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第二次宣講)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八集)  2014/5/3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5-0048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第二十七頁,我們從第五行最下面一句看起。網路前的同修,如果沒有課本,大家專心聽就好。第二十七頁第五行最下面一句:

  【空觀心是。】

  我們學習觀世音菩薩講的十種心,這是第四個心,『空觀心』。「空觀」這個空,在佛學的名詞叫真空妙有。佛法講的空不是無的意思,不是什麼都沒有,不是那個意思。空比較不好懂,不是我們一般概念當中,空就是什麼都沒有,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那個空,那叫惡取空,什麼都沒有。佛法講的空它不是什麼都沒有,跟我們一般概念當中那個空意思是不一樣。古來祖師大德也怕學佛的人誤會,以為佛經上講這個空是什麼都沒有,就變成惡取空,偏空。它這個空裡面它會現出有,但是有當中它的體又是空的,你要找找不到。但是有這個相,不能說沒有這個相。因此把佛法的空再把它補充一下,叫真空妙有。反過來講,妙有真空,空在有當中,有在空當中。所以空不當作無講。這也是一般人比較不容易體會的,因此我們必須加以來說明。

  佛法講到空觀這樁事情,大乘經講得很多,《金剛經》在江味農老居士《講義》裡面有一段,這一段我來念一念,這一段是《金剛經》裡面的一段經文。我先這段經文把它念一遍,「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這是《金剛經》裡面的一段經文。這段經文前面是講世界,世界非世界,這段講微塵非微塵。這個意思給我們講,說明微塵,我們講什麼佛學術語名詞,名都是假名,這個用意叫我們不要執著。《楞嚴經》有講,「汝觀地性,粗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給我們講這個世界怎麼形成,最基本的物質,經典叫微塵,微塵分析到鄰虛塵就是最細的了,我們肉眼都見不到。

  微塵跟鄰虛塵在《俱舍論》裡面說的,在《俱舍論》裡面講的,我們眼睛是可以看到最細的,一般的講法,微塵,就是一個兔毛塵,兔毛的毛端非常的細,我們肉眼是可以看到。把一個兔毛塵分為七分,那個毛尖分為七分,這就是水塵,在水當中,水那個空隙也很密,可以在水當中跑來跑去。水塵再分七分之一就是金塵,金塵就是黃金的密度很密,就是金塵可以在那麼密度的黃金裡面游動。金塵再分析七分之一就變微塵了。微塵再分七個就是極微之微,極微之微天眼才能看到,肉眼就看不到。極微之微再分七分之一就是鄰虛塵,鄰虛就是鄰近虛空了,這個鄰虛塵分到最細了,也就是說這個物質現象也等於零了。我們這個物質現象都是微塵集合起來所產生的現象,所以一切物質現象都是微塵它集合起來的。你一直給它分析,分析到最細的就是鄰虛塵,鄰虛塵就不能再分,再分就沒有了,那等於零了。

  這樣去分析,用這樣去觀察這一切物質的現象,這個說法江老居士講,「乃是小乘之析空觀」。因為我們知道,小乘的空觀是析空觀,分析,大乘的空觀叫體空觀。析空觀就是一層一層給你分析,分析到最後空了,沒有了,沒有物質的現象。現在我們淨老和尚也常常引用現代量子力學家發現的,一直追查,物質從哪裡來?怎麼會有物質?現在已經發現了,原來沒有真正物質的存在。物質的現象怎麼產生?就是我們念頭波動現出來的一個幻相。現在的量子力學家也發現到物質的根源,這個說法跟大乘經講的就相應了。大乘經講「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變現出來的,實際上它沒有。這樣的分析叫析空觀。用析空觀這是根性比較差的,就比較鈍根的,要一層一層分析。大乘如果根性利的人,就不用那麼麻煩,直接跟你講體空觀。所以小乘要「一一分析而觀之,方知其是空也」,要這麼分析,眾生根器不一樣,有些人是需要這樣,他才知道原來一切的這種現象是空的,它的體是空的。

