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如何承傳中華文化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集)  2011/11/22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77-0003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們,大家早安!我們這幾堂課都在跟大家交流「以師志為己志」,我們學儒、學道、學佛。學儒,學孔子;學道,學老子;學佛,效法釋迦牟尼佛。這個願要發出來,所謂學貴立志,就是以聖賢為目標。從今天開始,我們形成一個態度,面對一切境緣都要想,假如是三教的聖人,會怎麼想、會怎麼說、會怎麼做?以他們為標準。「取法乎上」,以聖人為標準,最起碼這輩子會契入賢人的境界,「聖與賢,可馴致」。因為我們處世待人慣性很強,沒有時時提起這個態度,一下子又回到自己本來的習慣上面去了,就隨順習氣,要提升就很困難。所以一開始要學老實,時時想著聖人會怎麼做。

  在《孝經》當中有一段話,「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不是古聖先賢、古聖先王講的話不講;「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不是古聖先王的行持,我們絕對不做。就好像入個模子,入個聖賢的模子,久而久之,所言所行完全跟他們的教誨相應。不老實去學,很容易就夾雜自己的習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比方我們在聽師長講經,覺得「這些講得很好,這些我做不到」,就在老人家的教誨當中揀擇了。「這個我喜歡,拿起來」,「這個我不喜歡,我不相信,我做不到」,大家看,我們用什麼心去領受的?用自己的好惡、愛憎去領受。心已經偏了,領受的東西會正嗎?老人家所講的道理,我們用愛憎的心領會,會正確嗎?很有可能每一個領會都是順著我們自身的執著去領會的。所以修學一開始不可以隨便相信自己的意思。你說,怎麼判斷自己的意思對不對?這個時候要善友為依,有一個大家志同道合的團隊,互相切磋,看看我們的領會有沒有解偏了。

  舉個例子,我遇到一位團體的領導者,他在帶領團體學習中華文化,他說:「我都跟師父講的一樣,來者不拒,去者不留。」諸位學長,這句話大家有沒有聽過?我寫一下,有人沒點頭就得寫。剛好前不久講到《群書治要》當中的一個故事,就是這些古聖先王,他們治理天下的那一分仁慈跟柔軟,做了一個比喻。比方說,今天你在你的廳堂請了一百個人吃飯,有九十九個人都非常的歡喜,大家很盡興,其中有一個人躲在角落哭泣。這個時候,所有九十九個人,包含主人,都會去照顧那一個躲在角落的人,就是大家的心不願意任何一個人難過,這個心是很柔軟的。我們在跟隨師長的過程當中,有時候跟師長出國到歐洲這些行程,會發現,比方三十個人一起走,老人家很柔軟,每次走一走就問那個新人,「某某人有沒有跟上?某某人在不在?」體恤每一個人,無微不至。我記得有一次在澳洲,剛好我們大陸的貴賓要來,時間比較晚,大家都勸師長先去休息,老人家還是等到十點多,等那個貴賓來了,盡一分主人的情誼,把他都安排好了才去睡。那一分熱忱、那一分體恤,都在這些很細微的地方展現出來。我們的心有沒有能隨時隨地感受到身邊每個人的心情?能感覺到,在他最需要關懷的時候,哪怕你是看著他笑一下,可能他就充電了,但是重點在我們時時能感受到對方的心。

  我記得「天下父母」有一集講到,山西有一個老太太非常的仁慈,她好像認了一百多個孩子,全部是從監獄裡面出來的服刑人員。一開始,她好像是做小吃店的,剛好幾個一、二十歲的孩子就在那裡徘徊,後來才了解到,他們都是從監獄出來,找不到工作做,她就煮東西給他們吃。後來那些孩子很感動,就叫她「媽」。所以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缺乏愛的孩子。這些人誤入歧途,他沒有得到足夠的愛,成為他人生向上的動力。我們都走過成長的歲月,我們看看小時候學習比較差的同學,假如老師欣賞他,老師肯定他的某些方面,您看他的潛力有沒有發揮出來?「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我們的心愈能體恤這些人情事理,你接觸每一個人,你接觸每一片光碟,你的悟處跟人家不一樣,你的深度、廣度不斷提升。我們的敏銳、感悟能力還是來自於願心,你心量想著天下,你會覺得所有人提供給你的訊息、道理都可以利益人,你會對每個人所講的話全神貫注去吸收。諸位學長,假如你這一段時間有遇到「我聽某一個人講話,聽不下去,沒辦法全神貫注」,請您來找我。您把他講的話講一遍,我再跟你分享,他的話如何真正對你有啟示,對一切人有好處。每個人的話都有相當大的價值。你說他講的是錯的,那你要知道他錯在哪,你不就可以幫跟他同樣思想觀念錯誤的人嗎?他不講出來,你怎麼知道有人是偏頗在這個思想觀念?他不是在供養你嗎?我們高下太嚴重、分別太嚴重、好惡太嚴重,每天在一切人事物當中都是起這些態度,反而自己的心情一天起起伏伏很多次。只要自己覺悟了,一切人的法都可以為我們所用,去利益人。

