、估價,她說西湖,西湖,估價、估價。我說要估什麼價?聽了半天,我一直猜,猜不懂,我說估什麼價?估價、估價、估價。後來我終於明白了,她要回家,要跟我告假。她說估價、估價。要吃白飯,說拔慧、拔慧。我說慧怎麼拔?聽了半天,她問我說要不要吃白飯?

  所以,我練這個三時繫念,一路上被罵來罵去,被人糾正來糾正去的。實在講,老和尚也講、韓館長也講,那我大嫂說你捲舌怪怪的,你不要捲還比較好,捲得聽起來怪怪的。北京那個陳曉旭,她會學我說,「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兒不清」。那個陳曉旭已經往生了,以前在演紅樓夢的。那她參加三時繫念,她就學我那句不太標準的,「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兒不清」。因為我要學他們那個兒兒兒,學不來,學得就怪怪的。他們北京講話都要有一個什麼兒、什麼兒的,什麼花、什麼兒。我學得不像,所以就變成怪怪的。

  這個王警官他就去找播音員。我說好,那我們也來學學國語,不然那些字,生難字我也不會念,也沒時間去查字典,然後他念給我們聽,我們來學,也很好。所以當時老和尚拿了一千多萬,二十幾年前,二十五年前了,大概總有最少有二十年前了,老和尚他人家供養他的錢,都拿去,都給他做《了凡四訓》的那個廣播劇的錄音帶。他也把老和尚講過的「心想事成」,老和尚講的,用廣播劇這樣念,給它念出來,也不錯,念得很標準。後來一千多萬做完了,沒有了,沒錢了,那個王警官又來化緣了,說師父(跟老和尚化緣),沒有了,一千萬,他說一個禮拜就沒了。一千萬,二十年前一千萬也滿多了,一千多萬,沒有了。

  老和尚說,沒有,好,我們去賣金子。那個悟泓師他在家的時候他買了很多金條,一條一條的好幾條,很多。那個時候老和尚都叫我跟他一起到銀行,鎖在那個保險櫃,去銀行租一個保險櫃,就鎖在那裡。後來老和尚說,這些金條,悟泓師出家的時候發心布施給我的,統統給它拿去賣,去做《了凡四訓》廣播劇。後來老和尚那金條就拿給我了,拿給我,我就拿給王警官。我說你自己去賣,你看有沒有認識的銀樓,賣的價錢好一點,你可以多做一點。他說有有有,他有認識,他就拿去賣了。賣了一個禮拜,又沒錢,他說又做完了,又沒了。我說老和尚又到美國去了,後來我好像這樣湊湊湊,我說我只有一百多萬,統統給你,去做。做了,他說一百多萬不夠塞牙縫,一下又沒了。我說,沒有,我就沒辦法了,我又不是在印鈔票的。

  後來他就到處去講演,他也到處講演,到處講演都講到哪裡就化緣到哪裡。所以後來我聽同修跟我講,大家看到王警官來都被嚇壞了,因為他來就是要化緣。後來我就跟他講,我說你。後來他化緣,人家看到他來就好像看到鬼,不敢請他去講經了,他一講就叫人家發心,要化緣。後來做到都沒有了,沒錢了,都送光了。送光又來找我。我說你不是在弘揚《了凡四訓》嗎?《了凡四訓》不是講得很清楚嗎?祈天立命要從無思無慮處去感格,不能有覬覦的心,不能有將迎的心。你做好事沒錯,但是你不要攀緣,你去給人家化緣就變攀緣了,我們有多少做多少就好。他說還缺很多。我知道缺很多,但是我們財力就這麼一點點,也沒有大護法,我們也不能去攀緣、去跟人化緣,給人家有壓力。所以要深入《了凡四訓》。這很可惜,就是沒有深入《了凡四訓》。所以他在弘揚《了凡四訓》是有達到初步一些宣傳的效果,但是後續的你要去修,修出成果,那種弘揚的影響力就更深遠。所以還是要實修。

  如果能這樣修,『守其在我』,這我們自己可以能夠掌握的,這是我們自己的事情,這個俗話講「登天難,求人更難」,這不是求別人,是求我自己,就不難了。所以『守其在我,不見有終身可祈,結局可問』,也不要去問,問這些吉凶禍福、五行八字,如果能夠這樣修,統統不用去問。菩薩也知道,大家要來這個神壇問,總是問一些吉凶禍福這些事情。他說如果能這樣修,『自然無禍不消,無福不至』,沒有災禍不會消的,也沒有福報不會到的。『道與時增,德與歲積』,這個道業時時增長,這個德行一年一年的累積下來。到最後,『成聖成賢無難矣』,要成聖成賢都不困難。

  【此爾將來一定的實事。所以說及其成功一也。反此。則生為無忌憚之小人。死為腐爛之草木。可不痛哉。】

  菩薩講完這一段開示,再接著講,就是將來這是一定實在的事情。『所以說及其成功一也』,如果能這樣來修學,那必定成功。『反此』,如果反過來不是這樣實實在在在斷惡修善,那在生的時候是一個無忌憚的小人,『死為腐爛之草木』,死了之後這個身體跟草木一樣,同樣腐爛掉。『可不痛哉』,這樣的人生就沒有意義了。

