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太上感應篇  (第四十集)  2003/1/1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9-003-0040

  《太上感應篇》

  諸位觀眾,請看《感應篇》第五十七段:

  【知過不改。知善不為。】

  這是惡報裡面的第三段。這一段裡面的文字一直到第六十句,五十七到第六十,到「侵凌道德」這一句。這是說改過,聖賢的功夫沒有別的,就是在改過。註解裡頭說得好,一開端「文殊菩薩白佛言:少年造孽,到老修行,得成佛否?佛言: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回頭就是改過,「圓悟禪師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唯君子能改過遷善,則其德日新」。什麼是君子?在佛法裡面說,真正發心修行的人,這個人就是君子。

  佛法修學有三個階段,天台家講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說了六即,六個階段。之前這三個階段,「理即佛」就是在理論上講一切眾生本來就是佛。第二「名字佛」,名字即佛就是在名字位,這是說修行還沒有辦法改過,有名無實,決定不肯改過遷善,這是屬於名字佛,還不是真正學佛,有名無實。到「觀行即佛」,觀行位是真正學佛了,觀行位是落實,把佛陀的教誨做到,依教奉行,這是觀行位。我們念佛求往生,要做到觀行位,往生才有把握,我們要是能做到觀行位,往生能生凡聖同居土。但是能夠再提升一層到「相似位」,那你就生方便有餘土,這是斷煩惱,斷見思煩惱。能夠再提升到「分證位」則生實報莊嚴土。所以過要改,修行實在講沒有別的,就是不斷的改過。

  但是改過以前必須要先知過,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的過失在哪裡,不知道自己的過失,不知道自己有過失,這就談不上改過,所以改過以前必須要先知過。要如何知過?就是要讀聖賢書,要讀經,經是一個標準,改過的標準,依照經典說的標準來修學。經典愈深入,怎樣才叫深入?就是發現自己的過失,發現自己的毛病,這是有深入。雖然讀經,還沒有發現自己的過失,這是還沒有深入,一定要深入才能知過。知過就是覺悟,改過就是修行。改過,我們一般說用功,一個人覺悟了,功夫落實了,這是知過改過,這是真實的功夫。

  這兩句『知過不改,知善不為』,原因沒有別的,就是剛才說的,對於經典(佛菩薩、聖賢的教誨)沒有深入的理解。換句話說,真正知過,真正知善,他一定做得到。如果真正知道了,做不到,那個知還不是真知。那個知可以說是一知半解,還沒有深入,因此才沒有辦法改過。如果能夠深入,這兩句就變成「知過能改,知善必為」,這就轉過來了。

  如果過失不能改善,善事不肯去做,這就不能成就。知過,知善,我們知道一分去做一分,知道二分做二分。你去做,實際上去改過,這當中能再提升知過,不斷的改,善不斷去做,你的境界會愈來愈提升。所以改過一直改到成佛為止,不是說我們改了一段時間就不用再改過了,實際上到等覺菩薩還是要改過,因為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的生相無明未破,雖然那個過失很微細,雖然微細還是過失,還是要改,改過來就成就究竟圓滿的佛果。所以改過是從凡夫一直到成就圓滿的佛果,修行就是在修改過。改過必定能夠作善,這是相關的。所以我們知道一樣就改一樣,知道一樣做一樣,這樣才能進步,才不會退轉。

  這個過失,佛跟我們說一個原則,過失的根源就是煩惱,貪瞋痴三毒煩惱。相信我們同修很多念過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所以一切過失根源就是貪瞋痴三毒煩惱。所以佛教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這是改過的原則。改過就是懺悔,我們佛門說懺悔,懺悔就是改過。

  我們不知道過失,所以要讀經,印光祖師教我們讀三本書,第一本就是《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對照自己的言語造作、起心動念,什麼是過失?什麼是善?這樣改過修善才有個標準。若沒有,憑我們自己的想法,往往把善看作過,把過看作善。我們凡夫的想法是不正確的,一定要依照佛菩薩經典裡面說的,這才是正確的。印光祖師提倡這三本書,雖然不是佛經,可是它的內容都是跟佛在經典上說的相應,意思都一樣,所以祖師一生極力提倡。

