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太上感應篇  (第五十九集)  2003/1/25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9-003-0059

  《太上感應篇》

  上一集我們講到:

  【男不忠良。女不柔順。】

  男女結成夫婦,不是你們兩個人的事情,是菩薩事業,是教化眾生的,是給世間所有家庭、所有夫婦做模範的,是這麼一樁事情。你懂得這樁事情,一切眾生得度了,一切眾生都離苦得樂了。這個功德利益是這一對菩薩夫妻修的,他們是行菩薩道,他們是來示現度眾生的,是給世間人做好模樣的,這叫在家學佛。如果不懂這個道理,我們這個佛不是白學了!

  甚至於還聽說有一些同修,不學佛時沒事,學了佛之後,家庭不和,天天吵架,他還自以為修得不錯,修得很好,「一家人不學佛,都要墮落,將來都要墮三途」,這對佛法完全誤會。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你就知道這多困難。往往學佛把佛的意思解錯了,解釋錯誤,做錯了,講錯了,他不知道,以為是真學佛,學得很認真。

  佛常講,這是在經教裡面說「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一位學佛的菩薩在家裡,讓一家人都生煩惱,他這個佛是怎麼學的?他真正學佛,家裡有一個人學佛,一家人都和樂,這才如法。為什麼一家人和樂?六和敬。我們看今天學佛的家庭、學佛的寺院、居士學佛的道場,像蓮社、居士林、念佛會、淨宗學會,我們仔細觀察,那個道場和和氣氣,道場的大眾一團和氣,道場和氣決定興旺。做生意也說「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

  有一個人真正在修,他就是以身作則,自己做個典型、做個榜樣,決定能感化一家。你要不相信,你去念古書,舜王怎能感化一家?他那一家人是最難感化的,最不容易感化的,他居然能感化,這是什麼原因?真誠、慈悲、智慧,你只要有這三個條件,沒有一個不能感化的。不能感化,有三個缺陷,我做得不夠,做得不夠好。果然做得很圓滿,哪有不能感化的!所以我們要認真努力,依教奉行,要做到男忠良,女要做到柔順,處事待人接物,決定要學忍讓,決定不爭。再看《太上感應篇》第一百零六節,有兩句話:

  【不和其室。不敬其夫。】

  這兩句是講夫婦。夫婦是人倫的根本,中國幾千年來古聖先賢的教育,把這個問題做為核心。儒佛的教誨,我們在講席裡面常提到,他教導我們實際上只有三樁事情,第一樁是讓我們明瞭人與人的關係,這就是倫理的教育;第二樁是教我們明瞭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也就是面對著現實生活的社會;第三樁是教導我們明瞭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與整個宇宙的關係。這些都明白了,這是真實智慧,在佛家講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這些關係裡面,真實的核心是在夫婦,所以倫理,這個倫常教育,夫婦是同住在一個房間,這範圍是最小的。房間之外是家,家裡面上有父母,下有兒女,平輩有兄弟姊妹,這是家。家的外面是社會、是國,國裡面在上面是有領導人,有領導與被領導。平輩有朋友、有同學。這是五倫的社會,用現代話來講,這自自然然是一個多元文化,絕對不是一個單一文化,它是多元。如果核心都做不好,夫婦不和,這個家還能和嗎?社會還能安定嗎?國家還能太平嗎?統統都談不上了。所以吉凶禍福的根在哪裡?在家室。明白這個道理,才曉得中國古時候男女結婚,婚禮為什麼那麼隆重,為什麼那麼繁瑣,無非是表示這是人生一樁大事。這個人生不是指你們結婚的兩個人,是整個人類的大事。你們想想看,家的興衰,社會的安危,國家的興亡,世界和平與動亂,根在這個地方,這叫大事。

  我們再看看現代社會,中國、外國這個根沒有了,根拔除了,要想社會不動亂,這是不可能的。古人所謂「家不家則國不國」,家不像家,國就不像國了。家怎麼像家?夫妻要和睦。所以從前縱然夫妻有爭論,或者有不愉快的事情,他會想到這個影響太大了,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安危,影響到一切眾生的禍福,想到這一點,心平氣和了,也就什麼都能忍,什麼都能讓了。彼此都能忍,彼此都能讓一步,這個家就和睦了。

