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安士全書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集)  2015/12/29  中國上海  檔名:WD19-025-0002

  諸位同修,大家下午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接著上午學習的地方,第三頁倒數第四行,從第四行下面這一句看起,「從現今外洋各國」,這一段看起。下午我們有兩堂課,一堂是一個半小時,上午我們上了兩個小時,明天我們還是九點半開始,到十一點,這樣大家時間比較充足一點,大家還要到外面去吃飯,這樣往返比較方便。

  我們接著看下面這一句,「現今外洋各國大戰數年,我國始因意見不同,竟成南北相攻。加以數年以來,水風旱潦、地震、土匪、瘟疫等災,頻迭見告。統計中外所傷亡者,不下萬萬。痛心疾首,慘不忍聞」。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是印祖當時在我們中國地區,那個時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所以他講現今,就是現在今天,外洋就是外國,各國大戰數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打了很多年,這是講外國。我國,我們中國開始因為意見不同,竟成南北相攻,南方跟北方互相攻擊戰爭,這是內戰,中國內戰。加以數年以來,就是這麼多年來,水災、風災、旱災、地震、土匪,當然也包括火災、戰爭,我們一般講天然災害,土匪強盜趁火打劫,瘟疫,就是傳染病,等,就是所有一切災難,頻迭見告,頻就是很頻繁、很多,各地都有這些災難的報導。統計中外所傷亡者,不下萬萬,萬萬就是億,二戰的時間,中國、外國所傷亡的人數非常多,這是戰爭帶來的天災人禍,死了這麼多人。痛心疾首,慘不忍聞,看到這種情況,真的是非常的殘忍,也不忍心去聽到這些事情。

  我們再看到現在,現在好像沒有事情,但是我們看看新聞報導,二戰之後雖然沒有前面的戰爭,但是一些地區上的戰爭還是不斷,特別現在中東地區連年戰火,從來沒有間斷過。如果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個嚴重的程度一定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我們是可以肯定的,那個時候的武器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現在的武器都很發達。其實武器,特別是核武戰爭,那是同歸於盡的戰爭,沒有輸贏的,等於是地球人類集體自殺,那就更殘忍了,當時已經慘不忍聞了,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核子戰,那是不得了,就更慘。這麼慘也是拜科技所賜,現在大家不是喜歡科學嗎?科學不發達,他用刀用槍他能殺幾個,你沒有發明飛機,現在我們到英國,在古時候可能要三個月到半年,坐船,現在坐飛機十二個小時就到了。隨著科技的發達,人類的生命更危險、更脆弱,地球的環境,破壞的嚴重程度也更厲害,科技到底給人類帶來幸福還是災難?這是印祖當時看到這種慘狀。

  「不慧濫廁僧倫,未證道果。徒存傷世之心,毫無濟人之力」。不慧就是印光祖師他自己謙虛,他說我也沒有智慧,濫廁僧倫就是說跟人家做出家人,以前出家僧人是很高的一個地位,這是印祖的謙虛。未證道果,就是還沒有證果,沒有證阿羅漢果,阿羅漢以上的叫道果。徒存傷世之心,只有存著悲傷這個世界這種災難之心;毫無濟人之力,就是他覺得沒有力量去救濟這些人。「有同鄉芹浦劉在霄先生者,清介之士也」。他的同鄉劉在霄先生,是一個清介之士,清廉,人正直。「世德相承,篤信佛法」。他們家世也都是道德的傳承,世代都是以道德來傳家,而且更難得的是篤信佛法,對佛法非常虔誠的信仰,很難得的一個人。「今夏來山見訪」,山就是普陀山,因為印光祖師在普陀山住的時間最長,住了三十年,在法雨寺住了三十年,來山見訪就是來普陀山,劉在霄先生夏天到普陀山拜訪印祖,拜訪訪談。「談及近來中外情景。戚然曰:有何妙法,能為救護?」劉先生跟印祖談話也是談到當時這個世界的情況、景象,戚然就是很悲傷、很無奈的,災難這麼多,人死那麼多,天災人禍頻繁,有何妙法,能為救護?他提出這個問題請問印祖,有什麼妙法能夠來救護這個世界?

  下面是印祖的回答,回答他的問題。「余曰」,余就是印祖自稱,我講:「此是苦果,果必有因。若欲救苦,須令斷因。因斷則果無從生矣」。印祖回答,我們現在看到這些災難是一個苦難的結果,苦果,大家受災受難,這是苦果,果必有因。這個字,我們要很仔細看清楚這個字,一個關鍵字,必就是必定,是一個很肯定的字眼,一個關鍵字,果必有因,什麼樣的果必定有什麼樣的因,什麼樣的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這些災難,這是苦果,當然有它的因,它的原因就是眾生造苦因,造的是苦因,得到的果報就是苦果。佛法的教學,佛講經說法先講果再講因,大家比較容易體會。所以你看四聖諦苦集滅道,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先跟你講苦果,苦果大家都看到了,先跟你講果,好像你要吃一個蘋果,先指給你看那個果是什麼,一個蘋果,果長出來你看到了,你就相信這個是果,你見到了,再告訴你什麼因會長這樣的果,先跟你講果再講因,這樣大家比較容易體會。如果先講因再講果,果還沒有結成,沒看到,大家就不容易體會,這是佛說法的善巧。果必有因,若欲救苦,須令斷因。苦果的因就是苦因,把這個苦的因斷掉,因斷則果無,苦因斷掉就沒有苦果了,所以果就無從生,就不會生起來。

