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太上感應篇直講(第三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集)  2017/10/29  中國上海  檔名:WD19-028-0003

  《太上感應篇直講》。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下午好,阿彌陀佛!請放掌。

  請大家翻開經本第二十二頁,大家手上的經本二十二頁,從第一行看起,「鑑察章第三」。請看經文: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

  這章是第三,「鑑察章」。前面是「示警」,告訴我們「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這章就是接前面這章下來,接下來就是告訴我們有哪些司過之神,把司過之神的名稱給我們說出來。神在此地也是舉幾個代表,實在講非常多,無量無邊。

  這裡開頭,這章開頭第一句,『又有三台北斗神君』,三台神君他是掌管金玉、祿位、土田。就是掌管我們人生在這個人間財物,金玉就是我們的財物;祿位,我們的地位,現在話講在社會上的身分地位;土田就是我們的不動產。金玉是動產,土地、房子這是屬於土田,田宅,田地,屬於不動產。動產、不動產,我們的財物,我們的名利、地位,這三位神君,一位神君掌管一類的事情。在佛經上,在《地藏菩薩本願經》這些講的就更多了,講到主財鬼王,就是此地講的,這個主財鬼王他是個大的鬼王,下面很多小鬼王,再分類,在一大類再分一些小類,管財物的,動產、不動產,名利、地位。北斗神君他是掌管延生、註死,得禍得福的。在《地藏經》講,管生死的大鬼王叫主命鬼王,生死是主命鬼王他在主持這個事情;還有主禍,《地藏經》這些鬼王講的比較多、比較詳細,此地舉出幾個代表。我們從「三台北斗神君」他們管的事情就知道,北斗神君管生死禍福。『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三台北斗神君在我們人的頭上,我也是從小聽我母親講「舉頭三尺有神明」,不能做壞事,這句話就是從《感應篇》這裡來的。這是「在人頭上」。記錄人的罪惡,人做壞事,造罪業,造惡業,「奪其紀算」,一紀就是十二年,這是犯重大的罪過,犯重大的,奪紀就是減掉十二年的壽命。

  我們再看下面,『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又有三尸神」,三尸神在我們人的身體當中。在《華嚴經》上也有講到,我們人生到這個世間,也有兩個神一生跟著我們,一個同生,一個同名,一個記善,一個記惡。此地講的是三尸神,三尸神在我們人身體當中,「上尸神彭倨、中尸神彭質、下尸神彭矯」,都有名稱的。三尸神分居在我們人體的腦部、胸部、腹部,就是我們身體這三個部位有三尸神在我們身體裡面。

  三尸神,我到日本,我在東京一個小精舍,後面有一間小寺院,藥師寺,我去住了幾年從來沒有去拜過。我去年九月眼睛眼角膜發炎,我常常想去藥師寺,但是一直都沒有去,去年九月我到日本去做法會,法會做圓滿在那邊休息幾天,我就抽空走路到藥師寺去拜佛。剛好那個寺院貼出寫了一個布條,好像我們現在那個廣告一樣,說九月份秋天下雨去拜藥師佛,對治眼睛的疾病是最有效的。我去那邊看到,我也剛好眼睛在不舒服,在台灣看眼科,到日本又去看眼科,不舒服,我說怎麼這麼剛好,說九月份,剛好去是九月,是秋天,又剛好下毛毛雨,我去拜了之後,果然回到台灣眼睛就好了。在這個寺院,它外面有一個小小的牌子,用白鐵做的,刻了字,刻了有漢字,我看到那邊有寫三尸神記人罪過。我說為什麼佛寺怎麼有道家的?仔細看,這不是《太上感應篇》講的三尸神嗎?所以在唐宋時代,《感應篇》都傳到日本去,我都特別把它照相照下來。可能那些日本人他也不懂什麼叫三尸神,只知道去拜,沒有人跟他講解他也不知道。但是的確他們佛教傳過去,儒、道都傳過去,儒家、道家都傳過去。所以其實日本的文化統統是中國文化。

