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安士全書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八集)  2018/11/8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19-025-0028

  《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卷上。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老師,諸位同學,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我們從六十二頁第六行從下面大字,「周時田百畝」這裡看起,從這一段看起。我先將這段文念一遍:

  按【周時田百畝。止當今時二十二畝。此二十二畝之所入。上農夫可食九人。夫古人每食。必至斗米。一人終歲之糧。約今時七十餘石。九人當有六百幾十石。是每畝可收米三十石也。余幼時所見聞。吾鄉尚見每畝收脫粟三四石者。自康熙癸亥年後。凡從前收三石外者。皆不及三石之數矣。非五穀歉收之驗何。】

  這段就是再給我們分析前面「五穀漸歉收」,舉出這些實際上的例子來給我們證明,證明人福報愈來愈輕、愈來愈薄,福薄。我們這個七寶漸漸隱沒,這些金銀珠寶就愈來愈少,隱沒就好像隱藏起來就沒有了。這一段給我們講這五穀歉收的一個證明,就是我們現在講糧食缺乏,在地球上,我們的確面臨缺乏糧食的危機。此地講的是康熙那個時代,康熙離我們現在三百多年了,三百多年前就很明顯糧食歉收;到我們三百多年後,那更是缺乏糧食。糧荒這個情況,此地在當時就給我們舉出很多證明。

  這裡從周朝開始給我們舉出這些糧食收成的數量,周時田百畝,就是周朝時代一百畝地,『止當今時二十二畝』,今時就是康熙那個時代,三百年多前,三百多年前二十二畝等於周朝時代一百畝,每個時代計量土地面積計算法有不同,這是一個比例。所以清朝康熙那個時候,『二十二畝之所入』,就是所收入的糧食,『上農夫可食九人』,可以讓九個人吃。為什麼?在我們現在人看起來,怎麼那麼能吃!

  下面給我們講,『夫古人每食必至斗米』,吃一餐飯要吃一斗米,我們現在人是吃不下的。為什麼?因為前面也給我們講,古時候的人身材高大,高大當然他的食量比例上講也就大。我們現代人身材矮小,食量也就少。所以古人吃一餐飯要吃一斗米。十斗米就是一石,換算現在就是一斗才六點七九五公斤,一斗大概六點七九五公斤,如果十斗就一石,就是六十七公斤九百五十公克。古時候用斗去量這個米,所以這是容量,容量器。

  我們再看下面,「必至斗米」,『一人終歲之糧,約今時七十餘石』。就是古人每餐都要吃一斗米,一個人吃一年的糧食,大概清朝那個時代是要吃七十餘石,也就是說一年要吃七百多斗。『九人當有六百幾十石』,就是七十乘以九就是六百多,「六百幾十石」。『是每畝可收米三十石也』,就是每畝田,一季可以收到的稻米有三十石這樣的數量。『余幼時所見聞,吾鄉尚見每畝收脫粟三、四石者』,就是周安士居士,他小時候所看到的,他們鄉村裡面他還看到每畝田收脫粟(就是米糠都打掉了),脫粟的這有三、四石,一畝田可以收三、四石。

  『自康熙癸亥年後』,「康熙癸亥」就是康熙二十二年,公元一六八三年,從那個時候往後。『凡從前收三石外者,皆不及三石之數矣。』他說小時候他在鄉村,看到每畝田每一季收割都有三、四石,而且脫粟的,就是說打成米的有三、四石。現在講公元大家就比較清楚,我們今年是二O一八年,那是一六八三年,康熙二十二年。從一六八三年以後,凡是從前收三石外者,就是以前收的米,每一季都超過三石那些農田,到康熙二十二年之後都收不到三石了。就同樣那個面積,收成就減少,這個減少也是很可怕的,減少相當之多。所以這裡給我們講,『非五穀歉收之驗何』,當時周安士居士說那個時候五穀已經歉收了,他小時候跟他成年的時候,收成就減少很多了。我們想一想,在大清王朝康熙、雍正、乾隆,這三朝算是太平盛世,你看太平盛世這個糧食都不斷在減少,何況遇到亂世?所以過去常常有些時期都鬧飢荒,沒得吃,真的吃樹皮、吃黃土的真的都有,這是給我們講五穀歉收一個證明。

  我們看下面的小字:

  按【隆萬間。】

  『隆萬間』是指明朝,明嘉靖甲寅三十三年,公元一五五四年,這是嘉靖那個時候,明朝嘉靖。講到嘉靖,應該我們同修這些讀過《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都很熟悉這個年代。嘉靖年間,甲寅三十三年,公元一五五四年。

