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四帖疏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三集)  2007/4/25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03-003-0043

  諸位觀眾,大家好!這集是第四十三集的播出。我們上一集講到:

  疏【亦讚歎一切眾生三業所為善。】

  看到眾生行善,我們也讚歎,勸善規過。善有大小、有偏圓,像了凡居士所說的有真假,都要有能力辨別,這個能力是智慧,要有智慧能夠辨別這個善是真的還是假的。什麼是真善?能夠利益永久的是真善,就是說這件事情做了,它利益社會大眾、利益一切眾生是永久性的,那這個善是真的。如果有些善,眼前有利益,將來沒有利益,這就不是真善;眼前沒有利益,將來有大利益,這是善。所以一定要往久遠,眼光放看遠去觀察,知道這個善是真的還是假的。能利益廣大的眾生,這是大善;利益少數人是小善。能令眾生出離輪迴得生淨土是究竟真善;利益眾生,眾生不能出輪迴,這善就不能算是真善,還在六道裡面。這都要清楚,都要明白,所以善的程度也有不同。底下這一句很重要,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常常會遇到的,遇到了怎麼辦?很多人會問。善導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

  疏【若非善業者。】

  就是說不是真善,不是大善,似是而非的這種善行,看起來好像是善,實際上不是真的善。看到眾生造這種善,我們知道,知道怎麼辦?

  疏【敬而遠之。亦不隨喜也。】

  我們不要讚歎他,我們尊敬就好,也不要隨喜他,大師教我們這個態度。我們對他尊敬,『遠』是說不要去學習他那個錯誤的,也『不隨喜』。這個「不隨喜」就是說什麼?佛門裡頭的事情一切真實,沒有人情佛事。所以這樣隨喜,明知他是不對的、錯誤的,我們明明知道他有錯誤,還是要去隨喜他一點,這人情佛事,在人情上去隨喜。人情佛事有什麼不好?如果你要是眼睛睜大一點往深遠的地方一看,就知道確實有不好的地方,有一個不好的影響。你是一個真正學佛的人大家都知道,你看某人都到我這裡來了,那這個還不是真的善嗎?等於去為他背書,我們現在說支票為人背書。你有這個知名度,有這個影響力,你去隨喜他,去到他那個地方,等於就是肯定、認同他的做法,藉你這個名來擴大他的虛偽,助長了他的虛偽,那這是我們的過失。我們不去隨喜,換句話說,我們不助長他,不要幫助他增長,這是對的。不可以拿佛法做人情,這很多人都會說這句話,但是他不會做,在日常生活當中依然把佛法做人情,這種事情很多很多,很普遍。由此可知,這是講的口業真實。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給我們講的「禮敬諸佛」,妖魔鬼怪也是諸佛,他比我們迷得深,造的業重,將來受的果報苦,他也有佛性,我們尊敬他。尊敬他,但是對他的行業不讚歎,對他所作的行為也不去隨喜,這樣就正確。但是我們對他還是要有禮貌,還是要尊敬。這是大師在此地教給我們的態度。

  疏【又真實心中身業合掌禮敬四事等供養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

  前面說的是口業,口業先說修善,再說斷惡,都非常具體的教給我們。『身業』也是如此,先教我們修善。『合掌禮敬』,「合掌」是表一心。十個指頭沒有合起來,散亂,代表散亂。散亂收成一個,合起來收成一個,十個合起來變一個,這是合掌。所以合掌表敬,表一心,一心就是恭敬,合掌是這個意思,禮敬的意思。

  『四事等供養』,「四事」就是四件事情。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出家人生活非常簡單,最低的生活標準,物質生活過得很低,可以說最低了,在家的同修一定要照顧到。世尊對在家同修要求的確不多,這四事裡面,第一個是飲食。出家人每天出去托缽,你看到出家人來托缽,一定供養他一頓飯。托缽,這是飲食,一天固定要有一次的托缽,這是在家同修要供養。衣服破的時候,就是說穿的衣服破了,送一件衣服給他穿。臥具,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們現在講蓋的棉被、毯子,晚上休息需要這些。生病的時候,醫藥。這叫四事供養,這是出家人最基本的生活條件,這是標準降到最低,我們在家同修要發心照顧、供養。

