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論語》中的教學智慧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四集)  2012/8/18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89-0004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接著看《論語》當中,「孔子為學」的句子。當然,大家可能在《論語》當中,還能繼續發現很多孔子為學的句子。這一次,是選出這些句子跟大家交流,大家假如有覺得《論語》當中,還有哪些句子對教學很有幫助、很有啟發,都希望大家能夠提供出來,我們能夠彰顯更多《論語》當中的教學智慧,再給我們班主任這邊,都可以回饋一下。在第九句當中,孔子講到: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這個『嘗』是曾經。孔子說到,他曾經整天沒有吃飯、整夜沒有睡覺,然後都在那裡思惟、思考。『無益』,就是繼續這樣想下去,覺得沒有太大的受益。『不如學也』,還不如好好的深入古聖先賢留下來的經典。從這裡我們可以考慮,就是只是思考而不學經典,首先我們所思考的,很可能摻雜自己的這些執著點,想半天好像也都不是什麼好的方法,想來想去,最後想得精神都很疲憊,甚至想到腦神經衰弱。我們冷靜看看,好像很多學一些哲學、心理學,那個理論太多,裡面講的專家又很多,然後學啊學,學到最後又學不通,想啊想,想到最後精神都受很大的影響。而他所學的那些人講的話,那些人是不是覺悟的人?不見得。所以很多學心理學的人,他不見得比較快樂。

  你們有沒有學心理學的朋友?你們有沒有看過,哪個學心理學的人笑得跟彌勒佛一樣?哪個學心理學的人跟師父笑得一樣快樂的?我不是說沒有,我是想說大家去觀察觀察。所以很多時候反而讀很多書的人、看很多書的人、一直在思考的人,反而煩惱很多,很多事都想不透,他一直在思考。再來,他思考當中沒有一個依循的真理,無所依循、對照。最後想半天,還是沒有辦法決定怎麼想才是對的,疑而不決。大家有沒有經驗,就是你在考慮一件事情,考慮來考慮去,一個禮拜、兩個禮拜,心都掛在這件事情。累不累?你們好像都沒有什麼人生的疑惑,心上都沒有裝事。你在對一件事情舉棋不定的時候,那是特別耗損人的精力的。有沒有突然讀經的時候,看到一句經句說,想通了,就這麼做就對了?那是因為有經典的依循,你才不會在那裡懷疑,沒有辦法判斷抉擇。

  所以「以思」,最後疑而不決,想到最後精神耗損,感覺沒有太大的益處,「不如學也」。這個學就是「信而好古」,「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對經典沒有懷疑,相信古人,而且很積極、努力的去深入這些經典,「敏以求之」。所以在後面的經句,還有講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剛剛我們講的就是「思而不學則殆」,他很疲怠了,他很猶疑不決了,這個都是「殆」的意思。但是「學而不思則罔」,只有學,沒有去正思惟,學了以後沒有想,這個道理如何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那學了老半天,該怎麼煩惱還怎麼煩惱。他沒法提升,迷惘了,因為他不知道怎麼去提升自己,他沒有去落實,一定是解行相應才能夠提升。

  而且學了以後,不去思惟、去落實,那就「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他自己反而要求別人的心增長了,他覺得:我學這麼好的東西,怎麼旁邊的人都不認同我?他又沒有從自己的身上去反思的話,他也會很迷惘:怎麼都不理解我?這麼好的東西。包含他學了不去思惟怎麼落實,有可能他去做的時候,都是偏離這些道理。學了以後沒有好好去領納經義,進而去聽經,知道怎麼去下手、怎麼去改進,就學了這些經句,然後去要求人,或者順著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做出來都跟聖賢的道理是不相應的,那他可能會把中華文化的招牌都給影響了。人家一看,「學傳統文化都學成這樣」,那人家就不學了,那就變成「誣罔聖人之道」,把聖人之道都給抹黑了。「誣罔聖人之道」,這一點就很提醒我們,學了之後要深解義趣,要多聽經明理,明白之後要去落實。學了之後聽經也不明白,那很可能還順著自己的意思解釋,用出來就愈學愈執著,身邊的人都很難認同,很能誣罔聖人的形象,就有可能發生了。

  我記得,我當時第一年教書,跟同仁相處了一段時間,有一天我跟他談論經典,也不是刻意的,就談到了,他就知道我有在學習中華文化。結果他眼睛瞪得很大,他就說:「你是學這個的?學傳統文化的?」我從他那一句「你是學這個的?」大家聽懂沒有?「聽思聰」。學儒道釋這些中華文化的人,在他的心目當中,是長什麼樣子的?可能會給人家壓力,或者什麼的。這是他本來的感受。他假如覺得很有壓力,那他就不是很願意去學,那就變成我們的行為變成他的障礙了,那就「誣罔聖人之道」了。所以師長也提醒我們,學傳統文化以後,要讓人如沐春風,走到哪裡很柔和、柔軟,不去指責、不去控制別人。這些教誨我們聽了很多次,學了然後去思惟、去觀照自己,進而把它落實。

