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太上感應篇  (第五十一集)  2003/1/2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9-003-0051

  《太上感應篇》

  諸位觀眾,上一集講到:

  【巧詐求遷。】

  這就是用奸巧詐欺種種的手段,求得自己升遷的機會。就是升遷職務,在政府機關從低的職位提升到高的職位,如果是存心為社會國家服務,這是可以做的;如果只是為自己得到地位,能多些俸祿錢財,能受到別人的尊敬,這種心態就不可以爭取,這是錯誤的。

  為大眾服務,為一切眾生服務也需要緣分,緣分未到慢慢等待,佛家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諸佛如來尚且如是,我們著急什麼!緣很複雜,佛菩薩那邊沒有障礙,障礙在眾生,我們總要清楚、要曉得。眾生這邊機緣不成熟,在這種情形之下,只好獨善其身,充實自己;緣成熟的時候,兼善天下,為天下人服務,這叫兼善天下。諸佛菩薩亦復如是。

  至於機會(我們佛法裡面講機會),有很好的機會、很好的緣分給你做事情,我們要認真努力。譬如過去導師在新加坡提倡建立彌陀村,李會長積極在爭取這個機會。機會真的爭取到了,每個人都非常辛苦,這麼大的規模,工作量又增加了;爭取不到,沒有這個機緣,我們省事。可是不能不積極爭取,不積極爭取,你沒有慈悲心。積極爭取,緣不成熟,這情有可原。

  佛弟子對於『求遷』,「求遷」在我們佛門裡面來說,求機緣。有機緣為眾生服務,做出更多的貢獻,這是我們求的,也常常求佛菩薩加持,使我們有機會盡心盡力為佛法、為眾生、為社會服務。可是這要眾生要有福,眾生的福德這個時候沒有現前,它就有障礙,所以這個緣就很複雜,不是很單純的。我想幫忙,想幫你忙,對方不接受,誠心誠意幫助你,他對你疑惑,他還對你打了很多問號,對你不信任,這緣不成熟。緣不成熟的時候,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境界,等待因緣成熟。在等待當中,我們也可以用一些善巧方便促進因緣成熟。這個促進是什麼?促進是增上緣。諸佛菩薩無量劫來教化眾生,他這一套方法,我們要細心觀察,要好好的學習。總而言之,不論是世法、是佛法,都要以真誠處事待人接物。

  諸佛菩薩為我們示現的德行,總結就是天天改過、天天反省。天天改過,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天天如是。等覺菩薩每天還在反省檢點、改過自新,所以人家能夠圓成佛道。我們今天功夫不得力,就是在這一層疏忽了,沒有認真反省,沒有認真去改過。古大德常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佛法裡面講,人不是佛,縱然是等覺菩薩還有過失,這比世間人說的更要嚴格,更要徹底。所以我們讀《華嚴》,清涼、李長者的註疏為我們說出來,佛法無論大小乘,無論是宗門教下、顯教密教,講到修行的總綱領,「懺除業障而已」,這話講得有道理。「懺除業障」,《金剛經》上講「離一切相」,這是斷一切惡;「布施供養」,這是修一切善。要是問佛家的修行,這兩句話就包括盡了,一個「懺除業障」,一個「廣修供養」,就盡了。確實從初發心到如來地,無論是哪個法門,無論是哪個宗派,這是修學的總綱領、總原則。

  「巧詐求遷」,一看就曉得這是凡夫,迷惑顛倒的眾生才會做這個事情。真正覺悟的人,真正明白的人,決定不會做這個事情。真正為社會、為眾生服務,佛家講的布施供養,什麼樣的身分都能做,不一定要有地位、要有權勢,沒有地位,沒有權勢,一樣可以做。中國古時候,有些同學念國文念過「武訓」,武訓是個乞丐,乞食,跟人家乞討,乞丐也能作聖人,乞丐也能作佛菩薩。他每天在外面乞討,那一點錢逐漸逐漸存起來,他辦了不少學校。在我們佛家講,那個乞丐是佛、是菩薩,不是凡人;在儒家眼光裡面,那是聖賢,不是普通人。由此可知,何必要爭取社會地位!

