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沙彌律儀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六集)  2008/7  中國廬江金剛寺  檔名:WD11-002-0016

  《沙彌律儀要略增註》,諸位同學,請大家翻開課本第六頁第一面第六行,我們還是從《要略》的文看起,我先將這個文念一遍:

  【是故沙彌剃落。先受十戒。次則登壇受具。今名為沙彌。而本所受戒。愚者茫乎不知。狂者忽而不學。便擬躐等。罔意高遠。亦可慨矣。】

  昨天我們講到《要略》這一段,這一段是蓮池大師一個感慨的話。蓮池大師他是明朝末年那個時代的人,距離我們現在也有四、五百年這麼長的一段時間。在他那個時代,我們佛門裡面的出家眾疏忽沙彌戒,疏忽戒律的情況已經相當的普遍。所以我們從這個文可以看出來,當時那個時代,大家學習戒律方面已經很普遍的疏失掉,就是不重視,不是很重視,因此蓮池大師才有這麼一段話,這段話感慨的講,這是當時就有這麼一個情況。到了我們現代,這個情況是更嚴重,出家人對戒律上大家不能夠認真去學習。現在也有出家人發心學習戒律,但是沒有得到善知識的指導,自己摸索,往往所學的也都是不正確,學得不對。因此蓮池大師這段話我們現在再讀起來,感受會特別的深刻。

  下面是弘贊律師註解這一段《要略》,我們看這個文:「是故者。承上起下之辭。謂三無漏學。以律儀為首。出家五眾。十戒為先。故其始落鬚髮。即令秉受。由梵行無虧。次乃方許登壇受具。壇即戒場。此場僧共秉法羯磨而成。若非此場。戒無由得」。

  昨天《增註》的部分我們講到這一段。這是受戒它有一定的儀式,要透過這個戒場,登壇,還要經過羯磨,這樣的一個程序才能得到戒。但是這裡面,雖然有這個儀式,但是儀式還是有它的內容的。現在戒場受戒只有那個儀式,沒有實質的內容,因此還是得不到戒。我昨天也跟大家報告了,受戒它這個程序,它的作用,它的用意。如果之前有犯戒,比較輕的,在小乘戒方面,可以懺悔;如果四重戒,在小乘戒就不通懺悔,以小乘戒的理論來講,他就不允許受戒。譬如說曾經殺過人,這個在小乘戒裡面當然不通懺悔,沒得懺悔的,你曾經造過這麼重,殺生的罪業,這在小乘戒來講就不通懺悔。如果你說殺個微小動物,他還可以懺悔,如果你殺過人,那就不行,在小乘戒來講就不允許你受戒。從大乘經的理論基礎上,造再重的罪業,只要肯回頭、懺悔,佛都允許,大乘也有理論、方法修懺悔法。必定要懺除清淨,業障懺除清淨,然後才給你受戒。

  所以我們在戒場受戒都有一個功課叫懺摩,就是讓你去懺悔。可能我剛出家那個時候,第二年去受戒,還有這個形式,但是現在是不是連這個形式都還存在,這個我也就不知道、不清楚了。有這個形式,沒有這個內容,一些有心人他還是可以透過這個形式去了解內容;沒有心學習的人,當然他不會進一步的去了解。如果有心要學的人,他會進一步,他為什麼安排這樣的一個儀式,到底是做什麼的,有什麼作用,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一定會進一步去了解。有心要學,當然進一步就可以找出它的道理。所以受戒,業障沒有懺除清淨你就沒辦法受,過去就要透過羯磨。現在你沒有清淨比丘給你授戒,我們要受個沙彌戒也要兩個清淨比丘僧來傳授,才能得戒,要受比丘戒要五個清淨比丘。中國從南宋之後就沒有清淨比丘,因此我們現在要得戒唯一的方法,就是依《占察善惡業報經》,占察輪相,修懺悔法,修到現清淨輪相,你就可以在佛前受這個戒,然後去研究律藏,這個時候才能得戒。得戒就是說,你過去造的重的惡業,已經懺除乾淨。好像這個杯子以前弄髒了,你現在已經把它洗刷乾淨,可以裝乾淨的水,可以喝。但是在你還沒有洗乾淨之前,他不能給你,給你沒有用,倒下去都是髒的,好的倒下去也變成髒的,也是不能喝,沒有用。所以,受戒為什麼要透過羯磨。現在沒有清淨比丘,你要透過這個懺悔法。所以大家如果真正有心要學這個戒,要得這個戒,《占察經》就不可不讀。

