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堂問答  悟道法師、陳威男老師、陳瑞珠老師主講  (第十八集)  2014/8/28  台灣台北市救國團劍潭青年活動中心  檔名:60-002-0018

  悟道法師:諸位老師,諸位同學,及網路前的同學,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今天是大堂問答,我們這三天的老師作答,有不同的問題。跟大家報告,因為唐老師明天他還有一天,晚上還要帶我們去故宮要講解,他今天已經講了六個小時了,我就請他先回去休息。我說問題明天講課可以附帶的再來回答,不然明天沒體力,因為講話比較耗氣,講六個小時,要先休息一下。明天還有一天,明天還要到晚上,還要到故宮去,讓唐老師休息一下,養足精神,體力充沛,介紹才會生動。所以要問唐老師的問題就留在明天他上課的時候抽一點時間來跟大家回答。這點請大家多多原諒、多多諒解。

  下面的問題,有問到我的部分我來答,沒有指定的,有關《弟子規》的部分就請陳老師來回答,有關《了凡四訓》的也請陳老師回答,有指定我回答的我來回答。我再檢查一下看看,這個都是問唐老師的問題,是不是?請問唐老師,為什麼孔子要周遊列國?這個問題好像老師都講過了,我有聽到,好像沒有注意聽,所以應該看錄影帶,回去補習。這個也是請問唐老師,子貢與孔子的關係?情感是如何,還要給他守喪六年?他守喪六年,什麼情感我們不要問也知道,如果情感沒有很特別,我看六個小時都做不到。這個我先做一個簡單的,給唐老師多講一點課,因為有一些重複的問題,我們就不需要再去耽誤那些時間。我可以稍微代理一下的我就代理一下,比較專業的就請唐老師來回答。

  再請問唐老師,若要在中華文化課指導《論語》時,該從什麼樣層面來指導年輕視古文為死教材的學生來接觸其實博大精深的教材?

  唐老師今天講的課,我們也難免覺得是死教材,因為死教材不是那個教材死,是那個講的人很死,很活的教材被很死的人講,講得變死了。大家認不認同我的看法?我們看唐老師講這個,我們大家都覺得很有興趣。其實我也不瞞你們說,「孔子聖蹟圖」七十二賢印好久了,我都沒看,今天沾你們的光在這裡上課,我才跟大家一起來學習。一方面我自己實在也是很忙的,要做法會。其實上課對我來講比做法會還是要輕鬆,因為上課我是坐在下面聽,我不用出聲音、不用耗氣,做法會我要賣力的唱,這個比較辛苦。所以平常我們一做法會是一整天,到晚上都要唱,下來也是已經累得,也滿辛苦的。所以在這裡坐一天,我就感覺比做法會輕鬆。古文,這個明天唐老師來,我再先拿給他看一下,看看怎麼解答。如果說我現在大概答覆的你還覺得滿意那就可以不用問,不滿意你再請問唐老師,我們多一些時間給唐老師來給我們講解。

  有關《論語》這個部分是以前台中蓮社李老師他非常重視的一個課,也非常實用的一個課程。像唐老師這樣的講解,引用現實生活一些例子,我們大家就會比較有興趣來學習。因為《孔子聖蹟圖》七十二賢印出來,一方面,我也翻了一下看一下,沒有從頭看到尾,大概看到封面,然後翻第一頁看一下。自己看看不出味道,因為這個要深入它歷史的背景。像唐老師他是比較專業,因為他在故宮,跟他的工作也有關係。但是也不能說完全是工作,還要對傳統文化他有深度的認識。另外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還是親近善知識,因為他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習,李老師是我們佛門當代在家居士,可以說儒跟佛修學非常有成就的一位在家大德。家師淨老和尚經教就是跟他學習的,也是這樣的一個傳承。所以他們來說明這個就不一樣。沒有深入的去學習也說不出來,說不出那個意涵,說不出那個味道,看了我們也就沒有什麼興趣。所以看那個圖,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以前我也帶同修去故宮,我是外行的,所以看一看也看不出什麼,反正擺在那裡,知道那個很貴的、很有價值的,我們也不懂。有一次我跟唐老師去,他講得讓我們看了好像那個都會跳出來。講解,我們了解認識之後,當我們會看的時候才有興趣,我們不懂的時候就沒有興趣。好像以前我在家的時候,十幾歲,看人家打麻將,怎麼打到晚上都不睡覺,那個有那麼好玩嗎?因為我看不懂,所以太無聊了。後來我當兵,跟人家學了,會打了,我曾經有三天三夜的記錄,知道這個滿好玩的。所以我們看懂了那些內容我們才會生起興趣。比較我們想要再學習的,想要來學習的,我們唐老師一直常常給我建議要辦學校,我也是長時間發心要來做這樁事情,但是要因緣成熟,我們就可以大家一起來學習。

  下面這個請尊敬的唐老師回答,尊敬的老師,煩請回答末學以下問題,謝謝。孔聖人有財力、有精英團隊,他為什麼不自己去成立國家?或者像秦始皇一樣統一六國來實現他的理想和抱負?

  這個我也不太懂,我想請問你為什麼?我也不懂,但是聽師父淨老和尚講,湯恩比博士說二戰之前,這個世界是五十幾個主權國家,二戰結束之後,很多殖民地都變成主權獨立的國家,現在有一百九十幾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主權國家愈多競爭、鬥爭、戰爭的事情就愈多,愈多,國家就會互相去爭,爭土地、爭資源,爭,這個世界的紛爭就多了。我們看看現前這個世界的現狀的確也是這樣的一個情況。我們淨老和尚講經講過,說孔老夫子他當時要搞個政變實在是很簡單的,那麼多人才,但是,我們老和尚講,他不願意做一個不好的示範給後人去學習。他主要是用教育去教導現前這些領導人,讓他們能接受,能夠依聖賢之道來執政,不願意去搞一個政變,搞政變這個例子不能開,因為大家後來會效法,不滿意我們就來革命,一天到晚在革命,這個傷害也是非常之大的。所以歷朝歷代革命那是非常不得已的事情,孔老夫子他表現的就是用教學,所以他不去搞一個政變,也不去成立一個國家,因為他不做一個不好的示範。這個問題我們明天給唐老師看看,他覺得需要再補充的就由他再來補充,我是根據淨老和尚講的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答覆。

  請問唐老師,如果你回到孔子時代,你會想和孔子面談哪些問題?謝謝你。

  我問你,換作你,你要談什麼?我覺得先不要問唐老師要跟孔子談什麼,因為要跟孔子談什麼是唐老師的事情。我現在問你,你回到孔子的時代,你要跟孔子談什麼?每一個人談的問題應該會不一樣。孔老夫子教學,你看七十二賢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一個特質,就像佛法裡面講的眾生的根器不一樣,孔老夫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跟釋迦牟尼佛是一樣的。釋迦牟尼佛是應機說法,你是什麼根機跟你講什麼佛法。現在唐老師要問孔子什麼問題不重要,現在我要請問你,你要問孔子什麼問題?你先問,我看看。我這樣的回答合理不合理?你想要知道什麼?你想要問孔子什麼?我來轉達,你先想好。好在問他的問題不多,明天給他再做一個補充。

  林同學,請尊敬的唐老師開示,儒家是入世,孔子要改變亂世,到佛家是出世隨緣度眾,孔子終其一生未能改變亂世,後終以教育濟世,子路問君必是隱居之高人說,滔滔洪水,到處混亂,誰能改變這種局面?佛家說業不可轉,道家說善惡之業如影隨形,是否是要隨緣因果?