  現在我們看到這一句話,你看台灣最近這幾年,諸位細細去看,台灣選總統,大家競選,每次到選舉,每一位候選人總是不擇手段來競選,這就是《感應篇》這句講的「巧詐求遷」。甚至於美國總統他也在競選,再看到歐洲的德國、法國選總統,很多的人都在爭取這個職務。現在人講「爭」,相爭,競選、競爭,這個跟我們中國文化完全不相同,我們中國文化是「讓」,哪裡會有「爭」的道理!不會相爭。

  上古時代的許由,諸位在國文裡頭念過,人家要請他來做國王,他聽說了,趕快逃到深山裡面去隱居,讓別人做。現在人還要爭,他不要,為什麼不要?責任太重,這個事情做不好就不得了。做好了,是你的本分,本來你應該要做好,做不好就是罪過,做好這是應該做的。所以這個事情平心而論,吃力不討好。三國時代的諸葛亮,劉備還要三請孔明,三顧茅廬,不得已他才肯出來。這些真正是讀書人,真正是明理的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在其位,自己的生活逍遙自在,一旦得到這個職位,有機會了,那就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要盡心盡力把事情做好。

  世出世間的職位都不好爭,我們出家人在寺廟作住持、寺廟裡面的執事,住持、方丈這個職位比作總統還困難,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住持正法,教化一方,你的職責要教這一方的眾生斷惡修善、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個責任,這個重擔在你的肩膀上,你要是不能做到,你就有虧職守,那就會墮落,這個事情不是好做的。印光祖師一生為我們示現不做住持,什麼意思?告訴我們這個職責不容易做,做得不好,過失太重了,依照佛法戒律裡面來說,這是墮地獄,極重的罪業;做好了,無量功德。住持、方丈就像學校的校長一樣,你怎樣把這個學校辦好,利益一方眾生。

  所以「巧詐求遷」的意思無限的深廣,我們自己要細心去體會,體會到我們才曉得,這件事情隨緣不可攀緣,不能跟人相爭。去強取,用種種不法的手段得到這個職位,這是不如法的。請大家再看《感應篇》第八十八節,文只有八字:

  【賞罰不平。逸樂過節。】

  這是說兩樁事情。註解裡面說得很好,「失輕失重」,失就是過失,這是講『賞罰』,「略錯一分,便是不平」,賞罰要拿捏得很公平,確實是一樁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它的標準,在世法裡面這是法律,在佛法裡面這是戒律。可是執法的人,不僅要懂得法,還要明理,還要通情,所謂「情、理、法」這三樁事情,你都能看得很透徹,才能做得圓滿,否則的話,很不容易做得圓滿,稍稍有差錯,這就是不公平。不公平,下面這幾句話就說得很嚴重了,「公道不存,人心弗服」,人心不服。「非特無以旌功懲罪,且反足積怨招禍矣」,這一句話說得很重,說的是事實。

  我們看看古今中外的歷史,特別是朝代的興替,國家的存亡,在這個時候特別明顯。在上位的人賞罰不平,所以激起民怨,最後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小是一個家庭、一個小團體,今天說公司行號、商店的老闆,對於你的員工獎懲,如果做到非常公平,下屬員工必定對你心悅誠服,能為你效忠,為你盡力;如果賞罰不平,憑著自己的好惡,以這個標準來做獎懲,人心就不服,到最後一定是眾叛親離。所以無論事業的大小、久暫,要把這樁事情做好是相當不容易的,這是大學問,不但是學問,而且還要有豐富的閱歷。我們平常處事待人接物,這一點不能不認真的去學習,佛法在弘法利生也不能離開這個原則。

  可是現在的世道比古時候艱難多了,古時候的人都有機緣接受聖賢的教育,今天所謂是人文教育,讀書明理,換句話說,他對於一切人情事理比較通達、比較客觀,人與人之相處容易融洽,相處大家就能和諧。現代的社會不然,人文、倫理、德行的教育,可以說是全面的廢除,我們大家接受的是西方功利主義的教育,所以對於人情很薄、很淡,不但對外人,就是自己父子兄弟也非常淡薄,在現代社會,我們看到太多太多了。

  譬如爭奪遺產,遺產分配不公,鬧到法庭裡面,這些事情我們常常聽到、常常見到,這在古時候很難見到的,現在變成一種常態,常常能夠見到。這在古時候是大不孝、大不敬,現在的人哪裡懂得!出家人有道場,老和尚圓寂了,也留下了一些產業,他的徒弟也互相不能容忍,彼此爭奪,也鬧到法庭,這在過去歷史上沒聽說過。兄弟爭財產歷史上偶爾有之,出家人爭財產,歷史上沒有,可是在今天我們也常常聽到,也常常看到,這是非常非常不幸。人心不平,累積的怨恨發作就是禍害,這是我們不能不留意的,不能不小心謹慎去對待的。

