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四十二集)  2011/11/26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42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貴賓,諸位學長,還有我們進修班的學長們,大家下午好。

  我們上次講「孝悌」當中第八十三句,就是《詩經》裡面的「蓼莪篇」。我們提到《孝經》,從《孝經》當中,我們可以學習到處世溫柔敦厚。《詩經》當中讓我們,「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興就是比較有感受的能力、體悟的能力,這一點我們古聖先賢,他們很能用心去感悟天地給予自己人生的啟示。比方從孝悌來講,古德就說了,「水有源」,他看到水,想到流水都有源頭;「木有本」,他看到一棵大樹,他知道樹有根本,這是它的本。從水、從木,都是飲水思源,不忘本,所以「水有源,木有本,父母者,人子之本源也」,父母就是為人子女的根本源頭,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您看《詩經》裡面,也有很多這些草木鳥獸,它就透過這些萬物,來引發人去體悟他人生,還有做人的道理。待會我們也會看到「蓼莪」,它也是從植物延伸到對父母的一種孝思。

  「可以興,可以觀」,觀什麼?觀一個家的興衰,觀一個朝代的興衰,都可以從中體悟到,觀一個團體的興衰。現在的人都後知後覺,好像發生事情了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這個都是對經典的義理不是很了解,還有不懂得從歷史當中借鑑經驗,這就很可惜。《詩經》它從很多歷史事件,來提醒我們為人子、為人君應該守的正道在哪裡。「可以群」,群就是合群、和睦相處,你溫柔厚道,當然跟人相處得和諧;但是現在的情況很可能兩個人在一起都會吵架,甚至於一個人住還會跟自己生氣。以前的人小則七、八十人住在一起的家庭,大則七、八百人住在一起,都沒看過在那裡吵架的。所以我們處世的一種柔軟、一種大局觀都在退喪當中,《詩經》當中教我們可以合群。

  「可以怨」,這個怨是抒發情感,然後提醒領導者。這個怨當中沒有恨,抒發情感提醒君王能理解老百姓的疾苦。我們上一次有提到,《詩經》有一個精神,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上一次寫過了為什麼現在要寫?第一,還沒二十一次,第二,有新來的貴賓朋友要寫出來,不能讓人家聽了都不了解。我們上一節課,不是才講到古聖先王他在一個大廳堂裡面,所有的人都很歡樂,其中有一個人很憂愁,他也會體恤到他的。我們這個故事講完了,自己得要好好的試著去體會!「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老百姓也好,大臣也好,他肯把真話講出來,你決定不要怪罪他;講真話你還怪罪他,以後沒人敢講真話。那國家也好,團體也好,粉飾太平,根本就不知道實際情況。所以很多朝代它要滅亡以前,還是歌舞昇平,因為都是諂媚的人,講真話的人都被關起來,甚至被殺害了,沒有人再敢講了。所以說言之者無罪重要。講對了還要獎賞,為什麼?講對了是為國家、為團體,一獎賞了就鼓勵大家都能講真話,能為團體進寶貴的意見。

  我們又想起唐太宗這個明君,有一個大臣給他諫言,講完之後出去,旁邊的臣子說,皇上,他剛剛講的都不是事實,您怎麼都沒有反駁?講得不對,太宗皇帝還是接受。他對旁邊的臣子講,我假如制止他了,他一出去他可能說:我講幾句皇上不能接受,會有可能讓臣子以後不敢給他諫言。您看他想得多長遠!可是他真的看錯了,他一時看錯你還能包容,等到他冷靜觀察完,真的錯怪君王,他會更覺得慚愧,更佩服皇帝的修養,所以太宗考慮的是整個風氣的影響。請問風氣摸得到嗎?可是它隨時存在。領導者能不能聽真話,這個團體敢不敢講真話,這都是一個團體興衰的關鍵所在。不聽真話,忠臣慢慢就寒心,就退了,會巴結諂媚的人都愈來愈多,「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就感來這些人。所以整個風氣的形成,跟領導者有絕對的關係。

  不只一個團體風氣要能講真話,再來,要能接受犯錯。每一個人成長誰沒有跌倒過?誰哪有什麼事沒有經驗都能做得好?所以能接受團體的人犯錯,而且犯錯的時候不是一味指責,而是藉由這個機會點又能夠幫助他提升,大家就很願意嘗試,很願意承擔。你假如不接受犯錯,每一個人扛責任都很緊張、很恐懼,就不能把事做好。所以這些都是無形的風氣,能接受犯錯,犯錯的時候不指責,反而是幫助他。有一段話我們再複習一下,這就是整個團體的重要風氣,每一點、每一個風氣,對整個組織的成敗都是關鍵。「見人有善,不嫉妒,要隨喜」。在團體當中,見到人家有好的優點、好的貢獻不能嫉妒,不只不嫉妒,還要隨喜肯定他,隨喜肯定讚歎他。肯定別人的時候內心非常的高興,調伏自己的嫉妒心。這嫉妒心非常損害團體的和諧,甚至於嫉妒,再提升變陷害,那忠臣就麻煩了。

