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西方確指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一集)  2013/11/15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三重別院  檔名:WD20-016-0011

  《西方確指》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我們昨天跟大家學習到《西方確指》菩薩給大家開示,我們學道的人要怎麼樣才能夠「得離塵欲,得無障礙」?從最小的一錢來施捨,人家給我們搶過去,人家給我們搶了,不起瞋恨心;給我們,不起歡喜心。從一錢最微小的這個身外之物,一直到百千萬錢、億億萬錢,乃至國城妻子,這是身外之物,最難捨的都能捨。身外之物都能捨,捨到身內,捨到我們這個身體,這個身體也能捨,我們內心心意識,「乃至生死業報菩提涅槃」。這所有的一切身心世界,一切都如此一錢與奪無異,人家奪去了不起瞋恚,給與我們不起歡喜,「自然習漏消亡,障緣永滅,漸履清淨,成就道品」。這是我們從菩薩的開示,我們常常聽淨老和尚講經,菩薩修六度萬行,第一個就是布施,布施就是捨,布施捨我們慳貪之心,我們從這裡學習,修行就有一個下手處,這個非常重要。這些開示也要常常提起,不然我們也很容易忘記。這裡面的開示如果我們有一條可以終身奉行,這一生必定成就。

  我們今天接著再來看下面這一段菩薩的開示,在《西方確指》第二十九頁,第五行:

  【孟冬二日。為菩薩誕生之辰。】

  這個『孟冬二日』,就是冬季第一個月,就是十月初二,「孟冬二日」。因為每一年立冬這個時間日期有所不同,像我們今年立冬是十月初五,立冬,十月初五,今天是十月十三。我們現在是進入冬天,我們現在這個月就是叫孟冬。菩薩他誕生的時間是孟冬二日,這是他的聖誕。

  【眾設供稱壽。】

  大家就給他設這個供養來祝壽。

  【菩薩曰。汝等以何物壽我。】

  菩薩就說,你們給我祝壽,你們用什麼東西來給我祝壽?

  【皆曰。】

  大家都說。

  【心以為供。】

  就是我們供養菩薩,用我們的心來供養、來祝壽,我們大家都一片誠心來供養。菩薩又講:

  【菩薩曰。心是何物。可以持供。】

  菩薩就說,心,你們說用心來供養我,那心是什麼東西?心是什麼東西可以拿來供養我?這個意思就這樣。

  【答曰。】

  這個『答』就是大家的回答。

  【唯一至誠。本是無物。】

  大家就回答菩薩的問話,就『唯一至誠』,我們都是一個至誠心,誠心誠意,這個心就是一個「至誠」。『本是無物』,這個心不是有一個東西、有一物,沒有,只有一個至誠而已,這個心是什麼都沒有,「無物」,它不是一個物質。

  【菩薩曰。既言無物。誰知至誠。能知誠者。定有處所。可得舉示。】

  菩薩又講,你們大家既然講無物,這個心不是一個物質,不是一個東西,既然言無物,什麼都沒有,那誰知道至誠?你們剛才講「唯一至誠」,是誰知道這個至誠?能夠知道至誠這個東西,定有一個處所。『可得舉示』,就說那你們能不能舉出來跟我講在哪裡?你說至誠,是誰知道這個至誠?這個至誠,能夠知道至誠的這個在哪裡?這個話的意思是這樣,「可得舉示」,你們舉出來跟我講。

  【云何無物。】

  就是菩薩講,那你都知道至誠,那怎麼說無物?怎麼說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你怎麼知道至誠?那能夠知道至誠,這個又是什麼?這個問話的意思大概就是這樣。下面大家又回答:

  【答曰。實無所得。】

  說這個實在也無所得,也找不到。

  【菩薩曰。汝言無得。為是暫無。為決定無。眾擬議未對。】

  你們說『實無所得』,這個回答,我們學佛的人,有讀過經、聽過經的人,大概也會這樣回答。像《心經》講「無所得」,這個大家常常念,那我們也會這樣去答。『汝言無得,為是暫無,為決定無』,那你說無得,到底是暫時無得還是決定無得?大家就在討論,就對不上來了。

  【菩薩曰。無則決定無。有則決定有。一涉纖疑。毫釐千里。當知汝等言誠言妄。說有道無。皆是起滅計較推詳卜度之心。以是祝我。均無所益。】

  菩薩就講,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如果大家在這個地方有一點點懷疑,那就「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所以菩薩就講,你們大家講誠、講妄,『說有道無』,這個都是『起滅、計較、推詳、卜度之心』,這就是我們一般講分別執著這些心。以這個心來給我祝壽,那沒有什麼利益。這一段話的問答是一個禪機,你不能去想,我們如果去想要怎麼對答、要怎麼講,那就跟這些人一樣,都落在言語起滅計較卜度之心。這個是禪機,這個禪機要你去起疑情、要你去悟。所以禪宗講參究,參究就是給你提出一個問題,你不能去想,起一個疑情,它那個關鍵就是你在起那個疑情,去參,不能想,參就是提起疑情。這時候想也不是,不想也不是,它那個奧妙的地方就在這個地方,要逼你開悟,不能去想。這是禪機,禪機就不能有「起滅、計較、推詳、卜度」,這些統統要放下,不可以有。