  那一位老太太照顧這麼多個孩子,我記得她舉了一個例子,就是有一個男士,一進門就給她跪下去了,低著頭叫她「媽」。她說:「好,你先起來,先起來。」一站起來,年齡比她還大。她說不行,一問還比她大,「不然勉為其難,你叫我姐就好了」。他說,「不行,一定要叫媽,叫媽感覺不一樣!」你看,叫媽的感受很溫暖,收了一個比她還大的兒子。大家要了解,我們現在學的時候有一個瓶頸,處處都拿著自己的標準在衡量別人,很危險,會把菩薩量成凡夫,為什麼?著相。「這個人才剛開始學傳統文化」,有沒有著相?人家剛開始學,可是人家無私無我,他本來就無私無我,他一生都是這麼做的。我們看白方禮老先生,他無私無我,他有沒有念《弟子規》給你聽?人家內心裡面都跟這些經典相應。可是我們一跟現在大眾接觸,馬上先問問他的底細,「你有沒有學傳統文化?學了多少年?」都用這些去量,你怎麼跟人家交心?都有高下、有成見,你沒有辦法去感悟人家的那一分存心可貴在哪裡。不要說別的,就這個老太太,這些犯罪出來的人,你敢帶他到身邊嗎?我們下個念頭是,「給我惹麻煩怎麼辦?」您看,她的念頭裡面有沒有這些東西?一心一意只想著他們的苦難,「但願眾生得離苦」,人家是用行為表現出來,我們是用嘴巴講,掛在口上而已。

  這個老太太就分享到,她說有時候帶著一群兒子出去,可是只有兩隻手,能牽幾個?身邊也只能站幾個。所以邊走邊走,有時候對那個遠遠的,望著他笑一下,她說那個人就覺得很安慰。你看,那個心非常柔軟。其實人的心只要把分別、成見放下,每個人的狀況你都感覺得到,那是我們的本能。只要感覺不到身邊人的狀況,一定是我們自私自利太強、自我太強,被自己的情緒給障住了,為什麼?真相是一切眾生跟我們是一體,這個是事實真相。什麼是一體?做一個比喻,請問大家,這個身體是一體的,眼睛痛,你知不知道?知道。腳趾痛,知不知道?一根頭髮痛,知不知道?,一根頭髮拉起來痛不痛?痛。你全身哪個小點不舒服了,你都知道,這叫正常的人。一切眾生跟我們是一體,誰很痛苦了,我們渾然不知,所以我們不正常。學習傳統文化是恢復正常。講到這裡,我想不舉幾個例子,可能有人愈聽,眉頭就皺得愈緊了。比方我們小的時候有個印象,兩個小孩,二、三歲,玩得很開心,一個跑前面,一個跑後面。跑著跑著,突然第一個不小心跌倒了,聲響非常大,「咚」,撞到地上了。結果跌下去的人還有點反應不過來發生什麼事情,後面那個小朋友就「哇哇」哭起來。請問大家,他哭什麼?痛。誰痛?跌下去的人痛,他哭幹什麼?他的本能還很強,他馬上可以體會到對方,然後他不自覺就流眼淚了,「他好痛」。結果旁邊媽媽過來了,「哭什麼?他跌倒又不是你跌倒,哭什麼!」你把他本能就嚇回去了。真的,現在是不正常的人都把正常的人給嚇壞了,人現在不會欣賞天真。

  我昨天聽到我們張學長分享,我非常感動。他三十多歲的人還保有赤子之心,面對大家說,「我坐得真的很累,骨頭很酸」。他很直率,不是學了一大堆東西,好像很會掩飾、很會裝,愈學可能自己都快樂不起來。有什麼說什麼,一家人沒有祕密,而且很坦誠。張學長好像感覺到大家儒釋道的東西可能接觸得比他多,他也很謙虛,懇請大家以後在這些方面多給他一些協助、幫忙。可能我們邊聽又邊在那裡起心理作用,「這個人可能沒學佛」。你看,這些成見都很容易起來,一起來,你怎麼跟人家交心?有沒有從每個言語當中感悟到這個人的存心非常可貴?交不了心,都是我們內在的分別執著在作用。我教過幾年書,昨天聽到張學長講的,他到祖國大陸各地去考察,人家辦學辦得好的,把這些好的經驗彙集起來,在當地不斷給教育界的人做經驗分享。沒有教育的使命,肯這麼做嗎?這個是教育界的清流,我們聽到這裡肅然起敬。在現在功利的社會,走在教育的路上,能堅持十幾年的歲月,不容易。發心容易,恆心難。每個人可貴的地方,我們領悟到沒有,我們向他學習沒有?