  這個問題,儒家是入世,道家是出世,講起來好像是兩碼事,是不是?儒跟道加上佛,那你就所有都圓滿了。入世出世是一不是二,沒有世間哪有出世間?出世間是因為世間而說的,沒有世間哪有出世間?我再舉一個淺顯的例子,你說我是出家人,沒有在家人哪有出家人?大家想想這個問題,大家想一想,我也是從在家人來的,我以前也是在家人,因為有在家人才會有出家人,出家人也是從在家人來的,你說是一還是二?你說一個出世、一個入世,沒有世間哪有出世間?我們對這個道理不通,總是用西洋人那種思惟模式把它切割,這個出世,這個是入世,不同。其實佛法投入進去統統同了,沒有不同的,都是一體的,一而三,三而一,一而二,二而三。《華嚴經》講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萬法歸一。萬法歸一,再考考大家,一歸何處?開悟了。這個問題是以前老和尚拿來考我們的,現在我拿來考考大家。禪宗講萬法歸一,然後他老人家說,一歸何處?就是一歸萬法。一展開就是萬法,萬法濃縮起來就是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是宇宙本體的一個事實真相。

  孔子要改變亂世,佛家是出世隨緣度眾,這個似乎是講定業不可轉。定業不可轉是講你還沒有覺悟不可轉,你覺悟就可轉,不然了凡先生他怎麼改造命運?如果定業不可轉,那了凡先生應該他被孔先生算定的命運,應該不能改變。定業不可轉就是他不知道這個命是自己造的,不知道是自己做的,所以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很想改造命運,但是改不了。因為他不懂,不如理不如法,他沒有覺悟,所以他改不了。改不了就是說定業不可轉,因為你沒有覺悟,你沒有覺悟過來,你沒有依教奉行,當然定業就不可轉。如果你覺悟了,改了,都能了生死了,這個業還有什麼問題?所以定業不可轉是說你還迷而不覺,它還轉不過來,但是不是永遠轉不過來,有一天它還是會轉過來。如果永遠轉不過來,佛要發願度眾生嗎?地藏菩薩要發願,我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發那個願不是空願嗎?不可轉,你發那個願不就沒意義了嗎?不是不可轉,眾生的根器不一樣,得度的時節因緣不一樣。有的人,現在你勸他念佛,他佛像給你丟掉,扔垃圾桶,再過三年他念佛比誰都精進。所以是他現前他還轉不過來。定業不可轉是這樣的。當時亂世就是那些人不覺悟,那些國君不覺悟,不覺悟當然它就不可轉。不可轉,佛菩薩要不要去教他?算了,那就不慈悲,聖賢也是要去救眾生,聖賢、佛菩薩他還是要幫助眾生解決這些生活上的痛苦跟問題。

  所以教學是不中斷的,比如說眾生現在還不能接受,暫時不講,暫時不講不代表就不理他,不度眾生了,不是這樣的,他改變另外一個方式,用順境逆境,旁敲側擊,改變其他的身分,還是在幫助他。所以聖賢,孔子示現的就是他想要謀得一官半職來把這個國家治理好,他不願意用武力去奪取政權,不願意用一些不好的手段奪取政權。現在我們看到整個世界的政治都是不擇手段,奪取政權不擇手段,反正他能得到就好,不擇手段,甚至引起戰爭。戰爭,你看看要死多少人?一個革命、一個戰爭下來要死多少人?這個死的人有很多是無辜老百姓。真正聖賢佛菩薩大慈大悲,他怎麼會去幹這個事情?這個事情都是迷惑顛倒的凡夫才會幹的,不知道因果報應的他才會幹,知道因果報應他肯定不敢做這個事情。敢做的就是他不知道,他不知道後果不堪設想。

  隱士雖然表現得好像跟積極去入世的人不一樣,但是他也有一個作用,他也是有潛移默化的一個作用。所以過去淨老和尚講經常講,在歷史裡面也有《隱逸傳》,他說隱士他也沒有什麼貢獻,怎麼給他立傳?他有道德、有學問,他也沒有出來做官為社會國家做些什麼事情,有什麼奉獻,怎麼要為他立傳?後來淨老和尚給我們說明我們才明白。他說他就是教我們不要去爭,好事有人做就好,好事如果大家去爭,好事就變成不好。他有道德、有學問、有能力,他不爭,像孔老夫子一樣。這個問題,他可以去搞個政變,它很簡單的,他為什麼不搞?就是教我們這個,不要用這種手段,用教化的手段才能長久,用這個手段都不長久的。好,這個問題回答到此。

  下面這個問題,這個沒有說請問哪一個。末學來自大陸,末學母親心思重,有一點事就睡不好覺,此次來台參加研習營,末學沒有告訴母親,只是每日發短信報平安,如果母親一但打手機給我,一定撥不通電話,那時她會更加擔心,這種情況之下,末學應該出必告嗎?應該把事實情況告知嗎?末學來自中國東北大連,離台灣很遠,是末學沒告知母親的主要原因。

  你來沒有跟你媽媽講,應該要講,不講當然她會擔心,應該要講,出必告,返必面,應該要講。不過你有打手機報平安是還好。不知道你母親有沒有學佛,認不認識我,如果她是我們淨宗同修,曾經參加過我的法會,你給她說在悟道法師這邊,應該她會放心。如果你沒跟她講,不曉得去哪裡,難免會擔心的。好,不單純,這個我們等下請陳老師回答。現在有幾個問題問我的,我先回答。下面有請教陳老師的。因為他沒有指定,所以我剛才才回答這個問題。

  《弟子規》的核心為何?又習性該如何修鍊?已發心為弘揚傳統文化一分子,第一步該如何跨出?這個由陳老師來回答。

  下面這一張是指定問我的,周同學。尊敬的悟道師父你好,在這次的學習過程中發現課本當中出現國語注音與大陸內地的有所不同,能否在下一次的研習營的課程中加入這個基礎課程和學習注音的資料方便大家自學?