  所以參禪它的方法,參禪的人去向禪師請教,這個禪宗的公案很多,在《指月錄》、《景德傳燈錄》一千七百則公案,那形形色色的這種禪機都有,這不能讓你討論的,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我們參禪的人去向禪師跟他學參禪,去拜見禪師,拜完了,禪師問他,你從哪裡來?他剛要開口說我從哪裡來,那個禪師就把他的嘴巴把它堵住,他當下就徹悟了。這真會了,真的是一下子就頓悟了;不會,把他堵死了那也不會開悟。有人去參禪,禪師問問題,他回答,香板打下去。他想回答也不對,那乾脆不要講,他問什麼都不回答,不回答也打下去。回答也不對,不回答也不對,打到最後他就開悟了。這就是什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禪它是用這個方法。這跟教下的方法不一樣,教下他有給你講解,從我們意識心,這個語言文字去理解,然後進一步教你修,最後再叫你悟入,就按部就班,有個次第。那禪宗沒有,他不跟你講這些次第,直接叫你去頓悟,這種參禪根器的人用這個方法有效,如果不是這個根器,用這個方法對他沒有幫助。這一段就是禪機。我們能夠悟入這個道理是最好,不悟也沒關係,反正我們是修念佛的,不是修參禪的。菩薩講:

  【聽我妙偈。至真無二心。至真無量心。心非一切心。一切性非心。除妄心不實。依真心強名。真妄兩不立。南無釋迦尊。了心無處所。方便福群生。】

  這個偈頌是講心,這短短的跟我們講這個心。大家如果要進一步去認識這個心,真心、妄心,《楞嚴經》阿難尊者很有名的七處徵心,找心,阿難尊者找了七個地方,都被佛否定。心在哪裡?在內、在外、在中間,講了七個地方都不對,這個《楞嚴》講得詳細。《楞嚴經》這一段七處徵心,你真搞通了,真開智慧,所以古大德講「開慧楞嚴,成佛法華」,七處徵心。這個詳細我們要了解,可以去學《楞嚴》。《楞嚴》,我十九歲那年,第一次聽老和尚講經就講《楞嚴》,所以印象很深刻,七處徵心那個很有趣。佛的弟子什麼問題都有,我們現代人能夠想到的問題,三千年前他們都想到了,也都問了,也都解決了,只要我們去讀經就知道。我們念佛,這是禪機,我們念佛就不要管它是什麼真心、妄心,你只要提起一句佛號就對了,什麼都不要去管,這個就很方便了。好,我們接著再看下面這段開示:

  【時諸弟子咸再拜。願更聞法要。菩薩曰。善哉善哉。汝等願更聞法要。當誠解我語。善答我問。】

  這時候『諸弟子』,上面這個開示講心,「了心無處所,方便福群生」,眾弟子再跟菩薩禮拜,希望更進一步『更聞法要』。因為菩薩這樣開示,有人懂了,有的人還是不懂,不懂還要繼續問。『菩薩曰:善哉善哉』,「善哉善哉」就是很好、很好。『汝等願更聞法要』,說你們願意更進一步來聽聞這個法要,應當『誠解我語』,這個「誠」就是至誠,善解我講的話,『善答我問』,回答也要善,這個善就是回答得正確。

  【諸弟子。譬如有人。謂一人言。燕京帝王所都。富貴無比。是人聞言。有志往否。咸曰。願往。菩薩曰。汝不識路徑。當云何。咸曰。有人指示。從之而行。菩薩曰。不可。倘是人指以向南向東。若不明辨。竟從其言。則燕都遠之又遠矣。】

  菩薩舉出一個比喻,大家希望再聽菩薩講這個法要,菩薩就舉出譬喻。『譬如有人』,譬如說有一個人,『謂一人言』,他跟一個人講,『燕京帝王所都,富貴無比,是人聞言,有志往否』。譬如有一個人說,「燕京帝王所都」,這個燕京是明朝時候的一個名稱,現在叫北京,現在大陸北京在明朝那個時代叫燕京。燕京是首都,是帝王所居住的地方,他辦公施政的地方,可以說全國那個地方是最富貴的,富貴無比。「是人聞言,有志往否」,這個人就問,那個地方非常好,這個人間的榮華富貴,那裡是最高的榮華富貴,大家有沒有志願要去?『咸曰願往』,在中國古代,說一個人如果一生能夠到皇帝住的這個京城去走過一趟,那這個人算是見過世面,那也不容易。古代交通不方便,大陸又很大,能夠到京城去一趟,當然也不是很容易,但是京城也是一般人民他一個嚮往的地方,有很多人想去他也沒辦法去。如果有機會,當然大家願意去。