  「大乘則不然,惟就性體上觀察,便知無論大相小相,皆是緣生幻有,當下即空,何待分析方知,如是觀者名為體空觀」。大乘的觀法那就比小乘高明了,大乘是就性體上觀察,那本性的性體它是空的,所有的相都從這個性體出現的。那不管它是什麼相,大相、小相,這個森羅萬象,都是緣生幻有,它只有一個緣生緣滅,緣生緣聚,它就產生這個現象;緣散,它現象就消失了。幻有就是幻化的,你不能說它沒有,說它沒有,它的確有這現象;說它有,你找不到,它當體即空的。現在我們淨老常常引用電視螢幕,用這來形容比喻,也是一個方便。好像我們看到螢幕那些現象,現象的確有,森羅萬象什麼相都有,每個頻道都有很多節目,很多現象,你不能說它沒有那個相。但是你要找你找不到,你也得不到,但是它的確有那個相出現。實際上它的體是空的,沒有,你得不到,你也找不到,得不到、找不到,但是它的確有那個相。所以你說它沒有,它的確有這個相;說它有,你也找不到。透過析空觀去分析,一分析就知道這些相是假的,析空觀一層一層的分析,叫析空,分析,分析到最後空了。像現在量子力學家用科學儀器一直查查,也是一種屬於析空觀。大乘不需要這麼麻煩,他知道這個原理,緣生幻有,當下即空,他就不需要透過分析才知道,他直接就知道了。所以這樣的觀叫體空觀,就是觀它的本體,直接觀它的本體。

  「本經是為發大乘,發最上乘者說,故曰如來說。如來者性德之稱。如來說者,明其是依性體本空而觀。所謂體空觀是也。蓋約性而說,微塵本非實體,但不無幻相耳。本非實體,故曰非也,不無幻相,故曰是名也。」這給我們解釋得相當好,佛在這經論中講,「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這就是給我們講這些現象是假有的,它不是真的,它沒有實體,沒有一個真實的體你可以找得到的。但是找不到,的確有這個相,你不能說它沒有,所以叫幻有,那個有是幻有,或者叫做妙有,真空妙有。空跟有它是一體的,那個相是從體出現的,出現這些現象,但是你找不到它的實體,它的相從那個空裡面產生的。我們用電視螢幕就有一個粗淺的體會,電視螢幕空,什麼都沒有,但是它什麼相都可以現,中國人的相、外國人的相、畜生道的相,什麼相都可以從那個螢幕現出來。但是螢幕有沒有東西?沒有。沒有,但是那些相從哪裡來?從空寂的螢幕現出來的。你懂這個道理,當你看到電視螢幕裡面不管什麼相,你已經看到它實質上的它是空的,當它現相的時候它還是空的。透過這個比喻形容,你看電視能夠看到它的空相,再看看我們現實的這個世界,跟看電視是一樣的,那就被你看出真相,看出真相你空觀心就現前。空觀心現前有什麼好處?你不會執著,不執著你就不生煩惱,你就得自在了。

  所以空觀心,現在,剛剛也想到,怎麼來學習空觀?今天也想了一天,《金剛經》有提到,後來我就又想到以前我常看《占察善惡業報經疏》,這蕅益大師的註解,以前我常常看,但是現在很久沒看。剛才要上場臨時才想到這份資料,趕快就請善師幫我印。這個觀,就是我們現在不一定說我們馬上就會修,但是有這個概念,也幫助我們起觀照。如果我們能夠深入,當然會起這個作用。我是節錄《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下的,地藏菩薩講了兩種觀法,就是大家這份資料,看看這份。第六行的經文,大家看這個經文,我念一遍,「若欲依一實境界修信解者,應當學習二種觀道,何等為二,一者唯心識觀,二者真如實觀」。

  一實境界就是我們真如自性的境界,在《華嚴經》叫一真法界,在《占察經》叫一實境界。其實那個境界是一樣的,用的術語名詞不一樣,但是所指的境界是相同。佛經用了很多不同的名詞,比如說講真實的,不是只有用一個名詞,用很多種,比如真如、自性、如來藏、自性清淨心,講了幾十種。佛為什麼講那麼多種?他就叫你不要去執著那個名字相,因為那個名字相是假的。名字相就像指路牌一樣,它是指示你一個目標方向的,你不要執著在指路牌上面,你只要依這個指路牌的方向去走就會達到目標,不要停留在那個、執著那個指路牌。佛經所有的言說,就是你不要去執著那個名字語言,文字相,你要體會弦外之音,意在言外,這我們一定要知道。所以講的境界是一樣的。應當學習二種觀道,就是有兩種觀察的方法,這個道就是方法。何等為二?一者唯心識觀,唯心就是我們看到一切法,就唯心識所生的,叫我們去觀這個,除了你的心之外,沒有。唯心識觀,也是現在量子力學家他們發現的。量子力學家如果來學佛,應該很快會開悟,他放下那些機器他來學佛,叫他來觀察這個,他很快會開悟;他不學佛,用那個儀器觀察他還是開不了悟。因為他發現是透過儀器去發現,他的心還是迷在那上面。

