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一集)  2011/3/3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3-0011

  請大家合掌,我們來念開經偈:「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請放掌。《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第十七頁,倒數第二行看起,我先將經文念一段:

  【發是願已。至心稱念我之名字。亦應專念我本師阿彌陀如來。然後即當誦此陀羅尼神咒。一宿誦滿五遍。除滅身中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

  經文到這裡是一段。『發是願已』就是接前面的發十個大願,前面這十條大願發完了,後面有偈頌,有一首半的偈頌,這個都是屬於發願。發願發完了之後,『至心稱念我之名字,亦應專念我本師阿彌陀如來』。這兩句經文是非常重要,而且是關鍵的經文。這個關鍵性的經文,我們大家多用一點時間來探討。前面是講發願,願發完了之後要有行,這裡的行是「至心稱念我之名字」,至心稱念我之名字這個「我」是指觀世音菩薩,前面發了這個願,願發完了要至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字。「亦應專念我本師阿彌陀如來」,這一句也是勸我們要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念佛號。我本師阿彌陀如來,觀音菩薩在此地稱阿彌陀如來為本師,這個經文很明顯的是以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本師,觀世音菩薩現在在西方極樂世界做阿彌陀佛的助手,所以他稱阿彌陀如來為本師,是指西方極樂世界的本師。因為觀音菩薩他也在西方極樂世界,是西方三聖之一,幫助阿彌陀佛接引十方念佛眾生往生淨土。

  從這個地方我們也知道,有一些人念觀音菩薩,迴向發願也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人念大勢至菩薩,迴向發願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知道觀音、勢至是阿彌陀佛的助手。前面發願,這裡講稱念,稱念跟下面這個專念,這是我們現在講的持名念佛,特別舉出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就是行,我們在《彌陀經》讀到經文,一部《彌陀經》講的修行宗旨就是信願行這三資糧,第一個要信,要有信心,有了信心就要發願,發願之後要行,行就是念佛,信願行。我們看本經也不例外,也是信願行,你看前面發願,願發了之後,後面要有行。為什麼要行?因為你沒有行,你那個願就變成空願,不能落實,落空了。唯有行,才能滿我們所願的,證實我們所相信的,這是蕅益祖師在《彌陀經要解》給我們開示的。我們要圓滿我們的願望,你必須要行,要具體有行動,這樣才能滿我們的願;如果沒有行,我們這個願就落空。我們所相信的,你也不能證實,經上講的這些功德利益,到底是不是真的?你沒有透過行,你也無法去證實這樁事情。所以這個行就是滿我們所願,證我們所信,證實我們所相信經上講的這些功德利益,滿我們的願望。所以這一段經文特別重要。

  稱念我之名字,這個稱名念佛菩薩的名字,這就是持名念佛,這很明顯給我們舉出持名念佛。因為念佛也有四種方法:第一種實相念佛,第二種觀想念佛,第三種觀像念佛,第四種持名念佛。一部《觀無量壽佛經》就是給我們講這四種念佛的,這四種念佛都出在《觀經》。《觀經》第十六觀就大開持名念佛,持名念佛這個方法方便簡單,它的效果又是最殊勝、最圓滿、最究竟的,所謂下手容易成就高,是我們凡夫要成佛第一方便的方法,我們不能疏忽,不能疏忽這個持名。好像我們持名念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三歲小孩都會念,好像這個也沒什麼了不起,就把持名念佛這個方法看輕了,疏忽了,這樣就很可惜,這樣就錯了。殊不知,持名念佛它通實相念佛,藉持名念佛這個方便直接通達實相念佛。因為四種念佛,實相念佛是最高的。但是現在叫我們一下子用實相念佛這種方法,我們是有困難,不是真正上根利智的人,用這種方法念佛得不到利益,功夫也不能成就。

  觀想念佛心要很定、很靜,要有禪定功夫,對我們來講也是有很大的困難。特別我們現在末法時期的眾生,環境不好,外有誘惑,內有煩惱,這個心妄念、妄想特別多。現代人講,現在是知識爆炸的時代。什麼叫知識爆炸?就是妄想、妄念特別多的時代,那個心、那個頭腦一刻都停不下來,心浮氣躁,心不容易定下來。古時候的人心浮氣躁它的幅度小,所謂小波小浪,我們現代人的心浮氣躁是大風大浪,那個心極度的不安,在這樣的情況要修觀想,當然也是有很大的困難。觀像比觀想要容易,但是要有時間,心也要相當之定,要有很大的耐心,天天看佛像。現在你找哪一個人什麼事都沒有,他的工作就是看佛像,三餐有人煮給他吃,生活上有人給他護持料理,要找這麼大福報的人恐怕也不好找。

  唯有第四持名念佛最方便了,你行住坐臥,一面工作,如果不用頭腦的,你也可以一面工作一面念佛。如果需要用到頭腦去思考的事情,佛號暫時放下,專心把你的事情處理好,事情處理好了放下,再提起佛號。這個持名念佛,行住坐臥都可以念,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默念都可以,時間多就多念,時間少就少念,也不拘場地,不一定在佛堂,你在任何地方,坐車、坐船、坐飛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念,這個就很方便。不管你從事哪個行業,你可以根據你的工作、你的時間,來安排你念佛的方法,這是非常非常方便的。