  下次我們再印大陸的注音,跟台灣的注音就合在一起,我們這些教材再加上大陸的注音,合在一起,方便大陸的同學來學習。

  下面這個是陳老師的。這個是請問唐老師的,放在這裡,這個給唐老師回答。陳老師的,耕心蓮苑,這個也是陳老師的。這些都有整理過了嗎?陳瑞珠老師,因為講陳老師,陳威男也是陳老師,講陳老師就不知道哪一個。這個也是唐老師的。這個沒有寫問哪一位老師,兩位陳老師就分攤一下,沒有指定的就大家分攤一下。這個是陳老師的。好像問唐老師的問題比較多,因為今天是唐老師上的課。這個也是孔子的。這個給陳老師的。這是問唐老師。好,這一疊是陳瑞珠老師的,這一疊是陳威男老師的,這兩張是我的,我處理一張了,還有一張,這邊是唐老師的。

  王同學,尊敬的上悟下道法師,如果武則天沒有一系列政治手段來達到擁有皇權的目的,按因果是否什麼也不做也會成為女皇?

  什麼也不做也會成為女皇,照命運來講,應該命中有的,她什麼都不做應該也是會成為女皇。這個我想請我們《了凡四訓》陳威男老師來回答。武則天我不知道,但是我現在講一個實際的例子給你們聽。我六月十六號去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哈爾濱大家聽說過嗎?很多人不知道,下次帶你們去玩。一個楊居士,他在做成衣,他商場好像做得非常大,他的財富也非常大。他跟我講,好像不曉得一個月還是一年都要經營個幾十億的人民幣。他跟我講,他這個財富怎麼來的?他說以前他跟蘇俄,蘇俄還沒有解體的時候,去蘇俄買七條輪船的貨,就是給蘇俄買七條船的貨,這個貨進到中國,然後他要付錢,貨到了,他要付錢給蘇俄政府,結果蘇聯解體,他找不到債主。他說那七條船的貨他不曉得找誰,找不到債主,他就賺了這七條船的貨。有一個哈爾濱市好像是以前市委書記的女兒,現在在幫他做事。我聽江居士跟我講,我們這次去,她也都來陪我們。她就私下給江居士講,因為她看到楊居士他發財,她說發財跟能力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們怎麼想去賺也賺不了那麼多。他現在很護持我們淨老和尚的傳統文化,所以現在香港他買一個地方給我們老和尚辦漢學院。那要花很多錢的,但是他用來護持傳統文化,這個財富是用對了。

  他家外國的名車很多,各種高級的、高檔的,我去,他就派了一部勞斯萊斯。我也不懂什麼勞斯萊斯。結果接飛機,他請我去給他們灑淨,去他們店裡灑淨,到機場,他是齋主,叫我們坐什麼車就坐什麼車,我坐車是沒有選擇的,我們就一屁股坐上去了。然後當地有一個出家人罵我們,出家人你坐勞斯萊斯!我在心裡想,那個又不是我買的,人家接我們坐那一部,我們要聽人家安排,我也不能自己去挑,說我坐勞斯萊斯。後來莊嚴她就,我聽了是不發脾氣,莊嚴聽了她受不了,她給楊居士講,明天你就派一部爛車給我們坐。其實很好的車我也坐,很爛的車我也坐,出家人應該是平等的,你不能有選擇的,人家安排什麼你坐什麼。

  以前我在台灣講經,一個陳榮輝居士,也是陳居士。我每次去長庚醫院講經、汐止蓮社講經,去長庚醫院講經到林口,從台北景美到林口,他就發心去載我。他那個車是真的有夠爛,我坐他的車子,兩次,一次在高速公路拋錨,一次在高架橋上下大雨的時候拋錨。第一次,他的轎車有夠爛的,他那個駕駛座的門不能開的,要開車怎麼辦?他就從後面的門打開,然後爬進去,我一上車就坐在他駕駛座旁邊,就我們兩個,我去講經。那個玻璃是破掉的,然後下雨,他是用個塑膠布用膠帶黏起來,風一吹要掉下來,我手趕快扶一下。這還沒有關係,這樣還沒有關係,反正我覺得能到就好了,跑,以前我們騎腳踏車、騎機車都在走了,這個好多了。有一次要送我到林口去講經,結果在高速公路當中就這樣開開開,怎麼無緣無故突然停下來了?那很危險。後來停下來怎麼辦?我就拿一個雨傘去指揮後面的車,然後下車幫他推,推到路邊去,那天去講經就來不及了。後來沒辦法,來不及就沒辦法,今天就沒辦法,打個電話給他們說抱歉,車路中拋錨。

  然後他請一輛吊車來,那個吊車就拖著他的車子走,我又跟他坐到那個車子,不然我在高速公路怎麼辦?只好跟他坐。坐到修車場,修車的說要一萬多塊,哪裡壞、哪裡壞,他算一算太貴了,不行。我又幫他推,從那個修車場推推推,推到外面。他說停在路邊,明天我叫我的朋友來叫檢查。第二天,請他的朋友去檢查,他的朋友說你這個沒壞。他說沒壞怎麼會突然停下來?他說沒油。他說沒有油。我說你怎麼開車開到沒有油你不知道?原來他那個油錶壞掉了,他那個油錶壞掉了永遠有油,針都停在那裡。我說要命,坐爛車沒關係,但是這個真的很危險。第二次他就去開個小發財車,反正他開的車大概是最爛的,開到下雨,在高架橋又停下來,我們下來,這次要淋雨了。

  所以我跟同學講,我最好的車也坐過,最爛的車也坐過,出家人平等,人家安排什麼我們就坐什麼。那個車也不是我自己去買的。像我們道場的車大部分是人家送的,都是人家捐的,人家發心才有新車,那是人家發心的。道場開始買車,我自己去買是買二手車,那一部現在人家不要,我送給宜蘭他不要,送回來,我還放在山上,不然山上那個地方再開一開也可以,還捨不得丟。所以其實要坐什麼車也是有定數的,等一下請陳老師給我們分析一下。如果我給孔先生算,我哪一年哪一天哪個時間在哪裡要坐勞斯萊斯,坐多久,孔先生都算得出來;哪一年給陳榮輝載,在高速公路拋錨,也算得出來,這些都有因果的。如果你讀《了凡四訓》就知道有因果。

  我的問題就回答到這裡。下面就請我們兩位陳老師來解答。現在解答他這個問題,我耽誤兩位老師的時間,後面就給你們去抓時間,我就先回答到這裡。下面是我們按照順序,因為第一天是我講的,我回答了,第二天是陳威男老師,先請你來回答,然後第三天是陳瑞珠老師。你先回答。我是要坐在這裡,還是要下去?你先回答完,有時間再說。

  陳威男老師:尊敬的師父,還有各位尊敬的老師、學長晚安。末學就謹遵師父所囑,先試著來跟大家交流大家所提出來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字滿多的,這邊末學把題目讀一遍,末學無限感恩,諸位大德老師幾天來的辛苦授課,至誠頂禮。末學從小對歷史很感興趣,之前也有了解過中國文學史,但學習不深,後應家母所教,只讀一部經典。然近日承尊敬大德老師們所教,復起重修諸古籍經典之念,想從《說文解字》開始,然後再習《論語》、歷代歷史與文學史等,不知此舉可否?符不符合「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肯請諸位大德老師指點斧正,以上。

