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五戒相經箋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三集)  2010/6/16  中國山東省海島金山寺  檔名:WD11-003-0063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的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五戒相經箋要》,以及弘一大師的《補釋》、廣化老法師的註解,已經跟諸位同學學習過一遍,這個經我們在上一次已經圓滿了。今天我們接著再把《五戒相經箋要補釋》後面,弘一大師有附錄《新集受三皈、五戒、八戒法式凡例》,就是弘一大師編輯的,為大家受三皈依、受五戒、受八關齋戒,這樣的一個儀式,附錄在《五戒相經箋要補釋》後面的,我們今天跟大家一起來學習這一部分。

  首先在前面,弘一大師有寫一篇序,這篇序很短,這個序文是《五戒持犯表記》序。「曇昉」,曇昉是弘一大師的別號。我們大家如果讀過弘一大師的著作,以及看到他的墨寶或者他的印章,我們就知道,他的外號一百多個,非常多,這個是他的外號之一。我把這個序文念一念:「壬戌歲晚,幻居永寧,研尋毗奈耶藏。輒以時暇,檢靈峰《五戒相經箋要》,旁參有部律文等;纂輯《五戒持犯表記》一卷。區分章節,排比表相,悉出創作,意在簡要。草稿既就,庋置箱篋。比以孟由居士勸請弘布,乃披舊冊,略事修治;並增《三皈略義》、《八戒略義》二篇,敬貽來世。冀抱甕燋火,倘有微益。歲在癸亥磨祛月黑分褒灑陁日,學律沙門曇昉書。」這一篇是一個序文。這篇序文主要是給我們說明,他編《五戒持犯表記》,區分章節,他的用意就是在簡單扼要。草稿整理好了,他就放在箱子裡面。後來一個孟由居士勸弘一大師,要把這個東西來弘揚、來流布。大師再把草稿拿出來,加以修治整理,增加《三皈略義》、《八戒略義》,就是三皈依大略的意義,以及八關齋戒大略的意義,增加這些,增加這兩篇。主要也是讓後來的學者,能夠得到三皈、五戒、八戒的功德利益。

  我們接下來就來看《新集受三皈、五戒、八戒法式凡例》,弘一大師集,他編輯的。這個裡面一共編了有十段,他編了十個段落,我們先來看第一段。

  【一、五戒八戒,當分屬於小乘;然欲秉受戒品,應發大菩提心。未可獨善一身,偏趣寂滅,雖開遮持犯不異聲聞,而發心起行宜同大士。清信之侶,幸其自勉。】

  這個是第一段。第一段首先給我們說明,五戒跟八關齋戒,它的性質分屬於小乘,就是這個戒是小乘的戒法。「然欲秉受戒品」,然就是我們要發心來受五戒,或者發心受八關齋戒;「應發大菩提心」,這個是勸我們要發大乘菩提心,大就是大乘,大菩提心就是大乘菩薩發的心,這個就是大菩提心。發大菩提心,我們平常作功課,或者作法會、誦經完,念的四弘誓願,四弘誓願就是發大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第一願;第二願,煩惱無盡誓願斷;第三願,法門無量誓願學;第四願,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個四弘誓願,所有佛菩薩發的願,都離不開四弘誓願這個原則。這個是應該發大菩提心。

  「未可獨善一身,偏趣寂滅」。這是告訴我們,不可以只求自己解脫,自己獨善一身。偏趣寂滅就是希望自己得解脫了,就住在涅槃裡面,他不想發心度眾生,這個就變成小乘心。這是勸我們應當發大心,不管你受五戒、八戒,雖然這個戒是屬於小乘的戒法,但是你發的心要發大菩提心。大菩提心就是要度眾生,不能獨善一身,不能只求自己得解脫就好,不發心、不發願度眾生,這樣就會偏趣寂滅,住在偏真涅槃裡面,這個是不究竟的。這是大師首先勸我們。「雖開遮持犯不異聲聞,而發心起行宜同大士」。就戒相來講,開遮持犯跟小乘聲聞戒沒有兩樣,在事相來講是沒有兩樣的,但是你發心、起行要跟大士一樣。大士是菩薩的另外一個稱呼,所以我們稱觀音菩薩也稱觀音大士,彌勒菩薩稱彌勒大士,大士就是對菩薩的稱呼。菩薩就要發大菩提心,要自利利他,不可以只求自利,不利他。這個就是勸我們發心。發心起行,我們的行為、我們的發心應該要跟菩薩大士一樣,不能只求自了,不發心度眾生。「清信之侶,幸其自勉」。清信士就是我們一般在家出家修行的,有清淨信心的這些道侶,自己要勉勵自己,要發大菩提心。

