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沙彌律儀要略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集)  2013/10/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1-006-0002

  《沙彌律儀要略》。諸位同學大家好,請大家翻開課本第一頁。課本,我們現在用的是《沙彌律儀要略》三種合刊。前面第一個部分就是蓮池大師的《沙彌律儀要略》,後面有上淨下空老和尚他節錄《沙彌律儀要略增註》,這個很早了,大概二十幾年前在美國節錄的。後來澳洲淨宗學院悟全法師,他也在《要略增註》做了節錄。這個課本我們從第一頁,昨天我們從第一頁學習,請看第一頁倒數第三行:「上篇戒律門」:

  【佛制出家者。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禪。是故沙彌剃落。先受十戒。次則登壇受具。】

  到這裡是一段,昨天我們學習到這一段。在上篇戒律門,『佛制出家者』,這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制定出家的人;善導大師講了,一尊佛制定的,就代表所有一切諸佛制定的,所謂佛佛道同。此地講的佛是指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在這個地球上,三千年前在古印度示現成佛。悉達多太子示現成佛,佛號叫釋迦牟尼佛,是我們這個時期,在我們人間示現的一尊佛,在這個時候來教化眾生。「佛制出家者」,佛弟子有在家、有出家,我們一般講四眾弟子,出家二眾、在家二眾,出家男眾、女眾,在家男眾、女眾,一般講四眾弟子。在家弟子入佛門必定先受三皈依,成為三寶弟子,依三皈依來修學。出家弟子三皈依之外還要受戒,弘一大師在《講演錄》裡面給我們講,剛剛圓頂還不能受沙彌戒,要先受五戒。我們一般講三皈五戒,這個五戒不但是在家居士受持,出家眾也要受持。

  五戒,在家跟出家,它的第三條戒,出家跟在家不同的,在家是不邪淫,出家是不淫。不邪淫就是在家弟子他可以結婚,但是不能有外遇,這個就不邪淫。出家眾是不能結婚的,所以規定不淫。同樣是五戒,這條戒跟在家居士不同。所以出家必定受三皈五戒,在家居士他受三皈不一定要受戒,出家人除了三皈之外要再學戒律。『五夏以前專精戒律』,「夏」是結夏安居,我們前面跟大家簡單報告過,古印度每一年農曆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這三個月是雨季,到外面托缽不方便,所以佛就利用這三個月的時間,大家可以住在一個地方,不用出去托缽,可以接受外面居士送飲食來僧團供養,大家利用雨季的時間,與佛陀在一起進修;平常在外面弘法的佛弟子,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向佛請教,所以佛陀時代都有結夏。現在在我們佛教當中也有結夏的,但是在中國佛教並不很普遍,有些寺院他有辦結夏安居。所以五夏也就是五年的意思,我們一般講五年學戒。

  「專精戒律」,這句話也非常重要,我們學佛的人不管在家出家,往往對戒律疏忽了。像我自己就是一個例子,年輕的時候接觸到佛法,在家的時候接觸到佛法,皈依了,聽經,喜歡聽經,但是對戒律這方面也就不知道了,以前也沒有人講這個戒,講戒的人非常少。早年聽經,講經的法師還有幾個,早期聽淨心法師,現在也是老法師,他年紀跟家師淨老和尚差不多,同樣是臨濟寺出家的,他講台語的,講《阿含經》,還有賢頓老和尚他也講經,心田老法師也講經,這些法師現在都是老法師,講台語的。後來十九歲遇到我們淨老和尚,在台北市蓮友念佛團講《楞嚴經》,那是第一次聽淨老講經,後來聽經就一直聽到現在。後來出家,家師淨老和尚就叫我跟日常法師學戒,就是在佛陀教育基金會,在台北市杭州南路這裡。那個時候我們淨老和尚請日常法師住在佛陀教育基金會,日常法師他是學密教的,藏傳密教,藏傳他是屬於黃教。藏傳的密教它有分黃教、紅教、白教、黑教,黃教的這一派是從宗喀巴大師傳下來,宗喀巴大師在世特別提倡戒律。日常法師他學黃教,自然對戒律這方面就比較重視。所以淨老和尚請他到基金會教學,教戒,我一出家就叫我跟他學。

