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重障道  周泳杉老師主講  (第二集)  2013/4/21  香港國際博覽館HALL2  檔名:55-075-0002

  尊敬的諸位老師,大家早上好!我們接著看,泰伯第十二章的講表。我們上一節課講到「使驕且吝」,這是二種最嚴重的障礙,障礙我們學習、入道。我們認識它,我們就能夠降伏它;我們不認識,就會被這樣的情緒牽著鼻子走,我們的學習永遠沒有辦法契入境界,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所以在這裡談到兩種障礙,一個是障礙智慧,一個是障礙仁愛。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兩個很重要的脈絡。你說學中國傳統文化到底學什麼?學智慧。而我們上一節課談到智慧在哪裡?智慧是本有的,每一個人都有,本有。怎麼學?只要把障礙拿掉,智慧就顯現。所以智慧不是學來的,智慧不用學。

  任何的學習都是拿掉障礙。我們現在認為學習是加入,知識性的加入,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學習不是加入,學習是拿掉,要注意這個事情。中國人講「學」這個字,我們順便說一下。學是會意字,這是一個子,小孩,這個小孩有障礙,外面這一層就是他的障礙。他障住了之後,他看這個世界是扭曲的,不是真實的。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妄,我們今天講的妄,他帶著七情來看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是一個客觀的存在,他看這個世界看錯了。所以學,要把障礙拿掉。這個符號,上面這個符號是老師的手,這是一個手的符號,老師的手幫我們把障礙拿掉。所以老師不是給你什麼,老師是幫我們把障礙拿掉。老師沒有辦法給我們什麼,因為智慧是本有的。老師不是給你智慧,老師是告訴我們拿掉的原理原則。而中間這叉叉,就是老師畫一個叉叉,你跟著畫一個叉叉,也就是老師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這叫學。所以學是拿掉,學不是加入,我們認為學是加入,那就學壞了、就學錯了,學是拿掉。

  拿掉什麼?你看這裡,第一個拿掉傲慢,拿掉自我中心,拿掉。再來拿掉什麼?拿掉貪欲,我會有慳貪,我會吝嗇,這個要把它拿掉。把這個態度去掉,這就是學。而在人際關係當中學叫做習,習就是落實,所以叫學習。學習,習就是練,練功夫。學就是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之後還要在人際關係當中練功夫。譬如說我們今天把這個道理明白,我知道了,這兩個情緒是不對的,傲慢是不對的,貪欲是不對的,我知道了,怎麼辦?練!找人來練,你身邊的人都是你練習的對象。所以你身邊的人全部都來幫助你學習,應不應該感謝他們?應該,因為全部都是你練習的對象。

  所以你的境界當中,境界沒有好壞,好的境界讓我們把貪的情緒拿掉,壞的境界幫助我們把不高興的情緒拿掉。所以外界的境界沒有好壞,沒有。換句話說,你哪一天能夠感激所有的境界,這境界包括人事的境界跟物質的境界,這是自己的檢驗;就是哪一天我對所有的人事物我充滿感激,這個人學習的方向就對了,這個人就不會學錯。換句話說,我愈學我看這個世間愈不順眼,這個人也不對,這個人也犯《弟子規》,那個人也違反什麼樣的倫理道德,我學錯了,我在自是非他,我肯定學錯了。就是一定要有這種認識,我們的路才不會走偏頗。

  這講到兩重的障礙。所以你看中國傳統文化學,學智慧,它不是學知識。注意,知識不是智慧。換句話說,智慧不帶著情感,知識帶著情感,這很清楚。換句話說,把情感拿掉,知識就叫做智慧。換句話說,知識跟智慧不是兩個,它是一個,知識是帶著情感的智慧,智慧是去掉情感的知識。你看,麻煩是什麼?麻煩是情感,麻煩是喜、怒、哀、懼、愛、惡、欲,那叫麻煩,那叫障礙。你要去認識障礙,才能夠幫助自己拿掉障礙,這叫學習。這個大家都要非常清楚,不能夠還帶著加入知識的態度來學中國傳統文化,不可以的,我們帶著這個習性來學,學一百年都學不出來。所以這裡講到障礙智,這是說到學習的核心。

  再來,智是自己受用的。換句話說,一個有智慧的人,他與人接觸就叫做仁,那個仁是給他受用的,不是給自己受用的。給自己,我只受用智慧;而待人處事接物,從智慧當中發出來的,發出來的待人處事接物的態度就叫做仁。所以智跟仁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是一個東西對自己來講跟對他人來講的一個描述,就是這個東西對自己來講叫智慧,對他人來講叫做仁,仁愛。所以有智慧的人一定會有仁愛;換句話說,這個人不仁愛,你就知道他沒有智慧。要非常肯定,有仁愛表現的人,他一定是一個有智慧的人。這是一個東西,自受用和他受用的角度。

  所以我們學習,對我自己來講是啟發本有的智慧,對社會大眾來講就是仁愛,就是仁心仁術,它是一個東西。這個大家搞清楚之後,我們就曉得了,原來我們要怎麼樣?無私的為社會大眾付出,要很無私的去付出。而這個無私的付出當中,能夠開發我們的智慧,它是開智慧的,就是開悟門的。換句話說,我的悟門為什麼被堵住?因為我慳貪,因為我貪欲很重。所以為什麼要學寡欲,為什麼要學知足?這不是消極,很多人認為寡欲消極,中國傳統文化好像很消極,不是的,那是啟發悟門的必經之路。換句話說,你沒有辦法寡欲,悟門就會被堵住,你的智慧就沒有辦法開顯,你待人處事接物就會遇到障難。意思就是說,你的人際關係一定會出問題,大大小小的問題就會從這裡出來。這是講到兩個脈絡。可是事實上這是一個東西,不要把它分成兩個,這是幫助大家理解的這個說法。但是大家不要在這個說法當中產生執著,為什麼?你說貢高我慢障不障仁?也障仁;慳貪障不障智?也障智。這樣說就圓了。譬如說我的經驗,我不願意告訴你,這就障礙智慧,這叫吝法,這也障礙智慧。我貢高我慢,人家不喜歡跟我接近,這也障礙仁。所以這個只是給大家兩個脈絡,很好理解,可是這個說法不夠圓,你要圓解就不能執著。這是特別給大家提出來做說明的。

