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集)  2016/1/11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三重別院  檔名:WD15-007-0020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第四十頁,我們從第二行看起:

  【大王。菩薩摩訶薩於第一義中。常照二諦化眾生。佛及眾生一而無二。何以故。以眾生空故得置菩提空。以菩提空故得置眾生空。以一切法空故空空。何以故。般若無相。二諦虛空。般若空。從無明乃至薩婆若。無自相。無他相故。五眼成就時見無所見。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乃至一切法亦不受。菩薩未成佛時。以菩提為煩惱。菩薩成佛時。以煩惱為菩提。何以故。於第一義而不二故。諸佛如來乃至一切法如故。】

  這個一大段經文也是接著前面,我們昨天跟大家一起學習的正答。這一品是「二諦品」。昨天我們在前面的經文學習過,這個二諦就是世諦、真諦。「世諦,因緣從空而有;真諦,因緣雖有即空」。昨天學習的,我們今天再大概跟大家複習一遍,有幾位同修今天剛來聽,也大概了解這一品經前面一個大意。

  這一品是「二諦品」,二諦就是講真諦跟世諦,世諦就是我們世俗人能夠思惟想像、能夠議論,這些種種現象都屬於世諦,我們一般講世間法。這些世諦從哪裡來?從因緣生的。因緣從哪裡來?因緣從空而有,因緣是從空來的。就像我們看電視的屏幕,電視裡面的節目,那就是世諦,我們把這個比喻作世諦。世諦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眼前這整個宇宙萬事萬物,森羅萬象,一切法,這個是世諦。一切法怎麼來?從因緣生的。因緣又從哪裡來?因緣從空生的。我們看電視節目,也真的是,現在的電視節目太多了,這麼多的頻道,這麼多的節目內容,這個比喻作世諦。這個當中有很多因緣變化,世諦很多因緣變化,這一切都是從屏幕出現的。真諦是空,我們看電視的螢幕它是空的,它什麼都沒有,當我們打開頻道(打開電視機),它什麼都有,什麼都有就是從什麼都沒有出現的。我們用這個來比喻,我們可以體會一個彷彿,佛經講的空有這個道理。所以,因緣雖有即空,當我們看到電視的節目,裡面的內容很多,我們正當在看的時候,也有人,也有事,也有物,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都有,有這個現相,但是這個現相它當體是空的。所以有它即是空,這個跟《心經》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同一個道理。這個是我們這一品主要要講的大意,真諦、世諦,因緣從空而有,因緣雖有即空。

  這個空有,你說它是一還是二?你說一,它明明有很多,有二、有三,有無量無邊。你說二,有兩方面,但是它是從一個地方出現的,都是從這個屏幕出現的。所以這個也套一句《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就是講一多不二,我們只要悟入這個不二,你就入門了。我們現在凡夫的知見概念當中總是二,總是有個對立的,實際上是不二的。如果我們根器比較利,佛這麼一說,我們就開悟、就悟入了;如果根器比較差,還要多做說明,佛也不厭其煩的來為我們大家詳細的解說。所以,「諸法本來不二,因緣說二」,這一切諸法它本來是不二的,為什麼說有二?是從因緣上說的。

  前面這個一、二、三品,到「教化品」是第三品,「二諦品」是第四品,前面說明實智方便,這是前面兩品所依據的。「智不二,境有二,辨明故說」。這個智就是智慧,般若智慧,它是不二的,但是我們看境界有二,外面這個境界有二。般若智慧它是不二的,但是境界它有二,佛為這個給我們辨別說明。

  接著就是「二諦不二」。波斯匿王代表十六大國王來請問佛,就是有疑問,他有這個疑惑,「聞中道疑有無俱過」,聽到佛講中道他就有疑惑,既然中道,講有講無都不對。如果你執著一個中道,中道跟二邊又是對立的,那也不對,講來講去怎麼講都不對。這個我們就不能用現在的思惟想像去想,你要去參、去悟。所以就提出發問,咨詢發問,「一二之義其事云何」,一跟二這個意思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波斯匿王提出這個疑問。講「有世諦(智何稱第一義),無世諦(智何真俗二種)」。如果說有世諦,也就是說我們這個世間法,這個智它怎麼可以稱為第一義?第一義就是什麼都沒有,世諦也沒有。如果無世諦,智何真俗二種,如果沒有世諦,智慧它怎麼有真俗兩種?怎麼又有真、又有俗,到底是一還是二?就是在這個問題上產生了疑惑。我們大概也跟波斯匿王差不多,都會有這個疑惑。

