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沙彌律儀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集)  2008/7  中國廬江金剛寺  檔名:WD11-002-0008

  請大家翻開《沙彌律儀要略增註》,還是看第三頁。因為我們上這個課也不趕時間,所以有些名詞術語,我們就請人家查了資料,會寫在白板上,大家多進一步的了解。這樣大家方便一點,不然你們自己要去查就要多一些時間。我們還是從《要略》這個文看起:

  【佛制出家者。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禪。】

  我們接著看《增註》的註解,「此明戒定慧三無漏學之次第,苟越其次,則定慧無所從生矣」。我們昨天講到這一段,這一段的增註也是很明顯的給我們說明蓮池大師這個《要略》,給我們強調。其實也是根據佛他所制定的規矩,『制』就是制定,我們現在講制度。『出家者』,出家的人。『五夏以前專精戒律』,「夏」是結夏,在印度古時候出家僧人每一年有三個月的結夏安居,五夏一共是五年。所以過去老和尚講席當中也常常講五年學戒,老和尚講五年學戒是比較偏重在我們中國叢林的制度、規矩。就是剛出家的人這五年當中,過去老和尚他講的都是依老師的教誡。他說不是叫你去看戒律,是聽老師的指導,這五年當中聽老師這樣一個指導來修學。就像老和尚到台中蓮社跟李老師學經教,李老師跟他約法三章:第一個就是從前學的統統放下;第二個就是跟他學的那天開始,不准聽任何法師、大德講經說法,只准許聽李老師一個人的;第三個條件,凡是要看什麼書,包括佛經,都要先報告老師,經過老師同意才能去看。這個在後面二十四門威儀也有,凡是要讀什麼書,都要跟老師報告。李老師提出這三個條件,要老和尚遵守五年。後來老和尚遵守這三個條件,過了半年之後感覺心很清淨,知道這個好處,後來自己主動再增加五年,就是遵守了十年,他這個規矩遵守十年。所以過去老和尚講五年學戒,大部分都是講聽一個老師的指導、教誡,以這個為主。

  最近老和尚講經就特別提到戒律。以前講的教誡比較寬廣,現在講到戒律上就比較濃縮、比較具體,譬如說《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包括《沙彌律儀》,它都有條文的,一條一條的,很明顯、很具體的給你列出來,等於就是濃縮了。由廣而濃縮,現在主要是你要再提升。前面大部分是結緣的一個階段,你學到一個階段你要提升,你不提升不行,不能永遠停留在那個階段。但是提升,你在戒律上不下手,就不可能,達不到。以我個人來講,聽經聽了幾十年,但是結果怎麼樣?一無所成。是聽了不少,聽了不少的道理,也會講給別人聽,複講,就是老和尚怎麼講,我們跟著怎麼講,這個我也學會了,但是自己有沒有受用?還是不得受用。為什麼?沒有從戒下手。

  戒是律學,經是定學,經典當然也有包括戒,但是經它是偏重定,論是慧學,所以經律論三藏。經律論三藏也代表了戒定慧三學,當然律當中也有定、也有慧,經當中也有律、也有慧,論當中也有戒、也有定,只是說三藏它的比例、比重偏在哪一部分。其實每一藏都具足三藏,但是它的比重不一樣,譬如律藏,它偏重戒律的多,大多數,超過半數以上,經藏它偏重在定,這個成分比較多,論偏重在慧。只是說它比較偏重。我們學習經論,沒有這個戒的基礎,實在講我們不能證入,得不到受用。所以戒定慧三學配經律論三藏,戒是在第一個。你看現在,老和尚可以說他講大經大論講得非常精闢,講得非常透徹明瞭,我們聽的人好像聽懂了,說起來大家都知道,都能夠複誦。但是情況怎麼樣?境界一現前,該貪的還是貪,該發脾氣的還是發脾氣,該愚痴的還是愚痴,該我慢的還是我慢。知道,但是做不了主,問題出在這裡。不相信大家可以試看看,因為我是失敗者,失敗者的經驗。這就是這個基礎沒有,蓋房子沒有打地基,就從上面蓋,蓋了一半又倒下來,蓋了一半又倒下來,始終蓋不起來。