  現在這個道理沒有人講了,也聽不到了。古時候的社會,一個世紀之前,父母還用這些道理來教子女,老師也會以這個道理來講給學生聽,我們從小還聽到這一點,可是比較年輕這一代就不曾聽過了。愈是以前的人聽到這些道理就愈多,知道做人的根本,這是倫常大道。

  中國古代的教學,可以說一直到清朝末年都保持這個教學,到民國成立才把這個事情疏忽了。近代半個世紀沒有人再提起這個問題了,目光所注重的是科技(科學技術)、工商業、如何致富,上下交爭利,這還得了!居上位的爭名奪利,在下的小民看到上位的人相爭,爭名奪利,他就向他學習,去模仿。今天舉世之人都在爭逐名利、不講道義,這怎麼得了!這個世界還能住嗎?

  我們說不幸生在這個時代,要受盡折磨,也可以說我們有幸生在這個時代,盡心盡力為正法做一點事情。究竟能做多少,不必去問,「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甚至於像古聖先賢所謂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是菩薩,這是大慈大悲,這真正是救世的事業。縱然我們在這一生現前看不到果報,我們的果報在來生,在來世。這一分耕耘,如佛所說給眾生種下菩提種子,這個種子在他阿賴耶識裡面不會消失的,當他受盡苦難之後,業障消除了,這個善根種子會發現。諺語常說「風水輪流轉」,這是一個大的風水,大的轉變,一般人常講一千年一個轉變。中國人所謂三十年一變,那是小的轉變,這個世紀是大世紀,這是個大的轉變。我們有幸得人身、聞佛法,還能聽到這一點道理,這很難得,很不容易。

  註解裡面一開端,「夫婦和而後家道昌」,這一句話是真理,永恆不變,這個道理用在任何地方都是正確的、準確的。這一個小團體,小團體裡面上下都能和睦,這個團體興旺。許許多多同參道友,從世界許多國家地區到新加坡去參學,看到居士林人這麼多,上上下下一團和睦,沒有爭論,沒有吵架,沒有打架的,看了都非常羨慕,都向李會長請教:你們怎麼能做到這麼好?這值得我們深思,值得我們反省。能夠做到這一點成績有兩個因素,領導的人大公無私,這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第二個因素,這個道場,導師天天講經,大家對於這些深的道理不能不明瞭,粗淺的道理都懂,這兩個因素是非常非常重要。人有私心,弊病叢生,什麼毛病都生出來了。人不好學,不好好學習,決定一天到晚打妄想,每個人打的妄想不一樣,於是就有爭論,就有矛盾,就有衝突,怎麼能夠和睦相處?

  我們是凡夫,凡夫每天讀經、研究討論,最淺近的目的就是建立共識,消除我們的妄想雜念。逐漸深入之後,自自然然就能夠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隨順佛菩薩的教誨,這樣建立共識了,這個團體才能和睦相處。我們做得夠不夠?做得還是不夠,比起其他地方是好一些,可是跟古大德相比,我們差得太遠太遠了。

  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要徹底放下,我們四眾同修都要記住,放下之後前途是一片光明,心地自然清淨自在,常生智慧,不生煩惱。有一絲毫自私自利,你就沒有辦法不墮落,墮落在哪裡?墮落在煩惱憂慮之中,這個東西障礙了你的智慧,障礙你的福德因緣,佛在經上常說善根福德因緣都沒有了。所以這一句,它的道理,大道理,它的利害,我們要深思,要細心去領會。

  古人夫婦一生相敬如賓,家庭教育比什麼都重要。一個兒童從出生到六、七歲,接受的是父母的教育,這個教育是根。六、七歲之後再親近老師,老師是從這個根上幫助他壯大,開花結果。今天再好的老師都沒有辦法教學生,為什麼?根沒有了。佛家的教育,還是從這個根本上發展出來的,沒有良好的家教,你出家,佛也教不了你。所以佛法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

  諸位要是念古書,讀中國的小學,不是現在的小學校,中國的小學就是怎樣教育童子、兒童,童蒙的教學,這屬於小學,特別著重在倫理、德行、言語,知道怎樣說話。父母尊長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給家裡面的兒童做好榜樣,他都有責任的。所以小孩每天眼睛看的、耳朵聽的,在這裡有了基礎,一生都不會改變,所謂是「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薰修的。

