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太上感應篇  (第二十集)  2002/9/1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9-003-0020

  《太上感應篇》。上一集我們講到:

  【不彰人短。不衒己長。】

  這兩句話是常常說的,這是對人不誇耀自己的好處、自己的長處。『長』就是優點,現在的話來說,也就是不會自我宣傳,宣傳自己有做多少多少的好事,自己有什麼樣的優點,有這個長處。也不要去說別人的缺點,『短』就是缺點,我們現在說別人的缺點,不要去跟人家說,不要去宣揚。『彰』就是彰顯,很明顯在公眾說別人的過失、別人的缺點。也不要去說自己的優點。

  這兩句雖然常常說,實際上對我們個人做人修養關係很大。人一生當中最大的過失就是喜歡批評別人、喜歡攻擊別人的缺點,這件事情是最損陰德的,造作的時候只知道度一時之快,持那個快意,自己覺得很爽快,一直說別人的過失、說別人的缺點,沒有想到後來果報的淒慘。《地藏經》裡面所謂是「拔舌地獄」,舌頭用鉗子拉出來,都是這種業報所得的。

  古時候的人心地淳厚,一般都有教養,接受聖賢的教育、修養,所以造這個業的人就比較少,起碼知道這是造業。現在人可憐,沒有人教導,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再看到社會外面的風氣,種種的不良影響,內心有惡因,外面有惡緣,因此造這種種罪業的比比皆是,就是到處都是,這是值得我們警覺的。自己如果有這種的過失,一定要痛改前非,這個過失如果不能改過來,念佛也不能往生淨土,我們一定要記住。佛給我們介紹淨土,說得很清楚、很明白,西方世界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心行不善的人,當然跟那個世界人的心就不相應,所以決定不能往生,這千萬要記住。

  註解裡面引用很多的例子,看看古人是怎樣的涵養,我們要效法、要學習。此地所列的幾個古人,我們在史傳、在古文裡面都能看到。宋朝的韓琦、王素、文徵明,這都是在當時很有名的讀書人,他們的修養有度量、能包容,就是說能包容別人的過失。人難免有過失,實在講古人說得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人如果不是聖賢人,怎麼可能一點過失都沒有,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是小的過失去加以宣傳,說成好像很大的過失,這樣就把人家一生的前途斷送掉,小過失一直宣傳,宣傳成大的過失,當然這個人他的前途就被你斷掉了,沒人敢去接近他。這個因果、這個罪業就造得很重。受害的人他要是心裡不服,換句話說,他決定會報復,這個報復不在今生,這一生如果沒有報復,來生他也會報復,或者來生的來生,這個報復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古時候同學、朋友,同學之間、朋友之間互相看到對方有過失的時候會規勸,規勸就是勸他。規勸也是要看場所、看時間,規勸在什麼時候?沒有第三者見到的時候,朋友、同學私下會勸他、會提醒他、勸勉,你說這種人情多厚!就是提防第三者知道,怕第三者知道,所以私下跟他說。但是我們勸人一件事情,同一件事情如果規勸兩次、三次他還是不改,那就不要再說了。那要用什麼態度面對?佛在《戒經》裡面跟我們說,遇到惡比丘怎麼辦?不要跟他理論,默擯就好。「默擯」就是不要理會他,也不要去跟他計較。

  我們看釋迦牟尼佛一生當中跟隨他的學生不少,經典上記載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相當龐大的一個團體。這個團體我們在經上看到,沒有現代化的組織,為什麼這麼多的人生活這麼有規律、這麼嚴整,道理在哪裡?人人都遵守六和敬,人人都修五戒十善,縱然有過失,天天聽佛講經說法,自己知道要自新、懺悔。我們也沒有聽說釋迦牟尼佛處分哪個學生,沒有聽說釋迦牟尼佛開除哪個學生,再怎麼差的學生,佛也沒有開除他,這是我們的典範,我們今天做不到,想學也學不會的。所以從經典記載來看,釋迦牟尼佛做人做得多麼圓滿!這不聽話的學生,我們默擯就好,這是現身說法,教導我們一生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沒有絲毫缺陷,這才真正顯示出究竟圓滿的智慧。