  接著我們來看第二大項,「孔子論為學」,孔子對於學習,他有談論到哪些重要的態度,或者什麼樣子才是真正的好學。你比方今天一個人,一天把《論語》讀了十遍,好不好學?我們查一查,孔子有沒有說,每天把經典讀十遍就叫好學?我們也不能說他不好學,讀經是用功的一個形式,而讀了以後更重要的,讀誦接著受持,把它記在心上,時時觀照自己,然後把它做出來,這樣才叫好學。假如讀十遍就是要讀給人家看的,就是要等著人家說,「某某人好用功」,然後自己很高興,那就不叫好學,那叫染著。學的都要人家讚歎,貪名聞利養,那就不叫好學了。

  大家看,孔子讚歎他的學生,只有一個人讚歎好學,「有顏回者好學」。接著呢?「不遷怒,不貳過」。這個是好學具體呈現出來的表現。這個功夫在哪?《大學》裡面講的,最根本的「格物」,放下是功夫,放下習氣是功夫,這是真正好學。學就是覺悟,不再做習氣的奴隸了。所以從「有顏回者好學」,他不亂發脾氣、他不遷怒於人,他不愚痴,他犯的錯,明白這個是錯了,他不再重犯,息滅貪瞋痴,是真正好學。我們看孔子這一句在《論語‧學而第一》裡面,就提到什麼是好學: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代表他物質的欲望愈來愈淡。假如一個人在修道,他對五欲六塵這些欲望有增無減,那他不是一個修道的人。但是我們要冷靜,我們有時候一開始學的時候很猛,這些都不在乎,可學了三年、學了五年,順境來了,比較有福報,開始食衣住行都比較舒服了,利眾的心還有沒有那麼切?所以逆境磨鍊人,順境不知不覺就淘汰人。所以,時時自己的欲望要愈來愈淡。當然從這裡也看到,我們每天吃、生活都要觀照,不能起貪念。

  【敏於事而慎於言。】

  這個『敏於事』,就看得出來他的修養在哪裡呈現?在他做事、處世當中。不能很用功,聽經、讀經都比一般的人的時間長,可是跟人相處很執著、跟人沒法溝通;做事,經典也都沒有用上去,做出來比沒有學的人還沒有章法。那他那個學習不就變執著了嗎?他沒辦法學以致用。他學了以後執著了,跟人不能和睦相處、不能溝通,那他學的是順著自己的想法,最後就產生新的執著。所以假如一個行道之人,學了以後跟家裡人、跟朋友,反而相處更不和諧、更不自在,這個都有問題。我們看,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有一次,有個學傳統文化的人開車。他開車,我們坐在後面,結果他邊開,他就這樣轉過來跟我們聊天。我說:「你開車不要往後轉頭,這樣有點危險。」他說:「你放心,我們都有上天保佑的。」首先,有沒有上天保佑,得先守規矩,你開車這樣子就不守法律常規了。再來,你假如把保佑都用在說「自己做的不對都有保佑」,這就錯了,要跟天理相應才有保佑。

  包含很多時候,我們學了以後,要求別人都比較高。「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比方說,朋友生病了,我們應該怎麼做?帶他去看醫生,能夠把他病治好的醫生。你總不能他生病了,「業障真重!你這幾天都起什麼念頭?才會造成這種病。你首先從念頭反省,你的病就好!」你說他講的有沒有道理?「你不知道一切法從心想生嗎?依報隨著正報轉,你心一轉,病不就好了,趕快懺悔!」我都講得有點講不下去了。真的,這都有可能會發生的。愈學愈執著,而且好為人師,那怎麼是好學?你看,這些經句要背得出來也不簡單。十幾年前這些話我也講不出來,現在學了以後,假如沒有從心地的柔軟,現在也拿這些道理,我就「砍」人了。本來身上不懂這些道理,還沒有佩劍,現在學一條就配一隻刀,見人就砍。所以不從格物下手、不從調伏貪瞋痴慢下手,就學到形式上。沒有從心地下真實功夫的話,「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尤其這個好為人師,一定增長。

  真的學得好,在處世待人當中體現出來。跟人家共事,「敏於事」,這個「敏」在哪?首先他很謹慎,什麼事情做好規畫。「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我們現在變成這些道理沒有領會清楚,都沒有做好準備,「你放心,祖先會保佑的,不要擔心。」事情做不好,也沒有反省,說:「隨緣,過去就過去了,隨緣。」做事的這些重要的原理原則,我們反而不能領受,拿著一些好像聽起來很有道理的話,其實是順著自己的習氣。你看,我們修行之人很容易用「隨緣」兩個字。什麼是隨緣?隨緣下面要隨緣「盡分」、隨緣「盡力」。你隨緣沒盡力叫隨便、叫不負責任;你太強求了,叫攀緣。所以隨緣是中道、隨緣是智慧,不能把這兩個字拿來變藉口。所以事情還是要非常慎重、盡心的去對待。所以「敏於事」,事前的規畫。再來,做的過程當中的敏捷,不拖延,做事很有章法,這個都是「敏於事」。這個體現什麼?《曲禮》曰:「毋不敬」。「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佛門講,「禮敬諸佛」,事情也是諸佛,也是要恭敬對待。