  三尸神在我們人的身體當中,「每到庚申日」,庚申日是「每六十天有一日」,就是庚申日。這個要看我們傳統的民曆,我們中國傳統用的曆法,傳統曆法現在我們稱為農民曆,或者也稱為陰曆。實在講,這個曆法正確的名稱應該叫夏曆,夏商周三個朝代,夏朝定的曆法。孔子他以夏曆為標準,他認為夏曆是最準確的,所以從夏朝一直延用到現在,叫夏曆。這個曆法,在中國傳統裡面,把這個社會上分為四大類,士農工商,士是讀書人,知識分子,農就是農民,工是工匠,商是商人,士農工商,曆法是士農工商大家通用的,不是只有農民在用。所以講農民曆好像只有農民在用,其他士工商都沒有用嗎?都有用,叫農民曆是裡面,中國自古以農立國,所以裡面日曆、月曆、年曆記載這些耕種的日期,包括捕撈、捕魚的季節,什麼地點,出產什麼蔬菜、水果,哪一種魚類,記載這些。所以現在大家習慣稱它農民曆,實際上是夏曆。我們現在一般都習慣用西元的。此地講的庚申日就是我們中國傳統的民曆,就是夏曆。現在在每年過年還是有印出來,有我們傳統這個民曆印出來,大家可以去找,兩個月當中有一天是庚申日。這天三尸神是趁我們人在睡覺,睡覺的時候我們身體裡面的三尸神他就「上詣天曹」,到玉皇大帝那邊去講我們人的罪過,是我們睡覺的時候他就上升到天曹去。

  過去道教有修道的道士有個做法叫「守庚申」,守庚申就是庚申日這天他就不睡覺,因為他不睡覺,三尸神就跑不掉,三尸神就不能到上帝那邊講他的罪過。所以過去道教有這個說法,叫做守庚申。這個實在講就是心態也不對,我們沒有造罪業,就不怕三尸神去講什麼壞話,總是作賊心虛,做了壞事,然後再守庚申,叫三尸神不要上去跟上帝報告,這個心態是不對的。不是說只有三尸神,還有其他的神,前面也講,下面還有灶神,縱然三尸神你守住了,其他的神還是會去舉報。所以讀了這個,我們主要是斷惡修善,這才是正確的觀念。這裡是講三尸神到庚申日這一天,他也會上到天曹去,『言人罪過』。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每個月最後一天,這個也都是算我們傳統民曆。我們傳統民曆有月大、月小,跟這個西洋曆一樣,西洋曆月大是三十一日,像這個月十月有三十一日,月小是三十日,我們傳統民曆月大是三十日,月小是二十九日。就是每個月最後一天,這天「灶神亦然」,灶神也會到上帝那邊去舉報人的罪惡。當然你有做善事他也會報,這裡沒有講做善事去報,主要是提醒我們避免造惡業。不要造惡業,造善業,當然造惡業神知道,造善業當然神也知道,惡業會去報,善業也會去報,這一定的。所以這個是講記功過的。

  灶神,我們在《了凡四訓》的附錄都會有一篇「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有這篇,有的印《了凡四訓》有附帶這一篇文章,有的沒有,但是古版木刻版都有附這章。俞淨意跟袁了凡是同一時代的人,俞淨意年紀比較大。俞淨意他的命運非常坎坷的,他的人非常聰明,也有才華,是一個讀書人。在他們家鄉他也帶頭成立一個文昌社,就是依照《文昌帝君陰騭文》這個開示來斷惡修善,這個社就是像我們現在的社團,社會團體,就是依照《文昌帝君陰騭文》來做好事的。但是他沒有得到好報,反而得到很悽慘的果報,生了九個兒女,兒女死了七個,一個失蹤,剩下一個女兒,家裡愈來愈貧窮。家裡愈來愈貧窮就是前面講的算減則貧耗,到處向人借錢。而且兒女不全,你看,九個兒女,死了七個,一個失蹤。他的夫人整天哭兒女,哭到眼睛都瞎了,眼睛失明看不見。

  為了兒女哭,哭到眼睛瞎我相信真的,因為我在台灣,我就看到有一對老夫妻就哭他們一個兒子就哭得快瞎了,他們兩個夫妻都快瞎了。他們有一個小兒子,四十歲,沒有結婚,在美國當醫生,有一天坐電車,在電車上忽然就死了。而且這個兒子還很孝順,每個星期都會打一次電話回來,四十歲這樣突然走了,他們兩個老夫妻是哭了兩年還在哭。看到我在佛教衛星講經的節目,因為人遭遇到這種打擊,一直在尋求答案,為什麼他遭遇到老年喪子的果報,找到道場來。一天晚上找到我,剛好我在,就跟我講這個事情。講完之後,他們兩個說要去眼科醫生那邊,他們說眼睛快瞎了,快看不到了。所以我看到這兩個老夫妻這個樣子,我就想到俞淨意公他死了七個兒女,一個失蹤,他的夫人哭瞎了,這個我相信。我說一個都哭得快瞎了,七個,你想想看,全家人都快死光了,她怎麼不哭?怎麼會不傷心?