  「故經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這個是經典上佛講的,佛在大乘經常常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跟眾生不同的,就是菩薩知道善惡因果,什麼是善因,什麼是惡因,造惡因將來得苦果,造善因將來得樂果,菩薩知道。知道菩薩就很謹慎,造因就很謹慎,知道惡因會造成惡果,菩薩就會畏懼那個惡因,他怕造那個因,只要那個因不去造,那就不會有惡果。眾生剛好反過來,眾生是畏果不畏因,果報現前害怕,造因的時候不害怕,譬如說殺生,將來會有果報的,冤冤相報。現在我們跟人家講,有幾個人相信?他不但不接受,恐怕你勸他不要殺生,他回家就殺得更厲害給你看,他不怕,他不怕造這個惡因。但是惡果現前他怕了,不要說等到墮三惡道、墮地獄,人一生病一住進去醫院,他就感受到了,就開始怕了。說不怕,這個也不是不怕,肯定怕,不怕的話你生病為什麼要進醫院,不要進去不就好了嗎?你不怕,你不怕死,那就不要去了,去了就表示你怕,怕死。哪一個說不怕?都怕,只是時間沒有到你不怕,到了你就怕;墮三惡道那更恐怖。印祖舉出經典這兩句話,「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造因不怕,果報現前害怕,菩薩怕造因,果報現前菩薩不怕,菩薩知道這是欠人家的,要還,他很樂意去償還,但是造因他很謹慎。

  「遂將《安士全書》示之,企其刊板廣傳,普令見聞,同登覺岸」。遂就是馬上就把這部《安士全書》拿出來給劉在霄先生看,出示這本書給他看,企就是希望,希望他去刊板,去刊登、去製版。我們現在製版都用電腦打字的,過去是用木刻的,後來發明鉛字排版,現在很方便,用電腦,現在用電腦你自己也可以排版,現在就更方便。廣傳就是廣泛的來流傳,普令見聞,同登覺岸。現在的廣傳也很方便,譬如說《安士全書》你寫個一段、二段,在現實生活當中有什麼見聞,現在手機,手機其實如果拿來做弘法的工具也是很好用的,你就把它PO上去,很多人會看到,這個也很好用。但是你PO那些沒有意義的、那些不好的,當然也是害人不淺。其實這個工具它沒有好壞,關鍵在人怎麼用,你用在正面上,那對弘揚正法效果很大,你把它用在負面的,那害人也真的是很大。關鍵在人,你要知道怎麼去用它,科技它本身也沒有什麼好壞,是人有好壞。壞人你把它用在壞事上面,它就造成災難;如果好人,他肯定不會拿去用在不好的上面,用在好的這方面,用到好的方面就造福人類。關鍵還是在教育,人沒有教好,這個科技寧願不發展,愈發展,壞人拿去他就去害人,你沒有這些科學工具給他,他害人還有限,你這些給他,他害人就多、就大了。

  請劉先生去印刷流通,希望普令見聞,這個普就是普遍的讓大家能夠看到、能聽到,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共同登上覺岸。這個事情印祖勸劉在霄先生,現在在這裡我們讀到了,也是印祖勸我們要廣傳,普令見聞。現在透過手機、網路平台,現在還有很多方式可以做的,譬如拍戲劇,這些都可以做的。《安士全書》如果拿來拍連續劇,內容很豐富的。我拍了一部《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陳曉旭在世的時候,我請她的公司去申請,在橫店拍的。現在廣東揭陽謝總,他拿去做上課的教材。人家供養我一些錢,我拿去拍這個,我請台灣中國電視公司的一個王導,退休的,去拍。我就跟王導講,拍戲,你們在演藝圈都要名利、得獎,得什麼奧斯卡獎,我說得那個沒有意義,但是你能夠拍一些經典之作,教化世道人心,這個是長遠的。當時我講他也聽不太進去,我跟他講,我的要求就是按照佛法要求的標準,但是現在我們在台灣,都有很多學校的老師來請,請去給學生看,我們都免費流通光碟。現在謝總每一次道德講堂,他晚上都有放這一片給大家看,每一期都放一遍,一共八集。因為那個時候,二OO六年,人家供養我一些錢,大概八集好像花了八百萬,大陸同修供養我的錢,我就把它投入那邊。學老和尚不蓋大廟,來做弘法的事情,這個更有意義。當然蓋廟有蓋廟的功德。我們看到這個就要學習,我們也要來發心,大家發心。現在得力於科技,我們多利用這些科技來弘揚這些正面的,才能夠刊板廣傳,普令見聞,讓大家共同登上覺岸。