  『慎於言』,言語要謹慎。因為言語它能體現忠信,你已經講出去的話,你就要盡力、你就要守信。所以這個時候,都要很謹慎的去應對,你不能輕諾。事非宜,勿輕諾;茍輕諾,進退就錯了。我們之前講到老子的「輕諾必寡信」。你事情沒有考慮清楚,「度德量力,審勢擇人」,都沒有清楚,輕易就回答,這是不穩重的表現。所以你學問有沒有用在你的言語當中,很重要。

  【就有道而正焉。】

  有機緣接觸到有道德、學問的人,包含比方他的管理經驗,他某一些經驗特別專長,你特別需要,你主動去跟他學習。我們學了傳統文化,不能無形當中,好像覺得自己比較厲害、比較高,甚至對人就沒有辦法屈下來去請教,這個都形成障礙。「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人家管理特別專長,你應該趕緊去請教他。為什麼?你不請教他,我們假如做錯了,那耽誤的就是公家的事,是眾人的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個都是體現忠信的態度。所以真正積極的、負責任的人,他一有請教的機會,他非常主動。「就有道而正」,這個人有道德、學問,他能指正我們的不足;他有管理、他有非常專的這些能力,都能夠幫助我們、指正我們。

  【可謂好學也已。】

  從這裡我們看出來,好學的人一定是從務本,從格除自己的欲望下手。欲望愈來愈淡,智慧、德行、能力就愈來愈提升。包含他一定解行相應,用在一言一行,用在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當中,一有請教的機會絕不放過。接著我們看第二句: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一個人學君子之道,他假如不穩重,他就沒有威儀了。其實不穩重,就隨便,有點輕慢、輕率,就沒有威儀,而且心就跟禮教不相應了。「禮者,敬而已矣」。恭敬,首先什麼?尊重自己。自己行為輕浮,就不自重了。而且自己的行為不穩重,別人很難尊重我們。甚至我們不穩重的行為,還影響到別人,那就又不尊重別人了。而什麼是真正的自重?這一生以不能成聖賢為羞恥,這個人懂得自重。所以《大學》開篇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一個人這一生,堅定的要恢復自己的明德本善,要「聖與賢,可馴致」,這個人是懂得自重。一個人發了這樣的願,他的整個身心、氣質都不一樣,他那個威嚴就會出來。他會要求自己一言一行都要符合經典,不可以隨便。他隨順聖賢教誨,不隨順自己的壞習慣、煩惱習氣,他的威就能出來。

  我們成就一個人才,從小就要培養他的穩重,不能隨便。你看現在孩子一隨便,對長輩都不尊重,講話很沒禮貌。所以「學則不固」,不穩重、不自重、不敬人,不從尊重人、不從守規矩、守禮下手,他的學問是不可能會穩固的。曾國藩先生他教育子女、教育後代,非常不簡單。他的後代傳了這麼久,都還很有修養,在台灣他的後代都很有成就。他教育後代有兩個重點很突顯,第一個就是要穩重。怎麼穩重?一言一行要和緩,不要著急。他心不急,他一舉一動才能符合規矩。大家留心去看,《弟子規》裡面很多句子都是教我們要穩重,不要慌張。「事勿忙,忙多錯」、「步從容,立端正」、「寬轉彎」,你看都是穩重。「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心都要是定的,很沉穩,不要浮躁、急躁。

  我們看完這一句,要學穩重。首先講話開始緩慢,你不要拉,叫你緩慢,不是很刻意到最後變成唱歌仔戲,一句話「啊……」。再來,吃飯細嚼慢嚥,不要急。再來,走路不要急。你看這樣延伸開來,什麼時候用功夫?Anytime,anywhere(隨時隨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這麼來練穩重,時時提醒自己,不要急,要緩。第二個,曾國藩先生講的是勤勞,養成子弟勤奮的態度。勤奮的反面是懶惰,懶惰的害處太大了。有一個讀書人講,「學者萬病,皆從懶生」,很多的毛病都是從懶惰衍生出來的。大家看,一懶惰了,散慢;一懶惰了,每天飽暖思淫欲,壞念頭特別多。再來,不勤奮,人家給他的服務都視為理所當然。懶惰的人不感恩,甚至變得很會挑剔。為什麼?人家給他服務,有一天不服務,他就不高興了。挑這個、挑那個,他沒感恩心。所以很多壞的念頭、習性,都從懶惰來,沒有責任感,都來了。勤勞的人,他很多善的德行都引發起來。勤勞的人懂得去承擔;勤勞的人能體恤別人的辛苦,習勞知感恩;勤勞的人不胡思亂想,邪念也比較少;勤勞的人,能力提升特別快,別人不做他做。所以吃虧是福,就是這麼來的。