  我們看下面,下面這個科判我們也念一下,「(辛)二別釋二,初釋唯心識觀,二釋真如實觀」。下面就是經文,第一個就是給我們解釋什麼叫唯心識觀,第二個解釋真如實觀。「(壬)初中三,初正示觀門,二觀成勝進,三結觀功能」。這是蕅益大師給我們判出來,下面經文就是開始就給我們正確的指示觀門,第二個就是觀成就之後,再成就勝進,第三結觀功能,就是做這個觀有什麼功用。「(癸)初又三,初觀境唯心,二善知心相,三觀門成就。(子)初又三,初示所觀境,二示能觀境,三勸修簡過」。這給我們分科判經文,每一段經文它講的意思。下面,「(丑)今初」,我們看這個經文,「學唯心識觀者,所謂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有所作業」。這就我們要學習唯心識觀的人,在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有所作業,就是我們生活當中,我們三業所造作的,這個業就是活動,我們現在講活動,我們每天二十四小時,身口意都在造作這個業。

  下面蕅益祖師的註解,註解這一卷經文,「一切時,謂行住坐臥等時。一切處,謂見色聞聲等處。隨身口意有所作業,謂做作語言攀緣等業,以要言之,不出六行六境,一一無非所觀境也」。一切時,這是解釋經文一切時的意思,一切時就是一切時候。什麼時候?謂行住坐臥等時,我們每天,行是你在走路,或者站著,住是站著,坐是坐著,臥就是晚上睡覺躺著。我們每天二十四小時,大概就是行住坐臥,你不是行就是住,不然就是住,不然就坐,不然就是臥,這就是講你在任何時候,任何時候就一切時。一切處,謂見色聞聲等處,一切處就是處所,不管你在哪個地方。隨自己身口意有所作業,不管在什麼地方,隨我們身口意有所造作這些活動。謂做作語言攀緣等業,我們每天生活當中都是離不開這些,講話、心裡去思惟攀緣、身體的動作。這些以要言之,不出六行六境,一一無非所觀境也。

  下面給我們解釋什麼叫六行,「六行者,一行,二住,三坐,四臥,五語言,六做作」,這是我們平常生活當中的一切行為。「六境者,一見色,二聞聲,三嗅香,四受味,五覺觸,六知法。於此十二事中,並須修學唯心識觀」。行就是我們的行動、行為,行住坐臥這是我們身體的行為,語言就是我們口業的行為,講話,六做作,就我們心理思想的行為,就是身口意三業。我們六根對六塵境界,見色、聞聲、嗅香、受味,受味就是我們舌根嘗到味道,我們吃東西、吃飯都受味;五是覺觸,你身體的接觸感覺;六知法,知法就是意,思想,意對法塵,思惟想像。這個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於此十二事中,並須修學唯心識觀,不管你在什麼環境,在這十二樁事情當中都需要修學唯心識觀。

  我們看下面,「(丑)二示能觀境」,請看經文,「悉當觀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當察知,勿令使心無記攀緣,不自覺知。於念念間,悉應觀察,隨心有所緣念,還當使心隨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己內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別也。所謂內心自生長短好惡、是非得失、衰利有無等見,無量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於分別,當知一切境界自無分別想故,即自非長非短、非好非惡,乃至非有非無,離一切相,如是觀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離心,則無一法一相而能自見有差別也。」這個一大段的經文,給我們講這一切境界,蕅益大師他在哪一本書我一時想不起來,就是示曇生方丈的一段開示,那段開示講,「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至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境界它沒有好不好,好不好是我們自己內心所生的分別。因為什麼?境界它自己不會分別它好不好,好不好從哪裡產生的?從我們的心生出來。境界它也沒有什麼想法,我們自己的心有自生長短好惡衰利有無等見,無量諸想,都是我們想出來的。所以大乘經給我們講「一切法從心想生」,從自己心去想,心想產生的,境界它沒有想,所有的都是我們的心想生。境界也沒有長短,也沒有好惡,這一切相都是心所生的。如是觀察,一切法唯心想生,這一切法都我們心想所生的。若使離心,則無一法一相而能自見有差別,離開我們的心,那外面這一切法它自己就沒有差別,就沒有了。所以一切法都是自己的心想生的。