  我們這次選擇《感應篇》來給大家介紹,也是以印光祖師的開示。因為這三本書,尤其《感應篇》在中國民間流傳很廣,這是過去,現在還很多。這篇是道家教人修善,改過修善的一本善書,所講的每一條都是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很容易發現的,我們很容易看到,很容易了解,所以這本書對我們改過作善有很大的幫助,因此祖師一生極力提倡。除了《感應篇》,《了凡四訓》、《安士全書》這三本書合起來看就更圓滿,你對於改過修善這個理論、方法、境界就能有很完整的標準,這非常的重要。

  印祖是我們淨宗的祖師,大家都知道他是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化身來的,化身來中國這個地方,住在浙江省普陀山,住了三十年,以後到蘇州靈嚴山創立念佛道場,大勢至菩薩是念佛的專家。他一生印的善書,大乘經典印很少,只有《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印最多,人家供養他的錢,他在蘇州辦一個弘化社,可以說大部分的錢財都是用在印這三本書上面。

  我們仔細觀察,為什麼大勢至菩薩(念佛的專家)一生要提倡這三本書?這就很明白跟我們說,我們念佛人如果沒有這三本書的基礎,這一生雖然念佛,不知道改過,不肯為善,往生就沒有把握,就有障礙。這是基礎,這個基礎就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所講的「淨業三福」的第一福,淨業三福起碼要做到第一福,這樣才有把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第一福還做不到,這一生雖然念佛,還是沒有把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看印祖一生提倡這三本書的用意就很清楚了,尤其我們念佛的同修,更加對這三本書要重視,要認真努力來修學。這是講惡報的第三段,這是世俗之惡。我們再看下面,第五十八節:

  【自罪引他。壅塞方術。】

  這也是很大的過失。『自罪』就是自己犯罪還要牽連別人,所謂「拖人下水」,把別人拖下去,別人是無辜的,故意連累別人,這就是「自罪引他」,這個罪非常之重。註解裡面說「己過終不可掩,他人終不可誣」,誣陷別人這個罪極重。誣陷,自己有過失,縱然你能瞞得過世間法律的制裁,但是瞞不過因果,瞞不過鬼神。鬼神這個報應真的有,在現前的社會也很多。

  所以聖賢教誨,尤其是佛菩薩教誨,教我們怎樣才能得到真實的福報,你的生活能達到幸福美滿。第一,你要把人事環境處理好,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處要處得好。佛菩薩、儒家、道家教人,首先就是倫理道德,人與人相處要和睦。

  第二,你如何跟自然環境,大自然的環境就是物質環境,跟大自然相處,相處得很好?譬如我們住的小環境,我們一間房間,這裡面有許多家具、裝飾品,擺得很整齊,我們住在這個地方,眼睛看到,耳朵聽到,就感覺很舒適。現在的人,有人懂得這個,講這個大家都能理解。如果家裡放得很亂,心裡看起來很不舒服,這是講小環境。但是大環境現代人疏忽了,製造污染破壞大自然。所以現在人講地球生病了,地球為何生病?就是人為的因素破壞,造成嚴重的污染,地球生態環境被破壞了,我們中國人講風水破壞了。

  像台灣九二一大地震,在五十年前,南投地區可以說是台灣最好的環境,水質好,地理環境、氣候都很好,所以那個地方建了很多道場。可是五十年後,大地震以後,整個自然環境都起了變化,變得很差,本來是最好的,變得很不好。那個地方,過去我們導師還沒有出家的時候也曾去住過,跟懺公,跟元亨寺的住持菩妙老和尚曾經在那裡住茅蓬住了半年,他說那時候的風水確確實實是最好的地方,可是以後大家建寺院沒有規劃,亂蓋,蓋得很凌亂,所以把好的地理風水破壞掉,不整齊,破壞掉了,到九二一大地震,整個環境更不好。這是說自然的景觀受到人為的因素破壞。