  所以《弟子規》很重要,《弟子規》要變成家道,要變成團體的文化風氣。「見人善,即思齊」;「道人善,即是善」,絕對不可以嫉妒。而且嫉妒之後對團體的傷害非常大,這就是不忠,不忠造的罪業很大,馬上災禍就要來了。「事君如天,古人格論」,這在《了凡四訓》當中,「此等處最關陰德」。一個人的禍福是不是能積功累德,孝跟忠是最重要的,他不忠了,他損害的可能是一個團體,甚至是一個國家,那個罪業太大了。就像秦朝李斯陷害當時候一位很有學問讀書人韓非子,把他害死了,本來可以利益整個國家的,他把他害死,最後他的罪報很快就現前。「作不善降之百殃」,《尚書》上講的,他的兒子跟他被腰斬東市,從腰部切斷,就下一代都沒了。所以盡忠的人,世世代代都興旺;不盡忠可能就斷子絕孫,影響非常大。

  我們看范仲淹是忠臣,八、九百年之後,他的家道還這麼興旺。有沒有效法到他的精神?記不記得?來我們古文班複習一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挺感動的還有好幾個人在念,溫故而知新,而且你念著念著,就把聖哲人的精神念到你的心裡面去了。他一生沒有任何埋怨,被貶了好幾次,被貶到外面去還是在念著君王、念著他的國家。所以忠是真心,真心不會變,不是說領導對我們好就高興,對我們不好就罵他,那個心變來變去不是真心。

  再來,「見人有惡」,看到人家有缺點,或者有做錯的事情,有缺點或者有惡的行為出現了,不指責。大家為什麼說要善用其心?我們所講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一件事,對自己會有影響,對他人、對團體一定有影響。有沒有人說,我今天一天過去了,這一天對我自己沒有任何影響,對別人也沒有任何影響,有沒有可能?除非你今天是稻草人統統不動。告訴大家,你變稻草人還是有影響,別人看到:怎麼活成這個樣子?什麼都不動了不負責任,今天的工作你沒做好,你還是給不好的影響。所以人每天不進則退,「學如逆水行舟」,德行還有這一生的價值不是進就是退,要用心去感受整個天地萬物的道理、變化。今天我們看到人家有惡,我們馬上對立、馬上批判,自己的心有沒有影響?有,自己的心又是傲慢、又是瞋恚、又是對人的不信任。看到他有一個缺點,就把他全部否定,我們貪瞋痴慢疑這些習氣都在作用,怎麼會對自己沒有影響?

  而且人假如不警覺,就會一直盯著人家的不好,慢慢的人家好都看不到。我們之前有說過,夫妻白頭偕老的一句真言,只看對方的優點,不看對方的缺點。這一句我們都知道了,看了沒有?還沒看叫知識,這一句話還是這一句話,我還是我,我家還是繼續吵。但這句話真去做了叫德行、叫智慧,你理解了又去做,解行相應,你的心性就提升上去。你就能包容別人的缺點,看到別人的優點,那你哪有不提升的道理!東北的王善人有一句名言,大家好好的體會,要記住,「找好處,開了天堂路」。找好處都找別人的好處,你看你都能找別人的好處,你的眼睛變慧眼,叫慧眼識英雄;你假如都盯著人家的缺點、不好,叫狗眼看人低。我們眼睛是要變成慧眼,還是要變成狗眼?你人不好好當,當成狗畜生,不是墮落了嗎?所以這些俗話給我們人生很大的啟示。

  可能有人又說了,那難道都看不到缺點嗎?看得到缺點是智慧,你能判斷那是缺點。可是你看到了不是指責,不是成見,看到了是愛護他、憐憫他、幫助他,那叫悲智雙運。可是我們現在沒有慈悲,也沒有智慧,反而變成執著,看到人家不好記在心上,愈看他愈不對勁,愈看那個缺點愈放大,那就順著自己的習氣了!所以王善人這句話能真做了,第一夫妻和諧。再來,孔子說「舉一反三」,三不是一二三的三,三、六、九代表多,你能從一個處世的修養,延伸到對一切人。所以夫妻白頭偕老是只看對方優點,不看對方缺點,兄弟、朋友相處能一輩子好合,也是什麼?只看對方的優點,不要指責、不要挑剔對方的缺點。