  如果只受菩薩戒是可以依《梵網經》,在我們中國佛教,出家眾都是用《梵網經》,十重四十八輕戒。但是《梵網經》它也有懺悔法,《梵網經》它的條件,就是你修懺悔法,要修到見到好相,這樣為標準。譬如說你見到佛菩薩、看到蓮花,像《了凡四訓.改過之法》裡面講,你夢到幢幡寶蓋,晚上做吉祥的夢,這些都是好相、瑞相。有這樣的好相,你才可以受戒,就表示你過去造的惡業已經懺除乾淨,才會有這些好相現前;還沒有見到這些瑞相、好相,就表示我們過去的惡業還沒有懺除乾淨,還要繼續修懺悔法。一定要懺除乾淨才可以受戒,受了戒才能得戒,得戒才能進一步去持戒。所以這個戒它有它一定的條件,不是說我們這樣講一講就受了戒。

  所以,那天有一位法師來,他說他要退比丘戒。我說你什麼時候得到比丘戒?我說不要說沙彌戒,連五戒都沒有。退戒是什麼?像蕅益大師一樣,他占察到清淨輪相,他真的得到比丘戒,但是很多因緣不允許他如理如法去持這個比丘戒,他就在佛前退戒,現在做不到,退到沙彌去。他是得了戒,做不到,他來捨這個戒、退這個戒。你現在戒的一個影子都沒有,退什麼戒?實在講,你連破戒都談不上,因為你沒有戒。你有戒,你犯了才叫破戒,你連這個戒都沒有,那不是叫破戒,叫造惡業,不是破戒。你得了戒去犯,那個叫破戒,破戒又多一重。譬如說這個性罪,殺盜淫妄,本來你沒有受戒犯了還是有罪,但是你受了戒,又多一重破戒的罪;沒有受戒的人他還是有罪,他只是一重,受戒的人就兩重。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明白,才不至於產生誤會。這是講戒要透過戒場羯磨這樣的一個儀式才能得戒。

  下面是給我們解釋具這個字,「具是具足」,具足的意思。此地講的具足,「謂受比丘二百五十大戒。即便具足涅槃妙因。亦名近圓。圓即圓寂。謂此大戒。與涅槃相去不遠矣。」比丘戒叫大戒,沙彌戒叫小戒。一般講具足戒,這裡講的具足戒是指比丘二百五十大戒,如果是比丘尼就三百四十八條大戒,也有地方講五百大戒,它的戒條很多、很微細。得到具足戒,受持比丘二百五十條大戒,這個具足戒,即便具足涅槃妙因。就是說你只要遵守這二百五十條大戒,你就具足證得涅槃的妙因。因為你受二百五十大戒是因,證得涅槃的妙果,就是果報。這是為什麼古時候真正登壇受了比丘戒,天魔宮殿都會震動、都會震撼。所以比丘翻成中文意思有三個,一個怖魔,一個破惡,乞士,三個,其中有怖魔這個意思在裡面。怖魔就是魔王看到心裡恐怖,為什麼?你持比丘戒,你就可以超越三界,超越三界他就沒有辦法去控制你,他就控制不了,他的人民又少一個,在六道裡面的人民又少一個,他就很不喜歡,看到心裡不舒服,所以就會來障礙。像佛在菩提樹下示現成道,也是有天魔來干擾、來擾亂。這個事情我們可以理解,所謂魔就是迷惑顛倒,他還不覺悟,如果覺悟,他就是佛,不叫魔。反正迷惑就叫魔。

  這個我們也可以理解,你看我們一般凡夫,我們先不要講其他,一般我們說寺廟道場,在我們寺廟道場的信徒如果跑到其他道場去,看了心裡就會不舒服,我的信徒被搶走了。所以凡夫他都有控制跟佔有的欲望,老和尚講經常講,不相信你可以去試看看。我們看到別人就回頭要來想自己,觀察自己,這樣你修行才有一個下手之處。不要一天到晚光去看別人的錯誤,別人的錯誤就是在提醒我們不要犯跟他同樣的錯誤,他就是我們的老師,他就是我們的善知識。