  《地藏經》上講,你對地方如果亂開發,地都有地神在管理,你得罪地神,這就有災禍,這不是迷信。所以我們要跟自然環境處好,我們愛護自然環境,那個地方有一棵樹,如果不是非不得已,絕不隨便砍那棵樹。開路,若還有另外一條路可以繞道,不一定要砍掉它。這是說愛惜自然環境一草一木,我們都對它付出愛心,我們愛護它,它也愛護我們。如果我們對自然環境不愛護,任意破壞,自然環境的回報就有天災。這是第二個。

  第三個是與天地鬼神的關係要處好,非常重要。像我們做佛事,天地鬼神以我們祖宗做起,我們中國人祭祖,清明掃墓拜祖先,清明、冬至祭祖,從祖先做起,從祖先遍及一切鬼神。佛門的超度,超度佛事就是人與天地鬼神,與我們不同樣法界的眾生溝通,我們誦經、念佛、持齋、做善事,這個功德迴向給他們,跟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他的回報就是護持我們、保佑我們。

  這三個關係處得好,你一生的生活一定過得幸福快樂,生活過得很安穩、很自在。古聖先賢教育是教這些,諸佛菩薩教育也是教這些,你能說這個教育不對嗎?這個教育有錯誤嗎?現在人把這些認為是迷信,這是很不幸,愚痴到極處。至善美滿的教育我們把它捨棄掉了,人怎麼不遭災難!

  今天迷惑的人多,覺悟的人少,覺悟的這些人當中,隨順煩惱習氣的還是多,真正肯回頭的非常少。我們用其他宗教的話來講,一個人回頭,一個人得救;兩個人回頭,兩個人得救。只要我們自己明白了,肯回頭,不再為自己,不為自己是真正為自己,利益眾生是真實利益自己,要覺悟,要回頭。自己做事自己一定負責任,絕不牽累別人。自己有福願與大家共享,有罪過一定要發心自己一個人來承當,菩薩的精神決定不可以誣陷別人,無根的謠言決定不能夠相信。

  《感應篇》這幾句話說「縱逃王法,難免天誅」,王法是說世間的法律。你縱然能逃過世間法律的制裁,但是逃不過因果的報應,這句話在《彙編》裡面重複很多遍。「天誅」就是天地鬼神的懲罰,這是逃不了的。

  『壅塞方術』,「方術」我們一般民間說技術,但是這個意思很廣,範圍很廣,引伸出來的意思就更多。註解裡面簡單的舉了幾個例子,「方術,如醫卜星相,及一技一藝皆是,淺者藉以養生,高者用以濟世。若壅塞之,使不得行,亦是吾道之不廣,而四方多饑寒失業之人矣」,這幾句話我們可以細心去思惟。這是說凡是能夠利益社會、造福眾生,所有的方法技術,一切理論方法都應當讓它流通無阻礙。

  所以佛在經典裡面,每一部經末後都有流通分,這不能阻塞,不能擋住,一定要流通,使一切眾生都能接觸到,能夠得到佛法的功德利益,這就是要流通。諸位想想,這個意思就是這樣,希望這些道理方法能夠流布十方、通達三世,這樣才能令一切眾生都得到利益。如果障礙流通,這個罪過就重了。現代世間人,無論是國內國外,有一個嚴重錯誤的觀念,就是保護自己的權利,這個觀念是錯誤的。保護自己的權利,就障礙流通,自己所得的利益可以說是非常有限,而造作的罪業無量無邊,這是他沒想到的。

  佛在經教裡面告訴我們,財富是果報,財布施是因,施得愈多果報愈多,不肯布施的人,將來得貧窮的果報。不肯修財布施,以後財富就缺乏;不肯修法布施的人,以後得愚痴的果報;不肯行無畏布施的人,得多病短命的果報,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歡喜財布施,得財富;歡喜法布施,得聰明智慧;歡喜修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世間人追求富貴、智慧、健康長壽,但是所作所為恰恰相反。雖然相反,我們實際上看到好像他也有所得,這是什麼道理?佛告訴我們,他這一生所得到的,是他前生所修積的,過去生所修的,因果通三世。明白這個道理,諸佛菩薩、世出世間大聖大賢,起心動念都是利益社會、利益眾生,都是希望一切眾生得富貴、得智慧、得健康長壽,所以點點滴滴那些方法技巧巴不得趕快傳授給別人,希望一切眾生各個通達,都明瞭,都得到,這是聖賢人的存心,是佛菩薩的存心,哪有障礙別人的行為!連這個念頭都沒有。