  我們到現在這種年齡才聽到這些話,聽了之後能夠接受,能夠相信,能夠思惟,能夠去奉行,這是佛法裡面講的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我們這一生沒人教我們,我們過去生中還是有這個根。所以接觸佛法之後,聽到佛的教誨,我們這個善根發現,這個善根不是今生的,是過去生中培養的,還是有作用,能起得了作用。善根福德深厚的人,善根是聽了明白這些道理,這是善根;福德是懂得之後嚮往,一心一意要去做,把它落實,這是福德。我們能夠聞到佛法,能夠讀古人的書籍,這是緣分,這個古籍非常非常重要。我們再看下面,《感應篇》第一百零七節:

  【每好矜誇。常行妒忌。】

  註解裡面引用古德的話,「老子曰,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易曰(易是《易經》),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大禹不矜不伐,愚夫愚婦,皆謂一能勝予,而鑿龍門,排伊闕,地平天成,功被萬世。周公不驕不吝,勞謙下士,而東征破斧,卒安周室」。這是引古書,引古人的事蹟來證明。後面做了個結論,「故曰,真正大聖大賢,都從戰戰兢兢,臨深履薄處,做將出來」。這一段也是日常生活當中常犯的毛病。我們自己有沒有?不可能沒有,只是程度上的差別而已。如果真正能把這個毛病消除,自己的德行就有根底。如果心裡面還擺不平,必須知道我們在德行上沒有根、沒有本,換句話說,無論是求學修道,都是嚴重的障礙。總的來說,是教我們謙虛、恭敬,要從謙敬裡面才能真正有成就。

  後面有一段講妒忌,「妒忌者男女俱有」,這是人之常情。「男子見人功名則妒,見人富貴則妒」,地位接近自己,嫉妒心生起來了,怕別人把自己的地位擠下去。才勝己也嫉妒,別人的才能、才華勝過自己,也會生起嫉妒心。這裡有個總結,都是心量太小,心量太小,「局量褊淺所使」,我們今天講的心量太小,不能容人。這都是學沒有根基,學不得受用。

  真正有學問、有根基、得受用,就像佛講的,不但沒有嫉妒,沒有傲慢,謙虛還能隨喜功德,看到才幹比我高的,決定能夠讓賢,讓比我能幹的人去做,不會去競爭。你做得比我好,我應當讓你,權位都讓給你,為什麼?人民得福,社會得福,能夠為眾生想、為社會想、為人民想,你就會讓了。這個道理我們要懂,這是大德,這是大成就,為什麼?別人的成就就是我自己的成就。我自己不如人,居這個權位不肯讓人,害眾生,你們想想因果,因果就是墮地獄。我能讓給別人,別人做得比我好,比我更有成就,就是我的成就。

  在佛門裡面,印宗跟六祖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印宗在南方是當時的高僧大德,信仰他的徒眾不知道有多少,遇到六祖之後,他給六祖剃度,印宗是六祖的剃度師,他知道惠能大師的德行、修持在他之上,剃度之後,反過來再拜他為師,把地位讓給他,讓能大師在南方教化一切眾生。我們想想,那個成就到底是惠能的成就,還是印宗的成就?實實在在講,從形式上看是惠能大師的成就,從實質上看是印宗的成就,印宗決定不在惠能之下。這是大德,一般人做不到的,不是真正有德行的人做不到。

  世法裡面,我們看古時候管仲與鮑叔牙,管仲的成就其實是鮑叔牙的成就,讓賢,成就,自己還不用費功夫,別人替他做了,這叫真正真實的成就。佛教給我們修隨喜功德,隨喜功德就是對治嫉妒的毛病,驕慢、嫉妒,對治這個毛病。我們現前社會裡面,無論在世法、在佛法,總是居在自己的位子,到死都不肯讓人,這是絕大的錯誤。

  導師說他初學佛的時候,一出來講經,他在講席裡頭就常說,四十歲以前,是我們認真努力學習的階段;四十歲到六十歲應當修福,為僧團服務,也就是擔任僧團裡面的執事,為大眾服務;六十歲以後要修慧,要把這個職務讓給別人,辦自己的生死大事,充其量講經教學而已,一切行政事務完全放下,使這個僧團領導階層、行政階層的人員,永遠是年輕化。