  我記得在十年前,有一次到美國從洛杉磯回來,那一次剛好飛機誤點,在洛杉磯又多住了一個晚上,我是住在一個居士的家裡,離機場比較近的。第二天那個居士送我到機場,一大早,那次是搭長榮的。我一大早上飛機,空中小姐在門口看到我,就包一個紅包給我,那班飛機沒有什麼人坐,空空的,沒有什麼人坐。她包紅包給我,我想大概有所求,應該也是學佛的。後來她給我講,今天客人很少,有很多空姐想要皈依。剛好我的衣袍也都手提上飛機,口袋又帶個小佛像。我說在飛機上怎麼皈依?下面椅子都滿滿的。那個飛機是兩層的,後來她說樓上一個人都沒有,商務艙都沒有人,我們到樓上去皈依。我說好,紅包給人家拿了,她說要皈依,有地方我也就給她行個方便。後來就到二樓去了,大概有七、八個皈依,那一次舉行了一次空中皈依。

  後來皈依完了之後,她們就問我,說我們一天到晚飛來飛去的,我們要怎麼修?後來我就把淨公老和尚每天九次念佛的方法給她們講,我說妳在天空飛、在水上游、在陸上跑,都可以念,妳早上起來不管在什麼地方,有佛像你就對著佛像,沒有佛像你就合掌,至心念十句佛號。早晚,早上起來、晚上睡覺前念十句,念南無阿彌陀佛,或念阿彌陀佛都可以;三餐吃飯再念十句,那就五遍了;上午上班時間之前先念十句,上午下班要休息之前再念十句;下午要開始工作之前念十句,下午要收工的時候再念十句。我給她講,妳可以根據妳們的工作時間你自己去排,這只是一個原則。其他的時間,你有時間就多念,沒有時間就少念,這個很方便,十句佛號不要三分鐘,大概一分鐘就夠了。她們聽了就很開心,她們做這個行業的,念佛她們也可以念,這就是持名念佛它的方便。

  所以你看經上佛特別提倡這個,古來祖師大德特別提倡持名念佛,就是這個道理。持名念佛不是說只有方便,成就不高,並不是這樣。它方便,而且成就又是最高的,它可以通實相,這是真的不可思議,所以我們不能小看持名念佛。往往很多學佛的人,他輕視了持名念佛,覺得這個沒什麼,大家都會念,小孩子都會念。殊不知持名念佛是最殊勝的,最方便,它的功德利益是最究竟、最圓滿。這裡講「至心稱念我之名字」,至心兩個字是關鍵性的一個經文,這個我們不能這樣含糊籠統給它看過去,因為你能不能得到後面經文講的效果,關鍵就在這兩個字。有很多人講,有的人念了怎麼效果那麼好,我為什麼念了半天,好像沒有什麼感覺、沒有什麼效果?關鍵就在至心這兩個字。你看我們念《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第十八願願文也講,「若有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幾句經文,沒幾個字,我們念了,似乎我們也明白了,但是是不是真的明白?沒有明白,沒有把至心兩個字搞清楚。

  什麼叫至心?我很至心在念,很認真在念,這樣是不是叫至心?我一天念十萬聲佛號,是不是至心在念?這就是我們要深入去理解的地方。至心這兩個字,我們在很多大乘經都會看到,包括《地藏經》,很多大乘經典我們都會看到這兩個字。怎麼樣才叫至心?它的標準在哪裡?以前我也一直去查這些經,後來我看到《占察善惡業報經》,它把至心解釋是最詳細的。此地我引用《占察善惡業報經》,佛解釋至心,《占察經》是佛請地藏菩薩講的,我把這個經文念一念,「爾時,堅淨信菩薩摩訶薩問地藏菩薩摩訶薩言:所說至心者,差別有幾種?何等至心,能獲善相?」這是《占察經》的一段經文。占察輪相要占到善相,要至心。堅淨信菩薩代替我們問地藏菩薩,請問地藏菩薩說:菩薩,你講至心差別到底有幾種?什麼樣叫至心?有什麼差別?何等至心,就是哪一個等級的至心才能得到善相?

  我看到這個經文正是我要找的答案,下面地藏菩薩就回答了:「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我所說至心者,略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初始學習求願至心。二者,攝意專精,成就勇猛,相應至心。得此第二至心者,能獲善相。此第二至心,復有下中上三種差別。」地藏菩薩回答堅淨信菩薩,至心大略講起來有兩種,第一種是初始學習求願至心。初始學習就是我們剛開始在學習,求願就是大家很懇切的,這個願望很懇切的,求願,開始在學習,這個是求願至心。就像我們現在一聽聞經上講的,我們就發願很認真的來念佛菩薩的聖號。第二種是攝意專精,成就勇猛,相應至心。這第二種至心才能獲得善相,也就是說,第二種至心它的效果才會現前。第一種至心還沒有感應,第二種就有了。