  所以蓮池大師在這段給我們說明佛制定的,「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禪」。戒律為什麼很多人也很認真在修,修得都沒有那個效果?這個問題還是出在於我們佛門沒有真正精通戒律的人來傳授,像沙彌戒就要兩個清淨比丘來傳授他才能得戒,現在到哪裡去找?一個也找不到。但是我們對於有修有學的大德,我建議大家要學戒,弘一律師、蕅益祖師的著作不能不看,你不看你的戒怎麼學都學得不像,我只能這麼說。很多人戒律很精嚴,但是他表現出來讓人家感覺不是那麼一回事,表現出來是一股肅殺之氣,你說這樣像佛嗎?佛會這樣嗎?不像,學得不像。有的人學得怪怪的,好像跟人格格不入,這個看不順眼,那個看不順眼,一天到晚生煩惱,學變成怪人一個,那都學錯了。為什麼學錯?他沒有親近真正懂得戒律的人。所以戒律不是只有條文,條文簡單,大家誰不會念?但是條文裡面它有很深廣的內容,你都要明瞭。

  以前道宣律師聽《四分律》,他人很聰明,《四分律》聽一遍,他就跟他的老師講他懂了,戒律他通了,結果被他的老師臭罵一頓,後來才發現自己錯了,自己似懂非懂。後來他就發願,凡是哪裡講《四分律》他都去聽。古時候不是像現在有車,都是走路,很辛苦,聽了二十遍,後來他才成為我們中國唐朝南山律師。終南山,在陝西的終南山,律宗的祖庭,成為律宗的開山祖師。像他這樣的條件要聽二十遍,而且那個時候真正有比丘,唐朝時候真正有清淨比丘,他都還要這麼認真的學,到我們末法時期,你說這樣看看就能夠懂了嗎?所以我常常引用,你去世間念個法律,你讀大學要讀好幾年,你要考博士班差不多十年,也不過是拿個律師執照,或者將來到政府機關去當司法官,都要那麼辛苦,這是幫助我們了生死的,所以這個我們不能夠疏忽了。

  「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你要怎麼專精?所以我特別把《寒笳集》,蕅益大師給我們開示的,那個非常重要。專精戒律不是只有在條文上,它有內容的,如果你不懂得這些內容,你那個戒學起來就是不像,不是那麼一回事,學到最後,人家看到你就是怪怪的,那都學錯了。如果嚴重的,學到最後增長煩惱,戒律是幫助你斷煩惱,你學到增長煩惱,那不是大錯特錯了嗎?這說明你戒要怎麼學,要怎麼樣得這個戒,它都有個過程跟條件,不是我們看看這個戒律條文我們就能持戒,這個一定要明瞭。所以,由戒生定,由定開慧,「三無漏學之次第」,這個次第是不能改變的。「苟越其次,則定慧無所從生」,苟就是如果,如果你超越這個次第,你跳過去,我現在不要學戒,我先來修定,我先來修慧,行不行?不行。以我們凡夫來講,你這樣修學,你不按照這個次第來修,你定跟慧無所從生,你沒有辦法生定慧。縱然學了很多,那不是真正的智慧,不是般若智慧,那叫世智辯聰,世間的聰明智慧。世智辯聰,變成狂慧,世智辯聰是八難之一。所以佛制定的出家,在家也是一樣,這三個次第都不能夠顛倒的。

  下面這段,「佛者」,給我們解釋佛這個字的意思,「是釋迦如來大覺之稱」。釋迦是別號,如來是通號。佛有十種通號,這個在經上我們常常念,十個。通就是共通的,每尊佛都是一樣的,這叫通號。別號就是個別的,譬如說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不一樣,跟藥師如來也不一樣。每尊佛都有他的別號,也有通號。佛這邊也有註解,這是查《佛學辭典》的,這邊講佛陀,應該具足講佛陀耶,是佛學的名詞,翻譯為覺者或智者,它是覺跟智兩個意思。「覺有覺察覺悟之二義,覺察煩惱,使不為害,如世人之覺知為賊者,故云覺察,是名一切智。覺知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如睡夢之寤,謂之覺悟,是名一切種智」。這是給我們講覺這個字。佛陀耶簡稱為佛,中國人喜歡簡單,陀耶這個尾音去掉,翻譯中文的意思是覺者跟智者,其實覺跟智它是分不開的,從兩方面來講它的作用。覺察什麼?煩惱。我們簡單講,你認識煩惱,你認識什麼叫煩惱。好像你要抓賊,哪一個是賊你要認識清楚,你才抓得到真正的賊。如果你不認識那個賊,把好人當賊抓,真正的賊他在那邊偷東西,你的家財都會被偷光光。這是比喻我們的功德法財,被煩惱賊都偷光了。所以我們起心動念,煩惱起來,你要能夠去覺察,現在這個念頭是煩惱,當你知道它是煩惱,它就不起作用。我們現在,好像說我起煩惱我也知道,心裡很不舒服,這個是不是覺察?還沒有達到覺察。你只是知道,但是還沒有達到覺察這樣的一個程度,覺察是真正看清楚。使不為害,你使它不再危害自己,這個才是覺察。如果我們知道煩惱,但是煩惱還是控制不了,它還是危害,還是在繼續害我們。好像你知道是賊,但是你制伏不了他,照常搶你的,照常偷你的,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個就不叫覺察。實在講,如果你真正覺察,就有辦法去伏煩惱、斷煩惱,現在就是我們不知道我們起心動念煩惱,煩惱起來自己沒有覺察到。