  按【有人修崑山薦嚴禪寺。】

  有人發心去整修崑山,崑山就是在江蘇省東南部,它接近上海市,是蘇州市下面的一個縣級市,現在還是屬於蘇州,所以講蘇州崑山。崑山,我們台灣就比較熟悉一點,因為台商在那邊很多,台商在崑山非常多,它那邊有個工業區,現在是屬於蘇州。周安士居士他是崑山人,就是蘇州崑山那裡的人。他講有人發心去整修崑山薦嚴禪寺,那個也是古寺院了。

  按【出其瓦間所塞稻束。猶唐朝故物。其穗長至尺餘。計其所收。每畝必有十餘石。今之稻穗。不滿四寸矣。】

  這是講明朝那個時候,有人去整修崑山的薦嚴襌寺,整修,在屋頂上,寺廟的瓦翻起來要整修。往往那個會漏水就要重新翻過。翻那個瓦當中有發現稻束,就是一束的稻束,看起來好像唐朝那個時代的。那個稻束(稻穗)有一尺多長,一尺多長的稻穗,它那個穗長一尺多。根據穗比較長,稻米就多;穗比較短,當然就比較少,一尺多那個米就很多!照他發現那個來計算,這就是當時的一個考古學,現在都有一個考古的。當時每畝地如果照稻穗一尺多長,計算起來一畝地應該有十餘石,可以收十餘石的米,是唐朝那個時候一畝地可以收十幾石。『今之稻穗,不滿四寸矣』,「今」就是清朝康熙那個時代(三百多年前),那個稻穗都不到四寸。到我們現在可能又少一點,可能又要減少一點。這是給我們講「五穀漸歉收」,漸就是漸漸的、慢慢的減少,一段一段時間不斷的減少。

  減少到我們現在,的確整個世界,現在大家網路上查這些資料都很方便的,都可以去查的。的確你計算現在全地球有多少人口,全球現在這個農作物的收成有多少,大概不難計算出來。實在講的確有糧食短缺這個危機在,糧食短缺,而且會愈來愈減少,不會愈來愈增加,是愈來愈減少。現在農業科技發達,似乎我們還沒有很明顯感覺到糧食短缺,實際上如果你整個統計起來,的的確確不如以前。特別現在替代產品太多,實在講現在做了很多人工的食品,其實那個都不是天然的,吃了都有毒的,都是化學的,那些東西可以說太多了。所以過去李炳南老居士,早年在台中蓮社講,他說現在人都是三餐服毒,就是三餐吃的都是毒。所以現在人病很多,醫院是愈開愈多,醫院開得很多就表示病人多,供不應求。所以有些醫院都是人滿為患,主要跟飲食有關係。實在講糧食短缺,一些替代的食品一直出來,特別現在科技發達,要做一些味道很像的也不難,用化學的去做,做成跟那個味道很像的。我聽說麻辣火鍋現在都有用化學做的,現在吃得都有點怕怕的,毒吃了一肚子,你不病才怪!這個「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也是糧食短缺的一個現象。化學的替代食品愈來愈多,我們很難吃到真正健康的飲食,包括飲水、包括空氣都很難,這些我們必須要明瞭。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按【古者國無十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漢唐盛時。尚可比昔年之不足。今則求為急。而不可得矣。非衣食艱難之驗何。】

  這一段跟我們講衣食艱難,衣服飲食都愈來愈艱難,這個艱難舉出古時候,像夏商周那個時候,一直到漢唐盛時。最早國家的存糧要有十年之蓄,譬如說十年都鬧飢荒,都沒有收成,那全國的人還可以吃十年。如果國家存糧沒有十年的積蓄,『曰不足』,就不夠,那是存糧,預備緊急時用的存糧。『無六年之蓄,曰急』,沒有十年的存糧就叫不足,如果存糧達不到六年,就是完全沒有收成,還可以吃六年。但是達不到六年,譬如說五年或者四年,存糧只能吃四、五年,不到六年,這個國家叫急,急就是很緊急了。『漢唐盛時,尚可比昔年之不足』,漢朝、唐朝那興盛的時代,還可以比較夏商周更早古時候的不足,那個時候五、六年存糧都還有,那是盛時,那已經算不足了,因為不到十年就不足,六年叫急。