  第二種至心又有三種差別,分下中上三種至心。「何等為三:一者一心,所謂繫想不亂,心住了了」。這是第一種,第一種叫一心,我們在《彌陀經》上看到一心不亂。什麼叫一心不亂?繫想不亂,心住了了。想就是妄想摻不進來,你這句佛號已經能夠伏住煩惱妄想,你一起心動念就是佛號,除了一句阿彌陀佛或者是觀音菩薩,其他什麼念頭都沒有,空空洞洞的,都不亂了,這是一心不亂,這是第一種,一心。「二者勇猛心,所謂專求不懈,不顧身命」。第二種至心叫做勇猛心,這個勇猛心專求不懈,就是不懈怠,他不顧身命,拼了命在念的。但是這個勇猛心,現代的人有一些人去念佛,你不能說他不勇猛,真的很勇猛,我都自嘆不如,念了幾天幾夜他還不睡覺的,但是念到最後好像也沒有達到經典上講的這些效果。我出家二十七年,今年第二十七年,看到這些同修當中在家、出家的,也看過很多例子,看他很勇猛,有的人很勇猛,出了問題著魔的也有,著魔發狂;有的人他很勇猛的念,愈念煩惱習氣愈增長。

  過去在華藏圖書館念佛,有些開計程車的居士,他們當時聽老和尚講經,開始念一天一夜的,一日一夜的,二十四小時念佛。他們真的很發心,原來在佛陀教育基金會借場地,後來又到樹林光明寺去跟煜明老法師借寺院,念一天一夜的,大家也念得很法喜,後來又增加到兩天一夜的。後來一位許秋雄居士,有一次他跟我講,他念三天兩夜,晚上還去開清潔車,精神很好。我說你們真不簡單,很勇猛。但是後來在四、五年前,這個許居士跳樓自殺了。這個真的讓我感到很意外,我說這個念的功夫這麼好,念了這麼久,怎麼會這樣?有什麼事情讓他想不開?這個我也很納悶。後來再聽老和尚講經,自己再去看經典,學習經教,發現很勇猛的念佛,他初發心的心態不對,用心用錯了,所以正面的效果沒有現前,負面的效果現前了。負面效果就是增長煩惱,愈念愈我慢,愈瞧不起人,覺得大家都不如他,他功夫這麼好,你們一個一個功夫都不如我。這個我在同修當中看很多,他功夫愈高,他那個煩惱同步的增長,到最後煩惱比那個功夫更高。這就是錯用了心,他那個心態不對。

  這個心態不對,也是江味農老居士講的,不懂得觀照。不懂得觀照,你自己有一些偏差錯誤的心態出現,你沒有發現。你沒有發現,以為是對的,然後就這樣發展下去,到最後就這樣一個結果。我們念這句佛號,你跟菩提心相應的去念,那一定達到經上講的效果。你跟煩惱心相應的心所去念,那你念到最後,真的就像灌頂大師講的,念佛念到阿鼻地獄去的,也有。那是不是念佛這個方法有問題?不是念佛方法有問題,我們用心用錯了。經上明明給我們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我們是發煩惱心,一向專念,那當然就是不但念佛沒有成佛,還念到地獄去,這個也是很冤枉的。所以這些關鍵性的經文,我們一定要了解清楚,不然你冒然的去用功,聽到至心、勇猛精進,大家來拼。拼什麼?你要拼去哪裡?還有念般舟三昧的,那很勇猛,也是他們那幾個開計程車的居士,在中和那邊有一個彈藥庫,弄了做念佛堂,他們說念般舟,我有去看過。我們台灣流行一陣子般舟三昧的。

  般舟三昧在民國初年就有很多居士在修,我在《印光大師文鈔》也曾經看過,有一個出家眾,一個法師他要去修般舟三昧,然後寫信請問印光祖師。印祖給他喝斥了一頓,印光祖師給他講,般舟三昧現在沒有人能夠修的。印祖給他講,你念佛是要了生死的,還是你要好高騖遠,學過量聖人的做法?學過量聖人就是說佛菩薩他們示現的做法。他說你自己現在的身分是什麼身分?如果你真的要了生死,你就按照一般我們凡夫做得到的,通途的做法就可以了。他說現在般舟三昧沒有人能夠修的,標榜般舟三昧那都不切實際的,好高鶩遠,或者想要得名聞利養。這個我看到印光祖師在《文鈔》對一個法師這樣的開示。般舟三昧,他們修般舟的,我就問他們,我說般舟三昧是出自於《般舟三昧經》,那《般舟三昧經》這部經典你們有沒有去深入?他們說沒有。我說,沒有,那修般舟三昧的理論方法你都沒搞懂,那你這樣修能修得成嗎?所以修到最後我看也沒有得到般舟三昧,得到口臭,得到身體有病。

  所以有一次我剛好去給一個中醫針灸、紮針,看到那個法師,般舟三昧修得最認真,他也去看病,我就不好意思給他講,「怎麼沒有得到三昧,還要來紮針?」我心裡就有數,因為看多了,看多了就有經驗,知道他修得對不對。有時候有些話他沒有問,我們也不便去講,講了他也未必能接受,我們就不方便去跟他講。如果他有向我們問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跟他講;他沒有問,我們就不便講。不顧身命,這個一定是跟了生死這個菩提心相應的心,相應的善心所你去念,那就會達到這個效果。不然,你看到人家不顧身命,你也不顧身命,人家念三天見到阿彌陀佛,你念三天可能見到一些妖魔鬼怪來了,你的心態不對,用心用錯了。