  古時候,佛教傳入中國,歸皇帝直接管,從漢朝到清朝都歸皇帝直屬,不歸宰相。所以佛教的寺院可以蓋宮殿式,跟皇宮一樣。過去帝王時代,我們都知道,除了皇帝,皇帝以下的不能蓋跟皇帝一樣那種宮殿式的,這個有區別的。只有佛教寺院可以蓋得跟皇宮一樣,因為佛教寺院以前屬皇帝直屬管轄。古代帝王也為了要把佛教普遍傳播到民間各地方,所以就用宮殿式的建築。所以有些人他一生不能到京都去,在他們家鄉附近有寺院,他去拜拜、看看,那也等於去看過皇宮,因為那個建築跟皇宮是相同的。當然有機會到京都,當然大家都有這個意願要去看看,所以「咸曰願往」,大家說願意去。

  『菩薩曰:汝不識路徑,當云何』,那你想去,這個路怎麼走?你不知道,不認識路,那怎麼去?「當云何」就是那如何去,菩薩就問大家。『咸曰』,大家就說,『有人指示,從之而行』,「有人指示」,就是向人請問,我們不懂得路,去向人請問,請人家給我們指示怎麼走。他給我們指示怎麼走,我們就聽從他的指示,照他指示去走,就「從之而行」,大家回答是這樣。『菩薩曰:不可』,菩薩說不可以。為什麼不可以?『倘是人指以向南、向東,若不明辨』,說如果這個人他給你指的方向指錯,指向南方,或者指向東方,如果你沒有明確的去辨別,『竟從其言』,你就聽他的指示,照他指示的方向去走,那個方向不對。『則燕都遠之又遠矣』,給你指的方向不對,你怎麼走愈走就愈遠,你永遠也走不到燕都京城。這就是說指路的人如果他給你指錯方向了,你根據他給你誤導的方向去走,那你就達不到你的目的,你要到京城就愈走愈遠。

  【眾曰。然則如何。】

  大眾就說,那要怎麼辦?

  【菩薩曰。畢竟得一走過燕都之人。】

  菩薩講,就是你要找一個他曾經去過燕都的人。如果你找的那個人他自己也沒去過,他給你指的方向也不對,你根據他指示的方向去走,那你永遠走不到。所以你一定要去找一個走過的人,需要問過來人,他走過,他清楚,你問他就不會錯了,你要問這樣的人。

  【教是人曰。汝須向北而往。便可直達帝所。】

  這個燕京在北方,現在叫北京,你在南方你方向一定要向北,你才能達到那個燕京。『便可直達帝所』,「直達」,就是你很快的,你這個方向沒有錯,可以直接達到帝王居住的處所。

  【諸弟子。此人所指。有錯謬否。】

  菩薩又講,這個人他給你指向北方,可以到帝王所住的地方,他指的方向有沒有錯誤?

  【咸稽首曰。無謬。】

  就是說沒有錯,大家都頂禮,說沒有錯,他給我們指的方向是正確的。下面菩薩又講:

  【菩薩曰。又譬如有人。欲登萬仞之巔。九層之頂。當如何教之。咸曰。從卑至高。菩薩曰。然。古云。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須是從第一級。至第二級。乃至最上一級。方為正說。若云一步便跨到最高處。為浪語矣。】

  這一段又是一個譬喻。菩薩又講,『又譬如有人,欲登萬仞之巔,九層之頂』,這個「萬仞之巔,九層之頂」比喻很高的一個山頂,達到最巔峰,最高的地方。好像說我們台灣最高是玉山,玉山最高的那個山頂,海拔三千多公尺,那很高。我們在平地,要達到那個最高峰,你怎麼教他登到最高峰頂尖的地方?『當如何教之』,你怎麼去教他?『咸曰:從卑至高』,卑就是最低的,你要登高一定是從最低慢慢登上去。『菩薩曰:然』,菩薩講,沒錯。『古云: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古人講,「千里之行」,開始就從我們第一步,從這個腳第一步開始。你要從低登高,『須是從第一級,至第二級,乃至最上一級,方為正說』,好像我們登樓梯,好像我們這個講堂是四樓,下面有四層樓,那你一級一級這樣登上來,登到最上一級那就達到這個最高處,最高是從最低開始。「方為正說」,這個說法才是正確的。『若云一步便跨到最高處,為浪語矣』,如果說你一步,這個意思就是說,你一步就要登天,一步要跨上去,這個話就不實在,這是辦不到的。講這個話是做不到的,一定是按部就班一級一級的登上去。