  你看這個心境,自己的心在提升,對別人?你看他的優點鼓勵他,他愈來愈好。他會覺得我才這些優點,你看我媽媽都一直都看得到,都鼓勵我;我先生都能看得到,我應該更好不要辜負他們的期望。他的羞恥心、他的志氣被你給肯定、稱讚出來了。假如硬是盯著他的缺點,一直看、一直指責,他最後說,那你覺得我就是這樣,我壞給你看!有一句俗話叫破罐子破摔,你不肯定他、你都否定他,他最後就自暴自棄。所以我們用真心、用愛心,去跟我們身邊的人互動,那整個團體、家庭的風氣是絕對不一樣。所以為什麼說「一言興邦,一言喪邦」?這一句話對團體的風氣影響有多大。不只一言,一個心境可以興邦,一個心境也可以喪邦。就像這個心境,見人有善是什麼心境?隨喜、讚歎,這個家道就要興。

  王善人還有下一句話,也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認不是,關上了地獄門」。大家去過地獄沒有?有,在那裡罵來罵去、打來打去的時候,度日如年!那當下不就是地獄嗎?認不是,不是去指責別人,有時候一開會都是看人家這裡不好、那裡不好,結果一開會就變成批鬥大會。開會、開會,要愈開愈有智慧,愈開愈會做人那才有意義。開到最後,大家互相不理解、互相指責,那不就愈開愈顛倒了,開倒會了。怎麼樣開會愈開愈有智慧?每個人就照這樣做,開會,一個活動完了,都講別人好在哪,感恩別人,都講自己還不足在哪裡。那不得了,大家受鼓舞,因為都被人家給肯定、支持。都講自己不是,這一次的寶貴經驗,全部可以留到下一次,叫「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都反省出來了,下一次都改進,互相提醒。

  所以「見人有惡,不批評要規勸,或守默」。我們冷靜來看,現在人心是比較容易批評別人,可是我們要想一想自己做好了沒有?「君子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我們沒有了這些缺點、習性,我們才能夠去講別人;我們自己都有還講別人,人家怎麼服氣得了?重點是請問,人家有錯,我們盡了本分了嗎?我們難道沒有錯嗎?對方錯了我們只要指責、批評,我們也錯了。為什麼?沒有道義,那我們還有什麼資格說別人?自己就錯了,開口便錯。講的那個話、動的那個念頭,都跟情義、道義相違背,我們自己就已經沒資格說別人。所以《弟子規》讓我們知道做人的標準在哪,不能整天就順著自己的脾氣去批評別人。「善相勸,德皆建」,這個領導有不對、這個同仁有不對,我們勸了沒有?沒有勸,還到處說他的不是,那在給團體添亂,那是不講情義。「過不規」,有過失不規勸,「道兩虧」,他錯了,我也錯了。

  上次跟大家有講到,有一個朋友說他要辭職,他要以離開來勸他的領導。我們就問他了,你跟你的領導真誠溝通沒有?他說沒有,我就直接離開來勸他。那根本就是自己情緒化,哪有都沒溝通就要離開的道理?這麼長的時間在這個團體了,領導、還有同仁,對我們也有這麼多日子的照顧,「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你說這些我們這麼熟悉的做人道理,我們都沒有放在心上,我們還能去講別人,可能都是錯誤了。所以沒有這些標準,有時候真的不知道自己對還是錯。不批評要規勸,我這裡寫錯了,不批評,不批評人家的錯誤,要規勸或守默。為什麼是守默?不是要相勸嗎?怎麼又要沉默不說話?

  勸要看時機,勸了反效果當然不能勸,你不能勸他勸到他已經很生氣,然後你跟他說,我可是照《弟子規》做的,「善相勸」,你不接受是你不對。又錯了,你拿著經典去壓人,他不能接受是什麼原因?信任還不夠。經典要圓融理解,你不能斷章取義,《論語》告訴我們,「君子信而後諫」,他信任你了你勸諫他。「未信則以為謗己也」,這些都是人情事理,你不人情事理照顧得到,他情緒一起來,你講什麼他都不能接受。我們再複習一句話,調劑人情,發明事理,你不調劑人情他的心不平,你講什麼他能接受?「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規勸之前要先有信任的基礎,「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還沒有足夠的信任,對方會覺得你是不是對我有看法,毀謗我?