  我們民間一般最普遍的,像我們一般說醫藥方面,前面說「醫卜星相」,卜是卜卦,星相是算命。醫術,我們一般流傳說祖傳祕方,祖傳祕方不肯傳給別人,不肯傳給別人,他的後代如沒有學習,他這個方術就斷掉了,斷掉就沒有辦法利益社會大眾,這個因果、這個罪過就很重。所以自己有這個方術可以流通,這是很大的功德,反過來障礙流通,很大的罪過。有人只是要保護方術,不讓人學去,希望在這裡面得到錢財,得到一些利益,實際上所得的有限。他如果肯布施、肯流通,他所得的不知多幾千倍、幾萬倍都不止,不只這一生得利益,來生來世,甚至生生世世都得利益,這就是對於因果報應事實不了解,所以才會做出這種愚痴的行為障礙流通。

  不管哪一方面的方術,只要利益社會大眾,都不應該障礙,應該無條件提供給大家,這才是正確的。就像在佛門裡面也是一樣,古時候確實沒有,我們看古書後面,古時候沒有版權,但是最後一頁總是印了幾個大字,「歡迎流通,功德無量」,或者「歡迎翻印」,古時候的典籍總是印這些字樣。現在這些書籍不一樣了,連大藏經(出版商印的這些大藏經)後面都「版權所有,翻印必究」,他眼前是可以得一點利益,他的果報在阿鼻地獄,永劫不得翻身,什麼原因?他竊盜佛祖的版權。版權誰的?佛祖的。偷盜佛祖的版權,釋迦牟尼佛沒有賣他的版權,沒有拿他的錢,祖師大德也沒有授權給他,這就叫盜版,偷盜古聖先賢的版權。佛菩薩這些留下來的遺產,是世間所有一切眾生各個都有分,你怎麼可以獨佔!你去想這罪過有多重。這件事情被現代許許多多人疏忽了,乃至於出家的法師都疏忽了這一點,自己的著作也是有版權,別人不敢給他流通,所以他的東西流通就有障礙,社會大眾得不到利益,這是很遺憾的一件事情。

  因此我們導師淨空上人,他所說的著作都是「歡迎流通」,版權公開,授權大眾流通。但是不可以拿去流通後變成你的版權,不准別人流通,這是不可以的。所以他的法緣很殊勝,不是沒道理的,因為他沒有版權。版權是他的沒有錯,但是他歡迎大家去流通,他也沒有賣給任何一間出版社。歡迎大眾流通,所以這個法緣愈結愈廣,所以法緣很殊勝不是沒道理的。

  現在人強調的是智慧財產權,我們讀佛經的人清楚,智慧財產權以後的果報是什麼?生生世世得到愚痴的果報,就是造這個業。商業裡頭的競爭,保護自己的權益,產品決定不能讓別人模仿,都是為了自私自利,不是為社會,不是為眾生。為社會,為眾生,無量無邊的福報。用盡心機能不能得到福報?絲毫都沒有得到,他今世所得到是前世所修的,這世沒有修,來世就可憐了。過去生中累積的福報享受盡了,這一生沒有繼續修福,造作罪業,縱然發了財,也在社會上做一點慈善事業回饋社會,那是小善,「壅塞方術」這是大惡,這一點小善抵不過大惡。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要了解事實真相,起心動念、所作所為,要想到社會整體的福利,眾生全體的幸福。

  所以我們導師過去創辦佛陀教育基金會、華藏佛教圖書館,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新加坡淨宗學會,他所出版的書籍、VCD、光碟全部授權大眾流通,道場所做的都是贈送,免費供養。這是我們導師一貫的作法,希望帶頭給社會大眾來效法,應該要這樣的作法才是正確。