  『今則求為急,而不可得矣』,現在連急都談不上了,不到六年曰急,可能你存糧只有一二年、二三年,那都談不上急了。有六年的存糧就算急了,現在不到六年,急都談不上,而不可得,連急都談不上。可能只能維持二三年,或者只有一年、一二年、二三年。我們現在吃的米,我們一般人都沒有吃存糧的米,一般我們現在買的都是新鮮的,都是很新鮮的當季出產的米,沒有吃到存糧,所以我們對這個概念比較不清楚。這裡講這個概念,我比較有一點概念。因為我以前當兵的時候,在部隊裡面都吃那個有蟲的米,那個米就是存糧,戰備糧。戰備糧就是去年存的糧沒有吃,我們就要吃去年存糧,新的米它再存進去倉庫,要先吃舊的。所以我們永遠吃不到新米,而且我們的飯真的煮起來都有蟲。所以那個時候我們部隊裡面流行說「我們當兵的都是米蟲」,我想一想也不無道理,因為我們吃的米都有蟲,舊米它會生蟲,吃那個存糧。所以國家都必須有存糧,現在的存糧情況如何我不太清楚,但是照經典的講法,那肯定是非常不足的。

  我們舉出一個現代的例子,這個講的都是清朝時代的,距離我們三百多年了,可能我們也比較不好體會。但是我們根據這個事情,一直延續到我們現在,再看我們現在,你注意去看新聞報導,只要有個災難,一個水災,或者地震、海嘯,大家去看那個超級市場,都被搶空空的,一下子東西都沒有了,要買也沒有了。日用品這些一下子大家都去搶,沒有了。我是從看新聞報導,好像今年日本,還有香港、台灣,台灣前一陣子還缺少衛生紙,衛生紙都買不到的。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去體會到,你看,現在還不是很全面性的災難,一個水災、一個地震,那些超級市場一下子東西就沒了。我們想想,我們去超級市場買一些食物、一些日用品,那些統統把它搬回來了,那能用多久?有沒有這裡講可以吃六年?大概沒有,恐怕吃六十天都有問題。所以這個的確有危機在。

  『非衣食艱難之驗何』,現在衣食很艱難,因為我們現在沒有遇到災難,所以沒有感覺,好像這個衣食還都不缺乏。但是如果一旦,不要說大災難,一個小災難就很明顯能感受出來,這個也必須我們要明瞭,現前我們是處在什麼樣的一個環境。知道這些,對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有幫助,我們知道現前娑婆世界,這個末法時期的五濁惡世情況,我們認識得愈清楚,我們求生西方的願就愈懇切了,那才會發願去西方,知道非去不可。到西方極樂世界衣食自然,沒有衣食艱難,是衣食自然。我們活在這個世間,實在講特別現代,危機重重,我們要覺悟,覺悟了,對我們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就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再看下面:

  按【古者王公之貴。下交巖穴。卿相之尊。勞不坐乘。今者甫膺一命。便藐視知交。而皂隸牧圉。有乘軒執蓋者矣。非風俗驕慢之驗何。】

  這一段主要是跟我們講,現在人得一點勢力,有些錢就很驕慢,驕奢、傲慢,就瞧不起人了。所以這裡講古者,古時候『王公之貴』,王公那地位很高。在古代,這個爵位公侯伯子男,做為公就很高了,再來侯、再來伯、再來子、再來男。王是封王,王爺,這是古時候王爺,古代的王爺,王公都很高的地位,這個地位很高的。上個月我們到山西大同去做法會,同修招待我去看明朝的王爺府,那很大,僅次於北京的故宮,那個比例差不多,王爺府很大。這個地方,周安士他是清朝康熙那個時代的人,明清時代的人,他講『古者』,「古」當然是清朝以前,清朝以前至少是漢唐,再早就是夏商周了,這個都是古者。愈古代的人愈謙卑,做皇帝、做王公沒有那個架子,現在講架子,不擺架子。所以王公之貴,他的地位那麼高貴,『下交巖穴』,他可以跟住在巖穴的人交往,「巖穴」就是山洞、洞穴,住在洞穴裡面。住在洞穴裡面有的是很沒有錢的,連搭個茅蓬能力都沒有,找個山洞住,住在這個山洞巖穴裡面,那可以說很低賤。你看王公都可以跟住在巖穴的人來交往,做朋友交往,沒有嫌棄他們。

  『卿相之尊,勞不坐乘』,「卿」是宰相,你看實在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是非常尊貴。「勞不坐乘」,他不坐車,不坐乘,就是車乘,他都可以用走路的。『今者甫膺一命』,「今」就是周安士那個時代,三百多年前,那個時候民風已經不如古代。那個時候不要說做到「王公之貴、卿相之尊」,就是做一個官,一個芝麻小官那就架子擺得很大了。這裡講甫膺一命,接受上面的上司一個命令,就威風凜凜。『便藐視知交』,平常跟他知交的人他就瞧不起,「藐視」就是瞧不起,以前跟他知交的他都瞧不起,目中無人。