  【菩薩說是語已。默然而住。時眾猶顒顒有待。更有再拜而致禱者。】

  菩薩這個話說完了,那大家沒有講話,就在那裡,站在那裡。『時眾猶顒顒有待』,這個「顒顒」,在態度還是表現得肅靜、景仰的一個樣子,「有待」就是還是有期待,好像期待菩薩再跟他們講什麼開示。『更有再拜而致禱者』,「更有」,就是還有人再跟菩薩拜,請菩薩給他祈禱。

  【菩薩曰。甚哉爾眾之愚也。聞如是言。竟不生希取之心。反顧之念。只要將胸中兒女身家之事。一問而後已。苦哉苦哉。然菩薩大慈無已。當更說些古話。醒豁爾等痴夢。】

  這凡夫總是這樣,還是有人,菩薩已經講這麼明白了,但是還是有人還在祈求菩薩,還是要再問。『菩薩曰:甚哉爾眾之愚也』,就是這個大眾當中,這些大眾怎麼這麼愚痴?說你們怎麼這麼愚痴?『聞如是言,竟不生希取之心』,說剛才菩薩給大家開示的這些話,大家竟然沒有生起一念希求進取之心。『反顧之念』,這個「反顧」就是回頭反省、檢點,這些念頭。也就是說,菩薩開示的這番話他們都沒聽進去。這個事情我們現在遇到的也是非常多,你開示一些佛經的道理,有人他並沒有聽進去。這我們在老和尚這邊也看了很多,我在旁邊聽,老和尚已經講那麼明白了,他還是沒有聽進去,還是一句也沒聽進去。老和尚講,他開示他的,他想他的,他一句也沒有吸收進去。

  為什麼?『只要將胸中兒女身家之事,一問而後已』,他心裡掛念的是什麼?胸中掛念的兒女、家庭這個事情,他只要問這些事情。兒女的事情、家庭的事情,遇到什麼困難,請菩薩幫忙解決這個困難,他只是想問這個事情。但是菩薩前面開示的,他真聽進去了,他什麼問題都解決了。那五行八卦、吉凶禍福都不用再問了,那真聽懂了,他的問題就解決了,依教奉行就對了。那他沒聽進去,他繼續再問。那菩薩也是很慈悲,看到這些人還是業障很重,很愚痴,講這麼清楚、明白,他還沒聽懂。所以『苦哉、苦哉』,這很苦。『然菩薩大慈無已』,菩薩大慈大悲沒有間斷、沒有停止的,度眾生不疲不厭。『當更說些古話,醒豁爾等痴夢』,菩薩慈悲,那你還要問,問了,菩薩也是很慈悲,滿眾生的願。所以再給大家說一些古話,古聖先賢的話,來「醒豁爾等痴夢」,來提醒,豁就是讓大家清楚、明白,讓大家從這個痴夢當中醒悟過來。這是菩薩真的是大慈大悲。我們接著看下面一段,這是接著講,這個我們昨天也講過一遍。

  【一者。學道之士。情不正。性則離。心不堅。德乃闕。往往慎於斯須。而變於頃刻。若是者。謂之造就無地之流。難以入道。非聖人之誨人或倦。而故絕之也。眾中有識者思之。】

  這一段是菩薩慈悲進一步的開示。『學道之士』,性情不正;性情不正,心性則偏離,道心就不堅固,德行就欠缺了,這個是關鍵在性情。昨天也跟大家提出四書這個《大學》之道裡面講的一段話,我們依照這段話來修正,情就正。如果我們有這些,心裡有忿懥、有好惡、有恐懼、有憂患,心則不得其正,這個性情就不正了。在佛法講,心有貪瞋痴慢疑就不正,還有邪見,就不正。所以我們要以這個標準來對照、來修正我們的性情,這樣才能入道。但是這要持久,不能夠間斷,常常提醒。下面講:

  【一者。天下又儘有聰明向上之士。卻為自是之見所障。不成大器。蓋人一自是。決不肯虛心就正有道。其平日所交所接。定是一等庸下之徒。互相稱譽。凡有所為。不能面聞其過。而德業殆矣。眾中有識者思之。】

  這一段昨天也跟大家分享,這一段就是要我們虛心。天下有聰明才智的人不少,有向上的人也不少,但是都是『為自是之見所障』,被自己自以為是的這種成見所障礙,所以就不能成一個大器。為什麼?『蓋人一自是,決不肯虛心就正有道』,一個人如果自以為自己做什麼都是對的,他就不肯虛心向人請教,他就不會有進步。《了凡四訓.謙德之效》都是講這個事情。不能「就正有道」,那平日他所交往、所接觸的人一定是一等平庸下劣之徒,『互相稱譽,凡有所為,不能面聞其過』,不能改過,這個德業就沒有了。所以大家應該要認識這個《了凡四訓》的「謙德之效」,常常讀,常常提醒。

  好,今天我們學習到這一段,我們時間到了,感謝大家收看。祝大家新春吉祥,法喜充滿。我們明天晚上再繼續來分享,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