  接著,「見人錯事」,他剛好負責一件事,不小心做壞了、出狀況了。狀況已經產生了怎麼辦?已經造成了你還在那:你搞什麼鬼?在那罵半天於事無補,那叫亂發脾氣。事情都造成了,你還在那雪上加霜。所以「見人錯事,不指責」,已經造成了就要,孔子教我們「既往不咎」,要趕緊怎麼樣?收拾善後,「先協助」。畢竟同仁負責事情,他也是一顆為團體的心去做,只是做錯了而已,你不能否定他那顆忠心。人好心要去做事結果搞砸了,最後你一味指責,會把他的善心都給嚇退了,他以後就不敢做事。所以我們剛剛提到的,一個團體要接受錯誤,允許犯錯。錯了以後協助他、幫助他,讓他記取這次教訓,他的能力就上去。「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不可能都沒有過失,都把事情做好的,都在學習的過程。

  比方孩子學了《弟子規》回去,高高興興的,老師教他學了就要做,他趕緊倒一杯熱茶給你,結果太興奮,一下子走沒幾步路跌倒了,杯子也摔壞了,當下你這做爸的要怎麼樣?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他在那個最想孝敬你,你這一句憤怒一來,他以後看到你就發抖了。再來長不高,內傷,一個人每天看到父母都很恐懼,他身心不受影響是不是?還要喝中藥。父母和樂而又疼愛他,他每天都覺得幸福快樂,長得又高又壯。

  所以學《詩經》,來,我們來看這一首詩,我們一起先翻到,第一冊七十頁倒數第二行。這裡一開始就講到,「蓼莪,刺幽王也」,這是在《群書治要》上的原文。這個刺就是勸諫,就是當時候幽王沒有體恤老百姓,老百姓抒發他的情感講出真話,幽王沒有聽,所以他亡國了。「民人勞苦」,就老百姓很辛勞、很痛苦,因為他都個人享樂,建很多宮殿,老百姓就民不聊生,流離失所,都沒有辦法照顧家庭、奉養父母。所以「不得終養爾」,太多人在外服這些勞役,最後父母離開這個世間不能奉養,甚至去世了都不能回去奔喪,就看當時候老百姓有多痛苦了。我們來一起念一下: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啣恤。入則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這一首詩真的是至情至義的詩篇,把一個孝子對父母的一種追思緬懷的心情,都表現出來。我們看一開始講到,『蓼蓼者莪』,這「蓼蓼」它是指植物長得很茂盛的意思,很興盛,《群書治要》裡面說,「長大貌也」。第一個意思,就是說到這個莪菜長得很大,可是我看它的時候,反而把它當作青蒿,就沒看清楚它。為什麼?因為整個心思都在緬懷他的父母,都在遺憾不能奉養父母,所以看東西都看錯了。大家有沒有經驗,你日有所思,都一直在煩一件事情,結果人都認錯了,或者什麼東西都看錯、拿錯,有沒有這個經驗?有,就是這種心情,好像魂不守舍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的父母不在了,所以『哀哀父母』,「哀哀」就是非常悲傷,悲傷自己的一種心情。懷念父母生我、育我,非常的辛勞才把我拉拔長大,居然我現在長大成人不能奉養他們。所以「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就把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心情抒發出來了。這是一種情況,憂思之下看不清楚東西,把莪菜看成青蒿了。

  另外一種,就是莪菜它是非常好的菜,叫美菜,青蒿是賤草沒什麼價值。所以這一句是一個為人子他生起了什麼心境?就是父母希望他是成龍成鳳,莪是美菜,就是比較好的有出息;但是他並沒有這麼有出息,反而是比較無成的、沒有成就的。這一句話也是在反省自己,讓父母失望,父母已經不在,都沒有看到我有所成就,就離開了這種遺憾,有一些意境古人他的體會有些不同。我們第一種是照《群書治要》翻譯的。再有一種,看起來以為它是莪菜,再近一點看不是莪菜,是青蒿。這個其實也跟第一種意思差不多,就是沒有辦法判斷清楚。人懷念父母的時候,什麼事好像也沒有辦法專心、專注。

  我們看《孝經》裡面第十八章講到的,「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就是一個人父母離開之後,這禮節上有一個規定,三天以後一定要吃飯。不能因為父母離去,反而你的身體受到很大的一種損害,你三天再不吃飯,身體一定損害。可見得古人那種追思父母,抱憾不能奉養父母那個心情,真的會連飯都吃不下,茶不思、飯不想的心情。有時候看到古書上,你看經典上流露這種孝子的情懷。可是我們再看看現在的人,父母剛去世了,他想什麼?兄弟姐妹爭財產。你說跟古人,跟古代一般的人那個差距實在太大太大了。包含甚至於在父母的靈堂旁邊,就開始在那裡賭博了,有時候看到這種景象,我們想想說炎黃子孫不接受祖先的教化、教誨,都活成什麼樣子了?就人都不像人了,動物都不可能這麼做。「人不學,不知道」,不學習聖教就墮落到這種程度。

  作者談到了父母生我劬勞,『無父何怙』,沒有了父親好像就沒有了依賴;『無母何恃』,沒有了母親就好像沒有了依靠一樣。就像我們小時候唱的一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一個六十歲的人、七十歲的人,只要他想到我還有個老母親,那感覺就很幸福。我們看「天下父母」的翟導演,他六十多歲了,他說他人生最幸福的,把家門一推開還能喊一聲:娘,我回來了。有母親那個家就充滿了溫馨,充滿了人這一生美好的回憶。父母不在了空空洞洞,心裡沒有依靠了。