  『而皂隸牧圉』,「皂隸」就是他出門的陣仗,那是很氣派的,非常氣派,現在講很氣派的,你看一出門衙役很多。皂隸牧圉就是坐馬,「牧圉」就是古代養馬的地方,坐車、坐馬,下面大家前呼後擁,一大堆人大陣仗。『有乘軒執蓋者矣』,「乘軒」就是古時候大夫坐的車。執傘蓋,出門有人執傘蓋,坐這個馬車還有傘蓋,走路還有人執這個蓋,這個很風光的,這個排場很大的。就是覺得上面一個命令,他就不得了,排場就很大了,很多人車都坐很好的,乘軒執蓋,軒就是車。像我們現在講Benz不夠看,現在講要凱迪拉克什麼的,這些都是古時候講的乘軒執蓋。現在講高級進口車,高級進口車它有分檔次的,最高檔的,這個都是屬於風俗驕慢,這個風俗就不好。現在看一看,的確風俗驕慢,在社會上我們也都看得到,所以現在的風俗都是愈來愈驕慢,驕奢、傲慢。我們再看下面:

  按【古者高僧見天子不名。詔書必稱師。唐太宗敘三藏聖教。極意欽崇。玄奘法師示寂。高宗告左右曰。朕失國寶矣。輟朝五日(見《高僧傳》)。中宗景龍二年。敕高安令崔思亮。迎僧伽大師至京。帝及百僚。皆稱弟子。】

  好,我們先看到這段。這段就是給我們講古時候皇帝、大臣,對佛教出家人的尊敬,也就是恭敬三寶,古代皇帝恭敬三寶。皇帝是一國最大的,他恭敬三寶,當然下面的文武百官、社會大眾自然就帶動了,大家對三寶都知道要恭敬,上面就是他帶頭的。所以古時候『高僧見天子』,「天子」就是皇帝,『不名』,不稱自己的法名。『詔書』就是皇帝下聖旨,皇帝下聖旨給高僧『必稱師』,對這個高僧尊稱他老師,師就是老師。不會給他講某某某,這個很不尊敬,聖旨都寫師,尊稱,古代是這樣的。古代,我們從這個地方可以知道,佛法能夠在中國這麼興盛,主要是皇帝都當護法,皇帝都學佛,都是虔誠的三寶弟子,當然文武百官、社會大眾,沒有不尊敬三寶的。佛法在中國從漢朝正式傳入之後,歷朝歷代都很興旺,到民國成立之後就衰,大家不知道要恭敬三寶了。

  唐太宗,大家都很熟悉,貞觀之治。貞觀,公元六二七年到六四九年,這段時間二十幾年。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他執政的期間真的是太平盛世,所以這是有名的貞觀之治。這個貞觀之治也享譽國際,當時外國都非常仰慕唐朝,辦的政治辦得這麼好。所以外國人稱唐太宗叫天可汗,大家非常尊敬,都嚮往到唐朝來學習,大唐國。所以現在外國,有很多中國人的街道都叫唐人街,這個唐人街就是這麼來的。中國城、唐人街,等於是說把唐代表中國,講到中國,唐朝它是個代表,就是貞觀之治它是個代表,所以我們現在叫唐人街,這是外國人講的,中國城、唐人街。我們澳洲也有唐人街,澳洲好像布里斯本也有唐人街。主要是唐朝唐太宗貞觀之治,政治辦得好。

  『唐太宗敘三藏聖教』,「敘」是敘述,作序文。『極意欽崇』,「極」就是非常欽佩推崇佛教,所以唐太宗在唐朝是佛門的大護法。在唐朝那個時代,外國人到中國來學習佛法的很多,特別日本、韓國、越南,都這個時候來。你現在到日本去看、到韓國去看,都是唐朝的,唐朝時代的寺廟京都最多了,京都我去昭提寺。唐昭提寺律宗的道場,華嚴宗的道場、禪宗的道場、天台宗的道場、淨土宗的道場、密宗的道場,還有小乘兩個宗,這些現在日本它保留得很完整,這些資料我們都可以去考察的。那個建築也都是唐風,都是唐朝的建築,日本的寺廟就是唐朝的建築,你要看唐朝以前什麼建築,到日本去看,到處都是。所以那個時候唐朝唐太宗政治辦得好,又是三寶弟子,虔誠的佛教徒,護持佛法,所以外國的法師到中國來留學的特別多。那個時候都是外國人來留學,就像我們現在中國人到美國、到英國去留學,到澳洲來留學,那個時候是外國人來中國來留學。