  「先生不勝歡喜」,劉在霄先生聽到,印光祖師拿《安士全書》給他看,勸他去流通、去廣傳,他非常歡喜,原來這本書是救世的寶典。「即令其甥趙步雲出資七百元」,他就叫他的外甥趙步雲先生出資七百元,印祖那個時代是銀元。一塊銀元就很大了,但是這個怎麼換算現在的人民幣,大家可以去查一下,那時候一塊銀元換算現在多少人民幣。我知道一塊銀元就很大,七百元當然也是相當大的一個數目。從這個地方我們知道,趙先生他經濟上應該是還不錯的。「祈余代任刊事」,就是他出錢,請印光祖師代替他來做刊刻《安士全書》這樁事情。

  「憶昔戊申,曾勸李天桂刊板於蜀」。憶昔就是有一年,戊申年這一年,印祖曾經勸李天桂居士刊板於蜀,蜀就是四川。「彼即祈余作序」,彼就是李天桂先生,也請印光祖師寫一篇序文。「後以因緣不具,事竟未行」,後來因為因緣不具足,這樁事情就沒有去落實,做序文這樁事情沒有落實。「今蒙劉公毅然贊成,殆非小緣。竊以《袁了凡四訓》,為改過遷善之嘉言。俞淨意一記,為至誠格天之懿行。其發揮事理,操持工夫,最為嚴厲純篤,精詳曲盡。因附刊於《陰騭文廣義》下卷之後」。印祖之前在四川那一次的因緣不具足,這個事情沒有完成,印這個書的事情沒有完成,現在又承蒙劉公劉在霄先生,他聽到印祖勸他流通《安士全書》,他就毅然決然的贊成,請他的外甥出錢,這個因緣不是小的因緣。我們今天這一會也是殆非小緣,也不是小因緣,也是有它的因緣,這個因緣也是很多方面的,如果這次沒有去英國,回來在這裡過境,大概也沒有這個因緣。所以這個也不是小因緣,也是非常殊勝的一個大因緣。印祖又以《袁了凡四訓》,這本書也是印祖一生提倡的,改過遷善之嘉言莫過於《了凡四訓》,改造命運。現在很多人,說要求了生死的人比較少,那是很有限的,求人天福報的比較多,求升官發財、生意發達,這個比較多,求改造命運。《了凡四訓》就是改造命運的一部寶典,我們依照這個理論方法去修學,我們的命就改了,原來如果命不好就改成好,命很好的那就更好。改造命運必須要讀這本書,這本書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改造命運的經驗談,可以說給我們現身說法。俞淨意這篇的記載記錄,他是至誠格天之懿行,他是遇到灶神,灶神給他指點。現在講到這個,現代人他不相信,哪有灶神,他不相信。不相信是不是這些鬼神就沒有?不相信還是有,因為它是一個事實真相,只是我們凡夫肉眼見不到,如果你稍微有一點定功,你就見到了。

  所以我們老和尚的家鄉廬江安徽,他們家鄉以前有個城隍廟,文革被拆掉了,老和尚那一年,好像是二OO七年回家鄉講經,二OO七年、二OO八年,城隍老爺就附在一個同修身上去找老和尚,要恢復這個城隍廟,老和尚說現在政策恐怕不允許,後來他說用畫畫來代替也可以。所以他就請江老師畫地獄變相圖,因為城隍廟在我們中國傳統社會是教因果教育的,以前城隍廟在每一個地方它是擔任社會因果教育的,我們現在講叫社教,社會教育。城隍廟拆掉了,城隍老爺還在,城隍老爺他說他已經一萬多歲了。所以現在我到廬江,我二OO三年生大病,城隍老爺非常關心我,因為陳曉旭二OO一年請我到廬江實際禪寺去做三時繫念,陳曉旭當齋主,然後我們就開車,從北京開到廬江去,去那邊做法會。那一年做得很有感應,城隍老爺也很加持。所以那次結了緣,我二OO三年生大病到澳洲去養病,城隍老爺就附在徐大老身上,打電話到澳洲圖文巴給老和尚,說叫悟道法師不要養病,病愈養愈重,要多做三時繫念病才會好。所以我就在澳洲淨宗學會,淨宗學院一個星期做一次,學會是一個月做一次。學會我是開山祖師,第一次是跟老和尚、韓館長去,第二次是我一個人去,教他們法器,我算是開山祖師、開山元老。那些老同修都認識我,我說我們老和尚家鄉的城隍老爺要我多做三時繫念,你們這邊能不能比照山上圖文巴淨宗學院一個星期做一次,你們準備供菜,來幫忙敲法器,有沒有問題?大家都說沒問題,沒問題就做了,二OO四年。

  二OO四年,第一天要做的時候,前一天晚上就夢到很多西洋的女人,大概二百多人,穿十八世紀的那個長裙。大家如果有去澳洲圖文巴,看到他們穿十八世紀那個長裙在剪羊毛,就是那種打扮,夢到很多女警察在旁邊看著。我夢一醒來,奇怪,聽說澳洲是以前英國的囚犯送到這裡來的,是男眾,怎麼會是女眾?後來志明在台灣買一本探索雜誌,他聽到我這麼一說,他翻給我看,他說師父第一批是男眾,第二批是女眾,翻給我看。我說那就沒錯了,那一批沒有人超度,她們知道我們明天澳洲淨宗學會要做三時繫念,趕快給她們寫牌位,就請他們寫一個英文牌位供上去。一九九二年在美國達拉斯佛教會,就夢到黑人、白人,第一次做三時繫念,南北戰爭死亡的。