  接著:『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忠信」,在古書當中有說到,「百行之主」,你所有的行為都要合乎忠信的這種存心。你做的時候「忠」,盡心盡力;「信」,誠信、守信。所以德行都是要從忠信的精神當中做出來的。而且「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你結交這些良師益友,當然,你這些好朋友首先要志同道合,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他的人生是享樂的方向,跟你所謂明明德、親民這樣的人生方向是不同的。當然,你說想要利益他,那是有慈悲心,但是首先你要不被他影響。我們現在想要去幫助人、想要去度人,最後被別人給度走了。自己還面對這些境界、這些誘惑,還頂不住,這個時候結交的朋友還是要同道的為好。等我們已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好像孔子這樣的功夫,你跟他還有緣,那你可以幫助他,你跟他還沒有緣,那你就不要刻意去攀這個緣。

  有過就不要怕難改,要用心去改。其實我們常常會覺得,怎麼這個錯又犯了?很沮喪、很氣餒。告訴大家,太正常了。要突破一個境界、一個壞習慣,可能都不知道要進進退退幾十次、幾百次都有可能。但重要的是什麼?愈挫愈勇,百折不撓,這是我們要形成的態度。真正要達到有法喜,沒有到所謂的不計成敗、不顧生死,要相應也不容易。修學的過程當中,要「發勇猛心,立決定志」,我這一生一定要成就,不再做習氣的奴隸,要做大丈夫、大英雄,立決定志,「不計成敗,不顧生死」,死都不怕,就怕念頭不對。有這種決心,慢慢習氣就能夠調伏得了。「不計成敗」,又犯了,沒關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不要再沮喪。有勇猛心、決定志,改過就不怕改不了。接著我們看下一句,是談到學習的態度。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對子路說到,教誨他的道理,他知道了嗎?聽這些教誨,知道了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要承認不知道,進而要去問。《弟子規》說的,「心有疑,隨札記」,不能不知道裝知道,這是一個重要的學習態度。不知道還裝知道,就變自欺。『是知也』,這個「知」跟智慧的「智」相通,等於是你是很理智的在求學。不知道,我們就承認不知道,進而養成好習慣,記下來去請教。我們冷靜想想:現在的學生,好不好問?不積極問。那我們又回過頭來,我們現在教學的人,好不好問?那是上行下效。所以我們從孩子,或者從學生的身上,要回過頭來反思,那個「果」在他們那裡,「因」可能還在我們這裡。因為好問、好學,這都是德行,其實教學者做出來以後,會感染身邊的這些孩子、學生的,他們也會歡喜去問的。

  大家讀完這一句,具體怎麼落實?比方說,我們今天跟大家交流了兩個小時左右,有沒有哪一個學長,這兩個小時覺得哪一句不明白,哪一句話沒聽清楚?請大家提出來。這變成我們這一句現在就落實它,當我們要叫別人落實的時候,也要先問問自己當下有沒有落實?比方說我繼續下去,明明大家沒有反應,我繼續說:「怎麼沒人?怎麼沒人?」這個就是我在要求大家,我這個念頭也已經不在道中。看大家沒反應,我就要趕緊話鋒一轉,「我們以後都能隨身帶一本小本子,一有什麼疑問,把它記下來,馬上遇到機會就可以去問清楚。」這就養成一個習慣了。

  我感覺從事教學工作的人very dangerous(非常危險)。我那一天在分析一件事情,我說:「你看,他講這一段話的時候,他講的道理都對,可是他那個念頭就是在指責別人,他講的道理再對有什麼用?」我剛好講到這裡,突然想一想:我現在也在講別人,那我現在在說他不對的時候,我的心動了沒有?所以我感覺自己very dangerous(非常危險)。講別人很容易,有沒有辦法時時看到自己有沒有在道中?所以在跟大家交流經句,講著講著要去看別人,突然還得回馬槍,看看自己才是重要的。「欲知人者先自知」,自己都看不清楚自己,看別人也看不清楚。大家假如有聽不明白的,可以提出來。我們看下一句,剛剛跟大家有交流過的,我們再把它讀一遍: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大家讀這一句的時候,有沒有想到,剛剛跟大家交流的這些角度?大家可以慢慢去體會。第五句: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首先他很好學,溫習已經學過的學問,每天又積極去『知新』,積累沒有學習過的學問。這個跟子夏講的好學滿相應的。子夏說,「日知其所亡」,每一天積累新知,以前沒有學過的,「月無忘其所能」,每一個月複習,不忘記已經學過的學問。另外一個解釋,你溫習已經學過的東西,都能從溫習舊有的學問當中,去體會到新的悟處。你對同樣這個道理,它的深度、廣度不一樣,體會得愈廣,體會得愈深。這是什麼?有悟性。有悟性的人,他才能處處體悟道理,觸類旁通,這樣才能為人師。不然,他沒有悟處、沒有貫通,他可能記了一大堆,他還是知識、還是學術。而且,人體會的深度跟廣度能不斷提升,主要的還是,他體會到的東西他有去做,他有解行相應,他的悟性才能夠啟發。