  佛回答,佛正式的回答。「正答:說聽皆空即不二是一,說聽宛然即不一為二」。這前面經文講,佛就舉出現場佛在說經,波斯匿王以及十六大國王這些聽眾大家在聽經,佛就舉出現場講經,有說的人、有聽的人,說跟聽皆空,說的人是空,聽的人也是空,「即不二是一」,這個就叫不二。為什麼不二?因為都是空的,空對空就不二,沒有二,大家都歸空。「說聽宛然即不一為二」,雖然是空,但是這個現相,有說的人、有聽的人,不是一個人,有二就有三,很多聽眾,宛然就是有這個現相,即不一為二。

  佛開示,「善思念之,如法修行」。善思念,這個善字是一個很關鍵的,就是勸我們要善思念之。善思念之,什麼叫善、什麼叫不善?不善,你就是聽了不明白,一直想一直想,愈想就愈不明白,這個就不善。善是什麼?你要用悟的,不能用想的,你要直接去體悟。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勸我們讀經,不可以一面讀一面去想經裡面的意思,你想就打妄想。你打妄想,你永遠不解如來真實義,永遠不會了解。要怎麼讀?恭恭敬敬至誠的讀下去,每一個字、每一句讀得清楚,不要讀錯,不要漏掉,妄念起來不要理會,心專注在讀經上。這樣讀久了,心定了,你自性的般若智慧慢慢就透露出來,你就悟入這個境界。所以我們聽經,讀經也是一樣,明白就明白,不明白也不需要刻意去想,多聽、多讀,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讀久了心定下來,你自性的智慧它自己就透露出來,你豁然開悟了,這個叫善思念之,如法修行。

  這個講的都是要我們悟入,要開悟的,這是佛法的教學、關鍵,跟世間法不一樣,就是在此地。我們聽到這部經,如果能體會到這個意思,這個是一個悟。悟有小悟,累積小悟成大悟,累積大悟成大徹大悟。這個悟叫解悟。我們從現在可以理解的,「說聽皆空即不二是一」,因為都是空,所以說一,這就空來講。「說聽宛然即不一為二」,這個相是有,所以說二。空跟有其實是一,也不是二,如果你悟入這個道理,你說一說二都對,沒有悟入怎麼說都不對,關鍵在於「善思念之,如法修行」,這八個字是關鍵的經文。

  接著佛就引用偈頌,前面我們讀過,現在大略再把這個大意簡單重複一遍。引用這個偈,前面偈頌十二句是正申二諦,正式申明二諦的義理。這個偈頌,實在講,佛正答這段經文如果明白了,那後面也就不需要講了。聽眾當中有的人聽明白了,有的人還是不明白,所以後面才有需要再補充說明。這個十二句是正申二諦。「實相絕相為真,因緣本有為俗」。實相絕相,也就是實相無相,那是真的;因緣它本來有,有這個因緣,所以叫俗。「實性無性空如,諸有本有三假」。空跟有這個是二諦,是一不是二。「次十二句,二諦不二」。前面是說明真諦、俗諦,什麼是真,什麼是俗,就是跟我們講俗諦跟真諦它的義理。接著十二句講二諦不二,說一個真、一個俗,這二諦它是不二的,不二就是一。所以,「情見有無為二,解見二諦本空」。我們眾生的情見就是有無,我們一定是看作二的,有就是有,沒有就沒有,是二。解見,如果你解悟,也就是說你真正理解如來真實義,二諦本空,你講真、講俗,它都是空的。「通達無二旨真入第一義」。你真正通達無二的宗旨,你是真正入了這個境界,入了第一義的境界。我們也不能執著這個文字,說還有個第一義,那又不對了,那又是二,不是不二。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去參究,不能研究,參究你就能悟入這個第一義諦。