  下面一句『逸樂過節』,這是講享樂。哪個人不求享受,「樂」是人之大欲,欲望。這個小註裡頭也註得好,它引用《禮記‧曲禮》的一句話,「禮曰,樂不可極,欲不可縱」,這是聖賢人的教誨,享樂一定要有節制,不可以過分。過分怎麼樣?樂極生悲,那個效果是相反的,所以一定要懂得節制。欲,人有欲望,欲不可以縱,不可以放任,放任則害就來了。

  下面它又引用《國語》的兩句話,「民勞則思善,逸則思淫,是不欲人逸也」,這兩句話也說得好。民勞,勞是勞苦,生活過得太苦了,他就回心轉意向善,勸善很容易接受,為什麼?他有吃過苦的經驗。所以現在這個社會,特別是所謂已開發國家的地區,勸善非常艱難,他不肯接受,他每天的生活過得很自在,過得很快樂。所以在未開發的這些地區、半開發的地區,人民生活很苦,生活很艱難,勸他斷惡修善,他能聽得進去,為什麼?所說的正是他現實的遭遇,他想想有道理,所以能夠聽從。為什麼佛陀的教誨在世界上開發中的國家,我們去宣揚很難收到效果,道理在此地。一般比較生活貧困地區的,反而容易接受。這正是古人所謂的,已經開發的地區樂極生悲,貧困地區苦盡甘來,不是沒有道理。

  所以佛說法很有技巧,他先說果後說因,因為果是你現在所受的,一講你立刻就能體會到。佛說法他的原則講「苦集滅道」,然後再給你分析苦從哪裡來的,你就能聽得進去。反過來今天在歐美開發中的國家,你給他講苦,他體會不到,他覺得他生活很自在、很幸福,他聽不進去。

  像這些地方,我們出家的法師在外面講經說法,法要說得契機,對於這些地方不能不留意。所以對於富貴的人,我們對他說法,要勸他積德修善,這個對他來講是輕而易舉,對他來講這不困難。他有能力,應該多做好事,多幫助一些苦難的人,多布施恩德,這個說法就比較容易契機。說明福樂的由來,你今天享福,你今天有財富、有地位,是你過去生中修的這些因,這一生得的果報,可是果報是享得盡的,如果不再繼續修,你的福享盡,後面就沒有了。對於這些受苦難的人,我們遇到了,首先要展開救濟的行動,他缺衣缺食,我們首先要幫助他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然後慢慢再教導他如何改變生活的品質、如何提升自己,這樣的教化就能夠收到好的效果。

  此地也引用孟子的一句話,「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所說的非常深刻,跟佛法講的不謀而合。我們一生修福,修福不要享福,福報到什麼時候享?死於安樂,這是真有智慧,真有聰明,福報在臨終時候享。臨終時候享的是什麼福、什麼樂?臨終沒有病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自己到哪裡去,這是真的福報。如果在平常一生當中把福報享盡,臨終的時候糊裡糊塗死去,去到哪裡自己不知道,這就是佛法講的墮三途。一般人死了以後,來生能得人身的,走得很自在,瑞相都很好,神志清楚,不迷惑顛倒。積功累德能生天的,臨終的時候都有天樂來迎接,這是他修得的,我們在古人讀書筆記裡面看到很多,那都是真的,不是假的。念佛往生,有佛菩薩來迎接,這都是事實的事情,我們一定要深信。我們再看《感應篇》第八十九節:

  【苛虐其下。恐嚇於他。】

  這兩句惡作也是我們很容易觸犯的,多半是屬於習氣,苛刻虐待下人。過去官吏虐待平民,苛刻平民,很苛薄。家庭裡面,中上等的家庭用的奴婢都很多,就是佣人,他雇用的人,對於這些人往往也加以虐待,沒有想到作下人的也是人。像最近在台灣看到報紙,有些家庭雇用外勞,虐待外勞的情形也有,他也是人之兒女。我們學佛之後,對於這些事情了解得更深,過去生中行業不善,所以才感得這樣的果報。讀書明理,一般真正學佛的人,對待下人都非常厚道。