  下面一句『不衒己長』。自己有長處、有優點,現在人說「值得驕傲」,自己有一點優點就覺得很驕傲,值得驕傲就是炫耀自己的長處。炫耀自己的長處,你自己那一點長處立刻就報掉,就沒有了。所以自己的優點要藏起來,不要讓人家知道;缺點盡量暴露出來沒有關係。這是古聖先賢教導我們,自己的優點應當隱藏,積陰功。行善是自己的本分,哪有什麼值得炫耀!本來就應該要做的。尤其自己本分的工作應當要做好,盡心盡力去做,這是本分,本來就應該做的,做不好是過失,做好也不值得炫耀,不值得驕傲。本分工作能做好,這就是大善。真正能做好,要面面周到,相當不容易。

  所以沒有智慧、沒有學問,你就沒有善巧方便。世間人哪個人不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為什麼做不好還落得一身的罪過,這個原因在哪裡?我們要細心去想想。這個原因,總而言之,不學之過,沒有學習。沒有學,自己又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想的、自己做的都是對的,也不去請教別人跟人家學習,所以臨事的時候就有很多很多過失了。這是說世間事,處理世間的事情都處理得不好,過失就很多,何況是出世間的大事更加困難!

  所以凡事一定要想一想自己的智慧能力,這件事情我能不能做好?能不能做圓滿?能不能利益社會大眾?如果這事情我沒有能力接受就不敢接。有這個智慧,有這個能力,又有這個機會,那是古人所講的「當仁不讓」,我應當要做,我不去做,沒有人做。沒有智慧,沒有能力,沒有這個機緣,就不可以強求著去做,不能去勉強。去爭、去搶,這就錯誤了。強求去做,縱然是好事,也是造業,就是《地藏經》上所說的「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因為你這個心是攀緣的心。所以說人貴自知,人要有自知之明,自己要知道自己,自己的能力到哪裡、多大的智慧,別人不知道,自己應該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智慧、有多大的能力要清楚。所以這個事情不能勉強,也不能強求。強求、強搶來的,做不好,沒有能力做,這個罪過就重了,這個罪業就重。

  我們學佛,佛教我們要修清淨心。想要心地清淨,實在講,事情愈少愈好,只有省事。事情如果太多、太繁,你的清淨心決定得不到。這是說我們修道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無事是最好。對修道的人來說,沒有事情最好,沒有事情,心就比較清淨;沒有事情,我們可以多一點時間念佛。事情如果多,當然你就會很忙,你的清淨心也會受到影響。如果你的清淨心沒有現前,你的事業做得再好、再輝煌、再善,也不過得人天福報而已。

  要往生西方,諸位要記住「心淨則佛土淨」,心清淨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心不清淨不能往生。《六祖壇經》也說得好,這個事情福不能救,這個事情是什麼事?生死大事,修福報不能解決這個事情。建道場是修福,講經說法也是修福,度眾生還是修福,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福再大與了生死、出三界都不相干,這一點我們要知道。

  所以如果大家稍微留意一下,你能看得出來,出家人的道場,或者居士的道場,凡是主持道場的人,就是管事情的人,有幾個人能往生?有幾個人臨終時有好的瑞相?臨終往生反而不如一些默默無聞老實念佛的人。平常被人瞧不起的人,人家不會注意的人,這個人平常老實念佛,臨終有很殊勝的瑞相。

  倓虛老法師告訴我們,在《影塵回憶錄》裡有記載,《念佛論》後面也有記載。哈爾濱極樂寺修無法師往生,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修無法師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沒有出家之前是做泥水匠的,出家之後只知道念一句「阿彌陀佛」,人非常謙虛,非常和敬,對待任何人都恭敬,跟每個人都合,都好相處。在寺院裡他都發心做一些粗重的工作,因為以前在家是當泥水匠,泥水匠都是做粗重的工作,出家之後在寺院他也擔一些粗重的工作來做,修苦行,樣樣讓給別人,別人不要的,自己來受用。你看他往生那樣自在、那麼瀟灑,往生的時候坐著往生,預知時至,跟大家說,叫人家準備一個地方讓他坐著往生,自在往生,這是非常非常難得。倓虛老法師往生、諦閑老法師往生的瑞相還比不上他,比不上這個修無法師。倓虛老法師跟諦閑老法師都是天台宗近代的祖師,講經說法的大法師,往生的瑞相還比不上他。

  還有諦閑老法師有一個鍋漏匠,補鍋補碗的,我們導師在講經的時候,常常提到這個人。這個鍋漏匠(就是補鍋補碗的)也是不認識字,一個字都不認識,出家之後,念佛三年,站著往生。往生之後還站了三天,等他師父給他辦後事。師父往生比不上他,他師父是諦閑老和尚,天台宗的一代祖師。為什麼師父還比不上徒弟?因為徒弟身心沒事,徒弟沒事情,師父是當住持,講經說法,管很多事,每天有很多很多的應酬,很多事操心,操心的事情很多,煩心的事情多,這樣心當然就比較不清淨。換句話說,如果論修福,修褔這方面來說,徒弟不如師父,師父修福的機會比較多。論修行的功夫,師父比不上徒弟。這些事實真相都在我們眼前,我們有沒有看到?