  這是正示二障,「使驕且吝」。注意,這是兩個不同的東西,所以中間加一個且字。告訴我們,這兩個你只要有一個就是障礙,何況兩個都有,那障礙大不大?很大很大。就是說我們帶著這兩個情感,我們一生決定沒有辦法契入中國傳統文化想要告訴我們的境界。你看起來好像契入了,事實上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那叫什麼?那叫知識。就是只能說你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很豐富而已,不能說你了解傳統文化。只能說你在這方面的知識比一般人還要豐富,認識、了解。事實上,你一點都沒有,你不可能認識,你也不可能了解。知識的豐富不能解決生活的難題,因為他還有障礙,他障礙還在。而且末學要告訴大家,當我們的知識愈豐富,你的障礙就會愈多,這沒有例外的。為什麼?因為它增加你的我慢,為我自己的我慢增加本錢,增加你的貪欲。你看,這是知識的麻煩,這都要認識清楚。我們就講到這裡,「正示二障」。

  再來最後,「其餘不足觀也已」,我們對上去,「築障失本」。請問這個障礙是誰建立起來的?我自己。換句話說,我自己的障礙是我自己錯誤的情感,就是我看錯了、我想錯了所產生出來的,跟外界環境相不相干?確實不相干。所以這個障礙,我要為它付百分之百的責任。認識到這一點,你就不會怨天尤人。也就是說我這一生好壞,我都要為它付百分之百的責任。所以學習不是為了別人,學習是為了幫助自己跨越障礙,跨越自己所建築起來的障礙。你不用對別人負責,你不是學給別人看的,別人知不知道你不重要,這跟別人知不知道不相干。別人知道你,你也要成就,別人不知道你,你還得成就,我們的心就平了、心就安了。你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你完全為自己付百分之百的責任。

  所以,中國傳統文化講求的是什麼?盡其在我。什麼叫盡其在我?盡其在我就是不講相對的,只講我自己絕對的這一方。譬如我們說父慈子孝,這相對的,父不慈,子要不要孝?要,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子不孝,父要不要慈?要,他不要求,他不是說我孝,然後你就要慈,你不慈我就不孝,這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完全跟外界環境不相干,完全是收回來往內來探索,往內來要求。所以這裡談「築障失本」,這是完全要為自己負責的,這跟外界的環境不相干。築障失本,我們來看,這就是「其餘不足觀」。換句話說,有沒有否定?其餘,表示他沒有否定。也就是說這個人幹不幹好事?這個人還是幹好事,可是這個好事假的,不是真的。他沒有否定掉這個人,只是說這個人的方向怎麼樣?錯了,叫做其餘不足觀。為什麼?他把根給忽略了,方向搞錯了。

  我們看下面,「陳害勸救」。你看其餘不足觀,這就是害處。把害處表明出來,目的在哪裡?勸我們回頭,勸我們放下傲慢、放下貪欲,拿掉傲慢,拿掉貪欲,這就是學習,在學這個東西。所以勸我們,就是救我們的毛病。「二兼有之」,使驕且吝就是兩個都有。他不是說使驕或吝,那個或就是兩個選一個;他現在是使驕且吝,就是兩個都有,叫做二兼有之。我們來看第一個,「驕不必吝,吝不必驕」。並不是說驕的人一定會吝,吝的人一定會驕,不一定。你看,人都有差別,有的人驕,可是他不吝。那個不必就是不必然,驕的人不必然都會吝嗇,吝嗇的人也不必然都會驕傲。可是孔子在這講「使驕且吝」,你就知道,這兩個特徵他都有,那這個麻煩了。只要有一個就很麻煩,不要說兩個都有,它是這個意思。

  我們先來看「驕不必吝」,舉誰?「石崇王愷,驕而不吝」。石崇還有王愷這兩個人,西晉時候的人,晉朝。這兩個人很富有,兩個人在怎麼樣?比富,我們說競爭。大家一定要清楚,競爭會引發什麼樣的情感?就是驕傲。換句話說,我們整個社會現在從競爭下手來教每一個學子,其實就是在教他驕傲。所以我們今天整個社會,一句很值得我們省思的話,叫做「值得驕傲」。我們聽了這章書之後,大家想想看值不值得驕傲?不值得驕傲。應該怎麼樣?應該值得慚愧。佛門裡面的高僧印光祖師,他的別號叫「常慚愧僧」。他常慚愧,我常驕傲,你就知道為什麼他成為一代祖師,我是一代凡夫。這句話你就清楚了,搞清楚了,因為我值得驕傲,因為他值得慚愧,我們想想這個道理。所以,以後我們千萬不要再說這句話,因為一點都不值得驕傲。我們應該要學習慚愧,應該要學習羞恥,要學習這個,這都是與道相應的行為,這叫做德。

  所以一個有羞恥心的人,我們說這個人有德;一個驕傲的人,我們說這個人沒有道德。這個大家就非常清楚。而有德,人家就喜歡跟他親近;沒有德,他的人際關係就會不好。而他沒有德,可是他有錢,那個人際關係是真的還是假的?是假的,因為人家是看在他的錢,不是看在他的德。所以那個錢叫做福,福報,大家要清楚福報會花光。但是德,源頭的活水,福是從德來的,這大家都要非常清楚。清楚你就會修德,不清楚你會不識道德,這都是學習傳統文化要明白的理路。這兩個都有,你看石崇、王愷,這兩個人比富,比到什麼程度?王愷用糖水在洗鍋碗。糖水怎麼洗鍋碗?這就表示他奢侈,他們家的廚房是用糖水在洗碗的。石崇聽到之後不甘心,我一定要壓過你,我用蠟燭來煮飯。夠氣派了,我們家的飯是蠟燭煮的,很氣派。他們家不是燒柴火,是燒蠟燭,你就知道夠傲慢。可是他一點都不吝嗇,他出手很闊綽、很大方。你看他很驕傲,可是他一點都不吝嗇,「驕不必吝」,驕傲到極處,派頭很大,不吝嗇。