  我們來看蕅益大師的註解,「此唯心識觀,乃是破法執之利刀,燒煩惱之猛燄,證涅槃之要津,成菩提之祕訣,至簡至易,至妙至玄。」蕅益祖師這段開示,也是讚歎這段經文,如果會修,的確是破除我們對一切法執著的利刀。我們對於一切法執著,這個好、這個不好,這個我喜歡、那個我不喜歡,執著一切法是實有,真有一切法。那你知道這個一切法是自己心想生的,外面它沒有,如果真會取這個觀,破除法執的確是一把利刀。燒煩惱之猛燄,我們的煩惱就被燒光了,煩惱也就消失了,就不存在了。為什麼有煩惱?煩惱還是自己心裡生的。常常作如是觀。所以我們遇到有些順境逆境,順境生貪心,逆境生瞋恚心,心還是我們自己生的,煩惱也不是從外面來的,煩惱還是從自己心裡生出來的。我們貪心起來,是我們自己心生貪心;我們瞋恚心起來,是我們自己心生瞋恚。不是從外面來的,是自己內心生出來的,實際上是這樣。

  我們這個觀照功夫要用得深,真的能夠破煩惱、斷煩惱,伏煩惱、斷煩惱。但是要警覺得快,要能夠回頭去觀照我們自心,然後這煩惱才能降伏得下去。如果我們忘記了,還是往外面境界去攀緣,煩惱自己生起來也就控制不住。證涅槃之要津,涅槃是不生不滅的境界,證得涅槃的境界它重要的津梁,主要的通道。成菩提之祕訣,要成就無上菩提它的祕訣也在這裡。蕅益祖師讚歎這個至簡至易,至簡就是很簡單,也很容易,至妙至玄,妙是玄妙。你會觀了是很簡單、很容易,不會觀那還是很困難。但是這一段經文你常常作如是觀,你功夫用得深,的確它就起作用,作用就是破法執,斷煩惱,證涅槃,成菩提。

  下面再給我們講,「子科有五,初云悉當觀察知唯是心者,總示唯心止觀門也。次云乃至一切訖不自覺知,示分別性觀門也。心若住念於一切境,則成遍計所執,名分別性。今即察如,勿令無記攀緣不覺,故名為觀。此言無記,與三性中無記不同,三性中無記性者,於善不善不可記別,故名無記。今以唯心識觀守記內心,名之為記。若復忘失唯心識觀,妄想攀緣計有外境,名為無記也。」這一段給我們再分五科,初,第一個,就是云悉當觀察知唯是心者,開始就是教我們應當觀察都是心生的,離開我們的心,什麼都沒有。所以總示唯心止觀門也,就是總的來跟我們開示,一切法唯心想生,有止有觀這個法門。次云,就是第二個,乃至一切訖不自覺知,就是到不自覺知這段經文,示分別性觀門,這是開示分別性觀門。心若住念於一切境,則成遍計所執,名分別性,遍計所執性是唯識的一個名詞,遍計所執的意思就是說沒有一個實際上的事情,是我們心想所產生的,它本身它是不存在的,是我們去想像、去執著、去分別這樣產生出來的,這叫遍計所執。今即察知,勿令無記攀緣不覺,故名為觀,今即察知就是你要去觀察、要知道,心若住念於一切境,我們去攀緣外面的境界,去執著外面那個境界,就要觀察、要知道,不要去攀緣,一攀緣我們又迷了,又不覺了。

  這裡講無記,此言無記,與三性中無記不同,三性是唯識學的一個名詞,三性中無記性,一般講的無記是於善不善不可記別,故名無記,就是我們的心念,念善或者念不善,如果善不善都沒有這叫無記,它也不是善、也不是不善,這叫無記,他的心念念無記。這裡講的無記跟唯識講三性中的無記,三性中是一個善、一個不善、一個無記,你也不念善,也不念不善,這個時候的心念就是叫無記,這裡講無記跟那個意思無記是不一樣的。今以唯心識觀守記內心,名之為記,就是佛講的這段經文,我們守,守是保持,記就是不忘記,守記內心名之為記,就是你沒有忘記,你沒有忘記佛教的觀法去觀察日常生活當中一切事物,這個叫記。若復忘失唯心識觀,妄想攀緣計有外境,名為無記也。如果你忘記,忘失就是完全忘記,我們心又起妄想,妄想又去攀緣,計有外境,就是遍計所執去執著真的外面有境界,這個叫無記。因為如果你沒有守住這個,你一定很習慣的就是再去妄想、再去攀緣外面的境界。那一攀緣,你又認為外面真有這個境界。那你認為真有這個境界,你就會起執著,順自己的心起貪心,不順自己的心起厭惡、討厭、瞋恨心,你心又被境轉,又被轉了,外面這個境界又給我們勾引了,我們忘記了。