  昨天我們呂學長分享,看到他那種豪情壯志,好像又把我年輕了十幾歲。他是大學老師,一接觸到傳統文化,當下就放下,我做不到。我當時假如是大學老師,可能你再給我半年的時間,我好好考慮考慮,還是捨不得的東西太多。遇到善的東西,從善如流,一心一意,這有大舜的精神。舜王「聞一善言,見一善行」,這個是在《孟子》裡面提到的。舜王還沒有遇到聖賢教誨以前,他走在森林裡面,跟一般的人並沒有什麼差別,但他的差別關鍵在哪?等到舜王聞到古聖先王的教誨,只要聽到一句,看到一個好的行為,他就像江河潰堤沖過來,誰都擋不了他,他一心就是落實所學到的好的教誨,「沛然莫之能禦」,誰也阻擋不了他行善的意志。這一段給我們啟示很大。現在你要去做善事,可能很多人會覺得你不正常,甚至會告訴你,「你不要被人家騙了,那個地方吃也不用錢,住也不用錢,你要小心被人家騙」。或者會潑你的冷水,冷水是把你的火澆熄,還是讓你更清醒?還是自己決定的,跟那個水沒有關係。把你的火熄滅掉了,那個火叫激情,不叫使命,會熄掉的叫激情。會讓我們更清醒的是什麼?比如這個人不認同,就是因為我們傳統文化斷了好幾代,要再把它復興起來不容易,他讓我更提起這一分使命感。所以任何一個緣都是讓我們更覺得要勇猛精進提升自己,不能再等了。學生不等我們,大眾不等我們,我們不把正確的給他們,他們不進則退。

  這一次來了很多舜王的後代。我們上個禮拜六給大家派了個作業,大家有沒有到圖書館去查《百家姓》?(聽眾答:還沒查。)很好,今天去查,或者我們班主任安排一下。我剛剛深呼吸一點,什麼意思?不要用自己的分別跟執著去判斷事情,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甚至於可能這幾天下來,還沒有安排時間讓大家去查。假如我以自己的標準,馬上就開始「氣死我了,怎麼都沒有查,這麼不聽!」我今天早上,或者這二、三天就折磨死自己了。總要時時行忠恕之道,恕是寬恕,恕是如其心,設身處地。你怎麼設身處地?先了解情況,不要先判斷。人走過幾十年歲月,累積了些經驗,盡拿去做判斷,慢慢的就不客觀,主觀太強。先了解情況,不容易誤會他人。而且誤會殺傷力很強,你假如是他尊重的人,你又是他的領導,你一誤會他,他可能一陣子都緩不過勁來;你一理解他,他全身都是動力。所以我們位子愈高,影響得愈大。在《孝經》裡面,您看看「諸侯章」,一國之君,他得怎麼樣?「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所以沒有看經典,我們以前很多認知都是錯誤的,都覺得當皇帝真好,想幹啥就幹啥,那是誤導。一翻開《史記》,「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他一講話,左史記事,右史記言,全記下來了。你要不要試試看?你感覺一下。坦白講,左史記事,右史記言,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樣的待遇,為什麼?「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我們一舉一動,天地鬼神都有記錄。

  這個真相,《了凡四訓》當中,衛仲達的例子完全給我們彰顯了。你看他四十來歲而已,結果惡錄(記載他惡行的)裝滿整個屋子,這麼多。他非常驚訝,「我還沒四十歲,快到而已,怎麼過惡這麼多?」閻羅王說,「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所以積功累德在哪裡下功夫?起心動念。一念善招福,一念邪惡招禍。一個人的進退,「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進退在哪?也在一念之間。尤其一念不正會相續不斷,有時候會兵敗如山倒,所以得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趕緊拉回來才行。