  好,這位學長提出來,他今天想再重新學習古代的經典,想從《說文解字》開始。不知道這位學長知不知道《說文解字》是什麼?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這個好比一本辭典,這是工具書,就是用來解答我們對字義上的疑問。至於說該怎麼學習,末學所知有限,這邊就只能轉述淨空老和尚教我們學習的次第。淨空老和尚教我們學習,一定要打好根基、打好基礎,根基何在?基礎何在?《三字經》講「小學終,至四書」。小學是什麼?小學是教我們做人的道理、教我們灑掃應對進退這些,更具體的來說,近年老和尚一直在提倡三個根,三個根所謂《弟子規》、《太上感應篇》,一直到《十善業道經》,儒釋道的三個根。當然《太上感應篇》之前,有一個前方便《了凡四訓》。這些根基學好了以後,再學一部經典。我們聽祖師大德修習的捷徑,告訴我們一經通一切經通。所以學習聖賢的教誨,一開始除了這些生活教育以外,學習經典應該是什麼?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好,所以末學根據淨空老和尚所教導的,給這位學長的建議,我們還是老實的打好三個基礎的根。這三個基礎的根不是學,不是在課本上學就好,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學一條做一條,才能真正得到書上的利益。有了這個基礎,將來再學大經,什麼經典就容易了。好,這是第一個問題,不曉得師父有沒有什麼補充?

  悟道法師:沒有。

  陳威男老師:時間有限,末學就言簡意賅。

  第二個問題,如何消弭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之間的隔閡?有兩個問題。

  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之間的隔閡,照理說所有的正法的宗教應該是根本基礎是一樣的,今天會有隔閡、會有仇恨,實在是因為人為的誤解所產生的,宗教本身沒有誤解。所以怎麼消弭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的隔閡仇恨?我們《弟子規》有講儒家修學一個最高的原則,我們在《了凡四訓》也講,碰到了問題怎麼解決?行有不得,皆自己「德未修,感未至」,儒家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所以我們第一個先把我們自己做好,先做出一個好模範來,把我們的心量擴大,能夠包容人家,這樣自然容易消弭彼此的誤解,從我們自己做起。等到我們自己做了有一點點成果的時候,《論語.季氏》第一篇就講,「故遠人不服」,要怎麼做?「修文德以來之」,自己要修養自己的德行,人家自然就會喜歡跟我們相處了。這是消弭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乃至不同族群隔閡的方法,這提供給學長參考。

  如何重建失掉的信任?下一個問題。

  人與人之間信任是很重要的,沒有信任不能來往,我們說五倫關係,朋友之間最重要是什麼?朋友有信,這個信包括信用還有信義。信要以義為本。今天這個社會,我們知道社會都在教我們競爭,競爭就是有我就沒有你,所以信任才會彼此失掉。還是一樣,跟前面一個問題一樣,我們自己做好,我們不要怕吃虧,不要怕被佔便宜。我們自己想一想好了,我們喜歡跟什麼樣的人相處?有信用的還是沒信用的?是,我們自己如果有信用,是不是人人都喜歡跟我們相處?我們幹嘛怕吃虧,那時候圍繞在我們身邊的人都是仰慕我們的人,信用自然就逐漸的建立起來了。好,這重建失掉的信任,簡單的回答。師父,學生就繼續下去了。

  接下來,有一位葉學長的提問。這邊學長的問題是,如何在學術研習營結束以後在家、在工作仍能長保向學或發揚傳統文化的存心,以及如何時時提醒自己並勉強自己學習及落實聖賢教誨?

  「始則勉強,終則泰然」,我們上次才講,人一開始都要勉強。第一個,我們剛在講結束了以後,還怎麼樣能夠常常保持向學的心?學習怎麼樣才會有效率?《論語》一開始第一句就告訴我們,「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們今天學了,有沒有真的把它學會?有沒有真正把它落實?學習真正要有成就就在知行合一,這個才能真的得受用、真的有法喜出來。真的有法喜出來,到時候拉都拉不住。末學從小就喜歡讀書,讀古文,媽媽沒有強迫,末學自己喜歡念,自己喜歡背誦。然後這裡面提到,如何時時提醒自己並勉強自己學習?一樣,其實沒有別的方法,笨方法,但是是最有效率的,學一句做一句,每天提醒,每天反省。末學以自己的經驗跟各位學長報告,末學自己沒有做過的不敢提出來給大家參考。第一個,學一句做一句,受用最深,每天提醒、每天反省,常常提醒、常常反省。

  像學習,有學不懂的怎麼辦?末學跟大家分享一個祕訣,末學用的方法,「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末學有時候讀各式各樣的經典,讀了,然後參考前人的註解,有時候看了不是很滿意的時候,怎麼辦?末學上班也很忙,有時候下來散散步,五分鐘,就是專心在那個經句上,沒有想別的,只想那個經句。零碎時間累積起來,想個幾次,意思怎麼自然就跑出來,真的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所以如果說大家想要好好的學習傳統文化,一樣,落實基礎要打得深,三個根要落實得深,落實得深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然後自己做得好,自然就能夠發揚傳統文化,自己做得好,其他都是隨緣,隨緣成就。那怎麼樣時時提醒自己?一樣,末學有很多方法,末學方法也沒有,末學是笨方法,末學家的門口常常會貼一個標語,要注意什麼;辦公桌的前面也常常會貼個標語,常常提醒自己。一開始會有勉強,沒有問題,久了自然會弄假成真,內化以後拉都拉不住,叫我們不要學都不行。好,那就簡單回答到這邊。

  那下一位是王悅學長的提問,在現前的傳統教育中,如何能讓學生從小就保有民主的自信心?如何能讓小朋友站在舞台上、眾人前能像西方的小朋友自信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見解?

  這邊談到民族自信心的問題,民族自信心失去,大概是清代中葉以後的事情,清代。清初三帝,中國還是世界上的強國,那時候沒有民族自信心的問題,還自認為是泱泱大國,清代中葉以後,被船堅炮利把民族自信心打垮了。民族自信心會垮是因為誤認了,以為科學、科技、政治就能解決人類一切的問題。今天科學也發展到極致,政治的手段也用了,軍事的手段也用了,有沒有解決這個社會上的問題?這個世界是愈來愈和平還是愈來愈亂?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科技是解決不了問題,現在全世界都在向中國學習。湯恩比博士怎麼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要解決世界的問題只有大乘佛法和孔孟學說。請問大乘佛法的精華在哪裡?在中國。所以第一個,我們要了解一個事情,把這個道理弄清楚,我們怎麼可以妄自菲薄?我們是任重道遠。當然教小朋友怎麼教?父母怎麼教好小孩子?以身作則,以身作則最重要。從小讓孩子培養德行,孔門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一開始這些都要父母做表率給子女看,父母有沒有把德行表演出來給孩子看?父母的言語能不能讓孩子學習?好,所以關鍵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要讓學生從小就有這樣的能力,父母要先做到。

  後面這個,原子筆寫的,看不太懂,這個應該不是問末學的,那就先跳過去。孟母對孟子,這個題目並沒有寫清楚。孟母,孟子,少年豬肉?末學不敢斷章取義,學習,斷章取義是大忌。

  好,那接下來下一個問題,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社會畢竟有千年之差,傳統文化是否有需要改進之處?