  俞淨意公遇到灶神這樁事情,對神這個事情,我這個人也不是說人家講什麼我就會相信,我還是會有一些懷疑的。但是從小我父母都拜神,我們是規定要拜的,父母帶你去拜你就要拜,沒有任何理由,就是有神。我母親常常講,「舉頭三尺有神明」,做壞事神都知道的,你頭頂上三尺就有神明在看的,從小就聽到我母親常常這樣講,帶我們去拜。但是神,我沒看到,我也沒看到。後來我母親常常去一些神廟去拜,有感冒,以前醫藥也沒有那麼方便,都吃香灰。以前的香都是天然的,沒有化學成分,那是可以當藥的。在行天宮,這個是關公的廟,每一次都要帶我去拜拜,如果受驚嚇,也要讓他收驚,三魂七魄收回來。所以以前也常常接觸這些神,另外就是接觸乩壇,乩壇就是扶乩的,就是有鬼神附在人的身上,人家去問他一些問題,請教他一些事情,他幫助我們解答,去解決這些問題。這個我也實驗過,這個說來話長,這個故事講下去可能影響我們講正文,這個有機會聊天的時候再來講,我實驗過,真的有神。後來聽我們淨老和尚講,鬼神小事情他知道,大事情他就不知道了,小的方面你可以問他。的確有這些神明在,這個我的確自己親身經歷去實驗過的。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相信是真的,自己親身經歷的。灶神,以前我外婆她最信的就是灶神,我們以前燒柴火的灶,你不可以在灶上面亂擺東西,她說對灶神不恭敬,她灶上面一定要擺得整整齊齊,擦得乾乾淨淨的。以前我外婆對灶神是最恭敬的,我是如是我聞,我自己親自見到,你亂擺那個不行,會被她罵的,不行的,對灶神不恭敬。

  俞淨意是江右人,江西這邊的人,明朝時代的人,他的命運不好,生了九個兒女,死了七個,一個失蹤,剩下一個女兒。他也結一個文昌社,就是現在講的社團,也惜字、放生,做好事。他去考進士,怎麼考都考不上,家庭經濟是愈來愈差,常常要借錢度日,他的太太因為哭兒女哭到眼睛瞎掉了。這個我可以理解,因為我在台灣曾經看到一對夫妻,他一個兒子四十歲,在美國當醫生,坐在電車上死掉了,很孝順,兩個老夫妻七十幾歲,哭到眼睛快瞎了,在台灣的佛教衛星電視台聽我講經,到道場來找我。他兩個老夫妻死一個兒子,就哭得快瞎了,俞淨意公死七個,又一個兒子失蹤,他的太太哭得眼睛瞎掉了。

  每年過年除夕那一天他都燒疏文,除夕就是灶神要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有些習俗說要拜湯圓,黏住灶神的嘴,讓他不要講他的壞事,都是講好事,才不會受到上帝的懲罰。他從四十七歲那一年,一直燒,燒到五十歲,也沒有感應。有一年除夕真的灶神來了,除夕夜大家都在歡歡喜喜過年團聚團圓,他們家是非常的淒慘,太太眼睛瞎了,跟一個女兒,在那邊坐著,很淒涼,很悲慘。忽然聽到外面有人敲門,以前沒有燈,就拿著蠟燭出來看是誰?是一個頭髮半蒼的人,他說姓張,從遠地來的。這在《俞淨意公遇灶神記》記載的。我拍的《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那個王導有些地方他改編了,我給老和尚看,老和尚說沒關係,內容上沒有變就好。因為俞淨意是江右人,王導他就把他改成四川人,變成四川人,改成四川人也沒關係,反正都是人,這個沒關係,內容不可以改。我看那個劇本,因為找不到寫劇本的,我到北京找游本昌,演濟公的那個游本昌,游本昌找他女兒幫我寫,寫得我都沒辦法拍。我們在台灣王導去找寫劇本的,也找不到,後來王導說他自己寫,我說好,你寫了要給我看,看了以後我給他改改了很多,然後再給老和尚看。最後一關,我還是不滿意,但是給老和尚看,老和尚看說可以,我也就沒話說了,可以就去拍了,拍出來大致上內容沒有什麼差別。現在潮州揭陽謝總拿去當教材,也收到滿好的效果。

  所以講到《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我印象特別深刻,王導跟我講了很多感應,真的灶神也有加持,他說我們去橫店要拍冬天,冬天要下雪,沒雪,他說那天去剛好就下雪,他抓住這個機會趕快拍,不然要去造人造雪,他跟我講也很有感應。我們中午吃飯,計畫下次要拍《安士全書》。傅蓉居士說,這個可以大家同共發心,一人一塊錢,一塊錢人民幣,不是台幣。這邊是人民幣一塊,我們台灣是台幣一塊,我印《大藏經》是台幣一塊開始印的。