  所以在二十幾年前,我去圖書館,我的師兄悟本法師,他就是要去勇猛精進,到山上去閉生死關,要求生淨土,約我一塊去。我說這樣不好,師兄你出家比我早,你工作做得比我多,你比較辛苦,我們兩個都去,對師父、對館長都不好交代。他們都在美國,道場交給我們兩個人,只有我們兩個人,我們兩個都跑了,那這間不就關門了嗎?他說,不行,我們在圖書館工作這麼多,二十四小時待命。我們要煮飯,要輪流煮飯,煮三餐不是煮一餐,我們現在道場的出家眾只有煮一餐早餐,大家都還很計較。我跟師兄兩個人煮三餐,一個人輪一個星期,因為一個老尼師煮給我們吃,她出家很久了,煮給我們兩個吃,她煮得心不甘情不願,每餐煮飯就摔盤子,不然門就關得很大聲,然後吃飯的時候她臉都很臭。師兄說,道師,這樣吃下去我們會有胃病。他說,她出家還比我們師父早一年,她現在伺候我們兩個,煮給我們吃,她是很心不甘情不願的,不如我們來輪流煮,一個人煮一個禮拜,大家就沒話說。我說可以,我出家在佛陀教育基金會,不都是我一個人在煮飯嗎?還要買菜,還要做維那,還要錄音,還要掃廁所,包括女眾廁所我都要掃,還要做香燈、做早課、做晚課,全包了。沒有人,誰跟你輪?老和尚一講,出家什麼都要做。我們就輪流了。

  我們那個時候不是說煮飯這樣,像我們現在社團這個是享大福報,出家眾煮一餐大家都在計較,只有煮早上,中午、晚上都有人煮。我們是要煮三餐,而且還怎麼樣?有時候老和尚有一些客人他也不懂禮貌,他就是選擇吃飯時間來,也不先通知,一下子帶了好幾個。老和尚:來來來,吃飯吃飯。老和尚講得很簡單,吃飯很簡單,那些客人也就毫不客氣要留下來吃飯。我跟師兄兩個就慘了,臨時來,飯菜不夠怎麼辦?還好市場很近,我說師兄,我們分工合作,我趕快跑去市場買一些白飯回來,然後你趕快快炒,什麼空心菜,什麼菜弄一點,快炒。電話二十四小時待命,有時候師父、館長、美國那邊的居士打電話回來,他也沒有算時差,他那邊白天,我們是三更半夜,正在好睡,他電話一來不能不接,怕老和尚、館長臨時有事,電話也不敢關掉。

  後來師兄做得真的生煩惱了,他說道師,這樣不能了生死,我們出家是為了了生死,這樣二十四小時待命。他說人家在家居士還有公休假,我們是假日愈放假的時候,我們是愈忙的。他說不行不行,我要去念佛了生死,這樣下去我們不能了生死,師父講《彌陀經》不是勸我們一句佛號念到底嗎?念到海枯石爛,後來他堅決要去追頂念佛,他拿一個古代禪師追頂念佛的方法,影印很多送給居士。他就拿給我看,你看我就是依照這一張,我依照這一張到山上去念佛,我就是要了生死,不了生死我就不下山。後來,我說師兄,你講這個我也沒話講,因為師父的確這麼講的,你要了生死,我當然要支持你。我說那你先去念,你念到了生死了,再來換我上去。你先去念,你出家比較早,你做的比我多,你比較辛苦,你先去念,我留守,我留下來,我支持你去念。他說你不去,你不要後悔,你不去,我走了。

  他行李一打包,那些開計程車的居士,真的以前悟空法師還沒有出家的時候,他在石碇,他們山上有個房子,他們一些居士就給他蓋個鐵皮屋,悟空法師他的太太就煮三餐給師兄吃,包括洗衣服。裡面就是一尊佛像,他在那邊就負責念佛,吃飯的時候人家送來,衣服拿給他同修洗。念了一個月,有一天又跑回來圖書館,我看他穿著雨鞋。我說師兄,你不是不了生死不下山嗎?是不是已經了了?他說沒有,我要下來買蠟燭台。我心裡在想,你肯定念不下去了,要了生死你買蠟燭台幹什麼?我心裡在想,一定在山上待久了,太寂寞了,要下來逛街,我又不好意思跟他講。後來他又上去,這次上去沒有那麼久,一個禮拜又下來了,又要買什麼東西。再第三次,大概三天就下來了,我看也快待不住了。