  我們來想想看,有學長聽了,審之微笑,審之。我們知道傳統文化,我們不要講別的,孔子之前還有,不是孔子他自己發明的,對不對?孔子說,他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孔子講的跟古聖先王講的是一樣,然後這一套的方法在中國實行了幾千年,有沒有效?有。至少,我們來看宋代宋太祖,宋太祖的宰相是誰?趙普,趙普是半部《論語》治天下,有沒有用?有。所以我們在學習,我們上課的時候就提到,傳統文化,我們看得到的,是歷經千年超越時間空間,它的精神原理原則是不變的,但是方法要因時因地制宜。譬如說在古代有跪拜,我們現在到外面去給人家跪拜,人家可能覺得我們腦子大概有問題,現在用什麼?鞠躬、握手、點頭這樣的方式。譬如說在中國吃飯要用筷子,到印度吃飯用筷子沒有禮貌,是不是?我們要學人家用手抓。所以原理原則是不變的,但是方法要隨機應變。所以傳統文化如果有需要改進之處是它所用的方法,要適應、要與時俱進,但是根本是不會變的。好,這個問題就簡單回答到這邊。

  最後一個提問,王學長的提問,這個是要請教師父,剛剛師父有指示,武則天的問題,末學再重複一遍這個問題。如果武則天沒有一系列的政治手段來達到擁有皇權的目的,按因果,什麼也不做會成為女皇嗎?

  我們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凡事都有因果。因果裡面的現象是很複雜的,不是我們想的這麼簡單,因果,所謂因緣果,中間還有緣。武則天也許有成為皇帝的因。我們知道武則天她的爸爸武士彠是一個刺史,刺史大概相當於省長。出生了以後,請了一個神人來幫她看相,袁天罡。袁天罡這個神人來看相,看了以後怎麼說?貴不可言,是不是?看了,貴不可言,表示有沒有過去生中的因?有。過去的叫做因,現在的叫做緣,合起來才有辦法結成果。我們剛剛有講到定業不能轉,定業不能轉那是代表我們起心動念不能磨滅,但是要結成果中間是不是還有一個緣?那個緣現在我們可以控制。過去的因,沒有辦法,已經造了,但是現在的緣我們可以控制,所以重罪才能輕報。所以按因果會不會成為女皇?這就難說了,緣不同。所以我們未來什麼時候可以往生,什麼時候可以成佛?難說,隨其精進不同,這個很難說,難說、難說。好,這就簡單的回答到這邊,我們把多一點的時間留給我們的陳老師。好,那以上是末學簡單的回答,謝謝大家。

  陳瑞珠老師:尊敬的上悟下道師父,尊敬的各位師長們,可敬的各位學長們,大家晚上好。師父今天坐在主位,瑞珠這邊心裡就覺得很安心。像昨天就有些問題,師父,您覺得呢?師父坐在主席上,問也不太適切,因為坐在位子上,假如你是主位,你就必須承擔。今天就不一樣了,今天覺得壓力輕很多,因為我們假如回答不了,我們還有大家長在。好,所以各位要知道點,人要活得心安,一定要有所依靠,現實生活如此,心靈上亦復如是。所以事實上回答這些問題,當然因為有問題就是還沒有辦法心開意解,這時候常常需要善知識的陪伴跟指導,有疑問,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雖然剛剛聽到威男老師一再的說,我們昨天也在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可老法師在這一次研習營的開示有提到這句話,「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次的音是把它念成「見」,這就可以見到什麼?見到自己父母未生前的面貌,那就是我們的如來本性。所以當我們願意去叩問的時候就會見,它是現前,也是見,就會見到。所以我們現在講,真的見到的首要還是在於誠心。我覺得做成任何一件事情,誠心誠意,至誠感通,心誠則靈。老法師常常在跟我們教導當中都說到的,第一個就是真誠。真的嗎?我們練習的是用妄心跟真心就截然不同了,真心跟妄想心太了了分明。

  所以瑞珠在這邊先回答提問者,我可以把名字說出來嗎?上面寫是表示可以說的嗎?假如不方便,我們就不說。有人說噓。好,我們都尊重。這邊提問者說的是,就剛師父提到這個問題,順師父希望末學來試著學習回答,回答之後再請師父幫我們解析、解答。說你出門來沒有跟母親報告,來到研習營,你每天雖然發短信報平安,你也擔心著母親打手機給你,萬一沒有撥通,你會覺得母親會很擔心。

  我是不了解是每個小時都查勤嗎?假如你固定的發短信,或是打一通電話,當然這是你已經心裡面有所不安了,也表示你心裡面是非常重視母親的。孔子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事情都已經做了,人也大老遠的從東北大連來到這裡,那你就要祈求佛菩薩加持,加持在這幾天裡面你每天發短信給你的母親就可以讓母親安心。這個不是我們自己的心念上,你擔心也好,罣礙也好,因為已經形成的事情了,多說無益。遂事不諫,並不是說不勸諫,待會我們再說。既往不究,要告訴自己,這件事情還是希望能夠先讓母親安心,除了你每天發短信之外,你一定要祈求佛力加持,讓母親安心。再來,你參加這個研習營,分分秒秒不空過,好好學習,發真心的學習,把這分功德迴向給母親。

  這是話說到這裡。但是「往者已矣,來者可追」,追什麼?還是要注意到「出必告,返必面」。假如我們真的沒有勇氣告訴母親,這趟出門,因為業力不可說不可說,假如這大老遠的,母親有個萬一,你趕不回去了,會造成終生遺憾。那到時候是以傳統文化重要,還是母親重要?這時候你可能一輩子都說,我後悔那一年去參加一個傳統文化研習營。所以人生無常,但是既然已經在這裡,只剩下一、二天了,轉念,祈求佛力加持,希望平安。但是在未來裡面一定要注意到,母親沒有同意的事,除非你有善巧方便,母親真的不同意,你就必須隱忍,如何「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到母親肯為止。這很重要,為什麼?真是千金難買孝心,孝順是不能等的,行善是不能等的。所以要注意到這一點。

  所以我們只能說,在這裡以末學來解答的話,你沒有告訴母親這件事情,你已經也心裡七上八下好幾天了,不妨把這分擔憂的心轉成祝福的心、精進的心、迴向的心。但是人已經來了就來了,一定要記住,在未來際,母親既然如此跟你,真的是人講母女、母子絕對是心心相印。所以我們不斷的用這樣良善的磁波為母親祝禱,因為《生命的答案水知道》裡面都談的事,所以你更要發出非常強烈的祝禱的磁波,希望這幾天裡面,請求佛力加持,讓你平安,讓母親安心。未來真的一定要注意到,一定要讓長上安心你才做,這樣子你也安心,因為真的業力不知道。這種事情我們就發生過,就孩子出門去旅行,他只是去旅行,媽媽也知道他旅行,但是因為母親在家裡發生意外了,趕不回來見到母親最後一面,就讓他抱憾終生。這是我朋友親身的故事。當然我們也是勸他,因緣如此了,要學習放下,這個當然也是好多年才能夠化解。所以我們還是堅持著要學習「出必告,返必面」,因為這個是培養誠信的態度。只要有因緣成熟了,還有下一個研習營、下一個研習營,但是母親只有一個。好,我想這一題,我這樣子回答,師父你意下如何?