  我們勤修三種布施,財布施,飲食、衣服、醫藥我們樣樣都照顧到,這都是屬於財布施;法布施,供養經典、講經的VCD、錄音帶,這是法布施;大家聽了,聞法,身心消除憂慮、煩惱、恐怖,這就是無畏布施。所以我們道場在做的,這是三種布施同時都具足,做這個功德最圓滿。這是我們這幾年來這樣做,也得到社會各方面的回報。所以道場,我們不怕人家來請經,也沒有限制別人。希望大家都發心流通正法,這是無量的功德,介紹給你的親戚朋友來聽聞正法,盡量去做,佛菩薩會加持。我們再看《感應篇》第五十九節:

  【訕謗聖賢。】

  註解裡面給我們說得很清楚,『訕』是戲弄的意思,侮辱,「訕謗」,「謗」是毀謗。這裡舉出「訕謗」有兩種人,一種人是愚痴,所以才造這個惡業;另外一種人,用現在的話說,喜歡出風頭,喜歡標新立異,在社會大眾當中興風作浪。這兩種人所造的罪業極其深重,真的是愚痴到極處,連聖賢他都毀謗。

  什麼叫『聖』?什麼叫『賢』?這兩個字我們要認識清楚。「聖」的定義,是說這個人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理事因果,他都清楚、都明瞭,這樣的人在中國稱之為「聖」,在西方稱之為「神」,佛教裡面稱之為「佛」,名稱雖然不一樣,意思都相當接近。明瞭而不夠徹底,這種人則稱之為「賢」;完全透徹明瞭,這稱為「聖」。這些人是社會的導師,是一切眾生的模範。

  對聖賢戲弄、侮辱、毀謗,所造成的影響面非常的廣大,非常的深遠。所以佛家講結罪,是從這個地方說的,這在佛法裡面講,是斷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毀謗聖賢,使一般社會大眾沒辦法親近聖賢跟聖賢學習,他的法身慧命就斷了。學佛的同修都知道,斷人身命的罪輕,斷人慧命的罪重,這個道理佛在經教裡面說得很多。我們千萬不能夠掉以輕心,以為對於聖賢、對於佛菩薩、對於善知識侮辱毀謗這是小事,尤其是善知識,善知識是現在住在世間教化眾生,影響面極大。

  誰是善知識?自己是善知識,這個要懂。我們自己的思想、言行、舉止,如果能隨順佛教,你就是社會大眾的善知識,你在那裡弘法利生,在那個地方宣揚佛法,不必說,做出來給人看。如果我們自己思想言行與佛經教誨完全相違背,我們就是「訕謗聖賢」。人家一聽說你是佛教徒,佛教徒起心動念還造惡業,還是自私自利,還是貪瞋痴慢,心量窄小,不能容人,這個人讓社會大眾輕視佛教,為什麼輕視?你毀謗聖賢,讓別人來輕視佛教。所以自己造這個惡業就不得了,果報,經上所說的一點都不錯。

  我們學佛的同修,受人家的侮辱,受人家的毀謗,受人家的陷害,表現什麼?要表現心平氣和,絕對沒有一絲毫的惡念。社會大眾一看,這個佛教徒了不起,這個人有修養,讚歎佛教。因為你一個人的表現,就令許許多多人對於佛陀教誨生起信心,無量功德。所以善知識是誰?善知識是自己。我們隨順佛陀的教誨就是善知識,違背佛陀教誨就是惡知識。隨順佛陀教誨,前途一片光明,將來生佛淨土;違背佛陀教誨,往後苦海無邊,果報在地獄。所以諸位一定要明瞭,極善的果報跟極惡的果報都在自己一念之間。

  佛法殊勝,其他所有一切宗教沒有一個不殊勝的,只是教化對象不同而已。所以我們初學,初學一定要一門深入,要長時間的薰習,奠定自己的根基,根基是戒定慧。什麼是戒學?隨順佛陀的教誨就是持戒,決定不可以隨順自己的意思,這才是跟隨佛學習。下面這一句,「訕謗聖賢」跟著底下這一句:

  【侵凌道德。】

  侵害凌辱有道德的人,我們天天都犯這個過失,這是自己不知道。佛經裡面說得好,造作極重罪業的人,只要他能夠懺悔、能夠改過、能夠回頭,那也是菩薩。《觀經》裡面,阿闍世王造五逆十惡的重罪,臨終懺悔,念佛求生淨土,世尊給我們說上品中生。所以我們對於造作極惡之人都不可以輕視他,輕視他也是訕謗。為什麼不敢輕視?他現在雖然造惡,他一旦回頭,勇猛精進,說不定品位在我們之上,我們還跟不上他,怎麼敢輕視!