  後來回來的次數就很頻繁了,那個時候老和尚跟韓館長從美國回來,師兄那天不曉得師父回來了,他又回來閒逛,被師父、被館長逮到了。逮到了,師父就叫他回來,這下被逮到,不回來也不行。回來,他還是不死心,他就私下給我講,道師,我就不相信我這個追頂念佛念不成功。我說,不然怎麼辦?你還要跑回去山上念嗎?他說不是,我到四樓書庫,我去那邊念。他就下去書庫,門一關起來,又去念了,念到吃中飯了,他也不出來。後來師父說悟本呢?我說師兄他在書庫那邊念佛。師父說,幹什麼?在打佛七嗎?我說師兄他不死心,他要追頂念佛,他說沒有念到一心不亂,他誓不罷休。師父也沒講什麼,我們就去吃飯了。到了第二天凌晨三點,因為我跟他住一個房間,在五樓佛堂有一個房間,住在老和尚隔壁,老和尚隔壁就我們兩個人住,兩張床鋪。我就聽到有人在翻抽屜的聲音,我以為是小偷進來了,後來我起來一看,師兄,我看三點。我說你這麼早起來在找什麼?他說我在找感冒藥。我心裡又有數了,大概在倉庫念佛念到睡覺沒蓋被子著涼了,我心裡就在笑了,又不敢笑出來,我在想一心不亂沒得到就先得到感冒。

  後來他還是不死心,常常不出來吃飯,就是躲到倉庫要念佛。後來師父就把我找去問了,他說你師兄到底是在幹什麼?我說師兄他念佛為了生死,師父這個不是你說的嗎?一句佛號念到底,念到海枯石爛,這樣就能見阿彌陀佛了。師兄聽師父的話,他沒錯。師父就跟我講,他說「你師兄如果不用功就沒關係,如果他真的很用功,那肯定要著魔。」我說「他怎麼會著魔?師父你講經不是講嗎?念一句阿彌陀佛佛光注照,四十里的範圍都有佛光注照,什麼邪魔外道都不敢靠近,他怎麼會著魔?」師父看到我這麼一問又更著急,他說跟你講,講不通,你有沒有開過號碼鎖的保險箱?我說我開過。他說號碼鎖如果你對了沒有對準偏一點點就打不開,對不對?我說是。他說我們修行就像開號碼鎖的保險箱一樣,你的心態有點偏差不對他就不能成就,你師兄他不用功沒問題,他一用功就一定著魔。

  師父就再問我,他到底心裡在想什麼?後來我想一想,對了,師兄他曾經頗有微詞,給我發一點牢騷,他說館長都帶悟德師去美國,進進出出的,那個時候館長說要叫他去美國,講了兩年都沒去,師兄可能心裡有這種問題。師父聽到我這麼一講,好!我明天就叫他去。這下,第二天開始辦手續,給他辦銀行存摺。老和尚、韓館長說,我們先去美國等你,你手續辦好就飛過來,我們先去那邊等你。結果大概辦了一個禮拜,手續辦好了,師兄他不想去了。不想去不行,師父叫你去,你不能不去,機票、簽證都辦好了。那個時候莊行師還沒有出家,呂國安居士,他開計程車,我們兩個人一個拖一個拉,一個拉一個推把他推上車,行李把它拿上車,然後把他送到機場,他最後一個辦手續的,把他硬推進去,最後一個上飛機的。結果送到美國達拉斯去,去做開山祖師。

  去那邊,去了大概一個月就打電話給我,「道師,你什麼時候來?」我說我沒有接到命令不能去。他說,「師父說我們一個人住一年,一年太久了,改半年」。我說這個也不是我能決定的,你去跟師父談。三番兩次就打電話來邀我去,我知道他在那邊一定很寂寞的,我心裡在想,你不是很喜歡寂寞嗎?怕人家吵嗎?到美國去語言又不通,那最好了,是念佛最好的環境了。後來打了大概半年多的電話,看到也沒有消息,後來他也死心了,就在那邊發心幫助看那個念佛堂,蓋念佛堂,住了三年半。住三年半,在美國他也混得很熟了,英語不通,加油沒錢也可以賒帳,買東西那些女黑人也很喜歡他,都可以換東西的。這是一個例子。

  後來又有一個悟相,他在其他道場出家的,是跟悟照師同期受戒,悟照師介紹他來圖書館,他原來法號叫常謙,來圖書館館長再給他取個法號叫悟相。他也去美國住了半年,什麼事都不幹,後來館長叫他回來,回來他給我講,他不住圖書館了,他要去閉死關。我說:師兄還閉生死關,你死關。他說:我非死不可。我說:你怎麼死?他說:你給我吊一個貨櫃,我就在那邊念到死,不死我就不出關。我說:你比師兄還利害,師兄還生死關,還有個生,你是死關。他說:我就是要死關。我說:我勸你不要去,師兄閉生死關都閉失敗了,你還來個死關,還要比師兄強一點。他說,不行,我一定要去閉死關。後來我被他弄得,我實在是,師父、館長都不在,道場又我在管,後來我就好好跟他談,我說好我們來談,談怎麼閉死關。我說你怎麼閉?你具體給我講好不好?他說我就找一塊地,我只要一個貨櫃。我說貨櫃,你吃飯?他說我買一個小瓦斯爐。我說你買米、買菜?他給我講,我閉死關,一個人都不見,都不見人的。我說不見人,你一個人都不要見,你自己在貨櫃裡面念佛要念到死,你飯菜吃完了,要去買飯買菜,你怎麼辦?他說我晚上出去買。我說晚上出去買,你還是會看到人,賣菜的也是人。