  這個觀法的確也是我們念佛的一個補助。我們不要去觀這個,就提起佛號行不行?可以。如果你這句佛號可以轉我們這種妄想攀緣,執著外境這個念頭,把它代替過來,佛號一提起,那個心就降伏下來,那可以。如果降伏不下來,那也有必要做一個補助。但是這個也不是說每個人都需要這麼修,因為各人的根器也千差萬別,使用的方法也不盡相同。但是此地講的這些都是原理原則,你用什麼方法,你用《金剛經》的方法,用哪一部經的方法,或者用《華嚴經》的五止六觀,用天台的三止三觀,這都可以的。但是我們依照這裡的觀察,我們如果伏不住煩惱,這段經文的確也是很好的一個補助。因為你常常作如是觀,也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念佛功夫怎麼叫得力?這句佛號能夠伏煩惱、能斷煩惱,初步能伏煩惱,這就叫得力了。往往我們念佛人,也是佛號念了好久,煩惱還是控制不住,心還是隨境轉,這樣就有必要做一個補助。

  心隨境轉,那你肯定就放不下,因為你執著真有這個境界,你心會執著、會去攀緣這個境界,你就放不下。如果你真正知道這都是虛妄的,你就不執著那個遍計所執執著那個法相。《金剛經》講不執著法相,也不執著非法相,非法相就是執著空了什麼都沒有。執著空什麼都沒有,表現出來的是他什麼事都不幹,那叫執著非法相。所以一部《金剛經》教我們在生活當中,這裡也是教我們在生活當中,過你的正常生活,但你的心不要去執著就好,這樣你在什麼環境都能成佛、成無上道。你懂這個原理原則,那哪裡不是道場!道場不是蓋個廟很莊嚴你去那邊修。你不會修,去那邊也不是真正道場。真正道場在哪裡?就在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當中去修。怎麼修?就修這個,去觀察這些境界好不好都是我心裡生出來的,外面境界沒有好不好。

  下面再給我們分析,「三云於念念間訖令心自知,示分別性止門也。悉應觀察,謂當觀察知唯是心,正大乘止觀所明強觀諸法唯是心相,虛狀無實也。還當使心隨逐彼念令心自知者,正大乘止觀所謂次第以後念破前念令知無實念也。然亦不可妄計前念為所觀,後念為能觀,以後念起時,前念已滅,不得成所觀境。但借前念之非實,以知後念之本虛,仍是當念為能觀,後念為所觀,由此能觀,令於所觀不起實執耳。」第三科給我們講,念念間訖令心自知,是給我們開示分別性止門。這個佛法的修學不出止觀兩門,不管用什麼方法,這個止觀的原理是一樣。悉應觀察,謂當觀察知唯是心,這正是大乘止觀,大乘天台有大乘摩訶止觀,禪門也有,這所說明的強觀諸法唯是心相,虛狀無實,虛狀無實就是這一切法都是心所現的相,它是虛妄沒有實體的。還當使心隨逐彼念令心自知者,這一段經文就正是大乘止觀所謂次第以後念破前念令知無實念也,你起觀那個念也不是真的。

  所以然亦不可妄計前念為所觀,後念為能觀,你有能觀、有所觀又是一個對待,又是虛妄的,凡是有對待都是虛妄的。《金剛經》也講得很清楚。為什麼?以後念起時,前念已滅,後面的念頭去觀前面的念頭,後念起來,前面的念頭已經滅了。這一段還是以《金剛經》那一段經文我們就很容易明白,「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這念頭它剎那剎那念念生滅,你得不到、也抓不住,過去心,我們的心過去了,不可得,你得不到;現在心,你說現在,現在馬上就過去,說現在,現在已經變成過去,現在心也不可得;未來心,未來心還沒到,不可得,三心不可得。實際上哪有什麼前念後念?三心都不可得了,還有什麼前念後念?所以你不能再去執著一個我這一念我能觀,前念是我觀的,這一念是虛妄的。關鍵就是你不要去執著它就對了,你問題就是出在你去執著,你假的把它認為真的,要去捕捉它,要去執著它,這樣就錯了。所以,然亦不可妄計前念為所觀,後念為能觀,這個都不可以,因為後念起,前念都滅了,不能成為我們所觀的一個境界,都已經沒有了,你觀什麼?但借前念之非實,以知後念之本虛,這句就對了,前念不是真的,後念也不是真的,前後不管哪個念都是虛妄的。仍是當念為能觀,後念為所觀,當念就現前,不是觀前念,觀後面那個念頭,後面再生的念頭也都是虛妄的。由此能觀,令於所觀不起實執耳,就是你所觀的境界,不生起去執著它實在,這樣坐實,變成坐實了,它是虛妄的,你把它執著一個真實的,那就錯了。