  世間有人常講說「書呆子」,請問大家,一個人被人家罵書呆子的時候,書讀的多不多?挺多的。他沒有消化、沒有吸收,他就不能「知新」。所以複習然後不斷的觀照,自己有沒有把學的東西去解行相應,他有這樣的態度,他可能每天都有新的悟處、都有自信。接著我們看第六句: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博學於文』,這個「文」就是經典,他首先得明理,明理之後下手處在哪裡?在守這些禮教,「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你明理了,下手處還在一言一行,都要符合禮的標準、戒的標準,你守禮守戒才能得定,最後才能開智慧。很多人明理,但是很狂妄,就覺得不要拘這些小的戒律跟禮節,這個就不可能學得成功。明理了,又守住這些規矩,『亦可以弗畔矣夫』。這個「畔」就是不會偏離道心,不會偏離經教。而且學禮之人,他通達人情事理,他在力行這些經教的時候,不會太過與不及,他比較柔軟,比較能體恤人心、通達人情。我們再看第七句: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知道的人、知其然的人,不如好之的人,他會不斷的去深入,他能到知其所以然。人假如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他就能把事物的根源,這些道理都能明瞭,他就不迷惑,愈學愈歡喜。當我們很多事情都想不通的時候,是很苦惱的。比方我們想效法一個聖賢人,都不知道怎麼下手,明明知道他的德行都很好,下手處在哪?比方說,我們知道顏回好學,我們很想學他。孔子點出來,從哪裡下手?「不遷怒,不貳過」;「一簞食,一瓢飲」。我明白了,從這裡下手。所以「知之」,進而「不如好之者」,知其所以然。他為什麼能成聖賢,我明白了。

  包含孝養父母,「冬則溫,夏則凊」這些都是孝行。我們知道,為什麼孝子都能做得這麼自在、這麼自然?我為什麼做不自然?不知其所以然。我們從德育故事裡面再看,孝子心中只有父母,他對父母的這些恩德念念不忘。我們更深入,知其所以然,這些孝子是什麼存心。他是「恩欲報,怨欲忘」,他心裡完全沒見父母之過,只放父母之恩。我們愈明白這些道理,就愈能去效法學習。學得歡喜,知道怎麼具體去存心,去學習,「不如好之者」,知其所以然是好之者。好之者又不如樂之者,「樂之者」,樂此不疲,讓他學習,他會不疲不厭。就像剛剛講的,發奮忘食,樂以忘憂,這是更深的境界,「樂之者」。我們接著看第八句: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這個因緣應該是樊遲要去當官,要去當人家的父母官,結果請教孔老夫子,什麼是知?什麼是仁?當然這個時候孔子的回答一定是因材施教。我們看這段話,對整個現在從政者,甚至於是為人父母、老師的人,特別有啟發。『務』就是致力於,致力於人民的什麼?『之義』。這個「義」,就是教他五倫十義,教他倫常大道。現在為什麼家不安、人與人衝突?不明白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問題都出在這裡。真正有智慧的領導者清楚,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現在這個時代,認知是什麼?建國君民,賺錢為先、經濟為先,忽略了最重要的教育,忽略了教他道義,所以災難就來了。「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而家危矣。所以孟子說,「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你不教他仁義就麻煩了。所以一個領導者不教仁義,是沒有智慧,本末倒置了。

  『敬鬼神而遠之』,敬鬼神就是感念祖先之德,慎終追遠。但是你不能什麼事都去卜卦,「祖宗,你告訴我怎麼做。」祖宗是教我們什麼?「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還是讓我們去明理深入經典。有些人最後就什麼都要問鬼神,就麻煩了。清朝亡,亡在哪?什麼國家政策,不是去了解民生疾苦,跑去問鬼神,扶鸞,國家就亡。扶鸞能把一個國給亡了,那一個家也有可能會亡。所以有智慧表現在哪?表現在重視教育、表現在抓到根本。人心才是根本。人心壞了,問題百出;人心好了,什麼問題慢慢就解決了。

  『問仁』,一個領導者的仁慈表現在哪裡?『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你現在要讓人去做好事,不容易,得怎麼樣?自己帶頭,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你才能感動得了人。現在實實在在講,我們把很多好的道理都講出來了,人家說,「你講得很好,是理想,做不到。」現在要讓社會大眾相信經典的道理,一定要讓他起信,他相信才行。怎麼相信?我們得先做到。所以為什麼孔子說「力行近乎仁」?力行為什麼是仁?因為你力行,你做到了,人家才相信,進而去效法,他才能得利益。他都不相信經典,覺得這個是過時的,他根本得不了利益,他根本就解決不了他人生的問題。所以難行能行,給人證明、給人起信心,仁慈的人。「先難而後獲」,你能真正以身作則帶頭,慢慢大家就懂得去效法。