  我給他講,他也沒話講,後來他說反正我就是要去閉死關。我也沒辦法,好,要閉就讓你去閉。後來陳國進居士(已經往生了),真的就把他拉到台南鹿耳門,台南淨宗學會那些居士也真的給他找一個荒廢的田,沒有在耕種的,真的去給他買個貨櫃吊在田當中,他去那邊閉死關。他後來大概死關閉了三個月也沒死。老和尚到台南成功大學去講演,照了一些照片回來,回來讓我去貼在公佈欄,我一看,悟相怎麼出現在照片裡面,他不是要閉死關嗎?什麼人都不見嗎?怎麼又跑出來了?後來大概是半年就上台北來了,去租一個房子。後來經過幾年看到我,我看到他全身吊滿了水晶,大概吊了十幾公斤,吊在脖子,他衣服一拉開,密密麻麻都是水晶。他說師兄,我現在就靠這個活著,沒有這些水晶我就活不了。我心裡又在偷笑,你不是要閉死關嗎?不是想要早一點死嗎?那還怕什麼?後來他給我講,我現在專門在研究普洱茶,師兄,你哪一天來我那個地方,我泡上等的普洱茶請你。後來我心裡想一想,要閉死關、要念佛,現在改修法門,改修水晶的法門跟喝普洱茶的法門。

  這些例子看了很多,在家、出家的看了很多。所以現在如果有人要給我講,他去拼什麼死關,我大概看看他那個樣子就知道他會不會成功,大概八、九不離十。為什麼?就是老和尚講心態的問題。所以當時老和尚就給我講,叫你師兄去講一部《彌陀經疏鈔》再去閉生死關,他才能成就。他的理論方法都沒搞懂,境界也沒搞懂,這樣去肯定出問題。今天網路直播老和尚還在講,老和尚過去也講了很多次,以前李炳南老居士剛到台灣來的時候,舉辦一次精進佛七,那一次精進佛七有兩個人著魔了,還好李老師他有辦法,花了半年的時間,把那兩個人調過來。後來不敢再辦精進佛七,辦一般佛七可以,精進佛七不敢再辦了。一個人好好的來你這邊念佛,念到回去沒有得到一心不亂,變得到神經病回去,那怎麼對得起人?所以李老師給我們老和尚講,不要辦精進佛七。

  你要去精進,對這些理論方法境界一定要透徹明瞭,你去修才會修得對路,不然你修不對路。你真明白了,修不難,很容易,真的像《彌陀經》講,若一天到若七天,最長七天你就一心不亂,不難。行不難,難在哪裡?難在解,你解比較要花時間。所以佛法是知難行易。所以佛出現在世間才要天天講經說法。你真懂了,那不難,但是要講到你懂,這個真的不容易。所以你要有耐心聽課,要上課,這樣才會成就。這個勇猛心,所謂專求不懈,不顧身命,現在也有很多人他真的不顧身命,不吃不喝。我在山東海島金山寺還是有人給我講,她要勇猛精進。她給我講,一個女眾,山東的一個女眾,也還很年輕,她說她要學瑩珂法師,聽老和尚講經說瑩珂法師念三天阿彌陀佛念來了,她要學瑩珂法師。我給她看看,我說妳不適合學瑩珂法師;我給她講,妳適合學了凡,袁了凡先生,學瑩珂法師不是那麼容易的。

  瑩珂法師他怎麼念佛念個三天他能成就?他的心態跟菩提心相應。怎麼跟菩提心相應?他知道自己的業障很重,雖然出家,但是常常犯戒,知道將來一定沒有好下場,一定墮地獄的,他相信因果,怕墮地獄。他這一念心就是他的善根,所謂思地獄苦,發菩提心,會想到地獄那種苦,那種恐怖,這個菩提心他就發起來了。思地獄苦,發菩提心,他這個心態就是善根,這個善根發相,然後他勇猛精進,三天三夜不吃不睡的這樣念,他成就了,念三天成就了。另外,我看到《觀音感應錄》,民國初年在廣東有一個年輕人犯了罪,被縣長判處死刑,民國初年縣長還兼司法,現在是分開的。那個年輕人被判死刑,十天之後要執行死刑。當然,人被判死刑,再過十天就要執行,心裡非常恐懼的,但是也沒辦法。後來剛好有個法師到監獄去弘法,給大家講《普門品》,講到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若有罪,若無罪,有罪也好,沒有罪也好,你至心念觀音菩薩都能得到解脫。那個年輕人他聽到這個,他馬上就相信了,這個也是他有善根,如果他不相信也沒辦法。他就深信不疑,日夜拼命的念觀音菩薩,念到第十天,縣長要去執行死刑,把這個犯人押解出來,結果去押解看他坐在監牢裡面,已經坐化了,打坐往生,坐化了。縣長、大家看到非常感動,後來出殯還給他上香,他已經坐化。