  後面八句的經文,這個經文在前面三十九頁,我們看到後面八句是比喻來說明,「世諦如空花因緣故誑有。幻化見幻化諦實則皆無」。後面八句,一共八首偈,三十二句,後面這個八句,也就是後面兩首偈,比喻說明世諦如空花因緣故誑有。我們看到這世間這一切現象,好像空中的花,空中是沒有花,因為我們眼睛有毛病,看到空中有花,實際上它沒有花,眼睛好了,它也就沒有了。所以世諦是因為因緣才現這個有。佛也給我們講一切法從因緣生,又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因緣它本空的,因緣際會產生這個誑有,出現這個幻相。所以,幻化見幻化諦實則皆無,也都不是真有,是假有。

  後面兩句經文就是結勸。「能觀二諦不二即是諸佛知見」,我們能夠去觀察二諦它本來是不二的,這個就是諸佛的知見。講這麼多,我們一定要知道抓住一個綱領、一個重點,重要的就是講二諦它是不二的,這樣就對了。所以我們要善思念之,如法修行。如果不善思念,不善思惟,愈想它就愈複雜,愈想它就愈麻煩。

  所以,今天我們淨老和尚講經,說有一個小朋友問他,說人從哪裡來?剛好老和尚講《大經解》講到因緣所生法,這個小朋友你跟他講真話他也聽不懂,聽不懂,愈講就愈麻煩,愈講就愈複雜。所以就勸他,你多念阿彌陀佛,念多了你就懂了。這樣比較簡單,不然你抓不住要領,你在經教佛學術語名詞鑽來鑽去,好像入了一個羅網,你怎麼鑽都鑽不出來,好像進入一個迷宮一樣。所以佛講的這些話,你聽明白就明白,不明白也不要刻意去想。想了半天,如果想對了,還有一個頭緒可以理得出來,想的不對,愈想愈麻煩,妄想愈多,愈想就愈遠。

  實在講,這麼一大段經文就是講二諦不二。什麼不二?佛就舉出講經的人跟聽經的人,那是兩方面。為什麼說說聽是一?因為都是空,當體都是空的,空就是一,你空我也空,不就一樣了嗎?但是這個現相有,有一有二、有三有四,再發展出去就無量無邊,這個叫二。這個相有二,但是它的體是空,所以當你看到這個相,就要體會那個空,當相即空,就是有當中是空,空當中是有,這樣你就悟入不二。你就不要再分到底是空還是有,我們要善思惟,能觀二諦不二就是入了諸佛知見,你的知見跟佛一樣。

  我們今天接下來這段經文是「釋疑」,就是解釋前面這個疑惑。佛恐怕前面講了,波斯匿王跟這些大國王還是聽不懂,所以接著再解釋他們疑問的地方。這段經文它是「舉果對因以明」,就是舉出果來對照那個因,這樣來說明。「照俗終日度生,照真無生可度」,就是真跟俗。照俗終日度生,照俗就是說在我們世俗這方面,世諦這方面,整天度眾生。你看佛一生講經弘法度眾生,天天講,一天都沒休息,這叫終日度生。天天都在度眾生,這叫照俗;照真是無生可度。終日度眾生,終日無生可度,大家去體會這個道理。整天都在度眾生,度無量無邊眾生,但是沒有眾生可度。《金剛經》也用這個來讓我們破煩惱、破四相,教我們從因緣上去觀,發願「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就是從蚊蟲螞蟻一直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我都要度他們入無餘涅槃,就是度他們成佛,發這個願。然後接著經文就是「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實際上沒有眾生得滅度。為什麼度這麼多眾生入涅槃滅度,怎麼又說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個就是跟此地講的意思一樣,菩提空,眾生空,因為本來是空。從空講,無眾生可度,眾生本來成佛;從有來講,有眾生可度。當我們度眾生,實際上當下就無眾生可度,也就是度眾生不執著度眾生的相,這樣就得大自在、得大解脫了。我們現在度眾生著相,度眾生著相,你修六度就開不了智慧。因為著相,著相你就開不了般若智慧。著相度眾生修行不能超越三界,只能得人天福報。著相修行得人天福報,不能超越三界,超越三界起碼要破四相,小乘破四相;大乘菩薩不但破四相,還要破四見。所以一部《金剛經》,前半部講破四相,後半部講破四見。這個是《般若經》,講的都是同樣一個道理。所以照俗終日度生,照真無生可度。從真諦來講,沒有眾生可度;從俗諦來講,眾生無量無邊要去度。度無量無邊眾生得滅度,實無眾生可度,因為它當體是空的。真的執著有眾生可度就著相了,就永遠開不了悟。所以,舉果對因以明。