  天魔他看到比丘受了二百五十條大戒,他心裡就恐怖,這個人有能力出三界,他心裡就很不舒服,這個人跑掉了,他控制不了,所以怖魔。「謂受比丘二百五十大戒」,他便具足涅槃妙因。佛在《四十二章經》講,你只要如理如法持這二百五十條戒,這個涅槃是指阿羅漢,小乘的涅槃,就是脫離三界六道生死輪迴,不會再到六道裡面來受生死輪迴這個涅槃。你只要清淨持這二百五十戒,一定可以達到出離生死涅槃的彼岸,所以他就具足這個妙因。「亦名近圓」,近圓就是接近圓滿,近是接近。「圓即圓寂」,寂就是不生不滅,圓是圓滿,圓滿達到不生不滅。涅槃是印度話,翻成中文就叫圓寂。所以在我們佛門出家人往生,有的都叫圓寂。其實不是說人死了才叫圓寂,你人還沒有死,你證得涅槃的果位就叫圓寂。「謂此大戒,與涅槃相去不遠矣」,這個大戒離你得到阿羅漢這個涅槃已經距離不遙遠,很快了。所以受了這個戒,我們一定要知道,它要達到什麼樣的一個目標。

  我們接著再往下看:「今名為沙彌。而本所受戒者。此謂推本得名。由本受十戒。今得沙彌名。名既因本。故當習學謹持」。

  我們先看到這一段,這一段是《增註》裡面給我們解釋「今名為沙彌,而本所受戒者」,給我們解釋蓮池大師這段話。「此謂推本得名」本就是說它根本的意思,我們一般講顧名思義,你聽到這個名稱,你就會推想為什麼有這樣的一個名稱?譬如說沙彌,也是一個名稱,他為什麼叫沙彌,為什麼不叫別的名稱,為什麼叫沙彌這個名稱,沙彌這個名稱到底什麼意思,這個就是推本。「今名為沙彌,而本所受戒者,此謂推本得名」,本是什麼?為什麼他叫沙彌?因為他受這十條戒才叫沙彌,如果不受這十條戒不能稱沙彌。我們現在剃了鬚髮,這個沙彌叫名字沙彌,不是實質的沙彌,有名無實的。

  下面講,「今得沙彌名,名既因本」。今就是現在,我們現在,譬如說大家出家、剃頭了,這個形相也是有沙彌這個名稱。前面講驅烏沙彌、應法沙彌、名字沙彌,不管是什麼樣的名稱,總是這個名稱都叫沙彌。「名既因本」,這個名既然是由本受十戒而來的。你想這個名稱是怎麼來的?本來就要受這十條戒才叫沙彌的。這個名稱,既然是因為要本受十戒才能稱沙彌,「故當習學謹持」,故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我們應當要學習。習是實習,學是了解、求解。習就是在生活當中我們來實習,我們照這樣來做,一方面做,一方面來學為什麼要這麼做,在做的過程當中有什麼樣的狀況。謹就是謹慎,持是保持,要謹慎來保持這十條戒。

  「而不學不持」,這是蓮池大師講的,當時他就看到很多出家人不學不持,我們現在出家人不學不持的情況是更為普遍。像現在講經還比較多,聽經的人也比較多,要去聽戒律的人就比較少。為什麼?一聽到戒,第一個反應,就覺得這個戒來束縛我,我就得不到自在,不敢來。所以在過去,早在四十年前,台中蓮社李老師他那邊教學,他有三不勸,三種他不勸,第一個不勸人吃素,第二個不勸人出家,第三不勸人受戒,這三個他不主動勸人。但是他勸人來聽經,經聽明白,你要吃素、你要受戒、你要出家,由你自己決定。他不主動勸人,但是勸大家多來聽經。所以現在末法時期,你一開始去講戒,恐怕沒什麼人會來聽;你說講一部經,來聽的人,大家會比較有興趣,人會比較多。所以,李老師就是在講經的時候附帶提到戒律方面,這也是一個方便法。但實在講,經是定學,戒是律學,律是在前面。