  倓虛老法師、諦閑老和尚是佛門近代的大德,真正解行相應,真正是一個修行好的出家人,也是我們的好榜樣,如果我們的德行修持不如他們,必定墮落。所以領眾很不容易,領眾不是凡人,真有智慧、有德行才能領眾。尤其是現代社會的大眾不好領,從前人老實、聽話,現在的人不老實,每個人的意見都很多,如果沒有真正的德行能令大眾敬服,你要領眾,你要帶人,你的障難就在所不免。釋迦牟尼佛就做榜樣給我們看,這是我們要認真想的。

  現在的人確實不好領,尤其出家眾更加困難。所以出家住在一個團體裡面,大家相處,長時間的相處很不簡單,管理大眾的人更加不簡單。真正如法的僧團,世尊在世那個團體,我們現在怎麼學都學不到(我們現在的團體沒有他那麼大,我們現在的團體還沒有那麼大),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是每一個人一個心理、一個想法,一個人是一個心,一個人是一個思想,各人的想法看法不同。所以我們現在的僧團住在一起不和,不和的原因就是各人想法不同,一個人就一種想法,兩個人兩種想法,十個人十個想法,你想想看這個團體怎麼會和!

  所以六和敬,六和敬第一條就是「見和同解」,見就是見解,見解要能和、要相同,第一就是見解要相同,這是六和的基本。第一條如果做不到,其他就沒辦法做到,後面五條就做不到,第一條是最主要、最重要的基礎。基礎如果沒有了,不可能成為一個和合的僧團。所以僧團裡每一分子都能像世尊當年在世那樣,能夠自重、自愛、自治,就不需要組織,每一個人都把自己管得很好,這是佛法僧團,我們要多想想。

  如果同參道友在一起共修的,大家住在一起共修,如果達不到這個水準,不如不要在一起,在一起互相妨礙,他妨礙我,我妨礙他,大家不和。在這種情形之下,不如自己修自己的,也能成就。不如法,不如法就不要做。真正如法,如法我們就做,完全效法釋迦牟尼佛、祖師大德他們所做的。

  所以我們要記得,真正成就自己的智慧德行學問,才能真正做到自行化他,才真正有能力領眾。領眾完全是自然的,不需要任何形式的組織,那是自然的。就是自然的結合,那是最美滿的,不是用一個組織、用一個約束怎樣約束你。自然是最善、最美的,真善美。

  所以我們在中壢善果林也舉辦好幾次的佛七,每一次佛七都常常聽到很多義工的反應,來參加佛七,有一些老菩薩沒有辦法遵守道場的規定,引起大家很多的困擾。義工他們也提出很多的建議,我們要怎麼嚴格約束規定。當然是要有一個規定,但是也無法規定到多嚴格,他如果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尤其年紀大的習氣很難改,我們年輕的人習氣就改不過來了,何況年紀大的人!好幾十年養成的習氣,你說幾天之內要他改過來,那是很困難的。能改過來這很不簡單,這是他過去善根福德很深厚,所以他很快能調整過來,但是有很多都改不過來,尤其年紀愈大愈難改,習氣愈重、愈深就愈難改。

  所以我就跟這些領眾的法師、居士講,我們是一定要訂一個規矩,但是不要太過分就好了,也不能像年輕人、像學生、像軍隊那樣的要求,都是老菩薩,凡是能來念佛的都是中年以上,不能要求到百分之百,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過得去就好了,不要太過分,大家勉強過得去就好了。這點我們在現代的道場,要住道場也要了解。我們再看下面《感應篇》第二十八節,這一節只有一句:

  【遏惡揚善。】

  註解裡面一開端講得很好,「凡人之惡原非性成,習染既深,滔滔莫救。或明知故犯,或不知誤為。究其成,造下彌天罪案,原其始,止因一念差遲」。這幾句話,我們要冷靜去思惟,細心去體會。