  再來,「吝不必驕」。這舉兩個人,「王戎和嶠,吝而不驕」。王戎跟和嶠這兩個人,這兩個人吝嗇,可是他們兩個不驕傲。王戎是竹林七賢,這也是西晉人。這裡舉的四個人都是西晉時代的人,他們的故事在《世說新語》裡面都能看到,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王戎怎麼樣?吝嗇透了。這個人吝嗇到什麼程度?他們家有棵李樹,長李子,李子很甜,就是李子的種非常的好。他到市場上賣李子,先把核給鑽掉,他不要讓人家得到那個種。因為咱們家的李子種好,所以到市場上賣李子先把核給鑽掉,你看吝嗇到這種程度。好李子的種不願意給人,你要吃他家的李子,你休想得到他家的種子,吝嗇。再來,有一次他侄子新婚,新婚不是要包紅包嗎?他只送了一件單衣,很單薄的衣服送給他當作賀禮,而且結婚典禮完了之後還把它要回去。這是王戎非常的吝嗇。可是見人就讚歎,他一點都不驕傲,見人就說好話,見人就讚歎。和嶠也是這樣,和嶠是著名的鐵公雞,一毛不拔,可是見人就說好話。這些人怎麼樣?「吝不必驕」,這些人很吝嗇,可是他一點都不驕傲。

  可是孔子在這裡說「使驕且吝」,告訴我們什麼?兩個都有。那這個人如何?這個人能學得出來嗎?這個人怎麼學都學不出來。可是大家想想看,在我們這個社會,這樣的現象普不普遍?使驕且吝,我們不能說不普遍。那就知道什麼?我們教育的方向有問題,應該要去檢討,應該要從這裡來怎麼樣?覺醒過來,我們不能再這樣教下一代。我們這一代苦也就算了,怎麼還能把這樣錯誤的觀念一代傳一代?在我們這一代就要讓它停止。所以不能教競爭。很多人說那你不教競爭,我沒有競爭力怎麼辦?競爭力是一個錯誤的認識,應該要叫做服務力,不是競爭力。就不是我跟你競爭的能力,不是,是我服務這個社會大眾的能力,應該這樣理解才對。換句話說,這個人服務社會大眾能力愈強,他的能力就愈高。也就是說,我跟你不是競爭的關係,是服務的關係。

  所以,《禮運.大同篇》裡面講,「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就是互助,這就是服務。如果是要競爭的話,競爭,我們說一句叫做「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好了,那鰥寡孤獨廢疾你還要不要幫他?你看我們在公交車上,不是有個座位是專門給老人坐的嗎?那叫博愛座,老弱孕殘病坐那個座位。如果有個年輕人坐在那個座位上,翹著二郎腿,我們看了心裡面怎麼樣?一定不舒服。可是那個年輕人說,這是你教我的,我這叫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他那個老人叫做不適者,他沒有辦法跟我競爭,所以我霸佔這個位子我有什麼錯?這樣一聽好像也有道理。我們教的,我們教他競爭,我們又教他你要讓座,那他怎麼做得到?他決定做不到的。所以我們教錯了,一定要承認,我們這一代把下一代給教壞了。怎麼辦?贖罪。怎麼贖罪?改,把咱們錯誤的觀念矯正過來,不要再讓下一代受害了,是服務力,不是競爭力。

  所以這講到「二兼有之」,我們看旁邊「餘善無補」。這兩個都有,他做再多的善有沒有幫助?毫無幫助。為什麼?沒根。他的善再怎麼美,他失根了,他的根沒有,爛了,他的枝末怎麼會有生命力?就這個意思,叫「餘善無補」。並沒有否定他,而是告訴我們怎麼調整,只要你一調整,你有根了,恭喜你,你那枝葉花果都變成潤澤你根的工具,根幹互滋,這就是道具,清楚了。所以只是一個點,把它轉過來而已,並不複雜。所以學中國傳統文化,只要回頭就對了,叫回頭是岸。不管我錯得再離譜,只要把這個道理聽懂,我回頭就對了。就是我不再用這種態度來過日子,不再用這種態度、錯誤的理解來待人處事接物,你就是浪子回頭。你看,我們聽到這個話,我們就安心了。所以孔子講這個,並不是否定,不是,他是勸勉。聖人不會否定,聖人只是幫助我們拿掉障礙而已,這個大家都要非常的清楚。

  「餘善無補」,我們看下面「間有小善」,就是這個人有驕傲、有吝嗇,他幹不幹好事?他也幹好事,你不能說他不幹好事。有驕傲的人也經常做慈善,甚至於他做了很多的慈善,他還以這個做為驕傲的本錢,你能不能否定他都不幹好事?不是,他也幹好事,他也想要做點好事。吝嗇的人做不做好事?吝嗇的人也會想要做好事。像剛剛講的王戎跟和嶠,這兩個人很吝嗇,可是見人就讚歎,他能看到別人的優點,他也能禮敬別人。可是這些善怎麼樣?失根,間有小善。我們看下面,「餘謂小善,不盡誣人」,那個誣就是冤枉。他不是否定,不是一杆子打翻一船人,說使驕且吝,什麼都不好,不是的,他也有好,可是這個好,你看餘,那個餘就是小善。「其餘不足觀」,不足觀的意思就是什麼?觀就是觀摩,不值得觀摩。孔聖人講的話很溫和。什麼叫不值得觀摩?就是他失根,他的根沒有了。所以這個善很可惜,不能夠長,叫其餘不足觀。所以從這裡看到「間有小善」,下面「無補德學」,對於德學一點都沒有幫助,叫「其餘不足觀」。