  我們每天三時繫念做完都要三皈依,三皈依我們會念,念得也滿好聽的,但是我們在每一天生活當中,我們會依照三皈依去修嗎?自皈依佛,是不是皈依佛?自己要皈依佛。自皈依佛,自己要皈依自己的覺、智,叫皈依佛。這個覺,如果你沒有覺察、覺悟,你有皈依嗎?我們每一天都有念,但是我今天這個煩惱要起來的時候,你有沒有覺察到?你覺察到就是皈依佛。你還沒有發覺,還迷迷糊糊隨順自己的煩惱,這樣有自皈依佛嗎?沒有,我們只有念而已,你沒有真正去回歸、去依靠自性覺,沒有。三皈依它不是念的,是要修的,它是一個總指導原則,八萬四千法門、大乘小乘,離不開這個三皈依的總指導原則,就是要你覺悟。皈依法是要你正知正見,正確的思想、見解;皈依僧就是要你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你有了一個,後面兩個都有了。你說我覺悟了,但是我還邪知邪見,心還不清淨,污染,那還是沒覺悟。所以三皈依有任何一個,都具足其他二個,這叫一體三寶,一而三,三而一。

  「如世人之覺知為賊者,故云覺察,是名一切智」,這叫一切智。所以覺跟智它是一體的兩面,好像我們的手,這一面跟這一面,一個裡面,一個外面。故云覺察。所以每天三皈依我們都要覺,每天起心動念,言語、行為,講話講得不對,行為哪裡不對,思想想錯了,起心動念錯了,都要覺察,對煩惱我們就有辦法。所以你自皈依佛,紹隆佛種,發無上心,從這裡學。「覺知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如睡夢之寤,謂之覺悟」,就是你對一切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各種事理你毫不迷惑,就像夢醒過來非常清楚,這叫覺悟。覺悟跟覺察,覺察是偏重在覺察我們的煩惱,覺悟是我們的煩惱沒有了,你本性智慧顯露出來,你對一切的事理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障礙,這個叫覺悟,是一切種智。

  「自覺復能覺他,自他之覺行窮滿,名為佛」。自己覺悟,又能幫助別人覺悟,自己跟他人的覺悟都達到圓滿叫成佛,就是自覺覺他都圓滿了叫佛。「自覺者,簡於凡夫,覺他者,簡於二乘,覺行窮滿,簡異於菩薩。何則」,為什麼原因,這麼說?「以凡夫不能自覺,二乘雖自覺而無覺他之行,菩薩自覺覺他而覺行未為圓滿故也」。凡夫,不覺悟,不能自覺;二乘,雖然自覺(自己覺悟),但是他沒有幫助別人覺悟的六度萬行;菩薩,自覺也覺他,但是還沒有達到圓滿;只有佛自覺覺他都達到圓滿,覺行圓滿才稱為佛。所以佛是揀別他不是凡夫,他也不是二乘、也不是菩薩,他是自覺覺他都達到究竟圓滿,我們稱為佛。「又以智者具足二智而覺知一切諸法,了了分明」。這個二智,一切智、一切總智,是覺知一切諸法,了了分明,對一切法都沒有絲毫的迷惑,這就叫佛。