  俞淨意公每個月,就是「月晦之日」,可見得他也有讀《感應篇》,讀書人都有讀,都寫疏文去報告上帝,他做了這麼多好事,怎麼得到果報這麼悽慘。他去考進士,古時候考試,在鄉是考秀才,秀才考上了才能到省去考舉人,舉人考上了才能到京城去考進士,但是考試都考不上。如果說他很笨,頭腦很不好考不上,當然他沒話說,很有才華,卻考不上,他難免就怨天尤人。所以每年寫疏文,寫了好幾年也沒有感應。到了四十七歲那一年,除夕夜,跟一個雙目失明的妻子、他一個女兒,非常孤單,孤零零的,坐在一起面對面相看。這個時候聽到有人敲門,拿個蠟蠋出來看看是誰,除夕夜大家都回家去團聚,怎麼會有人來。看到一個五、六十歲的人,頭髮半蒼,一半蒼白,跟他講他姓張,從遠地來,知道他們家的事情很久了,特地來安慰他們。俞先生感到這個人非常不尋常,就請他到裡面坐。

  張先生就跟他講,講他家的事情,講他作善都是應付的,不是出自於真心在作善;放生,人家放跟著去放放,自己家裡魚蝦那些還是吃活的,還是去捕魚,一邊放生,一邊殺生,放生這條善事也沒有真正落實;惜字,愛惜字紙也沒有真正落實。還有戒口過,他講話很會講,常常講一些損人的話,讓人家聽了還很佩服,沒有口德,戒口過也沒落實。所以張先生給他舉出來,他說你寫的疏文上帝都知道,派日遊神、夜遊神,白天晚上都派神來看,你這幾年沒有一件真正的善事可以記錄,只是看到你滿腔意惡,內心貪瞋痴那種惡念太多了,憧憧於胸,種種的惡念太多了,貪瞋痴這些念非常多,一條一條給他舉出來。張先生跟他講,說你逃避災禍都來不及了,你還想求福,好像你遍地都是種荊棘,你還指望五穀豐收,那怎麼可能?你種的都是荊棘,不是嘉禾,不是好的稻子;就是你種的因是惡因,不是善因,怎麼可能會得到好的果報?如果你繼續這樣下去,災禍是愈來愈嚴重,你逃避災禍都來不及了,還想求福報。

  俞先生聽到這樣大驚,知道他是尊神,不是一般人,不然不可能知道他們家的事情那麼清楚、那麼詳細。所以才請教祂,灶神再給他講,你先把你的意惡先戒除,首先舉出他的意惡太重。我們三時繫念唱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身語意,身口意三業,三業是以意為主導,主導身口去造業。所以,從這個意下手是從根本修。我們念佛也是從意念、心念為主,身口是為輔。所以俞先生聽到張先生這麼跟他講,就發願改過。張先生跟他講完之後,就走進他家的屋子裡面那個灶,以前在燒菜燒飯的,走進去就不見了,他才覺悟到原來是灶神現身來給他說法。

  過去在中國南方都有拜灶神,以前小時候我看到我外婆對灶神最恭敬的,她那個灶不准隨便擺東西的,她是整理得乾乾淨淨的,她說有灶神,灶上面不可以隨便給她亂擺東西的,拜灶神。在中國南方現在還有人拜灶神,好像北方也有拜灶神的。拜灶神大概是農曆臘月二十四號之後,神都會上天,在台灣民間講送神。在民間一些風俗,拜灶神聽說要煮一些湯圓,甜甜的,然後黏在灶神的嘴巴上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我是有聽說過。黏在他的嘴巴幹什麼?讓灶神吃一點甜的東西,到上帝那邊,到玉皇大帝那邊給我們講一些好話,壞話不要講,我們幹壞事的不要報,報好事就好,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這個跟守三尸的意思是一樣的。實在講,你做好事,不要用甜湯圓給灶神吃,祂也是會給你報,不會說因為你沒有甜湯圓給祂吃,祂就不報,主要你要真正去落實去做好事,祂一定給你報。所以,俞先生就是遇到灶神給他開示,他痛改前非,改造命運。他改造命運的效果比了凡要快,了凡第一次許三千件善事修了十幾年,俞淨意他從意惡下手,三年整個命運就改過來。所以俞淨意中進士比了凡先生早,他中進士,了凡先生還沒考中,同一時代,他年紀比較大。