  第四科,「云知己內心訖起於分別,示依他性中觀門也。內心自生想念,謂長謂短,謂好謂惡,謂是謂非,謂得謂失,謂衰謂利,謂有謂無,於依他起而成遍計,而諸境界,本無有念,亦無分別,不過皆是自心之相分耳。」第四科給我們說明這段經文,給我們開示的,是依他性中觀門,這是唯識學的名詞,就依他起性,依他就依其他生起來的,不是它自己能生的,依他生的。依什麼?內心自生想念,你內心自己生起想念。想什麼?這是長的,那是短的;這是好,這個不好;這是是,那是非;這是得,那是失;這是衰,這是利;這是有,那是無。這就是一個對待,對立的對待,外國人講的相對論,它是一個對待的。這對待從哪裡來?境界它沒有對待,對待是從自己心想生的。從這個依他起,它本身沒有什麼好不好這些差別,依他起,依我們那個心去想起來的,那就成了遍計執,遍計就是沒有的你把它想成變成有的。

  而諸境界,本無有念,亦無分別,境界它沒有念頭,它也不會有分別。不過皆是自心之相分耳,我們自己心,在唯識講這一切宇宙萬相,一個見分、一個相分,見分就是精神方面的、心理方面的,相分就是物質方面。見相同源,我們的精神跟物質都是從阿賴耶出現的,根源都是,見分、相分它同一個根源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怎麼來的?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就這樣出現的。追到根源就是那一念不覺產生的物質、精神現象。那真如自性,它也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但是現在變現出來的,精神、物質現象是阿賴耶變現出來,你一念不覺,阿賴耶識現出來。所以現在量子力學家追到阿賴耶識,但他追不到真如本性,因為他用的心離不開阿賴耶識的範圍。他要來學佛,他才會明心見性,才會作佛;那不學佛,他只有到這裡就不能突破了。所以境界它沒有念頭,也沒有分別,不過皆是自心之相分,自己心現出來的相分。

  再看下面,「五云當知一切已下,示依他性中止門也。一切諸法,既唯自心相分,則有即非有,無生無滅,并不執此虛相矣。言一切境界即自非長非短等者,且如有境於此,短者視之,則以為長,境非長也。長者視之,則以為短,境非短也。喜者視之,則以為好,境非好也。厭者視之,則以為惡,境非惡也。同想視之,則以為是,境無是也。異想視之,則以為非,境無非也。虛妄攝受,則以為得,境非得也。虛妄分離,則以為失,境非失也。違其妄情,則以為衰,境非衰也。順其妄情,則以為利,境非利也。計彼是實,則以為有,境非有也。計彼是虛,則以為無,境非無也。」我以前常常看這一段,跟大家分享,不曉得大家有沒有能體會到幾分?我就我能體會的跟大家分享。蕅益大師講,一切諸法既然知道唯自心相分,就即有即非有,無生無滅,你知道它沒有生滅,有就是非有。中峰國師也講,「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滅自緣滅,而法性不與緣俱滅」,就是這個道理。

  言一切境界即自非長非短等者,這經典講的,前面這一段經文講,非長非短,境界它沒有長短。下面再給我們分析,且如有境於此,短者視之,則以為長,且,說舉一個有境界在這個地方,短的人看到了他以為這個長,這很長。那境界非長,它沒有長不長、短不短,是你短的去看到長的,然後這很長。好像螞蟻看到人,人很長;看到我們的腳,這腳牠看得很長。螞蟻看到我們人的腳,就像我們去四川那個樂山大佛,那個大佛,我們人站在那還不到佛的腳趾,還在下面,我們看了很大、很長。我們為什麼看到很大、很長?因為我們短,你看到就是長。如果你長得跟它一樣高,你就沒有感覺它是長。所以短者視之,則以為長。像蚯蚓爬蟲類的,見到一條大蟒蛇很長,牠看到,牠很短,那大蟒蛇牠很長。境它沒有長,也沒有短,所以短則視之則以為長,境非長也,境它沒有長,它也不是長,長是從你分別這樣生出來的。長者視之,則以為短,那長的看到短的,你是短的,我是長的;短的看到長的,你是長的,我是短的。這個從哪裡來?從自己的心現出來的。境界非短也,境界它沒有短。

