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五戒相經箋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集)  2009/4/16  中國山東省海島金山寺  檔名:WD11-003-0002

  佛陀教育網路佛學院的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今天我們繼續跟大家報告講經因緣,這次我們選講的經典是《五戒相經箋要》。在第一集講經因緣裡面,跟諸位同學報告學習印光祖師在《菁華錄》裡面有關持戒的一篇開示。這篇開示文字不多,但是已經把持戒主要的精神、戒律的綱領,很簡要詳明的給我們說明了。因此我們在《五戒相經箋要》的課程裡面,每一次播出,我想也需要把這篇開示,作為播出的片頭。為什麼每次我們都要讀一遍?這個用意主要是時常提醒。我們每次看,每次提醒一次,這樣印像才深刻;如果我們只聽過一遍,或者看過一遍,印像不深。這個道理也是我們淨老教授在講席當中常常提起的,所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它才起作用。如果時間太短,我們薰習的遍數不多,印像不深刻,這樣所起的作用、力量就非常的微弱。我們學習任何東西都離不開這個原則。這個原則就是常講的專一,要專精,一門深入,這樣我們修學才能有成就。這個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自古以來不管世出世間法,教學重點都是在這個原則上。我們同學對這個修學的要領方法,必須要牢牢的記在心裡。

  印祖給我們開示戒律的精神、修學的要領,戒律的精神就是佛在戒經講的兩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簡單講什麼叫戒律?戒律的作用是什麼?它教我們是教什麼?就是教這兩句話,簡單講就是斷惡修善,諸惡莫作是斷惡,眾善奉行是修善。在戒經上講,諸惡莫作是止持,止是停止,佛規定不允許我們去做的事情,我們停止不再做了。就是惡事、不好的事情,從今以後停止,不再繼續做,這個戒就叫止持。作持就是好事、善事,你應當要去做的。凡是有利益眾生的事業,我們有緣遇到就應當要去做;沒有因緣做,也要常常存善心,要去幫助眾生,這就是作持。所以戒律它主要的精神,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兩句話我們常聽,但是我們卻不可以疏忽或者輕視。如果我們疏忽,戒就學不好,學不好後面就影響我們得定,心定不下來就開不了智慧,開不了智慧就解決不了問題。我們人生的大問題,生死的問題,這是最重大的一件事情。其次就是我們現實生活當中,方方面面的一些問題,沒有智慧是無法去解決。但是智慧必須由戒定來,戒是第一個條件。我們看看祖師這個開示,這篇文章,我想我們每一次播出,片頭字幕都先打出來,我們每次可以看一遍,每次可以提醒一遍。這個要領、精神我們抓住之後,我們再來學後面的戒,也就有一個下手處。

  今天我們還是把這次講經的因緣,再做一個報告。我們這次講經在第一集報告印祖的開示,今天第二集,我們跟大家報告的是弘一大師的開示。這篇開示在《演講錄》裡面,我把它摘錄出來。在《弘一大師演講錄》,有一篇「律學大意」,就是給我們簡略介紹戒律的一篇文章。「律學大意」的內容是簡單給我們介紹三皈、五戒、八戒(八戒就是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這在佛門的律儀戒裡面,我們學佛的同學也常常聽到。但是在現前這個時代,佛門四眾弟子對戒學這方面是非常陌生,可以說非常生疏。主要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沒有真正通達戒律的善知識來給我們指導;另外,學習的人對這方面也比較疏忽,知道戒律很重要,但是還是偏重在經教、各種法門的學習比較多。雖然知道戒律重要,但是並沒有具體、很踏實的來學習這個基礎課程,因此我們對於戒學這方面,可以說非常的缺乏。不要說去落實,就是有些基本的概念、常識,恐怕我們都不知道,因此我們也有必要作個概略的認識。弘一祖師這個開示,就非常適合我們。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弘一大師的開示,就是戒律的簡介,簡單介紹。