  過去在二OO六年我也請北京陳曉旭居士她們公司,我請台灣中國電視公司退休的王導來導演,陳曉旭居士幫我找演員,在浙江橫店拍「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拍這個片,根據王導跟我講,也有感應,他兩個月給我拍好,也有感應,他也說感應有很多我們要去花錢的,到時候就不用花錢。陳曉旭居士也問我要不要請大牌的,大牌的錢比較貴,還是要請會演的就好?我說會演就好,不需要大牌,會演戲就好,所以也替我省一些錢。根據王導講,拍這個片在橫店,他說冬天要拍雪花飄飄,要去買一些乾冰那些,要花錢去買,來弄一些假的雪,他說剛好要拍的那天剛好下雪,這個也很殊勝。這個拍好了,在台灣很多學校的老師都請去,我們都是做出來免費結緣,一共八集,很多學校的老師都請回去送給學生看;在大陸也流通不少,在揭陽謝總他們道德講堂也有播這個片子。

  這段就是講有三台北斗神君,還有三尸神、灶神,都會上天去舉報人的罪過,我們造了罪業、做了壞事,都會上去報。

  下面講,『凡人有過,大則奪記,小則奪算』。這段有三句,「凡人有過,大則奪記,小則奪算」。凡人有過這句,凡人,凡人這兩個字有兩個說法,一個說法就是凡夫之人,我們一般稱為凡夫俗子,這是凡人;凡夫之人,我們是一個凡夫,六道凡夫,就是凡人。另外一個意思就是凡是人,凡是人就不只中國人,外國人他也是人,凡是人都一樣的。這個在《地藏菩薩本願經》我們也可以對照,《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講,無論羌胡夷狄,你只要犯了這個罪業,地獄的罪業果報都一樣,不管中國人、外國人,天龍,富貴的,還是貧賤的,造了那個業果報都一樣,沒有例外的。羌胡夷狄就有中國人、外國人,我們中國漢人對外國人叫胡人,稱為胡人,或者蠻夷,羌胡夷狄。不管你是漢人、胡人,什麼人,只要是人,造了罪業統統是這個果報,沒有例外的。可見得中國有這些神,外國有沒有?是不是外國科學比較發達就沒有,我們科學不發達才有封建迷信的這種說法?事實不是這樣,外國也有。中國有警察,外國有沒有警察?你去外國,外國還是有警察,我們到外國去,還是有警察,不是沒有。外國信基督教、天主教,講上帝,就是我們中國道教講的玉皇大帝,是同一個人。所以外國人他們犯了這些罪過,他們也是有這些神,也是有三尸神在人的身中。前幾天我在福州我也是講《感應篇》,一個美國的年輕人,他來中國杭州留學六年,中文講得不錯,現在來我們華藏做義工,幫忙錄影,他跟我講有一天他被鬼壓。所以神不分中國、外國,都有。凡人這兩個意思都有,我們一定要這麼看。所以看到這個,不要只有想到這個是中國人講的,大概中國才有,外國就沒有,不是,統統有,跟《地藏經》講的是一樣的。特別日本人,他也這些都有,日本這些的確都是中國傳過去的。十殿閻王,日本那個寺院裡面我都看過,我們中國很多都毀掉了,日本那邊都還保留。可見得這句是針對所有的人類,只要造了罪業都有果報,都有神明來記錄,上報到上帝那邊。

  有過,下面講的就是果報,「大則奪紀,小則奪算」。重大的罪過削減十二年的壽命,譬如說你活到一百二十歲,犯了重大的罪過,減掉一紀,那就剩下一百零八歲。剩下一百零八還滿長的,壽命長扣掉很多還滿長的;壽命比較短的一扣就剩下沒幾歲了,就沒幾年好活了。這個問題很嚴重,大家都沒有去想到這個問題,我們這個世間能活幾年,這個應該首先我們要去重視的一個問題。我們的壽命,不要說太長壽,起碼也要七老八十以上。希望益壽延年,《感應篇》不能不學習,要避免這些罪業的事情。小則奪算,罪過比較小的他是削減一百天,一百天叫一算,城隍廟那個算盤就是算這個的。到這段給我們講,舉出幾個代表,其實記功記過的鬼神非常多,就像我們人間陽世上這些政府管理部門的官員很多,這是舉出幾個代表,實在講,鬼神也是無量無邊的。