  這一篇的記載是至誠格天,就是講我們人貪瞋痴那種意念發展出來的一些意惡。俞淨意對灶神這麼恭敬,也給我們一個啟示。佛經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袁了凡他是對出家人比較恭敬,他去找雲谷禪師,所以得到雲谷禪師給他指點,他知道原來可以改造命運。俞淨意他相信灶神,他一直拜,他就有感應,果然灶神被他請來了。但是他是怨天尤人那種心情去請來的、去感應來的,雖然怨天尤人,他還是很恭敬的,而且他相信真有灶神,所以他就有感應。所以灶神是他改造命運的一個善知識,給他指點,說你的意惡太重了。給他指點完,就進入他家的廚房就不見了,他才知道原來是灶神指點。這兩篇印光大師覺得是補充《陰騭文》,它發揮事理,操持功夫,最為嚴厲純篤,精詳曲盡。所以把它附刊在《陰騭文廣義》下卷的後面,這是印祖把它補進去的。

  下卷之後又接著,「《蓮池戒殺放生文》為滅殘忍魔軍之慈悲主帥」,又把蓮池大師《戒殺放生》這篇文章再把它加進去,這是消滅殘忍魔軍的慈悲主帥,勸大家不要殺生的。「省庵《不淨觀》等頌,為滅貪欲魔軍之淨行猛將」,這是勸戒邪淫的,修不淨觀。「省庵《勸發菩提心文》,為沉淪苦海眾生之普度慈航」,這是《勸發菩提心文》,要發菩提心。《無量壽經》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篇文章是專門勸發菩提心的,是為了沉淪苦海的眾生,給這些苦海眾生一個普度的慈航,好像一艘船從苦海的此岸度到極樂的彼岸。

  下面這一段講,「爰附於三種法門之後,譬如添花錦上,置燈鏡旁,光華燦爛,悅人心目。果善讀之,則不忠不恕之念,忽爾冰消。自利利他之心,油然雲起。從茲步步入勝,漸入漸深。不知不覺,即凡情而成聖智矣。庶可了生脫死,永出輪迴。面禮彌陀,親蒙授記」。這三種法門再把它附在後面,好像錦上添花,置燈鏡旁,燈放在鏡子旁邊,那就更加的光華燦爛,看了讓人心目喜悅,就是法喜充滿。果善讀之,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的一個字就是善讀,我們現在很多人讀是讀了,但是有沒有善讀?善這個字,關鍵在這個字,讀是讀了,有沒有感覺?沒感覺,讀了沒感覺我們就是沒有善讀。怎麼樣叫善讀?善讀,文字學是一個工具,還有關鍵性字眼也是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不善讀,就是很馬虎的看過,那就沒有什麼感覺;如果善讀,你會注意關鍵性的字,至誠恭敬來讀,這樣就不一樣。則不忠不恕之念,忽爾冰消,不忠不恕就是自私自利的這種心,就會放下,這個念頭就沒有了,自私自利的念頭就沒有了,自利自利的念頭沒有了,自利利他的心就油然雲起,它自然生起來了。從這個地方步步入勝,步步進入勝境;漸入漸深,愈來愈深入。不知不覺,即凡情而成聖智矣,這個是不斷的深入。這個書我四十幾年前就看過了,當時看好像也有一點感覺,但是感覺不深,現在四十幾年後再來看,感受體會也不一樣,隨著人生的經驗各方面的,感受就比較深刻。我們深入之後,庶可了生脫死,永出輪迴;面禮彌陀,親蒙授記。我們這本書讀完之後,只要這本書你能讀通,能夠去做到,這一生往生西方,脫離六道輪迴,一生成佛,面見阿彌陀佛,蒙佛授記,這一生就可以辦得到,永遠跟六道輪迴說再見。

  「謹為閱此書者賀曰:久沉業海,忽遇慈航。遵行忠恕,歸命覺皇。信真願切,執謝情亡。感應道交,覲無量光。餘詳戊申序中,茲不復贅。」不復贅就是不再多說,就是為閱讀此書的人一個祝賀的話。久沉業海,忽遇慈航,我們無量劫沉淪在六道輪迴業海當中,這個海是苦海,在這個苦海沉沒,忽然遇到一艘慈航開過來,那是我們救命的一艘船。遵行忠恕,歸命覺皇,依照這個來修行,依照忠恕,這是儒家孔老夫子講的,恕字終身可行,歸命覺皇,覺皇就是指佛。信真願切,執謝情亡,我們真信切願,六道輪迴這些執著、這些情執就沒有了,就感應道交,執謝情亡,我們只要做到信真願切,你對六道執著的這種情執就沒有了。現在我們為什麼不發願往生西方?最大的執著就是親情放不下。這個也是人之常情。你說往生,往生就死了,我這些家親眷屬永遠見不到了,所以就放不下,不願意去西方,這個情況就是一種情執。這個情執也是因為我們信不真、願不切,必然這個情執是障礙,如果我們信真願切,你這個情執也就沒有了。為什麼沒有?因為感應道交,你可以見到無量光,見到阿彌陀佛。