  【又譬如有人。天子將命以官。詔是人曰。汝願為宰相耶。小吏耶。是人云何上答。咸曰。必願為宰相。菩薩曰。然。】

  菩薩又講一個譬喻,『又』,又舉出譬喻。『譬如有人,天子』,「天子」就是皇帝,『將命以官』,就是說要任命他來做官。『詔是人曰』,「詔」就是說找這個人來,跟他講,要給他做官。皇帝問他,『汝願為宰相耶、小吏耶』。古時候做官,宰相是最大的,皇帝下來就是宰相,所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當到宰相,官位最大的。皇帝問,你願意做宰相還是做一個小官?還是要做一個九品芝麻官?一個小地方一個小官吏?還是要做一國的宰相?『是人云何上答』,菩薩就問大家,這個人他會怎麼回答皇帝?大家就回答菩薩說,『必願為宰相』,大家說,那個人他一定,皇帝問他要做宰相還是要做一個小小的官?那當然他要做宰相。『菩薩曰:然』,菩薩說沒錯,一定是這樣的,哪有人宰相不做,要做個芝麻小官?這是人之常情。下面又舉出譬喻:

  【又譬如有人。在於岐路。不知所從。有憫之者。指曰。是邊極艱險。極曲折。不得便出頭。是邊極正大。極平坦。走去便得出頭。其人受指。於此兩邊。當走何路。咸曰。走正大。走平坦。菩薩曰。善哉善哉。爾等酬我所問。俱合正理。然爾等能明解我所喻否。】

  菩薩又舉出一個譬喻,『又譬如有人,在於岐路』,走路走錯了,好像我們不認識路,『不知所從』,不曉得要怎麼走,亂走。『有憫之者』,有人看到這個人他不認識路,走入歧途,走到岔路去了,走的路不對。有憐憫的人就跟這個人講,你走的那邊是很『艱險』的,那個路很危險,又很不好走,很『曲折』,走到最後,『不得便出頭』,走到最後沒路,我們一般講死路一條,那很危險,走入歧途了,那邊很危險。另外一邊,『極正大,極平坦』,你從那邊走『便得出頭』,你走那邊就對了。

  『其人受指,於此兩邊當走何路』,菩薩就問大家,一邊很艱險、很危險,又很曲折,走到最後死路一條;另外一邊很正大、很平坦,走出去就是一條光明大道,人家告訴你,那你要選擇哪一條路?『咸曰:走正大,走平坦』,大家都回答,那當然要選擇走這個正大平坦的道路,那個艱險危險的道路大家應該不會去選擇那條路。『菩薩曰:善哉善哉,爾等酬我所問,俱合正理』,說你們回答我所問的問題都合乎正理,這正常的道理是這樣沒錯。『然爾等能明解我所喻否』,他說但是你們大家能不能明瞭、理解我所譬喻這個話的意思嗎?

  【咸再拜曰。唯垂開示】

  大家又再給菩薩禮拜,大家又不明白了,那請菩薩再開示。

  【菩薩曰。善聽。爾等向來雖有求道之心。而不識修行之要。趨向無據。如人欲往燕都。而不知路徑者是。若遇邪師。教以邪法。如帝都在北。而反指以往東向南者是。則其人雖終日行。而茫無歸宿。何由覲至尊。】

  這個『覲』就是拜見,古代諸候朝見天子,拜望長輩,這個意思。

  【何由成大道。】

  菩薩開示,說你們大家向來雖然都有求道之心,大家發這個心來學道、來求道,學道,有這個心,『而不識修行之要』,不認識修行的法要,『趨向無據』,「趨向無據」就是沒有方向。大家發心來修,但是不曉得要怎麼修,就是我們現在講也是很迷茫,不曉得要修什麼,要怎麼修、要從哪裡下手,是有這個心,但是不知道怎麼修。『如人欲往燕都,而不知路徑者是』,就譬如好像你要到燕都、到京都去,不知道路怎麼走,不認識路。『若遇邪師,教以邪法』,如果遇到那個老師他的知見是邪知邪見,他自己邪知邪見,那教別人也是邪知邪見,教人都是邪法,他自己修錯了,給人指點也是錯誤的,也是給人誤導。

  這個問題特別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楞嚴經》佛跟我們講,「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看到現在這個時代好心要修行學佛的人也很多,但是遇到邪師的人也很多,誤入歧途,這個就非常可惜,這一生就得不到成就。如果我們沒有遇到真正的善知識給我們指導,我們這一生修行是不會有結果、不會有成就。菩薩慈悲,用這個比喻,『如帝都在北』,譬如從南方要到北京去,那個方向是北。如果遇到一個人他給你指錯方向,給你指往東、往南,方向給你指錯了,你『雖終日行』,走到最後達不到目的,『茫無歸宿』,那怎麼能夠見到至尊、能夠見到帝王?『何由成大道』,這是譬喻,我們修道就是成道,這個「大道」就是佛道。下面菩薩又講:

  【今我所示彌陀淨土。帝都也。】

  菩薩開示,勸大家念阿彌陀佛求往生西方淨土,這西方淨土就比喻作帝都,帝王住的地方。

  【信願行三。勤加精進。終至往生。是從第一級至最上一級也。期登上品。是願為宰相。不願為小吏也。依此而修。是走正大而不行邪曲也。我即走過燕都之人也。】

  這一段菩薩就講說,我所指示的彌陀淨土就像當時明朝帝都一樣,燕京就是現在北京,皇帝住的地方。『信願行三,勤加精進,終至往生』,信願行這三資糧是《彌陀經》講的勸信、勸願、勸行,這是根據《彌陀經》講的,我們能不能往生就是這三個條件,信願行。真信、發願,行是念佛,具足這三個條件,這樣在這三個條件前提之下,「勤加精進」,那最終都能往生,往生到西方淨土。這是從第一級到最上一級,從這個地方開始,我們從這個娑婆世界,信願行,勤加精進,這是第一級,那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最上一級,登到最上一級。就像『期登上品,願為宰相』,往生極樂世界,就好像你要做宰相,把阿彌陀佛比喻作皇帝,我們願意往生到阿彌陀佛的西方淨土,就是大家願意做宰相,不願意為小吏,不願意做個小官。為什麼?佛為法王,往生到極樂世界,縱然下下品,到最後都是證得阿惟越致菩薩,那七地以上的菩薩,大菩薩接近成佛不遠了,就像我們這個世間,你當到宰相了,地位僅次於皇帝,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用這個來譬喻。

  『依此而修,是走正大而不行邪曲也』,如果依這個來修,那你走的是一條正大、平坦的大道,「不行邪曲」,邪就是偏差,曲折危險的道路。『我即走過燕都之人也』,菩薩講我就像去過北京的人,我走過了,我是過來人。菩薩他往生到極樂世界再回到娑婆世界來度眾生的,他是過來人,用這個來譬喻。

  【若爾等不能深信。是捨帝都而趨邊地也。棄宰相之尊。而就小吏之賤也。背正大而求艱僻也。萬仞之山巔。九層之塔頂。非爾所及矣。可勝悲痛哉。】

  這一段菩薩講,你們大家如果對於我開示的這個彌陀淨土不能深信、不能接受,這『是捨帝都而趨邊地』,那個帝王居住的地方是這個人間最高的榮華富貴,這個地方你不要,你都要到那個偏遠的地方去、到邊地去。『棄宰相之尊,而就小吏』,到帝都當宰相你不要,你偏偏要去找個偏遠的地方去當個小官。這個比喻就是說我們修行一般的法門,修了一輩子,再努力的修,那個成就還是有限,就像當個小官一樣。這個還要修得很好,如果修得不好,那連個小官也撈不到,不要說宰相了。

  現在菩薩指的這條路是個正大平坦這個大道。如果不接受,那個『萬仞之山巔,九層之塔頂』,意思就是說,我們凡夫達不到的,你想在這一生當中達到那麼高的層次那是辦不到的。這是跟我們講,求生西方淨土它的殊勝,如果捨棄這個,你在這個六道裡面修,在六道修,這是一個很艱難的一個地方。我們在六道修學,墮三惡道的時間很長,生三善道的時間很短暫,非常艱難,而且修了很久,這個成就也很有限。如果往生淨土那就不一樣了,一但往生,你看跟阿惟越致一樣,我們凡夫一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搖身一變,從一個具縛凡夫,業障深重的凡夫,一下子變成阿惟越致菩薩,那是大大不相同。所以我們遇到這個淨土法門,如果不能深信,信願行來修學,那就非常非常可惜。所以菩薩講,『可勝悲痛哉』,就是很可悲、很可痛的事情。我們接著再來看下面這一段,這個開示:

  【眾欲積田為修行計。】

  這一段一開頭這一句就是『眾欲積田為修行計』,眾就是大眾,當時在他們這個道場的大眾,我們現在講這個道場同修大眾,「欲積田」,積田就是大家湊錢去買田地。買田地,古時候道場都有買田地,自己耕種,或者租給佃農去耕種,每一年收些田租來維持這個道場的道糧,提供大家修行的一個計劃,「為修行計」。就像我們現在講建道場,大家有這個計劃,建道場、買田地,給大家來做修行的一個場所,大家有這個計劃,請示菩薩。

  【菩薩曰。汝等欲矢志同學。久聚不散。謝絕世故。於衣食所從。不復為求人計。故發此議。】

  菩薩就開示,說你們大家志向要做『同學』,我們今天講同修,志同道合,大家一起來學習,學習就是大家共修。『久聚不散』,大家長時間聚在一起共修,「不散」,不散就是建個道場大家住在一起,長時間在一起共修。『謝絕世故』,「謝絕世故」就是不再從事世間的事業。不從事世間的事業,衣食怎麼來?就是他們計劃買個田地,租給佃農,收田租,古時候道場都是這樣來維持道糧。古時候,這個維持道糧,他不用去攀緣信徒,因為它寺院道場它有固定的收入,他不用去做法會、去攀緣信徒,也不需要去看信徒的臉色。所以以前寺院道場它有田地,它每一年有固定的收入,維持這個道糧,大家能夠安心,在這個地方安心辦道。