  這個地方是講『供養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你就要知道這個四事是取它的意思,不是取它的事相。阿彌陀佛不在我們這個世界,在西方極樂世界,縱然我們每天中午給他上供,實際上講他也不需要,更加不需要在佛像上給它穿一件衣服,實在講這就沒有必要。沒必要,要想到什麼?佛憐憫一切眾生,佛的願就是要普度眾生,救度一切苦難的眾生,這是佛的心願。一切眾生沒有飯吃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想到要盡心盡力幫助他一點?眾生在飢寒交迫的時候,寒冷沒衣服穿,我們能不能送一點寒衣給他、送一點飲食給他?這是佛的心,佛心就是這樣。我們如果能夠這樣做,這就叫做供養阿彌陀佛。所以要想到這些。同時更加應當想到現在所說的,除了物質生活之外,精神生活。現在像台灣物質生活很富裕,精神生活很貧乏,我們應該如何給他精神上的意識,使他精神生活豐滿。要聯想到這些,所以不可以死在字句裡頭,這就叫四事供養阿彌陀佛。所以你看到這裡,你在家裡供養阿彌陀佛,拿這四樣來供養阿彌陀佛,那就錯了。要知道佛教我們供養,這是表法,是教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怎麼做法,才不會把佛的意思錯會了。所以這是要懂得它裡面所說的真實意思。

  佛是正報,依報是生活環境;換句話說,要怎樣真正做到佛化世間、佛化社會,那就把這一句四事供養阿彌陀佛依正二報真的做到了。這是我們每個同修要明白、要覺悟,要真實心中去作。從哪裡做起?從你家裡佛像兩邊供老師的牌位、供祖先的牌位,這樣做起。影響你一家人,影響你的鄰里鄉黨、親戚朋友,這樣做法就對了。我們再看經本二百一十八頁倒數第三行,末後一句開始:

  疏【又真實心中身業輕慢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

  前面一句在身業當中說的是修善,這一句是離惡。因為這部經的宗旨是決定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大師舉的例子跟一般場合當中所說的不一樣,標準高、要求嚴格,若不是這樣,對於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有障礙,這是我們一定要認識的。捨惡,要真正認識娑婆世界依報正報都有欠缺,當然這是指六道凡夫的毒,三毒煩惱;因為娑婆世界也有釋迦牟尼佛的淨土,跟阿彌陀佛的淨土比不會比較差,但是我們在娑婆世界沒有辦法證得,這是要知道的。如果不能離開娑婆世界,我們決定在這個世界裡面的六道輪迴。既然在六道裡面,那就決定在三惡道,在三善道的時間很短暫,墮落惡道的時間很長久,這是苦不堪言,這是事實的真相。我們出來人間,生到人間、天道,好像沉到水裡,很久才出來,頭浮上來吸了一口新鮮空氣,沒多久又栽倒下去。這形容我們在六道裡面墮落三惡道的時間就好像跌到水裡,生到人天道好像在水裡很久才能探出頭來,但是沒多久又墮落。因此大師在此地勸導我們,對於娑婆世界天上人間的依正果報都要發心厭捨、厭離(捨就是放下),要發這個厭捨之心,厭捨之心都要從真實心中作,不能有一絲毫虛假。請再看下文:

  疏【又真實心中意業思想觀察憶念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如現目前。】

  世尊在這部經裡面對於觀想說得特別多,從第一觀到第十二觀都是講觀想念佛。當然這個地方不能違背經義,所以我們的意業(意業就是念頭),念什麼?要常常想、常常念、常常觀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以及西方世界依正二報。依報是那邊生活環境的狀況,正報是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那些大眾們。這個意想就像境界真的在眼前,我們不修觀的人能到這個境界嗎?給諸位說:能。不要說在佛法,在世間法裡面,所謂至誠感通,誠則靈,人用真誠心就會感得這個境界像在眼前一樣。你看我們中國古時候孔老夫子常說「祭神如神在」,那就是『如現目前』。我們想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像在眼前一樣;想念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的樣子也就展現在面前一樣。念佛念到這樣才叫做功夫得力,這是功夫得力的模樣。諸位要明瞭,功夫得力不得力關鍵在『真實心中』,真實心就得力,心不真實,功夫就不得力,這個境界就不能現前。這是意業的善,止於至善,這是身語意三業止於至善的境界。

  疏【又真實心中意業輕賤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

  這個三界六道,不但我們身要捨掉,決定不貪求五欲六塵的享受,你心裡面把這些念頭也要斷乾淨,決定不染,將來往生就不會有障礙。現在所得到的好處,你到這個境界自然就體會到,沒到這個境界的人不知道。這個世間五欲六塵、名聞利養是大家熱烈追求的,你統統不要,把它捨乾淨,這個人不是有問題了嗎?那是世間人的看法。你自己做到了,這裡面有真樂,有真正的快樂、真實的享受。

  疏【不善三業。】

  這在此地做一個總說,『不善三業』:

  疏【必須真實心中捨。】

  這是總說身口意不善的。不善的,對於三界六道有貪戀的,那都是不善,一定要真心把它捨掉。

  疏【又若起善三業者。必須真實心中作。】

  『善三業』,極善的三業:身禮拜阿彌陀佛,口稱念阿彌陀佛,意憶想阿彌陀佛,極善,沒有比這個更善!諸位要知道,讀經是善,比不上這個善業;持咒是善,也比不上這個善;持戒是善,還比不上這個善;禪定是善,統統比不上念阿彌陀佛的善,為什麼?唯獨專心念佛,這一生決定往生,生到西方世界,一生當中不退成佛,還有比這個更善的嗎?讀經書,如果不能往生,來生是世智辯聰,果報是如此,這個世間聰明智慧的人是前生讀經的。持戒的人,戒持得很嚴不能往生的時候,來生的果報端正莊嚴,相貌長得很好,威儀也好,持戒的果報。哪一種因哪一種果報,不能出三界!這一生修一點小福報,來生一享受又迷惑顛倒,又再造成罪業,第三世就墮落,這佛常講,這叫「三世怨」,我們要明白。所以真正的善,無比至善,就是念阿彌陀佛,要真心。後面這一句做一個總結:

  疏【不簡內外明闇。皆須真實。故名至誠心。】

  真誠到極處了。『內』是講內心、存心,『外』是表現在外面;這身語意三業,身口在外,意業在內,這「內外」就是身語意三業。『明闇』,「明」是明顯的顯露在外,「闇」是別人見不到的地方,獨居的時候。無論是入眾、無論是獨居都要『真實』,這是我們這一生學佛修行能不能有成就,關鍵就在此地。不是真實的人決定不能成就,真實的標準一定要依這部經上所說的,要依這個標準。自己去建立一個標準往往都是不可靠的,要依經做標準,不能依我們自己去想一個標準。『至誠心』就說到這裡。下面:

  疏【二者深心。】

  善導大師要給我們解釋什麼叫『深心』。「至誠心」是菩提心的本體,菩提心之體就是至誠,「深心」與「迴向發願心」都是至誠心的大用,就是它的作用,從體起用。深心是自受用,自己受用,迴向發願心是他受用,利益他人,換句話說,我們用什麼樣的心對自己,用什麼樣的心對別人,從作用上也能顯示出來,顯示出你的心是不是至誠。如果是至誠心,它起作用必定像此地所說的真實不虛。深心,所謂自受用,就是用這個心對待自己。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解釋的是:

  疏【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

  這說得好。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講的三心,當中也講深心。古德為我們解釋,深心是喜歡集結一切善行,簡單講是好德好善之心。好德好善到了極處,那就是深信阿彌陀佛大願大行、淨土依報正報種種莊嚴,就是阿彌陀佛在因地當中修菩薩行,集結一切最殊勝第一善行所成就的,我們應當深信不疑。應當深信我們依照阿彌陀佛為榜樣向他學習,一定也有跟他一樣的成就,要有這個信心。善導大師在這個地方給我們說:

  疏【亦有二種。】

  請看文:

  疏【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這是第一個。善導大師告訴我們,我們要深信,決定深信自己現在本身是一個罪惡生死的凡夫。『曠劫已來』,無始劫以來。『常沒常流轉』,「沒」就是墮落,墮落三惡道;「流轉」就是六道輪迴。『無有出離之緣』,沒有出離六道輪迴這個因緣,沒有這個因緣。如果我們真正能相信這個事實,你學佛自自然然會認真。我們學佛為什麼會懈怠?為什麼會散漫?為什麼會功夫不得力?實在說,不了解這個事實,不知道現前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在造業,我們自己往往不知道。就像地藏菩薩在《本願經》裡頭所說的,「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我們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

  所以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我們確實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無始劫以來。常沒,沒是沉淪在三惡道,在三惡道的時間長。流轉是輪迴,生死輪迴,沒有出離輪迴的機會。這個「緣」是機會。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都沒有辦法出離,修外道那就更加不必說,決定不能出離。遇到佛法,修小乘法很難很難出離,修學大乘法也不容易出離。世尊所講的無量法門,末法時期眾生想要在一生能夠出離輪迴,只有念阿彌陀佛求往生西方淨土,只有這一門。在像法時期,在正法時期,其他大小乘法門裡面還可以,還有機會,到末法時期沒有法子了,不要說證果出離三界,得禪定都得不到,只有這一門。

  為什麼說其他法門不能出離?末法時期我們眾生的業障太重,自己心裡煩惱、習氣很重;外面大環境,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誘惑太多了,這污染很嚴重。內有嚴重的煩惱,外面有嚴重的誘惑,在這個環境之下,我們仔細想想,我們自己有沒有法子斷煩惱?不要說斷煩惱,要把煩惱降伏、暫時控制,都很難。修學其他法門沒有斷煩惱是決定不能出離三界。只有淨土法門可以帶業往生,這個我們才有希望!這個一定要知道,一定要覺悟生死可怕、輪迴可怕。現前在世間無論怎麼樣的富貴,你在這個世間富貴能享受幾年?讓你享受一百年,讓你活到一百二十歲,也是很快就過去了,一剎那就過去,百年後又要搞六道輪迴、又要墮三惡道。在六道決定是在三惡道的機會較多、時間較長,這是世尊告訴我們的事實。如果把這個事實看清楚了,你對於世間富貴的人,你就不會欣羨,你心目當中就會看得非常平淡,沒有一絲毫欣慕之心;不但不會欣慕,真正能夠把這個捨掉、放下。所以世間的富貴,眼光你往遠的地方一看,也不過如此,幾十年,頂多一百年;後面,後果是三途六道。實在講,富貴的人造的業比貧窮的人造得多、造得大,有什麼好處?這個要信。再看下面的文:

  疏【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這教我們要相信阿彌陀佛在《無量壽經》所說的,他老人家所發的『四十八願』,願願都是度一切罪苦眾生。當然也包括我們自己在內,決定不懷疑,決定真正能夠相信他,依照他的理論、方法來修學,決定得生淨土。這些理論方法就在淨土三經之中。