  這個例子在新加坡,李木源居士到監獄去弘法,也勸很多死刑犯,有一些少數有善根的,他接受念阿彌陀佛,執行死刑之後都有很多瑞相。像這個年輕人,他勇猛精進,不顧身命,命都快沒有了,當然不顧身命,拼命的念觀音菩薩,唯一的生路,拼命的念。他這個是屬於無常觀,我們佛門裡面常常勸我們觀無常,無常就是死逼近了。所以印光祖師他寫一個「死」字貼在額頭上,他都勸我們,我們人要常常觀這個字,觀想我就要死了,還有什麼放不下的,還不趕快念佛,求生淨土。所以印祖他的墨寶有寫一個死,寫一個生,生就是往生西方,死就是娑婆世界這個身體死了,我們就往生西方了。這個字如果觀得起來,印祖給我們講,「道業自成」,他說學道的人念念不忘此字,道業自成,你念念不忘記這個字,時時刻刻提起這個警覺心,你這個道業自然就會成就。不管你參禪也好,學密也好,學教也好,念佛也好,這個提得起來,提得起這個觀照,你這個功夫自然就成就了。這個跟菩提心相應的,這樣勇猛精進才不會出問題。如果你跟煩惱心相應,想求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樣去勇猛精進,恐怕都墮到魔道去了。所以至心,這是第二種。

  第三種,「深心,所謂與法相應,究竟不退」。第三種是最高的,深心,深心就是於法相應,究竟不退。深心就是相應,斷煩惱,甚至破無明,與法就相應了。我們看《觀無量壽佛經》講,菩提心就是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深心就是開悟了,跟這個相應,跟法相應,這是最高的。「若人修習此懺悔法,乃至不得下至心者,終不能獲清淨善相」。這個至心,你不能得下至心,就是一心繫想不亂,好像我們講功夫成片,你沒有達到這個功夫,就見不到這個善相,見不到這個瑞相。

  蕅益祖師對至心也有註解,我們也大概講一下:「初始學習求願至心,未離散動,未伏障種,乃名字初心,故未能獲清淨輪相」。初始學習求願至心,求願就是說有這個願望,開始在學習這個至心,但是我們這個心還沒有離開散亂妄動,這個妄念還伏不住,控制不住,好像我們念佛妄念還止不住。乃名字初心,這個名字就是天台宗把佛分為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名字位初心,初心就是剛開始,我們現在剛開始在學習,在念這個佛號,你還沒有伏煩惱,就是我們老和尚常講,你煩惱還伏不住。煩惱伏不住,我們往生沒把握,要看臨命終運氣好不好,臨命終運氣好,遇到善知識大家助念,有可能會往生;如果臨命終業障現前,往生還是有障礙。所以這個是初始學習求願至心,這個不能得善相。這就說這個至心還不及格,講這樣大家就比較容易明白,還不及格。

  「第二種,中下至心者,即是攝意專精,能得欲界細住,或是初隨喜品,或是名字後心,故亦可得清淨輪相,多是冥益」。第二種至心有下中上三種,下至心就是最低的,最低的至心就是一心繫想不亂,心住了了。每一種它的功夫層次也是有等差的,這是講個大類。攝意專精,意就是意根,你的意根收攝了,你很專精的定在這句佛號上,這句佛號一提起來,所有妄念就伏住了。能得欲界細住,欲界就是我們在欲界天,三界裡面欲界天第三層天以上的,欲界未到定,有相似禪定的功夫,但是還沒有達到色界禪定的標準,這個欲界。或是初隨喜品,這是天台的隨喜品,天台宗《教觀綱宗》裡面講的,功夫的一個層次。或是名字後心,名字即佛,剛才講初始學習求願至心,他是名字初心,初就是剛開始,後心就是他後面功夫深入了,我們一般講達到功夫成片,雖然還沒有達到一心不亂,功夫成片,所以他也可以得到清淨輪相。但是多是冥益,冥就是感應還不是很明顯,暗中感應。

  「中至心者,即是成就勇猛,須在觀行後心,多分兼得諸餘好相」。中至心就是第二個,成就勇猛,他勇猛精進成就了,這個必須是在觀行後心。觀行已經是觀行即佛了,前面是名字即,名字即後心,這裡是進入觀行,而且是觀行的後心了。就是觀行位他功夫已經很深入了,我們一般講觀照功夫他得力了,有得定了,得到禪定了。所以,多分兼得諸餘好相,多分就是會比較多的,大部分他會兼得這個好相,見到瑞相。

  「上至心者,即是相應至心,須在相似初心,能感菩薩現身說法,故得究竟不退也」。上至心就是相應至心,相應至心須在相似初心,就是相似即佛最初相應的這個心,也就是最起碼要斷煩惱。斷煩惱起碼像圓教菩薩初信位,小乘初果須陀洹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這個是相似初心,最起碼要斷見惑的煩惱,這入了相似即佛,還不是真正佛,還在十法界裡面。最少要相似初心才能感菩薩現身說法,這個時候能跟地藏菩薩,其他你念任何一尊諸佛菩薩都一樣的,就能感應諸佛菩薩現身給你說法。譬如說我們修淨土法門,你見到阿彌陀佛給你說法,見到觀音菩薩給我們說法。所以見到佛菩薩給我們說法,我們就能得到究竟不退,得不退轉,現在這一生就得不退轉,這功夫就高了,這上至心功夫就高了。