  『出則啣恤,入則靡至』,「恤」就是指憂愁、憂思,孝子的心都是戀慕著父母,現在父母不在了,所以他出門都含著滿心的悲傷、憂思。回到家,「靡」就是無的意思,就進了家,好像也沒有回家的感覺,為什麼?好像心沒有什麼著落了。感覺上我們說遊子沒有父母的依靠,心靈好像沒有依歸一樣。這個感受,自己在成長過程,比方在工作、在與人相處,有什麼不如意了,那時候心情也是起起伏伏,可是感覺好像一進自己家門,啥事好像就解決,抱抱媽媽,聽爸爸講幾句話好像就沒事了。真的我有好幾次都覺得好像天要塌下來了,在外面遇到一些境界挫折,可是一回來,看到我有這麼好的爸、這麼好的媽,人生知足了,就沒事了。所以心裡面就是要裝著父母、裝著所有愛我們的人,不要去裝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就快樂了。

  而孝子他這樣的心情,回想到一幕一幕成長的過程。想到什麼?『父兮生我』,父親把我生下來,『母兮鞠我』,「鞠」是養育,這個養給我們吃、給我們穿、給我們呵護,甚至每天給我們唱好聽的歌,哄我們入睡。有時候再大一點還吵著要聽故事,「白雪公主」這些童話故事。而且我們小的時候可能都忘了,聽一遍不夠,有時候一天還要聽二、三遍,聽、聽、聽到睡著了,想到又要聽,可能爸爸講「白雪公主」,不知道講了兩百遍還是幾遍都說不定了。老天、大自然很微妙,成就人的德行,它有一個很自然的循環,很妙。您看我們從小沒有父母的照顧,我們不可能長大成人;可是父母老了,當我們在奉養父母,就好像小時候父母照顧我們一樣。您看這個循環讓人不忘本,這一生無愧於父母,又報了恩;這麼大的恩德,都沒有回報的機會,那是很遺憾的。

  所以你看,小時候都吵著父母講故事,現在爸爸媽媽老了,記憶力比較不好了,有時候問我們一件事,問了三次、五次,絕對沒有比白雪公主多。可是你看我們,問到第三次,你問三次了!那句話講出去父母三天都吃不下飯,真的這是老人的心情。我曾經聽到一個老人跟我說到,他說我們也不奢望孩子說要給我們多少錢,他們好我們就很高興了。而且只要他們不要講那些迕逆的話,我們就很感恩,就很欣慰。你一句情緒的話,父母幾天他的心情緩不過來。大家可以去想一想,父母看我們在襁褓當中:我的孩子這麼天真、這麼無邪,是他的至愛。長這麼大了,講那些可以刺傷他心的話,你說他怎麼調整過來?我們應該一輩子,要做父母的心肝寶貝才對。

  所以這個「母兮鞠我」,我們這一、二十年歲月,就可以回想,父母的身影。其實有時候人一靜下來,這些都會很自然浮現出來,包含我自己在那洗衣服,就想到小時候,有時候晚上九點多看媽媽怎麼不見了?跑下樓來:媽,妳在洗衣服。我們家是三代同堂,叔叔、姑姑都跟我們住一起,媽媽有時候九點多還在那洗衣服,我就蹲在那裡陪媽媽一下。實在很不長進也不幫忙,所以《弟子規》要早點學,不然都不懂事,就在那看。結果現在自己在洗,洗著洗著母親那個辛勞的影像就浮起來。包含自己在那裡擦拭身體,又浮現自己生病發燒了,不能吹風,母親把一盆熱水端到我們身邊,給我們擦拭身體。而且擦拭的時候還很仔細,衣服都要蓋著,然後伸進去還要擦得很乾淨,生怕你著涼,都摀得很好,然後再仔細的,趕緊以最快的速度把你的衣服再換掉。你說這些多少生活情境,都能讓我們想起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

  接著講到很多生活的細節,『拊我畜我』,這個「拊」跟撫慰的字相同,「畜我」,畜是愛護。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學業,我們整個成長,所遇到的一切處世待人的事,都是有父母的引導、安慰、愛護,我們才能順利的成長起來。『長我育我』,「長」就是撫養、幫助,「育」就是栽培,我也算是比較不善學,父母也是花很多精神培養我,所以人有時候還要早點開竅。我記得小時候,父母還給我學鋼琴,可能看我氣質不是很好,得要陶冶性情。但是都不用心學,在那彈鋼琴耳朵都在聽小朋友的笑聲,想跑出去玩。所以我看到認識的一些朋友、學長,他們練琴練得很認真,有的練十幾年,我都很佩服他們的毅力。學一個技能,除了那個才能之外,他整個學習的精神是他一生的財富,他的專注、他的恆心、他的毅力。我現在回想起來,我姑姑教過我鋼琴,教得讓她氣得半死,她那個表情我都還記得。但是我姑姑生氣的時候,我還是比較善良,我沒有跟她生氣,我只覺得自己好像很不成材。