  第一段主要是勸勉我們,雖然受小乘戒(五戒、八戒是小乘戒),但是發心不能只有發小乘心,要發大菩提心。實在講,你發心如果是大菩提心,小乘戒也就變成大乘戒,雖然在事相上是屬於小乘,但是你的心量是大菩提心。所以這個戒會隨著你的心量成為大乘的菩薩戒。這是第一段,勸我們要發心,第一段。第二段講:

  【二、皈戒功德,經論廣讚。汎言果報,局在人天;故須勤修淨行。期生彌陀樂土。】

  這個一段就是受三皈五戒,或者受八關齋戒,在經典或者這些論典裡面,都有廣泛的讚歎。「汎言果報」,如果講受持皈戒功德的果報,「局在人天」,局就是局限,在人天福報。你受三皈五戒、八戒,你來生來世不會墮三惡道,會生到人天兩道,修的好一點生到天道;修的比較差一點,再到人道來,這是講果報。人天的果報不究竟,還在六道裡面輪迴,雖然比三惡道好,但是不究竟,還是有苦,還是無常的,不是真實的。「故須勤修淨行」,就是因為這個緣故,必須勤奮的來修淨土這個行門。「期生彌陀樂土」,期就是期望,往生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這個國土。這是勸我們修淨土。

  我們受三皈五戒或者八關齋戒,我們要把這個功德迴向求生淨土,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往生西方淨土,我們就圓滿了,一生成佛,不但超越六道,同時也超越了十法界。淨土法門帶業往生,它的特色就是在凡聖同居土。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只有人天兩道,沒有三惡道。而且往生到西方淨土的人個個都無量壽,身體都是蓮花化生,紫磨真金色身,沒有生老病死。雖然也是人天,但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人天這兩道,它是跟其他諸佛世界不相同的,其他諸佛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人天善道,有輪迴,壽命都有限的,而且有三惡道,這個是最大的不同。因此大師在此地勸我們,不要求我們這個世界的人天福報,應該要念佛發願,把這個功德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宋靈芝元照律師云:一者,入道須有始;二者,期心必有終。言有始者,即須受戒,專志奉持。令於一切時中,對諸塵境,常憶受體。著衣喫飯,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不可暫忘也。】

  這個一段,弘一大師引用宋朝靈芝元照律師的話來給我們講。宋朝靈芝元照律師講:「一者,入道須有始;二者,期心必有終」。入道必須有個開始,我們要想修道、要想學習,必須有一個開始。第二個,期心必有終,期就是期望,終就是有個目的,我們期望修學能夠達到我們希望達到的目標,有一個終極的目標。「言有始者,即須受戒,專志奉持」。這是給我們講入道須有始,有個開始,我們現在想要修道,要有一個開始。開始從哪裡下手?即須受戒,專志奉持。我們一開始就必須要先受戒,受了戒之後要專志,專心一志來奉持,奉就是依教奉行,持就是保持,不讓它失去。怎麼保持?怎麼奉行?「令於一切時中,對諸塵境,常憶受體」。一切時就是我們一天二十四小時,我們面對的就是六塵的境界,我們六根對著六塵,在任何時候,常常憶念我們受的這個戒體,我們現在已經受戒了,不能忘記。「著衣吃飯,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不可暫忘也」,就是不能忘記,也就是要常常放在心裡。這個是我們受戒要在生活當中去持戒,保持這個戒,不要忘記了。

  【言其終者,謂歸心淨土,決誓往生也。】

  終就是所謂歸心淨土,決定發誓願往生西方,這個是終。我們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我們的目標。我們開始就是要受戒,專志奉持。這一段也很明顯告訴我們,持戒念佛,重點就是持戒念佛,求生淨土。下面給我們再說明,為什麼要發願求往生西方淨土?