  德學,「至於道,據於德」,那個據於德就是德學。換句話說,我們求道必須從德學入。《弟子規》裡面講,「唯德學,唯才藝」。德學就是根本,才藝就是枝末;德學就是無知,才藝就是無所不知。所以才藝要擺在德學的後面,德學要排在才藝的前面。所以德學叫做根本,才藝叫做後得,一個叫根本智,一個叫後得智,這樣就清楚了。所以什麼叫「唯德學,唯才藝」,我們就搞清楚了。換句話說,「或衣服,或飲食」,為什麼加一個或字?那個或就是隨拈一法。隨拈哪一法?隨拈任何一個心外之法,只要我心在那裡,我的德學、才藝就沒了,就這個意思。《弟子規》很深,《弟子規》已經把很核心的學習態度給我們點出來了,不認識我們就學不了。深者看深,淺者看淺,完全還是我們內在的反應,跟外界不相干。所以這講到「餘善無補」。你看「間有小善,無補德學」,對德學沒有幫助。

  我們看下面,「以德不進,故不足觀」。為什麼不足觀?因為他的德沒有辦法推動,轉動不了。做了再多的小善,德轉動不了,那充其量只是福報而已,一點小小的福報,不能得到圓滿自性裡面的財富,你所修的都跟這個不相干。可是小善會有小福,會,這個大家都要清楚。儒家講這個其實講得非常的清楚,只不過儒家的文字非常的簡略,如果能夠配合佛教的教學就能夠圓解,這個事情就能看得比較深入。所以不管是佛法也好、儒家也好,都是教學,都是教育,都是改變我們生活的教育,促進我們幸福美滿的教育,都是契入本體的教育,我們稱它為心性之學,不是知識之學。換句話說,東方的學問跟西方,現在西方科技,它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切入點,一個是心性之學,一個是知識之學。心性之學開發的是智慧,知識之學與智慧不相干,都是在情感上建立的零碎求知欲而已。所以大家現在一定要把這兩個東西看得非常清楚,我們才能幫助二十一世紀的人走下去,否則二十一世紀人會走不下去,會被知識給淹沒,會在這裡頭吃盡苦頭,這是我們今天學習《群書治要》的時代意義。我相信這幾天,所有的老師都會把這個主題講得非常清楚,末學就點到為止。

  我們繼續往下看。你看「無補德學」,因為德沒有辦法轉動,「故不足觀」,其餘皆不足觀,就這個意思,這叫「陳害勸救」。我們看最後,「識學先后」,這就是最後的言外之意。這章書言外之意是什麼?告訴我們學問的先後是什麼。我們看第一個,「先求去障,后培資具」。我們現在了解這個道理之後,學習一定要先破除障礙,一定要先破除七情,在佛法裡面叫斷煩惱,一個脈絡。「先求去障,后培資具」,就是學法門,就是學才藝。所以先求去障叫「唯德學」,後培資具叫「唯才藝」,這就是它的脈絡。周公就是這樣的一個展現。周公他為什麼多才多藝?來自他的德學,不是知識,是德學。周公聖德,產生出來的第一德是什麼?就是仁愛。所以他所有的技能全部都叫做仁術,仁術都叫做道具。你就知道一個聖人跟一個凡人差異性在哪裡,就非常清楚了。所以,「先求去障」。

  我們看下面,「禮折慢幢,布施破慳」。換句話說,怎麼破障?怎麼把這兩個最重要的障礙破掉。要破掉傲慢,先學禮敬。換句話說,看到人的優點,你才能禮敬他。所以我們現在要練習什麼?要觀察這世間人的優點,不要看他的缺點。因為你只要看到他的缺點,你就不能禮敬他。換句話說,我們想一想,我們對誰最禮敬?開幕式我聽說老和尚來了,我們禮不禮敬這位長者?我們很禮敬。因為我們看到這位長者的風範,看到這位長者的這種慈悲,你看到了,你就會禮敬。為什麼我們對隔壁的鄰居不禮敬?沒看到,我們以為他一無是處,我們看到的只是他的什麼?只是他的缺點。換句話說,我們見人過失,我們決定傲慢。所以修學的人決定要不見世間過,他才能謙卑。世間有沒有過?世間沒有過;有沒有是非?有,可是沒有過失。換句話說,有是非沒有過失,你怎麼做到。是非善惡、邪正利害,你看得清清楚楚,可是你不放在心上,你心裡面沒有,你心裡面乾乾淨淨,你心裡面無知,那就叫德學;你如果要計較,你沒有德學。所以修學的人不能見世間過,但是對是非、善惡、邪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鏡子一樣,你看鏡子照人,可是它不留影像。底片就留影像,底片也照人,可是麻煩它留影像。留影像就沒有德學。不留影像,高明的德學功夫,上乘功夫,周公就是這種功夫,所以他發出來的才是多才多藝。

  所以真的,先求去障,首先培禮敬。「禮折慢幢」,幢就是高高豎起來的,以前在寺廟都會有幢,高高豎起來的。折,把它折服。把很高的我,叫自我中心折服掉,用什麼?禮敬。學禮敬最重要就是觀察這個世間的優點,不要把世間人的缺點放在心上、放在嘴上,這就是學禮敬的方法。再來,「布施破慳」。貪怎麼把它破掉?布施,就是捨,我們叫捨得捨得,捨。這麼學的,不然不這麼學,怎麼學?我捨不得!你要學傳統文化,你就得捨得。而且告訴你,你捨了一定得,你得了還得捨,你不能留,你一留吝又出來了,障礙又出來了,所以決定不留。所以捨一定會得,捨不得那你就永遠不得,你不捨就不得,就這個意思。這是講到兩個破障礙的方法。