  「生佛不二本來寂滅」。生佛就是眾生跟佛,本來也是不二的。我們同修常常做三時繫念法會,中峰國師在繫念法事的開示,我們也聽得很熟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即佛,佛即眾生。這個就說明什麼?眾生即佛,佛即眾生,就是生佛不二。為什麼不二?因為本來都是佛,本來都是寂滅的。我們的真如自性從來沒有動搖過,本來就是寂滅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本來他就是佛,只是現在迷了,不知道,迷惑顛倒起了無明,把這個假當作真的,迷失在這上面,變成眾生。其實當我們迷惑的時候,我們的佛性有沒有喪失掉?沒有,還是存在,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佛他知道,我們不知道,所以佛得大解脫、得大自在,我們冤枉受這個輪迴之苦,就是一個覺、一個迷,這樣的差別而已。覺悟了,佛就是覺悟的眾生,眾生就是迷惑的佛,事實就是這樣。

  本來是寂滅的,「境智不二能所皆空」,境是境界,智是我們的般若智慧,境界跟我們的智慧它是不二的,能跟所也都是空的。再給我們講,「雙結因果以釋」,就是雙方面總結因果來做解釋。前面是「舉果對因以明」。「因果不二迷覺一體,一真實相無不皆如」。因果不二,因跟果它是不二的,迷跟覺也是一體的,同一個體,一個迷、一個覺。覺悟了,煩惱即菩提;迷惑了,菩提即煩惱。實際上是一樁事情,關鍵在那個覺跟迷。所以,一真實相無不皆如,這個是事實真相,沒有一樣不如的。

  這個一大段也是給我們講,「看得破,放得下,提得起」,咱們淨老和尚常常提醒我們的。看破就是你對這個事實真相明白了,這個叫看破,這是「智德學問」,智慧德行的學問,就是看得破。放得下是「斷德工夫」,就是斷煩惱、破無明這個功夫,這是放得下。放下什麼?放下煩惱、無明。提得起,「恩德慈悲」,利益眾生,利益眾生要提得起。這一大段經文的大意,就是給我們講這個。

  所以我們再看看經文:『大王!菩薩摩訶薩於第一義中,常照二諦化眾生。佛及眾生一而無二。』「菩薩摩訶薩」,菩薩再加一個摩訶薩,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菩薩有小菩薩、有大菩薩,明心見性的就是大菩薩,就是實教的菩薩,還沒有明心見性的菩薩就是權教菩薩,差別在這裡。「於第一義中,常照二諦化眾生」,常照,常就是不間斷,照就是觀照。觀照什麼?觀照二諦,真諦、俗諦。度化眾生,二諦化眾生。所以佛以二諦來說法。真,說不出來,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大乘經上講「不可思議」,你不可以思,不可以用你的思想去思惟、去想像,也不可以用你的言語去議論,都達不到,這真的,你講不出來,這個只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是佛又講這麼多,講出來都叫俗諦,講了俗諦是方便,透過這個方便來引導我們入真諦,去悟入那個真諦,你悟入之後,真俗它就不二。所以常照,常常觀照二諦來度化眾生。常照二諦化眾生,「佛及眾生一而無二」,佛跟眾生是一不是二,佛即眾生,眾生即佛。所以佛菩薩的心目當中,絕對沒有一個念頭我是佛,你是眾生,我比你高明,你要聽我的。如果是這樣,他不是真佛,他還是凡夫。佛他的心都空空洞洞的,他不會有這個念頭。有這個念頭是凡夫,不是佛,佛沒有,佛看眾生也都是佛。

  好像我們聽到佛經講的這個,還是很多差別、很多層級,那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因為眾生有分別執著,你要恆順他,他聽了才聽得明白,才聽得懂,他才能接受,是恆順眾生。如果講真的,生佛不二,你本來都是佛,這是講真話。講真話我們眾生聽不懂,聽不懂他就不能接受,所以佛度眾生這些都是善巧方便。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講的,是順著我們眾生來講的,順著迷惑顛倒眾生來講的。所以佛他沒有意思,他也沒有說法。所以《金剛經》佛很清楚跟我們講,誰說佛說法那是謗佛,那不是真的。沒有說法,為什麼又說那麼多?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因為眾生他的分別執著,佛恆順這些眾生善巧方便,為眾生來說法,不是佛他自己事先有一個什麼法跟你們說,沒有,我們一定要真正去體會這個經義。所以,佛跟眾生是一不是二,這是真話。但是如果聽不明白的人,你這樣跟他講,他愈聽愈不明白。