  【以五濁惡世,末法之時,惑業深纏,慣習難斷。自無道力,何由修證?故釋迦出世五十餘年,說無量法,應可度者,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因緣雖多,難為造入。唯淨土法門,是修行徑路;故諸經論,偏讚淨土。佛法滅盡,惟《無量壽經》百年在世。十方勸讚,信不徒然。】

  這一段也很明顯給我們說明,為什麼我們要發願求生淨土,因為我們現在是生長在五濁惡世,末法之時。這個五濁惡世,我們念《彌陀經》大家都有念過: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這個五種在我們現在末法時期,可以說濁惡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在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講五濁惡世,在三千年前的人,他的感覺還不是很明顯;到了我們三千年後的今天,我們再看看《彌陀經》講的五濁惡世,感受就非常非常的明顯了。我們生長在末法時期,五濁惡世,這樣的一個環境。「惑業深纏,慣習難斷」,惑就是迷惑,迷惑就造業,深深的被惑業所纏縛;慣習難斷,慣就是習慣,煩惱習氣很難斷。我們學了佛的人,學到佛的正法,聽到經教,明白了,知道要斷煩惱、斷習氣,但是往往力不從心,很想斷,也知道煩惱是不對的,但是慣習難斷,不好斷。這個是講我們接受到正法的,特別長期聽經的同學,大家都會有這種感觸。我們想一想,我們接觸到正法,長期聽經教、接受經教的薰習,我們要斷這些煩惱、慣習都相當的困難。其他的,他沒有接觸到正法,雖然很多人學佛,甚至出家,他沒有因緣遇到善知識,沒有因緣在經教裡面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接受的知見都是邪知邪見,這個就更談不上斷煩惱;不但談不上斷煩惱,而且煩惱是不斷的增長,有增無減。沒有學佛的人,那又更不用談,更談不上;邪知邪見的,又更談不上。可見得在我們這個世界修行,有相當大的困難,有相當大的阻力。

  所以,「自無道力,何由修證?」自己沒有這種修道的能力,怎麼有辦法修行證果?這是說明我們在這個世界修行,他的困難度。你一生當中要超越六道生死輪迴,這個第一個階段就很難很難達到,不要說證阿羅漢,證個須陀洹果都達不到。如果證得須陀洹,雖然還沒有了生死出三界,但是他已經得到位不退,他出三界的時間是可以預期了。在《四十二章經》佛給我們講,人間天上七次往返,一定證阿羅漢,他這個時間可以確定了。在還沒有證初果須陀洹(大乘圓教初信位)這個地位,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之前,你怎麼修、修得再好,都是進進退退,沒有辦法了生死。最起碼的初果、初信,我們在一生當中都很難達到,所以自無道力,何由修證?

  「故釋迦出世五十餘年,說無量法,應可度者,皆悉已度」。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現在世間,說了很多很多法門,因緣成熟的,出現在佛的那個時代,已經得度的,都證果了。佛滅度之後,正法時期一千年當中,有緣遇到佛法,跟佛的學生學習,也有很多證果的,也得度了。還沒有得度,也給他們作得度的因緣,跟他們種善根、結緣。「因緣雖多,難為造入」。因緣也非常多,但是你學習要能夠入門(造入就是我們講入門)也很難。最近我們淨老教授常講,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十六個字徹底放下了,才到佛門的門口,還沒有入門,還不及格。現在要我們放下這十六個字,我們都做不到,做不到不但沒有入門,我們都還沒有走到門口。如果這十六個字真放下了,我們已經到了門口,但是還沒有入門,入門就是要斷八十八品見惑。在一般法門來講,你放下這十六個字,也就是說還不及格,斷見惑才算入學了,入小學一年級,開始上學,及格了,被錄取了。斷這十六個字算是預備的,還不及格,在所有的法門來講,這個都不能脫離三界六道的。