  當然在這個做的過程,一定會遇到一些挑戰、境界,這個時候也要「勿畏難」。其實問題都不在境界當中,卡住的都不是那個人讓我們卡住的、那件事讓我們卡住的,是我們放不下貪瞋痴慢這個習氣卡住的。所以古人留了一個比喻給我們很好,說「竹密不妨流水過」。你把那個竹子綁得再緊,水可不可以流過去?可以。看起來好像很障礙,人家水還是把它流過去。水,它不執著。「山高豈礙白雲飛」,山再怎麼高,能不能擋住白雲?白雲很柔軟,你擋,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它就往其他的地方飄過去了,擋不到它。我們跟人對立了,那個人、那個事就給我們擋住了;你不跟人對立就擋不住了。

  格言裡面提到,至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有沒有智慧表現在哪?他在面對事情的時候,他不會把責任推到事情或者人身上。至人,他知道根源問題在自己的心,一切法從心想生,「除心」,不指責境界,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他不會去指責。愚人,沒有智慧的人,都覺得問題都在他人身上,都在境界上,都是指責的時候,他沒有從自己的心地去下手。當然,我們真正要幫助別人讓他理智,首先我們自己得真正「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才做得了。所以在這個「先難」的過程當中,你要帶頭難行能行,得真正做到忠恕。孔子為學之道,一以貫之,「忠恕而已矣」。怎麼說?忠,「盡己之謂」。這個先難,難在哪?不想自己真難。念念為人想,要做得到,得放得下自私才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個是最核心的精神,你沒有私心的時候,後面那些慢慢就可以做得到。

  所以忠恕之道,首先這個「忠」是去什麼?去自私,盡己之謂忠,「盡己之謂」。「恕」是「推己」。盡己,能夠反求諸己。這個都挺難,得下功夫才做得到。反求諸己,什麼事情先反省,我自己的心有沒有問題?我的言行、做法有沒有問題?恕,推己及人。「推己之謂」是恕,能推己及人,甚至推己及物。我們能夠跟人相處的時候,時時站在他的角度想,就不會對立;可是假如站在自己的角度,對他的行為,就不能接受了。「他都學那麼久了,怎麼變成這樣?他都怎麼沒有替別人想,怎麼都這麼固執自己的想法?」其實我們自己本身,也是在以我們的想法在想他。所以推己及人,我們有沒有考慮到他的立場?我們有沒有考慮到他現在的工作難度?他現在明明壓力很大,你又以很高的標準說:「你看,他還是有情緒。」

  今天一個人有情緒,你是指責他,「他都當那麼高的領導了,還有情緒?」這句話有沒有道理?「他怎麼不知道『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有沒有道理?但是假如這個時候恕道出來了,他確實做錯了,「他壓力那麼大,假如是我,我也可能伏不住情緒。」當事人假如聽到這句話,你接下來要說的話,他聽不聽?對。你有恕道的時候,很容易跟人溝通。你沒有恕道的時候,跟人一溝通不是溝通,兩個人在那裡爭對錯、辯論,最後看誰的經句用得多,拿個桶子倒,潑來潑去,最後不歡而散,所以這個恕很重要。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我們北馬檳城鍾靈獨中吳校長,有一個女學生行為很偏頗,家人、很多知道的老師都罵那個孩子。結果這個孩子被通知到校長室。你看那個孩子在走的過程當中,她腦子裡在想什麼?「又來了,又要被罵了,大不了被罵一頓,沒什麼了不起!」結果女學生到了校長室,坐下來。校長等那個孩子靜下來,只講了一句話,「孩子,校長能幫你做什麼?」你看他一個道理都沒講,那個孩子突然一愣,接著就哭了。她感覺到校長為她想,推己及人。她很感動,校長為她想,接著她什麼心裡話怎麼樣?她才會講出來。人能不能在任何一個時候都處於恕道、都處於真誠在面對對方,這個重要。真的能夠恕道,那得對對方不能有成見。人對人有成見,其實也是傲慢在起作用。或者不能有瞋恚,對他不能哪一些事情、怨記在心裡,都不行的。