  所以說『於衣食所從,不復為求人計』,就不要去求人,不需要去求人。因為求人要去攀緣,又怕得罪信徒,這個信徒如果他付出比較多,你如果得罪他,他不來了,不來你就沒有了。所以現在寺院道場都要看信徒臉色,對信徒要好,如果不好,我明天不來了,我到別家寺院去,我有錢還怕人家不要我嗎?所以你就要看信徒臉色,要求人,要去求人。他們這些人也是主要為這個問題,所以才有這個計劃,『故發此議』,所以才發起這個議案。菩薩講,你們是為了這個,菩薩知道。下面菩薩又講:

  【以我觀之。念頭雖好。然畢竟是貪戀塵勞。非清淨法。】

  菩薩講,覺明妙行菩薩講,以我來觀之,以我來觀察,你們發的這個念頭雖然是很好,『然』,「然」就是但是,『畢竟是貪戀塵勞』,對這個塵勞還是有貪戀,『非清淨法』。因為做這些當然免不了要有一些經營、計劃,畢竟塵勞免不了會有所貪戀,也不是純粹的清淨法,念頭好是好,但是還是不清淨。

  【何以故。街頭一飯。塚間一宿。先佛道範。若必藉田而修。倘一不就。則汝諸人終無修行之日矣。】

  菩薩講什麼緣故?他說這個也不是清淨法。『街頭一飯』,就是托缽,佛在世的時候,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在荒郊野地、在墳墓,一棵樹住一個晚上,每天托缽就是要一缽飯。這是『先佛道範』,「先佛道範」就是經上常講的「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你看佛沒有道場,佛當時他沒有道場,他生活方式是托缽,每天去要飯,缽去要飯,現在泰國、斯里蘭卡他們還是有托缽這個制度。有一年我到泰國,泰國出家人他們還是托缽,每天大概上午十點去托缽,他們托缽沒有吃素,都是魚、肉,那腥味很重,但是不殺生,三淨肉。所以這個南傳佛教國家他們還是保持佛陀當年的這種托缽制度,他們自己沒有設爐灶。佛的時代,樹下一宿,日中一食,去托缽吃一餐,這是先佛道範,佛示現給我們,示範給我們看,沒有道場,什麼都沒有,所有的財產就是三衣一缽。

  『若必藉田而修,倘一不就,則汝諸人終無修行之日矣』,他說如果必須要藉這個有田地才能修行,如果萬一這個因緣不成就,那你們大家就永遠沒有修行的日子了。有這個田產你們才能修,沒有這個田產就不能修,如果萬一沒有的話,那就永遠不能修了。

  【又若言自無其貲。將出自募化。更為不可。佛一代教。無此二字。】

  這個『募化』就是化緣,去向人化緣,說如果自己沒有錢,那我們出去化緣。化緣在中國佛教自古以來就很普遍,要蓋寺廟,拿個緣簿到處化緣。那沒有錢我們就去化緣、去「募化」。所以現在有出家人拿個缽,都給人家丟錢的,我們也常常看有出家人站在市場,拿個缽,人家丟紙鈔、丟銅板,丟錢,那是不對的。那個缽是裝飯的,是餐具,現在變成放錢的,變錢箱,那是不對的。所以化緣,如果去募化,就『更為不可』,菩薩說那更不可以。『佛一代教,無此二字』,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一代時教,沒有化緣這兩個字,佛從來不去給人家化緣,他只有托缽,沒有去給人家化緣金錢,沒有。

  【蓋自末世不識禮義。不懼因果。不知廉恥之徒所為。】

  這是菩薩講佛時代沒有這樣。現在看到有這個化緣的,是末法時代『不識禮義』,這些修行人不認識「禮」,道德仁義,他不認識、他不懂。『不懼因果』,因為他也不知道因果,不知道他就不怕,『不知廉恥』,也沒有廉恥心,『之徒所為』,就是才會去給人家化緣。化緣,我們淨老和尚也是不允許我們去化緣。所以以前在華藏圖書館,韓館長那時候在櫃台擺了大概好幾本本子,你要印經,做什麼、什麼項目,還有一個功德箱。後來館長往生了,往生之後我們搬到信義路,老和尚就不允許我們道場設功德箱,那個本子也不能擺出來。師父就講,你那個本子擺在那邊分明向人要錢,人家走進來,看到那個本子,不拿錢也不好意思;有時候要拿,怪怪的,擺明向人要錢。所以我們道場我們本子都收起來,收在抽屜,也沒有功德箱,這樣大家來沒有壓力。