  包含我那時候在念初中,老師很生氣:同一個家教出來的孩子,為什麼國文程度、中文程度差這麼多?我沒跟老師生氣,只是覺得很對不起他,我其實很想學,但是就是開不了竅。所以父母、老師要有耐心,每個人開竅的時間不一樣,一定會開,「人之初,性本善」,有早有晚還是要相信他。我非常感謝我國小的自然科老師葉老師,他那時候我還很不成才,他我面前講了一句話,叫「大隻雞慢啼」。你看這閔南話念起來都有韻味的,大隻雞慢啼,翻作中文叫大的雞叫聲比較慢、比較晚。因為雞太大了,牠的肺活量比較大,牠要吸比較久,吸滿了牠才能叫,再翻得比較文雅一點,叫「大器晚成」。其實真的也不是什麼好的素質,但這一句話在我的人生當中鼓勵了我二十多年,它的力量是很大的,信任能給人無窮的力量。「長我育我」,育就是栽培,我現在想一想,我自己的父親有很多優點,可是自己不善學。真的父母對我們很多的栽培付出,有時候自己糟蹋。

  比方我父親他一輩子都在銀行服務,做事特別仔細,金融的東西你一個字寫錯了,可能都是大事;一個事疏忽掉,可能就人仰馬翻了。有句話叫「動物歸原」,動了一個物品之後一定要再放回原位,不然你自己可能找不到,或者團體的人找不到,就亂了。「事忙先上帳」,事情再多,帳一定要趕緊把它記上去。你說待會再說,結果一忙忘了,一個禮拜之後根本不記得這個事了。那一筆帳沒有記好,最後就可能不知道要花幾倍的時間在那裡查,這都是很重要的生活習慣。我父親在金融界服務,所以他這些細節就特別注重,很多檔案的夾子、袋子,他都把它歸整得很好。這是放家裡所有的身分證的,這個放印章的,每一次要找什麼,我爸爸都是不疾不徐的拿出來。我的善根很薄,從小亂七八糟,常常要找一個東西找半天,找不到還對家裡人發脾氣,這是罪加一等,學到現在還沒學好。所以現在看到這個「長我育我」,覺得很對不起父親,但是還是要用心,把父母的用心要珍惜起來,把父母的優點要好好的傳承下來,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顧」就是照顧、看顧我們,什麼時候要看顧?生病要看顧,有時候半夜擔心我們燒沒退,幾乎一夜起來無數次,根本就睡不了覺。父親母親可能明天還要上班,可是很奇怪,我們三個兒女這麼多生病的歲月,怎麼沒看到父母的倦容?好像印象當中,沒有看到父母疲憊的樣子。你看在孩子面前,怎麼辛苦都是把微笑送給我們,給我們信心,給我們鼓勵。而且這個照顧,我們現在都已經邁入中年,在父母的眼中還是孩子,「母活一百歲,常憂八十兒」。「顧我」,尤其一個禮拜打電話回去一次,母親接到了:有沒有胖一點?天氣怎麼樣?你看我們這些在外的遊子,父母看新聞報導,一定看天氣預報,很關心你的生活狀況。快下雨了,怎麼我們講孝道感應特別多。上一次說不孝天打雷劈,你看那個雷聲好大。

  老祖宗說天人合一是人生的真相,整個大自然跟人心是相互呼應的。人心善風調雨順,人心惡才會這麼多災難,尤其人心能孝順,天下和順。孔子在《孝經》一開始就說了,「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就整個天下安定靠什麼?孝道。「復我」,這個復就反覆,不斷的關心、掛念、提醒,有時候我們一件重要的事情,你看爸爸媽媽提醒好幾次,生怕我們忘記了。甚至於重要的日子,我們要用鬧鐘,他們都不用鬧鐘,都是他們把我們叫起床。所以您看顧我復我,在我們的學業陪伴我們讀書,關心我們的進步,都是顧我復我。我們生病的時候,甚至包含我們的感情遇到挫折、事業遇到困難,自始至終,都有父母跟親人的照顧、掛念、陪伴。