  我出家沒幾天,果清法師他也慕名來跟日常法師參學,住了一個月。我記得我剛出家十幾天簡豐文居士(就是提供佛陀教育基金會的齋主),簡豐文居士他開車送日常法師、果清法師還有我一個,載我們到台中去看李炳南老居士,看李老師。那個時候李老師九十五歲,他九十七歲往生的。後來,果清法師住了一個月,他就離開了。離開之後,我記得隔了兩年,煮雲法師往生,館長那時候不在,我們淨老和尚也不在,我跟悟本師兄兩個人代表去參加他的告別式,在參加告別式有碰到果清法師。又碰到一次,這個大概在二十七年前,以後也就沒有再碰面了。最近,好像是今年年初,果清法師突然到香港拜訪淨老和尚,他們已經三十幾年沒見面。我們淨老和尚還在台中學經的時候,李老師辦一個經學班,兩年的,有八個學生,當時果清法師還沒有出家,他也參加那個班,學了兩年;後來他出家了,專攻戒律,到現在三十幾年。所以他去拜見淨老和尚,他們已經三十幾年沒有見面,因為當時在台中他還是在家居士,還沒出家,參加經學班。後來他出家,出家之後住在南投正覺寺,他的剃度師父護持他,道場也就交給他,護持他學戒,一直到現在,聽說現在跟他學的學生有六十幾位。這我在二十幾年前就有聽說了,也一直沒有因緣再去見到果清法師。最近,我們淨老和尚跟果清法師碰面,對他非常的讚歎,他學戒也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學了三十幾年,在戒學上有相當的成就。所以去年我到美國洛杉磯淨宗學會,聽說亞特蘭大淨宗學會也果清法師去講課。現在大家都稱他律師,這個是專攻戒律。

  這裡講的五夏,一般就是五年。所以佛定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五年,就是最少你要修五年,在這五年當中先專精戒律。這個五年當中不要學其他的,先學戒律,「專」就是專門學戒,「精」就是不再夾雜其他的。『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禪』,「五夏」就是五年學戒,學了有基礎,才可以去聽教,「聽教」就是聽講經,或者去「參禪」。聽教代表解門,參禪代表行門,在蓮池大師那個時代禪風還是很盛,所以以禪來代表修行,行門。這個代表當然包括其他的修行的法門,像我們念佛,參禪、念佛、持咒、修止觀,種種法門都包括在這裡面,前提要先有五年學戒的基礎。

  我們接著看下面,『是故沙彌剃落,先受十戒』。這是沙彌,沙彌剃度必須先受這十條戒。但是我們現在一般寺院剃度沒有先受這十戒,這個十戒一般都是戒壇受的,就是報名去受三壇大戒,像現在傳出家戒,第一壇就是沙彌戒,第二壇比丘戒,第三壇是菩薩戒。現在一般剃度沒有先受十戒,等到報名去受戒才一起受,現在一般的情況是這樣。所以現在受戒只有形式,實質上也沒有得到戒。因此弘一大師在《講演錄》講的,剃度先受五戒,這在經律上也有依據的。先受五戒,出家的五戒,三皈五戒,這個也是正確的,這些都有它的依據,並不是隨便講的。所以剃度照理講應該先受十戒,如果照弘一大師講,先受三皈五戒再受十戒,這樣一步一步來學習。受了十戒,就是學沙彌戒,出家先學沙彌戒。

  『次則登壇受具』,剃度先受十條戒,也就是說先學這十條戒,這十條戒學會了之後,然後再登壇受具足戒。沙彌也分三種,第一個是驅烏沙彌,驅烏沙彌就是年紀很小,大概六、七歲,他能夠趕烏鴉,以前道場有曬稻穀,烏鴉會來偷吃稻穀,如果能趕烏鴉就可以幫他剃度,他能給常住做一點事情修福,年紀還很小,他的工作就是驅烏,其他工作他也不能做。十四歲到二十歲叫應法沙彌,就是應該學沙彌戒的年紀,應法沙彌。二十歲才剃度的,一直到七十歲以上,叫名字沙彌。因為年齡超過了,應該受具足戒,二十歲就要受具足戒,年齡超過;年齡超過也要補習,也要從沙彌戒來補習,所以叫名字沙彌。名字沙彌就是他應該要受具足戒的年紀,但是如果你沒有先學沙彌戒,也沒有辦法去學習具足戒。所以這裡講,「是故沙彌剃落,先受十戒」,要先學沙彌十戒,然後再登壇受具。沙彌十戒學會了,能夠受持了,再登壇受具足戒。我們接著再看下面:

  【今名為沙彌。而本所受戒。愚者茫乎不知。狂者忽而不學。便擬躐等。罔意高遠。亦可慨矣。】

  這個一段話是蓮池大師感嘆的話,蓮池大師出現在世間,是中國明朝末年那個時代。在中國佛教稱為明末四大師,蓮池、蕅益、憨山、紫柏,明末四大師,中興佛教。當時在佛門很多出家人都不知道要學戒,你看明朝末年到現在是民國一百零二年,這個當中有四、五百年,四百多年,四、五百年前佛門當中已經對戒不太重視了,所以蓮池大師才會講這個話。『今名為沙彌』,自稱沙彌,『而本所受戒』,我們現在出家也都去受了三壇大戒,不但受了沙彌戒,還受了比丘戒,還受了菩薩戒。比丘戒、菩薩戒先不談,先說沙彌戒。本所受戒,『愚者茫乎不知』,「愚」就是愚痴,沒有智慧,他去受了三壇大戒,你問他第一壇是什麼戒?沙彌戒。沙彌戒是講什麼?現在很多人去受戒,你去找幾個來問,可能能夠答得上來的人就不多了,有的甚至都完全不知道。完全不知道,我們就可以說是糊裡糊塗受戒。受了什麼戒?受個糊塗戒,什麼都不知道,現在這種情況非常多。所以每一年,你看戒壇開戒,受完戒回來,他也什麼都不知道。這是愚者茫乎不知,愚痴的人很茫然,他什麼也不知道,什麼叫沙彌十戒,沙彌戒二十四門威儀都不知道,都不懂,何況比丘戒、菩薩戒,那更不懂了。所以說「愚者茫乎不知」。

  『狂者忽而不學』,「狂」就是說他有智慧,他也很聰明,「忽」就是疏忽,他疏忽了,或者講輕忽,輕是不重視,輕忽就是不重視,這一類是狂。他頭腦比較好,出家受了戒,不學戒就要學經教,學講經說法,要去參禪、要學密,要學很多很多。所以最近果清律師今年年初去看我們淨老和尚,淨老和尚知道他現在對戒律非常有成就,他們同樣是在李老師門下學習的,當然有這種因緣,有這個關係,同出一個師門。在我們淨老和尚最近這幾年,鍾茂森博士後來在香港跟暢懷老法師,中華佛教圖書館暢懷老法師出家了,法號定弘,定弘法師。他經講的也不錯,跟我們淨老和尚學習經教,聽經也很多年了,他自己也出來講經,講得非常不錯。果清律師去拜見我們淨老和尚,我們淨老和尚就送定弘法師到台灣正覺寺來跟他學戒。我們淨老和尚跟他講,他說:你經講得再好,如果你沒有學戒,以後人家會批評,你對戒完全不懂,你整個形象就掉下來了。所以勸他先來學戒,補習這個功課。所以不可以不學習。沒有智慧的人,他不知道要學習;有智慧的人他知道,他不學,這個就變成狂,狂妄。所以「狂者忽而不學」,他輕忽了,不學習。

  『便擬躐等』,「躐等」就是跳過去。三學戒定慧,經教是定學,包括所有的法門,包括我們念佛法門都不例外,經教是定學,論藏是慧學。現在戒學不學了,一下子學經教,一下子就要修定,沒有戒就得不到定,包括我們念佛法門也不例外,念佛法門也是修定,一心不亂就是定,要躐等,修學就不能成就。要跳過去,躐等就好像跳過去,我戒不學了,我現在學定,再來學慧,跳過去。沒有戒定,那個智慧不是般若智慧,那個叫世智辯聰。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講的,沒有戒定的智慧那不是真智慧,都變成知識了,不是智慧。像一般現在在佛學院,佛教大學,或者大學裡面的佛教哲學這些課程,學了這些考據,寫論文也能拿到一個佛學博士這個名銜,但是不是智慧,那是知識。知識解決不了生死的問題,智慧才能解決生死問題,這點我們必須認識清楚。我們學佛目標,第一個是要先了生死出三界,最終目標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不管修哪個法門都是同樣這個目標,必須先認識清楚。