  悟道法師:很好。

  陳瑞珠老師:謝謝。師父說個好,我們心就安了,你看多麼重要!在這裡面有個學長,他在提問,這應該可以說名字了,比較堂而皇之的。黃學長在問,教導「入則孝」前面有關「父母呼」等經文時,亭君老師重於引導父母要種好因,從孩子那裡得好果;而蔡老師(蔡禮旭老師)則重在孩子要感恩,再報恩,學大舜感化父母,即使父母再不是。這樣的調整是因為適應現代人的根性或有他因?

  我請問,大舜是人的孩子,請問當人父母的,上面還有沒有父母?有沒有?當了父母,我們教孩子說你要做到孝順父母,那我們身為人家孩子的,要不要孝順父母?所以這個因果互連的關係有衝突嗎?除非你的上面沒有父母,誰不是上面有父母、上有高堂的,請大家舉手?沒有。所以我們講的我們學任何的經典,所謂的傳統文化,講的是種因,因好果一定好。所以蔡禮旭老師講的,跟昨天亭老師所介紹的絕不衝突,就是因好果一定好。當然還有一點,假如我們已經是一個,像我們來講,我已經五十幾歲了,我的母親都快八十歲了,我絕對不會要求我的母親改變,是我自己要改變。為什麼?我們講五十幾歲、四十幾歲的人都不能改變了,你怎麼可以要求一個六十幾歲、七十幾歲、八十幾歲的人改變?除非像悟道師父,天天在做這種覺照功夫,你看他這幾天坐在坐席中(學員席中),一樣的聽,一樣的做筆記,這麼的勇猛精進,那是覺照力。可一般假如沒有這樣的訓練的,他這種年紀的時候,你要請他改變,不可能,是我們自己要改變。我們常常說三十幾歲、四十幾歲、五十幾歲的人也有歷練了,年紀也比七十幾歲、八十幾歲的老人家來得年輕,年輕人彈性比較好都改變不了,那怎麼可以要求父母改變?

  所以當我們在講經文的時候,我們講的是封閉性的解說,還有開放型的解說。封閉型的解說是按經文來解說,開放型的解說就必須按照的是歷史的背景、人情事故、當地的文化等等。所以經文它是不可說不可說,就像在我們談論任何的文史的時候必須看那時候的歷史背景,當我們把歷史背景、把所有的人事因緣綜觀之後,才可以下結論,否則還是以偏概全。同樣的我們在聽經的時候,比方蔡禮旭老師在講《弟子規》,他講《弟子規》,他是以對普羅大眾,是一個大眾化的一個標準版的官方說法,叫官方說法。但是到了還有個別因緣的差異,所以那個部分是比較偏重在是先宣傳《弟子規》的好,等於那是讓大家先認識到有這部《弟子規》。但是拿到之後,先見山是山的概括接受,可是慢慢讀、讀的時候,你會遇到瓶頸,或是做不來,這時候怎麼辦?就誠如剛才威男老師跟大家講的,這是我們在讀經、在學經當中,都一定知道的,懂一個字做一個字,懂一句做一句,做到那裡味道就出來了。

  所以在我們講的凡事從因下手,今天看起來很難得,這次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年輕人更好跟自己下功夫。所以我們講的是自己下功夫培養什麼?培養服從。我們講服從是什麼?服從天理,經文裡面都是天理。把這個天理給學透了、學服了、學從了,自然而然到了,你看我們《弟子規》裡面,只要對長上就是「親有過,諫使更」,但是他不聽怎麼辦?「怡吾色,柔吾聲」。所以要去了解到這樣一個層次。所以這樣的一個調整,不在於適應現代的人根性,而在於就是教兒教女先教己。這個條件上一定要注意到,年長的長輩只能夠勸諫,但是絕對不可以要求,甚至到孝心孝心,講到孝心的圓滿一定要加上順,隨順。比方說現在爸爸媽媽,他還有吃一些肉的習慣,你說不要吃、不要吃,殺生。他這個年紀能吃多少?我看到像我們一些同學也是吃素的,他會買一點他爸媽喜歡吃的肉,可是爸媽到這個年紀,大概就吃個一、二塊,就沒吃了。你假如一直去糾正他,勸他不要吃,不要吃肉,要吃素,他天天在那邊煩惱,天天在那邊生氣。請問這個是孝順嗎?

  所以必須要了解到,像我這種年紀,我覺得孝順一定是順。就像現在我母親已經快八十歲了,她去年因為身體不舒服,我把她接來明倫園裡面一起奉養,在這整個環境中,增加了跟老人家相處的機會,小孩子也覺得有個奶奶在那裡。老人家很特別,好不容易身體好了,天天去菜園種菜。種菜給孩子們吃,給我們吃很開心,可是她種菜回來就是腰酸背疼的。那我們怎麼辦?我們就幫她按推,舒緩經絡,還一邊跟她說,妳要乖,妳身體要顧好,妳沒顧好我會很忙,我沒時間照顧妳,妳也好心點,拜託她好心一點,在跟她按的時候就跪著求她。她說好啦、好啦、好啦。然後過幾天身體又硬朗了,又去了。你怎麼辦?你就只能怎麼樣?就隨順她,但是要注意她的安全,她高興就好,講實話一點,她能高興再幾年?不是嗎?我能夠再孝順幾年?