  我們再看下面這章最後一段,『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上面就是講過,這裡給我們講出過有大有小,這個當中「有數百事」,後面給我們列出來的大小罪過一共有一百七十種,一百七十個項目,都是講這個罪。「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求長生,想延年益壽的人,必須先避開,不要去造後面講的那些罪惡之事,避免犯大小過錯,也要避免,這樣我們要求長生才能滿願,要求長生就要避免這些事情,避免這些過,就是我們佛門講的斷惡,斷惡修善。道家最終目標是求長生不老。要求長生,這個也我們人之常情,我們人總是希望大家延年益壽,大家長命百歲。在我們中國人講,六十叫正壽,六十歲,活到六十歲叫正壽;七十歲叫稀壽,有句話講「人生七十古來稀」,叫稀壽,意思就是說人能活到七十歲就很稀有了;八十歲叫下壽,一百歲叫中壽,一百二十歲叫上壽。求長生,我們一般講,祝人家生日,活到一百二,這是我們人間一般的長壽。但是道家長壽它是超過一百二的,有人活了一萬歲、幾萬歲的都有,這個修成就了,他的確壽命很長。這是道家修學的最高目標,就是長生,功夫愈好的他的壽命就愈長,壽命愈長就表示他的功夫修得愈好,積功累德愈多愈厚,就是成仙。在中國道教八仙是個代表。

  求長生,特別是富貴人家都希望長生,在我們人還沒有發達,還沒有得到富貴,還沒有想到這個事情,一旦這個得到了,就想要長生。你看秦始皇,他併吞六國,統一天下,他榮華富貴都得到了,得到怎麼辦?想一想自己年紀也五十幾歲了,想要多活幾年。如果這個都得到,沒有幾年就死了,他覺得就沒有意義,所以派人去找長生不老藥。秦始皇沒有讀《太上感應篇》,讀了他就知道找那個沒有用,記載上講派了五百個童男、五百個童女,到海島上去找長生不老藥,結果沒有多久就死了。從這個地方我們就可以理解,過去當皇帝的都很想長生,得到人間榮華富貴就想要長生。但是得到的很少,短命的皇帝很多,為什麼?造罪業,被司過之神奪其紀算。所以這個我們要避開。我們念佛人不是要求長生,我們要求無量壽,無量壽更要斷惡修善。好,這章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我們接著再看下面:「積善章第四」。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積德累功。】

  到這裡是一段。這段是這章的開頭,有五句。第一句是『是道則進』,道是「合乎道義的事」,就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事情,「應勇往直前去做」。這個「道」,儒釋道三家都講,這個道有正道、有邪道,對於正道就勇往去遵循、去修,在佛教裡面講八正道。道這個字很深,一般人不容易理解。這個道在佛經上講,佛道,就是講我們自性本體之道,那個是不可思、不可議的,你想不到也說不出來,它是自性本體,儒釋道三家都講,這個最高的,一般人不容易體會。不容易體會,講德,講道不容易體會就講德,道一動就是德。德我們還是不懂,還是不容易理解,再講仁,仁就是兩個人,推己及人,想到自己也要想到別人。這個宇宙間不是只有我們自己一個人,還有其他的人,所以做人不能自私自利,這是講仁。仁再不懂,講義,義就是義務,在一個家庭,夫妻、父子、兄弟、朋友、君臣,這個五倫,我們在什麼身分地位,我們應該盡什麼樣的義務責任。講義,義是合理的,應該做的。義再不懂,講禮,禮講禮尚往來。禮再沒有就天下大亂,禮是最底下一道,這個再沒有,那就亂糟糟,像我們現在整個世界亂糟糟的。所以有禮則安,無禮則危。道德仁義禮,最高是道,道沒有,德;德沒有,仁;仁沒有,義;義沒有,禮;禮再沒有就天下大亂。