  中國在古代退休是七十歲,我們在古書上常常看到「七十致仕」,但是在修道人來講,七十歲太晚了,應當六十歲就退休,全心全力辦自己的事情,可以做傳道、教學、講經,自己好好的修行,要為來生著想。決定不可以居在這個位子不讓人,這個不讓,就是這一個念頭、這個行為,就墮三惡道。

  諺語常講「地獄門前僧道多」,出家了,我們要想到出家意義在哪裡?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貪瞋痴慢,這叫出家。出家再去營建道場,我們冷眼旁觀,這是個笑話,你出了小家,結果經營了一個大家,你怎麼能得解脫?你的心怎麼能夠得到清淨?換句話說,你怎麼能夠與道相應?

  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不但證果的人沒有了,開悟的人也沒有了,修學如法的人不多了,什麼原因?被家累牽連住了,出了家實際上並沒有出家,收了一些徒子徒孫,比一般家庭裡面那個業還要大。你在家裡頭有幾個兒女、幾個親戚朋友?少。出家沒幾年,家業愈來愈大,愈來愈操心。

  現在的道場跟古時候不同,古時候道場是十方道場,真的是選賢與能。我們看古時候規矩,叢林執事任期是一年,臘月三十,就是每年除夕,就是過農曆年,舊曆年最後一天,寺院執事主持等所謂一百零八單的執事總辭,上從住持下到所有的執事總辭職,重新選舉。所以選舉制度在佛門用得最早,真正的民主。選出來之後,農曆過年正月初一就移交,任期一年。

  不像現在,現在有很多好像是終身職,所謂子孫廟,家大業大,於是出家分子就複雜了。有很多人為什麼來出家?看到你家業很大,出家之後,目的想繼承這個財產,是為這個來出家的。如果你這個老和尚什麼都沒有,連個茅蓬都沒有,恐怕沒有人會跟你出家,為什麼?跟你出家要受苦受難。所以今天這個廟蓋得愈大,愈富麗堂皇,跟你出家的人愈多,廟蓋得大間,蓋得很美,很多人就喜歡去那裡。這些人為什麼愛去那裡?你就想想他為什麼來的,可是我們沒有聽到有人去問他:你為什麼要出家?

  我們天天在讀經,天天在念佛,有這一點覺悟,這不是大徹大悟,這是小小的覺悟,我們深深相信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我們在這個道場,我們道場是公眾的,不是出家人的,因為我們社團登記社團,所以不動產都是屬於公眾的財產,不是個人的,也不是出家人的財產,得利於四眾同修大家的護持,全心全力來為眾生服務,為眾生服務就要放下自己的名利、權位,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來這裡做義工。我們道場目前的形態,就是依照導師上淨下空老和尚的指導來做,所以來這裡的義工大家都是奉獻。我們如果能這樣做,這個人在佛法裡面可以說他開始覺悟了,不為自己,為眾生,這個覺悟叫始覺。不覺則迷,你不覺悟就是迷,永遠迷下去,這還得了!

  人生很短,經上常講「人命在呼吸之間」,佛這個開示是給我們提出了高度的警覺,讓我們珍惜每一分鐘、每一秒鐘,我們才能得度。該放下的必須要放下,自己一定要明瞭「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為別人經營,辛苦的經營,值不值得?

  世尊當年在世給我們做了榜樣,世尊沒有去建一個道場,一生他老人家過著最低物質生活的水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那一些親近他、跟隨他的弟子,真的是慕道而來的,決不是貪圖享受而來的,跟釋迦牟尼佛都一樣,都是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真正是慕道而來的。講堂精舍的建立是居士們做的,我們要從這些地方體會,當時世尊的在家弟子國王、大臣禮請佛法,禮請佛去講經說法,供養居住的地方。佛住的精舍是別人的地方,別人的,產權不是登記給釋迦牟尼佛,他自己沒有,自己一心辦道。有人供養,我們可以接受,要安心辦道才對得起供養的施主。我們道業如果不能成就,那就欠施主的債,欠債將來要還債。