  我們淨老和尚常常教導我們大家,就是說人家來學佛不要給人有壓力、不要向人要錢,特別初學的人來,如果讓他有壓力,他也不敢來,不曉得要捐多少錢,我捐的不曉得夠不夠?他心裡有這個壓力,可能他就不敢再來。所以我們現在信義路這個地方,就是不讓人家有壓力,也沒有功德箱,也不要,本子都放在抽屜,人家要發心再拿出來寫,沒有擺在外面。那以前都擺在桌上,明顯的擺在桌上。師父看到說,分明向人要錢,統統收起來。如果你知道因果,其實我們不向人化緣也不會餓死。以前老和尚常講,你真正要修行、真正弘法,如果你餓死,護法神就要撤職查辦了。所以我們聽到這樣,也就不擔心這個問題,這些年我們的經驗也事實是這樣,你真正在做,佛菩薩、護法他會加持,不要怕餓死。下面講:

  【真修道人。生死念切。斷斷不作是想。】

  真正修道的人,他為了什麼修道?就是為了了生死,為了生死這個念頭特別懇切,為了這樁事情。斷斷不會想蓋什麼道場、經營什麼事業,這個世間人做的事情,修道人要做的事情是要了生死,絕對沒有這種想法。

  【然更有一言。汝諸人但執持正念。各各努力。是即不聚而聚。若身心散逸。事無常恆。是雖聚而實散。苟明此意。止應隨分隨時。莫去閒思預計。】

  這一段也是很重要的開示。『然更有一言』,「然」,就是說還有一句話要告訴大家的,『汝諸人但執持正念』,你們大家發了這個心,非常好,你們只要「執持正念」,這個執持就是沒有須臾離開,好像我們手持的東西不能放鬆,你一放鬆那就,好像手持這個茶杯,這個叫持,你一放鬆它就掉下去,那持就要一直持著才不會掉,我們這個正念也是這樣。什麼叫正念?了生死,前面講生死念切,你了生死這個念頭很懇切,這個叫做正念。如果這個正念稍稍忘記,就是沒有執持,他又忘記了,我們又墮入邪念了,墮入邪念就是又繼續輪迴心造輪迴業,又開始造業。所以這個執持正念,你看我們《彌陀經》講執持名號,這個名號執持就是時時刻刻不放鬆,你一放鬆,無始劫以來那個業力習氣一下子又起來了,又是起輪迴心造輪迴業了。

  如果能夠執持正念,『各各努力』,自己個人你住在自己家裡,自己能夠用功努力。『是即不聚而聚』,大家聚在一起主要是說共修,希望長久聚在一起共修,如果大家能夠執持正念,「各各努力」,雖然沒有住在一起,這是「不聚而聚」,這個身沒有聚在一起,但這個心是聚在一起的。就像我們淨老和尚現在講,他說不一定去跟他住在一起,也不一定在他身邊,他現在講的經,網路、衛星、電視,還有DVD光碟,這個都很多、很方便,你住在任何地方,你只要真想修,在什麼地方修都可以。所以他老人家常講,他真正傳法的弟子可能還沒見過面。這些依照我們老和尚講的佛法去修學有成就的,可能有很多,但是沒見過面。他們在哪裡得到這個法?在光碟、網路、衛星電視聽到,他們就去修了。雖然連碰面都沒碰面,如果能真正依教奉行,就是不聚而聚,沒有住在一起,但是他心是相應的,聚在一起,就跟這個道理是一樣的。所以真修不一定住在一起,這我們淨老和尚最近也常講,真修不一定住在一起,住在一起不一定是真修,這身體住在一起,心各人想各人的。

  所以菩薩這裡講,『若身心散逸』,大家雖然住在一起,但是身心懶散放逸,『事無常恆』,就是這個事情不能有恆心長遠去做、去修,雖然身體住在一起,『是雖聚而實散』,雖然身住在一起、聚在一起,心實際上是分散的。這個事情我感觸也是非常深的,譬如說我們有道場,大家住在一起,我們住在一起是聚,聚在一起。聚在一起實際上的情況就「身心散逸」,雖然住在一起,但是大家這個心是散亂的,身是放逸的,那個「是雖聚而實散」,雖然住在一起,但是實際上他是分散的,他沒有聚,沒有凝聚。

  所以雙溪這個山上實在講也是因緣,包括現在信義路這個道場也是因緣。我實在講,我出家在佛陀教育基金會,住了一年五個多月,我們淨老和尚叫我跟日常法師學戒律。後來圖書館沒有人,館長叫我去做當家,做了十二年。十二年,館長往生了,我離開圖書館。當初我出家的意願就是學講經說法,跟老和尚學講經說法,也不希望有道場,因為道場要管人、管事、管錢,很操心。在圖書館沒有人,老和尚、館長叫我做當家,管人、管事又管錢,管了十二年。韓館長講,「當家三年,豬狗都嫌」,說做當家當了三年,豬跟狗看到你都討厭。如果你當家三年,大家看到你都很好,肯定你沒有在當這個家,這個家一定是亂糟糟。