  下面講,為什麼說「佛及眾生一而無二」?明明是二,怎麼會一?佛就是佛,眾生就是眾生,明明是二,怎麼會一?怎麼會一而無二?下面給我們說明:『何以故?以眾生空故得置菩提空,以菩提空故得置眾生空。以一切法空故空空。』這個三句空就是一空到底,一空到底,你心裡都不能落痕跡,不能去坐實。還有一個眾生空,你心裡還有一切法空空,你還有這個念頭,那還是沒空。但是沒空,實際上它還是空的,只是我們一個虛妄的分別執著在。眾生空,菩提也空,一切法都空,空跟空那就是一,一而無二。

  下面經文講:『何以故?』什麼緣故這個說法?『般若無相,二諦虛空,般若空,從無明乃至薩婆若,無自相、無他相故,五眼成就時見無所見,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乃至一切法亦不受。』下面再給我們解釋為什麼是一而無二,解釋眾生空、菩提空、一切法都空,為什麼一空到底?何以故?就是為什麼一空到底?「般若無相,二諦虛空」,般若無相,我們不要去執著有一個般若,那就對了,關鍵就是不要去著相,般若它是無相的。「二諦虛空,般若空」,二諦也是空,你說真諦空,俗諦也是空,真俗二諦都是空,般若也是空。「從無明乃至薩婆若」,薩婆若就是成佛得一切種智,無明是凡夫,薩婆若是成佛,從凡夫到成佛,得到一切種智,實際上也是「無自相、無他相」,沒有自己的相,沒有他人的相。這個就是《金剛經》講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就是無四相。沒有自、沒有他,沒有這個相,因為你看到它的空,人我就沒有對立。

  所以菩薩大慈大悲,他怎麼生起大慈大悲,我們怎麼生都生不起來?一切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他這個大悲心怎麼生出來的?就是他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麼?眾生跟我都是一體的,沒有對立,都是一體的,善人是一體,惡人也是一體的。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他那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自自然然它就生起來,沒有對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沒有條件的慈悲。為什麼沒有條件?知道是一體的,幫助眾生是應該的,因為是一體的。所以,無自相、無他相。「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眼圓明,「成就時見無所見」,見,但是無所見。「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乃至一切法亦不受」。不受,所有一切都沒有分別執著,也沒有起心動念,這個就是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般若無見,無所不見,就是跟這個意思是相同的。

  『菩薩未成佛時,以菩提為煩惱,菩薩成佛時,以煩惱為菩提,何以故?於第一義而不二故,諸佛如來乃至一切法如故。』菩薩還沒有成佛的時候,「以菩提為煩惱」,我們現在就是以菩提為煩惱;菩薩成佛的時候,「以煩惱為菩提」,成佛煩惱即菩提。關鍵在迷悟,悟了,煩惱即菩提;迷了,菩提即煩惱。「何以故?於第一義而不二故」,煩惱跟菩提也是不二的,沒有菩提也就沒有煩惱,沒有煩惱也就沒有菩提,所以它還是一不是二。所以煩惱即菩提,它是一,只是覺跟迷的差別。

  講這個我們聽得恐怕還不太容易體會,我們舉一個比較簡單的例子,大家比較容易體會。什麼叫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我們一樁事情,看到一個人很討厭,你看到就生氣,這個就是煩惱,看到你就生煩惱。哪一天你修行功夫得力了,原來看到這個人是恨之入骨,現在看到這個人不生氣,那就變成菩提了。那個人還是那個人,但是我們的心感受不一樣,以前看了生煩惱,現在看了不生煩惱。以前看到是煩惱,現在看到是菩提,現在不生煩惱,那就是菩提。我用這個比較淺顯的比喻你去體會,你現在看到不生煩惱,那就是菩提。這個是瞋恨,或者是你貪愛一個人,以前看到貪愛,想要控制他,想要佔有他,想要得到他,現在看到如如不動。以前看到起貪愛之念,那是煩惱;現在看到不起貪了,貪欲之心不起了,也不想去控制他,也不會想去佔有他,也不會想去得到他,這個時候就是菩提,那個人還是那個人,但是我們的心不一樣了。我們再深入一層去體會,當我們生煩惱的時候,其實那還是菩提,煩惱跟菩提是一不是二,都是虛妄的,都是從我們虛妄分別心出現的。所以不要迷在這些假象裡面,我們就很容易悟入佛知佛見,關鍵都在我們一個心,自己心生種種法生。