  我們從這個地方回過頭來想,我們修學哪個不希望在這一生有成就,但是為什麼不能成就?實在是不能克服自己的煩惱。如果我們用苛刻虐待別人這種手段來對付自己,道業沒有一個不成就的。過去、現代我們看看,凡是有成就的人,對於自己的要求非常嚴格,對別人能寬恕,對別人要求不嚴,對自己很嚴格。

  在日常生活當中早睡早起,這是生活裡面很重要的一條,可是在都市裡面生活確實比較困難,可是還是有。我們曾經看到早晨四、五點,在新加坡,在台灣也有,我們到公園、公共場所,就有很多人在那裡運動、練拳、練功,這些人的目的不過是為身體健康而已。有些老人很早就起來,三點起床,結伴到外面去走路,大概走一個小時才回來,這都是為了鍛鍊身體。我們講修行,每天這樣懶散,怎麼能成功!

  真正修行的道場,老和尚對於同學都有嚴格的要求。導師過去講起在初學的時候,那時候還沒有出家,以居士身分跟懺雲法師在埔里住茅蓬,那個時候埔里是鄉下,水電都沒有,所以晚上沒有電燈,懺雲老法師買一個汽車用的電瓶,用小燈泡(手電筒的),每個房間用一個小燈泡,佛前面點蠟燭。所以在山上晚上八點就睡覺,三點鐘起床,三點半就做早課。早課是各人做各人的,在山上做早課,那個時候就拜佛,早晨起來拜三百拜,每個人自己訂自己的功課。懺公年歲較大,其實那個時候他才四十多歲,他拜佛的動作很慢,導師說他拜三百拜,他老人家大概只拜一百拜。住山上有個達宗法師,體格很好,他拜的速度比導師他們還快,拜得最快,他一天可以拜一千二百拜,導師在山上最多可以拜八百拜。這是他們當時住茅蓬的定課,拜佛拜完了之後,大家在一起打一個三皈依,這是早課。每天規定有兩個小時讀經,讀經也是各人讀各人的,你自己喜歡讀什麼經,喜歡研究什麼經,自己做自己的,生活非常有規律。茅蓬雖然小,只住五個人,可是相當精進,時光沒有空過。如果有絲毫放逸,道業當然就不能成就,所以為什麼不苛刻虐待自己!

  飲食起居愈簡單愈好,懺雲老法師很重視營養,也不能說沒有道理。那個時候導師在山上做義工,照顧三位法師。因為那時候他還沒出家,另外還有一位老人,這個老人就是已經往生很多年,台中蓮社的一位老居士,朱鏡宙老居士,那個時候這位老居士已經七十多歲了,所以導師在山上照顧四個人。這樣在山上住了半年,半年當中他拜佛超過十萬拜,每天拜,確實把心安定下來了,所以那個時候他有這樣一個基礎。以後到台中去學教,在台中學教每天還拜三百拜,在埔里每天拜八百拜,到台中之後,每天拜三百拜,拜佛是個很好的運動,對於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所以人要想成就,應當對自己苛刻,對自己嚴厲,不必要用這種方式對別人,對別人是過失。

  《彙編》註解裡面引用佛的一段話,這段話是《尸迦羅越六方禮經》裡面的經文,這是一部小乘經,導師說他過去在台中學過這部經。「佛告尸家羅越言,一切世人,視其奴僕,當有五事」,這是佛教給我們要怎樣對待屬下,奴僕用現代話說就是部下。他說「一者先宜知其飢渴寒暑,然後驅使」,這一條很重要,就是說要先照顧他的生活是不是有吃飽、穿暖,如果吃飽、穿暖,身體沒有問題,然後才可以使喚他,才能叫他去工作。「二者有病當為醫治」,他有病時,一定要盡心盡力幫他治病。

  「三者不得妄用鞭撻,當問虛實,然後責治,可恕者恕,不可恕者訓治之」,下人有時候有過失,這是在所不免。他為什麼會淪落做童僕?我們能想像得到,他沒有智慧,愚痴、魯莽,做事哪會沒有過失!即使有了過失,應當仔細觀察,可以原諒的,原諒他;不能原諒的,要教訓他,不能夠隨便的鞭打他。尤其在現在的社會,不要說鞭打,那是犯法的,國家法律所不許可的,要是嚴厲一點,都與對方結冤仇。現代這個社會普遍存在報復的心理、報復的行為,所以社會大亂。我們處事待人接物,不能不小心,不能不謹慎,有時候這個禍害不知道從哪裡起來,這是自己疏忽。