  剛剛講到我們呂學長,他覺得善的事情,勇往直前,沒有絲毫考慮自己,值得做的事,全心全意去做。還給大家講,我們中央領導人李長春先生,向全國所有的媒體,大力的以「天下父母」這個欄目來提供大家,效法他們這樣弘揚孝道、弘揚中華文化。我們聽了很振奮、很歡喜。重點來了,全國如火如荼,最重要的,人才是成敗的關鍵。每一個緣要發展得愈來愈好,愈能長久,一定要有正知正見的人才。人才要培養,誰來培養?孟子說的,「當今之世,捨我其誰?」全國各地這麼多中心,都是培養人的好地方,可是我們要有能力去承擔起來。假如有這顆心了,我們這四十幾天的學習,每一個人事物,你都會盡心盡力,用恭敬心去學。你不肯放過任何一分一秒,因為你有責任,你有使命,你全部吸收起來了。就像母親一懷孕,趕快把教育的書拿起來,每天都看,她的動力在哪?那一分對孩子的愛。昨天呂學長也講到,「哪怕我只能幫一點忙,我都希望在這個團隊裡面」。這個心很純真、純潔。諸位學長,現在我們還有這個心境嗎?哪怕現在每天只讓我去掃廁所,我也很高興;哪怕每天讓我只站在門口給人家鞠躬,我也很高興。這個理是我在講,事我也應該要做做看,不然道理都講給別人聽,講到最後都好為人師。所以應該要安排我,我們有上課的時候,去接待大眾,給他鞠躬,「歡迎你,你好!你的孩子好可愛,這麼小就學聖教,你們家道一定會興旺」。我們很單純,沒夾雜那些不善的東西,只要能利益人,就是我最高興的事情。

  我記得有一次,在澳洲淨宗學院遇到台南淨宗學會的負責人悟行法師,我就跟他講,每個人進到學會去,他一開始接觸,還不懂,「慎於始」,假如這個櫃台的人就開始告訴他,「你要先學《了凡四訓》,改造命運」。先學哪一本都給他講得很清楚,他每一次來,你又能引導他怎麼去突破習氣。他第一次來,你就全心全意去供養他,他對聖教非常有好感、有信心。我把我的想法告訴悟行法師,他聽完,說:「你到我們淨宗學會來做櫃台好了。」我說:「好,回去看因緣,可以了我一定去。」人家悟行法師馬上看到這個年輕人這分心不錯,他馬上懂得欣賞,馬上懂得重用。這是我們的學處,真的是處處留心皆學問。在《群書治要》的故事也講到,齊桓公聽到一個老者講了非常好的道理,回來就跟管仲講:「剛剛遇到一個老者講得非常的好,『善善惡惡』,遇到善的東西要趕快接受,趕快祈請這個人來為人民服務。」管仲說:「你又沒請他回來,他不給你白講嗎?這個人這麼有賢德,告訴你這個道理,你還是沒請他回來。」您看,好的道理我們現在一聽,留在腦子上,還在轉,沒有馬上入心;一入心,這麼有智慧的人,你趕緊把他請回來服務人民,當你的智囊團。管仲點得真是及時。我們都感覺好像聽了好多東西,受益了,其實不然。你真聽懂了,馬上就去做。齊桓公一聽完,趕緊派人去把這個老人找到,請回來。齊桓公也不簡單,馬上能領會,趕緊去做。

  後來,我記得是到廬江的山上,有一個白雲禪寺,大雄寶殿兩旁有十八羅漢。羅漢在佛家也是開悟的聖者,假如以學位來講,羅漢是大學,菩薩是碩士,佛是博士,學位的名稱。這十八羅漢當中,有一尊羅漢叫看門羅漢,我一看,說「對」,每個人一進來就先遇到他,他就把最重要的觀念告訴對方。所以在接待部服務是無量無邊的功德。講到這裡,你說「那我不幹這個了,我要去接待部幹」。有時候講話很不容易,我說而無說,你們聽而無聽,你們心神領會了,不著在相上。比方我們在廚房服務,每一念心是,「我是煮給聖賢人吃的,煮給佛菩薩吃的」。這是供養諸佛如來、供養聖賢人的心,他煮那一頓飯是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一切的福分跟功德,完全是那顆心決定的,不管在任何一個崗位都能修圓滿的功德,這個才叫真正的平等。剛剛是跟大家談到交心,能感覺每一個人的感受,這是恢復了正常。我們溝通這些觀念,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要相信這個真相。因為你不相信跟眾生一體,你的疑心就會產生障礙,你障礙不去除,當然不能恢復。你一相信了,就一直往這個方向,不要去分別,不要去執著,念念為人著想,你形成習慣,你的能力就慢慢恢復了。其實我們再敏銳一點,你假如感覺到,好像最近都感覺不到身邊人的心境了,一定是我們這一段時間煩惱比較多,趕快調整自己的心態,又能去體恤到身邊的人。