  但是修淨土法門,如果你能放下這十六個字,淨土法門就錄取了,阿彌陀佛這個法門就錄取了,你就及格了。修其他法門不行,不及格。修西方淨土這個法門,可以帶業往生,你沒有斷見思惑,可以帶業。你只要把這十六個字放得下,信願念佛求生淨土,肯定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雖然還沒有證果,但是到了那個世界,你就有進無退,一生成佛。那個世界沒有讓你退轉的因緣,壽命是無量壽,衣食自然,你也不要為了衣食住行,一天到晚操心、勞碌奔波;又有佛菩薩、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天天給我們講經說法;又可以到十方世界去供佛聽法,雖然沒有斷惑,到那個環境去,沒有多久,你自然這些惑業就斷了。就是說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沒有能力斷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帶這個惑業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那邊再斷,去那邊助緣殊勝,環境好、老師好、同學好,去那邊再斷,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這個是淨土的特色,它的殊勝。所以淨土法門是修行的徑路,我們修行很近的一條捷徑。「故諸經論,偏讚淨土」。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很多大經大論都讚歎西方淨土。

  「佛法滅盡,惟《無量壽經》百年在世」。在《大藏經》裡面有一部經叫《法滅盡經》,有預言。釋迦牟尼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現在已經過了三千年,後面還有九千年。再過九千年之後,我們這個地球上就沒有佛法了,經典也看不到了。一萬二千年之後,只有剩下《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多留在這個世間一百年。也就是說明,在一萬二千年之後的一百年當中,如果有人遇到《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他還可以往生西方。在《法滅盡經》裡面,佛給我們講這樁事情,主要就是告訴我們,佛的法運總共是一萬二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是一萬年。我們現在是末法的第一個一千年過去了,第二個一千年的開端,我們已經進入末法了。末法能夠在一生當中了生死出三界,唯有修西方淨土這個法門才有可能,修其他法門很難達到,除非自己過去生已經修到相當高的一個層次,不然是很難。唯有淨土,人人都可以修,人人都能成就,只要有緣遇到,你就有機會。有緣遇到,就說明有這個因緣;你能夠歡喜接受,就是有這個善根;你肯信願念佛,放下娑婆世界,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就是你的福德。所以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三方面都具足了,這一生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去作佛。「十方勸讚,信不徒然」,這個不是徒然的,不是無緣無故讚歎的,有他的道理的。我們再看第三段:

  【三、受皈戒者,應於出家五眾邊受。】

  小括弧裡面講:

  【出家五眾者,苾芻、苾芻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

  「苾芻」就是比丘,因為翻譯經典的法師用的字不一樣。

  【然以從大僧受者(大僧者,苾芻、苾芻尼),為通途常例;必無其人,乃依他眾(依《成實論》及《大智度論》,皆開自受八戒。靈芝《濟緣記》云:《成》、《智》二論,並開自受,文約無師,義兼緣礙。靈峰云:受此八關齋法,須一出家人為作證明。不問大小兩乘五眾,但令畢世不非時食者,便可為師。設數里內決無其人,或可對經像前自誓秉受耳。】

  這個是給我們講,我們受三皈五戒或者八關齋戒的方式怎麼受?應該在出家五眾邊受,在出家眾這邊來受三皈五戒。五眾就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然以從大僧受者」,然就是應該,要從大僧來受這個戒。「大僧者」,比丘、比丘尼,就是已經受比丘戒、比丘尼戒的。「為通途常例」,這是通途的一個慣例了。「必無其人,乃依他眾」。必就是說你找不到這樣的人,你找不到大僧,只好找式叉摩那,或者找個沙彌來幫我們受,或者沙彌尼。如果有,應該找大僧來受。如果這個寺院有四眾弟子,應該找比丘來受,這樣才如法。女眾的道場有比丘尼,如果你到女眾道場就找比丘尼去受三皈五戒,這個是一個通途的常例。沒有這樣的人,可以找沙彌、沙彌尼。