  推己及人,這個是對自己的內心,這是主觀面。這個是與人相處,你得客觀去設身處地。能夠時時反求諸己,「成己」,成就自己的德行;你接觸一切人,甚至一切生命,你能夠設身處地,「成物」。成己、成物,合外內之道,這就契入仁道,仁的境界。所以要契入仁道,首先時時要以忠恕來存心。而我們真正在難行能行的過程,就可以感覺到,反求諸己很難,不去指責、要求很難。包含跟人一相處,要設身處地也很難。我們自己冷靜看看,現在跟這些親朋好友在談話的時候,自己的心真不真誠?可以觀察,可以去感受看看。你能不能很真心的看著他、傾聽他講的話?還是他講沒兩句,你的火就上來,或者話就要給他壓下去。實實在在講,只有一個學生,其他的人都是老師。誰是學生?自己。所有的人他是這個境緣在啟發我們、在提醒我們:內心還有哪些習氣。接著下一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所有的人都是老師,善的我們趕快效法,不善的人,因為當局者迷,人要看到自己問題不容易,反而在別人錯的時候,馬上以他那個錯來觀照自己,就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那他錯了?他錯了,我們怎麼去盡我們的道義,去協助他就對了。第十句: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你看這個都是好學的體現。『不及』,還沒學的,他非常積極去學;已經學會的,『猶恐失之』,他還會複習,還會再下功夫。具體來講,我們覺得很重要的經典,也要複習。每個禮拜、或者每個月,《了凡四訓》讀一遍。我們看下一句: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你填一座山,只差最後一筐土沒有填,你放棄了、你終止了,你還是沒有填成。

  【譬如平地。】

  你在平地上,把它蓋上一筐土。

  【雖覆一簣。進】

  這個『進』就是不間斷、有恆心的不斷去做,一定可以把它形成一座山。

  【吾往也。】

  這就很積極,尤其是什麼?恆心不間斷,不放棄。所謂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所以學習貴在不間斷,「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這個十二句我們之前有講過,剛剛也講到權變。所以學習它是不斷提升境界的。從共學到力行,就是適道;在力行過程當中又能屹立不搖;屹立不搖再提升到通權達變。第十三句: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古代讀書人,很明白學習是修養自己,革除自己的習性,不斷恢復明德,這是他清楚的。『今之學者為人』,現在學習是希望,比方學習拿到一個碩士、拿到一個博士,然後可以去謀取自己的薪資,或者是可以向人展現「我很有學問」,這是為人表現出來的。其實很可能當我們要去表現自己,我多麼有學識的時候,其實可能自己的傲慢都在增長。所以有一句話叫「文人相輕」,都是讀書人,怎麼會互相輕慢?那讀書就讀到最後是知識、學問,進而因為覺得自己有學問變傲慢,互相瞧不起了。那就還是沒有回到自己,尤其是從自己的心地下功夫,那就不可能提升得了。所以「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都要回到格物上面。所以告訴我們,一個人求學只要帶著要滿足自己外在的欲望,這個都不是在道中,學不進去的。甚至於在學的過程當中,知道這個習氣不好,不願意放下,他也不可能提升。我們看下一句,第十四句: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如之何』就是這個事情該怎麼辦?等於是說,遇到事情他不會主動去解決的,那孔子也拿這個人沒辦法。因為他不主動突破,他會退縮、他會逃避,那就很難提升。從做事情當中,他有沒有把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上去,他都不去想怎麼解決,他根本就不想用。所以「勿畏難」,覺得這個事困難,那就考驗我們做人做事的學問用不用得上去。用得上去應該是事事無礙,用得上去應該是「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你包含我們在修道對治習氣的過程當中,你要自己主動的去克服,去找方法對治習氣。「如之何如之何」就是能主動的去突破自己。師父領進門,修行得靠自己下大功夫。我們看下一句: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這個跟教、學都有關係。首先你得知命,你得有遠大的志向,才能有學習的動力。你不知禮,你不從這些生活的一言一行當中,去落實經典,你的道德學問是立不住的。要從學禮、學戒開始,學規矩開始。再來你不知言,你聽人家講的話,不能夠去理解他的狀態,你就不好因材施教去幫助他。

  我們看第二個重點,就是「如何教學」。首先我們得了解「教育的重要性」。

  孔子有一次到了衛國,冉有在身邊侍奉。孔子看到衛國人很多,人口不少。冉有說:「既然人口不少,接著要怎麼做?」孔子說,「富之」,讓他們生活無憂。既然慢慢的改善他們的物質生活,接下來要做什麼?「教之」,一定要教育。他假如吃得飽、穿得暖,而沒有教育,孟子講,「則近於禽獸」。現在在大都市裡,太多的人生活沒有憂慮,可是他的德行是不斷的在墮落。所以教育重要。人心要靠教育,靈魂才能夠提升。所有教育者都能體會到教育的重要性,他就很有使命,去扮演好他教育的角色。第二、「學貴立志」。你看孔子常常問學生他的志向,後來也以自己的志向來帶動學生:「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子夏他的文學非常好,孔子這一點不只提醒學生立志,而且因材施教,機會教育。子夏文學很好,但是他是用在修身上面,自己歡喜上面,他心量還要繼續擴大,所以夫子告訴他:「汝為君子儒」,君子儒就是能胸懷天下,以這一生能利益國家民族,甚至天下為己任,「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這一次師長來,面對我們教育界的校長、老師,他的主題演講,是「學習《群書治要》,承擔救世使命」,這個就是君子儒。