  然後,「后培資具」,再學才藝。資具,那個資就是幫助,幫助的工具。幫助什麼?幫助修道的工具,幫助求道的工具,那就是才藝,才藝要在那個時候學。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現在人說的,這個人學習的態度已經正確了,他有一輩子的時間可以學習,所以不用怕輸在起跑點。你有一輩子的時間可以學,你怕什麼?怕的是什麼?怕的是我們的態度沒有端正,其餘皆不足觀。學了一輩子,人家說那個不足觀,假的,不是真的,那就很可憐,那就很悲哀。所以這裡講到「后培資具」。我們看下面,「培德固本,識本清源」。主要就是培德固本,這個資具就是為了培德固本的。換句話說,「依於仁,游於藝」,游於藝是為了滿依於仁的願,否則依於仁發的是空願。他以游於藝來滿依於仁的願,那就對了,那叫培德固本。「識本清源」,你所學的才藝,就能幫助你這一生德學的圓滿。你看看多好,這一生過的是什麼日子?過的是聖賢人的日子,你怎麼能不快樂!

  所以這兩大段,「擬才配聖」、「示妄成障」,我們合起來看總標題,最上面那個「二重障道」,我們就清楚了,這一章書的章旨非常的明顯。我們整章書就把它說過去了。

  我們來看註解,這章書後面還有個註解,小註。這個字比較小,大家看一下。「《論語集注》」,這是誰?朱子的集註。朱子怎麼註這一章?他說,「才美,謂智能技藝之美」。好,到這裡有問題,什麼問題?他把才跟美混同為一件事情,事實上才跟美是兩件事情。所以大家要看,我們看註解能不能分辨?所以註解不能亂看,朱子那還得了嗎?可是他都能註錯。下面,「驕,矜夸。吝,鄙嗇也」,到這裡都沒有問題,這是文字的解釋。可是下面有問題,他說「程子曰:此甚言驕吝之不可也」,到這裡沒問題。下面,「蓋有周公之德,則自無驕吝」,這裡有問題。為什麼?因為這章書是講周公之才之美,並沒有講周公之德,所以註疏不能這樣註,這個有問題。往下看,「若但有周公之才而驕吝焉,亦不足觀矣」,這裡沒有問題。下面,「又曰:驕,氣盈。吝,氣歉」。這個末學就先不要解釋,我們先往下看。「愚謂」,愚就是他自己,他自己稱自己愚。他說我認為,「驕吝雖有盈歉之殊,然其勢常相因」,他意思就是說這兩個東西常常綁在一起。「蓋驕者吝之枝葉,吝者驕之本根。故嘗驗之天下之人,未有驕而不吝,吝而不驕者也」。這句話有問題,為什麼?因為我們剛剛說了,有人驕而不吝,有人吝而不驕,而朱子說他驗於天下之人,這句話講得太武斷了。事實上他並沒有驗於天下之人,因為天下之人有驕而不吝、有吝而不驕。所以這個註解後儒就有提出來,這個註解不圓,不夠圓,不是圓解。

  末學最後為什麼要談這個?事實上這是我們自學的一個功夫,我們要下這個功夫。雖然這只是在文字上著眼,可是大家一定要清楚,文字看不懂,能修學嗎?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剛剛說過,很重視力行的功夫。可是,「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要學文。所以我們今天在這裡開《群書治要》的研討會,除了要重視力行之外,我們要帶起一個學習的風氣,要把文字看清楚,因為文以載道,文是載道的工具。如果連文都沒有辦法認識,道又何在?所以學文是基礎。從這裡分辨,就是我們要去看註解,不是那麼的簡單,因為註解裡面對跟錯的夾雜,正確的跟錯誤的知見夾雜,你不太容易分辨清楚。所以要跟老師學,一定要找老師。

  我們看下面,「《四書辨疑》」,《四書辨疑》怎麼說?它說「謂石崇王愷之驕矜,未嘗聞其有吝也」。你看有沒有?這兩個人很驕傲,可是這兩個人一點都不吝嗇。再來,「王戎和嶠之吝嗇,未嘗聞其有驕也」。這剛剛末學都說過了,它意思就是說,朱子說得不圓,太武斷了。「另雪廬老人謂」,雪廬老人,老和尚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才美所指各異,非囫圇一事也」,這是解釋朱子把才美混同,事實上才是才、美是美,不能混同。這是第一個。「又此章指之才之美,並未說德,程子之說失矣」,程子在這個地方解釋有問題。你看,這都是教我們怎麼分辨註解,這是過來人。所以我們學習經典就要找過來人,要找老師。這是舉一個例子。這章書我們就講過去了。

  請大家拿出補充,我們先看第一面,補充講表第一面,「《韓詩外傳》」。《韓詩外傳》這篇文章,這篇文章末學把它編成講表在上面,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只能很約略的、粗略的把這個文章念過去。我們先看文字,我們不要看講表,我們邊看文字邊對那個講表,這樣就可以了。「周公踐天子之位」,那個踐天子之位是什麼意思?就是代理天子,周公是攝政王,成王的叔叔。成王在武王駕崩的時候,成王年紀還很小,所以不能夠執政,要找人來輔佐他,那個時候就找周公,周公是他的叔叔。叔叔攝政,代理天子的位子,這叫踐天子位,就是代理,他是個代理。「七年」,七年不是短的時間。但說老實話,七年也不長。不長不短的一個時間,代理天子的位子七年。下面,「布衣之士所贄而師者十人」,布衣就是沒有官位的,我們叫平民老百姓。平民老百姓贄而師者,那個贄是什麼?贄是禮物,師就是老師。換句話說,周公是位於人君的位子,身分高,他對於沒有身分的平民老百姓居然能夠以老師的禮節來侍奉。你看,布衣有十個人,他把他們當成老師一樣來侍奉。換句話說,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講,他找這十個人做什麼?做他的國策顧問,用老師的規格來對待他們。你說周公會驕傲嗎?不會。周公很謙虛,他有老師。