  首先講,「三皈、五戒、八戒,皆通在家出家」。我自己學佛也幾十年,十六歲接觸佛法,十九歲接觸到淨老教授講經,一直到今年五十九歲,聽經也有四十年的時間。包括前面剛接觸佛法,聽其他法師大德講經也有三年,前後也有四十三個年頭,但是對於戒律這方面實在講是非常陌生的。過去我們對於戒律的一個概念,大部分是在聽經當中聽淨老教授提起,自己並沒有進一步深入的去理解。所以過去我們總認為,三皈、五戒、八關齋戒,是佛給在家人制訂的,過去我們總認為是這樣的。看到弘一大師這篇演講,我們才明白,「三皈、五戒、八關齋戒皆通在家出家」,在家出家是通用的。就如同淨老教授在講席當中常常提起的和尚、阿闍梨、法師,這個名稱通在家出家,跟這個意思也有相通。我們看到弘一大師這個開示才知道,原來三皈、五戒、八關齋戒,不是只有限定在家人,而是在家出家都可以去受的。

  下面再給我們進一步說明,「蕅祖從比丘戒退至三皈人」。這是舉出蕅益祖師,他初亦受比丘戒,後來退戒,退到三皈人,退到入佛門三皈依的一個人。從這個地方我們有一個觀念,也必須要認識清楚,我們現在很多出家人,也都去受了比丘戒,不但受了比丘戒,也受了菩薩戒,所謂三壇大戒,第一壇沙彌戒,第二壇比丘戒,第三壇是菩薩戒,受了戒,我們是不是真有戒?實在講是沒有,下面大師還會給我們解釋。我們去受了戒,沒有戒,也談不上退戒不退戒。你真有了,你做不到你退,這才能叫退戒。如果我們戒都沒有得到,你退什麼?這都談不上。這點我們也必須要能夠理解。這是講蕅益祖師從比丘戒退到三皈依。下面講,「只有三皈亦可算出家人」。只有三皈依,我們學佛的人都知道,我們一入佛門要先受三皈依,因此現在道場有很多人來受皈依。受了三皈依也就可以剃度,就可以算出家人。沒有受戒,你只要受三皈依,也可以剃頭圓頂。所以只有三皈依,也可以算是出家人。

  「又單持五戒亦可算出家人」。又,再進一步給我們講,如果你三皈後,單單受個五戒,也可以算出家人。我們一般在道場就很少聽到這個說法,我們在「律學大意」中看到弘一大師給我們說明,三皈五戒都可以算出家人,單單持五戒可以算出家人。下面給我們講,「因剃髮以後,必先受五戒,後再受沙彌戒,未受沙彌戒之前,止是五戒之出家人」。這是講我們剃頭、圓頂,我們剃度那天就要先受三皈依,然後要先受五戒,受五戒之後,學了一段時間,再去受沙彌戒,按照順序是這樣的。但是現在我們沒有在戒律方面深入的去認識,總是認為一剃頭就是受沙彌戒,我們總是這樣認為。我們看到《演講錄》才知道,一剃頭應該是先受三皈五戒,然後再受沙彌戒,這也是有道理的。實在講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包括八關齋戒,都是從三皈五戒這個基礎上發展的,這是最基本的戒。最基本的戒學不好,你再學更多的也學不成,這點我們必須要肯定的,這樣我們才會重視基礎的學習。如果這個不肯定,我們人往往都會有好高騖遠這樣的心態,基礎的學習這個根紮不穩,這個根紮不穩往後你就很難發展。這個非常非常重要。「未受沙彌戒之前,止是五戒之出家人」。你剃頭、圓頂先受三皈五戒,在還沒有受沙彌戒之前,只是一個持五戒的出家人。

  「故五戒通於在家出家」,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才說五戒它是通在家出家。不是說五戒只有在家人可受,出家人就不能受五戒,也不需要受五戒,直接就受沙彌戒,不是這樣的,而是應該要先受五戒。所以「有在家優婆塞、出家優婆塞之別」。優婆塞(女眾叫優婆夷)是印度話,翻成中文的意思,優婆塞是近事男,優婆夷是近事女。近是親近,事是奉事,親近、奉事佛陀教育的男眾女眾就叫優婆塞、優婆夷。已經受了三皈五戒,親近佛門,這樣的男眾女眾。一般我們看到優婆塞、優婆夷,總認為專門對在家眾的,但是看到「律學大意」裡面講的是通在家出家,所以有出家優婆塞、在家優婆塞,當然也有出家優婆夷、在家優婆夷。