  中國古時候兒童上學,大概第一部念的就是《三字經》。《三字經》一開端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裡講的這段話跟《三字經》這段話的意思完全相同。人為什麼會造惡?人性本來是善的,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之善已經是第二義,不是第一義。所以儒家大聖孔子說「性相近」,而荀子、孟子所講的,那就是「習相遠」。孟子主張性善,荀子說性惡,這個善惡是相對的,是習性,不是本性。孔子講的是本性,本性一切眾生都一樣。佛法裡面講十法界依正莊嚴,同一個心性。

  造善、造惡都是習性,所以這裡講「人之惡原」,就是造惡的根源,不是自性,不是本性。諸佛菩薩明心見性,不但決定不造惡,給諸位說,連惡的念頭都沒有。不但沒有造惡的念頭,行善的念頭也沒有。為什麼?習氣斷盡了。行善、造惡是習氣,就是善的習氣跟惡的習氣,我們講「習性」,習慣成自然。這種習性不是一生培養的,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無始劫以來養成的,養成一個習慣。不知道的人以為這個習慣是天性,只有徹底覺悟、明心見性的人才知道,天性裡頭沒有,沒有這個東西。從哪裡來的?習性薰習來的。

  「習染既深」,這個習性污染很深,無量劫以來的薰習。凡夫不能夠作佛,不能夠作菩薩,就是被這個習性障礙了。這裡用「習染」用得好,無量劫這種習氣染污自己的真性,於是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造罪的時候,有的時候自己知道,知道就是明知故犯;有的時候自己不知道,不曉得造作的是罪業。不管你知道還是不知道,這裡說如果追究它的根源是「一念差遲」,一念差遲就是佛家講的「一念迷惑」,一念迷。

  為什麼會迷?習染太深。世出世間聖賢教我們改過、教我們回頭,從哪裡回頭?從習染回頭,這才叫真回頭,徹底回頭。可是回頭也得有下手之處,要從哪裡回頭?《楞嚴經》上所說的最初方便,我們從哪裡下手?這四個字就是教我們下手的方法。這四個字淺深都沒有止盡,我們初學功夫淺,到菩薩那個功夫就深了。

  惡要用力制止,『遏惡』就是控制住,要把它克服,要把它壓住。壓住什麼?壓惡念、惡行。不但是惡的行為我們要控制住,不能造作,惡的念頭都不可以有。惡念不是無明就是妄想,這些東西害得我們生生世世在六道輪迴裡受苦受難。苦難不是別人給我們的,是自己自作自受,就是你起心動念迷,與自性不相應,造成這個苦難。

  如果與自性相應,自性裡沒有善惡,自性是清淨的,所以不但惡念傷害我們,善念也傷害。佛在大經上講得很明白,惡念感得三惡道的果報,善念感得三善道的果報,三善道跟三惡道加起來就是六道輪迴。凡是在六道輪迴的,不管善惡,以佛法的標準來說都是不善的。禪宗常常教人「莫思善,莫思惡」,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就是把善念、惡念統統放下,這個時候就是你的本來面目,你本來面目就現前。本來面目是什麼?明心見性。

  菩薩示現在六道度化眾生,確確實實善惡念都沒有。所以菩薩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善惡念都沒有就是不住生死。菩薩度化眾生的手段方法,善惡事都有。不住涅槃,生死、涅槃兩邊都不住,兩邊都不住。所以教化眾生要看眾生的根性,眾生根性善良,就用善法度他;眾生根性不善,就用惡法度他。菩薩度眾生,善惡事統統有,那只是事,沒有心,事是教化眾生的手段,不是目的。大聖大賢心地永遠清淨、平等、覺,是非善惡的念頭已經斷盡了,不同凡夫,跟我們凡夫不同。

  我們凡夫無始劫這個習染,一時決定斷不掉,不是說一下就可以斷掉的,那沒有辦法,要慢慢斷。斷的方法,首先要把惡的念頭、惡的行為控制住,這是第一步,不讓它發作,不讓它起來。念佛人常常說念頭才起來,立刻就把「阿彌陀佛」這一念提起來。第一個念不管是善念、惡念,第二念就把它換作阿彌陀佛這一念,用阿彌陀佛這個念頭把你前面的念頭換過來,這就是這裡說的「遏惡」,就是止惡的意思。這個「惡」,我們要知道是指念頭,起心動念的妄念,這是從根本上修。惡的行為,凡是對人、對社會、對眾生有不利影響的,這種行為都是屬於惡的,決定不能做,傷天害理你要是去做,這是極重的罪業。

  人造惡,無非是想自己得一點利益,這一點利益說老實話很微薄、很少。古人有個比喻,你冤枉殺一個人(這個人沒有罪),你把他殺死,殺死之後你就可以作皇帝,古時候真正明理的人,他絕對不會去做這事情,寧願不作皇帝,也不肯冤枉殺害一個人,這是有智慧的人。