  剛剛跟大家講兩個孩子在跑,一個跌下去了,一個哭了,這是人跟人。你看天真的孩子,連對動物都是慈憫心。我聽一個朋友講,他的孫女四歲,有一天爺爺買來一條大魚,還活著,尾巴太長,盆子太小,尾巴露出來的部分,她爺爺就拿刀把牠砍掉了,血就在那裡流。那個小女孩一看,馬上就哭出來了,「牠會痛!」有人教她魚會痛嗎?沒人教就會的東西,就是本有的天性。我們看七、八個月大的小孩子,看到母親那種喜悅、那種依戀,有人教他嗎?一個母親把孩子生下來,那種柔軟、呵護無微不至,有人教她嗎?沒有。她看到孩子,她那種天性就流露出來了。從這些事例讓我們體恤到,人確實跟一切眾生是一體的。像《了凡四訓》上說,「既有靈知,皆我一體」,《弟子規》說的,「凡是人,皆須愛」,跟我是一體。你看到每一個人,「這就是我的眼睛、我的哪裡」。他一不舒服,你看這個人痛苦了,你就想,「我眼睛痛,我身體哪裡不舒服了,我一定全心全意照顧這個地方」。時時想著一體的感受,你的心境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感覺。這個一體很妙很妙,一體了,任何苦難的人,你都能體恤他。你說「我能力不夠」,他會讓你更精進、更勇猛。「沒關係,我現在能力不夠,由於他,我不能見義不為,我要趕緊提升」,有這一顆心,一個月、兩個月都有大躍進,為什麼?你一個月、兩個月精進不懈,你的境界完全提上去了。

  我們在經典上看,人勇猛精進,有的三天、七天就有成就了。您看,瑩珂法師,精進三天,就念到阿彌陀佛赶來教誨他了,你看那個精進。《地藏經》裡面婆羅門女那種勇猛,才勇猛精進一天,感得佛菩薩來教誨她,她那個境界就達到很高的境界了。婆羅門女是誰?她嗎?我們邊讀邊想,「那都是別人,不是自己」,邊讀邊執著了。比方我們念《地藏經》,「地藏地藏,汝之威德不可思議」,佛陀在摸地藏菩薩的頭,「以後眾生很苦,你要護念他們,不要讓他們墮落,這個重責大任就交給你了」。請問大家,釋迦牟尼佛在摸誰的頭?(聽眾答:地藏菩薩。)經典每一句是在教育誰的?是自己,你就得大利益了。我們師長為什麼得那麼大利益?他說他跟著三個老師,老師所講的每一句話都是針對他的。老人家又講,假如跟在他身邊幾十年,聽他老人家講,心裡都想,「這是講給某某人聽的,不是講給我聽的」,那跟幾十年也受益不了。所以我們現在學習經教的心態,句句都是講自己、教育自己,不是講別人。這個心態太關鍵了,一不保持,馬上傲慢就起來,看人過失就起來,心地就不清淨。所以只有一個學生,就是我們自己。誰是地藏菩薩?誰是觀音菩薩?菩薩表修德,我們既然要修行,所有菩薩的行持就是我們的學處。佛是表我們的性德,聖人是性德,賢人都是我們要效法的。一談到賢人,我們腦海裡浮現誰的影像?夫子的弟子七十二賢,顏回夫子「不遷怒,不貳過」。我們看到這一句,不能說「那是顏回夫子做得到,我們做不到」。我們的分別執著心不去掉,很難契入,很難提升,很可能都在增長分別執著。

  剛剛跟大家講到,我們在台上講了一句話,九十九個人說對,一個人皺著眉頭,沒聽過,還是要把它寫出來,叫「人人道好,須防一人著惱」。剛剛講到的,古聖先王在一個廳堂裡面,只要有一個人哭泣了,他一定會去關愛、照顧這個人。其實這九十九個人不也都學到他那一分慈憫的心嗎?同樣的,我們今天面對一群人,其中有一個人比較不了解情況,我們都能時時體恤到,所有其他的人不就學到這種好的心境了嗎?我們在生活當中注意觀察,有時候我們跟一些朋友好久沒有見了,一見到面,太高興了,兩個人就講得歡天喜地。有一個跟著來的人,在旁邊一句話也接不上,好像被冷落了。我們都感覺不到他的感受,兩個人、幾個人聊得高興,如入無人之境,好像旁邊就沒有人,好像他就是不存在的。大家有沒有觀察過這個現象?(聽眾答:有。)可能你帶著你的朋友,結果你遇到一個老朋友,兩個人在那裡很高興的講,那個人杵在那裡,不知道要幹什麼。人的情執一起作用,就體恤不到別人,你的本能就愈來愈萎縮掉,不然怎麼會站在你旁邊都沒有體恤到?今天你老朋友相見,可是你老朋友帶了個新朋友,你要很柔軟體恤到他。我記得有一次,也是老戰友,一年多沒見了,當時跟著一起在海口篳路藍縷走過來的,一年多沒見,見到實在是太高興了。他帶了個新朋友來,我跟他打完招呼,趕緊寒暄,問候他家裡,了解他的情況,問完了才回去。第二次見面,因為他又來到我們廬江文化教育中心,我趕緊準備一些法寶,當見面禮給他送過去。