  『玄奘法師示寂』,玄奘法師也很有名,我們佛門弟子應該大家都很熟悉,玄奘法師到印度取經,在傳記裡面講《大唐西域記》,《高僧傳》這些裡面都有記載《大唐西域記》,他往西北走,往印度去取經。玄奘法師在歷史上,等於是我們中國法師到印度留學的一個代表人物。實際上當然去印度留學不止玄奘法師,很多,我知道的還有一個叫義淨法師,但是名氣沒有玄奘法師這麼大。還有很多很多法師去印度留學的,有很多也是死在半途當中,因為過去交通不發達,到印度取經,的確是冒著九死一生的生命危險去取經的,那個沒有很大的毅力、勇氣、大願力,實在講是辦不到的。因此玄奘法師,後來有人給他寫成小說,寫成《西遊記》,《西遊記》這編一個小說出來。

  我小時候也是看這個漫畫,以前看漫畫書很有趣的,小時候很喜歡看。小時候也沒有錢,實在講那個漫畫書我們也買不起,要去租,租也沒錢。是我媽媽她賣菜,又再出租小說,叫我去看店,沒有人來租,全部我自己看,看得可多了。看那個店,小時候要幫忙看店,人家來租,那就拿書給人家,那登記一下,收個押金。然後沒有人來,全部是我在看,所以《封神榜》、《七俠五義》、《小五義》那些,我看的漫畫書看得可多了。所以玄奘法師就很有名,所以後來寫成小說了,實際上正史的記載都在《唐書》,在佛門《高僧傳》,這是正史的記載。

  「玄奘法師示寂」,『高宗告左右曰』,唐高宗,玄奘大師往生那個時候,是到唐朝高宗的那個時代,示寂就是他往生,唐高宗就告訴左右說『朕失國寶矣』!你看以前皇帝對佛教的高僧,不只國師,稱國寶,國寶比國師又更高了。你看國寶,國家的寶貝失去了,當然非常惋惜,非常傷心,所以『輟朝五日』。「輟」就是停止,沒有心情料理朝政,喪失國寶,所以放假五天追思,我們現在講追思。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到唐朝那時候皇帝對這些高僧,他敬重的程度到什麼樣。下面小字講:『見《高僧傳》』,這個我們可以去看《高僧傳》,都有記載。

  『中宗景龍二年』,中宗就是唐朝「中宗景龍」,公元七O八年,『敕高安令』,「高安」是一個地名,是在江西省宜春高安縣,令就是縣令,縣令叫做『崔思亮』,姓崔,名叫思亮,那個時候高安縣的縣令,就是我們現在講縣長,「崔思亮」。『迎僧伽大師至京』,也是迎請高僧到京城,迎請僧伽大師到京城。『帝及百僚,皆稱弟子』,「帝」就是中宗皇帝,「百僚」就是文武百官,皇帝率領文武百官迎接僧迦大師,到京城來弘法。皇帝以及文武百官都稱是僧迦大師的弟子,弟子就是學生,他是老師。古時候稱老師不簡單,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稱老師那都非常尊重。在古代中國傳統文化,第一是父母,第二就是老師,所以老師跟父母他們等於是平等。這也就是說非常的尊重,最尊重之禮。

  這些記載我們可以去看《金湯編》,這個小字講:

  按【出《金湯編》及《統紀》。】

  佛法『《金湯編》』記載歷朝歷代高僧大德,每個時代這些皇帝、大臣、長者的護法這些事蹟,護持佛法固若金湯。所以用這個來比喻,他們護持佛法的一個堅定,好像固若金湯一樣,所以稱為《金湯編》。『以及《統紀》』,就是《歷史感應統紀》,《歷史感應統紀》印光祖師提倡,二十五史,這個都是歷史感應的,二十五史,特別印光祖師提倡整理這本書,編這本書。所以近代也有,民國初年徐子敬居士,印光祖師請他編這個書,他的文筆好,把歷史感應的事蹟給它都節錄出來,編成一本《歷史感應統紀》,我們圖書館應該這書都有,資料都可以從這些《歷史感應統紀》去查的,所以出自《金湯編》及《統紀》。下面講:

  按【高宗顯慶元年。敕天下僧尼。有犯國法者。以僧律治之。不得與民同科(出《唐書》)。】

  唐『高宗顯慶元年』,『敕』就是頒布行政命令,等於說我們現在的立法,『天下僧尼』就是出家人,出家男眾女眾『有犯國法者』,如果有違犯國法『以僧律治之』,僧律就是戒律,以佛教的戒律來處治。『不得與民同科』,不能跟一般在家人,一般社會大眾用同樣的法律來處罰,這是出自於《唐書》。《唐書》有《舊唐書》、《新唐書》,《新唐書》是北宋歐陽修等人編的,稱為《新唐書》。北宋歐陽修這些人在整理《唐書》,唐朝那個時代的記事這些書籍,之前記載的《唐書》就稱為《舊唐書》,北宋歐陽修還沒有作《新唐書》之前,統統稱為《唐書》。現在我們有看到《舊唐書》、《新唐書》,是從北宋歐陽修他們修《新唐書》之後,才有這種之前的叫《舊唐書》,北宋後來編的叫《新唐書》。那在二十五史裡面,資料我們都可以查的,二十五史。以上講唐朝時代,從唐太宗。

  下面講宋朝,宋真宗,宋朝真宗皇帝:

  按【宋真宗朝。詔天下避誌公禪師之諱。止稱寶公。】

  『宋真宗朝』,宋朝真宗皇帝這一朝詔天下,詔就是詔書、聖旨,下聖旨詔告天下,『避誌公禪師之諱』,所以『止稱寶公』。我們一般講寶誌公禪師,宋朝的真宗皇帝對寶誌公非常尊重,諱就是避諱,不稱他的德號,只稱寶公,這稱一個公就是很尊重。台中慈光圖書館朱館長,他現在退休了,現在交給徐館長了,以前寫信給我都稱我道公。只有他們跟李老師寫,知道這個寫法,其他的人也沒有人這麼寫給我的,大概以前李老師,台中蓮社他們這種稱呼,古禮。所以這個地方也是有根據的,從宋朝真宗朝稱寶公,我們現在寶誌公、寶誌公,他更尊重,就稱個寶公。寶公就是寶誌公禪師,所以他稱這個公就是一個很尊稱的。像以前我們師父上人稱滿成老和尚,叫滿公老和尚,他是滿公。我們才知道稱這就是古禮一個尊稱,避諱,一個尊稱,不敢稱他的法名。

  所以現在這個稱謂也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年輕的同學就不要叫我道師、道師,道師是我們師兄弟稱的,應該稱我什麼知道了吧!現在你們這麼年輕,你稱我公也不過分,因為我可以做你們爺爺了,你們才十幾歲,我六十八歲了,我做你爺爺做得過。你稱我公,照這個年紀講也不過分對不對?不要說什麼出家人什麼的,這是禮節,大家學習學習。現在勝妙法師,還有蔡老師(成德法師)都稱我道公。所以大家不是要學傳統文化嗎?我是在這邊跟大家講。但是,不是說我喜歡你們稱我道公,你稱我道公跟稱我道師對我來講,我也沒有什麼增加,也沒有什麼損失,只是說學禮,我們就是表示一個尊重而已。對當事人,實在講你對他尊稱跟不尊稱,實在講對他也沒有什麼增減,沒有什麼影響。這個地方,我們學了之後,就在生活當中知道怎麼去運用,在寫信稱呼上就怎麼去運用,那學了才有用,學了就要派上用場。所以這是古代人稱公,我們現在也可以學習,因為現在勝妙法師、朱館長,還有成德法師,他們都有這個稱呼。所以我私下跟你講,因為他們也不會跟你們講,我私下跟你們講。所以你說成德法師,你們都稱他蔡老師對不對?以前蔡老師,你們現在都聽他講的傳統文化,勝妙法師,他們都修得很好。他修得好,他這樣做也是做身教,做給大家看的。實在講我不應該講我自己,我應該稱勝妙法師叫勝公,稱法性法師叫性公,對我叫道師沒關係的。

  你看,皇帝對高僧都這麼尊重,稱寶公:

  按【見《誌公禪師後行狀》。】

  寶誌公禪師是梁武帝南朝時代的高僧,跟達摩祖師,還有傅大士,當時稱為三大士。達摩祖師、傅大士、寶誌公禪師,都是梁武帝那個時代的,稱為梁代三大士。傅大士據說是彌勒菩薩化身的,《誌公禪師後行狀》資料上有記載。

  按【係張南軒父。忠獻公所撰。】

  『張南軒』他是公元一一三三年到一一八O年,我們前面有講過南宋的理學家。張南軒他的父親忠獻公,他所撰的《誌公禪師後行狀》,這個文是他父親撰寫的。

  按【宋之太祖。太宗。真。仁。高。孝。皆興隆大法。】

  這是舉出宋朝的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高宗、宋孝宗,『皆興隆大法』,「興隆」就是興隆佛法。