  這個道,最高的,我們不容易體會。所以我們常常講不知道、不知道,那真的是不知道,因為我們不知什麼叫道,所以叫不知道。這個話我們常常講,我不知道,是真的我不知道,你問我什麼叫道,我不知,所以不知道。這個不知道就是佛經講的不可思議,不可思、不可議,道你想不出來,也講不出來,要用悟的,要用參的,開悟你才知道,不開悟當然就不知道。這是講道它的本體,我們一般人不容易理解、不容易體會,就我們可以理解的就是正道,我們現前可以理解的。可以理解的,就是像佛經《十善業道經》講的,十善是正道,十惡是非道。十善是道,是正道,我們就要進,去做;十惡是非道,我們就要退,不能去做。我們從這個理解這樣修,慢慢的我們就能體會到最高的那個道,從這裡下手。

  『非道則退』,不合乎道義的事就不要去做,要懸崖勒馬,應該要退。這個在《地藏經》也是用險道來比喻,《地藏菩薩本願經》在第八品講,森林裡面有虎狼獅子、蚖蛇蝮蠍,那些毒蛇猛獸。看到有個人要走進去了,旁邊有人就給他叫住,勸他不要進去,說這一條是險道,裡面有虎狼獅子、毒蛇猛獸,你一進去,你的性命就沒有了;你有什麼辦法去降伏這些虎狼獅子、毒蛇猛獸?勸他不要進去。那個人聽到之後,才知道這條是險道,就不敢進去。然後再勸這個人,以後你遇到你認識的人要走這條路,你也要勸他們不要進去,進去生命就沒有了,那是險道。《地藏經》把造惡業,造這個十惡業比喻作險道,不要去造,去走那條道就喪失性命,喪失法身慧命。《地藏經》也是有這個比喻,就是此地講的「非道」,《地藏經》講險道,那就要退,不要進去。至於好道,《地藏經》講「至於好道」,好道就是這裡講的「是道」,就要去進,從這條好道去前進。

  『不履邪徑,不欺暗室』,邪徑就是「邪惡之路」,偏邪的路徑,偏邪的路徑有危險,我們不去走邪惡之路,這個都是形容比喻造惡業,造惡業都是走邪路。「不欺暗室」,「不明瞞,不暗騙」,在暗室也不敢自欺。這條就是儒家講的「慎獨」的功夫,儒家講自己一個人在暗室之中,都沒有別人在,自己一個人也不敢起壞的念頭,也不敢造惡業。十手所指,十目所視,好像十個眼睛在看著我們,好像十個指頭在指著我們,現在講監控器,裝了十個監控器在我們房間裡面監視,我們一舉一動別人都看得很清楚。古時候沒有監控器,但是鬼神古今中外都有,比監控器多得太多了。如果常常提醒自己,不欺暗室,就一個人的時候也不敢隨便,這個就是有慎獨的功夫。儒家講慎獨,自己獨自一個人也很謹慎,知道有鬼神在鑑察。所以人有慎獨的功夫,修行不管修什麼法門都會成就。我們如果不是學佛的人,不是要出離三界的人,能夠這樣修,能得到人天福報,這是肯定可以得到。這是不欺暗室。

  『積德累功』,「積」是累積,「德」是指陰德,「功」是指陽功,累積多行好事,「多積陽功陰德」,陽功跟陰德我們都要累積。陽功就是我們做好事社會大眾大家都知道,甚至媒體新聞報紙給我們報導,大家都知道,都知道,我們得到好的名聲,某某人做了什麼好事,大家都知道。所以在《了凡四訓》講,「陽善享世名」,陽善就是做好事大家都知道,我們享受世間的好名聲,名也是福報;陰德就是做好事人家不知道,「陰德天報之」,陰德它的果報比陽善殊勝,殊勝太多太多。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席當中常常講,做好事最好不要讓人知道,讓人知道,給我們宣傳,一報,我們得到好的名聲,果報就這樣報掉了。做壞事盡量讓人家知道,讓人家去罵,這個罵一句,那個罵一句,我們業障消得快。做好事不要讓人知道,那個都保存在那裡,沒報掉,將來果報現前非常殊勝,天報之。