  我們看一個教學者要有慈悲心,所以他要誨人不倦。第二句裡面,孔子說,「二三子」,就是指他的學生,你們有沒有覺得,我還有任何隱瞞呢?我決定是和盤托出所有我體證過來聖賢的這些經教。這個體證是什麼?是自己身體力行過了,他是過來人。所以這裡說,「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他自己真正身體力行過來體悟的道理,再拿來供養給他的學生。孔子不是做而已,他是做到再說,他是聖人。「是丘也」。當然,假如我們當學生的讓老師講這樣的話,還是有點心疼。因為沒體會到老師的和盤托出,可能還想:還有沒有藏一點?有這個念頭就麻煩了,有疑心就很難領納聖賢甚至於是師長的教誨。接著我們看下一句:

  【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愛護一個人,這個『勞』是有勸勉他、勸導他的意思。而且你勸導他又不是勸一次,你得「諫不入,悅復諫」,所以要幫助一個人,他不可能不出心力的,『能勿勞乎?』我們看到孔子、釋迦牟尼佛,他們從事教育工作,真的是一生非常的誨人不倦。像釋迦牟尼佛,三百六十五天,沒有一天休息的。這麼有耐心、有愛心。『忠焉,能勿誨乎』,要盡忠,怎麼能夠不教誨他、提醒他、勸諫他。這不只是對學生,它延伸開來,五倫關係,都有勸諫的本分。這個是慈悲心。「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師說」。現在不傳道、不解惑,每一個人都是生活在煩惱跟痛苦當中。因為人不學,不知道、不知義。所以我們去講學,能夠讓一個人受益,我們都不疲不厭,這個就能真正契入慈悲心。

  再來,第四個重點,「有教無類」。「自行束修以上」,他能守拜師的禮,很恭恭敬敬的。「束修」有兩個說法,一個是幾串乾肉,是一個禮物而已,表一個恭敬的態度。另外一個是把自己裝扮得很整齊,然後恭恭敬敬的去禮拜老師。只要有這個恭敬的心,孔子沒有不教的。所以有教無類。

  後面這一句,是有一個互鄉這個地方,一般人都覺得很難跟他言及倫理道德,覺得這個地區的人很難教化。而這個地區的一個孩子,一個童子來見孔子,孔子非常認真的教導他。門人就疑惑了,「夫子,你是不是浪費心力,這個地方的人不好教。」孔子藉這個機會,也是提醒他所有的學生,以至於提醒他們以後教學的態度。「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他今天主動要來學習,我肯定他這個好學的態度,我幫助他提升。他們以前怎麼樣,或者做出哪些不好的行為,那是從前種種。所以不論他以前,肯定他現在好的態度。「唯何甚」,這個意思就是,不要太過分,看人要看後半段,不要一直盯著人家的不好,浪子回頭金不換。其實這個也是在教大家要厚道。「人潔已以進」,他潔身自愛想學,「與其潔也」,我去幫助他提升,「不保其往也」,不能保證他以後一定好,可是他現在當下肯學,我就盡心盡力教他。所以夫子非常珍惜每個人肯學的那一份心,盡心盡力去協助。

  第四點裡面最後有一個:

  【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一個老師能夠有慈悲心、能夠因材施教,我相信他的學生一定會效法他的。第五點,「因材施教」,你了解他的狀況、他的心態、他的缺點,你才能夠針對他的問題去教他。我們看到孔子學生問孝、問為政、問君子、問仁,問的時候,孔子回答每個學生的答案都不盡然一樣,他是因材施教,他很了解每個學生。

  最後是第六點,「機會教育」,「當其可之謂時」,是機會教育。我們看冉求,他才藝很好,但是他求道之心不夠切。他自己跟夫子講,「我不是不仰慕孔子您這些大道、這些教誨,我的力量不夠。」孔子馬上針對他的問題、心態,「你假如力量不夠,是走到一半停下來;你現在都還沒走,就說不能,那是什麼?畫地自限,那是自己停止不向前。」為什麼停止?好才藝,不好大道。這個也是孔子對他的提醒。

  另外一次是子路,剛好聽到孔子說,他跟顏回是「用之則行」,用了之後能夠利益天下;不用了,「捨之則藏」,他們還是可以很自在的修道、行道,也不會怨天尤人。結果子路馬上說:「夫子,你假如帶領三軍,你會帶哪個學生跟你一起去?」子路本來想說:一定帶我子路,我最勇猛。這個念頭不對了,孔子當頭一棒:你這個勇猛還不行,「暴虎馮河」,空手打老虎,赤手度過一個大河,「死而無悔」,這個叫匹夫之勇,我不跟這樣的人走。「必也臨事而懼」,他很慎重,面臨事情不輕敵,帶領軍隊,這生殺之權,這個不是開玩笑的。「好謀而成」,很慎重的去謀畫,讓事情能成就。

  這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