  『出入腹我』,「出入」就是我們出門、回來了,就在這個來來回回當中。出入,有父母出出進進為家庭的奔波,也有自己出出進進父母的擔憂。你看我們出門在外,父母擔心,所以一回到家,父母都煮好吃的,生怕我們在外面吃不到這些好東西,生怕我們寒了、餓了。所以我們以前的古禮特別好,可是這個古禮居然是在韓國看到,看了我很感動一定要效法。也很遺憾不是我們中國人、華人做,是韓國人做的,不過韓國人也是中華民族的兒女,那就商朝的聖人過去,就一直傳承下去了,都是一家人,他們好,我們也高興。他們比我們好,我們要有羞恥心,不可以有嫉妒心,還批評那就更要不得。我們要感謝他們提醒我們,不要糟蹋、辜負了老祖宗的寶貴文化。韓國人申請孔子是他們的祖先,端午節是他們的節日,好像端午節國際承認是韓國人的節日。好不好?好!這個時代的華人,沒人刺激醒不過來,有沒有道理?真的,要感謝韓國人刺激。反正是他的祖先,又沒說不是我們的祖先,心量這麼小。

  孔子是誰的老師?全天下!這麼吝嗇,吝嗇學不到孔子的智慧。你看我們的經典裡面一講,「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古人那個胸懷我們都沒學到,難怪這些經典都看不懂,不相應,這個教誨就入不了心,你心太狹窄了。古人都是胸懷天下的心。美國把教師節定在九月二十八號,孔子誕辰。孔子最高興的是什麼事?天下人能幸福、能受益,孔子哪有說,華人受益他才高興的?他不可能是這種胸懷的。你就看孔子、范仲淹他們的胸懷,面對敵軍都把他們感化,照顧他們的生活。我看韓劇,要出門像「商道」,林尚沃給母親磕頭,回到家門第一件事給母親磕頭,講的那句話太感人:母親,讓你擔心。他一出去可能幾個月,這句話你看多理解父母的心情,「兒行千里母擔憂」。那更要德行好,早一點父母完全不擔心你的人生,還知道你德行好,決定不會出什麼差錯,早一天讓父母不擔心。我們才是真正盡到孝道,方方面面家庭、學業、事業還讓父母操心,這就不妥了。

  這幾句可能講三個小時講不完,為什麼?幾十年的景象,好像一幕一幕都上來。「出入腹我」,這腹是懷抱,我們進門孩子投入父母的懷抱,很多的委屈就化解掉了。父母跟子女之間,這些肢體語言很重要,肢體語言有時候也是一種情感的交流,包含兄弟姐妹之間。我感覺我兩個姐姐,常常也會手搭在我的身上,安慰我,那個手會傳遞愛心,感覺很有效果。包含父親比較威嚴,威嚴要恩威並施,有威嚴當中也要有慈愛。你不能威嚴過頭了,孩子看到我們都發抖,這也不妥。我父親這一點,我感覺他老人家掌握得很好,他很有威嚴,我們在他面前不敢造次。但是他很理解我們的心,好像我們肚子餓了沒講出來,我爸都知道。有時候讀得比較晚,肚子餓了,突然就會看父親的身影,提著好吃的東西回來。

  包含有時候剛好有空,工作比較沒那麼忙,晚上帶我出去逛一逛。然後坐在父親的摩托車上面,那時候家裡經濟還沒這麼好,坐摩托車抱著父親很幸福。而且跟父親出去的時候,有時候去找朋友、找親戚,其實這個都是父親在教育我,你找親戚的時候你的胸懷大:我的家族這麼多人,都應該關心,父親就在把關心表演給我看。大姑婆、小姑婆,我們都很熟的,這個在記憶當中都很清晰的。父親在朋友那裡:這是我兒子。我記憶都很深刻,當父親在介紹我的時候,我感覺我好像突然抬頭挺胸,不可以丟父親的臉。這無形當中,一個人的一種榮譽感,都在這些生活細節當中被提起來。包含父親帶著我回去掃墓,在祖宗墳墓前跪拜,我記憶很深刻,那時候年齡很小在前面跪,大人怎麼講就怎麼做。結果跪下去頭抬起來,看到自己的名字印在那個墓碑上突然肅然起敬,我的名字怎麼刻在上面,而且刻在第一個位置?

  從那一天開始知道自己是長孫,不是長孫而已,長曾孫,爺爺也是長子,所以我是長曾孫。整個家族的輩分,那一輩我是排第一個,不可以丟臉。我後面堂弟就有五個,從小就叫我哥、哥,你被人家叫哥了,不可以丟臉,要走在前面。所以這個哥、姐叫起來是很有威力的,對,人的責任心、榮譽感,都是這樣無形當中一點一滴提起來。現在麻煩,兄弟姐妹直接叫名字,直接叫名字那恭敬心去哪培養?現在連名字不叫了,哎、喂、嘿,家長看到了也不教你說怎麼辦?家長為什麼不教?沒學過《弟子規》,「稱尊長,勿呼名」。說到最後還是我的錯,沒把《弟子規》介紹給他父母。是,我假如沒有這個心境,那對不起古聖先賢,古聖先賢這麼教我們的,「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任何人有過失都是自己的過失。為什麼?我沒有盡到責任。這些教誨每個人都可以受持,一受持了念念想著自己的責任,自己怎麼幫助別人,決定沒有一絲一毫指責人、跟人對立的心境。