  所以普賢菩薩教我們用一個真誠恭敬的心對一切眾生,這個教誨是真實的。別人輕慢我們,別人侮辱我們,我們決定不敢輕慢他,決定不敢侮辱他。他眼睛當中看我不是人,我眼睛當中看他是佛菩薩,我們若這樣修行,各人有各人的因果,各人有各人的報應。我們放棄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一切隨順佛菩薩的教誨,這個人有福,這個人有智慧,用其他宗教裡面的話來說,這個人得救了。

  哪些是聖賢?真正修道人心目當中,所有一切眾生都是聖賢。善財童子是這樣成就的,決定不敢輕慢任何一個人。六祖惠能大師說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他跟神會禪師說他只見自己過,不見世間過。能大師能成為一代祖師,道理就在此地。我們今天修學功夫不得力,道理也在此地,我們所犯的是什麼?只見他人過,不見自己過。只看到別人的過失,沒看到自己的過失,我們不可小看,這是很大的過失。念佛功夫不得力,修了一輩子還是修到三途惡道去了,什麼原因?只見他人過,不見自己過,你這個修法就是修三惡道,也是修道,修三惡道;也往生,往生到三惡道。

  所以我們不但對佛菩薩、祖師大德要尊師重道,對所有的宗教都要平等的尊重,對一切眾生,要把他當作父母看待,當作佛菩薩看待,這是佛經上教給我們的。父母有過失,你敢講?從前人不敢講,現在人敢講了,你說有什麼法子。以前父母有過失,家醜不可外揚,決定不敢說的,做子女的人決定不敢對外面的人講,一生都不敢說,不但不敢說,想都不敢想,這是孝順。

  現代這個社會,古聖先賢的教育已經完全廢棄了。古聖先賢教育教人什麼?教人學做人。這種倫理道德的教育拋棄掉了,人就不像人了,不像人那像什麼?天台大師給我們講「百界千如」,通常經教裡面講十法界,天台宗智者大師告訴我們,每一個法界都有十法界,這個意思講得很深。人法界裡有人中之佛,人中之菩薩,人中之天,有人中的畜生,人中之餓鬼,人中的地獄,在人的法界有十法界。每個法界都有十法界,我們自己在哪個法界自己要清楚。

  如何揀別我們與哪個法界相應?我們要以經教做標準。佛給我們講十法界的業因,平等心是佛法界,我們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是不是用平等心?如果是平等心,你是人中之佛,你跟佛相應。如果是六度的心,念念利益一切眾生,念念利益一切社會大眾,那你是人中的菩薩,人當中的菩薩,你如果能夠落實,你是真的人中菩薩。修十二因緣,你是人中的緣覺,修四聖諦是人中的聲聞,修慈悲喜捨、十善業道是人中之天人,嚴持五戒是人中之人。往下,貪心是人中的餓鬼,瞋恚是人中之地獄,愚痴是人中的畜生。所以我們自己要常常反省,常常思惟檢點,我現在是在哪一道?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哪一道相應?跟哪一道相應,將來就入那一道了。這不是戲言,是事實,這是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的真實教誨。

  佛菩薩教我們懺悔,懺除業障,什麼是業障?妄想分別執著、自私自利、貪瞋痴慢,這是業障。教我們回頭是岸,回過頭來依戒定慧,依佛菩薩的教誨。不肯回頭,我們所造作的是六道輪迴裡面的三惡道;回過頭來,至少是三善道。真正明瞭覺悟,一定要珍惜這一生希有難逢的因緣,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這才是真正聰明人,真正有智慧,不再迷戀六道輪迴了。

  所以我們讀這兩句,要天天找自己的過失,怎麼找法?第一個是讀經,用經教來檢點;第二個是看別人,看到別人的過失,回過頭來想我有沒有這個過失。不要去毀謗人,不要去批評人,回過頭來看自己,所謂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報告到這裡,下面下一集再繼續向大家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