  見到佛,我們不用修到像《心經》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那個要靠自己修行修到明心見性,才能度一切苦厄,我們淨土帶業往生,你只要信願真切,跟阿彌陀佛起感應,你見到佛,你這些情執就不存在了。你也不會擔心家人見不到,為什麼?你很清楚到極樂世界才能永遠見到家人,你不去極樂世界,要六道輪迴,那真的永遠見不到,來生來世你再投胎再轉世,路上遇到你也不認識,真的見不到。六道輪迴,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生自己來,死也是自己去,誰陪你,你再親愛的人也沒辦法陪你去,事實是這樣。死了之後,隔陰之迷,過去生的事情忘得光光了,下次再見也不認識,忘記了,那真的永遠見不到。到極樂世界有神通,天眼洞視,天耳徹聽,他心遍知,宿命通,生生世世的父母你都認識,他在哪一個世界、在哪一道,現在情況怎麼樣,你隨時可以去幫助他,時時刻刻你要看就看得到。如果我們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你還會放不下嗎?你肯定放下的,要趕快去,趕快去才能度這些家人,你不去就度不了。關鍵就是我們現在沒有跟彌陀取得感應,你就有這些憂慮恐懼在,你一旦見到佛,你這些就不存在。所以見到佛,我們修淨土,我們凡夫業障這麼重,煩惱一品也沒有斷,信願念佛,跟佛起感應,我們不但沒有修到五蘊皆空,就連證個初果也沒有,連一品惑都沒斷,見到佛我們就等於五蘊皆空,你修這個法門多方便。所以十方諸佛一直勸,勸眾生要趕快去西方,成就快。所以這本書最後還是導歸淨土,那就圓滿了。如果沒有導歸淨土,雖然我們斷惡修善,可以得人天福報,不能出六道,不能成佛,畢竟不究竟、不圓滿,導歸淨土,那就大圓滿了。

  「餘詳戊申」,這個戊申,就是為四川李天桂居士作序,印祖有為他寫一篇序文,這篇序文是在這篇之前作的,茲不復贅,這裡就不再多說了,那篇序文已經有了。寫這篇是在「民國七年歲次戊午六月十九日,古莘釋印光謹述。」這一篇是民國,前一篇是光緒戊申蜀士李天桂請他老人家作的,那篇是清朝時候,這篇是民國,民國七年,民國就是中華民國。這個是民國七年寫的,這篇序文是九十七年前寫的,六月十九日,也是觀音菩薩得道紀念日。下面還有二篇都是印祖的序文,還有一個婁居士的序文,這次序文我們就先學這篇,下次有因緣我們再來學後面的序文。因為恐怕這個序文如果我再引申多做解釋,恐怕這幾天就講序文,講不到正文,大家聽了這麼多天,還聽不到正文,恐怕大家會退心。大家心裡會有一個感覺,怎麼講這麼久還沒有講到正文,恐怕就沒有耐心聽下去,因為大家期待聽聽這四篇文章。好,我們序文先學這一篇,後面的大家可以自己看看。

  好,我們接下來請大家翻開第十三頁,倒數第三行,就是《文昌帝君陰騭文》的原文。這篇文章不長,但是周安士先生的註解非常豐富,你看註解這麼多,十七頁是《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目次,這是目錄,上卷,它分上卷、下卷。你看《文昌帝君陰騭文》的原文只有二頁,實際上只有一張,這麼短的一篇文章,我們看周安士居士他引用三教經典來註解,註解這麼多。你看一張,我這個拿給大家看,一張,註解這麼多。只有一張,註解這麼多,這還是註解的原文,那我再講下去就更多了,是不是這樣?目錄自己看看,目錄我們就省略。他引用三教的書目都有列出來,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經典。所以這篇的註解,等於是三教經典的一個精華註解,三教都有,非常圓滿。好,我們翻到:

  【《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卷上】

  《文昌帝君陰騭文》,我記得我們去上海城隍廟,好像後面也有一個文昌帝君。但是大家去拜,大家不知道文昌帝君是什麼,大家不懂,中國人、外國人都去看、去拜,他也搞不懂。其實以前這個廟都是要講課的,你要講課,人家去拜才知道那是什麼內容。現在沒有講,都是拜拜拜,你也搞不懂;搞不懂,社會人士說那是迷信。那不能怪人家說迷信,的確是迷,因為沒有講、沒有介紹。在台灣很多的廟都有文昌帝君,包括佛教的寺廟都有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在過去是考核讀書人考進士的。所以我們台灣有很多聯考,高中要考大學,初中考高中,都要去拜文昌帝君,還有拜孔子。我看那個廟文昌帝君的桌上,都是複印的准考證,擺了一堆好像山一樣。父母就希望文昌帝君保佑,保佑我的兒女考上好的學校,是這樣的。這個也是人民的需要,他是希望他的兒女考上好學校,找人恐怕也沒辦法,只好找神,找文昌帝君去。