  所以那個小朋友問老和尚說,人從哪裡來?老和尚說如果跟他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他又會想為什麼我這個心想會生一切法,愈想就愈多。實際上我們聽經的老同修聽這個就容易明白,一切法真的從心想生。每一個人,你看看同樣一個人,你看的感受跟我看的感受不一樣,但是那個人還是那個人。為什麼我們兩個人看的感受不一樣?因為我們兩個人心不一樣,心想不一樣。這個人看他很喜歡,那個人看他很討厭,但是那個人他也沒有什麼好不好,沒有。其實人沒有什麼好不好,好不好從哪裡來?從心來的,你從心想來的,心想好了他就好,心想不好他就不好,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煩惱菩提也是一樣,我們心生煩惱,菩提就變成煩惱,我們心裡沒有煩惱,煩惱它就變成菩提。實際上煩惱跟菩提它是一不是二的,關鍵是我們覺悟還是迷惑。

  所以後面佛講,「何以故?於第一義而不二故,諸佛如來乃至一切法如故。」如,一如,如如不動。《金剛經》這句經文我們如果能夠提起觀照,對我們非常有受用,「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只要不取那個相,你就見到如如,一切法就是如如不動,都如了。我們現在取相,你怎麼看都不如,愈看愈討厭,愈想又愈生氣。特別我們現在台灣選舉到了,我感覺台灣的選舉就是一場災難,鬥來鬥去的,鬥到連祖宗不要了都可以,那這個是太離譜。為什麼?大家都沒有般若智慧。所以護國第一個,還是要有般若智慧。如果大家都覺悟,那就沒事了。為什麼現在事情那麼多?大家都迷惑顛倒,失去理智了。所以台灣現在不缺少激情,缺少理智。外國一些民主國家選舉,沒有像我們台灣這麼亂。我去澳洲看他們選舉,也沒有什麼在造勢,也沒有什麼在打架,也沒有,他們就在路邊插一個牌,靜悄悄的。那個是人家民主進步,你要去看看人家那個民主,也沒有罵祖宗,也沒有不要祖宗的。這些,我們這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護國就是要有智慧,這個智慧主要是般若智慧,有了智慧,真妄邪正你就照得清清楚楚,不會迷惑了,不生煩惱,這個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

  好,我們接著再看下面這段經文,請看經本第四十一頁:

  【白佛言。云何十方諸如來。一切菩薩不離文字而行諸法相。】

  這段經文是「陳疑」,陳就是稟陳,向佛請問他的疑惑。『云何十方諸如來』,就是十方諸佛如來,『一切菩薩不離文字而行諸法相?』這個是「聞法空如」,前面聽到佛說一切法都是空,一切法都是如,聽到佛講一切法空如,他就又起了一個疑惑,疑惑什麼?疑惑一切法都空、都如,那文字也是空。語言、文字也是空,所以就問了,云何說法不離文字?既然是空,為什麼講經說法還是用文字,沒有離開文字?波斯匿王又提出這個疑問來請問佛。一切諸佛如來、一切菩薩也沒有離開文字而行諸法相,行諸法相就是講經說法,弘法利生、講經說法也不離文字。下面佛的答覆:

  【大王。法輪者。法本如。重誦如。受記如。不誦偈如。無問而自說如。戒經如。譬喻如。法界如。本事如。方廣如。未曾有如。論議如。是名味句音聲果文字記句一切如。若取文字者。不行空也。】