  下面再舉出一個例子,「如明蕅祖之大弟子成時、性旦二師」。這是明朝末年蕅益祖師,我們淨宗第九代祖師,他兩位大弟子,一個成時法師,一位叫性旦法師。成時法師,他是整理蕅益祖師的《淨土十要》,性旦法師整理《彌陀經要解》。他的著作,他這兩位弟子幫他整理流通的,包括《蕅益大師全集》,現在《全集》也都有流通。這兩位是當時的佛門大德,他的老師蕅益大師,到最後自稱菩薩戒沙彌,他受了菩薩戒,得到菩薩戒。在出家五眾,他只有做到沙彌戒,他從比丘戒退戒,到最後定位在菩薩戒沙彌。看到老師只自稱沙彌,學生連沙彌也不敢稱,覺得自己的道德學問,遠遠不如老師,所以他們只自稱出家優婆塞,是一個受持五戒的出家人。這是舉出明朝蕅益祖師兩位大弟子的例子,來給我們做證明。這段就是給我們講三皈五戒通在家出家。我們淨老教授一生就是給人家傳授三皈五戒。所以我們看皈依證都印的很清楚,他三皈五戒的儀軌就是採取弘一大師的,弘一大師是採取釋迦牟尼佛當時給人授三皈五戒的儀軌。我們看到這段開示就明白,學三皈五戒不限定於在家人,出家人也是要學習。

  下面一段講八戒,八戒就是我們一般講的八關齋戒。「八戒亦通在家出家,《藥師經》中說:比丘亦可受八戒,比丘再受八戒為欲增上功德故。八戒亦通於僧俗。」這段是講八關齋戒,它也是通在家出家。過去我們也是認為,八關齋戒是佛為在家居士制訂,一日一夜受持八關齋戒,特別為在家居士來制訂的。現在看到這篇開示,我們才知道這個也通出家人。大師在此地也舉出經典裡面講的根據,他也不是隨便亂說的,這是在《藥師經》當中說的。佛在《藥師經》裡頭所說的,出家人也可以受八關齋戒,就是你真正得了比丘戒,可以再受八關齋戒。比丘戒的戒律各方面都比八關齋戒要詳細、要圓滿,得了比丘戒的人有必要再受八關齋戒嗎?那不是多此一舉嗎?下面有解釋比丘為什麼還可以再受八關齋戒,因為比丘再受八戒為欲增上功德故。你真正得到比丘戒,再受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這是在增長你的功德,在佛門戒律講叫增益戒。增就是增加的增,益就是利益的益,它這個戒在增長、增加你的功德利益。所以他再去受八關齋戒,叫增益戒。從這個地方,八關齋戒亦通於僧俗,這也通僧俗。所以我們綜合上面這兩段開示,三皈、五戒、八關齋戒都通在家出家,不是限定在家人學,出家人也是一樣要學習。

  弘一大師是清朝末年民國初年,我們中國佛門,大家公認的律宗祖師,對戒律方面有深入的修學。當然他給我們講的都有根據,他不是自己講的,是有根據的。他在律學方面下了很深功夫,因此他所講的話,也就代表權威性,絕對不會錯,為什麼?因為有經典根據。我們平常人為什麼不知道,因為我們沒有深入律藏,也就是經律論三藏,律藏部分,我們沒有進一步的去學習。所以我們看看祖師大德的開示,我們也可以節省一些時間,讓我們對於戒學方面的一些觀念,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我們接著再看下面,下面是給我們講三寶。上面兩段文是給我們簡單介紹,三皈、五戒、八關齋戒是通在家出家,先給我們提示這一點。這點也是告訴我們,不但在家同學,出家同學都要從這個地方來學習,這是一個基礎。