  「然應之冥顯亦不須論,但必第三至心,方證不退。則前二種雖獲善相,急須修行禪定智慧,令與二觀相應可矣。不然,故業雖滅,新業還生,亦可懼也」。蕅益祖師後面這個註解再給我們說明,必須要得到第三至心才證得不退轉,前面兩種至心雖然得到善相,但是還沒有得到不退,還是會退,所以必須修行禪定智慧。《占察經》修兩種觀道,要再把這個境界提升,提升到不退,這個是講我們一般通途修行的法門。我們修淨土法門,有前面那兩種我們就可以把握往生了,往生到極樂世界就圓證三不退了,我們只要能夠做到前面講的一心繫想不亂,我們帶業往生就沒問題了,這是最起碼的。這個至心,我們以經解經,以其他的經講得比較詳細的來解釋這一段,這兩個字。我們對於至心有一個概念,不至於含糊籠統的念過去。至心,我都很至心!恐怕念到最後沒有達到經上講的效果,又再怪佛菩薩不靈,實際上是我們自己沒有真正搞懂,沒有深入。

  此地講:「發誓願已,至心稱念我之名字,亦應專念我本師阿彌陀如來」,這兩句經文,我們就知道要怎麼念,你念觀音菩薩也好,念阿彌陀佛也好,標準要至心。至心最起碼的、及格的就是一心,一心不亂,心住了了,我們一般講起碼要功夫成片,這個才達到至心的一個標準。我們能夠達到下至心,我們就有把握往生。所以修淨土它方便就方便這個地方,你念到下至心,你往生就沒問題,往生極樂世界,它就不退轉。你修其他法門還不及格,必定要斷煩惱,沒有斷煩惱都不算成就,這一生修得再好,以佛門的標準,你沒有斷煩惱,那不算成就,不及格。必定斷煩惱,你才能超越三界,破無明才能超越十法界,這任何法門都不例外的。唯有淨土法門可以帶業往生,但是帶業往生也要達到至心,起碼要達到下至心、中至心,能夠達到下至心就有把握往生,我們先達到這個目標,這個目標我們一般人都可以達到。這是念觀音菩薩名字,還有念阿彌陀佛如來,專念就專心的念,《無量壽經》佛給我們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裡意思也是一樣的。

  『然後即當誦此陀羅尼神咒』,這是誦咒之前要常常念觀音菩薩聖號,還有念阿彌陀佛,然後再來念咒。有的人說我不念咒行不行?可以,前面不是跟你講很清楚了嗎?念名字或者念佛的名號,特別在緊急的時候,有急難恐怖的時候,念名字是最方便的,你念咒那麼長,在平常可以,在緊急的時候愈簡單愈好。所以《印光大師文鈔》就有居士問他,那個時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中國,正在打仗,這個人現在還在講話,等一下可能就被炸成肉醬。所以大災難來了,人人自危,不知道什麼時候生命就消失了。所以當時就有人提出要念「楞嚴神咒」來消災,去請教祖師。祖師說現在是什麼時候了,念楞嚴神咒,認識字的人、有學過的人他會念,那只是少數人會念,多數人他不會念,那何不提倡大家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這連小孩子都會念,希望全國的人大家都來念,那效果才好!你念咒只有幾個人會念,其他的人統統不會念,那個力量很有限,而且愈急的時候愈簡單愈好。所以我們聽到古大德講,「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就是這個道理,你愈緊急愈簡單愈好。

  平時我們做功課可以念,前面兩句經文就是告訴我們,平常你要多念佛、多念觀音菩薩。然後它這裡講每一天念咒的遍數也不是很多,「然後即當誦此陀羅尼神咒,一宿誦滿五遍」。一宿就一個晚上,也就是你一個晚上念五遍,念五遍的時間也不會太長。《大悲咒》我們在灑淨的時候念五遍,大概半個小時。一宿念滿五遍,『除滅身中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這個功德利益不可思議。但是前面講我們平常就是多念佛,多念觀音菩薩聖號,然後一天念五遍,這樣你就能「除滅身中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這個功德利益實在是太殊勝了。但是我們要知道「至心」這兩個字,這兩個字是關鍵。不然你說我念了這麼多,怎麼好像一個罪也沒消滅,到後來又怪佛菩薩講的是不是有問題。我們要知道,關鍵在至心,我們是達到什麼樣的至心,在《占察經》給我們解釋得非常詳細。

  我們現在雖然沒有達到至心,我們散亂心在念還是有感應,只是感應沒那麼明顯。你心愈靜愈定,感應才會愈明顯。就好像我們這個水,我們這個心像水一樣,我們現在這個波動、波浪那麼大,菩薩應我們看的是模模糊糊,不太清楚。如果你愈平靜,那就愈明顯,愈平靜愈明顯,到了完全平靜,一絲毫都沒有障礙了。這個至心也可以說我們心定了。心浮氣躁這個心,跟心平氣和你去念那就不一樣,跟你心浮氣躁去念不一樣。我們念佛是要念到心定下來,定心,定就開智慧,自然就相應。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一段。下面都是講誦咒、念佛菩薩殊勝的功德利益,我們下星期一再繼續來學習。請合掌,我們來念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阿彌陀佛,謝謝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