  所以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面提出,出家人要是不能恢復托缽的制度,正法要想住在世間就非常困難。他提出的托缽制度,我們讀他的講義深受感動,沒有人提倡。這件事情,導師過去在香港找洗塵法師,洗塵法師在香港是一位精明能幹、充滿活力的法師,導師鼓勵他,他說:你是不是要帶頭?你帶頭,我們追隨你,不要多,找五個人,五比丘。現在年歲大,樹下一宿我們的體力做不到,現在可以住帳篷,外面人家在露營的帳篷,露營的帳篷做得很精緻,也做得很好,又很輕巧,收一收一包背在身上,晚上樹下帳篷遮起來,這很好。他說:我們採取托缽,你帶頭。這是過去導師曾經跟香港洗塵法師說起這件事情,但是以後法師回到香港之後,消息就沒有了。真的有人帶頭去幹,這是好事情,托缽不要怕托不到飯,我相信真正發心托缽,沒有人供養,諸佛菩薩會化身來供養你。

  佛法若要真正興旺,真正能起來,江味農居士講的這個話有道理。刻意貪圖享受,貪圖名利,不但不能夠興教,恐怕過失是很難避免。出家跟在家學佛不一樣,在家學佛問題不大,出家學佛不容易,相當艱難。請再看《感應篇》第一百零八節:

  【無行於妻子。失禮於舅姑。】

  這一段是講家庭之惡。家庭是人倫社會的根本,家要是出了問題,社會就不會有安定,世界也就失去和平。我們今天觀察這個世間,大多數家庭都有問題,所以社會動盪不安,天災人禍頻率增加,災害的程度加重了,原因都出在這些地方。我們再仔細觀察這個問題是愈來愈嚴重,我們從因果上都明顯的能看到,夫妻不和,這在前面已經跟諸位說了很多。

  註解裡面註得很好,「待妻宜和而敬,待子宜嚴而正」,這是古時候不但是聖賢人的教誨,諸佛菩薩也沒兩樣,但是現在這個社會上看不到了,心行與聖教完全相違背。「不以禮待妻,則失唱隨之義」,現在誰懂得禮?什麼叫禮?禮失掉了,這是非常可悲的現象。古德教人德行的標準有五個層次,「道、德、仁、義、禮」,道失掉之後還有德,德失掉之後還有仁,仁失掉之後有義,義失掉還有禮,禮要再失掉了,天下大亂!今天我們看到這個世間的亂象,沒有禮。

  在中國的歷史上,諸位如果細心去讀誦,這兩千多年來,這是有歷史記載的,一個政權的建立,五年之內,帝王一定是制禮作樂。禮是一個人生活行為的標準,大家都懂得,都能夠遵守,這是法度。樂是調心,人是凡夫總有情緒,情緒不穩定的時候,用什麼東西來調和?音樂。所以禮跟樂都是教學的落實,跟現在不一樣,現在叫娛樂。從前在中國種種的藝術,像戲劇、歌舞、音樂、美術,都是教學的工具,用現在的話來說,高度藝術的教學。現代人不讀聖賢書,對於這些事情完全不知道,也不曉得這樁事情對於整個社會的關係,對於一切眾生吉凶禍福真實的因素,要想世界安定和平,要想人民幸福,是很難做得到的。

  接著這裡說,「不以道教子,則傷生育之恩,不義不慈,總曰無行」。這些話我們今天念了,就是現前社會的寫照。如何挽救社會?如何避免劫難?我們讀這個書,才真正體會到印光祖師的用心。佛陀的教誨是散在經論之中,必須要讀相當分量的經論,讀很多,你才能明瞭,才能記得,才能夠深解義趣,而後才能夠依教奉行,這是一樁不簡單的事情。

  《感應篇彙編》是把儒、釋、道三家的教誨都會集在這一篇文字之中,綜觀全篇的大義,它的文字並不多,不到兩千字,全文分成七個大段,第一段是總綱;第二段是示警,警告我們;第三段是善因善果;第四段講惡因惡報,這一段長,這一段裡面總共分為十七小段,我們現在念的是第十五小段「家庭之惡」。《感應篇》寫得好,以這麼短的文字,儒釋道三家重要的教誨、基本的倫理德行都在其中。

  我們看底下這幾句話,「今之待妻者,刻薄寡恩」,這是功利社會的現象,「待子者,姑息太過,苛責太甚」,很少了,姑息太過。後面結論兩句話說得好,「己實無行,何以責妻子乎」,這兩句話是無窮的感慨,自己無行,怎麼能把妻子、兒子教好?所以我們讀這一句,是感到莫大的悲哀。