  所以《書經》裡面講到,「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己若者亡」。能自得師者王,就是我能找到老師。你看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師」,幾乎都是他的老師。在孔子的眼中,所有人都是他的老師,因為什麼?他都看到人的優點。就剛剛說的,他有沒有計較別人的缺點?沒有,而且幾乎都能當他的老師,這是聖人。所以他常慚愧,他都看到人家好的,自己比不上,慚愧。「能自得師者王」,就是這個人能夠當領導。「謂人莫己若者亡」,莫己若是倒裝句,叫莫若己,就是你不如我,那個若就是如。就是講你不如我,這樣的人怎麼樣?這樣的人亡,這個亡就是走不通,他決定走不通。不要說領導,他決定沒有辦法在人事環境、在物質環境當中得到順遂。這就是講到周公,周公有老師,他聘請十個國策顧問,都是平民老百姓,這謙虛。

  再來,「所友見者十二人」,有十二個人跟他平起平坐。你看老師,這十個人他不敢跟他交朋友,為什麼?他把他看為老師。可是有十二個人可以跟他平起平坐,這是朋友,可以跟他談論道學,他把他當成朋友。「窮巷白屋先見者四十九人」,窮巷白屋都是指平民老百姓,這些人怎麼樣?有德,所以先見。這是四十九人。所以他重的是德,不是重表面。這都是謙虛。「時進善者百人,教士千人,宮朝者萬人」,這都屬於什麼?這是他的教學。你看他培養人才,進善百人,發掘人才;教士千人,辦教育,培養人才;宮朝者萬人,也是培養人才。讓這些人有機會受教育,讓受教育的人當官,為老百姓服務。前面說他有謙虛,後面說他不吝嗇,他不吝嗇他才能容納那麼多。你看,進善百人這是謙虛,教士千人這就是不吝嗇,宮朝者萬人這也是不吝嗇,海納百川,讓這麼多人可以學習,用國家的力量來辦學。所以周朝有八百年的歷史,為什麼?因為人才很多,它的成就是因為人才多所產生的成就,這個大家都要看得清楚。所以我們現在事業能不能成就,不是看你現在的收入,是看你企業裡面有沒有人才;國家的國運會不會昌盛,也不看它表面的經濟發展如何,而是看你這個國家有沒有儲備人才,這是我們要認識清楚的。

  這一段就是上面「踐位七年」那個表,你看「布衣十人,贄而師者。所友見者,十有二人」,一直到「宮朝萬人,不驕不恡」,這個字念吝,就同吝嗇的吝,這都說明他不驕不吝。這是「踐位七年」。

  再往下看,「成王封伯禽於魯」,成王當時因為周公的功勞很大,所以封他的長子伯禽到魯國當國君,這叫封建。封建不是我們現在說的那個,封建是分封建國,它是一個制度。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地方行政長官,他選拔一個有德的人來當地方行政長官。找到誰呢?找到周公的兒子伯禽。而伯禽要到魯國去當地方行政首長,他的爸爸周公勸誡他,你看下面,「周公誡之曰」,周公警告他。爸爸能夠警告兒子,爸爸警告兒子,誡之曰。他說,「往矣」,你去,你可以去,可是你要有一個認識,什麼呢?「子無以魯國驕士」,他說你不要以魯國來驕傲別人。為什麼?因為你是一方的行政長官,成王賦給你這個行政大權,我們現在講公權力,所以你不能用魯國來驕傲別人,不可以的。他用自己來做例子,他說「吾」,我,這指周公,周公對兒子就用這種口氣。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叔父也」。你看看周公什麼身分?周公父親是文王,武王是他的哥哥,成王是他的侄子,他上中下都是天子,這個人高不高?這個人地位高,他一家人上中下都是天子、都是皇帝,他身分高不高?身分高。你看「又相天下」,他又是天下的宰相,地位可高了,你不能說他不高。可是他的態度是什麼?「吾於天下,亦不輕矣」,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是太輕,事實上是重。

  「然」,然就是一個轉接詞,「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你看這就是他,他說我這個地位不能說不高,可是我洗一次的頭髮,那個沐就是洗頭髮。沐為洗髮,浴是洗身體,所以叫沐浴沐浴,沐是洗頭。古人頭髮很長,所以決定不是天天洗頭,一定是隔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洗一次頭,所以叫沐。洗頭的時候,沒有洗身體,只洗頭。一沐三握髮,什麼意思?他在洗頭,因為頭髮很長,一定要洗很久。在洗的過程當中,有人來報告,報告周公,有讀書人要來求見。如果你是周公你會怎麼樣?叫他等一下。或者是什麼?他有沒有預約,他有沒有跟我的祕書先打打電話,他怎麼這麼不會選時間?叫他等一等。周公有沒有這樣?周公沒有。周公一聽到有賢士要來求見,立刻怎麼樣?把頭髮的水擰乾,握著就出去見了,很了不起!更了不起的是什麼?洗一次頭發生三次。囉不囉嗦?我們會覺得這太囉嗦了,叫他等一等。可不可以等?人家是攝政王,叫他等一等過不過分?不過分。可是不能叫他等,還是怎麼樣?趕快擰一擰就出去了。他不驕。意思就是說,我們身分地位再高,我們有沒有周公高?沒有,可是我們架子比他大很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是凡人,他是聖人,差別就在這裡。「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吃一頓飯,飯要細嚼慢嚥,結果有人來了,有賢人求見,飯剛剛吃到嘴巴裡面去,還來不及嚼就怎麼樣?吐出來。為什麼要吐出來?立刻去接見,不要讓人家等。連吞進去的那個時間都不願意讓人家等,你就知道他完全沒有架子,一點架子都沒有。所以賢人很願意去求見他,很願意幫助他,他才能海納百川,他一點都不願意失去得到賢人的機會。你看看,這就是周公。