  接著後面再進一步給我們解釋三皈、五戒、八關齋戒,這些律儀戒的一個簡介。首先介紹三寶,「三寶有四:一、理體三寶,二、化相三寶,三、住持三寶,四、一體三寶。」這裡給我們講有四種三寶。我們接著看下面,「住持三寶較淺顯」,四種三寶單提出住持三寶,為什麼?因為大師怕一般人不能體會、不能理解,三寶講得太深,一般人體會不到。所以在四種三寶裡面,只有提出住持三寶,這個比較淺顯。皈依三寶是入佛門第一個條件,因此我們淨老教授在為人傳授三皈時,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重要的意義,可以說講得很清楚,也非常明白。我想我們同學應該都有看過這本書,或者聽到光碟,或者網路的開示。如果還沒有聽過的,我建議還是要去聽,或者請這本書來看。如果需要這些資料,可以跟我們網路組聯繫。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三皈傳授》這本書,就把皈依三寶重要的意義給我們說明了。弘一大師在這個地方,也是很簡單的介紹。

  他下一句話很重要,「重要需明瞭三皈之意義。受三皈時,師父所說要十分明白,聽不明白或者有疑,則不得三皈」。這個給我們提示出來,受持三皈依、皈依三寶最重要是需要明瞭三皈依真正的意義。如果這個意義不懂,甚至誤會、錯解了,就得不到皈依真實的功德利益。因為你一入佛門,你的方向,你的觀念,一開始就錯了,一錯就錯到底。要明瞭三皈之意義,我們還是建議大家多看淨老教授講的《三皈傳授》,我們自己明瞭,也可以再轉告別人,輾轉的去告訴別人,讓大家對於皈依三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有一個正確的觀念,這樣學佛才不致於學錯,這非常重要。另外一本就是《認識佛教》,這個也非常重要。這是我們現前佛門四眾弟子責無旁貸的,要讓社會大眾對佛教本來的面目,有正確的認識與理解,不能再讓社會大眾產生嚴重的誤會,認為佛教是迷信,這點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四眾同學大家要同共發心,這個書要多流通。你認識的親戚朋友,有緣、有機會都要去告訴他們,我們平常講機會教育,有機會我們就要把正確的觀念,讓他們能夠明白。

  下面講受三皈依儀式的時候,這也非常重要。首先我們對於三皈的意義,要很清楚、很明白,絲毫沒有疑惑,知道自己為什麼接受三皈依,受了三皈依之後,應該怎麼來修學。這都沒有疑惑、明白了,接受儀式的時候「正授時」,就是法師給你正式傳授三皈依的時候,就是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明白之後,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個時候「最緊要,應十分注意」,你心要全神貫注。「發心受戒」,如果我們發心要去受戒,「應先了知三皈意義」。我們還沒有受戒之前,應當先明瞭知道三皈依的意義,三皈依明瞭之後再去受戒。「又當正授時,要在先皈依佛等三語注意,乃可得三皈。」就是你對三皈的意義明瞭之後,沒有懷疑,沒有疑惑,正式接受三皈依的時候,阿闍梨給你傳授,首先要在皈依佛,下面等三語,等就是皈依法、皈依僧,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三句話的時候要特別專注、注意,就是說你的心在這個當中要非常專注,這時候心裡不能想其他事情,這樣才可以得到三皈,這是很重要的。

  上面我們簡單把三皈介紹到此地,下面就是給我們介紹五戒。「五戒:殺、盜、婬、妄、酒。師說明五戒時,切要用白話,淺近、明瞭、易懂。受戒者聽畢,應先思量如是諸戒能持否,若不能全持,或一,或二,或三,或四,皆可隨意;寧可不受,萬不可受而不持。」這段話首先給我們講五戒的戒相,殺、盜、淫、妄、酒,這五條都要戒除。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反過來就是殺、盜、淫、妄、酒,這個要把它戒除。就是行為是不好的、是錯的,我們要給它停止下來,戒就是停止,不要繼續再造這個業。師就是傳授五戒的法師,說明五戒的時候切要用白話,淺近、明瞭、易懂,就是要用白話,比較淺顯,比較接近,大家聽了能夠明瞭的,容易懂的,不能講得太深。講古文、文言文現在人聽都聽不懂,他也搞不懂什麼意思,往往搞不懂去受的人,他不但得不到戒,他還誤會了。