  第二句『失禮於舅姑』,註解裡頭也說得好,「婦事舅姑」,這是媳婦怎樣待她的公婆,舅是公,姑是婆,我們現在說公公、婆婆,先生的父母。

  我們今天普遍看到的婆媳不和,媳婦跟婆婆不和,沒有辦法相處,在全世界幾乎每一個角落,我們都可以看到。聖人教給我們的,「婦事舅姑,一如子事父母」,做媳婦的人侍奉公婆,公公婆婆,就像做兒子的人侍奉父母一樣。現在談不上了,現在兒子不懂得孝順父母,媳婦不知孝順公婆,現在的人不懂,做兒子的人不曾孝順父母,做媳婦的人怎麼會知道孝順公婆?沒有這種道理。所以演變成父子不相容,父子沒辦法在一起,母女不相容,母親與兒女不能相容,今天是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完全是講利害,有利的時候彼此利用,利失掉之後,反目成仇。

  中國幾千年傳統的倫理道德,今天是蕩然無存,正是古人所說的「父不父、子不子、家不家、國不國」,大亂之世。李炳南老居士往生的前一天,跟學生說「世界已經亂了,諸佛菩薩、神仙降凡都救不了」,我們想這句話是真的,不是假的。

  什麼人有能力能教化一切眾生回頭是岸?他如果回不了頭,他往什麼地方走?就是眼睜睜看到他往地獄走,他不是往天堂走,他是往地獄走。諸佛菩薩看到這個情形也無可奈何,只有等待,等待他墮地獄,等待他在地獄裡面吃盡了苦頭,哪一天他能悔過,這才能再教化他。他不能悔過,佛菩薩對他也無可奈何。

  我們這一生得人身、聞佛法是大幸,生於亂世,從經教裡面還懂得一點道理,別人不做,舉世之人都不做,我們知道利害、知道得失,我們要認真努力去做,果然能夠依教奉行。

  導師把《感應篇》列在教學七門功課裡面的一門,我們學佛這七種書不能不讀。七種書裡面,四種是佛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彌陀經要解》、《普賢菩薩行願品》、《大乘無量壽經》,總共有四部經典,四部經是大小乘經都有。《吉凶經》是小乘經,《彌陀經》,《普賢行願品》是《華嚴經》,再來是《無量壽經》,四部有大乘、小乘。再另外三種書,《了凡四訓》、《感應篇彙編》、儒家的《四書》。

  導師希望我們同學能熟讀這七種,能依照這個來修持,我們這一生就決定不墮三惡道。不但要熟讀,而且要深解,解得淺不行,要解得深,認真的依教奉行。分量太多,我們的能力時間都不夠,這是少到不能再少了,這七門功課。如果還沒有能力受持,你就受持兩種就好,經裡面選一樣,《彌陀要解》、《無量壽經》、《行願品》選一種就行,再加上《感應篇》。《感應篇》不能少,《感應篇》從佛家觀點來說,它是戒律,它是修心修身的根本、基礎,我們要非常重視它。往年導師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他要求同學拿這個做晚課,晚課做完了之後,《感應篇》念一遍,對照自己今天一天的心行是不是跟這篇相應?若有犯到過失,有則改之,沒有犯過,無則加勉。

  佛陀教我們,世出世間大聖大賢也教我們,「轉惡為善」,這一本書是善惡的標準。它不是佛教的,它是道教的,佛家的教學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不分宗教,不分族類,只要符合佛家講的法印,也就是佛家講的原理原則,佛就承認這是諸佛如來的經典。佛的原則是什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不是一尊佛,是十方三世所有諸佛教化一切眾生的綱領,就是這三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我們看《感應篇》裡面,字字句句符不符合這個標準?完全符合,圓滿的符合,這是佛家給它印證的,就是佛經。我們要把它看作一切諸佛如來所說之法,等量齊觀,不能有分別心去看它。

  世出世間的賢聖都是從這個地方學起,在家同學學佛,是從你家庭修起。換句話說,「家庭之惡」文字不算多,從「貪婪無厭,咒詛求直」到「損子墮胎,行多隱僻」,這一段總共二十幾句,不到三十句。如果這一段做不到,你就不是佛弟子,說老實話,念佛念得再好,念得再多,也不能往生,這是事實。為什麼不能往生?經上說得很明白,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人住的?「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你的心行都不善,「口念彌陀心不善,喊破喉嚨也枉然」。所以這一段文尤其要注意,要認真去求解,要認真去奉行。這一段文字二十二句比什麼都重要,真正發願要求生淨土,你說從哪裡修起?就從這二十二句修起,先把你的家治好,然後才能學佛。