  此地講多積陽功陰德,過去有同修聽到我們老和尚這麼講,他來寫要印經的,我們要寫問他尊姓大名,給你印在後面版權頁,不要、不要,我要積陰德,他就不要寫。有很多同修說不要、不要,連收據都不要的現在還是有,現在還是有同修他不要收據的。我們說沒辦法,我們這個收據要向政府報帳的,必定要開的,你要做什麼用途,印經我們就列在印經指定專款,然後收支都要很清楚。有些真的他不願意寫,不願意寫我們還是要開,開了收據給他,他也不要,我們只好給他寫一個三寶弟子。然後那個收據,我常常回去看到觀音菩薩那邊有一疊,等到我們做法會迴向再拿去化掉,就給他迴向迴向,因為他不願意讓人家知道。那有的我們要寄收據寄到她家,她說不要,千萬不要寄過來,我先生沒學佛。她先生沒學佛,她去道場布施,寄過去她就鬧家庭革命。所以嚇得要命,要寄收據寄到她家,她嚇得要命,說她先生沒學佛,這個我們可以理解,只好也寫一寫放在觀音菩薩那邊,陰德天報之,將來你家後代會很好。也有同修講我就偏偏不讓人家知道,但是偏偏很多人知道,那怎麼辦,都報掉了。這個也不要罣礙,也不要去執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我們也不要刻意要讓人家知道,不小心讓人知道了,那就讓他知道,這樣就好了。也不要坐立不安,報掉了,那怎麼辦,白修了,心裡又有罣礙,這一執著就不自然了。陽功也好,陰德也好,這都不要刻意,我們不要刻意去宣揚自己做多少好事,還要人家幫我報,那個就真的是這樣報掉。如果不是刻意的,也不會報掉,也是非常殊勝的,因為不是你自己要去宣揚的。做好事別人不知道,反而遭受人家毀謗,那更好,毀謗是幫我們消業障,我們做好事統統沒報掉,那更殊勝,所以這個都沒有關係。

  這段是總說,就是「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履邪徑,不欺暗室」,在明的方面,我們不走不好的路,就是不做不好的事情,不結交不好的朋友,不去不好的場所,在暗室,自己一個人也不欺瞞自己。不欺就是不自欺,不自己欺騙自己。人總是欺騙自己才會去騙別人,首先是先騙自己,要騙別人之前一定是先騙自己,才會去騙別人。如果不騙自己,肯定不會去騙別人。所以騙別人,實在講是自欺欺人。「積德累功」。這段是總說,下面給我們講出這個細目。這段講的是積善,什麼是善給我們列出來。

  【慈心於物。】

  這句就是《太上感應篇.積善章》的細目裡面第一個項目,就是『慈心於物』。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在講淨業三福第一福,第三句「慈心不殺」,以《感應篇》來具體落實慈心不殺這句經文,跟這句就相應了,「慈心於物」,一開頭就是慈心於物。此地講慈心,在儒家講仁慈之心,在佛門講慈悲心,在其他宗教講仁愛之心,愛心,就是慈心。這裡講的物,除了動物,還有植物,還有礦物。在佛經上講,有情、無情都要以慈悲心去對待他,不能任意去損害他,以一個慈悲心對待萬物,萬事萬物都是以一個慈悲心來對待,對善人是慈心,對惡人也是慈心,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統統是慈心。這個也是下面善的項目一個總綱領,下面講的就是這句的開展,這句是總說,下面是開展,怎麼做好事,第一個就是慈心於物。這句跟我們佛家的《十善業道經》,還有五戒,第一條就是不殺生,跟這條是相應的,不殺生。所以不殺生這一條,就是這裡講的慈心於物。殺生,除了殺有情的生命,也不可以任意去殺害這些昆蟲草木,這些微小的動物也不可以殺害。物包括就是圓滿的,動物、植物、礦物,有情、無情,統統包括在裡面,都要以一個慈悲心來對待。下面接著,「慈心於物」,下來這句就是:

  【忠孝友悌。】

  『忠』是盡忠,對國家盡忠,在家庭「孝順父母」,友悌就是「友愛兄弟姊妹」。「孝悌忠信」,一個人在家能孝順父母,他才能對國家來盡忠。所以過去的時代,要找忠臣必定要去尋找孝子之家,看看哪一家出了孝子,找他出來為國家人民服務,他必定能夠對國家盡忠。我們一個公司行號,你要找你的員工、你的主管幹部,也要找孝子,他在家能孝順父母,在你這個公司他才能對你這個公司來盡忠,這是一個原則。能夠孝,他就能夠友愛兄弟,孝是大根大本。《觀經》三福第一福第一句就是「孝養父母」,從孝開始。所以說「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所有的善都是從孝發展出來,所以這個孝道理非常深廣。在儒家孔老夫子著了一本《孝經》,講了一本《孝經》,這是講世間的孝,孝道怎麼進行。在佛家,《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門的孝經,佛弟子要怎麼樣才是盡孝。所以這個道理很深廣。所以在家孝養父母,在國家為國家盡忠。友愛兄弟姊妹,一家和諧,家庭的和諧,社會才會和諧,國家才會和諧,世界才會有和平,都是從這裡發展出來的。所以這個也是根本。下面講:

  【正己化人。】

  「先端正自己,然後勸化他人。」這句也非常重要,我們要勸化別人也要先端正自己,如果自己做得不正去勸人,別人他不會接受。因此,我們要教化別人,先端正自己,自己做好了再勸化他人,這樣才有效果。自己先去做到再去勸人,自己做不到就沒有辦法去勸化別人。

  【矜孤恤寡。】

  這是「憐惜和救濟孤寡、無依靠之人。」在我們這個人世間,『矜孤恤寡』,孤寡自古以來中外都有,中國、外國都有,這些人比一般人要可憐多了,我們要同情他們,也要憐惜他們,對他們要幫助,要去幫助他們,對孤寡要特別去幫助他們,孤兒寡婦。現在這個社會上,這是更多了,過去還比較少,現在多。現在你說孤,不是說父母都沒有的孤兒送到孤兒院這個很多;現在縱然父母都在,單親家庭也很多,那也是很不幸的。所以這些我們都必須要去協助他,協助他有物質上的救濟,最重要的還是要有精神上的幫助,特別教他們學習傳統文化、學習佛法,那就更好,這個幫助才究竟。如果只有幫助物質,那只是幫助一時的,解決他一時的困難,但是他根本的問題還是解決不了,要解決根本問題還是要佛法。所以我們除了物質的幫助,更重要要法布施,有財布施,最重要要法布施。一切供養當中,以法供養為最,最殊勝就是法供養,因為法供養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敬老懷幼。】

  「尊敬老人」,關懷他人的幼兒,我們現在講養老育幼,如果國家社會能把這兩樁事情辦好了,真是功德無量。因為老人辛苦一輩子,到老年如果得到大家對他的尊敬、對他的照顧,他能夠安享一個幸福的晚年,他的心情會很好,將來也會到好地方去。昨天我聽同修講,上海有養老院聽說辦得很不錯,聽說服務非常周到,照顧非常周到。這些屬於物質方面的照顧,更重要要法布施,雖然現在物質照顧得很周到,但是老人他總是會想到哪天我死了,人死了要去哪裡?會不會想這個問題,我想大多數人都會想,在這個時候佛法就顯得特別的需要。但是佛法我們也不要誤會,好像老人快死了才要學的,我們年輕人就不需要,如果這樣看就完全錯誤。最重要,愈早學是愈好。所以對老人勸他聽經聞法,這個是最好的,勸他念佛,介紹西方淨土這個更好。但是每個人的善根福德因緣不一樣,有些人我們介紹這個他會歡喜接受,這是證明他過去世在佛門當中種了善根,他才會接受。如果過去生在佛門沒有種善根,他聽到這個會害怕,你給他講西方極樂世界,他就想到你要叫我趕快去死,我現在還不想死,這個我們就不能講。這個講什麼最好?講道家的最好,道家不是講長生不老嗎?這個聽了可開心,這是我們最需要的,就是長生不老。所以講斷惡修善這些故事公案因緣,照顧他的精神生活,讓他的精神很快樂,將來往生他會去好地方。不要讓老人到死的時候滿心的不平,兒女不孝順,辛苦一輩子,到老了都沒人照顧,他這個心會不平衡。死的時候如果心很不平,他就到不好的地方去了,就三惡道去了,貪瞋痴,三惡道去了。

  所以「敬老」,不但現前的物質生活要照顧,他的精神生活更要照顧。敬老是修福,所以在千佛懺裡面有一尊佛叫敬老佛。昨天是重陽敬老節,這個是傳統文化,這個是一定要繼續保持。「懷幼」,關懷幼兒,幼兒就是最重要要教育,不是溺愛,要手機買手機、要車子買車子,他要什麼給什麼,那是害死他了。最重要要教育他,讓他有正確的人生觀,將來他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最重要要教他傳統文化。養老育幼是現在社會非常重要的。好,這節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到這句「敬老懷幼」。下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我們先休息三十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