  下面是「昆山」,昆山就是在江蘇省,好像離蘇州不遠。昆山我沒去過,昆山聽說台商很多,現在昆山有個工業園區,以前澳洲淨宗學會林副會長,他們的工廠就在昆山。但是我沒有去過,他跟我講在昆山,應該離我們這裡也不算太遠。昆山那裡的人,他姓「周」,周公的周,「夢顏安士氏述」。古人有名有字,名是童年父母叫的,大家都可以叫的,成人就不能稱名,只有父母、師長可以稱名,其他的人都要稱字,就連祖父母也要稱他的字,成年就要送個字號。現在沒有了,現在一般社會上的人沒有,現在只有出家人還有,出家人還是有名、有字,有內號、有外號。其實我這個「悟道」是內號,我的字號叫「心城」。所以以後我寫心城,是同一個人,不是另外一個人,就是一個內號、一個外號。這裡也是一樣,夢顏是他的名,安士是他的外號,一般人都稱外號。述是講述。周安士先生他是清朝時代的人,康熙年間的人,距離我們現在也大概有二、三百年,三百多年。我們接著看下面,這個就是《文昌帝君陰騭文》第一句:

  【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

  這個『士』,我們中國社會把行業分為四大類,士農工商,「士」就是讀書人,我們現在講知識分子,讀書人。過去的讀書人普遍受到社會大眾的尊重,有道德、有學問,過去對教書的先生,縱然他是個窮秀才,他家很窮,但是他是讀書人,讀聖賢書的人,讀孔子書的人,社會大眾對他都非常尊重。所以請客排在上位的一定是士,縱然他是窮秀才,他沒有錢,他排在上位,士農工商,商人是最有錢的,最有錢是排在最下位,窮秀才排在最上位,社會大眾尊重讀書人。現在沒有了,現在我們淨老和尚講,現在沒有士農工,只有一個商,沒有士農工,沒有了。為什麼沒有?以前的士農工它不屬於商業,但是現在士農工都是屬於商業,你教書上課還要談價碼訂價錢,標價鐘點費多少,以前沒有,你標出價錢就是商業行為,要抽稅金的,商業行為。我們台灣法律規定,寺院我們讓人家寫牌位,我訂一個牌位多少錢,政府說,對不起,你要報稅,因為你訂價錢,他就認定你是商業行為。因為有些居士說,我們寫一個牌位多少錢?我說隨便,你愛給多少就給多少。那些居士就是不放心,給太多了不好,給太少了又過意不去,說師父你就訂個價,開個價碼。後來我就請問韓館長,韓館長說,大牌位台幣二千塊,等於現在人民幣四百,小牌位台幣五百,等於現在人民幣一百。後來人家去舉報我們,國稅局來查帳,你們做生意,牌位訂價錢,來查。後來有一次找我們去開會,我也去開會,館長叫我去開會,跟國稅局的官員,還有佛教會的這些領導去開會。國稅局的官員就建議我們,如果你們不要訂價錢,他一張牌位給你一百萬,也不用報稅,因為他是樂捐的,如果你訂價錢,他給你十塊錢,你也要報稅,因為你一旦標價,這個認定就是商業行為。後來我們就不再訂價錢了,就讓他們隨便去捐,你捐多捐少,不捐也沒關係,也讓你寫,這個就不是商業行為。

  過去讀書人教書他沒有跟你談價錢的,你家庭經濟好,你過年過節供養老師就多一點,你家庭經濟過得去就多一點,一般的你就一般的供養,你家庭環境比較差的,像孔老夫子,束脩也可以,束脩是一束肉,細細的,再窮的,恐怕老師都要倒貼,補貼學生的生活。這樣的情況、這樣的老師,在社會上就受大家尊重,因為他這個不是在做生意買賣,完全是傳授學業的。現在學校上課也是收費的,訂價錢的,就變成商,農業也是商,工業也是商。所以現在我們老和尚講,士農工商統統是商,士商、農商、工商、商人,統統是商,跟古社會不一樣。「士大夫身」,當然地位就很高。我們來看發明,周安士先生他對這一句發明它的義理。

  發明【篇中所言。皆帝君現身說法。故以吾字發其端。】

  這一段給我們解釋,這一篇文章所說的都是文昌帝君他現身說法。『故以吾字發其端』,「吾」就是他講自己,就是說自己,吾就是我,我們現在人說我,用文言叫做吾,還有說余,這個也是指我。因為現在,我也沒有學文字學,也不認識字,請大家多原諒,老和尚二十幾年前就說我不認識字,現在老和尚到英國要辦漢字學院,就是教我們認識字的。我去訂去英國的機票,我跟旅行社講,我說我去英國不是學英文是學中文的。去英國學中文,你有沒有搞錯!因為英國人他們現在想學中文,而且想學中國的正體文字、文言文,這個大學的校長很積極的找老和尚辦這個事情。現在我們也感到慚愧,人家西洋人要學中文,我們再跑到英國去學中文。這樣也好,反正有飄洋過海,好像感覺就不一樣,在中國學就不稀奇,我們去英國威爾斯學中文,這個才比較稀奇,千辛萬苦跑到那邊,然後學回來,就會覺得感覺不一樣。所以我也鼓勵大家去學,大家千辛萬苦去學,學完以後,原來自己家裡都有,這樣感覺就不一樣。「故以吾字發其端」,所以用這個字,發其端就是發明他下面要講的話、說明的事情。