  人有罪了,自然有治罪的人去對付他,國家有法律制裁,我們不是執法的人、不是立法的人,看到人家造罪業,我們沒有權力制裁他,這個道理要懂。立法的人、執法的人制裁他,那不是造罪業。我們不是執法的人,他有罪我們去懲罰他,我們自己就有過失。在這種情形之下要怎麼辦?看他造作罪業,如果是他個人的事,受害是他個人,受害是他的家人,就隨他去;如果他造作的罪業很大,受害的是社會,受害的有很多很多的眾生,我們可以向執法機關去檢舉,我們不可以去懲罰他,這是對的。佛法教我們用智慧,用高度的智慧,決定不是感情用事。我們一般說的合情、合理、合法,這就是佛法,這就是佛菩薩教導我們的。

  一個修行人(修行是修正自己錯誤行為,叫做修行),修行是沒有止盡的,為什麼?我們行為都有錯誤,有錯誤就要修正。等覺菩薩還要修行,為什麼?他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那就是他的過失,還離不開修行。到如來果地,過失完全都沒有了,這個修行功德圓滿,沒有什麼行可修了。諸位要曉得,等覺菩薩還要修行,我們凡夫怎麼可能不用修行!

  等覺以下的九法界眾生,我們要認識清楚,我們今天要從哪裡修。我們是凡夫,在九法界裡面,我們的地位很低,我們的業障習氣很重,要從「斷惡修善」下手,從這裡修起。我們善惡還不能斷掉,換句話說,還沒辦法超越六道輪迴,不能脫離六道。在六道裡面,我們如果斷惡,決定不會墮落三惡道,修善可以得人天福報,往生到人天善道,這在佛法修學的成績是小果,人天小果。在佛法裡面講,不能比這個更小了,比這還小就墮落三惡道了。

  註解裡是引用道家講的(這一句話是道家的,道教的,《感應篇》是道家的),佛說「止惡行善」,儒家講「隱惡揚善」,這是三教的聖人對於這個問題的說法完全相同。由此可知,我們見人之惡要懂得隱惡,絕口不提,不但口不能言,最好不要放在心上。別人做什麼惡事、壞事,我們不要將他的錯誤放在我們心裡。我們如果將別人的過失常記在我們心裡,我們的心怎麼會清淨!你心裡有這些東西,心就不會清淨。心不清淨就不生智慧,你的心生煩惱,以煩惱的心來學佛,怎麼學也學不像佛;以煩惱的心來研究經教,怎麼研究也研究不通。所以從心裡把這個東西徹底斷掉,別人的過失、惡,都不要放在我們的心裡。見到人的善要讚歎,為什麼?勉勵大眾行善,主要是鼓勵大眾做善事,這是為社會大眾。

  我們再看《感應篇》第二十九段。「遏惡揚善」這四個字我們也真正一生受用不盡,不但是一生,生生世世一直到如來地都不能離開,永遠記住,時時刻刻、在在處處要知道斷惡修善。二十九段,這一段也只有一句:

  【推多取少。】

  前面教我們斷惡修善,斷惡修善如何落實?這一句就是真實的教誨。人要不能夠相讓,斷惡修善就決定做不到,所以要懂得讓人。相讓是一種美德,美好的德行。在中國古書裡面記載,孔融四歲就懂得謙讓,知道梨子比較大顆的要讓給哥哥吃,他是弟弟,吃比較小顆的,這就是他四歲就知道謙讓,這是善根非常深厚,當然後天的教育也佔了決定性的因素。

  人皆有善根,這是我們不能否定的,他的善根無法現前,就是沒有機會接受聖賢的教誨,沒有人教他。沒有機緣遇到聖教,雖然有善根,善根蓋住了,無法發現。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所以對於教育看得非常重要。不但童年兒童的教育重視,實際上已經把它引伸到胎教。

  當母親懷孕的時候,大肚子的時候,這個小孩在肚子裡面就開始要教他。當母親懷孕,做母親的人在懷孕、懷胎的十個月當中,她的心情、舉止、行動,對肚內的胎兒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儒家的教育是從胎教開始。懷胎的時候,做母親的人,思想就要純正,心裡不能亂想,心要清淨,眼睛不要亂看,不好的地方不要去,真正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說話要說正當的,不能亂說。這就是會影響肚子裡面的胎兒,這個嬰兒就會受到影響。當母親的人如果在懷胎這段期間,心裡清淨,眼睛不要亂看,不要亂聽,話不要亂說,不好的地方不要去,這樣這個孩子生出來就好帶、好扶養、好照顧。這是古人儒家對於子女照顧,真正是無微不至,我們現在人哪裡知道這個道理!