  按【有時駕臨佛宇。有時問法禁中。】

  有時候他御駕親臨佛的寺院,去向高僧大德請示;『有時問法禁中』,「禁中」就是宮中,請高僧大德到宮中裡面,來請問佛法,禮請這些高僧大德到宮廷當中講經說法,來請問佛法,就是請高僧大德到宮廷講經說法。就像現在總統請高僧到總統府去講經說法,以前皇帝是這樣的,不然就是皇帝自己親自到寺院去請法,都有。

  按【為林間盛事。】

  林就是叢林,古代叢林道場之間的盛事。這是講宋朝、唐朝,一直到魏、晉、南北朝,一直到漢朝,愈早的皇帝對高僧愈尊敬,皇帝都稱弟子。

  按【今則士流倨傲。多有見佛像不參。遇高僧不禮者矣。非佛法凋廢之驗何。】

  今就是講周安士那個時代,清朝康熙年間,我們想一想,三百多年前那風俗比我們現在好不曉得多少,三百多年前已經不如宋朝以前那個時候的風氣了,對佛教、對三寶恭敬的風氣已經不如了。但是我們看記載,清朝皇帝還是都學佛的,清朝皇帝對高僧還是非常尊敬的。我們知道康熙、雍正,雍正,印光祖師對他是讚歎的,他對佛法、對三教那很內行的。雍正皇帝他有《揀魔辨異錄》,印光大師非常讚歎,把當時那些參禪有些人邪知邪見,錯了,他把它糾正出來。所以寫一本《揀魔辨異錄》,把它錯誤的地方指正出來,所以印光祖師對雍正非常讚歎。乾隆這幾個朝代對佛教三寶都非常的敬重,後來也就慢慢凋廢了。

  此地講『今則士流』,「士」就是一般讀書人,那時候皇帝對佛教三寶還很恭敬。現在士流『倨傲』,倨就好像人走過來,他蹲著、坐著都不起來的,這叫倨。或者坐在那裡兩腿伸開,這些高僧走過來,他不懂得尊敬,「倨傲」就是很傲慢,態度很傲慢。『多有見佛像不參』,看到佛像他也不參拜,在當時社會上這種讀書人就很多,看到佛像他不參拜,可能連個問訊都沒有,看一眼,可能他眼睛還往上看的,這個態度都很倨傲。『遇高僧不禮者矣』,遇到高僧不懂得去禮敬,為什麼不禮?因為他不懂,也不認識。實在講高僧是國寶,其次是國師,應該要禮敬,要禮貌。現在不懂,讀書人都不懂,看到佛像也不拜,看到高僧也不理,那很多。我們現代那就更離譜了,有的人看到出家人不罵你幾句他都還不痛快,別指望他來給你敬禮了,這是講一般社會大眾他不懂。

  但是我們現在佛門弟子,知道對三寶恭敬的還是很多。這個我是看到李炳南老居士在世的時候,我出家十幾天,日常法師、果清律師,還有簡豐文居士,我們四個人去看李老師,那時候日常法師五十幾歲,李老師已經九十五歲,去他住的地方正氣街去看。李老師九十五歲的高齡,看到日常法師出家人就跟他頂禮,供養紅包。我們走了之後,他老人家站在門口合掌,一直看到我們的車子轉彎,轉彎還看到他站在那裡。真的是「過猶待,百步餘」,做得很標準,他都目視,他那個恭敬就是表現得無遺,合掌恭敬一直看,看著你的車子走。所以過猶待,百步餘就是這樣的。不是過猶待,百步餘,站在那邊送,然後再眼睛看著跟旁邊這個人聊天。所以你要看,等一下大家送我,要看,不要車一開走,頭就轉過來,不標準,重來。要練習的,不是念一念就好了。這個以前我們當兵有訓練過,長官經過要目送敬禮,要眼睛看著。其實你們送我,我也不是很自在的;你不送我,我也滿自在的。你送我,我也不自在,我要回頭看看你們,看看你們有沒有送、做得標準不標準!

  過猶待,百步餘,日本人做得最到位。三一一那年我去仙台做法會,去日本寺院做法會,那個日本住持他的太太、女兒,他女兒是出家,日本出家女眾很少的,我就看到那麼一個。還有一次跟我們師父到一個地方,說那是天皇的什麼公主出家,我就看那麼兩個。我們要走,下雪,站在雪地送我們,穿著出家衣服很整齊,母女站在那裡送我們,我的大巴車趕快停下來,跟她們打招呼。賓館的經理大堂站在雪地送,過猶待,百步餘,他們學得真到位。還有鞠躬彎腰的,有一年我們到鬼怒川去旅遊,到一個賓館,我們大巴車還沒有到,那兩個穿和服的小姐九十度鞠躬在那邊等,莊義師說這不是《弟子規》嗎?我們練了半天都練不像。這就是禮敬的外表,當然內容就是恭敬心,不是只有做個表面,內心瞧不起人,這也不是真正的禮。外表的鞠躬敬禮,它是禮的外表,它真正的內容就是自卑而尊人,就是尊重,一個尊重心。