  第四「若有纖小私財,不得奪之」,下人有的時候積蓄一點財物,這是他所有的,決定不能夠奪取。第五「給與物件,當令平等,勿得偏曲」,家裡用的人多,賞罰要公平,給他們的東西要平等,衣食日用或者零用錢都要平等,才不會引起他們內心的不平、怨恨。我們讀這一段經文,不僅是用在對屬下,在這個社會,我們現在接觸的面很廣,尤其是這一個世紀,我們冷靜的觀察,就像外國人所說的,進入一個多元文化共存共榮的社會,佛這些教誨,我們更應當好好的記住,要依教奉行。

  『恐嚇』註解裡面說有兩種,一種是遇到人有急難,他不去安慰他,故意作勢來嚇唬人;第二種是圖利,所謂是損人利己。這個損人的手段,恐嚇是常見的。這些事情古今中外都有,尤其是有權有勢力的人,欺壓平民百姓,這個手段是最常見的。

  註解裡面引用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在眾生怖畏急難當中,以無畏施布施眾生,觀音菩薩修行證果,這是第一個因素,救苦救難,所以我們稱觀世音菩薩為「施無畏者」。所以對於人在危急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安慰他,要幫助他離苦得樂。當然這裡面必須要有高度的智慧,要有很深遠的見識,開導於人,讓人覺悟,把劫難化解。一般劫難因素當然是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執著,堅固的執著,彼此不能相讓,災難就發生。兩邊都能夠讓一步,天下太平,災難就化解了。

  人為什麼不能放下執著?這裡頭的因素也很複雜,佛說得清楚,堅固的執著是從「我見、我貪、我愛、我痴」裡面所生的。相宗經論說「四大煩惱常相隨」,從這個地方產生執著,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妄想分別執著,這是造業。既然造的業因,決定不能免除果報,所以人生到這個世間來,為的是什麼?佛的答覆我們愈想愈有道理,佛答覆四個字,「人生酬業」,你過去造的業,你這一次來受果報,就是這一回事。過去造的善業,這一生得善報;過去造的惡業,這一生得惡報,六道眾生如此而已。真正參透明白了,從此之後不再造惡業,任何人加害於我,我也能夠忍受,不怨天不尤人,知道什麼?知道這是自己過去造的業,今天應當受的果報。果報受完了,我不再造惡業,前途一片光明。稍存怨恨不服之心,那個業報沒完沒了,所以冤冤相報何時了。

  人生在世間,我們常常看到小動物,跟這些小動物沒有兩樣,多看看,多想想,人就會覺悟了,「人命無常,國土危脆」。六百卷《大般若經》裡面給我們講的,導師把它總結有六個字,「無所有,不可得」,無所有是說現相,《金剛經》上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無所有,所有一切諸法擺在面前,就像幻化一樣、夢境一樣,不可得。我們把這個真相看清楚,心就平靜,智慧就開了,煩惱就滅了,處事待人接物,自然像佛菩薩那樣的和藹慈悲,怎麼會用不正當的手段去對待別人?不可能的。所以不接受佛菩薩、聖賢的教誨,我們不懂這個道理,會隨順自己煩惱習氣用事,沒有一個不造業的。我們再看下面《感應篇》第九十節,不忌諱惡,就是不顧忌,太過放任。

  【怨天尤人。呵風罵雨。】

  這個註解裡面註得好,「閻浮世界,素號缺陷」,閻浮是梵語印度話,它裡面含有欠缺的意思,就是這個世界有很多方面是有缺陷的,不圓滿。這個世界的人,古人常講「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十件事情大概有八、九件是不如人的意思,所以這個世界叫娑婆,不是叫極樂,就是在這個世界能稱心如意的事情太少太少了,大部分是不如意的事情比較多。我們不能夠稱心如意,一定要曉得這個業因果報,我們造的因不善,我們累積的福德不厚,怎麼能稱心如意!佛給我們講的,我們確實要記住,不但要記住,要認真努力去學習、去做。