  這部《感應篇》,說實在話,就是「淨業三福」裡頭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詳細講解就是這四句經文的註解,我們要特別重視。不然的話,這一生修得再好,充其量能得人天有漏的福報,殊勝的佛法功德利益決定得不到。我們再看下面《感應篇》第一百零九節:

  【輕慢先靈。違逆上命。】

  第一句『先靈』是祖先。註解裡面說得簡單明瞭,言語雖然簡單,意思非常的深長。「先靈,祖先之靈也,凡殯殮無禮,居喪無制,安葬不速,齋祭不誠,拜掃不勤,祠廟不整,香火斷續,皆輕慢也」,這是舉出這幾個例子。「夫水源木本,豈敢或忘,若於此有失,吾不知其可也」,末後這一句是無盡的感嘆。

  這些話在中國文化裡面是主流、是核心,可是外國卻很不重視,他們沒有這個觀念,也就是說他們沒有孝道的觀念,「孝、悌、忠、信」,外國人沒有這個觀念,這跟中國文化完全不相同,所以思惟也是相違背。中國,我們不能說現代中國人,現代中國人幾乎逐漸被外國人同化了,從前的中國人觀念當中,見一切人都是好人,一切事都是好事。可是外國人觀念當中,跟這個看法想法剛好一百八十度的相反,外國人起心動念,人都是壞人,事都沒好事,所以他一定要你舉出很多證據,才能認定你是好人,這個跟中國不一樣,這個存心觀念不同。所以這個根本的觀念在祭祖、愛父母、敬祖先。

  外國人對中國人祭祖,他覺得不了解,常常問到:祖先離開我們幾百年、幾千年,你都沒有見過面,也不認識他,你祭他幹什麼?他又不知道你拜他,你也不知道他。所以外國人看到中國人拜祖先,他覺得很奇怪。可是中國人飲水思源,我們有個根、有個本,這個根本是遠古的祖先,我們總是有個根本傳下來。幾千年、幾萬年,我們這一脈從哪裡來的?對這個根本非常重視。應不應該重視?應該。為什麼說應該?像一棵樹木一樣,我們一個身,我們的身體就像樹上一片樹葉,樹葉很多,樹葉從哪裡來?我們要尋根。葉從哪裡來的?葉是從樹梢生的。樹梢從哪裡來的?從樹枝來的,樹枝再長出來就是樹梢。枝又從哪裡來的?枝從樹幹再長出來。樹幹的本從哪裡來的?本是從樹根裡面長出來。尋根,然後才知道整棵大樹是一個。外國人不懂這個道理,也不懂這個方法。

  佛在大乘經教裡面告訴我們,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個身。整個大樹就像是法身,我們這個身是這棵大樹裡頭的一片樹葉而已,這一片樹葉跟整個大樹是一體,不是二體。我們稱這個大樹,在佛家裡頭稱為法身,「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佛才把根源找到。所以經上常講「徹法底源」,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知道人與人、人與一切眾生是什麼樣的關係,這是其他宗教裡頭有說,沒有說得這麼清楚,沒有說得這麼明白。世間學術達不到,中國的古聖先賢所說的,雖然講到根本,但是講得不清楚,對於枝與幹可以說是說得相當清楚,再往深處的時候就不很清楚,這就要佛法才講得清楚。

  中國人講愛人,佛講一切眾生,愛一切眾生,不是我們這一個世界,是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的世界。一切眾生跟我們是同一個根、同一個本,根是什麼?佛法裡面講的心。本是什麼?本是佛法講的識。《華嚴經》上講的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個心跟識是根本。

  中國古禮裡面,五禮第一條是祭禮,祭祖先,愛祖先。千百年的祖先,你都那麼敬愛,現前父母哪有不孝順的道理!孝道從哪裡建立的?孝道從祭祀上面建立的。今天不孝順父母,祭禮失掉了,他怎麼會孝順父母?這個我們要明白,要知道這個道理。這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報告到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