  所以過去韓館長在世的時候,也常常給我們講一個笑話。早年在台灣基隆,八堵海會寺是靈源老和尚的道場,我們淨老和尚就是到那個寺院去受大戒的,韓館長也去受菩薩戒。早年台灣有些學佛的老菩薩,都沒有讀書,所以普通話他們也聽不懂。後來國民政府到了台灣,大家開始學一句半句,似懂非懂的,這當中也常常鬧出很多笑話,很多誤會。所以韓館長到海會寺去受菩薩戒,因為有三壇大戒、有菩薩戒,還有受五戒的,有一些學佛的老菩薩,他也聽不太懂普通話,靈源老和尚是大陸過去的,當時的戒師也都是外省的,都講國語。台灣這些老菩薩他們去受戒,受戒,戒師要問:第一條不殺生,能持否?你要答能持,就是我可以持,我可以做到,他才給你受。如果做不到,你就要說不能持。那些老菩薩學普通話,學誤會了,能持,他聽作能吃。以前老人家一般都是不吃素的,早期老人家他也不懂,都是吃肉的。所以有些老菩薩,戒師說能持否,聽大家都說能持。他誤會了說能吃,他說能持否?他說能吃。他想到能吃,應該什麼都可以吃,所以什麼雞罐頭、魚罐頭、鴨罐頭全部搬到寺院去,產生這個誤會。

  弘一大師這個開示,是在福建泉州講的,台灣大部分的人,都是從福建泉州、漳州、廈門,包括漳浦這一帶移民過去。因此弘一大師到那邊開示,也非常注意這一點,當時有一些人沒有學普通話,語言溝通上會產生誤會。所以他勸大家切要用白話,你講得愈清楚、愈明白愈好,不然就會像韓館長舉出那個例子產生誤會了。所以淺近、明瞭、易懂。受戒的人聽完之後,「應先思量如是諸戒能持否」,就是你能不能持這個戒?「若不能全持,或一,或二,或三,或四,皆可隨意」。五戒,你不一定一次要全部去受,你可以受其中的一條,或者二條,或者三條,或者四條,都可以隨你自己的意願,你覺得哪一條現在我能做到,我先受這一條,還做不到的先不要受。所以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講,「寧可不受」,你寧可不去受這個戒,「千萬不可以受而不持」,不可以去受了之後又不持戒,這樣就不好、不對了,這罪過就加重了。

  下面給我們講,「且就殺生而論」,這是舉出殺生這條戒來講,「未受戒者,犯之本應有罪」。殺、盜、淫、妄這四條戒叫性罪,你沒有受戒,犯了本來也都有罪,所以叫性戒。性就是說它本身的性質就是有罪的,你只要去造了就有罪,不管你受不受戒都一樣,都有罪的。「若已受不殺戒者犯之,則罪更加重一倍」。因為本來殺生就有罪,我們現在再受不殺生這條戒,然後再去犯殺生這條戒,再加一重破戒罪,再加一倍。下面講,「如不能受持,勉強敷衍,實自尋煩惱」。如果不能夠受持,看到人家受,我們也跟著受,勉強去敷衍,實在講是自尋煩惱,這就沒有必要。

  弘一大師講,五戒當中比較容易持的就是不邪淫、不飲酒,他是建議可先受這兩條戒。殺生跟妄語,「有大小之分,大者雖不易犯」,殺生跟妄語,雖然一般人不容易去犯重大的殺生跟妄語;「小者實為難持」,但小的方面,比如說殺生,你去踩死螞蟻、打死蒼蠅,這也很難避免。「盜戒最為難持」,他講偷盜這條戒是最難持的,「非於盜戒戒相研究十分明瞭,不可率爾而受,可稍緩」。他說盜這條戒是最微細、最難的,這條先慢一點,等你把戒相研究得十分明瞭,自己能做到,再去受。這是弘一大師在當時給大家建議的,也是給我們建議的。

  好,今天我們時間到了,這個簡介後面可能還要一次二次才能講完,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