  這個禮,這個講見高僧,跟出家人要禮,這個禮也是要有一個節,所以叫禮節、禮節,禮要有個節制。「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就是恭敬心如果沒有禮來節制,你就很辛苦、很辛勞、很疲勞。謹慎如果沒有禮來節制,葸就是你會很不自在,不曉得該怎麼辦,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所以禮要有個節。我在當兵的時候,當時我們也不懂得什麼叫禮節,但是規定,就是我是做兵的,上面是二等兵、一等兵、上等兵,二等兵見到一等兵要敬禮,一等兵見到上等兵要敬禮,上等兵見到下士也要敬禮,我們住在營區裡面,我們看到統統要敬禮,我們是兵,是最小的。後來我們同班有一個姓曾的說,我們乾脆綁個塑膠帶,手這樣,他說我們剛要放下又看到一個,又要敬禮了。後來讀儒書才知道,恭而無禮則勞,那些禮要有一個節制,你不懂這個節你就會勞,勞就很疲勞。慎而無禮則葸。所以這裡講非佛法凋廢之驗何,看到這些都也不參、不禮了。現在見到佛法恭敬的,就是學李老師學得很像的,就是徐醒民老居士,他學得很像。我們再看下面:

  按【孔顏立教。止貴躬行。不尚口舌。厚於自治。薄於責人。孟子距辟楊墨。出於萬不得已。譬如大黃巴豆。良醫偶一用之。非日日必需之物。】

  這段就是『孔顏立教』,孔子、顏回,立,建立這些教學。『止貴躬行』,躬行是最重要的。『不尚口舌』,不是會說、會講,但不去做。可貴是要去做、要去行,講一講不行,那也沒有用。所以「止貴躬行,不尚口舌」,不是講一講,很會講。『厚於自治,薄於責人』,自治就是說要求自己,不要求別人,別人做得怎麼樣不去要求;「薄責於人」,去責備人很少,這是「孔顏立教」的一個精神。

  『孟子距辟楊墨』,辟就是駁斥,「距辟」就是去駁斥楊朱、墨子。墨子主張兼愛。楊朱他提出自我中心的主義、主張,追求個人獨立;墨子他是利他主義,兼愛,利他主義。這個跟儒家都有不同,孟子他是學儒,學孔子的儒,過去有諸子百家各有說法,他是學習儒,他去辟楊墨也是不得已的,因為他學儒。他當時的環境也是萬不得已,就是不是他故意要去排斥別人的說法,不尊重別人,也是不得己。維護儒家,不讓儒家被淹沒掉,也萬不得已,那不是常常這樣的。

  『譬如大黃巴豆,良醫偶一用之,非日日必需之物。』「大黃」就是中醫的藥,攻伐之品,大承氣湯用大黃治陽明,大便不通陽明症,大便不通有陽明症,用大黃大承氣湯。「巴豆」它是適用於寒邪食積,阻結腸道,大便不通,所以大便不通有不同的病因。如果陽明實證的大便不通,要用大黃大承氣湯來治。如果是風寒邪氣,飲食積滯在腸道,這個寒氣積在腸道大便不通,要用巴豆。良醫偶一用之,良醫就是很好的醫生,偶爾遇到這種症狀再吃。「非日日必需之物」,不是每天吃的,每天吃你會吃出病來。好像排便瀉藥一樣,是有那個病症你才需要吃,病症解除了你就不能再吃,所以不是日日必需。這是講用這個來比喻。

  按【今則白衣小子。止拾幾句謗佛常談。便自謂程朱復出。黃口兒童。但有一種誇大習氣。輒主張道學門庭矣。非真儒稀少之驗何。即此數者。餘可例推。】

  從孔顏立教到這裡,就是講真的學儒的人也愈來愈少,真正學佛的人也愈來愈少,真儒、真佛、真道都愈來愈少了,佛講這個應驗,的確是這樣的。這個都舉出實際的例子來給我們證明,現在真佛,真正學佛的人少了,真正學儒的人也少了。都是信口雌黃,逞口舌之快這樣而已,真學的人少,會講的很多,真修的很少。儒跟佛都是一樣的,甚至包括其他宗教也是一樣的,這個時代就是愈來愈少了,真修真學的人真的是愈來愈稀少。

  我們先學到這一段,今天時間到了。下面「人死有六驗」,我們明天晚上再繼續來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