  我們現代人縱然有深厚的善根,也被這個社會不良風氣污染,污染他的善根福德不能現前,惡的習氣都被這些壞的風氣勾引出來,這才是真正社會動亂的根源,一切不安定的根本,就是從這裡發生的。所以你看現在的小孩,肚子裡面的小孩在母親肚子裡,母親如果一天到晚看電視,電視節目如果看到不正當的內容,就會影響肚子裡的小孩。現在的小孩生出來,我們看現在的小孩很聰明,還不會說話,卻好像什麼都懂。為什麼每樣都懂?在母親的肚子裡就受影響了。一出生,睛睛一張開就在看電視了,電視每天都在教他,每天在影響他。這個電視節目如果是不好的節目,就影響這個小孩以後的思想、言行會造成偏差,極端的偏差,思想很奇怪,做事情的行為讓你想不到。所以現在社會上動亂,發生很多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根本的原因就是從胎教開始的,這樣來的。所以胎教非常的重要。

  因此我們建議懷胎的母親,在十個月當中一定要避免不好的環境,尤其要讓心情保持平靜,不能大喜大怒,心情保持平靜、清淨、穩定。眼睛不要亂看,電視節目的內容要選擇。當然我們學佛的人可以聽經最好,現在VCD、錄音帶,如果每天聽經、每天念經,尤其像《地藏經》講的,如果有懷胎,誦《地藏經》迴向給這個小孩很好。這個小孩如果前世有造惡業,這一生會受到不好的果報,你在懷胎的期間誦經、念佛、修福迴向,可以幫他消業障,業障就消除了。如果這個小孩前世有修福,你這樣做可以增長他的福報。所以在這個期間誦經、聽經、念佛,這是最好的做法。

  儒家、道家、佛家,可以說都是多元文化社會的教育家,他們是從事於社教,像我們現在的社團,社會公益的團體。我們的公益團體做什麼事情?社會義務教育,講經說法提供給社會大眾,這是社會義務的教育工作。這三家(儒、道、釋)他們在社會上,這些聖賢難道沒有能力去跟人家競爭?以他們的道德學問要跟人家爭個什麼地位,這是沒有困難的,很簡單的。他們有能力競爭,放棄競爭;有本事取得功名富貴,他們也把這個完全捨棄了,過著隱居的生活,清貧的生活,樂於從事社會偉大的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奉獻自己、造福人群。他們的眼光遠大,不是看到這一世,看到以後生生世世久遠劫後,所以他們的成就倍受世人的崇敬。幾千年來,提到這些古聖先賢們,即使在現前的社會,還是有很多很多人尊敬、讚歎、嚮往,向他們學習。《太上感應篇》是道家的教學,文字雖然不多,義理非常豐富、非常圓滿,字字句句都是說不盡。

  『推多取少』就是斷惡修善的落實。小註裡面開頭第一句就說得好,說「此句所指甚廣」,理跟事都是深廣無盡。它舉一個比喻,「兄弟分家、朋友交財」,財務上的往來要懂得謙讓,這是美德。如果爭取,諸位要曉得,貪瞋痴煩惱就現前,這是佛家最大的顧忌。三毒煩惱如果不能夠停止,果報在三途。所以眼前得的一點便宜算什麼,得不償失。

  朋友共財,更要相讓。有一些同修問說:朋友來借錢,我們要不要幫助他?我告訴他:你有能力就幫助他,但是要記住,借給他就決定不要想他會還,這樣這個朋友愈交,交情愈厚愈好。錢借給他,還想要叫他還,還要討債,到時他沒錢還你,惱羞成怒,反目成仇,這在社會上我們看得很多,要錢要到變仇人,這又何苦!所以借給他的時候,決定不要想他會還我,借給他就是送給他,布施。這樣你的心就安,你心安就很快樂,將來他還你很好,沒還也不要說了。所以幫助別人,事先要想到我是不是有這個能力。我有這些錢,多餘的錢借他,我們多餘的錢不影響我們的經濟,借他就等於送他,有還也好,沒還也好,盡心盡力幫助人,養自己的厚道,這樣就後福無窮。借他如果還要向他追討,往往好朋友都變成仇人,這點要了解。這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