  所以他告訴他的兒子,你看我的身分夠高,可是我的行為夠謙卑。我們看講表,「就魯誡子」,就是到魯國去就諸侯的位子勸誡他的兒子。你看「其位甚尊」,他的位子很高,可是「其行甚卑」,他有這麼高的位子,可是他的行為卻那麼樣的謙卑。這就告訴我們要謙虛,要學謙虛。後面那個我們就不說了。再來,我們往下看,他說「吾聞」,這是周公跟他的兒子說的,他說我聽說,「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德行愈高,你一定要守住恭敬,這樣子你就會永遠保持那樣的一個位子,你的位子不會垮台。這就是《孝經》裡面說到的,「在上不驕,高而不危」。他在上為什麼不驕?大家想想看。我們在上為什麼會驕,為什麼他不驕?在上位驕,就是你執著那個位子,你以為那個位子是實有的,所以你會驕。他不驕,為什麼?他不執著。換句話說,他坐那個位子不是為自己幹的,他坐那個位子是為一切大眾坐的,不是為自己,這大家都要清楚。不是為自己幹的,為自己何必幹、何必坐?所以他一點都不執著,因此他沒有驕。換句話說,他下台會不會有苦?不會。他上台不會有快樂,他下台也不會有苦,因為他不是為自己幹的,他有什麼好苦的?這個很重要,這就是修養,這就是聖德。所以他沒有得失心,沒有得失,有機會他就認真的做,沒有機會不做,這叫聖德。所以,「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

  「土地廣大,守之以儉者安」,就是你土地愈廣大,你愈有財富,你要愈節儉,為什麼?這樣會安。因為節儉是對自己,吝嗇是對別人,對自己要過最簡單的生活,這樣才能夠安,才不會危險。「祿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貴」,也就說你的地位愈高,你要愈謙卑,你的地位就能夠保住。「人眾兵強,守之以畏者勝」,就是說你愈強大,我們聽說過「驕兵必敗」,就要愈謹慎、愈謙卑,這樣你就百戰百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就是你愈聰明、愈睿智,要怎麼樣?大智若愚,難得糊塗,守愚,要韜光養晦,這樣就善。再來,「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你很博學,可是待人處事接物不要用學問來壓人,要守之以淺。知道什麼?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樣就能夠有智慧。

  「夫此六者,皆謙德也」,這就是謙德、謙虛。「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事實上,周公的話應該是到「守之以淺者智」,到這裡為止,所以這裡要有個下引號。下面,「夫此六者,皆謙德也」,那是《韓詩外傳》的作者做的評論。這個是什麼?這是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它的源頭,它是這麼來的,這是德行,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這就是桀紂,這兩個人為什麼失敗?從這裡失敗的。「可不慎歟」,能夠不謹慎嗎?故《易》曰,他講《易經》,《易經》也是《群書治要》裡面一個很主要的部分,《易經治要》。他舉《易經》,他說「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國家,近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是謙德。

  他把謙德更具體講出來,他說「夫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這把《易經》謙德再把它舉出來。「天道虧盈而益謙」,什麼叫虧盈而益謙?你看到滿月有沒有?十五滿月,滿月之後就要開始月盈則虧,日中則昃,沒有例外的,這叫天道。地道呢?「地道變盈而流謙」,水往低處流,都是去豐滿卑下的,損高傲的。「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這就不用多加解釋了。所以把這一章書了解之後你就知道,我們看講表最下方,「周公之德,自卑廣施」。這是周公的德,周公謙虛,而且施的範圍非常非常的廣闊,這叫公門好修行。

  我們把這一段讀過之後,大家趕快翻過來,到補充講表第二,我們再分辨分辨貢高我慢。我們看這張講表,「內典細辨,七種慢心」。你就知道了,你看我們儒家講得簡單,儒家講使驕且吝就一個驕,可是佛經,內典就是佛經,佛經把驕慢細分作七個種類。這就很令我們瞠目結舌,連一個驕傲都可以分七大類,你不得不佩服。我們來看有哪七大類的驕傲,我們再看我們犯了哪一類。第一個,「一者謂慢」,這叫慢。慢是什麼意思?「於劣謂勝,於等謂等」。什麼叫於劣謂勝?就是對於不如我的,我說我超過他。什麼意思?裡面帶有藐視的意思,對不如我的人我藐視他,這就是慢。還有另外一個,於等謂等,就是跟我一樣的,程度一樣的,我說他跟我差不多而已,伯仲之間耳。這叫什麼?這就是不能恭敬跟我相等之人,這就是慢。不要認為這不是慢,這就是慢。就是我們對不如我的人有歧視、有藐視,對於跟我旗鼓相當的人,我不能尊敬他,我說他跟我差不多而已,半斤八兩而已,我為什麼要尊敬他?這就是慢。所以下面說,「於境雖稱,以心高舉」,就是境界雖然很對稱,可是你的心已經高高的舉起來了,這就叫慢。所以謙卑是什麼?謙卑就是把自己擺得很低,即使這個人地位、身分都不如我,我還是恭敬他,這就把慢給伏住了。

  我們看第二,「二謂過慢」。什麼叫過慢?就是比那個慢,前面那個慢還要超過,這個就更厲害了。我們來看下面,「於等謂勝,於勝謂等」。什麼叫於等謂勝?跟我程度一樣的我說我超過他很多,這叫於等謂勝。什麼叫於勝謂等?程度比我高很多的,我說那個人跟我差不多而已。這叫過慢。下面,「較慢為過」,這個比那個慢還要超過,這個程度就比較重了。再來,我們看第三,叫「慢過慢」。慢過慢比過慢還要慢,這個人程度更強了。我們來看下面,「於他勝中,謂己更勝」。你看,剛剛比我好的那個人我說什麼?跟我差不多而已,那叫過慢。現在比我高很多的人,我說他不如我,這叫慢過慢,這就過分了,非常過分,「慢於過慢」。你看這三個,我們有沒有?有,要趕快改。