  所以當了十二年,我們這些悟字輩的師兄弟,我離開之後沒有一個人敢來跟我住。為什麼?不怕官,只怕管,跟我住又被師兄管,那怎麼划得來?所以大家不敢來。所以老和尚才叫我收徒弟,是這樣的。當時我離開圖書館就跟我弟弟,在基隆他跟人家合夥蓋一棟房子,有一間空房子沒賣出去,我說那間就借給我住,裝潢好了,我弄個小錄音室。那時候有幾個地方請我每個禮拜去講經,還有中南部。我想一個人,人家請我去講經講完了,有一個小房子可以落腳就好了,我也不需要去管人、管事、管錢,多自在!當時我想這下得解脫了,管了十二年,太辛苦了,回到我出家的本願,我就是講經就好了。

  但是去那邊住沒半年,老和尚回來,那個圖書館韓館長的兒子接過去了,也回不去,住在來來飯店。陳永信居士看到一直哭,說我們台灣的同修,老和尚在台灣,竟然回到台灣沒有一個道場給他住,要住來來飯店。所以當時他就發心,他買一個房子給老和尚住,給老和尚回台灣有地方住,不然我們台灣的弟子很不孝。後來他才在他那個,我們現在信義路二樓,原來三樓是他擺燈的一個倉庫,二樓那時候賣了一年多沒賣出去,他說那間買起來,請老和尚回來,有地方住。老和尚說我現在在新加坡也沒有空,我也沒辦法管,我年輕都不管道場,現在怎麼會管道場?問我要不要?要他才要答應,不要他不答應。我就跟師父講,師父,這個陳居士是要買給你的,不是買給我的,師父你要不要?你回來要用,當然我就答應;如果師父不要,那我也不需要,我自己跟我弟弟借個小房子住就好了,我也用不到。老和尚說,可以,我回來可以來住。師父既然這麼說,那我們就接下來。到今天又做老和尚後製的工作,都在台北在做。

  這不是我去找來的,是人家,沒辦法。現在雙溪也是一樣,也是陳永信跟洪平和兩個發心。不然大家想想,我現在做法會都忙得不得了,我哪有時間去蓋道場?現在連去山上住個一、二天,時間都很難湊得出來,我哪有時間去蓋道場?沒有辦法。他們蓋的,那兩棟農舍是他們蓋的,蓋了就丟給我。陳永信說要去一貫作業念到往生,他就第一個先跑,他就丟給我了。丟給我,然後我們這幾個出家眾去山上住。老和尚叫我們做百七,我還在大陸的時候,就叫我們這些出家眾做百七,護國息災。現在第二個百七在這個月三十號圓滿,那天到香港去請示老和尚,老和尚說,我還沒有講完,他老人家就說,不能中斷,要再繼續做。

  我也知道他老人家有先見之明。因為大家想想,大家是喊累沒有錯,但是老和尚他很清楚,你沒有做百七,那些人在山上,他能用功嗎?我看大部分在玩電腦。那你做法會,起碼你那段時間乖乖要在那邊敲法器,你就跑不掉。所以老和尚智慧很高。所以我現在先休息兩個月,調整一下,因為主要是義工,大家都很辛苦。還是要做,你沒有做,你那個時間你是空過了。有一個百七,我們現在住在山上是雖聚而散,現在有個百七還能聚一聚,起碼在輪到敲法器,他要去聚一聚。如果你都沒有做,雖然大家住在一起,那就各自分散的,大家不會用功。我勸大家聽經,大家都是桌椅在聽,人都跑光了。念佛堂,說我們不要敲法器,用放念佛機,到最後人都沒有在念,只有念佛機在念。這我都有經驗,這都經驗過的。所以你有這個法會,他還比較容易聚,依眾靠眾就是這樣。不然你說大家各自用功,放念佛機,大家自由念佛,念到最後剩下念佛機在念,真的是這樣。

  所以菩薩的開示,真的也是這樣沒錯,是雖聚而實散。大家一起來共修,心個個都很散亂、都很放逸,住在一起,實在講也是散的。『苟明此意,止應隨分隨時,莫去閒思預計』,「隨分隨時」,就是隨緣,不要去計劃,不要去預設立場,因緣來那你就這樣做,因緣沒有不要強求。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裡。這次佛七,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段,下面我們下次佛七再來學習。因為本來我是想第一個佛七就要講完,結果愈講,還不是講得很詳細,這個時間就要比較長。那如果講得很快,可能大家也體會不深,所以我們還是多花一點時間,下個月佛七再來續講。大家有空可以多看看,看看這個書,不斷的提醒自己,對我們念佛求生淨土有很大的幫助。明天晚上這裡要布置會場,後天三時繫念,明天我們就暫停,下次再繼續。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