  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我們每天都要修這個,一般寺院早晚課都要三皈依,現在三皈依只是打個形式。我們去打個三皈依,三皈依打完之後還是怎麼樣?還是迷而不覺,還是邪而不正,還是染而不淨,這樣打三皈依只是一個形式,它起不了作用。所以,以前我在九華山佛學院演講,當時果卓法師當副院長,我就跟他講,我說現在寺院一般都還是依照古時候叢林早晚課,我說玉琳國師做早晚課的《綸貫》,朝暮二課,他就說明為什麼編這個,它的用功理論、方法他都講得很清楚。我說現在做早晚課你不講,大家就是去念一念,念到最後變成應付的,反正住在寺院,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到時間就是要去念這個,念到最後他都念疲了,變成一個應付式的。好像我們世間法也是一樣,這個工作並不是我喜歡做的,而是不得已的,我為了要賺你的錢,我才來做。這樣的心情,這個工作會做得好嗎?大家想一想,這樣會做得好嗎?我是為了賺幾個錢,所以才做這個事情,沒辦法;如果有錢,我也不幹。這樣他的工作會做得好嗎?這個答案好不好?大家都還很有智慧。

  如果這個工作,我們賺錢還在其次,我們自己知道說應該做,而且有興趣去做,沒有錢他都做得很快樂,做到不疲不厭,做到晚上都不用睡覺,他都精神飽滿。如果不是這樣,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他說不疲不厭,那就講不通了。我可以用這個來試驗,你有興趣的一樁事情,你做得真的精神就是很好;不想幹的人,做得就心不甘情不願,是不是?像本參法師給我講,他是要來學經教的,常住派他來做維那,他講得好無奈。所以,你看當維那就心不在焉,他大概還在想他的經教,他就一定做不好,是不是這樣?他為什麼不願意做這個?他覺得做這個好像好處在哪裡他也不知道,反正時間到了非來不可,常住派的,無可奈何,心不甘情不願來做。所以,我也跟他講,我說我出家剃頭,我也是要學經教,不是來趕經懺的。但是你遇到這樣的環境,你要先去了解,這也是我們佛門的一門功課,你倒不如多去了解,了解之後你知道它的好處在哪裡。實在講,我們有看到夏蓮居老居士的《淨語》,他的這些開示。實在講,我對這個還不是很清楚,經過他這麼一開示,才知道歷代祖師對這個都很重視,只是現在的人把這個拿去當做賺錢的工具,變成應付,不是在修學,搞成這樣。所以我們從一個正面的來看、來觀察,我們就可以尋找出它的樂趣,你找出它的樂趣你做得就不累。如果你做得心不甘情不願,一點點事情你都覺得很累、很辛苦。

  所以這個覺,我們每一天都要覺,時時刻刻都要提醒,提起這個警覺心的,警覺,這個叫覺。如果你失去觀察、觀照的功夫,馬上又迷,又迷失掉了。所以這個覺,它是時時刻刻要提醒你,不是早上打個三皈依,晚上再打個三皈依,你就覺悟,你就正而不邪,你就淨而不染,不是那麼一回事,照樣迷邪染。所以我們看到佛這個字,我們學佛就學個覺悟而已,佛覺悟了,我們也要學跟他一樣覺悟。他是佛,我們每個人也都是佛,只是他覺悟了,我們還沒有覺悟,這個差別。佛這個字我們簡單介紹到此地。我們看到佛學的名詞,要懂得消歸自性,知道這個提醒我們學什麼,我們現在要怎麼學,要怎麼下手,你就有用。如果照這個佛學名詞,我們懂了這些名詞,不會提起觀照的功夫,變佛學。老和尚現在不是常講,學佛跟佛學嗎?那就變佛學了。所以這篇我們也可以變佛學,也可以變學佛,就看我們怎麼去學。這樣大家懂嗎?如果你懂得提起觀照,你就是學佛。你認識煩惱,然後伏煩惱、斷煩惱,你就是學佛,真有用。如果你失去這個覺察,只是知道這些名相,你會講得天花亂墜,但是煩惱起來一點不發覺,隨順煩惱,這個叫佛學。

  接下來我們看,「釋迦」這兩個字。釋迦,我們一般講釋迦牟尼。他俗家的名字不叫釋迦牟尼,釋迦牟尼是他成道之後才取了這個佛號。釋迦也是他們一個族姓,它是一個族群,釋迦族。牟尼翻成中文是寂默,釋迦翻作能仁。寂默就是清淨的意思,寂就是寂靜、清淨。他這個佛號,釋迦它是一個族,但是釋迦它有能仁的含義,牟尼是寂默的含義,佛是覺悟。釋迦牟尼佛,能仁、寂默、覺悟。