  再來第四個,「四謂我慢」。什麼叫我慢?我們來看下面,「倚恃己能,欺凌於他」。這就有人我之別,有我有人,有我有人就有這個念頭。換句話說,只要我執沒有斷,都會有這個念頭。換句話說,我們只要是個凡夫,我們一定會有我慢。末那四大煩惱常相隨,我見、我慢、我愛、我痴。你看這四大煩惱,跟我一起起來的,同時起來的。所以只要有我,我們都有,只是什麼?程度不一樣。我們一定要承認,不能不承認。這個我慢其實是七個慢的源頭,所以把它擺在中間。這是前可以發出那三種慢,後又能發出另外三種慢,我慢是核心。下面,「執我我所,心高舉故」。什麼叫執我?執我就會覺得我比你好。我所,我所就是我的,這是我的,我的比你高貴。我所就是我的,所以他對這個東西很執著,他對這個東西不能夠釋懷,一定會有一個念頭,就是我比你高、我比你能,我的東西都比你好、比你珍貴,所以你不准碰。你看把我延伸到哪裡?延伸到我所,延伸到這個物質上面去。你看我們現在無限的延伸、無限的擴充,那就會產生衝突、產生競爭、產生鬥爭、產生戰爭。這就是我慢。所以這下面講,「自高自大」。這是第四個。

  第五個,「增上慢」。什麼叫增上慢?我們看下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這個增上,增上是強盛的意思。因為有我慢,我慢還沒有除掉,這個人在修道,我慢沒有除掉。可是帶著我慢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他很努力、他很用功、他很精進的在修學,在用功的當中得到相似的境界,注意相似,相似的境界,在這個相似的境界當中生起高舉之心,認為自己已經得到殊勝的聖果,這叫增上慢。換句話說,增上慢是對誰說的?是對學習的人說的,沒有學習的人不能稱為增上。換句話說,我們講程度低的,你學了《弟子規》,學了《弟子規》,我們是看這個世界愈來愈順眼,還是看這個世界愈來愈不順眼?大家想想看。有一個孩子,他說我的媽媽還沒學《弟子規》之前是一個慈母,當她學了《弟子規》之後變成警察。你看,孩子跑得快一點,「步從容,立端正」;孩子看到人的時候,把孩子壓下去鞠躬,一定要九十度。你是不是警察?是。警察看什麼都不順眼,看這個人也違反《弟子規》,那個人也沒做到《弟子規》,這是什麼?增上慢。換句話說,學《弟子規》有沒有給我們好處?沒有,讓我們愈看這個世間愈不順眼。我們學得愈多,這個世間人都是濁惡,你們都是我的冤親債主。完了,這個人增上慢了。他沒有學,他不會有這個現象,愈學看得愈不順眼,注意,這就是學錯了。學對的人愈學應該看這個世界愈順眼,最後怎麼樣?不見世間過,這就學對了。所以你看增上慢。

  以前有一個妙高禪師,他很精進修學,精進到什麼程度?他爬到一個懸崖峭壁上,這個懸崖峭壁只能容許一個人打坐,他就在那裡打坐。為什麼?他一昏沉就掉下去,精進的修學。可是確實還是肉體凡夫,他起了個昏沉,掉下去了。掉下去之後,韋馱菩薩來救他,救了他。結果他問韋馱菩薩,他說世間像我這樣精進的有幾個?韋馱菩薩二十世不護他的法,因為他起了我慢。一直到他懺悔,韋馱菩薩再給他做護法。你就曉得,這就是增上慢。所以我們,尤其是修學的人,一定要防這一條。

  我們看第六條,叫「卑劣慢」。什麼叫卑劣慢?我們看下面,「於他多勝,謂己少劣」。換句話說,他承不承認別人比他高?承認。可是他的態度是什麼?他只不過是贏我一點點而已。這叫卑劣慢。也就是說自己真的很差,他說我只有差一點點,這叫卑劣慢。再來,卑劣慢會引發什麼樣的情緒?我們看下面,「以卑自誇」。什麼叫以卑自誇?下面,「己能少分,謂彼多能,反不及我」。換句話說,我真的是很差,可是看到那個人很好,我吞不下去。然後我跟他說什麼?我說,你高你的,我低我的,我墮我的地獄,我也不要你來度我。這叫卑劣慢,這也能慢,大家想想看。所以你看那個我多麻煩,連這個都能慢。

  再來最後,「邪慢」。邪慢是什麼?我們看下面,「成就惡行,恃惡高舉」。什麼叫成就惡行?譬如說在監獄裡面有兩個犯人在對話,受刑人在對話,他問你進來幾次?我進來三次。算什麼,我進來五次了。這也能慢,他認為五次比三次還要傲慢。所以,你看成就惡行,恃惡高舉。你殺幾個人?兩個。你才殺兩個,我殺了十個,意思就是說你殺兩個還不夠看。這叫什麼?邪慢。連這個都能慢,這個就很麻煩。所以你看最後,「謂實無德,妄為有德」,他犯罪殺人的事沒有德,他居然用這個來競爭、用這個來較量,以為有德。這個是什麼?「以惡為能」。

  這一章書我們講到這裡,大家就知道傳統文化,我們今天學習方向、目標不能搞不清楚,「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今天很難得這樣的盛會,後學十分的榮幸,僅就自己一點點學習的心得報告跟大家做匯報。我一定有講錯的地方,請大家一定要指正、一定要幫助。我們還看到,這是我早上才曉得的,四川昨天發生了強震,我們把今天在這裡學習的這些精神,我們遙遠的祝福這些受災的民眾,希望他們能夠減少傷害,能夠得到安寧。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