  依照《成實論》以及《大智度論》,都有開放自己在佛前受八關齋戒這個說法。在靈芝律師的《濟緣記》裡面講:「《成》、《智》二論,並開自受,文約無師」。《成實論》跟《大智度論》這兩部論有開放自己來受五戒,或者八關齋戒,這個是找不到這樣的老師來傳授,只好自己受,在佛前自己受八關齋戒。「義兼緣礙」,義就是它這個意思裡面,也附帶因緣有障礙。因緣有障礙,就是我們一般講不方便,你找不到這樣的人,或者是說,人家有在傳八關齋戒,你這個時間不方便來。比如說八關齋戒是二十四小時一天一夜的,早上六點開始受,這個時間你趕不來,你來不及,人家也沒有辦法特別為你受。這些種種的因緣,都包括在緣礙裡面,這個就是因緣上有障礙。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之下,也可以自己在佛前發願來受。

  下面是舉出蕅益大師,「靈峰云」,靈峰就是蕅益大師,「受此八關齋法,須一出家人為作證明」,就是在家居士要受八關齋戒的齋法,必須請一個出家人來給你作一個證明。這個出家人,「不問大小兩乘五眾」,不管他是修小乘的,南傳的都是小乘佛法;北傳的,在我們中國都是大乘佛法,大小兩乘五眾都可以,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都可以。「但令畢世不非時食者,便可為師」,但是就是他盡形壽,這一生他都過中不食,他持齋,這樣的出家眾,你就可以以他為師,就可以請他來給你證明,幫你受八關齋法,找這樣的人,就是要持午,終身持午。「設數里內決無其人,或可對經像前自誓秉受」。如果數里之內都找不到這樣的人,可以對經像前自己發誓來受這個戒。比如說出家眾很多,但是這些出家眾沒有持午,他也不能給你授這個齋法。一定他自己本身有持午,他才可以給你授齋法。因此我們看淨老教授,他幫人家傳戒,他只傳三皈五戒,我們看他印的《皈依證》,只有印三皈跟五戒,沒有印八關齋戒。這個是講受的方法。

  下面這個《集註》,廣化老法師引用《戒律學綱要》的一個受戒的規矩,我們給它念一念。「照規矩,五戒八戒,皆應一一個別受,不得大眾集體一齊受,但在今世傳戒的場合,多是集體受的。究其個別受的原因,是在心不外緣,境界寧靜,戒師的開導,以及納受三皈五戒的戒體,可以一心一意,全部領會,受得上品戒體。否則,人多聲雜,心不寧靜,也不專一,那就差了,甚至不能得戒。因為戒品分三等:一、若於正受戒時,剛聞戒師法語,心即開通,發最上廣大之心,遍緣法界一切有情無情,悉願斷除一切罪惡,悉願修持一切善行,悉願廣度一切眾生者,得上品五戒。二、若於正受戒時,雖聽戒師開導,亦緣一切有情無情之境,但其願心不大,唯求自脫生死,全無度生之志者,得中品五戒。三、若於正受戒時,亦聽戒師開導,或以性智狹劣,或因心意散亂,故致緣境不周,但得戒相的守持,無能發揮戒體的功用者,得下品五戒。」

  這是廣老引用《戒律學綱要》的一段文給我們說明,照規矩,受五戒、八關齋戒,都是一個一個的個別來傳授,不可以大眾集體一起受。但是現在傳戒的場合,大多是集體一起受的。研究他為什麼要個別傳授的原因,是在「心不外緣,境界寧靜」,一對一,戒師的開導以及納受三皈五戒的戒體,可以一心一意全部領會,這樣受得上品戒體。因為五戒、八戒都是從三皈依這裡得戒的,如果沒有三皈依,你這個戒體就得不到。人少,一、二個人,皈依意思一定要給他說明白,來接受皈依的人自己知道怎麼皈依,皈依要具備什麼樣的一個條件,要讓他很清楚、很明白,跟他說明。說明之後他能夠接受了,跟他傳授,這樣他才能得三皈依;不然他三皈依得不到,那個戒就得不到。現在很多場合受三皈依,大部分都是結結緣,是一個形式的,沒有實質意義的皈依。因為傳授三皈的法師沒有把三皈講清楚,受三皈的人也不明白,就是舉行個儀式。儀式舉行完了,《皈依證》拿了,什麼是三皈依,意思他也不懂,這樣得不到三皈依。沒有三皈依,受戒也得不到戒體,因為五戒、八戒這個戒體,是從三皈依這裡所得的。所以,為什麼要個別受?就是要跟他講清楚,一心一意。講清楚之後,他一心一意全部都領會、明白了,受的時候他可以得上品戒體。如果人多,「人多聲雜,心不寧靜,也不專一」,那就很差了,甚至他都不能得戒,得不到戒體。所以下面開了這個三種,受戒的時候各人發心不同,當時的心境不一樣,受了之後,有的得上品戒,有的得中品,有的得下品,各人所得的戒品高低就不相等,關鍵都在自己這個心有沒有真正的明白。我們再看下面第四段:

  【四、受皈戒者,若依律制,應於師前,一一別受。其有多眾併合一時受者,蓋為難緣,非是常制。有部《毗奈耶雜事》云:如來大師將入涅槃,五百壯士願受皈戒,時阿難陀作如是念:彼諸壯士,於世尊處,一一別受近事學者,時既淹久,妨廢圓寂。我今宜請與彼一時受其學處。準斯明文,若無難緣,未可承用。】

  這一段就是接受三皈五戒,或者三皈八關齋戒,根據戒律的制度,應該在戒師的前面一一個別來傳授,一個一個受,要給他說清楚、講明白,還要給他問話,問清楚。有特別的因緣,難緣就是非常時期。所以這裡也舉出有部《毗奈耶雜事》裡面講:如來將要入般涅槃,當時有五百個壯士願意發心受三皈五戒。阿難當時就想,這五百個人如果一一受,佛要涅槃,就耽誤佛涅槃的時間,所以就請佛一起授。「準斯明文」,準就是依據,依據這個標準,有明文,「若無難緣,未可承用」,如果不是這樣的一個情況,就不能集體的來傳授。難緣就是說,他有困難。

  這樁事情,我們淨老教授在十幾年前,在新加坡淨宗學會《無量壽經》講圓滿的時候,再念佛迴向就十點多了,當時在場聽經的大眾,有兩百多個人發心要皈依。以前皈依,每一個人的法號都不一樣,當時兩百多人要皈依,如果一個人一個人取法號,恐怕到天亮都取不完。當時他就想到《無量壽經》後面,佛給我們大家授記。大家現在遇到淨土法門,遇到淨土的經典,念阿彌陀佛,將來往生到極樂世界,從極樂世界再到十方世界去作佛度眾生,統統叫妙音如來。我們淨老教授就臨時想到,那就不如用妙音作為大家共同的皈依法名,就不用一個一個去取法號了。所以在當時那個時候,也是集體受的。法號延用到現在,凡是來我們淨宗道場要求皈依的,都用妙音,佛在《無量壽經》給大家授記的,作為皈依的法名。這個跟我們修學淨土也非常的親切,非常的相應。下面第五段:

  【五,受皈戒時,授戒者說,受者隨語。西國法式,唯斯一途。唐義淨三藏云:准如聖教,及以相承,並悉隨師說受戒語,無有師說,直問能不。戒事非輕,無容造次(是編專宗有部,與他律論之說小有歧異,學者亦毋因是毀謗他宗,以各被一機,並契聖教也)。】

  這一段是說受三皈五戒、八關齋戒,傳授這個戒的戒師說,要受戒的居士隨著戒師來講。「西國法式,唯斯一途」,西國就是印度,他們傳授三皈五戒、八關齋戒的方法、儀式就是這一個。在唐朝義淨三藏法師講:「准如聖教,及以相承,並悉隨師說受戒語」,跟戒師說受戒的話。後面有講到受戒的,以及我們要來接受、求受戒的,跟著念的這個文。所以戒事不是輕易的,無容造次。這個是它的一個儀式跟規矩,我們後面會再看到。

  今天我們時間到了,後面還有五段,還有一次可以講圓滿,我們下一次再跟大家一起來學習。謝謝大家收看,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