  太上也是勉勵我們「積功累德」,這句話重要。如何積累?佛教菩薩六波羅蜜,那就是累積之道。第一條教給我們「布施」,布施導師說得很多,用現代的話說是為社會服務,為一切眾生服務。我們用財,這是財布施,我們用我們的勞力去服務,做義工,這是內財布施,用我們的智慧是法布施,替人家解決困難是無畏布施。布施裡面都講圓滿了,其他的都是講布施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布施這一條是總說,後面五條是別說。別說裡面第一個是「持戒」,持戒就是如法,布施要如理如法,我們今天講合法、合情、合理,這就是持戒波羅蜜。為別人服務也要有方法、有程序、有次第,有條不紊,這些都是在持戒波羅蜜的範圍之中。「忍辱」,這要耐心。「精進」是不斷在求進步,天天反省,天天改過,天天求進步。「禪定」是自己心裡面有主宰,不會受外面境界誘惑。「智慧」是對於一切事理通達明瞭。由此可知,後面這五條都是幫助布施波羅蜜,使你布施做得圓滿,你的功德踏實、真實。

  一切時一切處,遇到有困難的人,我們自己還有一點力量,就要盡心盡力幫助別人。幫助別人決定不希求果報,這個布施是清淨的;布施決不分貧富貴賤,這個布施是平等的。清淨平等的布施就是菩薩行,常存此心就是菩薩道。

  所以我們在不稱心的時候,一切事情不能如意的時候,要反省我們自己積功累德很薄,這一切不如意的境界,這是果報,應當要受。在受裡面要反省如何改進,提升自己的境界,累積更大的功德,這就正確了。如果小小不如意就埋怨老天不公平,別人對不起我,錯了!這是自己在造罪業,不但不能夠轉禍為福,而且加深自己的罪業。可是這種現象,我們在社會上看到很多很多,為什麼?那還是佛祖、古聖先賢所說的,沒有人教他,他不懂事,佛經上常說「可憐憫者」,這種人真正是屬於可憐憫者,他不懂這個道理。『怨天尤人』,我們一定要曉得這是決定錯誤的,而且這種惡業我們決定不能犯,時時記住佛對我們的教誨。

  第二句『呵風罵雨』,風雨是自然現象,這有什麼過失?在現代人講,這沒有過失,而在佛法裡面來說,這過失很重。為什麼?佛法的修學是教人轉凡成聖,千經萬論所說的,實在講只有兩個字,一個是「誠」,一個是「敬」。你看這個現象,誠沒有了,敬沒有了。古時候不要說是修行人,讀書明理之人遇到自然的災變,這時候心特別真誠,特別的恭敬,以「誠敬」來對一切災變,他心是定的,不驚不怖。

  在這裡也引用古時候《曲禮》裡面所說的,「若有疾風迅雷甚雨」,甚就是大雨、豪雨,「則必變」,必變就是格外的恭敬,格外的謹慎。在這個時候,縱然是夜晚,多半他也起來,衣服穿得整整齊齊,靜坐在那邊。現在人不懂,現在人也不會這麼做了,縱然是讀古書的人也不見得這個做法。可是佛門裡面還有少數人,在突變的時候他會起來,衣袍穿得整整齊齊、恭恭敬敬,到佛堂裡面去靜坐,或者是念佛,或者是經行,佛門裡面還有。這個地方引申的意思告訴我們,我們遇到任何的災變,都要以誠敬心來應付,可以化大災難為小災難,化小災難為無災難,誠敬能轉變。

  所有這些災難,我們在楞嚴會上都曾經說過,它的原理就是佛說的「依報隨著正報轉」,所以境隨心轉這是真的。可是我們凡夫不行,凡夫是心隨境轉,遇到這個境界恐怖、驚嚇,這是你心被境轉了。如果你冷靜下來,思過、懺悔、反省、改過自新,能化解這些災難、災變,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得。註解裡面,諸位自己可以去看。下面一句,九十一節:

  【鬥合爭訟。妄逐朋黨。】

  這是造業,千萬不要把它看成是小事。第一句就是喜歡『爭訟』,遇到別人有爭執的時候,不知道勸解,而且還縱容他、幫助他,使兩家結怨。或是為爭財產,爭奪名利,爭權位,這些事情太多太多了。在近代,甚至於出家人裡面也不免,一個寺院裡面爭住持、爭當家、爭廟產,甚至於還鬧到法庭,在古時候出家人從來沒有上法庭的,哪有這種事!現在常聽說,甚至於報紙還有報導。佛教我們放下,放下在哪裡?都沒放下。所以遇到這些事情,我們以善言勸解,不但兩方面得福,自己也修積功德了。如果挑撥、離間,幫助爭訟,無論你存的是什麼心,無論你求的是什麼目的,這是很重的罪過。