  這裡不按部就班來學,『罔意高遠』,戒不學了,要來學經教,學種種法門,這個叫罔意高遠,一下子要跳到很高的,這個是空中樓閣不能成就。所以我們看淨業三福,淨業三福是佛在《觀無量壽佛經》給韋提希夫人講的,韋提希夫人遇到家庭的變故,她的親生兒子要殺父害母,奪取王位,她遭遇到這種家庭變故,當然傷心到極處,覺得這個世間沒意思。自己親生兒子都要把父母給害死,活在這個世間還有什麼意思?所以請求釋迦牟尼佛給她介紹,有沒有那個世界很清淨的,完全看不到不好的事情,也看不到惡人,聽不到惡聲。她說如果有那個世界,我要求往生到那個世界,不想住在這個娑婆世界了。韋提希夫人平常也聽佛講經,應該也曾經聽過佛講到有他方佛的清淨世界,但是以前沒有遇到這些家庭變故,沒有很認真的去請問佛這樁事情,現在遇到這種大逆境,就來找佛,請佛給她介紹有沒有那個世界?佛以神力把十方諸佛淨土都現在她面前給她看,讓她自己選擇,後來韋提希夫人選擇了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她選擇這個。選擇之後,就請教佛,她要怎麼修學才能往生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後來,佛就給她講十六觀法。

  十六觀,第一觀到第十二觀是講觀想念佛,第十三觀是觀相念佛,第十四、十五、十六是講九品往生,修學的方法。佛在還沒有跟她講這個十六觀之前,先告訴她,你要修十六觀之前要先修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一福是人天福。第一福,現在我們淨老和尚以《弟子規》來具體落實「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兩句經文;以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來落實第三句「慈心不殺」;以佛家的《十善業道經》來落實「修十善業」。我們淨老和尚這十幾年來提倡儒釋道三個根,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所以過去我們讀淨業三福,早年我們淨老和尚也講過,只知道有這個概念,應該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第一福,具體怎麼做?不知道。最近這些年淨老和尚提出這三個根,我們就有一個下手處,具體下手的地方,有個學習的依據,不至於像以前只是一個概念。

  第一福是人天福,有了人天福這三個根的基礎,就可以提升到第二福,第二福第一句是「受持三皈」。你看三皈依,現在大家都知道入佛門要先受三皈依,佛門早晚課都要打三皈依,三皈依是學佛最基本的指導原則,不能忘記,不能違背,違背了就不是佛弟子,就不是三寶弟子。受持三皈在淨業三福擺在第二福的第一句,這個意思非常明顯,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有第一福的基礎,我們淨老和尚提倡這三個根的基礎,落實了這三個根,才真正有資格來入佛門受持三皈依,它的標準、它的條件在這裡。所以現在在家、出家,大家都受三皈依了,但是前面第一福這個基礎還沒有,沒學過,還做不到。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勸我們四眾同修要補習這個功課,補習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要補習這個功課。所以我們現在可以說在家、出家都是掛名的佛弟子,如果要成為實質的佛弟子必須要有這三個根的基礎。所以第二福第一句是受持三皈,有了三皈依,落實三皈依,才能受戒。受戒,從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你看,「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個不犯威儀在《沙彌律儀》裡面就是二十四門威儀。戒,我們不要講太高,就講沙彌十條戒,或者再講標準低一點五戒,這個二十四門威儀落實了。有前面第一福、第二福的基礎,就可以提升到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讀誦大乘就是學經教,學習經典,或者參禪、學密、修止觀,修種種法門,有了基礎。所以淨業三福,佛在《觀無量壽佛經》給我們講,給韋提希夫人講就是等於給我們大家講,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句經文,我們不能囫圇吞棗輕易給它看過,以前我就犯這個毛病,常常讀、常常念,但是我總有一個概念,三福應該是助修的,我們念佛才是正修、正因,這是助因,幫助我們念佛的。因為以前聽我們淨老和尚講經,在經教註解裡面,祖師大德也都提出念佛是正因,修善是助因,幫助的。最近我們淨老和尚提倡這三個根,我再仔細去思惟淨業三福,才注意到佛講這個淨業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我們現在修淨土是修淨業。其實淨業,所有的法門都修淨業,只是用的方法不一樣,都是要讓心達到清淨的,目的是一樣的,方法不一樣,目的是一樣。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我注意看正因這兩個字,它這個不是講助因,佛明明講的是正因。從這個地方,我自己就體會到了,為什麼我們現在不管修哪個法門都沒有效果,修了很多年沒有成績、沒有效果。我們念佛人念了幾十年,也達不到一心不亂,不要說事一心、理一心,就連個功夫成片也達不到。有的人甚至很用功的念佛,他還是沒達到功夫成片的目標,為什麼?我們再看看淨業三福,我們就明白了,沒有這個三福的淨業正因,怎麼修都不能成就。所以佛在還沒有跟韋提希夫人講十六觀法之前,為什麼先給她提出淨業三福,他的道理就在此地。這個意思也很明顯,如果你沒有淨業三福的基礎,給你講十六觀法沒有用,你也修不成。你必須具備這個三福,再給你講十六觀。十六觀看你自己要選擇觀想、觀相或者九品往生,都可以。所以我們不能疏忽掉三福。