  為什麼大家不太有意願來聽戒?因為對戒的內容以及功德利益不了解,他不了解,他就不敢來嘗試。有一些人,以前我也遇到一些居士,他也都是很好心,他說我現在還不行,等過幾年我家裡弄得怎麼樣、事業怎麼樣再來。他的意思就是說,現在我學了我做不到,等以後我能做到我再來。像這一類的,都是屬於對戒真正的功德利益,他認識不清楚,產生很多誤解。這個誤解會導致他不敢來學習,以為學了戒就綁得死死的,動彈不得,他現在不可能,他做不到,學了這個戒他就覺得很不自在,所以就不敢來學。實際上跟一般人想的剛好是相反,為什麼說相反?因為你不學戒、不持戒你才會不自在,你想要得到解脫、自在就要學戒,你才會得到解脫、自在,剛好是相反的。如果明白這個道理,沒有一個不樂意來學習,因為學了這個可以幫助我們得到解脫、得到自在,何樂而不為?他為什麼不敢學?學了就不自在,好像綁得死死的,這裡不行,那裡也不行,覺得我學了這個,好像拿條繩子來綁自己,所以他就不敢來學。其實,這些想法,剛好是顛倒、錯誤的。戒是幫助你得到解脫、自在的,幫助你得到清涼的,它不是去綁你的。所以佛門的戒律,它不是宗教式的戒條,不是約束人的,不是去控制人的,而是幫助我們得解脫、自在的,這一點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才會發心進一步來學戒律。

  下面講:「而不學不持。由二種人。一愚。二狂。愚無慧目。不鑒是非。故於諸戒相。茫乎不知。狂妄邪見。不循位次。故於如來聖制。忽而不學。便擬躐等者。躐跨越也。等級也」。

  我們先看這一段。不想學、不想持這個戒,弘贊律師給我們講有兩種人,「一愚,二狂」,第一種人是愚痴,第二種人是狂妄。「愚無慧目」,愚就是沒有智慧,這個目是比喻,沒有智慧的眼睛叫無慧目,不是說眼睛瞎掉,他沒有智慧去辨別。「不鑒是非」,不鑒就是說他沒有辦法去鑒別、鑒定哪個是是、哪個是非,這就是愚痴,沒有能力辦別是非善惡、真妄邪正,連利害得失都無法去辨別,這就是愚。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這一類的人也不在少數。我們看到這個,我們先不要去想到別人,哪個人愚痴,我們先回頭來想自己,我是不是無慧目,這是最重要的一個課題。先回頭來想想我們自己,這兩種人我到底是哪一種人。

  不鑒是非,「故於諸戒相,茫乎不知」,對於戒律這些事相茫然,完全不知道,不知道該怎麼做。現在我們看到別人,也要馬上回頭反省自己。我們看到別人,出家人也不懂得持戒,回頭看看我們,我們是不是跟他一樣?我們跟他一樣,我們不要笑別人,自己也是一樣。先不要去笑別人,回頭先來看看自己,別人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我們來對照對照,我們是不是也是這樣。所以我們現在剃了頭,人家問我們,起碼問我們沙彌十條戒是哪十條,你要念得出來。你總不能說什麼叫沙彌十戒,什麼叫沙彌?這個就真的是太離譜了。但是現在也見怪不怪,現在離譜的事情已經很普遍。出家人自己本來應該學的、修的,都完全不知道,剃了這個頭,對在家信眾是交代不過去。這是這一類的,對於諸戒相,茫乎不知,不懂得怎麼持戒。