  所以,孩子這麼緬懷自己的父母,就感覺到,『欲報之德』,想要報答父母這麼深遠的恩德,我們說比天高,比海深。好像有一首閩南歌曲,有講到天地、還有父母的恩德,大家記不記得哪一首歌?閩南歌曲。「感謝天,感謝地」,我太久沒唱了一時想不起來,所以歌不可以不唱要複習一下。大家不會唱嗎?「感謝天,感謝地,感謝阿娘和老父」,感謝爸爸跟媽媽。「感謝你,感謝他,感謝你們所賜的一切」,感謝你、感謝他、感謝所有人所賜的一切。感謝每個人,「感謝每一個人,每一個日子,讓我平平安安、歡歡喜喜」,這節不是音樂課要克制一下。感謝父母、一切人讓我平平安安、歡歡喜喜。天地、父母的恩這麼大,要想回報這個恩德,比天高,比海深。

  『昊天罔極』,這個恩德就像天一樣無窮無極,永遠也報不完。所以我們這一生,父母昊天之恩德,是怎麼報也報不完的。而我們能盡心盡力孝養父母,也是這一生最大的快樂、最大的幸福,也是最大的福氣,父母是人生最大的福田。在古代二十四孝當中,魏晉時期有一個孝子叫王裒,他的父親被晉文帝殺害了,後來他終身都不出來做官,古人說的「父仇不共戴天」。所以領導者假如濫用刑,殺害了好人,你看他的後代都不可能為你效力;你去愛護了一個有德之人,他後代子孫都為你效力。所以為什麼一個為人君者,仁慈是最重要的,君仁臣忠,為人君仁慈,才能感得底下人,甚至他的後代的效忠。你看我們東南亞的華人,為什麼這麼珍惜自己的文化?因為來到大馬的時候,剛來的祖宗念念不忘祖國文化的恩德,他知道他根在哪,所以世世代代都承傳文化。祖國有需要了都是傾所有的力量去幫助,孫中山先生革命成功,沒有海外華僑的幫助做不到的。

  包含我們二00八年五月十二號,汶川大地震的時候,我認識一個印尼的企業家,他家兄弟十三個人怎麼取名字?家孝,家悌,叫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全部都用上,人家稱他們家叫十三太保。這個父親太有智慧,難怪他們家族事業這麼成功,念念不忘祖先最重要的教誨。結果他一看到這麼大的災難,快速發起救助的義行,馬上收集錢,即使自己親身把這捐款送到災區去。我們聽了都為之動容,比我們在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做得還積極,佩服。王裒一生不出來做官,但他很孝順,他的母親特別怕雷聲,在生的時候一有打雷了,他都守在母親的身邊。後來母親去世了他那一顆孝心沒有絲毫的減退,當打雷的時候,他就衝到母親的墳前,抱著墳墓就對他母親講,「孩兒在身邊,母親不要怕」。我們可以去想像古人那種孝,至孝至誠,他沒有任何其他的念頭,他心中只有父母,那種至孝超越時空,感動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

  二十四孝為什麼千古不變?他縱使是一個小小的行為,他都是發自於至孝。你看去抱那個墳墓就只是一個小的動作,可是那是至孝,「事死者,如事生」。常常追思自己的母親,有一次太思念母親,剛好墳墓旁邊有一棵松樹,他抱著那棵樹哭,結果眼淚滴在這個松樹上,松樹後來也枯萎了。「草木含悲」,這個成語是真實的,天地萬物都是有靈知的,它有感覺的,它能感覺到。王裒雖然沒有出來做官,可是讀書人都是為民族著想,他盡心竭力教育後代,他從事教學工作。常常他教學的時候,講到《詩經.蓼莪篇》,他講「蓼莪」,每一次只要開始念,「蓼蓼者莪,匪莪伊蒿」,他一念他就眼淚止不住,那個傷痛控制不了就一直哭。只要念了又哭,就這樣沒有辦法控制住他的情感,他的學生看到老師的至孝都非常感動。而每次這個情況,老師都會到不可控制他的情感,學生看他哭得這麼傷心也很不忍心。後來他的學生就刻意安排,就不讓老師講「蓼莪」,雖然沒講,其實也等於講了。所有的學生都被他這一分孝心深深感動,沒講也等於講得很徹底了。而且學生體恤老師這顆心,也是非常的難得。這一節課,我們就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待會我們就一起來讀這一首詩。好,謝謝大家。

#