  在古代三千年前,印度迦毗羅城主淨飯王之子,母親叫做摩耶,我們讀《地藏經》,摩耶夫人是他的母親。他的俗名叫悉達多,悉達多太子,這是它的俗名。他還沒有出家當王子,他的名字叫悉達多,悉達多太子。他自幼對人生諸現象,他就常常去思考,看到我們人生這些現象。有一天,十幾歲的時候,還很年輕的時候,他出去遊玩。因為他出生的時候,他父親就請一個算命的來給他算。算命先生在中國、外國都有,當時印度也有很高明的算命先生,就像我們看《了凡四訓》,像孔先生那樣,算得很準。他父親就請個算命的來算,那個算命的一算,他說你這個兒子將來可能會出家。他父親聽了心裡就慌,我生這個兒子是要繼承我的王位(古代王位,印度跟中國都一樣,世襲,父親傳給兒子,繼承王位),他怎麼可以出家,以後他的王位就沒有繼承人。所以淨飯王他也常常罣礙這個事情,他這個兒子,他就是交代宮廷裡面的人,盡量不要讓他聽到一些不好的事情,盡量讓他享受這些五欲,這些快樂的事情,讓他感受到人間這麼好、這麼快樂,不要有念頭想去出家,出家修行很苦。但是有一天,在宮廷裡面玩,吃喝玩樂也會玩膩,當然也想到外面走一走,這個也很平常的事情。他要去走一走,他的父王也不能說不,他要去郊遊,那也是好事,就讓他出去,派了人送他出去。他遊歷,經過四個城門,他看到人生生老病死,看到小孩子生出來哭哭啼啼,小孩子一生出來就哭,看到婦女生產也很辛苦。古代,現在也是一樣,現在醫學是比較發達一點,古時候的人生產是生命交關,所以這個生也是很苦。老,人年紀老了,你有感受到老苦,眼睛也不行,牙齒也掉了。像我現在就老苦現前,上面牙齒掉了六顆,都沒牙齒,也要戴老花鏡,眼睛花了,我現在老苦就開始感受到,身體也不行了。

  老的時候就不如年輕人,而且年紀老了,就好像我們世間人,尤其特別現代人,不懂得孝親尊師,兒女如果不孝,那個老人就像垃圾,垃圾一樣。有很多人,像外國很多老人他都送到老人院,特別是洋人。他們國家福利,養老的制度很好,但是怎麼樣?老人送到老人院,你想想他心情會好嗎?雖然物質生活照顧得很好,但是他心情很不好。為什麼?今天看這個死了,明天看那個死了。像蔡老師講課說,有人送到老人院,他名字都不見了,都變成號碼,幾號,今天二號死了,明天五號死了,你說他住在那個環境他會快樂嗎?那個真的叫無希望工程。所以辦老人院,有人說是沒有希望的工程,沒希望,就坐吃等死,就等死而已,有什麼希望?你說在這樣的環境當中他苦不苦?苦!釋迦牟尼佛很早就看出來了,是我們現在世間人他不覺悟。所以現在老人院這個制度是需要改善。過去老和尚也是看到這些老人院的老人很可憐,像外國一些老人,如果有一個年輕人陪他聊天五分鐘,是他最奢侈的,年輕人都不願意跟老人在一起。他不照顧老人,他自己老了也沒有人照顧,因果循環。所以老人,他就是很寂寞、很無聊,而且很無奈,就是坐吃等死,是這樣的。這樣苦不苦?苦!如果說不苦,就是還沒有覺悟,沒有皈依佛。所以你去外面街上,你拉一個人來,他會講,我不相信,你們那些都講的什麼?他是什麼?他是不覺。凡夫不覺,不能自覺,不能覺悟,苦就明明擺在眼前,他還是不相信。所以《無量壽經》佛講,給他講六道輪迴,給他講因果報應,他不相信,他說他沒看到,都不知信,他沒看到。佛說好,你沒看到,但是你眼前很多你看到的,或父哭子,或子哭父,這個你有沒有看到?這個有,這個再說沒看到,那就是矇著眼睛說瞎話。佛就先講你看到的,白頭髮送黑頭髮的,黑頭髮送白頭髮的,父親哭兒子,兒子哭父親,很多,就在你身邊。還有自殺死的,意外災難死的,那個有沒有看到,那個有沒有?有,你就不能再說沒有。有,這怎麼來的?為什麼這樣?它總有個原因。