  佛回答波斯匿王的提問。說『法輪』,「法輪」是代表佛說法。我們在《大藏經》把佛一生講經說法分為十二大類,就是十二分教(十二大類),就是有這十二種形式的說法,這個叫法輪,講經說法就是轉法輪。這個十二分教的說法,不同形式的說法,也就是這些音聲、文句,這些文字,佛都用,什麼都用。前面波斯匿王問,為什麼說法還沒有離開文字,既然都是空,但是沒有離開文字。這個是疑問,因為一切法都空,文字也是空,就不需要用到文字了,為什麼還要用?佛的回答,文字般若不離實相,一切如就是實相,「說法者即非說法是名說法」,《金剛經》講的。你說有說法,說法它即非說法,是名說法,這個是套《金剛經》來講,我們好好從這個地方去體悟。這個在江味農老居士《金剛經講義》,對這句經文的發明很多。這個《講義》,我覺得我們學般若是很值得我們去深入的,對我們悟入《般若經》有很大的幫助。

  文字般若它不離實相,我們一般講,「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文字般若也沒有離開實相般若,所以聲音文字都是實相。我們念經、念佛,聲字皆實相,聲音、文字統統是實相,沒有一樣不是實相。這裡講一切皆如,就是「文字章句一切皆如」,這是要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這樣文字、章句一切就如了。觀照要離心意識,禪宗講離心意識參,要離心意識那才叫觀照。如果我們還是用心意識思惟想像,這個就不算是觀照,這個只能說觀察、觀想。觀照它的條件是要離心意識,這跟《楞嚴經》講的一樣,《楞嚴經》它直截了當叫你離心意識。教下有一些方便,像天台止觀,你可以從心意識入門,到最後把心意識放下,就入那個境界。這就有個前方便,一般人比較方便。如果直接叫我們離心意識,這個恐怕不是一般人大家都能修,這種根器的人他可以,不是這種根器沒辦法修。但是我們透過教下的語言、文字,也可以有個下手處。特別江味農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如果我們多深入,也有一個下手處。總是它有一個前方便,這個前方便就是文字般若。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文字、章句一切皆如。「實相般若為十界理體故為智母」。這個下面的經文我把它念一念:

  【大王。如如文字修諸佛智母。一切眾生性根本智母。即為薩婆若體。諸佛未成佛。以當佛為智母。未得為性。已得為薩婆若。三乘般若。不生不滅。自性常住。一切眾生。以此為覺性故。若菩薩無受無文字。離文字。非非文字。修無修為修文字者。得般若真性般若波羅蜜。大王。若菩薩護佛。護化眾生。護十地行。為若此。】

  這個一段經文就是講實相般若。實相般若為十界,就是十法界理體,它的理體,也就是它的本體,為智母,這個智慧都從這裡生的,所以把它形容叫智母。「不著是真非無為俗」,只要不執著就是真的,就對了。永嘉《證道歌》、《禪宗集》,有人就請問永嘉大師,大修行人還有沒有修證?不是什麼都空了嗎?還要修什麼?還要證什麼?提出這個問題,他還是落在二,有修證跟沒修證,空還修什麼?這個就墮到頑空去了,那就大錯特錯。永嘉大師怎麼回答?「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他說修有修行、有證果,這個也不是沒有,但是怎麼樣?他心裡不受污染,心裡乾乾淨淨不受污染。《金剛經》不但大菩薩的境界,就是小乘初果須陀洹,他都破四相,他都沒有念頭說我證得須陀洹,他沒有這個念頭。如果他還有這個念頭,他不是須陀洹,他還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他沒有,他心裡沒有這個執著了,這樣他才是真正的證得須陀洹。所以,就是跟永嘉大師講的一樣,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說修跟證不是沒有,但是心裡絲毫不受污染,他沒有這個念頭。如果有這個念頭,又落到凡夫地了。所以關鍵就是在這裡。

  「護佛果也護化行因也(因果皆自性清淨心)」。護就是護持,護持佛果地,也護持修行因地的這些菩薩,因為什麼?因果都是自己的自性清淨心,也就是說不離自性清淨心,這個是護佛果也護化行因也。這個是這段經文給我們講的一個大意。所以,『菩薩護佛、護化眾生、護十地行,為若此』。主要真懂得般若波羅蜜,才是真正能夠護佛果、「護化眾生、護十地行」。到這裡是一段。我們今天時間也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段。下面的經文,我們明天晚上同一時間再繼續來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