  這個新朋友就說,一開始我馬上能夠去關懷他,他印象非常深刻。因為新朋友的心裡面也會覺得你們很熟,所以在心理上,他就已經會有一種感受,好像他是外人。他已經有心上的這種感受了,你假如又不是很關懷到他,他那個感覺就愈來愈強烈了。這個時候你能很快的去關心到他,他會感受非常深刻。所以人心的柔軟,都要在這些很細微的地方去落實。我終於要寫這八個字了,叫「來者不拒,去者不留」。師長有強調到,人沒有證阿羅漢以前,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講得具體一點,人還沒有放下「貪瞋痴慢疑」這些習性的時候,隨時這些習性會起作用,就看不準,所以不可以輕易相信自己的意思。可是人又好為人師,還沒確定的東西,拼命講,都誤導別人。所以現在比較保險的,只要我們一講話,一定是經典的話,這樣我們不造孽,不誤導別人。人家肯聽我們講是信任我們,你要對得起他的信任,不能因為自己的這些分別執著誤導他。一個人珍惜人與人的緣分在哪裡體現?就在這些細微地方體現出來,真負責任。這個中心的負責人講:「我對人的態度都是『來者不拒,去者不留』。」我看他講話的神情,我進一步跟他做一個溝通。我說,這一句話沒有錯,但也沒有對。對不對,不是話決定的,是心態決定的。在理上講沒有錯,可是我們的心上假如拿著這句話當我們的藉口,就用錯了。什麼藉口?去者不留,人家要離開了,去者不留。有沒有想到人家為什麼離開?有沒有思考到,他到我們中心來這一段時間,我們有沒有盡心盡力護念他?

  你要盡心盡力了才問心無愧,隨緣;你不盡心盡力、不盡本分,然後這個緣沒有了、消失掉了,我們還講得這麼灑脫,「去者不留」,這個時候隨緣就變成隨便了。但這些道理,假如我們沒有做人的根基,句句都用錯。來者不拒,是大慈大悲,佛陀那個時代,連魔王來聽經,佛陀都是最歡喜的,利益他,有教無類,來者不拒。去者不留,是已經完全珍惜了這個緣分,盡心盡力,但不強求、不控制、不佔有,去者不留。都是心地上的功夫。我們不能夾雜自己的分別執著,假如對於一些經義的領會,自己沒有確定對不對,這些志同道合的善友可以互相切磋。假如還切磋不出來,比方,我們可以問師長,可以問你們當地德高望重的善知識,這個都可以有方法的。至誠感通,只要你有心,一定都會有善緣出現。我曾經起了個念頭,我說佛菩薩是契入一體了,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所以只要我是至誠心,釋迦牟尼佛就會感應來給我說法了。大家有沒有這個信心?你假如沒有,那你還是不相信這個真相。這是經典上的話,至誠,佛就應。不只佛家是如此,儒家亦如是。孔子至誠,作夢夢到周公來給他教誨,喝湯的時候看到堯帝,在牆上看到大禹,這些古聖先賢都來到他的生命當中教誨他。信心要到這個程度,但信心也是跟經典、真理相應的。跟大家分享完心境了,你們可不要今天回去就在那裡想釋迦牟尼佛來。當然,從理上講,一心一意效法釋迦牟尼佛,他一切的行持決定以佛的標準,那他當下就跟釋迦牟尼佛非常接近了;他時時刻刻以孔子的行持為標準,假以時日,他就是當代孔子的化身。在佛門,法門亦如是,地藏法門不就是時時效法地藏菩薩?普賢菩薩的法門,就是時時都以「普賢十願」為你立身處世的標準。「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我們一開始跟大家講,從今天開始,一言一行、起心動念都以三教聖人為標準,真學、真幹,不夾雜自己原有的煩惱習氣跟言行。這也是慎於始,我們一開始就下這個決心。志向立了,以這樣的心態來效法學習,我們也要看得懂聖賢人的教誨跟他的行持背後的意義在哪裡、精神在哪裡,叫「慕賢當慕其心」。大的來看,我們之前跟大家講到,三教聖人之心是「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己身求安樂」。在他每一個關鍵過程、每一個教誨,他的心我們體會到沒有?比方,孔子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那個「不可為」我們體會到了嗎?就是整個道統衰敗了好長一段時間,要再復興起來,它有一個過程,可能在他眼前不能看到,可是卻終身堅持下去,面對任何逆境,願心沒有絲毫的減損,反而愈來愈強。我們看孔子曾經遇到「陳蔡絕糧」,七天沒有飯吃,但那堅定的願心沒有絲毫的減損。當時子路對孔子講,在《論語》裡也有提到,「君子亦有窮乎?」學習經典,當一個君子,怎麼會遇到這麼困頓的時候,七天沒飯吃?家有沒有七天沒飯吃的經驗?(聽眾答:沒有。)那可能是上天還不降大任給我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你遇到的境界愈高,代表老天爺瞧得起你,知道你是可造之材,他要先磨鍊你,然後讓你扛大任。不磨鍊你,派個任務,我們做到一半,「我不玩了、不玩了」,坐在地上哭,像小朋友耍賴,那古聖先賢、祖先就一個頭兩個大了,「他搞一半不搞了,怎麼辦?怎麼給大眾交代?」孟子的話太好、太有深意了,你真明白,會感謝困難、挑戰。「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切實功夫須從難處做去,真正學問都自苦中得來」,都是磨鍊出來的。