  疏【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

  對於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西方淨土,《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跟這部《觀無量壽佛經》。《觀經》裡面講的『三福九品』,這是散善,從第一觀到第十三觀我們念過了,屬於定善,世尊為我們說這些往生淨土的方法;換句話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要具備的條件。世尊為我們證明,讚歎阿彌陀佛,讚歎西方極樂世界。九法界的眾生,包括了菩薩、緣覺、聲聞,有緣聽了之後,沒有一個不欣慕的。菩薩欣慕,否則的話,華嚴會上文殊、普賢為什麼發願求生?當然對於阿彌陀佛的世界是無比的欣慕,所以發願求生。

  疏【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恆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

  這裡大師再舉《阿彌陀經》來給我們做證明,《彌陀經》上說得好,在六方佛裡頭講的,六方佛就講六遍,所以這部經別的地方記不住,這一段會記得很熟,為什麼?重複六遍。經上說「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跟這裡講的真實相應。「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大師所引用的就是這段經文。這段經文真正不可思議。經上說的「汝等眾生」是指盡虛空遍法界九界眾生,上自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都包括在這一句當中,都得要深信不疑。「稱讚不可思議功德」就是指西方極樂世界依正二報,不可思議功德。誰稱讚?一切諸佛稱讚。因此,這部經是一切諸佛護念,《彌陀經》上說的。《無量壽經》是大本《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是附屬《阿彌陀經》,這三經是一不是二,一而三,三而一。

  因此我們終於明白了,如果我們想要真正得到一切諸佛護念,應該怎麼修?真實心中念阿彌陀佛,你就得一切諸佛護念。這個護念就是俗話說的保佑,一切諸佛真的保佑你,你要用真實心念,用真實心受持,才能得到真實的果報。這是說為什麼諸佛都會來護念你?因為你不可思議,你這一生當中就不退成佛。佛看到這樣的一個人,那怎麼會不幫忙?全心全力來照顧。就怕你不肯作佛,那就沒有法子,佛也無可奈何,想幫忙幫不上。你真正想要在這一生當中作佛不退,說實在話,不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不退,現在就不退。現在如果一退就不能往生,就退到六道裡面了,不退才能往生。所以這個法門是現在就不退,這是決定得生。這麼多諸佛護念,這是諸佛護念,菩薩、天龍八部、鬼神當然擁護。

  疏【又深信者。】

  底下這段文,我們讀了這句,實在感覺非常慚愧!看到善導大師對一切大眾的苦口婆心,你看他這個句子說:

  疏【仰願一切行者等。】

  『行者』就是修行這個法門的,修這個法門的人。你看前面用這個字,『仰願』,這個口氣恭敬到了極處。善導大師果真是阿彌陀佛化身再來的,阿彌陀佛對大眾恭敬到極處。你看言詞「仰」是下輩對上輩的敬稱,我們在這本《疏》裡面看到很多次。所以看到這兩個字不能不感動!從這兩個字看到善導大師對人真誠到極處。

  疏【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

  教我們修學這個法門要用什麼樣的態度?這一生決定往生的態度就要像這樣。『一心』要相信佛的話,佛在淨土三經裡面所講的每句話,要『不顧身命』去照做。

  疏【佛遣捨者即捨。】

  佛教我們捨的我們就捨,教我們離的我們就離,教我們放下的就放下。

  疏【佛遣行者即行。】

  佛教我們哪些事情應該做的,我們就照做,百分之百的依從。

  疏【佛遣去處即去。】

  佛教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就去。

  疏【是名隨順佛教。】

  這樣修學態度才叫做隨順佛的教導。

  疏【隨順佛意。】

  佛的意思是希望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圓滿成佛。『佛意』就是佛之心。

  疏【是名隨順佛願。】

  佛的願是四十八願,願願度眾生。

  疏【是名真佛弟子。】

  這三行文非常非常的重要!善導大師真實的苦口婆心在勸導我們。我們是不是一個真正的佛弟子?真佛弟子要把佛每一句話都做到。這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下面,下一集再向大家來報告。謝謝大家收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