  喜者視之,則以為好,喜歡的人看到這個東西他歡喜,他就這個好。那境界有沒有好不好?境界也沒有好不好,非好就是它沒有好,也沒有不好。厭者視之,則以為惡,討厭,惡就是討厭,以為惡,不好,因為他不喜歡。境非惡也,境它沒有不好。同想視之,則以為是,同想就是這個想法相同的,看到一樁事物、一樁事情,大家一樣,所以就是!你是,我也是。境無是也,境界也沒有是不是。異想視之,則以為非,境無非也,異想就不一樣的想法,就以為非,你想的跟我想的不一樣,你認為這樣,我認為這樣,這個事情我的看法是這樣,你的看法是那樣。境界有沒有非?也無非,它沒有不一樣的,是你們兩個人的想法不一樣,境界沒有不一樣。

  虛妄攝受,則以為得,攝受就說你是個妄情,你是個虛妄的,攝受比如說錢,我拿到錢了,我得到了。境非得也,那個境界它也沒有得,是你感覺說我拿到錢我得到了,這虛妄的一個想法,境界它也沒有所謂得不得,境界沒有,是我們心裡想我得到了,我拿到錢。錢它不會說你拿到我,得了,錢沒有什麼得不得,是我們心裡虛妄去攝受,你拿到了你就以為我得到了,或者得到什麼東西,境它沒有得。虛妄分離,則以為失,虛妄分離就是失去了,沒有了,我們以為我失去了。境非失也,境它也沒有失。違其妄情,則以為衰,境非衰也,就違背我們希望的這種情執,我們就這個衰,不好,境界也沒有什麼衰不衰。順其妄情,則以為利,順我們的心意,順我們的妄想情執,以為我們得到利益了,那境界也非利,它也不是利。計彼是實,則以為有,你忘計它是實在的,你就以為有,那境也非有,這還是我們自己心起遍計所執以為實有,以為真有,境它非有。計彼是虛,以為無,我們去遍計那是虛,虛就是沒有,我們就以為那就無。境非無也,比如說有人他計彼是虛,他說沒有鬼神,無神論,無,你說無他就無了嗎?境非無也,他也不無。大家從這裡去體會。

  下面再給我們舉出比喻,「譬如同在一處,天見琉璃,魚見窟宅,人見清水,鬼見膿血炭火,離彼四類有情心想,何嘗別有法相可得。」蕅益祖師再給我們用比喻來說明,譬如同在一個地方,同在一處,天人看到是琉璃,魚看到是牠的窟宅、牠的房子,人看到是清水,鬼見到是膿血炭火。我們看到一池清水,天人看的他看到是琉璃,那魚看到是牠的家、牠的窟宅,我們人看到是清水,鬼看到,我們看到是清水,鬼是看到膿血炭火。同樣一個境界,那四類有情心想,他四種心想不一樣,所以看到的境界都不相同。我們人看是清水,天人看是琉璃,魚看到是牠的房子、牠的住宅,鬼看到是膿血。離彼四類有情心想,何嘗別有法相可得?如果這四類心想離開了,這些法相也就不存在。

  下面又給我們舉出比喻,「又如同一美女,有欲男子視之,以為妙好。等輩妒婦視之,以為怨家。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不淨觀人視之,以為行廁。出世聖人視之,知其本空。入假菩薩視之,知其能為十界染淨緣起。佛眼視之,知即法界實相。舉此一法,總不出於十界各自心量,心外無境,一切諸法,例皆可知。」蕅益祖師又舉出一個例子給我們說明,上面給我們分析兩層,恐怕我們還不容易體會,再舉出一個例子。譬如一美女,我們人間看到一個美女,有欲男子視之,好美麗,以為妙好,就是好美,這有欲望的男子看到,他的心,這個非常妙好。等輩妒婦視之,以為怨家,等輩就是跟美女一樣都是美女,美女碰到美女那互相嫉妒,看到就怨家,看到她就好像眼中釘一樣。一樣一個美女,不一樣的人看了,他的心情不相同。我那天聽一個居士講,說有個人他的太太跟她先生的朋友用line,line來line去,line到最後她先生吃醋了。他們兩個line得很高興,覺得很有趣味,但是她先生的心情就跟他太太就不一樣了,他就吃醋了。跟這個意思是一樣的,等輩妒婦視之以為怨家。