  尤其在佛門裡面叫破和合僧,世尊在戒律裡面結罪,破和合僧是五逆罪。這一個僧團,無論它如法不如法,我們都不能夠干涉。如法修行的僧團,利益社會,利益大眾,你破壞這個僧團,結罪不是這幾個人,與這幾個人不相干。這個僧團裡面的住眾如法修行、弘法利生,這一個地方的眾生得利益,不但我們眾生得利益,連鬼神都得利益。所以道場真正弘法利生,鬼神都得利益。你如果把這個道場破壞,你結罪是跟所有一切眾生結罪,不是跟一個人,或者是這幾個人結罪。你對於這個法師不高興,你恨他,你毀謗他、侮辱他,把他驅逐出境,你傷害他,不是跟他一個人結罪,要看他的影響有多大,影響的面有多廣。如果影響力大,影響的面廣,你破壞,你就跟這些受影響的大眾結罪,大眾人很多,這罪就很重。所以破和合僧是五逆罪之一,果報在阿鼻地獄,沒法子救,諸佛出世都不通懺悔,所以這個事情我們不能做。

  如果這個道場的出家人做得不如法,破戒、犯規,我們也不需要干涉,我們不是執法的人。就正如世間犯法的人一樣,世間有法庭、有刑警,這是屬於執法的人管的,我們不是執法的人,我們要干涉,我們也犯法了,這個道理大家懂。佛弟子犯法,自然有佛法裡面去糾舉,與我無關,我也不應該管這些事情。如果自己看見了,或者是聽到了,這個出家人跟我關係還很好,彼此熟識,可以問他,問他這是不是事實。聽人家說一些事情,外面謠傳太多了,一定要問是不是事實。如果是事實,好言勸導;不是事實,好言安慰,不必去追究,這個就對了,決定不可以爭論。

  儒跟佛都教我們忍讓。諸位一定要知道,諺語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自己命裡面有的,別人能奪去嗎?奪不去。自己命裡頭沒有的,你想保持也保不住,哪有什麼好爭的!別人要爭,讓給他就好了,如果我命裡有的,我這裡讓了,那個地方就又來了,這證明你命裡頭確實有,別人奪不去。所以懂得這個道理,明白這些事實真相,就會歡歡喜喜的忍讓,哪裡會有爭執!何況忍讓也是屬於布施,你要名,名給你;你要利,利給你,要什麼統統給你。

  菩薩修布施波羅蜜,布施的果德,我們知道愈施愈多,不是說布施完就沒有了,愈施愈多。世間人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不夠深,不夠透徹,所以他不敢布施,怕布施之後,自己沒有了,他不曉得愈施愈多。所以我們做出榜樣給大家看,個人愈施愈多,團體也是愈施愈多。我們社團是個團體,也是做布施的工作,我們愈做愈多,這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請再看第九十一節末後一句,『妄逐朋黨』,這一樁事情,古今中外都在所不免。「朋黨」就是朋友成群結黨,結黨營私,在歷史上常常見到朋黨之害。而在我們現前社會所謂「幫派」,一幫一幫,一派一派,結黨營私,一般人所說的黑社會,都是屬於這一類。這一類之所以能夠誘惑人,是以名利,是以權勢。

  古時候的人從小受過聖賢教育,明瞭是非邪正,明瞭善惡真妄,所以處事待人接物都能夠以理性,而不至於濫用感情。現代社會的青少年問題嚴重,家庭裡面沒有人教他,學校也沒有人教他,而社會上就更不必說了,所以這個問題就非常非常嚴重。為什麼少年犯罪這麼多,比例年年增長?這是一樁非常可怕恐怖的事情。

  從這個事實我們才能夠理解到,古聖先賢為什麼那樣重視兒童教育,為什麼那樣重視防微杜漸。才知道社會安定、國家長治久安,基礎奠定在兒童教育。父母、老師、社會大眾也都能給兒童做一個好榜樣,由此可知,教育是整體的,不是局部的。諺語所講「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這個意思就是說明人永遠在接受教育。這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報告到這裡,下面下一集再繼續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