  沙彌十戒,我們在淨業三福,這三福就像三層樓,沙彌十戒是在第二福,第二福如果沒有第一福的基礎也學不好;不要說沙彌十戒,就連三皈五戒都要有第一福的基礎,沒有第一福的基礎,連個三皈依都不能落實,那戒就更談不上。因此,我們淨老和尚最近些年,特別特別強調這三個根,他的道理就是根據《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第一福修學。我們不管修學哪個法門,最起碼也要具備第一福的基礎,這樣來修學才會有真正的成就。如果沒有具備第一福的基礎,不管修什麼法門,都是結結緣、種善根,這個功德利益有,但是這一生不能成就,要等來生來世。我們哪一生哪一世能夠去落實三福,那個時候就成就了。我們希望這一生有所成就,這個三福的基礎不能夠疏忽不學,疏忽不學,那這一生又要空過,這個非常重要。所以我們現在,我們淨老和尚給我們講,一般在家居士他只要求三個根,就是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出家眾除了這三個根還要加上《沙彌律儀》,出家人是四個根,在家人三個根。《沙彌律儀》也通前面的,這個在第二福。第二福一定包括第一福,第一福不一定有第二福,第二福一定有第一福。如果說我學會第二福,但第一福我都沒有,這個也落空了,這個也不可能這樣的。

  所以,「罔意高遠」,一出家就要參禪、要學密、要學教,這個叫罔意高遠。現在我們看到很多,特別是年輕的出家人,有的人去學一些學術,甚至到世間的大學去念書。如果要到世間的大學念書,那何必要出家?不用出家,在家就可以去學。出家的身分要學什麼,他都不知道;有的人他知道,他不願意學,這個就叫愚狂。『亦可慨矣』,「亦可慨矣」就是蓮池大師感慨的一句話。我們接著看下面:

  【因取十戒。略解數語。使蒙學知所向方。好心出家者。切意遵行。慎勿違犯。然後近為比丘戒之階梯。遠為菩薩戒之根本。】

  這一段是蓮池大師說出來,他為什麼節錄《沙彌律儀要略》因緣給我們說出來,因為他看到當時很多人,愚痴的人他不知道要學,頭腦比較聰明的,他知道,他不學。因此他就把《沙彌戒經》取十條根本戒,『略解數語』,「略」就是簡略的,解釋幾句話,不是很詳細的。『使蒙學知所向方』,「蒙學」就是啟蒙,剛開始學、初學的知道一個方向,知道自己出家的身分應該學什麼,從哪裡開始,有個方向。『好心出家者,切意遵行,慎勿違犯』。你發好心出家,什麼叫發好心?他真正想修行,想超越三界修行證果,在我們念佛來講,要真正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發這個心來出家的,這叫好心出家,不是為了名聞利養來出家的。如果為了名聞利養,要做寺院的主持,要得到名、要得到利,發這種心來出家,那就不是好心出家,那是惡心出家。好心出家的人,他會接受,因為他的目的是要修行的,不是為了求名利的;但是不懂、不知道,沒有善知識來指導,他不知道。所以這裡蓮池大師勸好心出家的人,要「切意遵行」,切是懇切,意是心裡,你的心要懇切,遵照佛在戒經上的教戒來修行,「慎勿違犯」,慎就是謹慎、保持,不要違背,不要去犯這個戒。『然後近為比丘戒之階梯,遠為菩薩戒之根本』。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學會了,就可以去受比丘戒,比丘戒也才有辦法去學習。學了比丘戒,「遠」就是再更進一步,再受菩薩戒,修菩薩戒的一個根本,這個非常重要。

  好,我們這一節的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一段。下一段,我們下一節課,再跟大家一起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