  有一些人他也拿戒本要來講戒,講了很多,是不是他就有智慧?也未必。如果沒有善知識來指導,而且又不遵循古人。譬如老和尚也常常在講席當中告訴我們一個原則,你現在找不到好的老師,但是你可以找古人。古人不在了。不在,他有他的著作在。我們現在學戒律,距離我們最近的一位大德就是弘一律師,清朝末年,民國初年,弘一律師。他的著作,我也看了一點點,看了一點點覺得就有很大的幫助,對戒律的一些常識、做人處世的道理他都講到,我們才知道什麼叫做戒。現在有很多人他也標榜學戒律,但是他沒有得到真正通達戒律的老師來指導,自己又不肯向古人學習,往往他自己想怎麼修怎麼修,自己對於戒律學方面認識得不夠,或者認識有偏差,這樣修就不對,怎麼修、怎麼學都不像。這一類也是屬於愚,「不鑒是非,故於諸戒相,茫乎不知」,他還是不懂,這一類也不能算有智慧。

  所以我建議,大家如果要學戒,起碼近代弘一大師的書要看,起碼他的講演錄要看,他的著作,像《晚晴集》這一類的,《格言別錄》要看。比較遠的就是蓮池、蕅益,我們淨宗祖師蓮池、蕅益大師,特別是蕅益大師他在戒學方面下很深的功夫。實在講,蕅益祖師他不但是淨宗的九祖,其實也是當代的一個律宗的祖師,他的書要看。蕅益祖師的《寒笳集》我也常常看,還有蓮池大師編的《緇門崇行錄》、《僧訓日記》,這些都要看。你才知道怎麼學習這個戒,才不會像這裡講,「愚無慧目,不鑒是非,故於諸戒相,茫乎不知」。茫乎不知這樣的人還好,有一些人自己不知道以為自己知道,然後他再去教別人,又給別人誤導,那個更麻煩,那是更麻煩。強不知以為知,自己不知道以為自己知道,這個都是錯誤的。

  下面,「狂妄邪見,不循位次」。他不是不能學這個戒,他能夠學,但是他不遵循這個次第。「故於如來聖制,忽而不學,便擬躐等」。這個狂是狂妄,他也有很高的聰明智慧,但是他不依循這個位次,不依照這個次第來學。對於「如來聖制」,聖是尊稱,如來制定的戒學,忽是忽視,不學。這個忽視有很多方面,第一個就是他想很快成就,好像要一步登天,要想趕快成就;第二個就是對戒他有他的看法。像我們老和尚早期學佛,他在講席當中講過,他也是舉出他自己的一個例子,他的看法是說這個戒律就跟我們中國的禮一樣,在我們中國這個禮每個朝代都有變更,它的精神是不變,但是禮的形式上會因時、因地、因人有所改變。所以夏商周三朝的禮都有不一樣,但是禮的精神是不會改變的,但在形式上會有改變。老和尚他也講,他說他當時(年輕的時候)總認為戒律就跟中國的古禮一樣,戒律是印度出家人三千年前當時的生活方式,等於我們中國儒家的禮,生活方式。三千年前印度的古人他的生活方式,拿到三千年後今天的現代人,又到中國這個地區,能適用嗎?所以,當時他對學經很有興趣,但是對戒律方面,他認為跟中國的禮一樣,應該有所變通。老和尚也講,戒律傳到中國來之後,也經過一番改革,就是叢林的清規;在生活方式上跟古印度就不一樣,因為中國這個地區氣候、生活方式、文化習慣跟印度是完全不一樣,佛法傳到中國來,適應中國這個地區的民情,所以做了一個調整。所以在古代,「百丈立清規,馬祖建叢林」,建立這個道場,立了這個清規,等於說戒律的中國化、現代化、本土化,這個方式上有所改變。

  但是到了最近,老和尚,我們聽他講《華嚴》,講這個課,他現在的發現又不一樣。最近他又講,這個戒跟禮不一樣,禮是適用於世間法,維持人與人之間社會、家庭的秩序,能夠得到安定,所以它會因時、因地、因人有所變通。但是戒跟世間的禮,它的作用不一樣,因為戒不是只有世間的風俗民情。禮是以和為貴,人與人相處的和諧,這是禮的精神。就是現在講的,你要達到和諧社會要靠什麼?要靠禮。你不講禮,怎麼和諧?和不來。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互相交流往來,靠一個禮。這個禮當然古代現代、中國外國都有不同,所謂入境隨俗,人家才歡喜。你看,我們中國人見面禮,握握手,這是見面禮;外國人他一見到你就給你抱一下,給你親一下,這是他的禮。今年在圖文巴,那個市長是女眾,她看到我給我抱一下,給我親一下。在我們中國人看,怎麼這樣!他們洋人就是這樣,這是世間的禮,如果你不接受,他心裡就不舒服,你要入境隨俗,你到他們的國家就隨順他們的民情。所以,老和尚也被抱、也被親。他們就是這樣,他覺得這是最好的禮,對你最尊重,不嫌棄你,才抱你。看你就討厭,還抱你?理都不理你,對不對?那是禮。