  所以各位我們真的,我知道師父應該是長上都往生了,就會知道我們這種感受。我父親已經不在了,當我們一直在讀傳統文化,讀到最後就是什麼叫順會愈來愈有感覺,就常常會覺得不可以再讓爸爸媽媽傷心、難過、操心。因為我們已經五十幾歲了,所以覺得能夠看一天我們就高興一天,而且我們想盡辦法讓親長學佛,讓我們長上學佛。所以像我母親長期看電視看習慣了,那你叫她不要看電視嗎?她說我現在又沒有人可以跟我講話聊天,我看看電視都不行。我們就旁邊放個念佛機,然後找什麼電視給她看?都是找歌仔戲,都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忠孝節義的戲給她看。她愈看就讓她一直慢慢轉,原來看的是愛恨情仇這種連續劇,轉成看什麼?忠孝節義的,就慢慢讓她轉。所以要幫助一個人覺醒是很花時間的。

  所以我們今天所學習一些重點先要幫自己覺醒,一定要做到這一點,所以所有一切都往自己身上下功夫。我很喜歡剛剛威男老師說的,在辦公室貼紙條,在自己的家裡面貼紙條。你們這次回去,可以做一個功課。因為我們在這次暑假,七月多,有四川成都團的親子過來我們這邊,我就跟他們說,回去把你們所學到的任何受用的言語,你都貼在你們的生活的空間中。結果後來,我們有幾位家長就特別的把他那邊家裡的改變布置寄來給我看,我看了真的是大為讚歎,五體投地。我真的是,我開電腦看到她寄來的照片,我是跪下來頂禮的。她怎麼樣?客廳、書房,所有她所行的地方,都把所學到的經文都貼在她所看得到的地方,耳提面命,就是我們所看到的地方,希望聽到阿彌陀佛佛號,我們所看到的地方都希望看到的是《弟子規》的經文,時時提醒自己,為什麼?盡量讓我們的腦袋瓜裝的都是純淨純善的經文,勉強自己活在純淨純善的世界裡。

  就像包括她孩子的鉛筆盒,因為她孩子很容易此未終、彼又起,他鉛筆盒一打開就是「此未終,彼勿起」。就想盡辦法,連書包也是一翻開來就是「此未終,彼勿起」,想盡辦法要孩子專注,這是母親的心。因為孩子還小,我們都是大人了,一定有我們的習氣在,我們就這樣的去做,你們願不願意試試看?(願意)。願意嗎?(願意)。我們已經跟聖賢連結在一起了。我們就像天主教的修女說我已經跟上帝結婚了,我們就跟聖賢連結在一起了。我想這一條絕對沒有因應現代人或是古代人,真理是恆常不變的,絕對不會因為不同的時空而有所改變。戲碼都一樣,戲文千變萬化;經文的真理都一樣,一定會隨著時代的背景而做一些調整。好,我們這一題就回應到這裡。師父,請問有沒有還要再為我們開示的?

  悟道法師:沒有。

  陳瑞珠老師:謝謝,我們給師父掌聲。

  好,這一題裡面,他說到做一個中國人學習傳統文化,志向如何才能發得出來?

  各位,你們昨天聽到了幾位孩子在念修學報告,有感覺到他們有志氣了嗎?有。他們怎麼發出來的?「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你說我這個志向,我的母親只跟我說、我父親只跟我說,好好的讓自己的學歷,學歷要到大學、碩士、博士,好,找一份工作,有一份高薪就好。我們的父母都教我們名聞利養,那我怎麼發得出志向來?這時候就是要把聖賢當作父母,把佛菩薩當作父母。佛菩薩、聖賢經典的教誨時時刻刻都告訴我們,不捨任一眾生,如何的懺悔,如何的知恩、感恩、報恩,所有的經文都教我們這一切。假如當我們把佛菩薩、聖賢視若我們的慧命之父、慧命之母的時候,你會看到他對我們的懇心至切。所以我們講父母生我們的身體,佛菩薩、聖賢是長我們的慧命。當我們真的是「孝,德之本也」,自然「教之所由生也」,這個教化的功能一定可以發出來。

  會問這個問題,可以了解到讀經的時間還滿短的。你會說我讀經十年、二十年了,我講的短是在於整個入心的短,不是你讀經時間的長短。你真的入心了,你一定志向會出來,甚至你在朗詩,還是讀經,一定會有「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你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懺悔,「當勤精進,如救頭燃,慎勿放逸」。你會拿出那種勇猛心、精進心、懺悔心,一定會發出來,發不出來的時候怎麼辦?就想一想,你每天每天的日子,到底要成為怎樣的人?每天可以叩問自己,我這一生想成為怎樣的人?短短幾十年,我要成為怎樣的人?我要成為一個有衣穿、有飯吃渾渾噩噩的人,還是我要成為一個在有限的生命可以創造無限價值的人?我要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我要成為一個可以把傳統文化傳給下一代的人,我該怎麼做?要先常常叩問自己。那我還有惡習該怎麼辦?我要改,我要先斷掉我的惡習,我要讓自己重新燃起生命的光與熱。你要不斷的叩問自己,然後再願意的坐在聖賢的教誨下,不斷藉著經典的薰陶,不斷願意在善知識,不管是聽淨師父的教誨,還是我們聽大善知識的這種經文裡面的開導,才能看得心開意解。

  所有想的志向,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方式,不管這個志向做得到、做不到,勇敢的寫下來,貼在你每天看得到的地方,鏡子前面、梳妝台前面、化妝鏡前面都好,你舉目所看得到的,你都把它寫下來,我要成為一個可以承傳傳統文化的聖賢。你說我在打高空嗎?不要怕,但是立了志怎麼辦?欲成佛門龍象,先做眾生牛馬。有機會了,幫父母多做家事;有機會了,在公司行號裡面多為老闆、同事做額外的工作;有機會了,去做義工,彎下腰來拖地、擦地板、抬椅子。你今天看到師父坐在這裡,你剛剛聽到了,他坐過最破的車子,那種忍辱,那種我只能說,那時候甘之如貽嗎?所以你看他現在是如何的笑談曾經坐過最破的車子。所以一定要知道,當我們立下志願之後,立上最高的志願,我要成為佛門龍象、我要成為承傳傳統文化的聖者賢者,立了願之後,回過頭來,做眾生牛馬。

  你們昨天聽到我們孩子在說我,半夜還沒睡,做什麼、做什麼,你們不要被他嚇到了。拓荒本來就是最辛苦的,可是現在我沒有這麼辛苦了,有時候他們還沒睡,我就先去讀書了。他們規矩已經愈來愈好了,就是寧願苦半輩子,不要苦一輩子,孩子教好了,苦半輩子。我們現在把我們自己心念調整好,世界亂我們能夠如何?至少我們可以盡心盡力把自己的世界和平,對自己仁愛,對自己,先把自己的小宇宙把它統整好。好,所以立志這件事情,我想我只能回答到這裡,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你能夠聽得入心,當中有原理、有原則、有做法,剩下就是你願不願意這麼去做了。師父,我回答到這裡,請問有沒有要幫我們開示的?

  悟道法師:沒有。

  陳瑞珠老師:好,那我就繼續了,好。請問閩南語和詩的關係,若用閩南語學詩,可以解釋什麼是平仄嗎?