  我們剛剛講了,榜樣是孔子,是三教聖人。孔子七天沒飯吃,還在那彈琴,自在輕安,我們都沒遇到這麼嚴重的境界,現在遇到的都是小事。因為你以孔子為榜樣,他這麼大的障礙都如如不動,我們現在這些算什麼?你這麼一比,就覺得自己大驚小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子路這麼說了,你看夫子的回答,每一個行持通達人情事理。當這個學生出現疑惑,只要幫他提起正念就對了。而且提起正念要因材施教,子路比較豪情,孔子就告訴他,「芝蘭生於深林」,芝蘭生在深林裡面,雖然沒有人看到它,「不以無人而不芳」,雖然沒人看到它,它還是一樣芬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一個君子修道、行大道,絕對不會因為遇到任何種種境界,而退喪了他的氣節。您看,雄心壯志的話一出來,子路馬上念頭就轉過來,「對,老師,我們要有氣節,不能被境界轉」。他的念頭一轉,沒事了。接著再把道理告訴他,「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一個人行善,他不是馬上就得善果,但是他這個善因已經種下去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為惡無近刑」,他現在雖然作惡,可他的惡果也不是馬上現的。凡事都有因、緣、果,時節因緣到了,它自然就會現,又把這個道理告訴他。接著子貢說,「老師,你這個標準這麼高,這麼多國家都不能接受,你能不能把標準降低一點?」諸位學長,標準能不能降低一點?這個話是重點。我們弘揚文化不能降低標準,是自己不能降低,對待大眾要恆順眾生,自己不能降低。你一降低,本來要度眾生,就被眾生給度走了。真的,自己不能降低,文化的標準不能降低。

  再來,我們當學生的態度,標準能不能降低?不能降低。代代承傳道統的聖賢人,他當學生的標準是什麼?我們今天要去弘揚,我們要當老師,首先要是一個好學生,這是重點。我們都還沒當好學生,就被人家叫老師,這是很危險的狀況。所以現在最危險的人,我是排在很前面很前面的,應該第一名是我,最危險的人。孔子教誨學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面對一切人事物,你一接觸,能不能馬上判斷這個事的根本在哪?這個人的根本在哪?比方你看到一個人才,你看到根本是什麼?家教。甚至於再講深下去,胎教。一接觸事物,你就把根本找到。比方一談教育,什麼是根本?身教。你時時提得起根本是什麼,你時時保持在覺悟的狀態,看事情會看得很清楚,而且不會被人家的言論模糊了根本、模糊了焦點。大家有沒有經驗,聽三、四個人講話,聽到最後自己頭都亂了,不知道了。只要講話的時候,聽到覺得抓不到重點,亂了,就是講話的人都在枝末上。甚至於講著講著都在是非上,最後大家都被攪得亂七八糟了。每個人一講話,最後都是回到本上,大家都是正念分明。