  魚如果見到一個美女走過來,魚見之深入,牠趕快潛下去,以為要去抓牠;麋鹿見之,也以為要抓牠,趕快跑了。修不淨觀人視之,以為行廁,因為佛門佛有在經典裡面講修不淨觀,就是對貪欲比較重的人就教他修不淨觀,不淨觀如果觀想修成就了,一般人看到是美女,他看到像廁所一樣,就都是不乾淨的,沒有一樣是乾淨的,修不淨觀的人看了像行廁,像廁所。出世聖人視之,知其本空,出世聖人就是聲聞、緣覺,阿羅漢,這出世間的聖人看到這個美女,知道本來她是空的,她不是真的。入假菩薩視之,知其能為十界染淨緣起,天台宗講空假中,出世聖人聲聞、緣覺入空,菩薩從空再入假,假就是假有,入假的菩薩他看到美女,知道她能為十界染淨緣起。十界就十法界,十法界六道法界叫染,污染的法界,四聖法界叫清淨的法界。一個美女,入假菩薩看到她能為十界染淨緣起,你受污染了就變成六道法界,你不受污染你就變四聖的清淨法界。佛眼視之,知即法界實相,佛看到這個美女,知道這也是法界的實相,任何一法都是實相,那這一法當然也是實相。舉此一法,總不出於十界各自心量,你看,十界就是十法界,它舉出一個例子一個美女,你看不同的人看了他的境界就不一樣,所以各自的心量所現出來的。心外無境,離開你的心,外面沒有境界。一切諸法,例皆可知,一切諸法根據這個例子,你以此類推,你就知道任何一法都是一樣。

  「攝法歸心,則心外無法」,你把所有的法把它歸到自心,除了我們的心以外沒有法,歸到我們自心,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因緣即空也。心生想念,則法隨心現,無量差別,因緣即假也。」你把萬法歸心,心外無法,因緣即空,這個法都是因緣生的,它當體即空。心生想念,則法隨心現,無量差別,因緣即假也,假是假有,我們心生起想念,這一切法隨我們的心它就現出來了。像電視開關打開它現出來,你把它關掉它就沒有了,空了,再打開它就現出來了,入,打開就是入這個假了,假就隨我們的心想現無量差別,因緣即假也。這個一切法出現是因緣生法,因緣生法它是假不是真。「法唯心生,以心為體,非有非無,離一切相,本無差別,不生不滅,因緣即中也。」法唯有心生,以心為體,非有非無,不是有也不是無,離一切相,本無差別,不生不滅,因緣即中也。

  這就天台宗的,因為蕅益祖師也是以天台宗的三止三觀空假中,空假中你會觀的人就一心三觀,一心圓現三觀空假中,你觀空同時也假中在其中,觀假,空中在其中,觀中,空假在其中,一心三觀。圓頓根性的人修一心三觀,同時的,根器比較差的修次第三觀,先觀空,再入假,再入中,這次第三觀。你能如此觀察,「則何執不破,何惑不消,執破惑消,朗然大覺,方知諸法本來寂滅,不復更滅矣」。法要不要滅?它本就沒有,你滅什麼?好像我們作夢,夢醒過來,夢是假的,沒有,沒有你要去滅它,它本來就是虛妄的,你何必去滅?就不復更滅,不要再我要去給它滅,不用。

  下面這經文講,「常應如是守記內心,知唯妄念,無實境界,勿令休廢,是名修學唯心識觀。」「守者,不令馳散,即是定也。記者,恆令分明,即是慧也。內心者,不念前境,了知心外無法,故名為內。非枯守一腔之謂,不可不知。」

  「若心無記,不知自心念者,即謂有前境界,不名唯心識觀。」這無記就是忘記,這裡前面有解釋,忘記了。忘記了,我們又不知道這一切法從我們自己心裡的念頭生出來的,以為現前真有這樣的境界,這就不叫做唯心識觀,你沒有修唯心識觀。

  「又守記內心者,則知貪想,瞋想,及愚痴邪見想,知善,知不善,知無記,知心勞慮種種諸苦。」這一段祖師給我們解釋,請看註解,「眾生無始以來,由於自心所現境界不了知故,但能向外妄生分別,不能反觀內自心相,今由善修唯心識觀,知境唯心,心不外馳,故想起即知,不隨想而漂墮也。貪瞋邪見,根本三毒,一起便知,知便不令相續,阿含經中所以貴知惡也。與信慚等善法相應,名之為善。與無慚等惡法相應,名為不善。俱不相應,名為無記。知此三性差別,則必能斷不善無記,令其恆善,知心勞慮種種諸苦,則必能息虛妄塵勞,令證寂滅一心法界矣。」我們大家可以看看,有這麼一個概念,也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我們現在為什麼看不破?為什麼放不下?沒看破事實真相,所以很難放下,真看破了他自自然然就放下,念佛功夫也就得力了。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明天我們後面再簡單跟大家分享,今天講到此地。祝大家法喜充滿,我們明天晚上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