  所以,他出遊看到生老。人老了之後可憐,所以老和尚他過去二十年前就有這個彌陀村的構想,就是照顧老人的物質生活,還特別要照顧他精神生活,特別在宗教方面這些輔導,他才有希望。特別學了佛,你信了一般宗教,他還有個希望說將來死了到天堂去,還有一條路可以去。如果什麼宗教都不信,那就更可憐,死了就死了,死了什麼都沒有,他就一切前途都沒有。現在年輕的時候還沒有感受到老苦,他會堅持他的看法,但是一旦自己老的時候,他自己會感受到。有一些人他為了愛面子,很執著,其實自己也是感受到這個苦,他是死不承認,這樣的人也有。這就是眾生難度,他就不承認。所以對老人的照顧也是老和尚他弘法的重點工作。現在我們在大陸上有一些道場,雖然沒有外國的物質生活那麼好,但是在有佛法傳播的地方,特別有淨土法門的地方,這些老人他們在一起共修念佛,而且往生之後還有人助念,他們心裡也得到很大的安慰。起碼他一斷氣不會給他亂處理,馬上送冰庫,這樣他們就會很安心,他們總是有一個希望在。如果你了解三世六道輪迴,你前途就無量;如果你說不承認有三世六道輪迴,那真的叫無希望,什麼都沒有,你現在就是等死,死了就是拉出去燒一燒,變灰。他什麼都沒有,那叫沒希望。

  《楞嚴經》波斯匿王他聽到一個外道講,人死就斷滅了。這個斷滅論在古代它就是一派,死了什麼都沒有,斷滅,斷見,那個叫斷見,我們現代話叫無神論,這一派在古代印度就有。他聽到這一派給他講,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他六十幾歲了,國王做不了幾天,死了這一切都沒有。所以,《楞嚴經》他也去聽,聽到當中他插了,提出問題。佛就跟他指出,他常常聽佛講不生滅,在哪裡?佛就給他指出在你六根根性。上次我跟大家大概講過。他聽了就很開心,真的,有一個從來就不生不滅的,我們這個身體只是一個轉換而已。知道這個他為什麼會開心?因為他知道還有將來,我們現在只是一個階段,下面還有下一個階段,換一個新的環境,換一個新的生命。你知道,你要懂得怎麼去換更好的,比現在更好的、更提升的。這不就希望太大了嗎?這就不叫沒希望。世間人沒學佛,真的是沒希望,前途茫茫,後途又無光。所以照顧老人,現在精神生活特別重要,物質生活也需要,包括世間的這些娛樂,方方面面都要照顧到,這樣彌陀村、老人院它才是一個健康的。像現在一般辦的老人院都還不理想,只有物質生活的照顧,精神生活還是非常非常的缺乏。

  生病也是苦,你看大病、小病。但是我們有病苦,對修行人來講也是一個增上緣。所以戒經上講「比丘常帶三分病」,沒有病就容易生貪欲。有病苦來的時候,我們感受到這個苦,才會想到解脫這個苦;如果沒有病苦,我們身體好好的,每天吃喝玩樂,忘記修行,這個覺性他提不起來。所以病對修行人來講也不是壞事,病苦!你有這個苦,你才知道要去解脫這個苦,要去解決這個問題,怎麼讓它不病。死呢?地水火風四大分離,像生龜脫殼一樣,很苦。《無量壽經》講,「生時苦痛,老亦苦痛,病極苦痛,死極苦痛」,都很苦的,生理基本上有生老病死的苦。

  悉達多太子看到這些現象,人生為什麼這麼苦,有生老病死?所以他就生起了要去解決這個生死問題的念頭,要怎麼樣解脫這些生老病死,不要受生老病死的苦。回去在宮廷裡面就悶悶不樂,他父王看到,去玩回來心情就不好,特別又請了很多樂隊、宮女唱歌、跳舞,要讓他開心。他還是不開心,因為這個問題始終在他腦海裡轉。後來他下定決心偷跑,趁月夜,就是月亮很明亮的晚上,命他的侍者車匿為伴,騎白馬犍陟,他就到外面去參學。剛開始各個宗教他都去接觸、去學,但是都沒有結果。後面六年,又到苦行林去修苦行,到優婁頻羅村苦行林,修苦行修六年,一天吃一麻一麥,但是也沒有得到解脫涅槃之道。後來他才到菩提樹下去打坐,把十二年學的統統放下,放下之後,他在十二月八號那天夜睹明星、大徹大悟。這是佛他成道的一個過程。佛我們就簡單介紹到這邊。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