  親愛的學長們,因為我們最早的語言,就是黃帝那時候,在唐朝是閩南語,我們講李白,這是「撇」,就是我們講的平仄平仄就在這邊而來的。但是你說可以解釋什麼是平仄嗎?就講的是「撇、入、一、三」,我是客家人,我閩南語我也不在行,但是我有些懂,如此而已。可是我會聽、我會判斷,但是我不會念閩南語的詩,所以單一要我念,我可以。可是現在這個時代來講,因為我們學習,所以我昨天已經有講了,假如古代有小學跟大學,我是教小學的。小學在哪裡?只要養正,我磨了十八年,假如是在其他部分,我是通才而已。我們不能夠不會裝會,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所以我們大概就是有點通。像今天的課程七十二賢,是唐老師,唐老師教大學,他在你們今天上大學。你看你們五天研習營太妙了,從最原始的知命,師父安排的課程安排得太好了,好得不得了,也讓你們認識到小學的學法,也讓你們認識到大學,這都是建立一個概念。小學那是非常的細膩嚴謹的,包括要怎麼樣的擦桌子,擦過之後抹布怎麼摺,包括怎麼洗、怎麼晾,怎麼走路,怎麼放椅子,怎麼洗衣服,怎麼整理東西,怎麼摺衣服,全來。包括眼睛怎麼的平視,講話口條要如何的下功夫,講話要「勿急疾,勿模糊」,凡道字要重且舒,都這樣訓練。這叫小學教育、基礎教育。台灣前陣子為什麼會發生氣爆?就是基礎建設不老實,現在的大學生為什麼變成這樣?小學教育不確實,原因在此。我們去悲嘆、去抱怨,我們沒有辦法多說什麼。所以以瑞珠來講,只能夠在自己所能做的範圍內下死功夫,如此而已,但是也是懂一句做一句,就這樣的方式。所以在學習上,詩的歷史故事在這裡,閩南語是唐朝時候的語言。

  請問蓮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上面有講到《說文解字》,《說文解字》威男老師已經講過了,我就不說了。這就是解釋一個常識。他這邊說,是否可以試著將明倫園拓展到大陸,以讀經班或以體驗營的方式出現?另外,現在明倫園在台北有體驗營,大陸孩子九歲可以參加嗎?費用是多少?

  我們的導師是淨空老法師,淨空老法師的法寶收不收錢?請問這次研習營有規定收費嗎?沒有,所以這就是師承。傳統文化是無價的,聖賢教育是無價的,這跟一般的教育不一樣,為什麼要這麼做?就是無價之寶。昨天師父有提到,像我們明倫園這種做法,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因緣。因為老法師他有提到《弟子規》要成功、要做得好,關鍵在父母;孩子要教好,關鍵在父母。所以當我們辦私塾的時候,最重要是只要父母能夠成功,這個家塾一定可以成功。所以我就想,所有的教育專家都知道,你去問所有的教育專家都這麼說,要改變的是父母,這跟我們古德講的「教兒教女先教己」有何不同?不是嗎?所以當我們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提出的條件,第一個,母親要可以進來跟我們一起同住。因為希望母親了解,第一個,眼睛真真實實的看著我們怎麼教孩子,我希望不斷可以跟母親合作,因為要出現聖賢一定要有聖母,我們期望是聖母能夠再出現在人間,所以我們的第一個條件是母親一起住進來。父親很偉大,回到家燈是暗的,一個人要煮飯、要拖地,一個禮拜見一次太太,三年了,不簡單。這就是因為有護法,就是先生願意護法,所以媽媽可以學習。這種做法不容易,可是真正愛孩子,真正有覺醒的父母就可以做到。

  發心容易,怎麼樣?行事難。我們這樣發心容易,這個要堅持下去,這條路不容易,但是我們三年了,我們必須要走下去。所以我們希望這樣,也有校長建議我們說這個方法太好了,可以走讀的方式。我們第一個目標希望培訓出師資,所以媽媽是師資,孩子們是師資,只要這個緣分,第一屆是這麼做,第一屆出來當老師,第二屆又開始繼續這麼做,慢慢慢慢的,這樣去集結師資。當然我們最大的期望,誠如唐老師所說的,希望師父能夠登高一呼出來辦學校,辦傳統文化學校,期待嗎?當然辦學校的方式就可以談,一定是父母要一起學,我們相信師父也有他的智慧,會集結到精英一起來辦學。這個學院我們非常的期待,也祈願佛力加持,所以我們等待著。在台北這邊的體驗營,孩子九歲可以參加,費用是隨喜,這個不用罣礙。師父,因為現在還有題目,時間差不多了,該如何好?我們還留點時間,希望師父再為我們開示。

  悟道法師:看看用什麼方式回答,用書面的還是另外找時間。

  陳瑞珠老師:我看我們就用書面的方式,回答之後再交付給主辦單位,看主辦單位如何處理,這樣如何?

  悟道法師:可以。

  陳瑞珠老師:好,我想末學今天在這邊簡單的跟各位做分享,各位提問都是考卷。所以所提出問題的人都是老師,我們回答的人是學生,謝謝你們。好,我們時間交給師父。

  悟道法師: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有一部分還沒有辦法回答,這邊也有問我的問題,可以另外找一個空檔時間,或者是書面的,再來跟大家交流。這些問題,大家如果再深入的聽講學習一段時間,可能這些問題也就不存在了,目前是有這個問題,你再修學一段時間,慢慢這個問題也能夠化解了。問題有回答跟沒有回答也都沒有關係,有因緣回答,就是給大家一個參考;沒有因緣回答,你自己去參,參透了比聽回答要實在,因為你自己悟出來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它就悟出來了。佛法它有顯,一般教下是要說的、要解釋說明的,教下就有言說。禪宗是特別的教學法,它不給你解答,叫你自己去參、自己去悟,自己悟出來是最真實的。言說還是誘導你自己去悟的,因為聽人家講總是暫時的一個理解,真正要體悟還是要自己去參究、自己去揣摩。道理,聽別人所講體悟的,跟自己去參究體悟的,那是不一樣。自己參究體悟是自己的心得,聽別人說明,我們也會明白一些道理,但是最後還是要自己去悟。所以這個問題,沒關係,有因緣,我們跟大家講一講,給大家參考;沒有時間,大家可以去參,可能你明天早上出來就參透了,就不要再問了,或者再繼續聽講。

  唐老師那些問題,有一些是唐老師答案都已經講清楚了,可能你沒有聽清楚。所以為什麼這幾天請大家把老和尚開示的,為什麼要重複聽?因為我自己有這個經驗,畢竟我不是阿難,阿難是聽一遍說像錄音機一樣都記起來。我聽一遍沒有辦法聽得很完整,聽第二遍,剛才第一遍哪一句我沒有聽到、沒有聽清楚,第三遍,又有一個沒有聽清楚,聽過了體會感受又不一樣,因為隨著你每一天的時間你的境界不一樣,所以你每聽一遍你的體會、你的感受都會有不同,所以多聽幾遍。唐老師這個問題,我們DVD做出來,你給它聽個一百遍,大概問題都沒有了,多聽幾遍就沒有問題。好,我們今天時間到了,大家坐在那裡也很辛苦,因為從早坐到晚十幾個小時,大家能夠在這裡坐十幾個小時也不容易,也要給你們讚歎讚歎。好,我們今天就在這裡圓滿了,祝大家夜夢吉祥,我們明天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