  在團體裡面,講什麼話都一定回歸到本上面來。開會就是開法會,開會,每個人都增長智慧,為什麼?都把問題的根本找到了,所以開會開會,愈開愈有智慧。可是你假如在枝末當中都挑這些事情,都在那裡講,「他不對,他錯」。開到最後就愈來愈誤會,最後就變成批鬥大會了。所以你不時時找這個本,全部都在枝末,原地打轉的現象太多了。什麼標準不能降低?承傳道統的師道不能降低,當學生的態度不能降低。今天我們降低一點,下一代再降低一點,面目全非。「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要有這種見地才行,不然別人都看著我們,我們一做,可能頭帶錯了,自己都不知道。故事背後的深意我們領會到了,真的要用在我們整個學習跟弘揚上。

  孔子聽了子貢這麼一問,孔子沒有馬上回答,看著顏回,「顏回,你說呢?你覺得呢?」故事講到這裡,大家感受到什麼?我們以後能不能當顏回。比方師長在教誨我們,剛好有一個學長問了一個問題,然後老人家看著你,「你說呢?」有時候一台好戲要配合得很好,為什麼?有一些話孔子來講,怕學生覺得「好像在要求我們」。這個時候是師兄弟講出來了,自己就會覺得,「人家師兄弟學得這麼認真,學得這麼好,我很慚愧」。所以戲不可能一個人演,團體這樣配合,都用真心來供養。夫子人情事理很圓融,這個時候一談標準,可能學生覺得「都是要求我們」,「回,你說說」。顏夫子講,今天我們把道統完全的實踐、弘揚開來,所有的國家不能接受,那是他們的問題,我們就隨緣;今天我們沒把正統的傳出來,那是我們對不起所有的人民。你降低標準,你對不起大眾;你都全心全意去做、去弘揚了,心安理得就好。所以這個標準不能降下去,降下去就完了。孝道標準就是「二十四孝」,歷代都是如此,不能降。顏回講完,孔子說,「顏回,你以後假如當了官,我給你做家臣,我到你們家打工」。大家感受到沒有,夫子跟顏回,師生之間那種心心相印。你可不要聽到這裡,「怎麼行?不合體統,怎麼叫夫子去當他的家臣?」你又聽到相上的東西了,「這樣沒有倫理了」,那不是重點,你怎麼跑那去了。重點在哪?那一分心心相印的情誼。

  再來,夫子謙卑。夫子沒有以師自居,夫子時時看到對方,他學生最可貴的地方、讓他佩服的地方,他也效法他們。有一次,孔子問子貢,「你跟顏回相比較,怎麼樣?」子貢說,「我怎麼敢跟顏回比?顏回聞一以知十,我聞一以知二」。大家看下一句是什麼?聖人是至誠的心,沒有一句話是客套話,「弗如也」,孔子講,「我跟你都不如他」,夫子講的。聖人那顆心,時時見每一個人的好,效法每一個人的好,真的給我們表演只有自己一個是學生,一切人都是老師。「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夫子講這句話,是他契入的境界,不是理論。後來這個災難解掉了,子路去拿了一些米回來,後來楚國派軍隊化解了。在車上,子貢就講:「這七天真難熬,真大的苦難,希望以後不要再遇到這樣的苦難。」孔子說:「我跟你的體會不一樣,我覺得這是老天爺給我們所有人最好的機緣、最大的造化。我相信弟子當中,有很多人就是因為這一次,形成了百折不撓的毅力。」所以凡聖就在那顆心不一樣,一般的人覺得好苦,他覺得是上天在成就他。從這個故事,我們「慕賢當慕其心」,體會夫子這些聖賢人的存心。進而我們「君子務本」,我們要弘揚文化,首先我們要當一個好學生。夫子是怎麼當學生的,師長老人家是怎麼當學生的,這是我們的學處,內行人看門道。

  我們太容易著相了,不知不覺就著。我們一看到師長,在哪裡看到?台上。所以學什麼?學師父講經的神情,手怎麼擺,講話跟眼神都很像,真學像了嗎?之所以能成為明師,是因為他是一個好學生,君子務本。結果我們現在一學,就想學師長講經那種風範,走到哪裡,一揮手,萬人空巷,好崇拜,那跟崇拜劉德華有什麼不一樣?我對劉德華沒什麼看法,因為他知名度比較高,自然就舉這個例子。我們一著相,根本是什麼搞不清楚。其實假如是著相學,所有學習的動力變什麼?名聞利養。「因地不真」,這個心學偏了,怎麼學都契不進去。學什麼?念念為眾生,要為眾生,得要有智慧、有德能。

  怎麼有智慧?「好學近乎智」。怎麼好學,用什麼態度來學?我們明天再從夫子這些聖賢,還有師長的行持,再來跟大家交流。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