  但戒跟禮不一樣,戒是要幫助你了生死的,跟世間的禮是不一樣,它的作用上不一樣,你不能把戒律拿去跟世間的禮混為一談,不可以混為一談。所以老和尚最近又講,這個是凡聖的分水嶺,現在你要做凡夫你就不要學,你要超越你非學不可,你不學你就是凡夫。佛也不會勉強你,他不會用這個來約束你、來控制你,佛不會去控制人,他只是告訴你,你要超越三界六道你非這樣做不可,你不這樣做你就沒辦法,你就得不到解脫。所以這個戒,它是幫助我們超越,所謂出世間法。出世間就是出離三界六道生死輪迴這個世間,你不再受生死輪迴,戒它的作用是幫助你這個。

  我們現在再回頭來看看,我們修各種法門,只要是佛法,它最終目標,都是幫助我們了生死、成佛道。最終目標,最高目標,成無上道。你自己了生死,你去度眾生,也是幫助眾生了生死。不然你度什麼眾生?你幫助他什麼?你還是幫助他解決生死的大問題,這個問題最大。這個最大的問題可以解決,其他的問題都不困難,就很容易。所以佛法雖然有講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五乘佛法。像學校,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成佛是研究班,一佛乘是研究所。雖然講人天乘,但是他還是會給你引導再超越,他不會說你永遠就做個人天,統統在三界,不要出來,不要提升,佛的教學不是這樣,他是要不斷提升。但是現在你在人間,他先教你怎麼做人,先把做人的根基紮穩,然後進一步提升到天道,從天道再超越三界,再一步一步給你提升,最終他還是要你成佛的。前面這個叫方便,前方便。但是雖然是方便,也是你真實的一個必修的過程。你達到真實,這些方便也都變成真實。所以《法華經》講,世間一句治世的語言都符合實相,都跟一實相相應,這個道理我們必須要明白。

  所以這個戒律,你學了之後,你必定要先認識清楚,我為什麼要學這個戒,我學了這個戒要達到什麼目標,這個戒的功能、它的作用是什麼,這些要清楚。明白之後,你才會喜歡來學,你覺得學了這個有好處。如果不明白,聽到戒這個字就怕怕的,就感覺會受到約束、束縛、不自在,得不到解脫,就會有那種心理反應。所以一定要認識清楚。「忽而不學」,就是忽視、疏忽了。「便擬躐等者」,下面解釋,躐叫跨越。「等級也」,這個等就是等級,一級一級的,像我們上樓梯一級一級的。

  下面,「學記云。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

  「學不躐等」,這是講學記。這邊有個註解,學記是《禮記》一篇的名稱,《禮記》裡面有一篇叫「學記」,老和尚講經常講,學記。「記述古代的學制、教材,學習的功用、目的、方法、效果,以及教學為師的道理」,這是學記這篇。學記,老和尚常常講到《學記》這本書,有機會我們也可以找來看看。做一個中國人,不能不認識我們祖宗的傳統文化教學。《學記》裡面講,「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這個幼就是年幼,弗就是不,在聽,弗問,就聽講就好。年紀小,他思想見解各方面不成熟,就不要問太多,就叫他多聽。但是現在小孩可不是這樣,問題比大人還多。所以現在的小孩就不好教,他懂的比大人還多,大人沒有看過的他都看過,他的問題有的大人都回答不出來,所以現在的小孩子不好教。但是古時候這個《學記》,就是「聽而弗問」,你只要聽講,先不要問。