  發明【曰。】

  『曰』就是說,文言用「曰」。他說我:

  發明【一十七世。】

  他有十七世做為士大夫身。這裡周安士給我們舉出來:

  發明【特將吾身中亙古亙今。生生不壞之物。指示後人也。人惟生不知來。死不知去。便謂形神消滅。無復來生。所以肆行罔忌。帝君深懼此種自誤誤人。流毒不淺。故以自己之一十七世。曉然正告天下也。】

  到這裡是一段。「曰一十七世」,特別『將吾身中』,帝君將吾身中,帝君說吾這個字就是我身體當中有一個『亙古亙今、生生不壞之物,指示後人也』。文昌帝君有一個「亙古亙今、生生不壞之物」,我們有沒有?好像不太肯定?好像有,又好像沒有,不知道有沒有?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如果他有我們沒有,他跟我們講就沒有意義了,只有你有,我們也沒有,那講了對我們有什麼意義?講這個話就是說,他有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就跟他一樣的,這樣明白嗎?這個生生不壞之物在哪裡?這個身體會壞掉,死了去火化爐燒一燒,出來就一堆灰了。大家有沒有看過?我們自己還沒有燒,但是看到別人燒出來都是一堆灰,怎麼會不壞?縱然用土葬的,也會壞掉,不壞的在哪裡?

  這在《楞嚴經》波斯匿王請問釋迦牟尼佛,這個後面會有引用《楞嚴經》來講,波斯匿王說,常常聽佛講經說法,我們有一個不生不滅的真心,在哪裡?佛就跟他講,就在你身體裡面,身體裡面是什麼?波斯匿王問佛這個問題,他六十二歲了,頭髮也白了,臉也皺了,《楞嚴經》記載,波斯匿王六十二歲問佛,他的臉已經皺紋出現了,頭髮也白了。我現在六十五歲,我照照鏡子,我頭髮也白了,好像皺紋也出現了;但是大家都說我很年輕,好像我的皺紋沒有波斯匿王那麼多。佛就跟他講,就在你六根,眼能見,耳能聞,鼻能嗅,舌能嘗,身能覺觸,意能知法,六根根性它從來沒有生也沒有滅,為什麼有滅?因為有生才有滅,沒有生它怎麼有滅。所以無生法忍,沒有生叫做無生。「花開見佛悟無生」,就沒有生,它本來就有,本來就存在的,那當然它沒有滅。現在看到這個生滅是什麼?我們這個身體有生滅,但是身體裡面那個六根的根性它是不生不滅的,它本來就存在的,就不生。所以佛經講「阿字本不生」,你這個悟入了,你就明心見性。我們這個身體當中有一個亙古亙今,亙古亙今就是說它本來就有,生生不壞,這個身體有轉世、有輪迴,這個身體會變來變去的,但是我們六根的根性它沒有生滅,從來沒有動搖過,也沒有壞掉的,這個東西就在我們身體裡面的六根,指示後人也。

  『人惟生不知來,死不知去』。因為人,凡夫生不知道從哪裡來,死了也不曉得去哪裡,不知道。他就認為這個『形神消滅,無復來生』,這個身體沒有了,就沒有什麼來生來世了,沒有就沒有了,人死如燈滅,就沒有了,死了什麼都沒有。在古印度有一種外道,叫斷滅見,人死如燈滅,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也沒有六道輪迴、善惡果報,統統沒有,這個叫斷見。佛說這個是錯誤的,是邪見,人不是死了就沒有,還有來生來世。另外一種,常見,他承認人有輪迴轉世,但是他認為人死了還是做人,狗死了還是做狗,人永遠是做人,狗永遠是做狗。佛也說錯了,不一定,看你造什麼業。這兩種都是錯誤的,斷滅見就更麻煩,他就『肆行罔忌』,他就無所忌憚,反正死了就都沒有了,那他幹什麼壞事都可以。我今天早上看中文國際,第四台,你們大陸叫四套,日本有一個十七歲的男學生殺死他的祖父母,莫名其妙,這個學生平常很乖,上課很認真,怎麼會去做這個事情,大家感覺不可思議。這個就是「肆行罔忌」,他不相信有來生,不相信有果報,他什麼事情,他都做得出來,他不怕。

  文昌帝君非常慈悲,『深懼此種自誤誤人,流毒不淺,故以自己之一十七世,曉然正告天下也。』這種邪知邪見,「流毒不淺」,就是很深的,因為這個緣故,把自己的十七世,告訴你有十七世,那就是有輪迴。「正告天下」,告訴人有輪迴的,六道輪迴,不是只有一世。帝君慈悲,所以一開頭就先開宗明義告訴我們,人有三世六道生死輪迴這樁事情的,不是死了就沒有。好,這一節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此地。下面這一段,我們下一堂課再來繼續學習。好,我們先來休息一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