  「學不躐等」,就是你的學習不要跳過去,要按照順序、次第來學。這是我們要注意的地方,學不躐等,這方面我們同修大家多留意。老和尚這幾年特別強調這四個根,我聽老和尚的經三十九年,最近這四、五年,他對四個根是特別強調,早期他並不那麼強調。這個道理也是看到講經這麼多年,學習真正成就的人非常少、非常稀有,仔細追查它的原因,缺少基礎的修學,都是空中樓閣,缺少基礎的修學。所以在晚年他特別提倡《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沙彌律儀》。過去也有提到,但是提了,只是提一提,剩下來就是大家自己來學習,自己去發心,他也沒有特別不斷的一再強調。這些年就是不斷的一再強調,這跟過去就大不相同。除了強調之外,像現在還有因緣在湯池辦文化中心,《弟子規》的學校,這是更落實。所有的因緣不具足也有困難,也會有障礙。現在這個因緣慢慢成熟了,慢慢成熟了。

  我們這次藉由護國息災法會的因緣,我們也有機會在這裡一起來學習《沙彌律儀要略》,這也是一個因緣,這個因緣也是非常難得。如果說我們沒有遇到這麼長時間的一個法會,我們也沒有這個因緣一起來學習。你看,我一天到晚在外面跑,哪有時間?時間都在飛機上、在車上,哪有時間?各位各有各的因緣,你們住在道場也有道場的事情,也不太可能抽出時間來研究這個東西。為什麼?因為現在道場,他主要去修的並不是在這方面。譬如說我們淨宗道場,大家去:我們是來念佛的,不是來學戒律的。是來念佛的,當然大家就不會去想到來學習戒律的事情。到禪宗的道場,我們來參禪的;到密宗的道場,我們來學咒的;到教下的道場,我們來學經教的,當然他也不會去注意這個東西。但是不管你學淨、學密、學律、學教,戒還是基礎,它等於是一個共同科目一樣,不管你學哪個法門,它是一個共同科目。

  我們修淨土也是一樣,所以跟大家上這個課之前,我就提出淨業三福。淨業三福我們也常常聽,但是並沒有進一步深入的去體會。所以聽也聽得耳熟,我們也會講,但是並沒有進一步的去落實,可以說對於淨業三福的學習,這方面就不是很認真,甚至是疏忽了。因此我們看看《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這十六觀,佛還沒有給韋提希夫人講十六觀先講淨業三福。我們現在修淨土是修淨業,修其他各種法門其實也都是修淨業,所以佛才在《觀經》講,這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句話我們不可以疏忽掉,疏忽掉可能我們這一生學淨業就學不成。韋提希夫人請問釋迦牟尼佛,她看到極樂世界,她很想去,怎麼去,怎麼才能生到那裡?佛不是一開始就跟她講十六觀,先跟她講淨業三福。這是什麼道理?應該直接就跟她講,妳怎麼觀怎麼觀,就去了。我們知道有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我們現在用的這個念佛方法是出在第十六觀持名念佛,還是離不開十六觀。佛為什麼先講淨業三福,而且跟她講這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句話我們就不能疏忽。

  早期老和尚也常常提這個事情,雖然常常提,但是這個淨業三福怎麼修?它是一個綱領、原則,這個淨業三福怎麼修?沒有一個具體落實的一些資料以及做法。到最近這幾年他就比較具體,現在《弟子規》也在開始進行做了,《太上感應篇》,這個早期也常常提的,《了凡四訓》、《安士全書》。但是現在我們缺乏的,像聽老和尚講大經大論的,老和尚講的,我們誰也講不過他,他是講了五十幾年,講到爐火純青,但現在講這個基礎的人少。所以印光祖師提倡的《安士全書》、《了凡四訓》、《感應篇》,其實講了一遍,大家聽聽有這個概念,有這個概念你會修了嗎?你這門功課畢業了嗎?未必。聽一聽,只是知道有這個概念而已,具體的要怎麼做都還達不到。你現在找法師來講這些大經大論的有,你找誰來給你講這些基礎的?恐怕就不好找。講這些基礎就是要落實在行的方面,譬如說《了凡四訓》,你要怎麼修、怎麼做,這是要把基礎打好。所以淨業三福它是我們修學的一個次第,第一福是人天福,第二福是二乘福,第三福是大乘福,這是修行次第。老和尚現在提倡這些,也離不開淨業三福的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